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东省肇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广东省一轮质量检测)(1月) 历史含解析.docx,共(15)页,545.39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912b6c76fd3bbb6bb83b5536c47f2f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肇庆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
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
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典籍对周公的记述表,据表中内容可知,新兴的士阶层借助周公A.重建礼乐秩序B.构建理想政治C.倡导重儒风尚D.恢复贵族政治【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尚书》与《孟子》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尚书》与《孟子》
是儒家经典,二者文中都推崇周公,希望恢复社会秩序的稳定的理想。而《墨子》中则是赞扬周公勤政(白天读书百篇,夜晚还会见士人七十人)。三篇文章都体现了新兴知识分子的理想政治主张,B项正确;重建礼乐秩序只是儒家的主张,排除A项;墨家并不主张重儒风尚,排除C项;据所学
可知,孔子主张恢复周礼,而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排除-2-D项。故选B项。2.汉初相继为相者都是追随刘邦的开国元勋,到了惠帝(高祖之子)时,所任丞相曹参、王陵、陈平既是勋旧又是皇帝的长辈。每遇大议,皇帝甚至亲自到相府议政。这一现象说明,汉初A.中央决策和行
政体系趋于完备B.君主至尊局面改变C.丞相掌握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D.臣僚弄权现象凸显【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汉朝初年丞相多为开国元勋,且掌握着行政权力,这说明汉初丞相位尊权重,C项正确;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完善,表明中央
决策和行政体系趋于完备,排除A项;汉初,丞相权力虽然较大,但是君主至尊局面不曾改变,排除B项;汉初丞相主要是行使自身权限,并未弄权,排除D项。故选C项。3.唐初《唐律疏议》明确规定:(长安城)闭门鼓后,开门鼓前,有夜行者,皆为犯禁。《唐会要》记载:公元840年,唐文
宗下令京城夜市应该禁断。《新唐书》记载:公元881年,谏议大夫萧廩奏请皇帝应该厉行宵禁。据此可知,唐代A.注重提升都城的经济功能B.重视对城市实施规范化管理C.依照法律规划和建设城市D.进一步打破城市的坊市界限【答案】B【解析
】【详解】唐前期的宵禁法规,唐后期的禁断夜市以及重申宵禁,都体现了政府对都城规范化管理的重视,B项正确;禁断夜市的主张,是对都城经济职能的压制,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依法”,排除C项。D项表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B项。4.宋代的政治弱势地位,使其缺乏了朝贡贸易中对政治目的的
追求,而复归了贸易中的经济属性。这使得政府和民间商人集团在这种经济联系中获得了好处。宋代的这一“追求”A.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B.推动了全国性商业中心的产生C.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促进了“天朝上国”观念形成【答案】A【解析】
【详解】材料中宋朝缺乏朝贡贸易的政治追求,而是追求经济利益,这有利于政府和民间在海外贸易中获益,A项正确;全国性商业中心在汉代已经产生,排除B项;宋朝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但并未改变,排除C项;“天朝上国”观念
汉唐时期已经存在,排除D项。故选A项。-3-5.晚明思想界由“家孔孟而户程朱"的局面变为“家孔孟而人阳明”的新格局。这一变化表明A.市民阶层的文化诉求发生改变B.理学失去官方尊崇地位C.重建儒家信仰理论任务的完成D.阳明心学的影响力扩大【答
案】D【解析】【详解】“户程朱”变为“人阳明”,可见阳明心学的影响力日益扩大,D项正确;市民阶层追求文化的世俗化没有改变,排除A项;明清时期,理学的正统地位并未丧失,排除B项;宋代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排除C项。故选D项。6.1867年,洋务派奏请在同文馆内
专设天文算学馆时,遭到了强力的反对。对此,慈禧指出:朝廷设立同文馆,取用正途学习。原以天文算学为儒者所当知,不得目为机巧。不过借西法以印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材料反映出当时A.西学获得朝廷的尊崇B.中西体
用之争偃旗息鼓C.传统观念受到了冲击D.洋务派改变自强求富方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体现了清政府统治内部对于西方技术逐步接受,虽然仍存在以西法印证中法的观念,但是“天朝上国”的观念已经受到冲击,C项正确;材料只能得出西学可以在中国传播的倾向,而不能得出获得尊崇的认识,排
除A项;中西体用之争在晚清时期一直存在,排除B项;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的目的之一就是富国强兵,排除D项。故选C项。7.1903年,邹容的《革命军》“出版不及一月,数千册销行殆尽”。1911年,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不少立宪派认
识到清王朝无诚意立宪,从此与清廷离心。武昌起义后的两个月内,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这表明当时A.民主革命是大势所趋B.革命主体力量发生了改变C.清王朝中央权威式微D.国民思想文化实现了革新【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清末新政
、预备立宪不仅为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反而加速了革命形势的高涨,清政府处于空前孤立状态,导致武昌起义后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体现了民主革命是大势所趋,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武昌起义的主体力量仍然是新军中的革命派,并未发生改变,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的
打击,使清王朝中-4-央权力下移至汉族地主中的地方大员手中;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时的“东南互保”协议,进一步导致清王朝中央权威式微,排除C项;国民思想文化观念实现革新是在五四运动中,排除D项。故选A项。
8.五四运动时期,上海裕昌祥毛巾打出广告:救国不尚空谈,请大家喝的、吃的、穿的、用的都要用国货。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生产的香烟名为“新爱国香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这些做法A.意在推动反帝爱国运动进入高潮B.彰显了实业家
义利并举的精神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支持【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救国不尚空谈,请大家喝的、吃的、穿的、用的都要用国货”体现了民族资本家,把爱国与获取利益相结合
,B项正确;民族资产阶级的本意并非推动反帝爱国运动进入高潮,排除A项;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材料现象的背景,排除C项;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9.1938年11月,毛泽东
指出:如果想把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事先经过国民党同意,那么,它不同意,怎么办?总之,我们不能破坏统一战线,但又不可以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毛泽东这一指示的落实A.使全党认清了民主革命前途B.使敌后战场成为全
国抗战主战场C.推动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D.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我们不能破坏统一战线,但又不可以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可见毛泽东指示在抗日战争中既要坚持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又要坚持独立自主,D项正确;使全党认清了民主革命前途是《新民主主义论》的影响,排除A项;敌后战场成为全国抗战主战场是在相持阶段以后,排除B项;全面抗战路线制定于1937年秋天的洛川会议,排除C
项。故选D项。10.1963年,著名画家周瑞庄绘制了年画(如图)。该作品-5-A.说明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基本完成B.倡导了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C.体现出人们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D.助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代的到来【答案】B【解析】【
详解】11963年的年画,反映了这一时期人民应该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进行社会主义建设,B项正确;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排除A项;C选项表述内容无法通过材料获取,排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代的到来是在1956年,排除D项。故选B
项。11.“投机倒把”原意指看准时机行情,转手倒卖,以攫取暴利的非法活动。“投机倒把罪”在1979年出现在我国《刑法》中,到1997年“投机倒把罪”被取消,投机倒把条例也于2008年1月撤销。这一变化A.意在增强基层社
会活力B.奠定了国家建设法治化社会的基础C.改变了商业经营的方式D.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投机倒把罪是指看准时机行情,转手倒卖的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转手倒卖不再是非法活动,D项正确;
A、B两个选项表述都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B项;材料并未涉及经营方式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12.在向帝国迈进的时候,罗马所有阶层在对外战争中都表现出一种极其动人的公民精神。在帝国统治时期,帝国逐渐抹去了罗马公民和省区属民之
间的差别,并且由于两类人民的同化,保证了省区人民可享受法律上的平等保护。据此可知,万民法的形成A.克服了城邦意识的局限性B.扩大了帝国的管辖范围C.加剧了外邦人之间的矛盾D.推动了法律程序的完善【答案】A-6-【解析】【详解】据材料“在帝国统治时期,帝国逐渐抹去了罗马公民
和省区属民之间的差别,并且由于两类人民的同化,保证了省区人民可享受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可知,罗马帝国时期公民和省区属民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即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罗马境内的人民法律地位是平等的,这体现万民法超出罗马城邦的范畴,A项正确;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是万民法出现的背景,而
万民法的形成可以扩大罗马帝国的影响力,但并不能扩大帝国的管辖范围,排除B项;万民法有助于和谐社会关系,而不是“加剧了外邦人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法律程序的完善,排除D选项。故选A项。13.1685年,法王路易十四撤销了“南特赦令”,大肆迫害胡格诺教徒,法国大
批信奉新教的工匠和富商带着资金技术来到荷兰。荷兰政府对于他们的到来给予了精神上的欢迎和政策上的支持。荷兰的工场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据此可知,荷兰此举A.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B.践行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C.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D.有利于确立殖民霸权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荷兰政府对于逃离到本国
的工匠与富商给予了精神和政策的支持,这必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C项正确;此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排除A项;当时自由主义经济观念尚未出现,排除B项;此时荷兰的霸权地位受到冲击,排除D项。故选C项。14.“光荣革命”后,根据英国宪政的惯例,“国王不可能犯错误”,这就造成王权的每一次行使皆有
某一位大臣为其负责。1702年,贵族议员德雷克明确指出:如果内阁大臣提出建议,就应该为此负责;而他们如果不提供建议,则应该为此辞职。可见,当时的英国A.议会中的“第三院”已出现B.责任内阁制正在形成C.
国王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D.议会下院掌握行政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君主行使王权需要内阁来承担责任,内阁必须提出建议,而且要为建议负责,结合时间与所学知识,B项正确;议会中“第三院”的出现是在19世纪后半期,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国王仍然可以行使
行政权,排除C项;D项表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5.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提议:以100万美金在美国收购小麦,海运到彼得格勒,然后,以物易-7-物,再将价值100万美元的毛皮和其他货物运回美国。这一建议直接获得了苏俄高层和列宁的批
准。这表明苏俄A.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闸门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C.积极推行“新经济体制”D.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实现了正常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美国的商品可以进入苏俄和列宁等信息,可知这是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
B项正确;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闸门的是赫鲁晓夫的改革,排除A项;“新经济体制”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政策,排除C项;当时苏俄仍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排除D项。故选B项。16.下表美国1979年与1997年社会发展数据统计表(部分)据表中数据可知,这一期间
的美国A.对经济的干预加强B.经济发展陷入困境C.社会的不平等加大D.通货膨胀问题严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美国总体经济在增长,但是贫富差距在扩大,C项正确;面对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美国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排除A项;20世纪90年代的美
国在克林顿的整顿之下,经济实现了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与经济发展,排除B、D两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第17-19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0分。17.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8-材料一下图为西方传教士利玛窦送给明万历皇帝的礼物——《坤舆万国全图》(摹本)材料二1584年,当利玛窦第一次在广东肇庆向中国人展示世界地图时,一些士大夫对于地图不是将中国放在中央而是推到东方一角上,提出愤怒抗议。为迎合中国人的观念,利玛窦“抹去了福岛的第一条子午
线,在地图两边各留下一道边,使中国正好出现在中央",以此为基础绘制成《坤舆万国全图》。即使如此,明清时期的典籍大多仍然怀疑利玛窦等人宣传的近代世界观念,视之为“邪说惑众"。当利玛窦、李之藻、徐光启等人过世后,世
界地理知识很快被人所遗忘。直至鸦片战争爆发后的1842年,作为最高决策者的道光皇帝还曾向将军奕经询问:英吉利国距内地水程,据称有七万余里,其至内地所经过者几国?克什米尔距该国若干路程,是否有水路可通?该国与英吉利有无往来?——摘编自王艳娟《论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外
部世界的认知》(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坤舆万国全图》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坤舆万国全图》在鸦片战争前不受重视的原因,并谈谈你的启示。【答案】(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联系日益加强;西方传教士传播了西方技术(西学东渐);
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传教士出于传教的需要。(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统治者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传统观念的保守固化。(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启示:借鉴他国的先
进技术与经验;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认识自己和外部世界。(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解析】【详解】(1)背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联系日益加强;西方传教士传播了西方技术(西学东渐);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传教士出于传教的需要等方面回答。(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9-(2)原因:据材料“一些士大夫对于地图不是将中国放在中央而是推到东方一角上,提出愤怒抗议”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统治者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据材料“直至鸦片战争爆发后的1842年,作为最高决策者的道光皇帝还曾向将军奕经询问…
…”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据材料“……即使如此,明清时期的典籍大多仍然怀疑利玛窦等人宣传的近代世界观念,视之为‘邪说惑众’”并结合所学可知,传统观念的保守固化。(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启示:据所学可从借鉴他国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坚持开放包
容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认识自己和外部世界等方面回答。(答出任意两点即可)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全面抗战开始后,高校内迁。1937年11月,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因长沙连日遭日机轰炸,学校又西迁昆明。193
8年4月,学校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11个月。其实际校务主持人梅贻琦说:“我们做教师做学生的,最好最切实的救国方法,就是致力学术,造就有用人才,将来为国家服务。'‘在教授们的带领下,联大师生足迹
遍布云南及川贵各地,认真地进行考察,对铝、锡、铁等矿产都有新发现。师生们办刊物、编副刊、组社团,使抗战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迅速开展到一个新阶段。西南联大的学生,很多被分配到大后方的公立私立中学里,把西南联大的优良传统带到了学校和各族学生中。——摘编自杨立德《西南联合大学对抗
战建国的贡献》材料二口号作为教育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现实诉求和价值期待。20世纪50年代末,“学习、劳动、锻炼三不耽误"成为这一阶段最有代表性的教育口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
下都不怕"这一教育口号在当时深入人心。——摘编自谢翌等《新中国教育口号的价值嫂变与理性审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南联合大学的贡献。(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材料中三个时期教育价值观念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答案】(1)贡献:为抗战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西南地区的开发,推动经济的发展;推动教育文化的发展;推动民族交融;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精神基础。(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2)差异:抗日战争时期:教育与救国紧密联系;20世
纪50年代末: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注重对理工学科的教育与学习。-10-原因:抗日战争时期:抗战爆发后,民族危机加深;沿海工业和高校师生内迁。(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20世纪50年代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到来;扫盲教育的开展;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引领。(答出
其中任意一点即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要;党中央对科学技术和科技人才的重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解析】【详解】(1)据材料“我们做教师做学生的,最好最切实的救国方法,就是致力学术,造就有用人才,将来为国家服务。”并结合
所学可知,西南联合大学为抗战培养了大批人才;据材料“对铝、锡、铁等矿产都有新发现”可知,推动西南地区的开发,推动经济的发展;据材料“抗战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把西南联大的优良传统带到了学校和各族学生中”并结合所学可知,推动教育文化的发展;推动民族交融;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为抗战胜利奠
定了精神基础。(2)差异:抗日战争时期:据材料“我们做教师做学生的,最好最切实的救国方法”并结合所学可知,教育与救国紧密联系。20世纪50年代末:据材料“学习、劳动、锻炼三不耽误”并结合所学可知,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据材料“学好数理化,走遍
天下都不怕”并结合所学可知,注重对理工学科的教育与学习。原因:抗日战争时期: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抗战爆发后,民族危机加深;沿海工业和高校师生内迁等方面回答。20世纪50年代末: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到来;扫盲教育的开展;党和国
家教育方针的引领等方面回答。(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要;党中央对科学技术和科技人才的重视等方面回答。(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请根据章节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给第23章和第
24章两章分别添加合适的章节标题,并说明理由。【答案】第23章跨洋交流与全球联系(题目言之成理即可,如:新航路开辟及其影响、世界市场的日益形成、世界联系的日益加强)理由:欧洲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推动了
文明交往航线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欧国家在美洲进行殖民活动,大力发展三角贸易,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欧洲人还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加紧侵略活动与正常的贸易;在此后的二三
百年时间里商业活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世界市场初具规模。(,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第24章欧洲的转变(题目言之成理即可,如:思想解放的欧洲、转型期的欧洲)理由:16世纪基督教改革,推动了欧洲集权国家的形成;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国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建立海外殖民地,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文艺复兴之后,
近代自然科学勃然而兴,17、18世纪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的启蒙思想席卷欧洲。(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解析】【详解】根据第23章的章节内容“欧洲人对世界各大洲的探险”“近代早期亚洲的贸易和冲突”“全球性的交流”,可添加合适的章节标题为跨洋交流与全球联系(题目言之成理即可,如:新
航路开辟及其影响、世界市场的日益形成、世界联系的日益加强),根据章节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可知:欧洲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推动了文明交往航线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新航路开辟之后,
西欧国家在美洲进行殖民活动,大力发展三角贸易,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欧洲人还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加紧侵略活动与正常的贸易;在此后的-12-二三百年时间里商业活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世界市场初具规模。根据第2
4章的章节内容“罗马天主教会的分裂”“集权国家的形成”“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与启蒙运动”,可添加合适的章节标题为欧洲的转变(题目言之成理即可,如:思想解放的欧洲、转型期的欧洲),根据章节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
明理由,可知:16世纪基督教改革,推动了欧洲集权国家的形成;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国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建立海外殖民地,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文艺复兴之后,近代自然科学勃然而兴,17、18世纪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的启蒙思想席卷欧洲。(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3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计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朝初年的租庸调制度本以均田制为基础,租,每丁每年纳粟或稻;调,随乡土所产,每丁每年纳绢或麻;庸则是每丁每年服役二十日,不服役则需纳绢代
役。国家有事,则需加役十五日。天宝年间,户口版籍更新不及时,使得户部掌握的户籍信息与户口不一致。富裕民众,掌握着大量土地,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数量有限,少地或无地的民众日益增多。同时,富裕民众大多通过为官为僧来逃避课役,而贫困民众因无地或者少地而无力承担课役。官吏催逼虽严,而财
赋却难以保障。在这种情况之下,杨炎建议推行两税法。户口不再分为主户和客户,以现居住地登统在户籍之中,按照贫富差异征收赋税,依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夏、秋两征之。其中租庸调、杂徭役悉数减省。——摘编翻译自《资治通鉴》(1)根据材料,比较两税法与租庸调制度的不同。(2)根据材
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税法推行的背景。【答案】(1)不同:征税标准:租庸调制以人丁为主,两税法以土地财产为主;赋税缴纳的形式:租庸调制主要缴纳实物,两税法则兼收货币与实物;税目:与租庸调制相比,两税法税目有所
简化。(答出任意两个角度即可)(2)背景: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安史之乱后,国家失去有效控制人口和田亩籍账的能力,中央政府财政困难。(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租,每丁
每年纳粟或稻;调,随乡土所产……不服役则需纳绢代役”与“依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可知赋税缴纳形式的变化;租庸调强调“每丁”,而两税法强调“户等与田亩”,可知征税标准的变化;依据“国家有事,则需加役十五日,与“其中租庸调、杂徭
役悉数减省”,可知税目有所简化。-13-(2)根据材料“富裕民众,掌握着大量土地”可知土地兼并盛行;根据材料“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数量有限”可知均田制无法保证;根据材料“富裕民众大多通过为官为僧来逃避课役,而贫困民众因无地或者少地而
无力承担课役。官吏催逼虽严,而财赋却难以保障”可知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困难。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日两国于1902年1月30日签署了主要是针对俄国的《英日同盟条约》。因为双方的互有所需,
该条约于1905、1911年两度得到续订。1904年,日本利用同盟的保障发动对俄国的战争,并取得了胜利。1914年,日本借英日同盟的名义向德国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取代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日本逐步由亚洲强国走向世界强国。自1915年起,英国等协约国向日本订购军需物资,到1918年,在短短约四年时
间之内,日本对外贸易增加了3倍。但是,一战后,英国许多官员对待英曰同盟的态度可以概括为,“英王陛下政府应该避免在中国承担支持日本'特殊利益'的义务最终,在美国的强力推动下,英日同盟在华盛顿会议上最后被四国同盟所取代。——摘编自王蓉霞《再谈英日同盟及其解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日同盟对日本的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日同盟被取代的原因。【答案】(1)影响:保障了日本对外战争的进行;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推动了日本对外贸易的发展;
推动了日本在远东侵略范围的扩大。(答出任意三点即可)(2)原因:俄国十月革命后,在远东地区与英国的矛盾在减弱;日本独占中国的政策损害了英国的利益;美国极力反对英日同盟;英国政府官员的反对。(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日本利用同盟的保障发动对俄国的战争"“出
兵中国山东,取代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日本逐步由亚洲强国走向世界强国”“日本对外贸易增加了3倍”,可知英日同盟保障了日本对外战争的进行、推动了日本在远东侵略范围的扩大、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推动了日本对外贸易的发展。
(2)根据材料"英国许多官员对待英日同盟的态度"“在美国的强力推动下"可知,英国政府官员、美国极力反对英日同盟。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本材料的上下文可知,俄国十月革命后,在远东地区与英国的矛盾在减弱及日本独占中国的政策损害了英国利益。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曹彬(931-999
),字国华,真定灵寿(今河北石家庄)人。北宋建立后,乾德二年(964),参与攻灭后蜀,以不滥杀著称。开宝七年(974),率水陆军十万攻灭南唐,次年克金陵。又决策-14-伐北汉和攻辽,以功擢枢密使。被后世誉为''宋良将第一古代功高震主之臣大多不得善终,但是曹彬
不仅生前显赫,死后荣耀,而且余泽悠长。其征战中多有保民之举,攻城时无丝丝金帛之贪,居官有朗朗忠君之心。位高权重的曹彬低调到在路上遇到士大夫的车子,一定让自己的车马先避让,平时从不直呼手下官吏的名字,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
。曹彬对子孙要求严格,培育有方,曹家被誉为“一门七俊杰,两门二贤后"。曹彬的七个儿子一并驰名天下;其孙女嫁给了宋仁宗,是一代贤后慈圣光献曹皇后;曹彬的外曾孙女嫁给了宋英宗,即历史上著名的宣仁圣烈高皇后。——摘编自孙俊红《宋代股肱之臣曹彬自全之道的借鉴价值》(1)根据材料,概括曹彬“余泽子
孙”的精神。(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曹彬行为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答案】(1)精神:谦恭有礼,宽心待人;忠君爱国;廉洁自律;不滥杀无辜,真心爱民;严于治家。(答出任意三点)(2)特征: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
局面;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宋代实行崇文抑武方针;宋辽对峙;宋代推崇儒家思想;官僚子弟可以入仕。(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解析】【详解】(1)精神:根据材料“位高权重的曹彬低调到在路上遇到士大夫的车子,一定让自己的车马先
避让,平时从不直呼手下官吏的名字,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可知,谦恭有礼,宽心待人;根据材料“其征战中多有保民之举,攻城时无丝丝金帛之贪,居官有朗朗忠君之心”可知,忠君爱国、廉洁自律、不滥杀无辜,真心爱民;根据材料“曹彬对子孙要求严格,培育有方”可知,
严于治家。(2)特征:根据材料“开宝七年(974),率水陆军十万攻灭南唐,次年克金陵。又决策伐北汉和攻辽,以功擢枢密使”可知,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根据材料“宋良将第一古代功高震主之臣大多不得善终”可知,宋代实行崇文抑武方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辽
对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推崇儒家思想;根据材料“曹彬的七个儿子一并驰名天下”可知,官僚子弟可以入仕。15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