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1.088 MB
  • 2024-10-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共(9)页,1.088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b735293db9ff175616eaa09028bc2d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太原市第五十六中学校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相应位置。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开普勒首先指出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不是圆,而是椭圆B.海王星是人们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其轨道后才发现的,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C.牛顿的经典力学能够解决分子的运动问题D.卡文迪什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

力常量G,被称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2.关于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运动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速度大B.两个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C.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那么它们的合运动也一定是直线运动D.两个分运动的时间

之和与它们的合运动的时间相等3.图中物块在水平圆盘上,与圆盘一起绕固定轴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匀速转动过程中,物块处于平衡状态B.在匀速转动过程中,物块受重力、弹力、摩擦力、向心力四个力作用C.在加速转动过程中,切向力的作用效果是

使物块速度增大D.在加速转动过程中,没有力给物块提供向心力4.某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t=0时,质点位于(2m,2m)处,它在x轴方向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它在y轴方向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在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t=2s时,

质点的速度大小为2m/sC.t=1s时,速度与合外力的夹角为60°D.t=2s时,质点的坐标为(4m,0)5.链球运动员在将链球抛掷出去之前,总要双手抓住链条,加速转动几圈,如图所示,这样可以使链球的速度尽量增大,抛出去后飞行更远,在运动员加速转动的过程中,

能发现他手中与链球相连的链条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将随链球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则以下几个图像中能描述ω与θ的关系的是()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弥封线内不要答题6.航天飞机在完成对轨道哈勃空间望远镜

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的速度大于经过B点的速度B.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B点的速度C

.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点的加速度7.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物体在距地心4R(R是地球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则0gg为()A.1B.91C.41D.1618.设地球的半

径为0R,质量为m的卫星在距地面03R高处做匀速圆周运动,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0g,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卫星的线速度为002gRB.卫星的加速度为04gC.卫星的周期0016πRgD.卫星的角速度为0018gR9.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a、b分别从斜面顶端A和斜面中点B沿水平方向抛出,恰

好都落在斜面底端,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a、b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方向相同B.小球a、b到达斜面底端时的时间之比为2:1C小球a、b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2:1D.小球a、b到落到斜面的速度之比为2:110、将一质量为

m的物体分别放在地球的南、北两极点时,该物体的重力均为mg0;将该物体放在地球赤道上时,该物体的重力为mg。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半径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由以上信息可得出()A.g0小于gB.地球的质量为GgR2C.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Rgg

−=0D.地球的平均密度GRg43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者或不答的得0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下表内相应位置

。11.如图所示,牛顿在思考万有引力定律时就曾设想,把物体从高山上O点以不同的速度v水平抛出,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也就一次比一次远。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它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v<7.9km/s的速度抛出的物体可能落在A点B.以7.9km/s<v<11.2km/s的速度抛出的物体可能沿C轨道运动,在远地点的速率必小于7.9km/sC.以7.9km/s<v<11.2km/s的速度抛出的物体可能沿C轨道运动,其运行速度不会超过7.

9km/sD.以11.2km/s<v<16.7km/s的速度抛出的物体将脱离地球12.在图示光滑轨道上,小球滑下经平直部分冲上圆弧部分的最高点A时,对圆弧的压力为mg,已知圆弧半径为R,则()A.在最高点A,小球受重力、弹力和向心力

B.在最高点A,小球受重力和弹力的作用C.在最高点A,小球的速度为gRD.在最高点A,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为2g13.如图是单杠运动员在单臂旋转过程中的动作,已知运动员的质量为m,重心到手支撑点的距离为L,运动员在竖直面内做

圆周运动且刚好能通过最高点,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在最高点时速度为gLB.运动员在最高点时向心力为0C.若运动员在最低点速度变大,则他对单杠的作用力可能减小D.若运动员在最高点速度变大,则他对单杠的作用力可能增大

,也可能减小14.如图所示,两小球A、B完全相同,在同一高度处将A球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同时将B球由静止释放。A、B球从开始运动到落地过程(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相同B.A球下落时间比B球下落的时间短题号1112131415答案C

.落地时,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瞬时功率相同D.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1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相距为6m的M、N两点,在M点的正上方H=5m处有一小球A以速度v0做平抛,同时在N点正上方h(h>H,且高度h可以调节)处有一小球B做自由

落体运动。若小球A与地面碰撞时水平速度不变,竖直速度以等大速度反弹,B与地面碰撞后不反弹,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v0>6m/s,A与B就可以在空中相遇B.要想A只与地面碰撞一次后就与B相遇,v0必须满足2m/s<v0<6m/sC.要想A只与地面碰撞一次后在上升

过程与B相遇,h应满足5m<h<25mD.若v0=3m/s,h=20m,则A刚好与地面碰撞一次后到达最高点时与B相遇三、实验题:本题包含2小题,共15分。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要求作答。16.(6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质

量、向心力、轨道半径及线速度关系的实验装置,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光滑圆盘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力传感器测量向心力F,速度传感器测量圆柱体的线速度v,该同学通过保持圆柱体质量和运动半径不变,来探究向心力F与线速度v的关系:(1)该同学采用的实验方法为.(2)改变线速度v,多次测

量,该同学测出了五组F、v数据,如下表所示:v/(m·s-1)1.01.52.02.53.0F/N0.882.003.505.507.90该同学对数据分析后,在图乙坐标纸上描出了五个点。①作出F-v2图线;②若圆柱体运动半径r=0.3m,由作出的F-v2

的图线可得圆柱体的质量m=k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7.(9分)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若采用实验装置甲描绘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1)实验时需要下列哪个器材________.A.弹簧秤B.重锤线C.打点计时器(2)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需要进行如下操作:A.

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______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______(“相同”或者“不同”)C.每次必须由同一位置_______释放小球(“运动”或者“静止”)D.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E.将球的位

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将点连成____(“折线”或“直线”或“光滑曲线”)(3)若某同学在做实验中,忘记标注小球抛出点的位置O,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数据,A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以A点为原点建立如图坐标系,根据图象,可知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小球抛出点的位置O的坐标为.(g取10m/s2)四

、计算题:本题包含5小题,共40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7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从A点以6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落在B点,求:(g取10m/s2)(1

)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2)小球刚碰到斜面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19.(7分)如图所示,半径为8dm的半球形陶罐,固定在可以绕竖直轴转动的水平转台上,转台转轴与过陶罐球心O的对称轴OO′重合。转台以一定角速度匀速转动,一质量为1kg的小物块落入陶罐内,

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物块随陶罐一起转动且相对罐壁静止,此时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0,且它和O点的连线与OO′之间的夹角θ为6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转台转动的角速度和转速。20.(8分)宇航员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距其地表面h

处水平抛出一小球(引力视为恒力,阻力可忽略),经过时间t落到地面。已知该行星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星球自转的影响,求:(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2)该星球的质量;(3)该星球的密度;21.(9分)如图所示,质量为0.5

kg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体和地面间的摩擦因数为0.5,现对物体施加一斜向上的拉力F,大小为5N,方向与水平面间的夹角37=,当物体运动距离为12m时,求:(210m/sg=,sin370.6=,cos370.8=)(1)此运动

过程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多少?(2)当物体运动距离为12m时拉力F的瞬时功率为多少?22.(9分)一半径为R=0.5m、边缘距地高h=1m的雨伞绕伞柄以角速度ω=8rad/s匀速旋转(如图所示),求:(g取10m/

s2,结果可保留根号)(1)甩出的雨滴在落地时的速度大小(2)甩出的雨滴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圆,则此圆的半径r为多少?太原市第五十六中学校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实验题16(每空2分)

控制变量法,,0.2717.(1)B(2)水平、相同,静止,光滑曲线(每空1分)(3)4m/s,(-40cm,-5cm)每空2分四、计算题18、(1)0.9s(2)32(1)如图所示,设小球落到B点时

速度的偏转角为α,运动时间为t.则tan37°=hx=gt22v0t=56t又因为tan37°=34,解得t=0.9s(2)在B点时,tanα=vyv0=gtv0=32.19.mgtan60°=mω2Rsin60°3分解得ω=5rad/

s1分由n=得n=r/s3分20.(1);(2);(3)【解析】(1)设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对小球,有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CDDADBAC题号1112131415答案ABDBDBDACDBC解得(2)对行星表面的物体,有故行星

质量(3)故行星的密度21.(1)48J;(2)48W(1)cos5N12m0.848JWFx===(2)物体的加速度为2cos(sin)6m/sFmgFam−−==当物体运动距离为12m时的速度为2226m/s1

2m12m/svax===所以瞬时功率为cos5N12m/s0.848WPFv===22雨滴离开伞边缘后沿切线方向水平抛出,雨滴飞出的速度大小为:v0=ωR;雨滴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Vy2=2gh甩出的雨滴在落

地时的速度大小v=解得v=6m/s4分雨滴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h=½gt2发生的水平位移:x=vt=ωR由几何关系知,雨滴形成的圆的半径为:r=联立解得:r=R=5分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