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一)地理试卷 含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5.023 MB
  • 2024-10-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一)地理试卷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一)地理试卷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一)地理试卷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6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一)地理试卷 含解析.doc,共(19)页,5.02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a8b00fe5fa578769eab42756009fef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期末复习题地理(一)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地质史上的元古宙(距今25亿~5.41亿年)时期,低等原核生物——蓝藻大爆发。蓝藻可以黏附水中细小的固

体物质,并在其表层进行光合作用,逐渐形成垫状的岩石结构,称为叠层石。下面左图为在安徽宿州发现的元古宙(距今25亿年~5.41亿年)的叠层石,右图为澳大利亚西部沙克湾现存的叠层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以下地质事件中,在叠层石形成后最先出现的是()A.鱼类出

现B.盘古大陆形成C.种子植物出现D.鸟类出现2.地球原始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为主。元古宙时期,蓝藻大爆发,原始大气成分开始变化。这表明()A.地球原始大气层的形成与生物有关B.大气决定了地球上生物的形成演化C.生物与生存环境相互渗透、相互影响D.

生物主导了地理环境整体发展变化【答案】1.A2.C【解析】【1题详解】叠层石形成于5.41亿年前,之后依次是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鱼类出现在古生代,盘古大陆在中生代早期形成,种子植物出现在

古生代晚期,鸟类出现在中生代晚期。故最先出现的鱼类,故选A。【2题详解】元古宙时期,蓝藻大爆发,蓝藻可以利用太阳光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从而使得原始大气成分开始变化,这表明生物与生存环境相互渗透、相互影响,C符合题意;地球原始大气形成主要与地球的体积、质量,以

及地质史早期火山活动有关,原始大气产生时还没有出现生物,因此与生物无关,排除A;原始大气成分经生物改造而改变成分,不能表明大气决定了地球上生物的形成演化,排除B;地理环境变化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是生物主导的,D错。故选C枫树湾距离丹东120多公里,森林覆盖

率达97%,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秋季,其独特的枫叶景观,灿烂似锦,形成亮丽的风景线(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枫树湾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得益于()A.岩石圈B.大气圈C.水圈D.生物圈4.该景观说明

()A.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B.地球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渗透C.地球各圈层独立发展变化,不受人类活动影响D.地球各圈层都有生物存在【答案】3.D4.A【解析】【3题详解】枫树湾森林覆盖率达97%,森林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

氧气。故枫树湾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得益于森林覆盖率高,森林属于生物圈,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4题详解】图示景观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A正确,C错误。地球上的圈层

主要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等,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其他圈层是有各自规则的,B错误。地球内部圈层如地核没有生物存在,D错误,所以选A。2022年9月3日,“启明星50”大型太阳能无人机(下图)在陕西榆

林顺利完成首飞任务,这是我国首款超大展弦比高空低速无人机,以太阳能为唯一动力能源。该机巡航高度可达2万米,是一款能够在高空连续飞行的“伪卫星”,可执行高空侦察、森林火情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地理测绘、通信中继等任

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对“启明星50”无人机正常运行影响最大的是()A.太阳能不稳定B.太阳能能量集中C.研制费用较高D.操控技术不成熟6.“启明星50”无人机以最大巡航高度飞行时所在的大气层()A.分布有若干电离层B.对流运动显著C.无云雨现象D.大气密度最小【

答案】5.A6.C【解析】【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启明星50”无人机太阳能为唯一动力能源,太阳能无人机对能源转换要求较高,电池转化效率要高,储能电池要保持强劲。故太阳能不稳定,会造成供能不稳定,影响了无人机的正常运行,A对;太阳能能量集中,影响了无人机电池的设计,对其运行影响

较小,且太阳能能量相对分散,B错;由材料可知,该机已经研制成功并试飞成功,研制费用高不会影响其正常运行,C错,试飞成功,说明已经具备了操控技术,D错。故选A。【6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机巡航高度可达2万米,因此“启明星50”无人机以最大巡航高度飞行时所

在的大气层在平流层,电离层出现在高层大气,平流层没有,A错;平流层以平流运动为主,B错;平流层随海拔升高气温升高,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难以形成云雨天气,C对;随海拔升高,空气密度逐渐变小,高层大气密度小于平流层,D错。故选C。下图为山坡和山谷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

小题。7.图示()A.时间为白天B.山谷气温较高C.山谷易降水D.山坡气压较高8.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热力环流有密切关系的是()A.雨后彩虹B.温室效应C.雨岛效应D.火烧云【答案】7.A8.C【解析】【7题

详解】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中,等温线从两侧山坡向山谷处方向弯曲,表明山谷温度较山坡的温度低,谷地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山坡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山坡形成低压,近地面风从谷地吹向山坡,形成谷风,应为白天时间,A正确;BD错误;此时山谷处盛行下沉气流,不易降水,C错误。故选A。【8题详解】根据所

学知识可知,雨后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与热力环流无关,排除A;温室效应,是温室气体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使气温升高的现象,与热力环流无关,排除B;城市温度高,空气上升降温,降水多于郊区,称为雨岛,是因为城市与郊区之间因冷热不均而形成了

热力环流,C符合题意;火烧云会出现是因为太阳中红色、橙色、黄色的穿透力更强,在大气层较厚的时候只有这几种颜色能够透过大气层到达地平线,所以才让天上的云朵看起来呈红色,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一种散射现象,与热力环流无关,排除D。故选

D。读某区域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9.如果在乙地打井开采地下水,水井的深度不应小于()A.8mB.10mC.13mD.15m10.图示区域地下水的整体流动方向是()A.向东B.向西C.向南D.向北【答案】9.D10.D【解析】【9题详解】读图可知,乙处位于155米等高线上,等潜水位线的数值为14

0米,则等潜水位线与地表的垂直高差为15米,因此,如果在乙地打井开采地下水,水井的深度不应小于15米。D正确,A、B、C错误,故选D。【10题详解】地下水在重力的作用下,由高处向低处流动,且方向与等潜水位线垂直。图中既无指向标也无经

纬线,方向判定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因此图示区域地下水的整体流动方向是流向正北方,D正确,A、B、C错误,故选D。湖泊表水层中溶解氧含量较高,而底水层营养物质较丰富。一年之中湖泊水温随季节的规律性变化会影响表水与底水的相互交换。下图为我国某湖泊水温季节变化示意

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湖泊不同深度水温季节变化幅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深度()A.太阳辐射差异大B.盛行风影响差异大C.湖水密度差异大D.湖底岩层影响差异大12.湖泊表水与底水交换最弱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3.湖泊水体温跃层的存在会()A.提高表层营

养物质含量B.降低表层溶解氧含量C.降低表层营养物质含量D.降低表层湖水温度【答案】11.A12.B13.C【解析】【11题详解】读图可知湖泊表层水温季节变化大,深层水温季节变化小,主要原因是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深处受太阳辐射影和表层热量的传

导、对流影响较小。湖泊不同深度水温季节变化幅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深度太阳辐射差异大,A正确。湖泊水温的变化与盛行风关系不大,B错误;湖泊水温影响湖水密度,湖泊水温的变化与湖水密度,湖底岩层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读图可知,湖泊表层在夏季接受太阳辐射量较大,水温升高,

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下部水温变化慢,中间形成一个温跃层。由于温跃层的存在,表层水下沉受影响,与底水交换被阻隔,表水与底水交换最弱。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材料“湖泊表水层中溶解氧含量较高,

而底水层营养物质较丰富”可知,温跃层阻隔上下水体之间的交换,会降低表层营养物质含量,A错误,C正确;表层水体与底层水体交换少,提高表层溶解氧含量,使表层湖水温度持续稳定,变化不大。BD错误。故选C。白沙口湾位于山东省乳山市,形

成了沙坝、湖、潮流通道和潮流水下三角洲等地貌。在潮流通道两端形成了两个水下三角洲。下图示意白沙口湾海岸地貌。完成下面小题。14.潮流通道两端水下的三角洲大小不同,主要因为()A.潮流通道B.海洋水含沙量的差异C

.涨潮与落潮速度的差异D.沿岸海底地形的差异15.上世纪70年代该区域曾建有潮汐电站,最可能位于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答案】14.C15.B【解析】【14题详解】水下三角洲是泥沙在水下堆积形成的地貌,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区域在潮流通道两端形成了两个水下三角洲。因此,这

两个三角洲面积受潮流通道两端潮流运动的影响,涨潮和落潮时海水的运动速度存在差异,导致涨潮和落潮时泥沙沉积的状况存在差异,导致潮流通道两端水下的三角洲大小不同,C正确;潮流涌道本身不会导致潮流通道两端水下的三角洲大小不同,涨潮与落潮速度的差异才是潮流通道两端水下的三角洲大小不

同的主要原因,A错误;仅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潮流通道两端海洋水含沙量和沿岸海底地形的差异,B、D排除。故选C。【15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潮汐发电的原理是利用潮差产生的能量发电,乙地区位于潮流通道的入口,涨潮时大量海水融入乙处北部的潟湖,落

潮时潟湖内部蓄积的大量海水从乙处流泄而出,故在乙处能够产生最大的涨潮和落潮的潮差,最可能建设潮汐电站,故B正确;甲、丙、丁处均不如乙处产生的潮差大,故均不大可能建设潮汐电站;故A、C、D错误,故选B。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干支流(局部)略图。图

示区域内河漫滩形成速度较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河流干流的水文特征是()①流速较快②无结冰期③含沙量大④水位季节变化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7.该河流支流入口处没有形成河漫滩的原因是()A.流速快,侵蚀作用强B.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D.汛

期水量大【答案】16.C17.A【解析】【16题详解】图示河流位于我国南方,河道弯曲,有宽阔的河漫滩形成,说明干流的流速较慢,无结冰期,①错误,②正确;河漫滩形成速度较快,说明河流含沙量较大,泥沙沉积量大,③正确;我国南方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④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该河流支流入口处没有形成河漫滩,主要是因为该支流入口处位于干流凹岸,侵蚀作用强烈,支流的入口处河水流速快,不利于泥沙沉积;地转偏向力会影响河漫滩出现的位置,但不影响是否形成河漫滩;河流

水位季节变化大和汛期水量大属于全干流的特征,而不是支流入口处独有的特征。故选A。苔原主要分布在环北冰洋的大陆沿岸及岛屿上,而距离北冰洋遥远的长白山之巅也拥有这类极地植被,实属珍稀,长白山也因此被称为“北极的飞地”。长白山海拔2691米,在2100米的

无林地带上,高大的乔木已经绝迹,仅有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的草本、地衣、苔藓等,形成了广阔的地毯式的苔原。下图示意长白山苔原植被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长白山苔原植被生长的有利条件是()A.山高坡陡,起伏较大B.冬寒夏凉,

降水较多C.沟谷纵横,山溪湍急D.天敌较多,土壤贫瘠19.长白山苔原植物的生态特征表现为()A种类繁多,花朵鲜艳B.根深叶茂,植株庞大C.灌木为主,草类稀少D.植株低矮,花期较短【答案】18.B19.D【解析】【18题详解】山高坡陡,起伏较大,土壤发育差,不利于苔原植被生长,A错误;冬寒夏凉,降

水较多,适应苔原植被的习性,B正确;沟谷纵横,山溪湍急,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利于苔原植被生长,C错误;天敌较多,土壤贫瘠,不利于苔原植被生长,D错误。故选B。【19题详解】长白山苔原植物生长环境较差,种类较少,A错误;植株较矮小,B错误;有矮小的灌木、多年生

的草本、地衣、苔藓等,形成了广阔的地毯式的苔原,草类较多,C错误。生长区域水热条件较差,植株低矮,花期较短,D正确。故选D。土壤微生物量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土壤微动物体内所含的生物总量。它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导因子,对了解土壤

肥力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岷江上游河谷各类植物土层在1~10厘米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量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图中土壤微生物量的分布特点是()A.春夏季多,秋冬季少B.随纬度升高而降低C.夏秋季多,冬春季少D.随海拔升高而降

低21.与春季相比,秋季土壤微生物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有大量凋落物进入土壤B.高温多雨,微生物繁殖快C.气温回升,生物生长旺盛D.土壤温度和湿度高【答案】20.C21.A【解析】【20题详解】读图可

知:图中信息反映的是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随季节的变化,没有体现出海拔和纬度无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夏秋季多,冬春季少。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1题详解】秋季树木落叶,枯枝落叶最多,生物的分解量最大,因此土壤微生

物的生物量最大,A正确;秋季,天气转凉,降水逐渐减少,因此微生物繁殖慢、土壤湿度和温度低,B、C、D错误。故选A。风暴潮,又称风暴海啸、气象海啸等,它是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受其影响的海区潮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我

国是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多台风活动。下图示意我国沿海局部的五个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图中冬季受风暴潮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23.图示⑤地在夏秋季节间歇性风暴潮发生频率

较高,主要原因是()A.西北风势力强劲B.东南风势力强劲C.台风天气多D.夏秋季节引潮力较强【答案】22.B23.C【解析】【22题详解】图示区域冬季受西北风影响,①③④位于西北风的背风坡,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B正确,ACD错误。故

选B。【23题详解】图示⑤地在夏秋季节,受东南风影响,东南风与间歇性风暴潮发生频率无关,AB错误;台风天气多,台风发生时会带来狂风,引发风暴潮,C正确;引潮力是由天体引力产生的,与日地月的位置有关,与季节无关,D错误。故选C。黑海是古地中海的一个残留海盆,通过土耳其海峡与

地中海相连接,有多瑙河、第聂伯河等河流注入。黑海因上下两层海水含盐度不同,成为地球上唯一的双层海,且两层海水之间很难交换,其表层海区东西各形成一个气旋型环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黑海双层海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海水来源不同B.海

水温度不同C.海水蒸发量小D.海区降水量大25.黑海表层形成东西两个环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盛行风向B.海水密度C.地转偏向力D.海陆轮廓【答案】24.A25.D【解析】【24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黑海双层海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上

下两层海水含盐度不同,而注入黑海的水体包括了多瑙河、第聂伯河等河流淡水以及来自地中海的海洋咸水,故黑海海水的来源不同导致了上下两层的海水盐度不同,从而形成双层海,A正确;海水温度、蒸发量和降水量并非黑海形成双层海的主要原因,B、C、D错误。故选A。【25题详解】读图可知,黑海东西两个

环流是由于海水沿着海水周边曲折的海岸流动,在海陆轮廓的约束下,沿曲折的海岸线绕流,在东西海区形成了两个环流,故黑海表层形成东西两个环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轮廓,D正确;盛行风向、海水密度、地转偏向力均不会导致黑

海表层形成两个环流,只有陆地轮廓对海水流动产生约束才会形成东西两个环流的格局。故A、B、C错误。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云量会通过影响冰川表面的热量收支影响冰川消融,进而影响冰川周边的自然

环境。冰川表面的能量平衡一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冰川吸热+冰川消融耗热=净短波辐射(入射短波辐射-反射短波辐射)+净长波辐射(向上长波辐射一向下长波辐射)。下图示意为祁连山老虎沟冰川表面能量收支的季节变化统计图。(1)描述老虎沟冰川净短波辐射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

)与向上长波辐射相比,老虎沟冰川的向下长波辐波动频率更大、请利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原因。(3)冰川消融期间,阴天条件下老虎沟冰川的消融速率低,但消融时间长。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答案】(1)特点∶净短波辐射总体呈现从冬季到夏季增多的特

点,6、7月份达到最大;原因:一天中入射短波辐射大于反射短波辐射;从冬季到夏季,昼长增长,日照时数增加,净短波辐射增加;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入射短波辐射增多;夏季冰川融化,反射短波辐射减少。(2)向上长波辐射主要受冰川温度的影响,向下长波辐射主要受近地面大气温度与

云量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波动与天气变化更加频繁,导致向下长波辐射波动频率更大。(3)随着云量增加,大气对入射短波辐射削弱作用增强,冰川表面的温度低,消融速率低;但随着云量增加,使向下长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尤其是晚上温度较高,冰川消融时间增长。【解析】【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黑色柱代表

净短波辐射,夏季黑柱长,冬季黑柱短,6、7月份达到最大,总体呈现从冬季到夏季增多的特点,据材料可知,净短波辐射=入射短波辐射-反射短波辐射,一天中入射短波辐射大于反射短波辐射,从冬季到夏季,昼逐渐增长,日照时间

长,净短波辐射增加,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人射短波辐射增多,净短波辐射量大,夏季冰川融化,冰川面积减小,反射短波辐射减少,净短波辐射量大。【小问2详解】向上长波辐射是地面辐射,主要受冰川温度的影响,向下长波辐射是大

气逆辐射,主要受近地面大气温度与云量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波动与天气变化、云量变化更加频繁,导致向下长波辐射波动频率更大。【小问3详解】阴天条件下使云量增加,云层对入射短波辐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冰川表面的短波辐射减少,使冰川表面的温度低,消融速度慢,但云层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使晚上

温度较高,冰川消融时间增长。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的渔业资源和天气有很大影响,秘鲁北方可能降水增多,而南方可能降水减少。(1)简述厄尔尼诺发生时,图甲所示太平洋海域表层水温变化特点。(2)据图分析厄尔尼诺的形成原因。(3)分析厄尔尼诺发生时,秘鲁渔场鱼类大

量死亡、鱼群逃离的原因。【答案】(1)赤道附近中东部洋面增温最显著,由此向南北两侧(西北和东南方向)递减;赤道以北、以南远离大陆的大洋中局部海域有降温现象。(2)由于(东南)信风减弱,海水上涌(上泛)减弱,导致秘鲁寒流变弱,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域海水

升温;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域海水升温后,近洋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而同纬度太平洋西部气压相对较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等作用下形成西风;风力吹拂表层海水,西太平洋暖海水自西向东流,遏制了秘鲁寒流的北上,使得东中部太平洋水温继续升高

。(3)水温升高,冷水鱼不适应升高的水温而死亡;海水上泛减弱,鱼类饵料减少,导致鱼群逃离;海水中的溶解氧随水温升高而减少,大量鱼类因缺氧而死亡。【解析】【小问1详解】结合图示等值线进行分析。如果等值线为正值,则水温升高,数值越

大,增温越明显,反之则相反。由图可知在太平洋的中部及东海岸为正值,且数值较高,说明增温最明显,并呈现出向南北两侧递减的趋势;赤道以北、以南远离大陆的大洋中局部海域出现负值,说明有降温现象。【小问2详解】厄尔尼诺的形成原

因与大气环流有关。由于大气环流异常(东南信风减弱),东南信风减弱会使秘鲁沿岸上升补偿流减弱,表层温度上升,气流上升明显,同纬度大洋西部的下沉气流增强,气压升高,西风推动太平洋西部表层暖海水向东流,使得东太平洋水温继续升高。【小问3详解】秘鲁渔场鱼类大量死亡、鱼群逃离的

原因主要与水温升高有关。秘鲁渔场的鱼类多为冷水鱼,由于水温升高海水中的溶解氧减少,大量鱼类缺氧死亡,加上冷海水上升弱,使得表层海水中营养物质减少,鱼类饵料减少,鱼类大量死亡。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热喀斯特是指由地下冰融化而造成的地

面下沉和滑塌。在平坦地区,热喀斯特湖是其常见的地貌特征。北极地区冻土层中储存着大量有机碳。近年来,随冻土融化,冻土层中的有机碳转化为甲烷等温室气体释放。材料二:研究发现,热喀斯特湖的形成会对周围多年冻土产生影响。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热喀斯特湖对周围多年冻土的影响。(

1)说明热喀斯特湖的形成过程。(2)简述热喀斯特湖对多年冻土的影响并分析原因。【答案】(1)(全球变暖)温度升高,冻土层融化,导致地面下陷,地面出现漏斗、浅洼地,地表雨水、冰融水汇集于低洼地,形成湖泊。(2)影响:热喀斯特湖使多年冻土上限下移,下限上抬,多年冻土层变薄,甚至融穿。原因:水体

比热容大,蓄热能力强,热喀斯特湖形成后,随着湖水储存热量增加,周围多年冻土温度升高,冻土融化速度加快。【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热喀斯特是指由地下冰融化而造成的地面下沉和滑塌。近年来,随着冻土

融化,冻土层中的有机碳转化为甲烷等温室气体释放”可知,热喀斯特形成的过程先是融化,然后地面下沉和滑塌,在平坦地区,热喀斯特湖是其常见的地貌特征。在平坦地区形成,说明地势低洼,积水成湖。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温度升高,冻土层融化,导致地面下陷,地面出现漏斗、浅洼地,地表雨水、冰融水汇集于低洼

地,形成湖泊。【小问2详解】影响主要根据材料中的图可看出,热喀斯特湖使多年冻土上限下移,多年冻土下限上移,从而使多年冻土层变薄,甚至融穿。原因主要从受到热融湖的影响,温度上升导致冻土受融化方面考虑,水体比热容大,蓄热能力强,热喀斯特湖形成后,随着湖水储存热量增加,周围多年冻土温度升高,冻土融化速度

加快,所以使冻土层变薄。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夏求。若尔盖湿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主要由白河和黄河主河道构成(下左图)。白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蜿蜒曲折,河床起伏小且宽浅,自然状态下河湾迁移频繁。某科研团队于某年夏季在白河中游某段进行

河湾迁移调查,发现河湾凸岸湾顶处为面积较大的砾石边滩,上覆砾石和少量淤泥,从凸岸内侧(西南方)到外侧(东北方)依次发育了湿生植被,草本植被和灌木植被三种不同的植被种群,呈条带状环绕凸岸(右图),不同的植被种群彤成于河湾迁移的不同时期。(1)从水循环的角度简

析若尔盖湿地的形成条件。(2)指出右图中凸岸植被生物量空间分异的规律,并从水分和土壤因素分析原因。(3)随着右图中地区河湾不断迁移,推测右图中湿生植被区域植被种群的演替并说明原因。【答案】(1)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径流汇入多,来水量大;河道弯曲起伏小,径流流

速慢,排水不畅;冻土发育,难以下渗。(2)生物量空间分布规律:西南少,东北多。原因:西南为砾石边滩,丰水期易被淹没,土壤湿度过大,影响植被根系发育;土壤发育较差,植被较少。东北形成时间较长,土壤发育较好,植被较多;地势略高,湿度不至于过大

。(3)由湿生植被向草本植被演替。随着泥沙沉积,凸岸将向西南方向扩展,原湿生植物区域土层加厚,含水量下降。【解析】【小问1详解】从水循环的角度简析若尔盖湿地的形成条件要从水循环的环节来思考,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

径流以及下渗等环节,从蒸发的角度来说,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从径流的角度来说,径流汇入多,来水量大,河道弯曲起伏小,径流流速慢,排水不畅。从下渗的角度来说,冻土发育,难以下渗。【小问2详解】根据右图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凸岸植被生物量为西南少,东北多。这是由于西南为砾石边滩,丰水

期易被淹没,土壤发育较差,影响植被根系发育,导致植物量相对较少。而东北形成时间较长,土壤发育较好,植被较多,并且地势略高,湿度适宜,导致植物量相对较多。【小问3详解】随着右图中地区河湾不断迁移则湿生植被区域植被种群将由湿

生植被向草本植被演替。因为随着泥沙沉积,凸岸将向西南方向扩展,原湿生植物区域土层加厚,含水量下降,导致不再适合原有的湿生植被生长,而草本植被能够适应此环境。所以植被种群将由湿生植被向草本植被演替。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

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305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