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答案.pdf,共(5)页,412.59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db42536cad9511f2119341171d3d7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年级月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答案ACBDDCBA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DBBDBDAB题号1718192021222324答案BCABABDD题号252627282
930答案CCDCBD1.【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郡县制下“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而任命郡县长官的是中央,通过官吏的任免,建立起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从而加强了
中央集权,故选A项。2.【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内阁从票拟到辅佐皇帝再到管理“举天下国家之务”,内阁权力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到朝廷内部权力再分配的问题,只是强调内阁权力不断扩大,排除A
项;明朝内阁辅佐皇帝,最终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里,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内阁辅佐皇帝处理国家事务,未体现内阁直接秉承皇帝旨意,排除D项。3.【答案】B【解析】据材料“陕西行省的所辖区域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使四川这一四塞之国失去北面一塞”,结合所学
可知,元朝行省制下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将四川部分地区划归陕西,从而有利于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项;依所学,行省制打破山川行便的原则,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针对四川易成为割据政
权”,可知材料强调元朝行省制对解决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而非强调地方效率,排除C项;“针对四川易成为割据政权”,可知材料强调元朝行省制对解决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而非强调行省制加强交流,促进民族交融,排除D项。4.【答案】D【解析】据材料“各大公共建筑宏大、华美
”可知,这些公共建筑所承载的是城邦政治、文化、宗教、社会等公共活动,为民主政治的生命力提供了强大物质与精神支柱,故选D项;雅典城的规划思想包括自由和谐的人本主义、广泛浓厚的民主意识、平等自由的城邦精神、张扬
显著的民族标识、空间结构的美学追求,排除A项;此时雅典工商业发展,且经济水平低无法建设宏大的公共建筑,排除B项;材料体现城邦民主政治的特点,与尊重思想自由的传统无关,排除C项。5.【答案】D【解析】雅典的军事和财政重要职位,不实行抽签
,而由公民举手表决,这有利于有名望的贵族当选,另外,不设职务津贴,也有利于富裕的贵族,不利于平民,因此,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贵族操纵国家实权,故选D项;军事将领避免失败仅能概括材料“雅典的将军和骑兵、步兵
统帅掌握着军队,关系到国家命运”,排除A项;雅典的军事和财政重要职位不实行抽签,不设职务津贴,是不利于平民扩大政治权益的,排除B项;财政职位不进行抽签,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政府官员保持廉洁,但不能概括整段材料,排除C项。6.【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提及巴黎公
社革命被镇压后,法国国民议会中共和派和君主派力量斗争激烈,最终君主派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故选C项;1871年5月,法国巴黎公社就已经被镇压了,
并且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而法兰西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国家,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A项;主权在民指的是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而材第2页料强调的是君主派和共和派的斗争,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并不
能体现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且法国总统受议会影响很大,权力有限,无法对议会形成有效制约,排除D项。7.【答案】B【解析】据材料“甚至出现法律越多、规定越细、惩罚越严、舞弊越盛的尴尬局面”可知罗马法无法遏
制公职选举中大量贿赂公民、营私舞弊的现象,反映出罗马政治问题严重,故选B项;据材料“甚至出现法律越多、规定越细、惩罚越严、舞弊越盛的尴尬局”可知材料法律的充实无法解决问题,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罗马法制观念盛行,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平民的作用,且罗马是阶级社会,平民无法左右政治进程,排除D项。
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上层人物都以学法为荣或需具备司法经验,故选A项;经济发展是罗马法不断完善的原因,但材料强调的是上层人物的重视,排除B项;上层人物以懂法为荣,强调的是统治阶级的作用,并非法律本身的特征,排除C项;公民意识早就了罗马共和国时代的繁
荣,但并不是法律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9.【答案】D【解析】据材料“如果国王……确实需要附庸们的经济支持,需要额外征收税赋,必须召开……全体会议讨论决定”并结合所学可知,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以后逐渐形成了
“王在法下”的传统和原则,故选D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建立,排除A项;《大宪章》维护的是封建贵族的私有财产,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王权受到限制,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排除C项。10.【答案】B【解析】据材料“革命时代当推军人”“
军政府长官”“张以非军人坚辞”可知,在武昌起义以后,由于各省军事长官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因此成为各省都督的推选对象,故选B项;据材料“各省纷纷效仿湖北,公推本省都督”可知新政权还有一定的民主性,排除A项;
立宪派内部斗争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革命隐藏失败的危险,是因为旧势力混入了革命阵营,表格内容无法体现,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革命铰掉辫,娘仔放脚缠”里面提到了剪辫,放足,这是辛亥革命的内容,故选B项;太平天国是清末农民起义
,不会有剪辫放足的内容,排除A项;五四爱国运动的核心内容是反帝反封,没有禁止缠足的内容,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在上海北京,它主要体现在思想领域,而不是政治革命,排除D项。12.【答案】D【解析】从图片中的文字“严肃地、慎重地、选举我们真正满意的人”及“1953年”可知,
这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过程,说明中国贯彻落实人民民主原则,故选D项;材料与民族区域自治无关,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1954年建立的,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政治领域的“选举”,并未体现法制建设,
排除C项。13.【答案】B【解析】据陕甘宁边区政府部分县参议员、政府委员党派构成情况可知,实行的是三三制原则,这有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抗战,适应当时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在部分县参议员数量方面,共产党并不占据优势,排除A项;国民革
命的时间是1924年至192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1940年国共两党处于合作时期,排除D项。14.【答案】D【解析】土地革命时期明确劳苦民众的民主权利、实行民主政治,抗日战争时期发明“豆选”、挨门串户等方式保障民主选举政策落
实,有利于调动根据地内民众参政议政热情,吸引了人民群众参与革命和政权建设,推动了中共革命队伍的壮大,故选D项;劳苦民众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是外因,不能“保证”共产党队伍的纯洁,排除A项;共产党的执政水平不是通过群众选举和参与政权管理提高的,需要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排除B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宪法大纲》是国共对峙和工农武装割据的表现,与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不符,排除C项。15.【答案】A【解析】1933年处于国共对峙时期,毛泽东、朱德等亲自参与运动会中,题词大意为号召大家锻炼好身体有助于打败敌人,这有助于激发苏区群众的革命热情,故选A项;国民大革
命在1927年已经失败,排除B项;C项是意义之一,但并非运动会的根本第3页目的所在,排除C项;1933年5月蒋介石在为第五次“围剿”红军作前期准备,当时我党的工作重心是应对国民党的“围剿”,排除D项。16.【答案】B【解析】题干提到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系列新现
象的产生都是上、中、下层互动的结果,说明大量专家和学者以及上、中、下层都参与其中了,因而可以说改革开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选B项;题干提到上、中、下层之间的互动,但是并没有提到互动的结果是各阶层的关系密切了,而是
提到改革开放得以往前推进,排除A项;题干是把改革开放作为一个整体来说的,并不是说改革与开放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题干是说改革开放往前推进的过程是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结果,而不是强调改革开放的重心是否转移,排除D项。17.【答案】B【解析】材料“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
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强调了商鞅变法增强了军队战斗力,因此,材料主要解释了商鞅变法的作用,故B项正确。18.【答案】C【解析】孝文帝“改汉姓”的改革措施,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故①正确;
孝文帝规定了鲜卑人八大贵姓,强化了鲜卑贵族的身份,故②错误;孝文帝改革前已经统一了北方,故③错误;“鲜卑八姓与汉人四姓拥有同样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高官清职由他们充任”说明孝文帝肯定了世家大族的地位,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19.【答案】A【解析】略20.【答案】B【解析】21
世纪初,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故①错误;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后,一大批国有企业开始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故②错误;据材料中的公有制经济及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可知,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故③正确;非公
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渐上升,说明非公有制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21.【答案】A【解析】据材料“大量附会《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免役法出于《周官》”等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的改革措施多附会儒家经典,通过托古改制以减少变法的阻力,
故选A项;王安石变法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排除B项;结合王安石变法中的改革科举制度,把科举的立足点放在选拔具有经纶济世之志和真才实学的天平上,扩大考选名额可知,王安石并非单纯仅尊崇儒学的思想,而是
借助儒学思想进行变革,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据材料“变”可知,目的在于改革,而非继承传统,排除D项。22.【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了国家对重大行业的掌控,不允许私人掌握,而必须是中华民国人才能承租,这带有一定的干预色彩,故选B项;苏联
斯大林模式不能私人承担经营,排除A项;将矿业国营并不是为了推动民族工商业,排除C项;统制经济是抗战时期的应急措施,排除D项。23.【答案】D【解析】据材料“立国之道,大要有三:……国既治,则贫弱者可以力求富强”可知刘、张谈论的立国之道,目的在于实现国家富强和国家的治理,本质上是为了维护清政
府的统治,故选D项;1901年洋务运动早已结束,时间不符,排除A项;刘坤一、张之洞并非维新派,其主张也并非维新思潮,排除B项;刘、张的变革主张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统治,这与时代发展的需求相违背,排除C项。24.【答案】D【解析】据材料“法令不更,痼习
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可知清政府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下,准备变法革新,根据时间是“1901”得出上谕推动“新政”开展,故选D项;“大衅”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排除A项;材料“康逆之谈新法”戊戌变法触及法律,排除B
项;据材料“欲求振作,当议更张”可知,清政府主张变法革新,排除C项。25.【答案】C【解析】据材料“考试院,作为政府的最高考试机关……使文官制度法律化”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
考试院负责;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第一部《考试法》,此后又颁布一系列法规,文官制度法律化,故选C项;南京临第4页时政府仅存在数月,文官选拔制度基本停留在纸面上,排除A项;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由政事堂铨叙局负责,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
一管理的干部制度,排除D项。2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布衣为卿相”可知中国的选官制度经历了贵族政治让位于官僚政治的演变,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材
料没有涉及法治和君主专制的内容,B.D两项排除。27.【答案】D【解析】从材料“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要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故选D项。28.【答案】C【解析】从材料来看
,英国政府在“光荣革命”到19世纪初这一段时间内,国王依旧在政府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体现出近代体制中依然留有一定的封建残余,故选C项。29.【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推行“政治庇护制”,即不通过“功绩制”的文官选拔管理办法,直接用政治手段来任命文官,其目的是用行政领域的改
革来保证新政措施得到高效率地贯彻和执行,体现其迫切希望美国摆脱经济危机,B项正确。罗斯福推行“政治庇护制”的目的是贯彻新政措施,与危机期间失业问题的严重无关,排除A项。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题干信息无
法体现国家干预取代自由放任,排除D项。30.【答案】D【解析】题干反映了御史台掌管监察职权,同时,尚书省左右丞又对御史有所监督,即“劾御史举不当者”,由此可知唐朝的监察制度有所完善,故选D项;题干只是述及了唐朝“尚书省左右丞”对御史有所监督,防止出现冤假错案,这是监察制度完善的表现,并非行政
职能的分工不明,排除A项;题干述及的是唐朝“尚书省左右丞”对御史有所监督,这是监察制度完善的表现,不是政令畅通的表现,排除B项;监察制度的完善并没有改变唐朝的中枢机构,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31.【答案】(1)原因:统一全国,广置郡县;秦国商鞅变法的成功;南北各地交通网的建设(驰道);统一货币
、度量衡;统一文字;先秦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任答2点给4分)主体:血缘宗族(1分)作用:弥补了中央集权下基层治理权力的空白,加强了国家对基层的治理;血缘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影响较深,中央权威的在最基层的有效性有一定程度的减弱。
(4分)(2)两种类型:一种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一种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2分)原因: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道路和原有历史传统的不同。(2分)(3)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或答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
权、司法权之间相互制约与平衡);民主原则(或答民主共和制原则,或答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原则)。(3分)32.【答案】【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确定作者观点,如“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府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君主
可以滥用职权加害于他所熟悉的少数人”等;其次,根据论点结合中国古代史进行评价,如从“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府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中提取三省六部制、农耕经济高度发达等,从“君主可以滥用职权加害于他所熟悉的少数人中”可提取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影响、重农抑商、海禁等;最后,根据提取的相互关联的历
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要求观点明第5页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条理清晰。【答案】示例一观点:否定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具有优越性。评述:角度一: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角度二:中央集权加强,限制了地方自主性和创造性。角度三:专制制度是为了维护封建经济,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角度四:君主专制下,统治者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示例二观点:赞成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具
有优越性。评述:角度一:利于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角度二: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角度三: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
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角度四:为人类创造了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33.【答案】(1)①西周;④察举。(1点1分,2分)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加强社
会阶层的流动性;激励个人的奋斗精神,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3分,任意三点3分。)(2)主要内容:实行考试权独立;考试内容多元化;考试任职实现政治与行政分离。(2分,答出两点即可)背景:西方现代文官制度的影响;辛亥革命后民主政治的逐步确立;西方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