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共(18)页,1.92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675760d1158f58d36992cdeba27bbd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地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下图为某大洲沿某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该大洲的地势特点是()A.平均海拔最高B.中间高、四周低C
.从东南向西北倾斜D.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2.下列地理事物中,位于该大洲的是()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B.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C.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D.世界第一大岛屿【答案】1.B2.C【解析】考查世界的地形和海陆分布。【1题详解】由地形剖面图判断该大洲地势中间高,最高海拔80
00多米,为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亚洲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B正确,CD错误。南极洲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A错误。故选B。【2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判断该大洲为亚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A错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
湖为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B错误;世界第一大岛为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D错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C正确。故选C。地窝子是20世纪50年代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戈壁沙漠垦荒时居住的地下“房屋”。所谓地窝子,就是从平地
向下挖一个深2m左右、面积为8~20m²不等的土坑,上面用柳树枝做檩条,用细树干做橡子,铺上树条或苇把,撒上一层麦草,盖上一层碎土,然后糊上一层厚厚的草泥。地窝子进出口较小,且多朝南,一般不设门(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地窝子建在地下的主要原因是()A.缺少建筑材料B.适应夏热冬冷的气候C.节省耕地D.减少风沙的危害4.地窝子口较小且朝向南主要是为了()A.便于采光B.便于防雨C.抵御风沙D.保温御寒5.地窝子一般不设门的主
要原因是()A.方便进出B.缺少木材C.风沙大,经常损坏D.便于采光【答案】3.B4.C5.B【解析】【详解】1.材料信息表明,地窝子所在地区为新疆,该地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性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地下气温变化较小,
冬季暖和,夏季凉爽,因此建设兵团的官兵将地窝子建在地下,能增强居住的舒适度,应对当地恶劣的气候,B符合题意;地窝子需要的建筑材料不多,居住在地窝子受风沙危害相对较小,但这不是地窝子建在地下的主要原因,排除A、D;图中显示,与建在地上的建筑相
比,地窝子建在地下占地面积并没有节省,因此节省耕地不是地窝子建在地下的原因,排除C。故选B。2.新疆位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较近,冬半年位于亚洲高压的南部,冬春季多大风天气,并且盛行偏北风,大风常常扬起大量泥沙,形成沙尘或沙暴天气,为了抵御风沙对居住地的危害,当地地窝子
口较小,且避风朝向南开口,C符合题意;地窝子口较小,不利于采光,排除A;当地降水极少,因此地窝子口较小且朝向南不是为了防雨,排除B;地窝子口较小且朝向南也可以起到保温御寒作用,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
选C。3.地窝子分布新疆戈壁沙漠地区,当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自然状态下不适宜树木生长,因此当地树木极少,缺少修建门窗的木材,因此地窝子一般不设门,B符合题意;方便进出不是地窝子一般不设门的主要原因,排除A;地窝子建在地下,加在
地窝子口较小,地下风沙并不大,排除C;由于地窝子口较小,设门对于采光影响不大,排除D。故选B。【点睛】地窝子挖制方式比较简单:在地面以下挖约一米深的坑,形状四方,面积约两三米,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约半米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再搭上树枝编成的筏子,再用草叶、泥巴盖顶。地窝子可以
抵御沙漠化地区常见的风沙,并且冬暖夏凉,但通风较差。地窝子是当地人们适应自然环境形成的特色民居。目前,全球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下图显示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6.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
围是()A.10°S~20°SB.20°N~30°NC.30°N~40°ND.40°N~50°N7.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A.气候酷寒B.山地多,平原少C.陆地面积小D.干旱区
面积大【答案】6.B7.C【解析】【分析】【6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图示纬度间隔为10°。则读图可知,20°N~30°N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为23.2%,大于其他三个选项所示纬度范围的人口比重,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7题详解】根据所学可知,40°S~50°S主要是海洋,
陆地面积狭小,故人口稀少,C项正确。40°S~50°S的陆地集中在南美洲南段的狭长地带,以山地、高原为主,大陆西岸为迎风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较为温和,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但东西距离短,干旱区面积小,故A、B、D项错误。【点睛
】牢记世界大洲大洋的经纬度位置,能够根据经纬网正确定位,从而进一步获取具体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沿30°N一线7月月均温、7月月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8.导致图中气温、降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地形C.大气环流D.海陆分布9
.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说法,可信的是()A.①区域海拔较低,交通运输较发达B②区域水能丰富,经济较发达C.③区域的西部可能有洪积——冲积平原D.图示区域的人口密度与降水量正相关【答案】8.B9.C【解析】考查气候影响因素,区域地理特征。【8题详解】图示区域所示的
经纬度,可推断出该区域大致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可以用排除法,也可用选中法。反映的同一纬度30°N,排除A选项;大气环流都属于季风环流影响,C排除;最东的地区降水并非最多,可排除D选项。大约110°E以西气温的降低,及气温值的高
低,可推断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地形的影响,大约110°E以西降水先增后减,唯一合理的解释主要是地形的影响,B正确。故选B。【9题详解】①区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较低,说明海拔高,位于青藏高原,是我国交通不发达地区,A不可信;②区域地处横断山区,受地形影响,经济较落后,B不可信;③
区域位于相比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河流出横断山脉,可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C可信;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但山区人口较少,不呈正相关,D不可信。故选C。该图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7~18题。10.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
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A.茶叶B.玉米C.稻米D.天然橡胶11.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A.汽车制造B.精钢锻造C.软件开发D.家具制造【答案】10.C11.D【解析】本题考查东南亚。【1
0题详解】该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半岛沿海及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故判断为水稻。故选C。【11题详解】图示地区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且森林面积广,故适宜发展家具制造工业。故选D。下左图为某区域示意图,下右图
为乙岛屿的放大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2.2011年2月甲国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其中受灾较严重的城市可能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关于乙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A.虚线框内东南部地势较平坦,西北部地势较陡峻B.该岛因火山喷发而
形成C.沿岸可能拥有不冻港D.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答案】12.A13.C【解析】本题考查日本。【12题详解】图示①②两地位于日本西北部,且西北领日本海,冬季西北风,从日本海补充了水汽,且①②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故多降
雪。③地位于西北季风背风坡,冬季降水少,④地不属于日本领土,故选A。【13题详解】根据放大图判断,河流中间流向四周,故中间高,四周低,排除A;此岛地处板块交界处,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挤压隆起成山,不是火山喷发而成,排除B;据纬度
位置和海陆位置可判断此地为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排除D;由于受日本海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在乙岛则有一些可以全年通航的天然良港,C正确。故选C。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A.
终年炎热B.冬暖夏凉C.终年寒冷D.冬冷夏热15.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A.干流流速缓慢B.峡谷险滩广布C.支流短小急促D.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16.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
洋流性质C.距海远近D.地形差异【答案】14.A15.A16.B【解析】【14题详解】从纬度看,赞比西河流域属于热带,结合图例看,图示区海拔1000-2000米左右,所以终年炎热。故选A。【15题详解】
根据图示,赞比西河上游干流流经地区海拔相差不大,因而干流流速缓慢,A正确;从图中还可看出赞比西河上游支流较长,并非短小急促,BC错误;另外,由于赞比西河流经的是热带气候区,因而河流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D错误,故答案选A。【16题详解】四个选择项都是影响景观差异的因素,但是根据题意
,同是20°纬线大陆东西岸,纬度位置相同,都临海,因而可排除A、C项;非洲大陆高原直逼海岸,因而排除D;两岸洋流性质不同,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B正确。故答案选B项。17.在某些沿海地区,常会出现“东风送雨”现象。下列气候分布地区中,最不可能出现这一现象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
性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详解】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最不可能出现东风送雨,B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以记忆为主,难度较小。18.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区别是()A.
乡村属于聚落,城市不属于聚落B.乡村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经济活动没有多大影响,而城市对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分布有巨大的影响C.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城市是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D.乡村的区
域差异不明显,城市的区域差异明显【答案】C【解析】【详解】一般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A错。乡村和城市都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经济活动有重大影响,B错。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C对。乡村和城
市都有区域差异,相比较而言,城市的区域差异要小一些,D错。19.近期,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其中,意大利、伊朗、西班牙、德国、美国等国累计确诊人数较多,这些国家所在的世界文化圈是()A.西欧文化圈、中东文化圈B.欧洲文化圈、美洲文化圈C.
西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D.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课本内容可知,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美国等国属于西欧文化圈,伊朗属于伊斯兰文化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海平原区,台风频繁,人口稀疏B.西欧平
原区,季风温和,人口稠密C.热带雨林区,环境恶劣,人口稀疏D.高山高原区,资源丰富,人口稠密【答案】C【解析】【详解】沿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交通便利,虽然会有台风,但平原地区人口很稠密,A错。西欧平原地区,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和,人口稠密,B错
。热带雨林地区,气候非常湿热,环境恶劣,人口稀疏,C对。高山高原区,自然条件恶劣,虽然有较丰富的资源,但人口很稀疏,D错。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状况熟悉并掌握。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
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如图甲为波兰位置图
,图乙为秘鲁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1.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的比例尺比图乙小B.波兰位于秘鲁的西北方向C.波兰和秘鲁皆位于西半球D.波兰位于秘鲁的东北方向22.根据地理坐标可计算出秘鲁国土南北最大距离约为()A.440kmB.1200kmC.1998km
D.2965km【答案】21.D22.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图和经纬网。【21题详解】根据经纬度,图甲的实际范围小,两图的图幅相同,所以甲图的比例尺比图乙大,A错。东西方向按经度差小的一侧判断,波兰位于秘鲁的东北方向,B错,D对。波兰位于东半球,秘鲁位于西半球,C错。故选D。【22
题详解】根据地理坐标,秘鲁的北部纬度约是0°,南部纬度约18°S,南北跨纬度约18°,纬度1°距离是111千米,可计算出秘鲁国土南北最大距离约为1998km,C对。A、B、D错。故选C。【点睛】根据经纬度,图甲的
跨纬度少,纬度较高,实际范围小。两图的图幅相同,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比例尺比越大。两点间的东西方向按经度差小的一侧判断。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纬度1°距离是111千米。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
°;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问题。23.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A.5时B.15时C.9时D.19时24.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A.55°NB.65°NC.75°ND
.85°N25.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答案】23.B24.C25.A【解析】【23题详解】弧线b
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则晨昏线与M点所在的纬线相切,已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则北半球出现极夜,M点所在的纬线以北为极夜区,以南为昼半球,M点位于昼半球中央经线上,为正午12点,M点位于Q、P两点正中央,与P
点所在的经线差45度,时间差3小时,P点在M点的东侧,故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5点,B正确,ACD错误。故选B。【24题详解】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大约每月移动8度(0--24度用时3个月),若为7月份,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范围是21.5°N到13.5°N,故M点的范围应是68.5°N到7
6.5°N,则结合选项可知,75°N纬线符合题意,C正确。7月份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55°N、65°N低于北极圈纬度,一年中没有极昼现象产生,与图示M点所在的纬线不符,A、B不正确。85°N纬线以内为极昼对应的直射点纬度小
于5°N,时间应为4月初或9月初,D不正确。故选C。【25题详解】Q地的经度为0°,则M地经度为东经45度,北京位于东经120度附近,与M点差5小时左右,M点是晨昏线与某条纬线的切点,或者在昼半球正中央,或者在夜半球正中央,地方时可能为0点或12点,若为12点的话,北京
为17点左右,不可能正日出,所以,此时M点所在经线为0点,北京时间为5点左右,则北京地方时为4点44分,此时日出早于6点,昼长夜短,北半球为夏季。洛杉矶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此时正是炎热干燥季节,森林火险等级最高,A对。枫叶应在秋季红,长城沿线桃红柳绿应在春季,南极地区此时为
极夜,B、C、D错。故选A。26.下列有关下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以山地为主,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②丙地高于丁地,相对高度约为400米③地形类型多样,丁地坡度比丙处缓④地势中部低,东北、西南高A.②
③B.①④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②项,根据题图可知,丙地高度在900-1000米之间;丁地高度在500-600米之间。所以两地相对高度在300-500米之间。因此丙地高于丁地,二者相对高差约为400米。故
②项正确。④项,根据等高线以及地图标识方向可以判断,该图中地势中部低,东北、西南高。故④项正确。①项,山脉应当为西南-东北向。故①项错误。③项,分布整体而言还是相对规律,并不复杂。故③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②④,正确答案为C。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7.若上图中是地球,则甲、乙
、丙、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丁28.若某人在乙处观察,此人所见的经纬网为下图中的A.B.C.D.【答案】27.C28.A【解析】【27题详解】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故最靠近赤道的丙看到的自转线速度最快。故选C。【28题详解】乙处为从北半球上空
侧俯视地球,故选A。B为从赤道上空看地球的侧视图,C、D为从北极点、南极点上空俯视地球的俯视图。故选A。下图是“世界四条著名河流河口附近地区图”。读图下列各题。29.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不能说明此现象成因的是()A.流域面积小,流量小,河流携带泥沙能力有限B.流经低平的盆地,利于河
水流动中泥沙沉积C.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D.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河口处泥沙不易沉积30.图示四个区域,为重要乳畜业分布区的是()A甲、乙B.乙、丙C.甲、丙D.丙、丁【答案】29.A30.D【解析】【分析】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
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29题详解】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的成因是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河口处泥沙不易沉积;流经低平的盆地,利于河水
流动中泥沙沉积;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该河流量大,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强,A正确。【30题详解】读图,甲是湄公河三角洲,水稻种植业。乙是刚果盆地,热带雨林迁移农业。丙是西欧平原,乳畜业为主。丁是五大湖区,以乳畜业为主。D正确。【点睛】本题难度较小,解
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它在军事、航空、航海等方面用处很大。读下面局部经纬网图,完成问题。(1)甲地的地理坐标________,该地通过地心的对
称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2)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_,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既无极昼极夜、又无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3)丙位于甲的________方向
。(4)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由甲飞往乙,其航程应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2220千米。【答案】(1).170°W,60°S(2).10°E,60°N(3).乙丁(4).丁(5).丙丁(6).甲
乙(7).西南(8).小于【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应用,考查知识的应用能力。难度一般。【详解】(1)根据图中极点为南极点,图中地球为顺时针旋转,顺地球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则甲点坐标为(170°W,60°S),通过地心的对称点的地理坐标,纬度数相
同,方向相反,经度数互补,方向相反,甲点对趾点的坐标为(10°E,60°N)。(2)甲(170°W)、丙(170°E)位于西半球,乙(150°E)、丁(150°E)位于东半球,丁纬度最高,自转线速度最小,丙丁位于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甲乙位于60°S,既无极昼极
夜、又无太阳直射现象。(3)丙纬度位于位于甲南面,经度位于甲的西面,故丙位于甲的西南方向。(4)甲乙位于60°S上,经度相差40°,纬线上的距离为40*111*cos60°=2200千米,由甲飞往乙的最短航线为球面劣弧的长度,比2220千米短。32.读世界某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完成
下列要求。(l)图中阴影部分为同一气候类型,简述其气候特征。(2)与B地相比,图示气候类型在A地分布范围较大,说明原因。(3)分析图示C地气候类型的成因。【答案】(1)全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2)A地位于亚马孙平原,三面环山,向东敞开,东部有从海洋带来暖湿气流的信风深入,受山地地
形抬升作用产生大量降水;附近有强大暖流流经,增温增湿;陆地面积大;受低气压带控制面积大等。或B地东部被东非高原阻隔,分布范围较小。(3)位于大分水岭的东侧,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等。【解析】【分
析】本题考查世界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区差异及其成因,属于基础知识考查,不难解答。【详解】(1)图中阴影部分主要分布于刚果盆地、印度尼西亚、亚马孙平原,因此图中阴影部分为同一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2)亚马逊
平原——三面环山,向东敞开,东部有暖湿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进入,受山地地形抬升作用产生降水,降水量大。刚果盆地——开口向西,吹离岸风,东侧高原阻挡水汽。刚果盆地东部被东非高原阻隔,分布范围较小。亚马孙平原附近有强大暖流流过,增温增湿。亚马逊的陆
地面积比刚果盆地的大的多。(3)C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该地位于大分水岭的东侧,地处热带,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
题。材料一东南亚地形图(图一)。材料二新加坡(图中乙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处马六甲海峡东端。该国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建设了裕廊工业区,工业区工业种类很多,特别是修船、炼油、食品等工业的兴起与地理位置关系密切。材料三爪哇岛地形分布图(
图二)和甲城市年降水量统计图(图三)。(1)指出图中城市分布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评价新加坡的地理位置特点。(3)说明爪哇岛的地势特点及判断依据。(4)归纳甲城市降水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沿河或沿海分布;分布在平原地区(或低海拔地区)。(2)新加坡位于太平
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具有重要的交通和战略意义;位于赤道附近,赤道无风带使其海洋航行风浪小(纬度低,免受台风灾害影响);地处马六甲海峡东端,海上航行繁忙,有利于船舶停靠、休息,补充淡水、燃料和食品(或修船、炼油、食品等工业产品市场广大)。(3
)南高北低。河流由南向北注入海洋;等高线南部海拔大于1000m,北部小于200m。(4)特点:全年降水丰富;大部分时间降水丰富,7~9月降水较少。原因:位于南纬5°~10°,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时间长,气
流上升动力强,降水量大;7~9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影响该地区;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雨影地区,所以降水稀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实物空间分布的描述、地理位置的评价、地势特点的判读及降水特点的描述及影响因素分析,整体综合性
强。【详解】(1)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直接根据图中城市分布进行判断即可,据图可知,图中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沿海地区,且这些地区地形平坦、主要为平原地区。(2)考查地理位置的分析,从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位置、经
济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材料一盒材料二可知,新加坡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处于两大洋之间的主要交通要塞,具有重要的交通和战略意义;位于赤道附近,由于纬度低。地转偏向力小,风力小,位于赤道无风带,经过该海区的轮船行驶安全;地处马六甲海峡东端,海上航行繁忙,有利于船舶停靠、休
息,补充淡水、燃料和食品,有利于发展相关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等。(3)考查地势特点的判断。据图可知,根据等高线和河流的流向进行判断,爪哇岛地势南高北低,地势起伏大;一是等高线的数值进行判断;二是河流由南向北流。(4)考查降水特征的分布
特点及成因分析,根据图三可知,甲城市全年降水充足,水量丰富,但季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11月至次年6月,7-9月降水较少;运用影响降水的因素进行分,该地位于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全年受赤道
低压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多;单7-9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该地信风带控制,降水少;且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