广西贵港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0 页
  • 大小 2.841 MB
  • 2024-09-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广西贵港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西贵港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西贵港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7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3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广西贵港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docx,共(30)页,2.84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5b9334793b691e9702447d1966f15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贵港市名校2023年秋季高二年级入学检测卷生物学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2章。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表示常见的几种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不属于原核生物的是②③④B.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①②④C.①②③④的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D.与③相比,④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2.同一植株的不同细胞,如叶肉细胞、表皮细胞、储藏细胞等,都由胚中相应细胞发育而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胚中的细胞形成不同组织细胞的过程的实质是基因选

择性表达B.同一植株的叶肉细胞和表皮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C.在同一植株的叶肉细胞和表皮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情况完全相同D.在叶肉细胞和储藏细胞中都存在处于活动状态的基因3.某植物根尖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的部分时期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只考虑一个细胞周期,则

图中缺少处于前期的示意图B.图示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乙、甲、丙、丁C.丁中结构1为赤道板,其向四周扩展会形成细胞壁D.图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2:1:2的是乙、丙4.果蝇的灰体(B)对黑体(b)为显性,在不考虑

迁入、迁出、突变和自然选择等条件下,一个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1中黑体果蝇所占比例为4/9。若让F1的果蝇再随机交配一代,则F2中B基因频率约为()A.5/9B.2/3C.4/9D.1/35.大多数生物的

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性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X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C.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一定是独立遗传的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一

般与性别相关联6.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研究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结果发现F2的表型及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若控制株高的基因为

A/a和B/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玉米株高的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F2矮秆玉米植株的基因型共有3种C.F2矮秆玉米植株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D.基因B与b的根本区别在于碱基序列不同7.在自然

界中,有些生物的基因型相同但是表型不同,有些生物表型相同但是相关基因型不同,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甲基化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生物体的性状C.环境的改变不会改变生物的遗传信息,但一

定会改变生物体的性状D.一个性状可能受多个基因控制,一个基因可能会影响多个性状8.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是三种可遗传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能产生新基因,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B.染色体上某些基因的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可以用

显微镜观察到D.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9.蜂鸟对红色很敏感,具有细长的喙,嗅觉不发达,主要采食花蜜。倒挂金钟的花冠颜色艳丽,红花萼呈细长的筒状,香味淡。二者相互作用形成精巧的适应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通过定向

变异产生的B.蜂鸟细长的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蜂鸟和倒挂金钟的表型D.蜂鸟的喙与倒挂金钟的花萼形状是协同进化的的10.青蒿素主要从野生青蒿(2n=18)中提取,为满足市场需求,科学家们利用野生青蒿人工培育出四倍体青蒿,其青蒿素

含量更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人工培育四倍体青蒿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B.人工培育的四倍体青蒿的细胞中不可能含18条染色体C.可用秋水仙素处理野生青蒿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来培育四倍体青蒿D.与野生青蒿相比,四倍体青蒿的茎可能会更加粗壮11.控制果

蝇灰体(A)和黄体(a)的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某灰体雄果蝇和黄体雌果蝇杂交,子代出现了一只黄体雌果蝇甲,已知该果蝇出现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A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若不含正常X染色体的果蝇不能存活,下列哪一种方法不适合用于检测变异原因()A.测定并分析该

果蝇细胞内的氨基酸种类B.在显微镜下观察该果蝇的X染色体的形态C.测定该果蝇X染色体上的DNA的碱基序列D.让该果蝇和正常灰体雄果蝇杂交,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12.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内液和两种细胞外液的物质

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成分/(mmol·L-1)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1474.01.251.00114.07.51.0②1425.02.50150103.36.016.0③10140.02.5010.3525.0-470A.①可能

是组织液或淋巴液B.②中的蛋白质主要是血红蛋白C.③表示细胞内液D.①②③物质含量呈动态变化13.人体内有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其中大脑皮层中的神经元就有约140亿个,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B.小脑能够协

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C.外周神经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D.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和体温调节中枢均位于脊髓..的14.2023年7月28日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宣布本届大运会开幕之时,在场运动员和工作人员

都激动万分。下列关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A.交感神经是传入神经,副交感神经是传出神经B.人处于激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C.当人恢复平静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15.人躯体运动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还会

受到大脑的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脑发出的指令可以通过脑干传导至脊髓B.脑干是控制人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C.物体突然出现在眼前引起眨眼反射的过程中有脑干的参与D.躯体各部分与其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代表区的位置的对应关系是倒置的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

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含有丰富的水通道蛋白,硝酸银(AgNO3)能使水通道蛋白失去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酒精、酸和加热都能

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水能借助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C.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高渗蔗糖溶液中会失水D.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低渗蔗糖溶液中吸水速度变快17.图1表示某DNA分子的两条链,图2表示该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A.若α链(A+T)/(C+G)=0.2,则β链(A+T)/(C+G)=0.2B.一般来说,不同双链DNA分子中(A+C)/(T+G)的值不同C.图2中的酶可能是DNA聚合酶,该酶只在细胞核中起作用D.图2中DNA进行

复制时会消耗能量和4种核糖核苷酸18.某家系中有关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I-3和Ⅱ-3的基因型可能相同C.Ⅱ-2和Ⅱ-3生患这两种病的儿子的

概率是1/6D.Ⅲ-1携带乙病致病基因19.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线粒体普遍存在的一种呼吸色素,这类蛋白质很容易从细胞中抽取出来。通过测定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反映出不同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人和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如表所示。根据表格数据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种黑猩猩乌龟马酵母菌小麦天蚕蛾氨基酸差异/个01512444331A.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和酵母菌的亲缘关系最远B.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能为研究进化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C.细胞色素c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提供了

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D.由上表数据可以推测人和黑猩猩可能有共同的祖先20.图1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⑤是反射弧组成的相关部分。若将离体神经标本置于适宜的培养液中,向其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X后,对其进行适宜强度的电刺激并测定其膜电

位,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位于①中,②表示传入神经B.若②被刺激,则受刺激部位膜外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C.兴奋在②上以电信号的方式传导,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D.推断化学物质X的作用机理是增强神经元对K+的通透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芍药

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花,因其花朵硕大、花色艳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芍药喜凉爽气候,高温胁迫可导致芍药叶片颜色变浅变黄,光合能力明显降低。经研究发现,PlAIAPK1基因在高温胁迫初期表达量很低,但在后期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利用转基因技术使PlAIAPK1基因在芍药中不再表达,该

转基因植株叶片明显萎蔫、下垂。通过比较野生型和转基因植株发现,高温胁迫对转基因芍药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5)均有显著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气孔是CO2进入叶肉细胞的门户,CO2进入叶绿体后在________(填场所)参与

光合作用的____反应过程。(2)高温胁迫导致芍药叶片颜色变浅变黄,可能是降低了叶肉细胞中____的合成,用纸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此类色素位于滤纸条(自上而下)的第____条带。(3)仅由题图分析可知,若不考虑呼吸作用的变化,高温胁迫下转基因植株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

。(4)PlAIAPK1基因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芍药抵御高温胁迫,这将为芍药耐高温育种奠定理论基础。22.图1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该个体中正常细胞分裂图像。回答下

列问题:(1)图1的a~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__,该生物一个染色体组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2)图1中I时期细胞中含有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过程中,与Ⅱ时期细胞相比,Ⅲ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3)图2中

甲、乙分别对应图1中________时期,丙细胞名称是________。23.人体某细胞中X基因的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表是部分密码子表。回答下列问题:第一个碱基第二个碱基第三个碱基UAC亮氨酸组氨酸U亮氨酸组

氨酸CU苯丙氨酸酪氨酸G撷氨酸谷氨酸A撷氮酸谷氮酸GA甲硫氮酸(起始)赖氮酸(1)图中X基因的表达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过程。(2)图中核糖体沿mRNA的移动方向为____(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通常1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3)由密码子表可知,tRNA③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________。(4)若X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模板链上的DNA序列由5′…AAG---CAT---3

'变为5′---GAG…CAT---3′,则翻译出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24.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羽毛颜色有芦花斑、非芦花斑和白色三种。只有当A基因存在时,羽毛才能显斑纹,否则

为白色。羽毛的芦花斑由B基因控制,非芦花斑由b基因控制。某实验小组选择白色雄性个体和非芦花斑雌性个体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芦花斑雌性:非芦花斑雌性:芦花斑雄性:非芦花斑雄性=1:1:1:1。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W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F1的表型及比例可判断A/a基

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2)欲判断B/b基因是否位于Z染色体上,可选择F1的________(填表型)个体相互杂交,若杂交的实验结果为________,则可判断B/b基因位于Z

染色体上。(3)若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让F1的全部个体随机交配,子代非芦花斑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25.谷氨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合成、储存、释放、摄取等途径如

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兴奋在图示神经元之间传递是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因为____。(2)图中显示的突触前神经元部位是神经元结构中的____。图中突触前神经元内突触小泡中谷氨酸的来源有____。的(3)突触间隙中谷氨酸积累过多时,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可能导

致突触后神经元涨破,其原因可能是____。若某种药物能通过作用于突触结构来缓解上述病症,则该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答出1点即可)。贵港市名校2023年秋季高二年级入学检测卷生物学本试卷主要考试

内容:人教版必修1、2,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2章。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表示常见的几种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不属于原核

生物的是②③④B.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①②④C.①②③④的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D.与③相比,④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答案】A【解析】【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有

例外,如植物无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病毒没有结构层次,因为它没有细胞结构,属于非细胞生物,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2、据图分析,①是蓝细菌,属于原核细胞;②衣藻是低等植物,③大熊猫是高等动物,④冷箭竹是高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⑤新冠病

毒没有细胞结构。【详解】A、图中的①蓝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②衣藻是低等植物,③大熊猫是高等动物,④冷箭竹是高等植物,它们都属于真核生物,⑤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不属于原核生物,A错误;B、图中①蓝细菌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够进行

光合作用,②衣藻和④冷箭竹属于真核生物,具有叶绿体,也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C、①蓝细菌是原核生物,②衣藻、③大熊猫和④冷箭竹都属于真核生物,它们都具有细胞结构,都具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且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C正确;D、③大熊猫是高等动物,④冷箭竹是高等植物,

④冷箭竹植物与③大熊猫动物相比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正确。故选A。的2.同一植株的不同细胞,如叶肉细胞、表皮细胞、储藏细胞等,都由胚中相应细胞发育而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胚中的细胞形成不同组织细胞的过程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B.同一植株的叶肉细胞和表皮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C.在同一植株的叶肉细胞和表皮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情况完全相同D.在叶肉细胞和储藏细胞中都存在处于活动状态的基因【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变,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细胞

表达的基因:①管家基因:所有细胞均表达的一类基因,基因产物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因,如呼吸酶基因、ATP水解酶基因。②奢侈基因:不同类型细胞特异性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赋予不同细胞特异性的生理功能,如血红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详解】A、胚中细胞形成不同组织细胞的

过程属于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A正确;B、由于同一植株的叶肉细胞和表皮细胞都由受精卵细胞发育而来,因此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B正确;C、在同一植株形成叶肉细胞和表皮细胞属于细胞分化,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

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的细胞内表达的奢侈基因有所不同,因此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完全相同,C错误;D、叶肉细胞和储藏细胞属于分化后形成的细胞,细胞内选择性表达奢侈基因,因此二者都存在处于活动状态的基因,D正确。故选C。3.某植物根尖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的部分时期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只考虑一个细胞周期,则图中缺少处于前期的示意图B.图示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乙、甲、丙、丁C.丁中结构1为赤道板,其向四周扩展会形成细胞壁D.图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2:1:2的是乙、丙的【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

分析可知:甲细胞中,着丝点(粒)分裂,染色体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中,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丙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粒)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丁细胞中,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

处于有丝分裂末期。【详解】A、若只考虑一个细胞周期,则图中缺少处于间期的示意图,A错误;B、图示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乙、丙、甲、丁,B错误;C、丁中结构1为细胞板,其向四周扩展会形成细胞壁,C错误;D、乙、丙细胞中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图中核DNA:染色体:染

色单体=2:1:2的是乙、丙,D正确。故选D。4.果蝇的灰体(B)对黑体(b)为显性,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突变和自然选择等条件下,一个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1中黑体果蝇所占比例为4/9。若让F1的果蝇再随机交配一代,则F2中B基因频率约为()A.5/9B.2/3C.4/9D

.1/3【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黑体果蝇为bb,灰体果蝇为B_。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突变和自然选择等条件下,一个较大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详解】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突变和自然选择等条件下,一个较大种群的基

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由题意可知,黑体果蝇为bb,灰体果蝇为B_,一个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1中黑体果蝇bb所占比例为4/9,则说明灰体果蝇B_占5/9,b基因频率为2/3,B基因频率为1/3,再随机交配一代,F2中B基因频率不变,照样为1/3,ABC错误,D正确。故选D。5.大多数

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性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X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C.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一定是独立遗传的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一般与性别相关联【答案】C【解析】

【分析】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方式都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详解】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性染色体也是,A正确;B、人类的X和Y染色体为异型的性染色体,所以携带的基因种类和数量都有差异,B正确;C、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具有连锁效应,不能独立遗传,C错误;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同样遵循孟德尔定律,在遗传上往往与性别相关联从而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D正确。故选C。6.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

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研究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结果发现F2的表型及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若控制株高的基因为A/a和B/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玉米株高的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

定律B.F2矮秆玉米植株的基因型共有3种C.F2矮秆玉米植株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D.基因B与b的根本区别在于碱基序列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实验结果,F2的表型及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该比值为9:3:3:1的变式,据此推测玉米株高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遵循基

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高秆的基因型为A_B_,矮秆的基因型为A_bb、aaB_,极矮秆的基因型为aabb,故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详解】A、F2的表型及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该比值为9:3:3:1的变式,据此推测玉米株高性状由两对独立

遗传的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矮秆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共4种,B错误;C、F2矮秆玉米的基因型为A_bb、aaB_,纯合子由1AAbb和1aaBB,故矮秆玉米植株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

/3,C正确;D、基因B与b为等位基因,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碱基序列不同,D正确。故选B。7.在自然界中,有些生物的基因型相同但是表型不同,有些生物表型相同但是相关基因型不同,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的叙述,错误

的是()A.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甲基化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生物体的性状C.环境的改变不会改变生物的遗传信息,但一定会改变生物体的性状D.一个性状可能受多个基因控制,一个基因可能会影响多个性状【答案】C【解析】【分析

】生物表观遗传是指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基因的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的变化现象。【详解】AB、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型不一定相同,如基因中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生物体的性状,AB正

确;C、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使生物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生物出现变异,如核辐射等,C错误;D、生物与性状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性状可以受多个基因的影响,如人的身高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D正确。故选C。8.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是三种可遗传的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能产生新基因,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B.染色体上某些基因的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D.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答案】D【解析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

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

(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A错误;B、染色体上某些基因的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

异,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B错误;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见,C错误;D、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

,如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D正确。故选D。9.蜂鸟对红色很敏感,具有细长的喙,嗅觉不发达,主要采食花蜜。倒挂金钟的花冠颜色艳丽,红花萼呈细长的筒状,香味淡。二者相互作用形成精巧的适应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通过定向变异产生的B.蜂鸟细长的

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蜂鸟和倒挂金钟的表型D.蜂鸟的喙与倒挂金钟的花萼形状是协同进化的【答案】A【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生物进化的因素包括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非随机交配、遗传漂变等;可

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详解】A、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自然选择对不定向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

果,且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B、蜂鸟细长的喙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蜂鸟和倒挂金钟的表型,并对他们产生的变异类型定向选择,C正确;D、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

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A。10.青蒿素主要从野生青蒿(2n=18)中提取,为满足市场需求,科学家们利用野生青蒿人工培育出四倍体青蒿,其青蒿素含量更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人工培育四倍体青蒿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B.人工培育的四倍体青

蒿的细胞中不可能含18条染色体C.可用秋水仙素处理野生青蒿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来培育四倍体青蒿D.与野生青蒿相比,四倍体青蒿的茎可能会更加粗壮【答案】B【解析】【分析】常采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两者都是通过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复制后的染色体不能正常发生

分离,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详解】A、人工培育四倍体青蒿,使得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是利用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A正确;B、四倍体青蒿的体细胞中可能含有36条染色体,其生殖细胞中可能会含有18条染色体,B错误;C、用秋水

仙素处理野生青蒿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复制后的染色体不能正常发生分离,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培育四倍体的青蒿,C正确;D、多倍体植物的茎秆粗壮,与野生青蒿相比,四倍体青蒿的茎可能会更加粗壮D正确。故选B。11.控制果蝇灰体(A)和黄体(a)的等位

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某灰体雄果蝇和黄体雌果蝇杂交,子代出现了一只黄体雌果蝇甲,已知该果蝇出现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A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若不含正常X染色体的果蝇不能存活,下列哪一种方法不适合用于检测变异原因()A.测定并分析该果蝇细胞内的氨基酸种类B.在显微镜下观察该果蝇的X染色体

的形态C.测定该果蝇X染色体上的DNA的碱基序列D.让该果蝇和正常灰体雄果蝇杂交,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

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不同果蝇细胞内的氨基酸种类可能没有区别,不能根据氨基酸种类判断原因,A符合题意;B、如果是染色体缺失使得果蝇出现变异,则在显微镜下观察该果蝇的

X染色体的形态,会发现X染色体的形态比正常的X染色体小,B不符合题意;C、该果蝇出现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测定该果蝇X染色体上的DNA的碱基序列,会与正常的X染色体上的DNA的碱基序列不一致,C不符合题意;D、若甲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则其基因型为XaXa,其与正常灰体雄果蝇(XAY)杂交,子代中灰体

雌果蝇:黄体雄果蝇=1:1;若甲是染色体上A基因所在片段缺失导致的,则其基因型为XaX,其与正常灰体雄果蝇(XAY)杂交,子代中灰体雌果蝇:黄体雄果蝇=2:1,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内液和两种细胞外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成分/(mmol·L-

1)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1474.01.251.00114.07.51.0②1425.02.501.50103.36.016.0③10140.02.5010.3525.0-470A.

①可能是组织液或淋巴液B.②中的蛋白质主要是血红蛋白C.③表示细胞内液D.①②③物质的含量呈动态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表格分析:根据表格中Na+和K+的含量可以确定①②为细胞外液,③为细胞内液,因为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而钾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最主要区别是

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所以根据蛋白质含量高低可以确定②为血浆,①为组织液或淋巴。【详解】A、①中钠离子含量高,且蛋白质含量较少,因而可能是组织液或淋巴液,A正确;B、②中的蛋白质和钠离子含量高,为血浆,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血浆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成

分,B错误;C、③中钾离子含量高,表示细胞内液,C正确;D、①②③均属于体液,由于细胞不断进行物质代谢,同时人体也在不断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因此其中的物质的含量总是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D正确。故选B。13.人体内有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其中大脑皮层中的神经元就有约140

亿个,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B.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C.外周神经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D.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和体温调节中枢均位于脊髓【答案

】D【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

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详解】A、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A正确;B、小脑的功能就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B正确;C、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C正确

;D、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D错误。故选D。14.2023年7月28日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宣布本届大运会开幕之时,在场运动员和工作人员都激动万分。下列关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叙述,错

误的是()A.交感神经是传入神经,副交感神经是传出神经B.人处于激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C.当人恢复平静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答案】A【解析】【分析】自主神经系统是外周传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

。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不随意神经系统。由于内脏反射通常是不能随意控制,故名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由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支配和调节机体各器官,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和分泌,并参与内分泌调节葡萄糖,脂肪,水和电解质代谢,以及体温,睡眠和血压等。【

详解】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是传出神经,A错误;B、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等,B正确;C、当人恢复平静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C正确;D、交感、副交感对于接受双重神经支配的器官的作用,作用效果通常是相反的。例如交感神经使心搏加速

,胃肠运动变慢;副交感神经使心搏变慢,胃肠运动加强,D正确。故选A。15.人躯体运动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还会受到大脑的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脑发出的指令可以通过脑干传导至脊髓B.脑干是控制人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C.物体突然出现在眼前引起眨眼反射的过程中有脑干的参与D.躯体各

部分与其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代表区的位置的对应关系是倒置的【答案】B【解析】【分析】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是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小脑有维

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便和排尿反射,表明脊髓里的神经中枢也是受大脑控制的。【详解】A、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故大脑发出的指令可以通过脑干传导至脊髓,A正确;B、大脑皮层是控制人躯体运

动的最高级中枢,B错误;C、眨眼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但是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过程中有脑干的参与,C正确;D、躯体各部分与其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代表区的位置的对应关系是倒置的,D正确。故选B。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含有丰富的水通道蛋白,硝酸银(AgNO3)能使水通道蛋白失去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酒精、酸和加热都能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水能借助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C.经Ag

NO3处理的红细胞在高渗蔗糖溶液中会失水D.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低渗蔗糖溶液中吸水速度变快【答案】ABC【解析】【分析】水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形式进出细胞,也可以直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详解】A、酒精、酸和加热都能改

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蛋白质变性,A正确;B、水能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也可借助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B正确;C、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水通道蛋白失去活性,但水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形式进出

细胞,因此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高渗蔗糖溶液中会失水,C正确;D、水主要通过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形式进出细胞,硝酸银(AgNO3)能使水通道蛋白失去活性,使水分子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因此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低

渗蔗糖溶液中吸水速度变慢,D错误。故选ABC。17.图1表示某DNA分子的两条链,图2表示该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α链(A+T)/(C+G)=0.2,则β链(A+T)/(C+G)=0.2B.一般来说,不同双链DNA分子中(A+C)/

(T+G)的值不同C.图2中的酶可能是DNA聚合酶,该酶只在细胞核中起作用D.图2中DNA进行复制时会消耗能量和4种核糖核苷酸【答案】A【解析】【分析】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

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相等。【详解】A、由于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A与另一条链上的T配对,一条链上的G与另一条链上的C配对,因此α链(A+T)/(C+G)=0.

2,则β链(A+T)/(C+G)=0.2,A很正确;B、一般来说,DNA分子中(A+C)/(T+G)的值都为1,B错误;C、DNA聚合酶可以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起作用,C错误;D、DNA复制时会消耗脱氧核苷酸,D错误。故选A

。18.某家系中有关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I-3和Ⅱ-3的基因型可能相同C.Ⅱ-2和Ⅱ-3生患这两种病儿子的概率是1/6D.Ⅲ-1携带乙病致

病基因【答案】BD【解析】【分析】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I-1、I-2没有甲病,生了患甲病的Ⅱ-1,因此甲病是隐性遗传病,由于Ⅱ-1

是女性,如果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其父亲I-2也应患有甲病,但I-2不患甲病,因此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乙病为伴性遗传病,如果乙病是X显性遗传病,则I-2的后代应都患乙病,由于I-2的后代Ⅱ-1未患乙病,因此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

、若甲、乙两种病的相关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则I-3未患病,基因型为A_XBY,由于I-4患甲病,基因型为aa,两者所生的孩子Ⅱ-3也未患病,Ⅱ-3的基因型为AaXBY,因此I-3和Ⅱ-3的基因型可能相同,B正确;C、若甲、乙两种病的相关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Ⅱ-

1患甲病,Ⅱ-2患乙病,则由A选项可知,则Ⅱ-1的甲病的基因型为aa,由于其父母都未患甲病,因此父母I-1和I-2的基因型都为Aa,Ⅱ-2的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因此父母I-1和I-2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而Ⅱ-2(1/3AAXbXb、2/3AaXbXb)和Ⅱ-3(AaXB

Y)生育患两种病的儿子(aaXbY)的概率是(2/3)×(1/4)×(1/2)=1/12,C错误D、Ⅲ-1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Ⅲ-1携带乙病致病基因,D正确。故选BD。19.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线粒体普遍存在的一种呼吸色素,这类蛋白质很容易

从细胞中抽取出来。通过测定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反映出不同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人和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的基酸序列的差异如表所示。根据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种黑猩猩乌龟马酵母菌小麦天蚕蛾氨基

酸差异/个01512444331A.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和酵母菌的亲缘关系最远B.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能为研究进化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C.细胞色素c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D.

由上表数据可以推测人和黑猩猩可能有共同的祖先【答案】ABD【解析】【分析】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大,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

【详解】A、通过比较题表数据可知,人类与黑猩猩的细胞色素c中的氨基酸差异数是0,与酵母菌差异是44,因此人类与黑猩猩亲缘关系最近,与酵母菌亲缘关系最远,A正确;B、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比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为揭示生物进化的现象和本质,判断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B正确

;C、生物的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化石,C错误;D、人类与黑猩猩的细胞色素c中的氨基酸差异数是0,因此人类与黑猩猩亲缘关系最近,可以推测人和黑猩猩可能有共同的祖先,D正确。故选ABD。20.图1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⑤是反射弧组成的相关部分。若将离体神经标本置于适宜的培养液中,向其中加入

某种化学物质X后,对其进行适宜强度的电刺激并测定其膜电位,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位于①中,②表示传入神经B.若②被刺激,则受刺激部位膜外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C.兴奋在②上以电信号的方式传导,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D.推断化

学物质X的作用机理是增强神经元对K+的通透性【答案】BCD【解析】【分析】图1结构中涉及到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图1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③是神经中枢(突触)。静息时,膜电位是

内负外正,受刺激后,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所以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由正电位→负电位。图2分析可知,添加化合物X后在电刺激的作用下,由静息电位转化成动作电位,但动作电位无法恢复到静息电位。【详解】A、由图1中突触可判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③是

神经中枢(突触),A正确;B、静息时,膜电位是内负外正,受刺激后,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所以若②被刺激,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B错误;C、兴奋在②神经纤维上上以电信号的方式传导,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与膜

外电流方向相反,C错误;D、由图示分析可知,添加化合物X后在电刺激的作用下,由静息电位转化成动作电位,但动作电位无法恢复到静息电位,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为K+大量外流所致,降低K+的通透性会阻止K+外流,抑制静息电位的产生,故该化合

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降低K+的通透性,D错误。故选BC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芍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花,因其花朵硕大、花色艳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芍药喜凉爽气候,高温胁迫可导致芍药叶片颜色变浅变黄,光合能力明显

降低。经研究发现,PlAIAPK1基因在高温胁迫初期表达量很低,但在后期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利用转基因技术使PlAIAPK1基因在芍药中不再表达,该转基因植株叶片明显萎蔫、下垂。通过比较野生型和转基因植株发现,高温胁迫对转基因

芍药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5)均有显著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气孔是CO2进入叶肉细胞的门户,CO2进入叶绿体后在________(填场所)参与光合作用的____反应过程。(2)高温胁迫导致

芍药叶片颜色变浅变黄,可能是降低了叶肉细胞中____的合成,用纸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此类色素位于滤纸条(自上而下)的第____条带。(3)仅由题图分析可知,若不考虑呼吸作用的变化,高温胁迫下转基因植株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

__。(4)PlAIAPK1基因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芍药抵御高温胁迫,这将为芍药耐高温育种奠定理论基础。【答案】(1)①.叶绿体基质②.暗(2)①.叶绿素②.3、4(3)高温胁迫使转基因芍药植株气孔导度下

降,导致CO2吸收不足,影响暗反应过程,进而使净光合速率降低(4)有利于【解析】【分析】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

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3)实验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2、光合作用的过程:【小问1详解】光合

作用过程中,CO2进入叶绿体后在叶绿体基质中参与暗反应过程,即二氧化碳的固定反应。【小问2详解】叶绿体中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叶绿素使叶片呈绿色,故高温胁迫导致芍药叶片颜色变浅变黄,可能是影响了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

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故叶绿素位于第3和第4条带(自上而下)。【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下降,仅结合题图可知,转基因植株

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高温胁迫使转基因芍药植株的气孔导度下降,导致二氧化碳吸收不足,影响暗反应过程,进而导致净光合速率降低。【小问4详解】据图可知,高温环境下,转基因植株的气孔导度降低,可减少水分蒸发,故PlMA

PK1基因有利于芍药抵御高温胁迫,这将为芍药耐高温育种奠定理论基础。22.图1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该个体中正常细胞分裂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图1的a~c

中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__,该生物一个染色体组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2)图1中I时期细胞中含有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过程中,与Ⅱ时期细胞相比,Ⅲ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3)图2中甲、乙分别对应图1中_____

___时期,丙细胞名称是________。【答案】(1)①.a②.2(2)①.2②.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子细胞中(3)①.II、Ⅲ②.初级卵母细胞【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1中:a是染色体、

c是染色单体、b是核DNA。Ⅰ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是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且染色体

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是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Ⅲ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但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Ⅳ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1,且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末期。图2中: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中期。【小问1详解】图

1中c有为0的时期,表示染色单体,DNA和染色体的关系为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或两个核DNA分子,故a、b、c分别表示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图2中的甲为有丝分裂中期,可知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两对同源染色体,

其中一个染色体组中有2条染色体。【小问2详解】图1中I时期可能是减数分裂II后期或未复制的体细胞,该时期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Ⅲ时期是减数分裂II前中期,与Ⅱ时期细胞相比,Ⅲ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均减半,这一数目变化变化发生的原因是同源染色

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子细胞中引起的。【小问3详解】图2中甲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图1中的II时期,乙处于减数分裂II中期,对应图1中的Ⅲ时期,丙处于减数分裂I中期,由于图示的细胞取自雌性动物,因而此时细胞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23.人体某细胞

中X基因的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表是部分密码子表。回答下列问题:第一个碱基第二个碱基第三个碱基UAC亮氨酸组氨酸U亮氨酸组氨酸CU苯丙氨酸酪氨酸G撷氨酸谷氨酸A撷氮酸谷氮酸GA甲硫氮酸(起始)赖氮酸(1)图中X基因的表达包括_______和____

___两个过程。(2)图中核糖体沿mRNA的移动方向为____(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通常1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3)由密码子表可知,tRNA③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________。(4)若X基

因发生突变,导致模板链上的DNA序列由5′…AAG---CAT---3'变为5′---GAG…CAT---3′,则翻译出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答案】(1)①.转录②.翻译(2)①.

从左到右②.少量的mRNA分子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3)亮氨酸(4)不会【解析】【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小问1详解】基因表达过程中包括转录和翻译,故图中X基转录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小问2详解】根据图中tRNA的移动方向可知,图中核糖体沿mRNA

的移动方向为从左到右。通常1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相继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这样以少量mRNA为模板,短时间内可合成大量蛋白质,提高翻译的效率。【小问3详解】tRNA③上的反密码子为GAA,所对应的密码子为CUU,结合表格可知,tRNA③携带的氨基酸是亮

氨酸。【小问4详解】模板链上AAG对应的密码子为CUU,编码的氨基酸为亮氨酸,突变后模板链上GAG对应的密码子为CUC,编码的氨基酸还是亮氨酸,因此翻译出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24.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羽毛颜色有芦花斑、非芦花斑和白色三种。只有当A基

因存在时,羽毛才能显斑纹,否则为白色。羽毛的芦花斑由B基因控制,非芦花斑由b基因控制。某实验小组选择白色雄性个体和非芦花斑雌性个体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芦花斑雌性:非芦花斑雌性:芦花斑雄性:非芦花斑雄性=1:1:1:1。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W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回

答下列问题:(1)根据F1的表型及比例可判断A/a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2)欲判断B/b基因是否位于Z染色体上,可选择F1的________(填表型)个体相互杂交,若杂交的实验结果为________,则可判断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3)若

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让F1的全部个体随机交配,子代非芦花斑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答案】(1)①.常②.若A/a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组合为ZaZa

×ZAW,杂交后代雌性羽毛全部为白色,与实验结果不符(2)①.芦花斑雌性、芦花斑雄性②.子代有斑纹个体中雄性全部为芦花斑,雌性芦花斑:非芦花斑=1:1(或:芦花斑雌性、非芦花斑雄性子代有斑纹个体中雄性全部为芦花斑,雌性全部为非芦花斑)(3

)①.aaZBZb×AAZbW②.9/32【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

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若A/a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组合为ZaZa×ZAW,杂交后代雌性

羽毛全部为白色,与实验结果的不符,所以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小问2详解】若B/b基因位于Z染色体,则F1的基因型为AaZBZb、AaZbZb、AaZBW、AaZbW。可以选择F1的芦花斑雌性和芦花斑雄性个体杂交,若子代有斑纹个体中雄性全部为芦花斑,雌

性芦花斑:非芦花斑=1:1,则判断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也可以选择F1的芦花斑雌性和非芦花斑雄性个体杂交,若子代有斑纹个体中雄性全部为芦花斑,雌性全部为非芦花斑,则判断B/b基因位于Z染色体。若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则F2的基因型为AaBb、Aabb。若用上述方案杂交,则子代中雌雄个体的表

型及比例均为芦花斑:非芦花斑:白色=9:3:4或芦花斑:非芦花斑:白色=3:3:2。【小问3详解】若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ZBZb×AAZbW,F1的全部个体随机交配,子代非芦花斑雌性

个体(A_ZbW)所占的比例为(3/4)×(3/4)×(1/2)=9/32。25.谷氨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合成、储存、释放、摄取等途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兴奋在图示神

经元之间的传递是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因为____。(2)图中显示的突触前神经元部位是神经元结构中的____。图中突触前神经元内突触小泡中谷氨酸的来源有____。(3)突触间隙中谷氨酸积累过多时,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可能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涨破,其原因

可能是____。若某种药物能通过作用于突触结构来缓解上述病症,则该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答出1点即可)。【答案】(1)①.单向②.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2)①.轴突(末梢)②.由谷氨酰胺转化而来和从突触间隙中回收(3)①

.突触后神经元细胞渗透压升高②.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分解谷氨酸、胶质细胞回收并转化谷氨酸等【解析】【分析】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是通过突触结构完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中的突触小泡内储存着神经递质,受到刺激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经过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者胞体

膜),而突触后膜上有相应神经递质对应的受体,可以与神经递质结合,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在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2、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会引起下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神经

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或灭活,若某些原因造成神经递质不能分解,则会一直作用于突触后膜。【小问1详解】神经元之间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在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小问2详解】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可以构成突触。据图可知,突触前神经元内谷氨酰胺在谷氨酰胺酶的催化下可以转化成谷氨酸,另外突触前神经元可以通过EAAT从突触间隙转运谷氨酸,这些谷氨酸可以贮存在突触小泡内。【小问3详解】当突触间隙中谷氨酸浓度过高时,其持续作用于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渗透压升高,细胞吸水涨破。根据题意,发病原因是由于突触间隙中谷氨酸浓度过高时,其持续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所致,因此某种药物能通过作用于突触结构来缓解上述病症,则该药物作用的效果必须减少突触间隙中的谷氨酸或者抑

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因此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或者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或者根据神经递质的去路,利用药物分解谷氨酸以及胶质细胞回收并转化谷氨酸等。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