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共(11)页,46.36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36b993da2df315a1ed971828987e7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泸县五中2023年春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4页,1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按
照(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所谓一言九鼎即由此而来。而诸侯只能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等等。周代诸侯国的“公、侯、伯、子、男”分别赐予五等爵,形成“多级的阶梯”的表现形式。这些规定()A.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B.强化了统治的神权色彩C.遵循了严格的等级秩序D.实现了政权和族权结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周礼规定,不同等级的贵族在“鼎”“簋”使用上需要遵循不同的规定,周代诸侯国的“公、侯、伯、子、男”分别赐予五等爵,礼仪和爵位的差异意在维护等级
秩序,C项正确;儒家思想最早出现于春秋末期,晚于周礼形成,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神权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宗法制相关消息,排除D项。故选C项。2.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赐予功臣尊崇地位与优厚的待遇,同时实行奉朝请制度,就是让功臣居
家静养,朝廷有事才奉请入朝参与议事,日常不任官职。这些措施()A.意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促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C.利于强化君主集权统治D.导致朝廷冗官现象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
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据本题材料“让功臣居家静养,朝廷有事才奉请入朝参与议事,日常不任官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让功臣居家静养,导致功臣没有实
权,就是削弱了功臣的权力,有利于加强专制皇权,强化君主集权统治,为新王朝重建创造了稳定的政治局面,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实行奉朝请制度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材料做法强化了君主专制而非中央集权,排除B项;“日常不任官职”所以不能说导致
官员队伍冗杂,排除D项。故选C项。3.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首诗能体现出大运河的重要作用是()的A.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B.加强了民族交融C.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D.推动了海外贸易【答案】A【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诗句意思是: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到现在南北沟通还都要靠它。如果没有当年隋炀帝三下江都南巡,隋炀帝开
通大运河功绩大概也比得上禹了。说明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A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民族交融,排除B项;诗句说明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无法体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排除C项;大运河促进我国南北交通,与海外贸易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4.边疆是国内与国际的
联络带,是国内安全稳定的防护栏。关于中国的边疆问题,司马迁曾说:“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下列项中,属于清朝“收功实者常于西北”的是()①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叛乱②设立奴儿干都司进行有效管理③收复新疆并新疆地区正式建省④封授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A.①③B.①④C
.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康熙时,平定了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叛乱,①符合题意;明朝时期设立奴儿干都司,②不符合题意;左宗棠收复新疆,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③符合题意;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
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宣慰司、元帅府等机构,委用当地上层人士任职,④不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5.鸦片战争后,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一些知识分子往往把近代中国的“
变局”与战国时代诸侯争霸的局面相提并论,中国已不再是天下的中心,而是世界上众多国家之一。这一变化()A.突破了传统的“夷夏观”B.凸显了师夷长技的理念C.孕育了中体西用的思想D.改变了国人的认知方式【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
争后,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使先进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发生了重大变化,突破了传统的“夷夏观”,认识到中国不再是天下的中心,而是世界上众多国家之一,A项正确;知识分子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的分析,并未凸显师夷长技的理念,排除B项;孕育中体西用思想的是第二次鸦在片战争时期的洋务派,排除C项;先进知识分
子对时局的分析,不足以改变国人的认知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6.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的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这说明()A.中国共产党开始由幼
年走向了成熟B.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围剿”C.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D.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5年(中国)。根据材料“1
935年10月”、“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共开始由幼稚走向了成熟,A项正确;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告终,并没有粉碎这次围剿,排除B项;中共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与题意主旨无关,题意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遵义
会议是在长征途中,尚未完成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排除D项。故选A项。7.《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讲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年历史,其中第五册为《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其中“大牵手”是指()A国共第一次合作
进行北伐B.长征时期粉碎国民党消灭红军企图C.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其中第五册为《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且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
,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项正确;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是在1924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长征时期,即1934年10月—1936年10月,时间不符且与题意“大牵手”不符,排除B项;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8
.电影《长津湖》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以长津湖战役为代表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于新中国和近代中国人来讲,都是极为了不起的事情。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A.结束了列强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B.使新中国外交取得彻底胜利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D.打破了西方对华封锁的状态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以长津湖战役为代表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及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中取
得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C项正确;结束了列强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新中国的成立,排除A项;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能说明新中国外交取得“彻底”胜利,这扩大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作用,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仍旧对中
国实行封锁敌对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9.在古代埃及的阶梯金字塔时代,人们认为驾崩的国王可以踩着阶梯升天,随着人们对太阳神崇拜的连渐加强,因王升天不再是借助阶梯而是通过太阳光芒直接升天,因而逐渐建造起象征太阳光芒辐射的标准式金字塔。这反映了古埃及A.豪华的陵真建筑
备受欢迎B.宗教开始与国家政治相结合C.建筑深受宗教信仰的影响D.金字塔文明起源的政治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人们认为驾崩的国王可以踩着阶梯升天,随着人们对太阳神崇拜的连渐加强,因王升天不再是借助阶梯而是通过太阳光芒直接升天,因而逐渐建造起象征太阳光芒
辐射的标准式金字塔”可知,古代埃及的阶梯金字塔深受宗教信仰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阶梯金字塔“豪华”和“备受欢迎”,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宗教“开始”与国家政治相结合,排除B项;材料强调古埃及建筑深受宗教信仰的影响,未体现金字塔文明起源的政治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
10.13世纪时,英格兰的一则小品剧中,庄园领主在法庭上公开讨论小麦、奶酪、鸡蛋和小乳猪的价格。无独有偶,《田庄总管职责》也提醒领主和总管,羊毛应该论包或以一只羊一次所剪的毛为单位出售,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上
述材料反映英格兰()A.封建庄园制度已濒临崩溃B.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C.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D.圈地运动正迅速开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英国。根据“《田庄总管职责》也提醒领主和
总管,羊毛应该论包或以一只羊一次所剪的毛为单位出售,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可得出原来自给自足的庄园,也开始依据市场的规律,寻求农产品价值利益的最大化,反映出此时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影响到农业,农业的商品
化程度提高,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C项正确;题干涉及时间13世纪,当时封建庄园并未崩溃,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寻求农产品的价格最大化,并不能表现真的能依此获利,所以不能得出获利丰厚,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圈地运动是英国15
世纪至19世纪的土地变革运动,题干涉及时间是13世纪,与圈地运动的时间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C项。11.早在17世纪以前,西部非洲中世纪王国已经在欧洲的地图上留下印记。撒哈拉长途贸易将非洲内陆与包括北非的地中海沿岸及外部世界联系起来,东部非洲海岸与南部非洲内陆已被卷入印度洋贸易。这反映出
()A.世界文明间存在广泛的联系B.非洲地区是古代世界贸易中心C.非洲地区文明保持独立发展D.非洲文明与其他文明发生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
非洲。材料表明在中世纪时期欧洲和非洲就有联系,非洲的撒哈拉贸易和外部世界也有联系,东部非洲海岸与南部非洲内陆已被卷入印度洋贸易可知非洲文明与其他文明发生交流,D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非洲和其他文明发生过
交流,但得不出世界文明间存在广泛的联系,排除A项;材料只是体现非洲和其他文明发生过交流,不知道是不是贸易中心,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非洲和其他文明发生过交流,不是独立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12.1531年,最早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
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1609年,荷兰建立阿姆斯特丹银行和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由此可知()A.商品输出成为当时主要殖民手段B.荷兰成为商业殖民帝国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基本形成D.欧洲商业革命正在进行【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
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17世纪的欧洲地区。材料中涉及了商品交易所、粮食交易所、综合交易所、银行和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的表现,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商业革命的出现,未
涉及欧洲对外殖民扩张,排除A项;材料反映商业革命的出现,未体现荷兰商业发展情况,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13.有学者认为,伊比利亚海外扩张的先驱者绝对不是“文艺复兴人”,例如,航海家亨利王子被他同代的人描述为一个刚硬、虔诚、具有骑
士品质的苦行者,而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据此推知,新航路的开辟()A.并未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B.以传播基督教为主要动力的的C.正值西方社会价值观转型D.得到英国王权的大力支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海外扩张的先驱者绝对不是“文艺复兴人”,体现
了当时西方正值社会价值观转型时期,海外扩张的开辟者尚未完全接受新的思想文化,C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新航路的开辟以传播基督教为主要动力,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英国王权的支持,排
除D项。故选C项。1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
选举产生”。据此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A.强化了皇帝的专制独裁B.践行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C.保障了议会的民主权利D.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据此可知”,可知这是推断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根据材料“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等可以得出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外交权、立法权及对议会的控制权,《德意志
帝国宪法》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D项正确;虽然德意志皇帝有很大的实权,但是德意志毕竟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而德意志帝国皇帝有实权,排除B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德意志
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议会无实权,排除C项。故选D项。15.1811年,英国工人发起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卢德运动”,后来遭到失败。1836年英国工人掀起“宪章”运动,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这一变化说明英国()A.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提升B.工人运动深受马克思主
义的影响C.社会贫富差距已逐渐缩小D.经济发展淡化了工人的斗争意识【答案】A【解析】【详解】卢德运动时期工人认为自己贫困的原因是机器造成的,因而捣毁机器,已获得经济待遇的提高;宪章运动时期更多的要求民主权力,这种变化体现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思想觉悟的提高,有了独立的政治追求,A项正确;马克思主
义诞生的时间是1844年,排除B项;社会贫富差距缩小的表述不合史实,排除C项;经济发展强化了工人的政治意识,排除D项。故选A项。第II卷(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够同国民军打仗
。因此,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
革命》材料二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保证“停止没收地主的土地”,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
积极性”,“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借以联合地主一致抗日”,并进一步提出了“奖励富农发展生产和联合富农”的基本原则。1946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中国共产党再次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947年,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要求“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
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举措;及理论创新;简评其对中国近代革命的影响(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抗战时期相比,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有何调整?分别具有什么作用?(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中国革命道路成功的基本经验。【答案】(1)举措: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工农武装割据”;影响:探索出了一条领导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2)调整: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作用: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调动了农民保卫胜利果实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析】【详解】(1)举措根据“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
但是不能够同国民军打仗。……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得出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工农武装割据”;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探索出了一条领导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2)
调整根据“1946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中国共产党再次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947年,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要求‘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
有制’”得出是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作用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调动了农民保卫胜利果实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
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意大利人是这次航海运动的先驱。1291年年初,意大利人就从非洲的西海岸乘橹船下海,试图从海上到达印
度,但后来再也没有见到他们。由于意大利人船舶设计的保守性,其领先地位不久就被从公海出航的弗兰德斯人、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取代了。尤其是葡萄牙人,在船舶设计、航海与海上历险的各个环节都富有进取精神。被誉为航海家的亨利王子的理想与奉献
是地理知识取得巨大进步,以及15世纪欧洲人地理大发现的主要原因。——摘编自【美】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史―从旧石器时代至今》材料二当葡萄牙人沿着非洲海岸向印度探航时,西班牙支持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也在一心一意地寻找去东方的新航路,哥伦布计划从西欧出发一直向
西航行。西班牙君主热心支持哥伦布的航海事业,并拿出大量资金,帮助他继续进行远征。地理大发现只不过是伊比利亚人进行海外扩张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就走上了殖民征服的道路,分别在东方和新大陆建立了各自的殖民帝国。——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
界史近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在地理大发现中的有利条件。(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葡萄牙、西班牙两国分别“在东方和新大陆建立了各自的殖民帝国”的原因。【答案】(1)两国都在大西洋
沿岸,使得他们先天的倾向于向海外发展;两国都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的宗教热情特别强烈,意图对外传播基督教。(2)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对外进行了殖民扩张和掠夺,征服了广阔的殖民地;两国在新
航路开辟时基本上控制了新航线。【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具有地理上的优越性,使得他们先天的倾向于向海外发展;根据“尤其是葡萄牙人,在船舶设计、航海与海上历险的各个
环节都富有进取精神。被誉为航海家的亨利王子的理想与奉献是地理知识取得巨大进步,以及15世纪欧洲人地理大发现的主要原因”可知两国都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的宗教热情特别强烈,意图对外传播基督教。(2)根据“地理大发现只不过是伊比利亚
人进行海外扩张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就走上了殖民征服的道路”并结合所学可知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对外进行了殖民扩张和掠夺,征服了广阔的殖民地;两国在新航路开辟时基本上控制了新航线。所以葡萄牙、西班牙两国分别“在东方和新大陆建立了各自的殖民帝国”。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工业革命:“革命”?
“非革命”?塞缪尔·P.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革命,就是对一个社会居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及其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领导体系、政治活动和政策,进行一场急速的、根本性的国内变革。”材料一对于工业革命,希顿指出
:“一场持续了150年而且为了准备它至少另外花了150年的革命,看上去需要一个新的名称。”——严鹏、陈文佳《工业革命:历史、理论与诠释》材料二汤因比在1880——1881年间的一系列讲座使“工业革命”一词流
行起来。他要用“革命”来表达英国经济和社会的质的变化:旧有的秩序由于蒸汽机和动力织机的强大打击而突然地瓦解成碎片,各种经济技术的革新“毁灭了旧世纪,创造了一个新世界”。——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史学界关于工业革命有“革命说”和“非革命说”两种观点。结合亨廷顿对革命的定义,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答案】(1)论点:能正确对亨廷顿的“革命”概念进行解读,提出自己的立场。(2)阐释层次要求:层次1:能在历
史观点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简单联系;层次2:能在历史观点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恰当联系,并加以阐释说明;层次3:能结合时代背景,在历史观点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并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阐释;【
示例1】工业革命不符合亨廷顿的革命“急速性”特点,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漫长的量变过程,不能称为革命。从工业化发生背景看,工业革命经过了漫长积累。史实: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局;殖民大帝国为工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与大量的市场需求;手
工工场的专业化生产提高了技术水平;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促进了科学技术发展、理性思维形成。从工业化的进程看,技术进步经历了漫长的创新之路。史实:纺与织的连锁发明;动力的改进(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等);交通运输工具的更新;电力的应用;石
油化工、化学工业等领域的成就;20世纪工业化的持续深入。从工业革命的影响看,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持久且漫长。史实:工业革命从一国到多国、从局部到整体,从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历经一百多年。【示例2】工业革命符合亨廷顿的革命“根本性”特点
,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根本性影响,应该称为革命。史实:生产力方面,由人力、畜力、自然力到蒸汽、化石燃料、电力的转变;生产组织方面,由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垄断组织的转变;阶级结构方面,社会分裂为资产
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社会生活方面,由相对匮乏到相对丰裕,城市在社会生活中地位日益重要;思想观念方面,由禁欲主义、蒙昧主义、皇权思想到自由、民主、平等思想观念的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方面,世界联系逐步加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
成。【解析】【分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论题,首先是理解亨廷顿对革命的定义,然后结合材料提炼观点,阐述观点即可。根据材料“革命,就是对一个社会居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及其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领导体系、政治活动和政策,进行一场急速的、根本性的国内变革”可知亨廷顿革命具有“急速
性”、“根本性”特点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一场持续了150年而且为了准备它至少另外花了150年的革命,看上去需要一个新的名称”可知工业革命不符合亨廷顿的革命“急速性”特点,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漫长的量
变过程,不能称为革命。根据材料二“旧有的秩序由于蒸汽机和动力织机的强大打击而突然地瓦解成碎片,各种经济技术的革新‘毁灭了旧世纪,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可知工业革命符合亨廷顿的革命“根本性”特点,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根本性影响,应该称为革命。关
于第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工业革命的背景、进程、影响方面分析;关于第二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阶级关系变动、社会生活进步、思想观念多远、世界联系加强方面分析作答。【点睛】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
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