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3 页
  • 大小 432.661 KB
  • 2024-09-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0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共(23)页,432.66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bd96d9dd6e468ae4597e5e7ef1ac5b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下学期宣化一中高一地理期初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1.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该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衣服上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终端)充电。据此完成1~3题。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

)A.四川盆地B.长江中下游平原C.东北平原D.青藏高原2.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煤、石油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C.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产生“磁

暴”现象D.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水循环的主要动力3.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风的形成B.岩浆喷发C.植物的生长D.海水蒸发4.读漂移的大陆,回答4~5题。下列地质时代的名称与相应的代表各时期海

陆分布的数字对应正确的是()A.新生代-③B.白垩纪-②C.侏罗纪-④D.三叠纪-①5.人类出现的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6.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川航3U8633航班紧急迫降的事迹展现在大众面

前。飞机从重庆起飞,在9800米高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刘传健机长借助自己一百多次来回飞川藏线的经验和从业30年的技术,成功于成都迫降,拯救了全机人的生命。据此,回答6~7题。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A.平流层B.电离层C

.对流层D.高层大气7.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有()①被风挡玻璃砸伤②机内温度过低③飞机颠簸强烈④太阳辐射太强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读“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表,完成8~9题。气体成分体积分数(%)质量分数(%)氮气78.08

75.52氧气20.9423.15氩气0.931.28二氧化碳0.03(变动)0.05下列关于表中干洁空气的主要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B.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C.氮气是绿色植物

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D.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9.读“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表,完成8~9题。气体成分体积分数(%)质量分数(%)氮气78.0875.52氧气20.9423.15氩气0.931.28二氧化碳0.03(变

动)0.05下列关于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洁空气只分布在对流层B.平流层适合航空飞行C.臭氧层分布于高层大气D.近地面气温的直接来源是太阳辐射10.如图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

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温度、盐度、密度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①③11.如图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关于图中所示海区盐度及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海区--盐度较高--气温较高,蒸发较强B.乙海区--盐度最高--降水较少,蒸发旺盛C.丙海区--盐度较低--降水丰富,蒸发量小D.丁海区--盐度最低--降水最多,蒸发量大12.如图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影响图中表层海水密度

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海水温度B.海水盐度C.海水深度D.海水运动13.如图为洋流与等温线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对于图中甲、乙洋流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洋流为暖流B.乙图中洋流为寒流C.甲图中洋流为寒流D.纬度未知,洋流性质无法判

断14.如图为洋流与等温线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下列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洋流不会加剧海洋污染的扩散B.顺着洋流航行更浪费燃料C.寒流对大气有增温增湿的作用D.寒暖流交汇的海域鱼类

资源丰富15.潮汐现象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我国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潮水蔚为壮观,成为著名的旅游景观,但钱塘江潮水卷人事件也时有发生。读图回答15~16题。钱塘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其形成原因有()①杭州湾是喇叭形河口

,口大内小②海水由外海进入湾中,潮位堆高③夏秋季节台风频繁,加剧潮势④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6.潮汐现象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我国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潮水蔚为壮观,成为著名的旅游景观,但钱塘

江潮水卷人事件也时有发生。读图回答15~16题。为防止潮水卷人事件发生,旅游管理部门提出了很多应对办法,其中不可行的是()A.划定游客禁止游玩的区域B.向游客宣传观赏钱塘潮的注意事项C.告诉游客可能产生的危害D.可能有大潮发生的时段,禁止观潮17.每当秋风吹起,一片片银杏叶由绿变黄,成为

秋天最绚烂的景象。10月底至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钓鱼台银杏大道,11月中下旬可以转战浙江的长兴十里古银杏长廊,11月中旬至12月初是在云南腾冲银杏村游玩的好时节。据此完成17~18题。银杏林属于()A.落叶阔叶

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18.每当秋风吹起,一片片银杏叶由绿变黄,成为秋天最绚烂的景象。10月底至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钓鱼台银杏大道,11月中下旬可以转战浙江的长兴十里古银杏长廊,11月中旬至12月初是在云南腾冲

银杏村游玩的好时节。据此完成17~18题。近年来银杏叶变黄的时间偏晚,原因可能是()A.气候变干B.气候变暖C.温差增大D.光照减弱19.土壤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其形成受成土母质、地貌、气候、生物、时间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据此完成19~2

0题。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①成土母质的风化过程②有机质的积累过程③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④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0.土壤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其形成受成土母质、地貌、气候、生物、时间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据此完成19~20题

。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红壤,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A.植被丰富,提供的有机质多B.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作用弱C.地形平坦,有机质不易流失D.人口稀少,对土壤破坏较小21.如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完成2

1~22题。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B.滑坡是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C.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D.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22.如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

害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B.滑坡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警来避免灾害的发生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少滑坡的发生频率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56.0分)23.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如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和热力环流示意图。(1

)图1中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图3中的______(填选项),试说明理由。(2)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是______,民居屋前石质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用以上原理

进行解释。(3)用箭头在图2中标出热力环流的方向。(4)假如图2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__。(5)假如图2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地,请你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出两条合理性建议。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材料二: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材料三: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区域年平均降水量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转化

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城市中心区67540533768郊外平原区64526796171(1)写出材料一图中水循环②、⑤环节的名称。(2)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_____。(3)根据表中数据变化,从水循环角度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内涝的原因。

(4)近年来,每到汛期我国许多城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试分析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措施。(5)简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5.2020年9月2日夜晚,强台风“美莎克”在吉林省登陆,给当地带来巨大损失。图1为当地居民9月2日14时通过手机APP截取台风“美莎克”移动

路径图,图2为台风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______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2)台风眼的天气表现为无风、少云和______。(3)当地居民通过手机及时查询“美莎克”的实时位置,快速确定受灾范围等,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4)如果遇到台风天气,你该

如何防避?2020-2021学年下学期宣化一中高一地理期初试卷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与使用地区的太阳能丰富程度有关。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最强,所以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D符合

题意;而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因海拔低,空气稠密,且夏季多云雨天气,四川盆地还多雾,太阳辐射较弱,排除A、B、C。故选:D。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天气情况、地形因素等。本题以新型太阳能衣服为背景,属于知

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地区。2.【答案】D【解析】解: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错。煤炭和石油属于生物体固定的太阳能,形

成与太阳辐射有关,B错。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的是太阳活动,而不是太阳辐射,C错。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其中水循环中的蒸发和水汽输送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D对。故选:D。太阳辐射的能量

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损失质量释放大量的能量,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活动时,黑子和耀斑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

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本

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的影响,属于基础题,注意区别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3.【答案】B【解析】解: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不均,导致地表冷热不均,导致空气垂直运动,从而在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推动空气做水平运动,即产生了风,说明风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A不符合题意。岩浆喷发,

是地球内能释放的方式,与太阳辐射无关,B符合题意。生物的出现与太阳辐射所给能量有关,C不符合题意。海水蒸发是因为海洋表面吸收了太阳辐射而增温而导致,D不符合题意。故选:B。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2)维持

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本题考查了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关键是读图分析能力。4.【答

案】A【解析】解:由于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A正确。故选:A。地质年代是指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时;地层表述单位:宇、界、系、统、阶、带。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地质时代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才能解决问题。5.【答案】C【解析】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对应的是③,C正确。故选:C。地质年代是指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时;地层表述单

位:宇、界、系、统、阶、带。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地质时代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6.【答案】C【解析】解:由材料信息可知飞机的挡风玻璃在脱落时飞机是在9800米的高空飞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12千米,因

此可知此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对流层。故选:C。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大气垂直方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高层大气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本题难度较小,通过文字材

料背景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7.【答案】B【解析】解:受飞机内外气压差影响,风挡玻璃脱落到飞机外部,不会将机长砸伤,①错误;对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下降0.6°C,当飞机的风

挡玻璃脱落时为9800米的高空,没有风挡玻璃保护,机内温度过低是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②正确;风挡玻璃脱落,进入飞机内的湍急气流会使得飞机产生剧烈的颠簸,为操控飞机带来了极大的困难,③正确;太阳辐射强和飞机的迫降没有关系,④错误。综上分析,②③对。故选

:B。对流层的高度在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题中飞机在9800米高空,属于对流层。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垂直分层,解题关键是对大气的各垂直分层和各层温度的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了解,熟记基

础知识是关键。8.【答案】C【解析】解:本题考查大气的构成及作用,近地面气温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增加大气的热量,使气温升高,A正确;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B正确

;干洁空气中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其中,氮气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C错误;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D正确。故选:C。大气圈是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少量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其主要成分是N、

O,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氮是干洁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氧是大气中含量次多的成分,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少,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的原料,也是调节地表温度的重要气体。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极少,但它能够强烈吸收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考查了低层大气的组成和主要成分,以及各成分的主要作用,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9.【答案】B【解析】解:对流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干洁

空气主要分布在对流层,A错误;平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航空飞行,B正确;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平流层,C错误;近地面气温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D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大气垂直方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

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高层大气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本题难度适中,通过大气垂直分层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10.【答案】C【解析】解:图中①曲线数值自低纬向高纬逐渐升高,为表层海水密度曲线;②曲线自副热带海区

向南北两侧递减,为表层海水盐度曲线;③曲线数值自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为表层海水温度曲线,C正确,A、B、D错误。故选:C。海洋表面平均盐度自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海洋表面平均密度自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大。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了解表层海水

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变化规律。11.【答案】B【解析】解:据图可知,甲海区位于南极附近,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盐度低,故A错。乙海区位于副热带海区,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降水较少,蒸发旺盛,盐度最

高,故B正确。丙海区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但温度高,蒸发量大,盐度较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C错。丁海区位于高纬度地区,温度低蒸发弱,降水较少,受地表径流影响大,盐度低,故D错。故选:B。读图可知,根据大洋表层海水温度

、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图示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密度、盐度、温度。全球大洋表面盐度由南北回归线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坐标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生只需根据图示信息进行判读即可。12.【答案】A【

解析】解:海水的温度大致自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对应图中的③曲线;海水的盐度自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降低,对应图中的②曲线;海水的密度大致自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加,对应图中的①曲线。根据三条曲线的关系,海水的温度曲线和海水的密度曲线大致呈负相关,关系最密切,A正确,

B错误;海水深度、海水运动与表层海水密度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海水的密度随盐度、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降低、盐度增加、压力加大时,海水的密度就大。本题以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影响图中表

层海水密度分布的主要因素,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13.【答案】C【解析】解:洋流按性质分为寒流和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其中从水温较高海区流向水温较低海区的为暖流,从水温较

低海区流向较高海区的为寒流,因而图中甲为寒流,乙为暖流。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等温线的突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寒流等温线向低纬突出,暖流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解题时要根据海水等温线分布和洋流流向分析判断洋流性质。本题难度适中,考

查洋流性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判断能力。解题关键是对洋流概念和类型的了解,学会分析洋流的方向、性质,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能利用图中信息分析解决问题。14.【答案】D【解析】解:洋流会加快污染物的净化速度,A错误;顺洋流节省燃料,B错误;寒流对大气有降

温减湿的作用,C错误;寒暖流交汇的海域鱼类资源丰富,D正确。故选:D。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对气候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②对渔场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和有上升流的海区

,营养物质丰富形成渔场。③对航行的影响:顺洋流可加快航速;寒暖交汇处、冬季暖流上空、夏季寒流上空多大雾,不利于海运安全;洋流携芾来自高纬度的冰山也影响海运安全。④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本题难度较小,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5.【

答案】C【解析】解:钱塘潮的形成是当地特殊的海湾形状、风向和海水运动方向等方面的综合原因。农历八月十八日是天体引力较大时,是大潮;结合杭州湾的形状喇叭口状,有利于潮水上涌,故①对;海水由外海进入湾中,潮位堆高,故②对;台风导致的风暴潮与钱塘江的大潮是不一样的,

故③错;夏季风的风向可以加剧潮水上涨,故④对。故选:C。本题考查月相和潮汐变化的知识,月相的成因是月亮以不同的明暗部分对着地球造成的:以整个亮面对地球,我们就能看到圆圆的月亮。潮汐就是海水上涨,早涨为潮,晚涨为汐,通称涨潮

。其成因是因为海水受到太阳和月亮的共同引力(以月亮引力为主)。本题难度适中,通过钱塘江大潮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16.【答案】D【解析】解:从安全角度考虑,欣

赏钱塘江大潮应注意观赏的位置,防止受潮水的侵袭。钱塘潮观赏的最佳时间是农历八月十八,大潮发生时,禁止观潮,会影响游客前往杭州旅游,不符合实际情况,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即为钱塘潮,天下闻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海潮到来

前,汹涌澎湃的潮水已呼啸而来,潮峰高达3-5米,后浪赶前浪大有排山倒海之势。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中也。本题难度中等,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

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相关知识。17.【答案】A【解析】解:从材料和银杏叶的叶片图可知,银杏叶属于阔叶林。每当秋风吹起,一片片银杏叶由绿变黄,且从图片中可以观察出有大量落叶,颜色变化明显,典型属于落叶阔叶林,A对。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区的典型植被,树叶更替颜色变化

不明显,B错。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的典型植被,且树叶更替颜色变化不明显,不符合我国分布的银杏林植被特点,C错。针叶林是是亚寒带气候,一般分布在气候较为寒冷地区,树叶多为针状,D错。故选:A。银杏林是落叶乔木,叶片

成扇形。木材致密优良,多为雕刻、砧板等,且经久耐用。由于生产周期长,又称公孙树,但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银杏发育成熟挂果的时间缩短,产果的年限延长,产量大幅度提高。树龄可达千年以上。银杏树具有抗性强、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的特点。本题难度较小,

主要考查了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18.【答案】B【解析】解:结合材料可知,影响银杏树叶变黄主要是温度因素,气温越高,银杳叶变黄的时间越晚,近年来银杳叶变黄的时间偏晚,说明气候变暖可能是其影响的主要原因,

B正确。气候变干反映的是水份因素,和温度无关,A错。温差增大,说明最高和最低温度的差值变大,银杳叶树叶变黄是秋天的温度变低到一定程度即会出现的现象,和温差无关,C错。光照减弱可能会带来气气候温度变低,可能会使银杳叶变

黄时间提前,D错。故选:B。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就地区而言,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2)海平面上升,会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3)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

加。本题以材料为背景,考查了近年来银杏叶变黄的时间偏晚的原因,读材料分析解决问题。19.【答案】B【解析】解:成土母质的形成主要是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结果,生物在成土母质的风化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①不符合题意;在自然土壤中,地面植被残落物和根系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周转

受微生物的制约,微生物生命活动对有机质积累影响较大,因此生物在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过程起着主要作用,②符合题意;生物活动对土壤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不起主要作用,③不符合题意;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元素,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给地

表,因此生物对土壤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起着主要作用,④符合题意。故选:B。植物和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积累在岩石颗粒间,是土壤腐殖质和有机物的重要来源。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土壤发育因素的相关知识。20.【答案】B【解析】解

:与南方地区相比,东北地区水热条件较差,生物新陈代谢速度较慢,因此当地植被给土壤提供的有机质较少,A不符合题意;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土壤有机质容易积累,因此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高,而南方地区夏季高温

多雨,微生物活跃,土壤有机质不易积累,因此南方红壤有机质含量低,B符合题意;地形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影响不大,因此地形平坦不是东北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红壤的主要原因,C不符合题意;东北黑土和南方红壤是自然形成的土壤,人类活动可以一定程度改变耕作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但不是东北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

高于南方红壤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故选:B。本题考查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主要因素有成土母质、地形、生物、气候等。本题难度适中,通过东北黑土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21.【答案】C【解析】解:地震一

般发生在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区,并不一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率较差的地区,A错误;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形成的特殊洪流是泥石流,B错误;地震发生后,可能会诱发滑坡,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C正确;地震的发生一般为内力作用的结果,

而与气象灾害关系不大,D错。故选:C。地震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指地震引起的继发性崩塌、滑坡、塌陷、地裂缝.由于地震震动造成山体岩土结构松散,特别是伴随降雨极有可能引发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多种次生地质灾害.地震还会引起其他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瘟疫等.考查了各种常见自然灾害的

类型、成因和危害,基础知识,难度小,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22.【答案】D【解析】解:A、根据所学知识,滑坡的形成受地形因素影响,A错误;B、地震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B错误;C、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目前的科技水平尚不能避免地震灾害的发生,C错误

;D、恢复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可以减少滑坡的发生频率,D正确。故选:D。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坍塌等,其中地震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全球地震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一带。解题时要

根据地震、滑坡形成原因及带来危害分析判断。本题较基础,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熟记基础知识,掌握地质灾害类型、成因及危害是解答本题关键。23.【答案】D热力环流西北风乙【解析】解:(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昼夜均晴,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低,AC排除;石质地面增温、降温较快,石质地面比山林温差大,B错误,D正确。故选:D。(2)白天石质地面比山林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区,风从山地的高压区吹

向低压区,形成穿堂风。夜晚石质地面比山林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区,风吹向山林,形成穿堂风。(3)甲表示山林,乙表示石质地面,据冷热不均引起气流的垂直运动画出两条垂直方向的箭头;甲地面是低压,乙地面是高压,画出地面的气流由乙指

向甲,高空水平气流运动方向与地面相反。(4)假如图2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地转偏向力向左,气流从乙吹向甲为北风,然后再向左偏形成西北风。(5)郊区地面植被覆盖,地表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对应乙;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可以增加绿化面

积和水域面积;合理规划,将重污染企业迁到热力环流之外。故答案为:(1)D;石质地面增温、降温较快,石质地面比山林温差大;晴天,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夜晚,大气的逆辐射较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气温较低;因此昼夜温差大。(

2)白天水泥地比有植被地区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区,风从有植被的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形成穿堂风。夜晚水泥地比有植被地区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区。风吹向植被区,形成穿堂风;石质地面增温较快,林木增温较慢,(房前石质地面房后林木)增强了

房前房后的温差,从而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3)(4)西北风。(5)乙;增加绿地面积(绿化楼顶、绿化墙壁);增加水域面积;通风廊道;合理规划城市建筑物和道路等。(1)据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分析即可。(2)石质地面增温快,气温高,气压低,因此石质地面有利于增大温差。(3

)据图示等压线的弯曲方向判断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状况即可解答。(4)据图2中的方向和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判断即可。(5)热岛效应是因为地表硬化、植被减少、人类排放大量的CO2导致,根据这些原因想解决措施即可。本题难度

适中,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24.【答案】太阳辐射能【解析】解:(1)据材料一图可知,①为海水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降水,④为地表径流,⑤为地下径流,⑥为下渗。(2)太阳能是水循环的根本动力,导致水发生三态变化

。(3)据材料三表格信息可知,城市中心区相对于郊外平原区而言,降水多,下渗量少,转化为地表径流多,超过了排水能力,因此形成内涝。(4)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措施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例如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或者水域面积;使用透水砖;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建雨

水花园、海绵城市等。(5)水循环系统是多环节的庞大动态系统,自然界中的水是通过多种路线实现其循环和相变的。水循环把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成为海

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故答案为:(1)水汽输送;地下径流。(2)太阳辐射能。(3)城市中心区降水多,下渗量少,转化为地表径流多,超过了排水能力形成内涝。(4)增加城市绿地;使用透水砖(增加通透式路面);

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建雨水花园;海绵城市等。(5)水循环把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1)读图结合水循环的环节分析解答。(2)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能。(3)内涝的原因从地形平坦、降水多等分析解答。(4)内涝问题的措施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具体分析解答。(5)水循环的意义结合课本知识分析解答。本题主

要考查水循环环节和水循环的意义、治理城市内涝的措施,从图中获取信息结合课本知识分析解答地理问题。25.【答案】西北太平洋干暖地理信息系统(或遥感和全球卫星导航也可)【解析】解:(1)全球发生频率比较高的的海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太平洋、孟加拉湾和墨西哥湾,其中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

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2)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台风眼位于中心,为下沉气流,无风、晴朗,少云,干暖。(3)根据所学知识,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空间查询、分析和表达等功能,能够为用户及时查询“美莎克”的实时位置,快速确定受灾范围等。(4)根据台风灾害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风会出现强风、

暴雨。所以要及时收听天气预报,调整出行时间;在家要关好门窗,做好防护措施;防止高空物体掉落,切断水电。故答案为:(1)西北太平洋。(2)干暖。(3)地理信息系统(或遥感和全球卫星导航也可)(4)①收听台风信息,调整出行时间;

②准备充足的食物和水,尽量减少外出;③检查阳台花盆等高空物的摆放,以免大风吹落伤人;④及时切断电源;⑤不要在迎风一侧开窗门等。(1)台风是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起来的低气压涡旋;分布在太平洋西北部、大西洋西北部、印度洋北部和西南部,根据所

学知识判断即可。(2)台风在水平方向上分为台风眼,漩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解答本题要根据台风眼天气特征分析判断。(3)地理信息技术包括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不同技术应用领域不同,解题时要根据台风灾害的特点所要获取的数据特征分析判断。(4)分析遇到台风天气

如何防避,要根据台风灾害特点,根据预防常识,主要从收听预报、减少出行、关闭水电、防大风等方面考虑。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台风灾害特点及预防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学

生熟记基础知识,了解台风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并且知道防护措施,要求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并调用储备知识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