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案19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30.614 KB
  • 2024-10-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练案19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练案19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练案19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练案19.docx,共(7)页,30.61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e170f29275a8052682a1614c2c997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练案19群文通练盛唐气象(用时:40分钟分值:34分)[主题导语]大唐盛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在这一时期,政治开明,思想解放,人才济济,疆域辽阔,国防巩固,民族和睦。而盛唐气象则是与大唐王朝政治、经济、思想、外交、艺术等相适应的文化风貌特征,这特征就是朝气蓬勃

,如唐诗、唐书……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7分)材料一盛唐之音本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拿诗来说,李白与杜甫都称盛唐,但两种美完全不同。拿书来说,张旭和颜真卿俱称盛唐,但也是两种不同的美。这

两种盛唐在美学上具有大不相同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说,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是对旧的社会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任何束缚和拘限,是一种还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那么,以杜甫、颜真

卿等人为代表的“盛唐”,则恰恰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其特征是讲求形式,要求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如果说,前者更突出反映新兴世俗地主知识分子的“破旧”“冲决形式”,那么,后者突出的则是他们的“立新”“

建立形式”。“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杜诗、颜字,加上韩愈的文章,却不止领了数百年的风骚,它们几乎为千年的后期封建社会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了正统,是至今影响仍然广泛深远的艺术规范。它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练在一定

的形式、规格和律令中。从而,不再是可能而不可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而成为人人可学而至、可习而能的人工美了。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不可捉摸,那种超伦轶群、高华雅逸的贵族气派,让位于更为平易近人、更为通俗易懂、更为工整规矩的世俗风度。它确乎更大众化,更易普遍接受,更受

广泛欢迎。拿颜字说吧,颜以楷书最为标准,它“稳实而利民用”,本就吸取了当时民间抄写书法,日后终于成为宋代印刷体的张本,这是人人可学着写的。它左右基本对称,出之以正面形象,浑厚刚健,方正庄严,齐整大度,“元气浑然,不复以姿媚为念”的颜书,不更胜过字形微侧、左肩倾斜、灵巧潇洒、

优雅柔媚、婀娜多姿的二王书以及它的初唐摹本吗?韩文,情况是类似的。所谓“文起八代之衰”“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其真实含义也在这里。韩文终于成为宋代以来散文的最大先驱。“唐自贞观以后,文士皆沿六朝之体,经开元天宝诗格大变……其后韩柳继起,唐之古文遂蔚然极盛……”,说明以韩愈为代表的古文是与

六朝“旧规”相对立的一种新的文体规范。杜诗就更不用说了。直到今天,由杜甫应用、表现得最为得心应手、最为成功的七律形式,不仍然是人们最爱运用、最常运用的诗体吗?七律这种形式之所以为人们所爱用,也正在于它有规范而又自由,重法度却仍灵活,严整

的对仗增加了审美因素,确定的句形可包含多种风格的发展变化。而杜甫把这种形式运用得熟练自如,十全十美。他的许多著名的七律和其他体裁的诗句一直成为后人倾倒、仿效、学习的范本。这些文艺巨匠(以杜、韩、颜为代表)为后世立下了美的规范,如同比他们时间略先的那

一批巨匠(以李白为代表)为后世突破了传统一样。这两派人共同具有那种元气淋漓的力量和势概,“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所以,它们既大体同产于盛唐之时,而被共同视为“盛唐之音”,就

理所自然。(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材料二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就是“盛唐气象”与“盛唐之音”的本质。盛唐诗歌中普遍存在的“浑厚”“氤氲”的气象,证明它不单是属于某一个诗人的,而是整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这气象如旦晚才脱笔砚的新鲜,这也就是盛唐时代的性格。它是思想感情,也是

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有人认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应该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如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

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当然,追求光明就会与黑暗面敌对,这原是矛盾的两面;可是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有所不同的。李白是盛唐时代最具代表性

的诗人,整个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所喜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李白《将进酒》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

不复回……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气象可

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1.下

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李白和杜甫分别为代表的两种“盛唐”在艺术规范、美学标准上的追求明显不同,因而美学意义和价值也大不相同。B.为了方便世人学习和仿效,杜诗、颜字

和韩文把盛唐雄豪壮伟的气势严格地收纳凝练在了一定的形式、规格和律令中。C.杜诗、颜字和韩文所代表的盛唐之美和那种超伦轶群、高华雅逸的贵族气派相比,前者对后代社会和艺术的影响更为远大。D.林庚认为盛唐气象是一个时代的性

格形象,是盛唐诗歌普遍的基调,但这并不代表盛唐没有不同于这个气象或基调的诗篇。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白的诗歌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是不可捉摸的,是无法学习、模仿和遵循的盛唐之美。B.颜真卿的楷书浑厚刚健,方正庄

严,灵巧潇洒,是盛唐之美的代表,而且是通俗可学的。C.“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反对正统骈体文,提倡以古文写作,成为宋代以来的散文先驱。D.有思想性的作品都是属于人民的作品,揭露黑暗、追求光明、追求理想,为人民所喜

爱。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中“盛唐之音”观点的一项是(3分)()A.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其二》)B.迎旦东风骑蹇驴,旋呵冻手暖髯须。洛阳无限丹青手,还有功夫画我无?(杜甫《画像题诗》

)C.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D.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其一》)4.请简

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答:5.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盛唐之音”的理解。(4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7分)材料一“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而朝气蓬勃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盛唐气象是思想感情,

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有人认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应该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如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

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有所不同的,这事实上正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所喜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

于人民的,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楚辞》比《国风》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诗与《国风》更为接

近,这一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李白《将进酒》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

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说愁多愁长,也是形象的名句;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

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也是典型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不觉

得细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说明了整个春天的世界。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它带来了如太阳一般丰富而健康的美学上的造诣,这就是历代向往的属于人民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中国古典诗歌造诣的理想,因为它鲜明、开朗、深入浅出;那飞动的形象、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情绪,使得思想性与

艺术性在这里统一为丰富无尽的言说。这也就是传统上被誉为“浑厚”的盛唐气象的风格。(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材料二唐朝继隋之后,经过太宗贞观之治,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交融。南朝的“文”装点了北朝的“质”,北朝的“质”充实了南朝的“文”,“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一种融合了南北文化

之长、与大唐王朝的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的新文化达到了成熟的地步。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富有深厚内涵的新文化的升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居住着许多外国的王侯,供职于唐朝的外国人、留学生、求法僧,外国的音乐家、舞

蹈家、美术家,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至于外国的使臣更是络绎不绝。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交流也给盛唐社会注入新的气息。中外文化的交流,打开了盛唐人的眼界,开阔了他们的胸襟,这对气象的形成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无法想象,在一个民生

凋敝、战乱频仍、国家分裂的时代会有什么气象可言。关于盛唐经济繁荣的局面,文献不乏记载。“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元结《问进士》)“四方丰稔,百姓殷富……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郑棨《开天传信记》)从中宗神龙元年到玄宗天宝十四载,短短的五十年间,唐朝人口增幅达40%,人均粮食达到700斤。

在安定的局面下,儒、释、道三教得以并用,思想界出现比较自由的气氛。在思想比较自由的气氛中,诗人们可以从各方面汲取营养。李白信道,杜甫尊儒,王维崇佛。他们的不同信仰,对于形成各自的诗歌风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族的政策,以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垄

断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与此同时,文化也从少数士族文人手中转移到中下层庶族文人手中。这批在唐朝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新人,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比较了解社会的实际、政治的利弊和民生的疾苦。他们有抱负、有见识、有能力,敢于冲破旧

的藩篱并开拓新的局面。盛唐文化实际上主要是这批新人创造出来的,盛唐气象也就是这批新人的气象。(摘编自袁行霈《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朝气蓬勃作为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既是盛唐

诗歌独有的艺术风格,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特征。B.作者认为,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多歌唱正面的东西,很少描述黑暗。C.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与尔同销万古愁”不仅仅在说愁之多之长,更体现出形象的充沛饱满。D.在儒、释、道三教并

行的唐代,诗人们可以从多方面汲取营养,李白、杜甫、王维不同的诗风与他们不同的信仰有关。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屈原带着光明的展望来歌唱,他的《离骚》表现出强烈的追求理想、追求光明的倾向,是盛唐气象的源头和先声。B.盛唐气象是与大唐王朝的政治、经济、思想、

外交、艺术等相适应的文化风貌特征,“浑厚”是其鲜明的风格。C.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许多外国人到中国留学、供职、经商、求法等,盛唐气象因此形成。D.唐朝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文化新人诞生,门阀士族长期以来垄断政治的局面因此被

打破。8.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盛唐气象”的一项是(3分)()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9.材料

一是如何增强论证的说服力的?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4分)答:10.假如你是青少年盛唐文化研究会的一名成员,请你为课题“盛唐气象的成因探析”写一份报告,结合材料二内容列出提纲。(4分)答: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