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黄金六套卷】2022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贵州贵阳专用)(三)(解析版).docx,共(21)页,449.287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97eaa94f7226c8232bbad0a17bd1ea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21年贵阳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三)一.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1.(3分)甲、乙分别为两种电磁波,其部分波形如图(a)所示,其中甲是我们能看得见的红光。结合图(b)的电磁波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乙一定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另一种色光B.两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
波速可能不同C.遥控器可以利用乙电磁波遥控电视机D.医生可以利用乙电磁波拍片诊断病情【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甲的波长小,乙的波长大,则甲的频率高,乙的频率低;甲是我们能看得见的红光,根据图(b)可知,乙可能是红外线,人看不见红外线,故A
错误;B、不同频率的两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是相同的,故B错误;C、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由于乙可能是红外线,所以利用的是乙;故C正确;D、医生可以利用x射线拍片诊断病情,故D错误。故选:C。2.(3分)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
出汗”,这是因为()2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液化【答案】B【解析】矿泉水瓶“出汗”指的是矿泉水瓶外壁上有水,水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矿泉水瓶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故选:B。3.(3分)LED灯是
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光源,在保证亮度的基础上节能90%左右,它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二极管由下列哪种材料制成()A.半导体材料B.金属材料C.陶瓷材料D.超导体材料【答案】A【解析】LED灯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
管,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材料,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3分)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洗衣机的金属外壳安装接地线B.使用绝缘层破损的电线3C.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台灯D.用金属棒挑开通电的裸导线【答案】A【解析】A、金属外壳
的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故A符合安全用电原则;B、电线绝缘层破损后,防止引发触电事故,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C、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电灯,湿布导电容易使人触电,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D、用绝缘棒挑开通电的裸导线,避免发生触电事故,故D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
选:A。5.(3分)如图所示,灯泡L标有“6V3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1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源电压恒为8V.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在保证各电路元件安全工作的情况下,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灯泡L的
最小功率为0.75WB.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4.8WC.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为4Ω4D.灯泡L正常发光1min消耗的电能为180J【答案】B【解析】(1)由P=UI可得,灯泡的额定电流:IL===0.5A
,由I=可得,灯泡的电阻:RL===12Ω,因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5A,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0.6A,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0.5A,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
阻最小,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大,电路中的总电阻:R===16Ω,由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R滑min=R﹣RL=16Ω﹣12Ω=4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P=UI=8V×0.5A=4W,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灯泡消耗的电功率最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0.25A,5灯泡L的最小功率:PLmin=(I′)2×RL=(0.25A)2×12Ω=
0.75W,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3)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3W,则1min消耗的电能:WL=PLt=3W×60s=180J,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6.(3分)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匀速直线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推车的力小于车对
人的作用力B.地面摩擦力的方向与推力的方向相同C.沙子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推力与地面摩擦力的合力为零【答案】D【解析】A、人对车的作用力和车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B、车匀速运动,受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人对车的
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错误;C、地面对车的支持力等于车与沙子的总重力,二者不是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D、在水平方向,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合力为零,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14分)7.(2分)
如图所示,在4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据央视报道,我国将于今年择机先后发射“天6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两个飞行器将在太空中自行交会对接,之后,它们一起绕着地球高速飞行。此时,它们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答案】运动。【解析】
神舟飞船和“天宫二号”一起绕着地球高速飞行,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它们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8.(2分)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________时(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人耳不能听到频率________20Hz
的声音(选填“高于”或“低于”)。【答案】次声波;低于。【解析】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其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声音”。9.(4分)目前,全球的气候悄悄变
暖,这是________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而城市的平均气温高于周围乡村,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效应。【答案】温室;热岛。【解析】由于工业、汽车等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这是温室效应;由于城市绿地
及水面积较小等因素,容易导致热岛效应。10.(4分)在江心屿玩耍的小科突发奇想,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突然减小一半,水上轮船的所受浮力和浮沉情况会怎样变化呢?你的看法是:这艘轮船的浮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它的位置将________(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不变”)。【答案】变小;不变。7【解析】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突然减小一半,则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4.9N,即g=4.9N/kg,所以船的重力和排开水的重力都将减小一半,由F浮=G排可知,轮船受到的浮力将变
小;由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可得F浮=G排=G船,则m船g=ρ水V排g,所以m船=ρ水V排;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时,ρ水、m船不变,所以V排也不变,即船在水中的位置不变。11.(2分)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当滑片P
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小灯泡的I﹣U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________W;电源电压________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________Ω。【答案】6;6;9。【解析】当滑片位于左端时,等效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当滑片位于右端时,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1)由图甲和图乙可
知,当滑片位于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电源的电压,电流表的示数也最大,由图2可知,电源的电压U=6V,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IL=1.0A,8因此时灯泡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所以灯泡的额定功率PL=ULIL=6V×1.0A=6W;(2)由图2可得乙图中:UL=1.5V,电路中的电流I=0.
5A,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UL=6V﹣1.5V=4.5V,所以R滑===9Ω。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3分)12.(3分)如图所示,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合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银河系发光部分的直径约7×104L.y.,最大厚度约为1×104L.y.,像
一个中央凸起四周扁平的旋转铁饼。银河系中有大约2×1011颗恒星,太阳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恒星彼此之间相距很远。离太阳最近的比邻星也有4.3L.y.之遥。太阳也是一个发光星体,它实质上是一个热气
体(严格说是等离子体)球,由里向外分别为太阳核反应区、通讯卫星对流层、太阳大气层。(1)L.y.是表示________(选填“时间”、“温度”、“质量”、“密度”或“长度”)的单位。(2)地面上的物质通常是以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状态存在,而太阳上的物质通常是以________态存在的。(3)若银河系发光部分的体积约为4×1012(L.y。)3,则银河系中恒星的密度为________颗/
(L.y。)3。【答案】(1)长度;(2)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3)0.05。【解析】(1)由银河系发光部分的直径约7×104L.y.可知L.y.是一长度单位;(2)地面物质通常的存在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由太阳的实质是一个
热气体(严格说是等离子体)9球,可知其物质以离子形式存在;(3)银河系中恒星的密度===0.05颗/(L.y。)3。13.(3分)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越大,电阻越小,正常工作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可是按照焦耳定律,电阻越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
两者是否有矛盾?为什么?【答案】不矛盾。前者说电阻越小,正常工作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前提条件是电压相同;而后者说电阻越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前提条件是电流相同;两者并不矛盾,只是它们成立的前提条件不同。【解析】灯泡的额定电压相同,正常工作
的时间相同,根据Q=W=t可知,电阻越小,产生的热量越多,其前提条件是电压相同;在电流相同时,正常工作的时间相同,根据Q=I2Rt可知,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其前提条件是电流相同;所以,在各自的前提条件下,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并不矛
盾。14.(3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走向生活,小明在新闻中知道每个月都有大货车因盲区造成的伤亡事故,如在2014年南吕某高中生上学途中,因进入一辆大货车盲区,在车轮之下不幸丧生。他决定用所学的知识对大货车盲区进行分析。(1)大货车司机通过车上的观后镜看车周围的情
况,但主要因为光的________(选填:“光的反射定律”或“光的直线传播”)使司机看不到一些地方,这些地方即是盲区,如图甲所示所示,P表示眼睛,EF表示观后镜,则通过后视镜不能观察到盲区是________(选填:A、B、C或D)10(2)
仍如甲图,P处司机的眼睛垂直靠近观光镜,将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司机________侧的盲区范围,货车的体积越大,盲区的范围__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3)若大货车的司机和观后镜
是在水平同一高度处,则在图甲的观后镜非盲区的下方________盲区(选填:“有“或“没有“);如图乙在汽车右拐弯时,盲区的范围也随汽车发生移动,此时在靠近该车________(选填:“右“或“左”)侧前方附近的人员或车辆是最危险
的。(4)如图丙,大货车周围的站满一百多人的白色区域是司机看不到的盲区,个子较小的同学对应的盲区范围__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在大货车附近不要以为司机总能看到你。生命是最珍贵的,谈谈你与货车并行在马路上时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尽量减小盲区带来
的危险。答:________。【答案】(1)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ABD;(2)减小;左侧;越大;(3)有;右;(4)越大;在路口遇到大货车,一定要与其保持距离(合理即可)【解析】(1)大货车司机盲区产生主要是受到了其它物体的遮挡,这
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他无法观察到遮挡物后面的情况;图中ABD区域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不能经过P点,通过后视镜不能观察这些区域的物体,是盲区;(2)P处司机的眼睛垂直靠近观光镜,此时反射角增大,入射角也增大,入射光线向右移动,司机视野范围增大,将减小司机左侧的盲区范围;货车的体积越
大,司机右视镜中盲区的范围越大;(3)在汽车转弯的过程中,越靠近转弯内侧的人越危险;(4)为了避免盲区事故的发生,我们要注意:在路口遇到大货车,一定要与其保持距离;不要抢超正在转弯的大货车;不要在红灯时超越斑马线等。四
.作图题(共4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15.(2分)一束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其反射光路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11【答案】见解析【解析】(1)图中已过入射点画出法线,且已知反射光线,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
水中画出入射光线;(2)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根据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16.(2分)在图电路中缺少两根导线,请按要求用笔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要求:①闭合电键S后,小灯泡L发光;②向右移动变阻
器的滑片P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但灯L亮度不变。【答案】见解析【解析】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泡L亮度不变,故灯泡与变阻器是并联的;根据电流表的示数变小,说明变阻器与电流表串联,且向右移动滑片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应将变阻器的
左下接线柱接入电路中;开关在干路上,如图所示:1217.(2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一运动的物体,将冲上固定斜面并滑行一段距离,请在图中画出该物体在斜面上向上滑行时所受重力以及摩擦力的示意图。【答案】见解析【解析】①地面附近的一切
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②物体在粗糙的表面上滑行,所以会受到斜面给它的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沿斜面向下。物体在粗糙的斜面上向上滑行,则物体会受到斜面给它的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作用点可画在物体的重心上;如图所
示:18.(2分)如图所示是水龙头往空杯中持续地匀速注水过程,请画出此过程中杯子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13【答案】见解析【解析】据图可知,杯子的形状是上宽下窄,所以在向杯子中注水时,相同时间倒入相同质量的水,但水在杯子中的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所以杯子底部所受的水的压
强的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当杯子注满水后,深度h不再变化,杯子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不再变化,故作图如下: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27分,每小题9分)19.(9分)在“测定小电灯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
额定电压为2.5V、电压恒定为4V的电源以及其它相关器材按图甲连接电路,进行实验。(1)图甲是小明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物电路图,图中有一根线连接错误,请在这根线上打“×”,并在图中改正。14(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滑动变阻器
滑片应移至________(A/B)端。(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灯泡正常发光,在此过程中测得小灯泡电流和电压的几组数据,并正确画出曲线a,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利用该电路________(能/不能)测出
灯泡的电阻,此电路的数据________(能/不能)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4)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________Ω,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________W。(5)小明在图乙中还画出了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b,
老师据图指出该曲线中明显可以看出有一处是错误的,所以此图不正确,你认为这一处的错误是________。【答案】(1)如上所示;(2)断开;B;(3)0.75;能;不能;(4)5;0.45;(5)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与
灯泡的电阻相等时(曲线的交点处)电压之和明显不等于电源电压4V(或滑动变阻器两端与灯泡两端电压之和并不总是等于4V)。【解析】(1)原电路中,灯与变阻器并联后与电流表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了,是错误的,电流表应与
灯和变阻器串联,电压表与应灯并联,改正后如下所示:(2)闭合开关前,开关应断开,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即B端;(3)如图乙曲线a所示,可知灯泡的电压为2.5V时,电流为0.3A,该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15P=UI=2.5V×0.3
A=0.75W;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可知,因可测出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故利用该电路能测出灯泡的电阻;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大小不变,由图线a知,通过灯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不是直线,所以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则此电路的数据不能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4)因当灯泡正
常发光时,灯的电压为2.5V,通过的电流为0.3A,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UL=4V﹣2.5V=1.5V,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可得,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滑===5Ω;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
:P滑=U滑I=1.5V×0.3A=0.45W;(4)图乙中还画出了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b,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故变阻器与灯泡的电压之和应4V,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与灯泡的电阻相等时(曲线的交点处,电压
和电流都相等,由欧姆定律R=电阻相等)电压之和显不等于电源电压4V(或滑动变阻器两端与灯泡两端电压之和并不总是等于4V),所以曲线b是错误的。20.(9分)小明的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两个圆柱形纸质套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观察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
也不同。(1)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16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请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①类比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时,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可判断猜想1是_
_______的。②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半透明纸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③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圆孔的直径/cm小于1.01.01.52.02
.54.0像的清晰程度清晰清晰清晰清晰较模糊模糊像的明亮程度一逐渐变亮→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________。(2)实验小组对成像情况作进一步探究,固定烛焰、纸筒和半透明纸,位置如图甲所示:①如图丙,在纸筒底部开孔:在中心开一个小
孔,半透明纸上观察到一个像;若开四个相同小孔,则半透明纸上观察到________个。②若在中心开一个大孔,并在大孔处放一合适的凸透镜,恰能在半透明纸看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像是________(放大/缩小)的倒立的实像。【答案】(1)①正确;②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③在小孔到地
面的距离(像距)和物体到小孔的距离(物距)相同的情况下,小孔越大,像越亮;(2)①四;②缩小。【解析】(1)①根据题意知道,当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出现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则说明像17的亮度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故可判断猜想1是正确的。②要
探究像的亮度与小孔的形状的关系,则需要控制孔的大小不变,只改变形状,而图乙中即改变了孔的形状,没有改变孔的大小,所以,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③分析表格的实验数据知道:在小孔成像清晰时,在小孔到地面的距
离(像距)和物体到小孔的距离(物距)相同的情况下,小孔越大,像越亮;(2)①如图丙,在纸筒底部中心开一个小孔,因为光的直线传播会在半透明纸上观察到一个像,若有四个相同小孔,四个小孔成四个像,所以在半透明纸上观察到四个像;②若在中心开一个大孔,并在大孔处放一合适的凸
透镜,恰能在半透明纸看到一个清晰的像,由图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凸透镜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21.(9分)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如图1,小丽把小红、小玲分别轻轻推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
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下猜想:实验序号小球质量m/g从O点到小球中心的距离L/m小球摆动距中心线最大距离S/m小球往返摆动10次所用的时间t/s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t0/s1200.80.1018.01.
802201.00.1420.02.003201.20.1022.02.204301.00.1420.02.005301.00.1020.02.00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18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
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最大距离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们来到实验室,找来刻度尺、细线、秒表、小球,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按图2进行实验,得到表中数据。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______
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3)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4)实验结论: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与________有关,与_______
_无关。【答案】(1)2;4。(2)1;3。(3)4;5。(4)绳长;小球的质量。【解析】(1)要验证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应控制从O点到小球中心的距离和小球摆动距中心线最大距离不变,改变小球的质量,表中2、4两组
实验数据符合;(2)要验证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时,应控制小球质量和小球摆动距中心线最大距离不变,改变秋千的绳长,表中1、3两组实验数据;(3)要验证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最大距离有关时,应控制小球质19量和从O点到小球中心的距离不变
,改变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最大距离,表中4、5两组实验数据符合;(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绳长有关,与小球的质量、小球摆动距中心线的最大距离无关。六.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4分)22.(6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上标有“6V3W”字样,当开
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a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4V,电流表示数为0.3A(灯泡灯丝电阻不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求:(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2)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答案】见解析【解析】(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a端时,R的最大阻值与L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I=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8Ω;(2)由P=UI=可得,灯泡的电阻:RL===12Ω,20因串联电
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U=I(RL+R)=0.3A×(12Ω+8Ω)=6V,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时,L与R的最大阻值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额定电压下灯泡正常发光,所以,灯泡的电功率PL=3W,滑动变阻器
的电功率:PR===4.5W,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总=PL+PR=3W+4.5W=7.5W。答:(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8Ω;(2)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7.5W。23.(8分)一辆重力为8000N的雪橇,在24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冰
面匀速前进,求雪橇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答案】见解析【解析】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雪橇对冰面的压力:FN=G=8000N,因雪橇沿水平冰面匀速前进时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f=F=240N由Ff=μFN可得:21μ
===0.03。答:雪橇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