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黄金六套卷】2022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贵州贵阳专用)(二)(原卷版).docx,共(11)页,224.01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2c8b139a9f8728a230406a8cdaa5e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21年贵阳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二)一.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1.(3分)如图所示,站在太阳下的人身后的影子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沿直线传播2.(3分)如图所示
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剪头发的剪刀B.自行车的脚踏板C.剪铁丝的手钳D.自行车的刹车闸3.(3分)世界上第一个证实电与磁之间联系的物理事实是()A.磁现象B.地磁场的发现C.磁化现象D.奥斯特实验4.(3分)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
与电压关系如图所示,现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2A.甲消耗的电功率为3.6WB.乙消耗的电功率为3.6WC.甲的电阻值大于乙的电阻值D.甲中的电流小于乙中的电流5.(3分)如图所
示是运动员掷铅球的过程,其中c点为铅球上升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整个过程,运动员对铅球不做功B.铅球从b到c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C.铅球从c到d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铅球在d处的动能比在b处的动能大6.(3分)如图所示是一名运
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在球从a到d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在b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C.在c点时,铅球的动能为零D.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
不断地变化3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14分)7.(2分)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尝试“蜡烛重燃”的趣味实验,当蜡烛熄灭的时候,上方会出现一缕白烟,用明火靠近白烟时,可以重新点燃蜡烛。蜡烛上方的白烟是蜡蒸气(填写一种物态变化)
形成的蜡颗粒。8.(2分)盛夏时节,百花绽放,我们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停的做;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的缘故。9.(4分)去掉空矿泉水瓶的塑料盖子,剪掉底部并蒙上橡皮膜,用橡皮筋扎紧,瓶口对着蜡烛的火
焰,用手指敲击橡皮膜,火焰会,这说明了。10.(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40g的金属小球从导轨的a处自由滑下,依次经过b处、c处,到达d处时恰好停下,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做功J;在b到c过程中,小球增大的势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球减小的动能。11.(2
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当滑片在a、b两点间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为0.1~0.5A,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2~4V,则R1阻值为Ω;电源电压为V。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3分)4
12.(3分)石墨烯一改变世界的神奇新材料。一片碳,看似普通,厚度为单个原子,却使两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这种全新材料名为“石墨烯”,石墨烯是目前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作为电导体,它有着和钢一样出色的导电性;
作为热导体,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而且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利用石墨烯,科学家能够研发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质的新材料。比如,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因此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造触摸屏、发光板,甚至太阳能电池。如果和其他材料
混合,石墨烯还可用于制造更耐热、更结实的电导体,从而使新材料更薄、更轻、更富有弹性,从柔性电子产品到智能服装,从超轻型飞机材料到防弹衣,甚至未来的太空电梯都可以以石墨烯为原料。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1)通过阅读我们了
解到石墨烯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2)最近国外研究人员通过引入由多层石墨烯制成的交替散热通道,解决了在交通信号灯和电动汽车中使用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难题,这是利用石墨烯的;(选填“A”或“B”、“C”、“D”);A.透
光性好B.硬度大C.导热性好D.导电性强(3)石墨烯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是因为。13.(3分)在铁桶内放入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铁桶就变扁了。请用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14.(3分)同学们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上,仔细观
察了老师所做的如图甲所示演示实验。经过反复的思考、讨论,提出了对该实验的改进意见,并动手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秤,C为重物,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用废弃的大号饮料瓶
、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红色的水,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G为铁架台。实验中,同学们逐渐调高平台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秤B的示数(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弹簧秤A
的示数变化量FA'和弹簧秤B的示数变化量F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FB′(选填“>”、“<”或“=”)。5四.作图题(共4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15.(2分)在图电路中缺少两根导线,请按要求用笔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要求:①闭合电键S后,小灯泡L发光;②向右移动变阻器的
滑片P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但灯L亮度不变。16.(2分)(1)如图甲所示,已知氢原子只有一个质子,一个电子,虚线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轨道。请在此图上完成氢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示意图,要求:标出原子核、电子的大致位置;用“+”、“﹣”分别标明原子核
、电子的电性。(2)图乙为一实心铜球置于水中放手后的情形,请画出图中位置铜球受力示意图。(3)如图丙,木板B在拉力F作用下缓慢向左移动,请画出物体A对木块B的压力和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示意图。17.(2分)如图所示,小华同学用100N的拉力拉着重为3
00N的匀质实心方木匀速前行,请画出:①木箱受到的重力示意图;6②木箱受到的拉力示意图。18.(2分)在图中,根据小磁针及磁感线(虚线)标出磁铁的N、S极。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27分,每小题9分)19.(9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
验时。如图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测量像与物。(3)选取两段完全
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填“实”或“虚”)(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20.(9分
)小明和小华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1)连接电路前,小明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要对电压表进行的操作是。(2)小明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若只有L1或L2中的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可能是。(3)排
除故障后,小明完成了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中。UAB/VUBC/VUAC/V1.41.42.8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两个实验结论:①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②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相等。(4)
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小华互相交流,小华指出结论②是错误的,造成结论错误的原因可能是使用的灯泡规格(选填“相同”或“不相同”)。除此之外,小华还指出应多测几组实验数据,这样才能(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21.(
9分)小明为了研究弹簧枪能射多远(水平射程x),准备了一把可调节弹簧压缩量的弹簧枪和三种大小一样、质量不同的弹珠,并提出如下猜想:8猜想A:弹珠水平射程与弹簧压缩量有关猜想B:弹珠水平射程与弹珠质量m有关猜想C:弹珠水平射程与发射点距离地面高度h有关。小明先后调整弹簧的压缩量和发射点距
离地面的高度,选用不同质量的弹珠,分别进行实验,实验中弹珠均水平射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序号弹簧压缩量/cm弹珠质量m/g弹簧枪离地面高度h/m水平射程x/m1220.451.342420.452.683620.454.024440.451.905460.450.506441.002
.847441.503.84(1)比较实验序号1、2、3三次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结论是其它条件相同时,弹簧压缩量越大,水平射程越远;(2)比较实验序号三次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B,结论是其它条件相同时,;(3)比较实验序号三次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结论是其它条件相同时,发射点离
地面越高,水平射程越远。9六.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4分)22.(6分)某校物理小组在课外活动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1闭合后,S2由接a端转接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4V,通过电阻R0的电流之比为5:1,经过测量发现电阻R1
和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5:2。求:(1)开关S由接a端转接b端时,定值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之比;(2)R0与R1的电阻之比;(3)电源电压。23.(8分)如图所示为××型轿车,下表列出该轿车的有关数据:汽车的质量950kg汽车
的额定功率40kW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500cm2100km最大耗油量10L汽油的密度0.75×103kg/m3汽油的热值4.6×107J/kg(1)此车重多少牛?(g取10N/kg)10(2)假若该轿车在水平的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做匀
速直线运动,请计算该车10min内牵引力所做的功;(3)若在此过程中,轿车消耗汽油2.0kg,求发动机的效率为多大?(4)分析发动机效率较低的原因。(答出两条即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