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 页
  • 大小 1.046 MB
  • 2024-12-3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共(21)页,1.046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ab4f064862939bf0280cfa400d6f6f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新余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l35.5Fe56Cu64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运用化学知识,对下列内容进行分析不合理是A.成语“饮鸩止渴”中的“鸩”是指放了砒霜(23AsO)的酒,砒霜有剧毒,具有还原性。B.油脂皂化后可用渗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C.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其过程包含萃取操作D.东汉魏伯阳

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硫。【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砒霜有剧毒,As2O3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能够被氧化成+5价,则砒霜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B.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在盐溶液中的溶

解度不同,采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C.青蒿素易溶于乙醚,不溶于水,采用萃取操作提取,故C正确;D.液态的金属汞,受热易变成汞蒸气,汞属于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属于有毒物质,但常温下,能和硫反应生成硫化汞,从而防止其变成汞气体,

黄芽指呈淡黄色的硫磺,故D正确;答案选B。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制造肥皂和油漆B.35%-40%的甲醛的水溶液叫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常用的燃料D

.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答案】A【解析】【详解】A.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虽然较大,但比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多,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B.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用于浸制动

物标本,B正确;C.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清洁燃的料,C正确;D.我国科学家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具有活性的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正确;故选A。3.三位分别来自法

国、美国、荷兰的科学家因研究“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而获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纳米分子机器日益受到关注,机器的“车轮”常用组件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③均能发生加成反应B.②④互为同分异构体C.①②③④均属于烃D.①②④的一氯代物分别为3种、3种、2种【答案】C【解析】

【详解】A.①中含有苯环,能够与氢气加成;③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B.②④的化学式均为C10H16,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C.③为富勒烯只含有碳原子,不属于烃,故C错误;D.①中有3种氢原子,一氯代物有3种,②中有3种氢原子,一氯代物有3种,④中

含有2种氢原子,一氯代物有2种,故D正确;故选C。【点睛】判断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要根据烃中氢原子的种类数来确定,烃中有几种类型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种类就有几种。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有相关性的是操作现象结论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存在SO24−B将在空气中灼烧的铜丝插入乙醇中黑色变红色乙醇具有还原性C向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中滴入Fe(NO3)2溶液变黄氧化性:H2O2>Fe3+D向淀粉水解液

中滴加碘水溶液变蓝说明淀粉开始水解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该操作不能排出溶液中有Ag+的可能,应先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A不符合题意;B.该操作乙醇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为红色的铜,操作、现象

和结论都正确,B符合题意;C.该操作不能区分是H2O2还是酸性环境下硝酸根离子氧化了Fe2+,现象正确,结论不正确,C不符合题意;D.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该操作及现象说明该水解液中还有淀粉,不能确定是否开始水解

,D不符合题意;故选B。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结构如图。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X核外电子总数相等。W的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最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Y>Z>QB.W、Y、Z三种元素可形成

离子化合物C.该化合物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该化合物的阴离子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共面【答案】B【解析】【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最小,则其为氢元素;从食品添加剂的结构图中可以看出,X形成四个共价键,则其最外层有4个电子,其为C

元素;Y形成三个共价键,则其最外层有5个电子,其为N元素;Z形成二个共价键,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满足“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X核外电子总数相等”,所以Z为O元素;Q形成Q+,则其为Na元素。从而得出W、X、Y

、Z、Q分别为H、C、N、O、Na。【详解】A.Y、Z、Q分别为N、O、Na,则其原子半径大小:Q>Y>Z,A不正确;B.W、Y、Z分别为H、N、O,则W、Y、Z三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NH4NO3,B正确;C.该

化合物中除了H外的其它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不正确;D.碳原子形成4个单键、碳原子其空间结构是四面体形,则该化合物的阴离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面,D不正确;故选B。6.我国科研人员通过控制光沉积的方法构建Cu2O—Pt/SiC/

IrOx型复合材料光催化剂,其中Fe2+和Fe3+离子渗透Nafion膜可协同CO2、H2O分别反应,构建了一个人工光合作用体系,其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2CO2+2H2O一定条件2HCOOH+O2B.该反应能量转化形式为光能→化学能C

.图中a、b分别代表Fe2+、Fe3+D.转化HCOOH的路径中,1molCO2被氧化为HCOOH时,转移电子数为2NA【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为甲酸和氧气,因此该反应方程式为2CO2+2H2O一定条件2HCOOH+O

2,故A正确;B.由“人工光合作用体系”可知,该反应能量转化形式为光能→化学能,故B正确;C.观察图中物质转化关系可知,b代表Fe3+,用于氧化H2O,a代表Fe2+,用于还原CO2,故C正确;D.转化HCOOH的路径中,CO2被还原为HCOOH,故

D错误;答案选D。7.硅胶吸附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常用作干燥剂。在其中添加CoCl2可使其指示吸水量的多少来决定硅胶是否失效,原理如下:CoCl2(蓝色)=CoCl2·6H2O(粉红色),失效的硅胶可加热再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硅胶变粉红色说明硅胶失效了B.S

iO2是酸性氧化物,硅胶可干燥HF和Cl2等酸性气体C.失效的硅胶再生时加热的温度不宜过高D.当硅胶遇到大量的水分子时,与硅羟基形成了过多氢键从而失去吸附力【答案】B【解析】【详解】A.由题中信息可知,硅胶吸水后,会变成蓝色的CoCl2·6H2O(粉红色),故变成粉红色后则说明硅胶

失效了,A正确;B.二氧化硅可以和HF反应,故硅胶不能干燥HF,B错误;C.温度过高会因显色剂逐步氧化而失去显色作用,C正确;D.由硅胶结构可知,硅胶用作干燥剂,是通过硅羟基和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而达到吸水的目的,故当硅胶遇到大量的水分子时,与硅羟基形成了过多氢键从而失去吸附力,D正确;

故选B。8.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如图所示,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使用时,电池中的总反应为:Zn+Ag2O+H2O=Zn(OH)2+2Ag。下列对该电池使用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正极材料是Ag2OB.负极反应为Zn+2OH--2e-=Zn(OH)2C.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D.电解质KOH会被不断消耗【答案】D【解析】【分析】该原电池中,Zn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Ag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

0价,所以Zn是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g2O是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由总反应式可知,Ag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则Ag2O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作正极,故A正确;B.负极Z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碱性条件下生成Zn

(OH)2,则负极反应为Zn+2OH--2e-=Zn(OH)2,故B正确;C.由分析可知,Zn为原电池负极,Ag2O为原电池正极,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即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故C正确;D.电池总反应式为Zn+Ag2O+H2O=Zn(OH)2+2Ag,由总反应式可知,KOH的

量不变,故D错误;答案选D。9.我国科研人员提出CeO2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需经历三步反应,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③均为取代反应,②为加成反应B.1molDMC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生成了32molCHOH和21molCO,产

物总共消耗4molNaOHC.合成DMC的总反应中3CHOH和2CO是反应物D.①中催化剂的作用是使O-H键断裂活化【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图中断键和成键的情况分析得到①③均为取代反应,②为加成反应,故A正确;B.DMC中含有2个酯基,因此1molDMC在

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消耗2molNaOH,故B错误;C.合成DMC的总反应是CH3OH和CO2反应生成DMC和水,因此CH3OH和CO2是反应物,故C正确;D.根据①的图示得到①中催化剂的作用是甲醇中的O−H键

断裂活化,故D正确;故选B。10.关于反应+-22Cl(g)+HO(l)HClO(aq)+H(aq)+Cl(aq)ΔH<0,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氯水中的c(HClO)减小B.氯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上述平衡正向移动,c(HClO)增大C.取氯水稀

释,()-cCl/c(HClO)增大D.取两份氯水,分别滴加3AgNO溶液和淀粉KI溶液,若前者有白色沉淀,后者溶液变蓝色,可以证明上述反应存在限度【答案】D【解析】【详解】A.HClO受热易分解,升高温度

,HClO分解,平衡正向移动,c(HClO)减小,A正确;B.氯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醋酸分子,氢离子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c(HClO)增大,B正确;C.氯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而c(HClO)和c(Cl-)均减小,但HClO本身也存在电离平衡HClO⇌H+

+ClO-,稀释促进了HClO的电离,使c(HClO)减少更多,因此-c(Cl)c(HClO)增大,C正确;D.氯水中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有氯离子,氯水中加淀粉碘化钾溶液,溶液变蓝,证明生成了碘单质,溶液中有强氧化性的物质,而氯气和次氯酸都有强氧化性,不

能证明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即不能证明上述反应存在限度,D错误;答案选D。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2-3224322NHHO+SO=2NH+SO+HOB.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4222HSO+2ClSO+Cl+HOΔC.用硫酸和淀粉

-KI溶液检验加碘盐中的-3IO:--+322O+5I+6H=3I+3HOID.明矾溶液中滴入2Ba(OH)溶液使2-4SO恰好完全沉淀:2+-3+2-4432Ba+3OH+Al+2SO=2BaSO+

Al(OH)【答案】AC【解析】【详解】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氨水过量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4322NHHOSO2NHSOHO+−+=++,故A正确;B.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生成硫酸钠和氯化氢,2424H

SO()+2NaCl=NaSO+2HCl浓,故B错误;C.在酸性条件下,-3IO可以把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离子方程式为--+322O+5I+6H=3I+3HOI,故C正确;D.硫酸根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时,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正确的离子

方程式为2+-3+2--44222Ba+4OH+Al+2SO=2BaSOAlO+2HO+,故D错误;故选AC。12.恒温下,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SO2和O2的混合气体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232SO(g)+O(g)2SO(g)(正

反应为放热反应),()2nSO随时间变化关系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时间/min0123452n(SO)/mol0.200.160.130.110.080.08A.当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5分钟时,向容器中充入少量惰性气体,反应速率不变C.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

衡,用SO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min)D.容器内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压强与起始时的压强之比为4∶5【答案】BD【解析】【详解】A.恒容密闭容器中,气体的质量、体积均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则密度不变时,不能判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5分

钟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少量惰性气体,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均不会改变,反应速率不变,故B正确;C.由题给表格数据可知,4min时反应达到平衡,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0.20—0.08)mol=0.12mol,由化学方程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变化量之比可知,三氧

化硫的变化量为0.12mol,则用SO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2L4min=0.015mol/(L·min),故C错误;D.由题给表格数据可知,起始二氧化硫和氧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0mol和0.10mol,4min时反应达到平衡,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0.20—0.08)m

ol=0.12mol,由化学方程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变化量之比可知,平衡时二氧化硫、氧气和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8mol、0.04mol、0.12mol,由恒温恒容时,气体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得达到平衡状态时

的压强与起始时的压强之比为(0.08+0.04+0.12)mol:(0.2+0.1)mol=4:5,故D正确;故选BD。13.实验室从含碘的废液(除H2O外,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下,下列各项操作选用的装置不正确的是()选项AB

CD操作操作X氧化操作Y操作Z(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装置A.AB.BC.CD.D【答案】C【解析】【分析】含碘的废液含有CCl4、I2、I−等,加入Na2SO3将I2还原为I-:H2O+SO32-+I2=2I-+SO42-+2H+;利用操作X将水溶液与CCl4分离,所以

操作X为分液;同理操作Y应为分液,操作Z应为蒸馏。【详解】A.操作X为分液操作,实现了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分离,所给装置也正确,A项正确;B.装置B涉及氧化这一环节,使用玻璃球泡可以增大接触面积,使氯气与溶液反应更充分,倒扣的漏斗是为了防止液体倒吸,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氯气

,防止污染大气,B项正确;C.因要实现的是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所以采用分液操作,应选用与A项同样的装置,题给的是过滤装置,实现的是难溶固于液体的分离,C项错误;D.操作Z是蒸馏,所给的蒸馏装置也正确,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择C项。【

点睛】本题侧重考查分离的原理及应用,所给4个装置的细节上均没有问题。14.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在某催化剂表面上发生氨的分解反应:2NH3(g)⇌N2(g)+3H2(g),测得不同起始浓度(-3-110molL)和催化剂表面积下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编号020406080①a2.402.001.601.200.80②a1.200.800.40x③2a2.401.600.800.400.40A.实验①,0~20min,()-5-1-1

2N1.0010molLminv=B.实验②,60min时处于平衡状态,x0.40C.相同条件下,增加氨气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D.相同条件下,增加催化剂的表面积,反应速率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A.实验①中

,0~20min,氨气浓度变化量为-3-1-3-1-4-12.4010molL-2.0010molL=4.0010molL,()-4-1-5-1-134.0010molLNH=2.0010molLmin20minv=,反应速率之比等于

化学计量数之比,()()-5-1-1231NNH=1.0010molLmin2vv=,A正确;B.催化剂表面积大小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实验③中氨气初始浓度与实验①中一样,实验③达到平衡时氨气浓度为-4-14.001

0molL,则实验①达平衡时氨气浓度也为-4-14.0010molL,而恒温恒容条件下,实验②相对于实验①为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因此实验②60min时处于平衡状态,x<0.4,即x≠0.4,B正确;C.实验①、实验②中0

~20min、20min~40min氨气浓度变化量都是-4-14.0010molL,实验②中6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实验①和实验②催化剂表面积相同,实验①中氨气初始浓度是实验②中氨气初始浓度的两倍,实验①60min时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相同条件下,增加氨气浓度,反应

速率并没有增大,C不正确;D.对比实验①和实验③,氨气浓度相同,实验③中催化剂表面积是实验①中催化剂表面积的2倍,实验③先达到平衡状态,实验③的反应速率大,说明相同条件下,增加催化剂的表面积,反应速率增大,

D正确;故合理选项为C。三、非选择题:15.硫酸锌()4ZnSO是制备各种含锌材料的原料,在防腐、电镀、医学上有诸多应用。硫酸锌可由菱锌矿制备。菱锌矿的主要成分为3ZnCO,杂质为2SiO以及CaMgFeCu、、、等的化合

物。其制备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菱锌矿焙烧生成氧化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为了提高锌的浸取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3)加入物质X调溶液pH=5,最适宜使用

的X是_______(填标号)。A.32NHHOB.2Ca(OH)C.NaOH滤渣①的主要成分是3Fe(OH)、_______、_______。(4)向8090℃的滤液①中分批加入适量4KMnO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②中有2MnO,该步反应的设计目的是氧化2+Fe,写出离子方程式__

_____。(5)滤液②中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6)滤渣④与浓24HSO反应可以释放HF并循环利用,同时得到的副产物是____、_____。【答案】(1)ZnCO3高温ZnO+CO2↑(2)①.增

大压强、将焙烧后的产物碾碎②.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硫酸的浓度等方式提高锌的浸取率(3)①.B②.CaSO4③.SiO2(4)3Fe2++4MnO−+7H2O=3Fe(OH)3↓+MnO2↓+5H+(5)置换Cu2+为Cu从

而过滤除去(6)①.CaSO4②.MgSO4【解析】【分析】将菱锌矿高温煅烧反应产生ZnO、CO2,Ca、Mg、Fe、Cu等的化合物煅烧产生CaO、MgO、Fe2O3、CuO,SiO2不发生反应。然后用H2SO4酸浸,ZnO、CaO、MgO、Fe2O3、CuO变为ZnSO4、CaSO4、M

gSO4、FeSO4、Fe2(SO4)3,然后加入Ca(OH)2调整溶液pH=5,形成CaSO4、Fe(OH)3沉淀,SiO2与酸不反应,进入滤渣①中,滤液①中含有Zn2+、Fe2+、Cu2+、Mg2+及少量Ca2+;向滤液①中加入KM

nO4溶液,可以将Fe2+氧化为Fe(OH)3,KMnO4被还原为MnO2;滤渣②中含有Fe(OH)3、MnO2;向滤液②中加入Zn粉,可以与溶液中的Cu2+发生置换反应产生Cu单质,过滤除去Cu及过量的Zn粉,向滤液③中加入HF,反应产生CaF2、MgF2沉淀,通过

过滤除去,滤液中含有ZnSO4,然后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ZnSO4·7H2O。【小问1详解】菱锌矿高温煅烧时,ZnCO3反应产生ZnO、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高温ZnO+CO2↑;【小问2详解】从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考虑,为了提高锌的浸取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

增大压强、将焙烧后的产物碾碎,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硫酸的浓度等方式提高锌的浸取率;【小问3详解】A.NH3·H2O易分解产生NH3污染空气,且经济成本较高,A不符合题意;B.Ca(OH)2不会引入新的杂质,且成本较低,B符合题意;C.NaOH会引入杂质Na+,且

成本较高,C不符合题意;故最适宜的X物质是Ca(OH)2,合理选项是B;当沉淀完全时,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当离子完全沉淀时pH=5时只有Fe3+形成Fe(OH)3沉淀;故滤渣①中有Fe(OH)3;又由于CaSO4是微溶物,酸性氧化物SiO2不溶于酸,故滤渣①的主要成分是Fe(OH)3、

CaSO4、SiO2;【小问4详解】向80~90℃滤液①中加入KMnO4溶液,可氧化Fe2+,得到Fe(OH)3和MnO2的滤渣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4MnO−+7H2O=3Fe(OH)3↓+MnO2↓+5H+;【小问5详解】滤液②中含有Cu

2+、Zn2+、Ca2+、Mg2+,向其中加入锌粉,发生反应Zn+Cu2+=Zn2++Cu,故加入锌粉的目的为置换Cu2+为Cu从而过滤除去;【小问6详解】由分析,滤渣④为CaF2、MgF2,CaF2、MgF2与浓硫酸反应可得到HF,HF可以

循环利用,同时得到的副产物为CaSO4、MgSO4。16.亚硝酸钙()22CaNO是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原料,可配制成混凝土防冻剂、钢筋阻锈剂等。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及药品来制备亚硝酸钙(

夹持装置略去)。已知:①()2222NO+CaO=CaNO;()22322NO+CaO=CaNO②酸性条件下,NO能与4KMnO溶液反应生成-3NO和2+Mn。请回答下列问题:(1)盛装铜片的仪器名称为_____

__,上述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为_______。(填字母)(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实验开始前通入一段时间N2,然后关闭弹簧夹,再滴加稀硝酸,通入N2的作用是_______。(3)A装置中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4)工业上可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2NONO、)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22CaNO,反应原理为:()22222Ca(OH)+NO+NO=CaNO+HO。若()

2n(NO):nNO<1:1,则会导致_______。(5)将22.88gCaO完全转化为()22CaNO,理论上至少需要铜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答案】(1)①.三颈烧瓶②.AEBDC(2)排尽空气,防止生成NO被O2氧化(3)①.3Cu+8HNO3

=3Cu(NO3)2+2NO↑+4H2O②.溶液紫色变浅(4)产品中混有Ca(NO3)2杂质的(5)0.12mol【解析】【分析】该实验要制取亚硝酸钙,通过信息可知,用一氧化氮和过氧化钙反应,所以基本过程为向庄重通入氮气,吹出装置中的氧

气,然后点燃酒精灯,向三颈烧瓶中滴加稀硝酸,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通过装置E中的水除气体中的硝酸,通过B中无水氯化钙干燥气体,再通过D中过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硝酸钙,最后通入C中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尾气处理。以此解答。【小问

1详解】由图可知,盛装铜片的仪器名称为三颈烧瓶;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上述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为AEBDC;【小问2详解】装置中有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可以和一氧化氮反应,故通入N2的作用是排尽空气,防止生成的N

O被O2氧化;【小问3详解】A装置中反应为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根据信息:酸性条件下,NO能与KMnO4溶液反应生成NO3−和Mn2+分析,C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nO4

−+4H++5NO=3Mn2++5NO3−+2H2O,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紫色变浅;【小问4详解】若n(NO):n(NO2)<1:1,则会导致NO2过量,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硝酸钙和亚硝酸钙,所以产品中混有Ca(NO3)2杂质;【小问5详解】将2.88

gCaO2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完全转化为Ca(NO2)2,理论上至少需要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0.08mol,根据3Cu+8HNO3=3Cu(NO3)2+2NO↑+4H2O分析,需要铜的物质的量为0.12

mol。17.研究和深度开发CO2的综合应用,实现碳循环是解决温室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2232CO(g)+3H(g)CHOH(g)+HO(g)ΔH=-49.6kJ/mol。(1)该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

实现:i.2221CO(g)+H(g)CO(g)+HO(g)ΔH=+41.2kJ/molii.232CO(g)+2H(g)CHOH(g)ΔH则2ΔH=_______kJ/mol。(2)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O2转化率的是_______。A.在原料气中加入适量2HO(g)B.从体系中不断分离出甲醇

C.循环利用原料气D.提高原料气中CO2的体积分数(3)一定条件下,往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1molCO和23molH,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测得5min时CO2的转化率在五种不同温度下的变化如图1

所示。①T4温度下,反应在0~5min内平均反应速率()2vH=_______mol/(Lmin)。②b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v正_______c点对应逆反应速率()v逆(填“>”“<”或“=”)。③若反应在c点的体系总压强为0.80MPa,则c点反应的pK=_______

-2(MPa)(pK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4)2TiO基催化剂光催化还原2CO亦可制得燃料甲醇,其原理如图2所示。①CB极的电势_______VB极的电势(填“低于”或“高于”)。②碱性条件下甲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答案】(1)-90.8(2)BC(3)①.0.21

②.<③.2512(4)①.高于②.--2-332CHOH-6e+8OH=CO+6HO【解析】【小问1详解】a.CO2(g)+H2(g)⇌CO(g)+H2O(g)ΔH1=+41.2kJ/molb.CO2(g)+3H2(g)⇌CH3OH(g)+H2O(g

)ΔH=-49.6kJ/mol根据盖斯定律b-a得CO(g)+2H2(g)⇌CH3OH(g)ΔH2=-49.6-41.2=-90.8kJ/mol;【小问2详解】A.在原料气中加入适量H2O(g),增大水蒸气浓度,平衡逆向移动,CO2转化率降低,故不选A;B.从体

系中不断分离出甲醇,甲醇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CO2转化率升高,故选B;C.循环利用原料气,提高原料利用率,CO2转化率升高,故选C;D.提高原料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增大CO2的浓度,CO2转化率降低,故不选D;

故选BC;【小问3详解】①该反应对应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由图示知,T4温度下,5min时CO2的转化率为70%,即CO2的转化量=1mol×70%=0.7mol,故H2的转化量=3×0.7mol=2.1mol,则

v(H2)=2.1mol2L5min=0.21mol/(L·min);②b点温度低、甲烷浓度小,c点温度高,b对应的正反应速率v(正)<c点对应正反应速率v(正),c点为平衡点v(正)=v(逆),所以b对应的正反应速率v(正)<c点对应逆反应速率v(逆);③由图示知,c点对应CO2转化率为5

0%,列三段式如下:()()()()()()()2232++mol1300mol0.51.50.50.COg3H5mol0.51.50.50.5gCHOHgHOg初始转化平衡此时气体n(总)=3mol,

则p(CO2)=0.51p=p36总总,p(H2)=1.51p=p32总总,p(CH3OH)=p(H2O)=0.51P=P36总总;则Kp=32322p(CHOH)p(HO)p(CO)p(H),代入数据计算得Kp=2512;【小问4详解】①在光照下,CB极表面聚集由二

氧化钛基转移过来的电子,因此CB极的电势高于VB极的电势;②碱性条件下甲醇燃料电池的负极为甲醇,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2-332CHOH-6e+8OH=CO+6HO。的18.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次采用氢能作为火炬燃料,体现绿色奥运理念。工业上利用天然气制备氢气,还能得

到乙烯、乙炔等化工产品,有关反应原理如下:反应1:()()()42222CHgCHg+3Hg1ΔH反应2:()()()42422CHgCHg+2Hg2ΔH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几种物质的燃烧热(H)数据如下:物质()4CHg()22CHg()24CHg(

)2Hg燃烧热(H)/(kJ/mol)-890.3-1299.5-1411.0-285.8①写出表示()22CH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②已知反应112ΔS220.2JmolK−−=+,则下列所

给温度能使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是_______(填标号)。A.0℃B.25℃C.1250℃D.2000℃(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适量4CH发生上述反应1和反应2,下列情况不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填字母)。A.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C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变化D.2H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3)()()()42222CHgCHg+3Hg的速率方程为()24v=kcCH正正,()()2222v=kcCHcH逆逆(正k、k逆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

,与温度有关)。其他条件相同,1T℃达到平衡时k=1.5k正逆,2T℃达到平衡时k=3.0k正逆。由此推知,1T_______2T(填“>”“<”或“=”)。(4)一定温度下,在总压强保持恒定为121kPa时,向某密

闭容器中充入4CH和2N组成的混合气体(2N不参与反应),测得4CH的平衡转化率与通入气体中4CH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的.①图中随着通入气体中4CH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增大,甲烷的平衡转化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②已知M点乙炔的选择性为75%[乙炔的选择性()()()2222

24nCH100%nCH+nCH=]。该温度下,反应2的平衡常数pK=_______kPa(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pK是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答案】(1)①.C2H2(g)+

52O2(g)=2CO2(g)+H2O(l)ΔH=-1299.5kJ/mol②.D(2)B(3)<(4)①.在其它条件不变时,随着混合气体反应物中CH4的体积分数的增加,反应体系总压强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导致甲烷的平衡转化率反而降低②.7.56【解析】【小问1详解】①燃烧热是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乙炔的燃烧热为-1299.5kJ/mol,则表示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52O2(g)=2CO2(g)+H2O(l)ΔH=-1299.5kJ/mol;②根

据物质的燃烧热,可得热化学方程式:(i)CH4(g)+2O2(g)=CO2(g)+2H2O(l)ΔH=-890.3kJ/mol;(ii)C2H2(g)+52O2(g)=2CO2(g)+H2O(l)ΔH=-1299.5kJ/mol;(iii)H2(g)+12O2(g)=H2O(l)ΔH=-28

5.8kJ/mol;根据盖斯定律,(i)×2-(ii)-(iii)×3可得()()()42222CHgCHg+3HgΔH=376.3kJ/mol;ΔH1-TΔS<0,反应可以自发,则对于反应1需要376.3kJ/mol-T120.2202

kJmolK−−<0,需要最低温度为1708.9K,故选D;【小问2详解】A.反应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1和反应2都是气体物质的量发生变化的反应,若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B.反应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

气体的体积不变;反应混合物都是气体,气体的质量不变,则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不变,因此不能根据密度不变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B符合题意;C.反应混合物都是气体,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1和反应2都是气体物质的量发生变化的反应,若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变化,则气体的物质的量

不变,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C不符合题意;D.在这两个反应中,H2都是生成物,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若H2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则H2的物质的量及体系中气体总物质的量都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

是B;【小问3详解】根据前边计算可知2CH4(g)C2H2(g)+3H2(g)ΔH1=+376.3kJ/mol,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2CH4(g)C2H2(g)+3H2(g)

的速率方程为v正=k正c2(CH4),v逆=k逆c(C2H2)·c3(H2),v正=v逆,k正c2(CH4)=k逆c(C2H2)·c3(H2),K=()()()322224cCHcHkcCH=k正逆,在T1℃达到平衡时k正=1.5k逆,K1=1.5

;T2℃达到平衡时k正=3.0k逆,K2=3.0,K2>K1,所以T1<T2;【小问4详解】①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反应1和反应2的反应物只有CH4一种,增大CH4的浓度,反应正向进行,导致生成物浓度增大,气体总压强增大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大于浓度增大对化

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在其它条件不变时,随着混合气体反应物中CH4的体积分数的增加,反应体系总压强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导致甲烷的平衡转化率反而降低;②假设通入的CH4、N2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0amol,在M点CH4占气体总物质的量的0.6,则通入CH4的物质的量

为n(CH4)=6amol,n(N2)=4amol。甲烷平衡转化率为40%,则反应消耗的CH4的物质的量为6amol×40%=2.4amol,未反应的甲烷的物质的量为6amol×(1-40%)=3.6amol。根据M点时乙炔的选择性为75%,

可知反应1:2CH4(g)C2H2(g)+3H2(g)消耗CH4的物质的量为2.4amol×75%=1.8amol,根据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其产生C2H2(g)为0.9amol,产生H2(g)为2.7amol;发生反应2:

2CH4(g)C2H4(g)+2H2(g)消耗CH4的物质的量为2.4amol×25%=0.6amol,根据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其产生C2H4(g)为0.3amol,产生H2(g)为0.6amol,则平衡时

气体总物质的量n(总)=n(N2)+n(CH4)+n(C2H2)+n(C2H4)+n(H2)=4amol+3.6amol+0.9amol+0.3amol+(2.7a+0.6a)mol=12.1amol,所以该条件下反应2的化学

平衡常数Kp=222422240.9a3.3a(121kPa)(121kPa)p(CH)p(H)12.1a12.1a==7.56kPa3.6ap(CH)(121kPa)12.1a。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

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2728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