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暑假学情检测物理试题 含答案.doc,共(11)页,491.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4f34d672b51548dfe0c9405e5a9ecc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安一中2020级高一暑假学情检测物理试卷时间:100分钟总分:11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11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16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不全得2分,选错或多选不得分)1.自然界中某个量D的变化量D,与发
生这个变化所对应的x的变化量x的比值Dx,叫做这个量D对x的变化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D、x表示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则Dx是恒定不变的B.若D、x表示某弹簧中的弹力与形变量,则在弹簧的弹
性限度内Dx是变化的C.若D、x表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时的动能与位移,则Dx越大,合外力对质点做功的功率就越大D.若D、x表示电场中x轴上各点的电势和位置坐标,则某点附近的Dx越大,该点沿x轴方向的电场强度xE越大2.如图所示,一同学表演荡秋千。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10m,
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kg。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速度大小为8m/s,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A.200NB.400NC.600ND.800N3.如图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前2s的位移为2
0m,随后2s的位移为零,已知斜面足够长,关于物体的运动,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后2s保持静止B.物体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2D.斜面倾角为30°4.如图所示,跨过轻质定滑轮的轻绳一端与水平桌面上的小车相连,另一端悬挂一托盘,盘内放
置一砝码,轻绳在桌面上的部分与桌面平行。已知小车质量均为2m、托盘、砝码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一切摩擦。现释放小车,小车在桌面上运动的过程中,砝码对托盘压力的大小为()A.13mgB.12mgC.23m
gD.mg5.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从斜面上的P点分别以v0和2v0的速度水平抛出A、B两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若两小球均落在斜面上且不发生反弹,则()A.A、B两球的水平位移之比为1∶2B.A、B两球的飞行时间之比为1∶4C.A、B两球下落的高度之比为1∶4D.A、B两球落到斜面
上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46.如图,游乐场中,从高处A到水面B处有两条长度相同的光滑轨道。甲、乙两小孩沿不同轨道同时从A处自由滑向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比乙先到达B处B.甲、乙在同一高度的速度相同C.甲、乙在同一时刻总能到达同一高度D.甲的切向加速度始终比乙的大7.质量
为m的汽车,其发动机额定功率为P.当它开上一个倾角为θ的斜坡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力的k倍,则车的最大速度为()A.B.C.D.8.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A=2kg,mB=1kg,A和
B相距x=9.5m,A以v0=10m/s的初速度向静止的B运动。已知A从开始运动到碰后停止运动共运动了6s。碰后B在A停止运动多长时间后停止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取g=10m/s2,A、B相碰时间极短,可忽略)()A.2sB.3sC.8sD.10s9.取一对用绝缘支
柱支持的金属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现在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导体A,如图,用手触摸一下A,放开手,再移去C,再把A和B分开,此时A和B上带电情况是()A.A和B都带负电B.A和B不带电C.A带负电,B不带电D.A
和B都带正电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p=-BCAGMmr,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1的轨道Ⅰ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椭圆轨道Ⅱ的变轨过程进入半径为R3的圆形轨道Ⅲ
继续绕地球运动,其中P点为Ⅰ轨道与Ⅱ轨道的切点,Q点为Ⅱ轨道与Ⅲ轨道的切点,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Ⅰ上的动能为GMm2R1B.卫星在轨道Ⅲ上的机械能等于-GMm2R3C.卫星在Ⅱ轨道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Ⅲ轨道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在Ⅰ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小于在Ⅱ轨
道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11.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其中c为ab的中点。已知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3V,φb=9V,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电场在C点处的电势一定为6VB.a点处的场强Ea一定小于b点处的场强
EbC.正电荷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势能一定增大D.正电荷只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一定增大12.如图所示,斜面除AB段粗糙外,其余部分都是光滑的,物体与AB段的摩擦因数又处处相等,一个从顶点滑下的物体,经过A点时速度与经过C点时的速度相等,且AB=BC,则以
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AB段和BC段的加速度相同B.物体在AB段和BC段的运动时间相等C.重力在以上两段运动中对物体做的功相等D.物体在以上两段运动中的动量变化量相同13.如图甲所示,0.1kg的小球从最低点
A冲入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半径为0.4m的半圆形轨道,此后小球速度的平方与其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小球恰能到达最高点C,轨道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B为AC轨道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乙中x=4B.小球从B到C损失了0.125J的机械能C.小球从A到C合外力对其做的功为1.05JD.小球从C抛出后,落地点到A的距离为0.8m14.如图,水平地面上固定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斜面顶端有一光滑定滑轮,一轻绳跨过滑轮,绳两端分别连接小物块A和B.已知斜面倾角θ=30°,小物块A的质量
为m,小物块B的质量为0.8m,小物块B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小物块A距离定滑轮足够远.开始时,小物块A和小物块B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用手按住小物块A,然后松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A.松手瞬间,小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16gB.松手后
,小物块A的机械能守恒C.小物块B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D.小物块A能够上升到的最高点与地面的距离为15.两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点电荷固定在x轴上的O、M两点,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φ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C为ND段电势最低的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1、q2为等量同种电荷B.N、
C两点间场强方向沿x轴负方向C.N、D两点间的电场强度大小沿x轴正方向先减小后增大D.将一正点电荷从N点移到D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16.真空中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由A点无初速自由下落t秒,在t秒末加上竖直向上、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再经过t秒小球又回到A点.小球电荷量不变且小球从未落地,重
力加速度为g.则()A.整个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变化了mg2t2B.整个过程中小球速度增量的大小为2gtC.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回到A点时小球动能变化了mg2t2D.从A点到最低点小球重力势能变化了mg2t2二、实验探究题(每空2
分,17题10分,18题6分,共16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17.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的硬板上。钢球沿斜槽轨道PQ滑下后从Q点飞出,落在水平挡板MN上。由于挡板
靠近硬板一侧较低,钢球落在挡板上时,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移动挡板,重新释放钢球,如此重复,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点。(1)(多选)下列实验条件必须满足的有______。A.斜槽轨道光滑B.斜槽轨道末段
水平C.挡板高度等间距变化D.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钢球(2)为定量研究,建立以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的坐标系。a.取平抛运动的起始点为坐标原点,将钢球静置于Q点,钢球的______(选填“最上端”、“最下端”或者
“球心”)对应白纸上的位置即为原点;b.如图所示,在轨迹上取A、B、C三点,AB和BC的水平间距相等且均为x,测得AB和BC的竖直间距分别是y1和y2,则21yy______31(选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
”)。可求得钢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结果用上述字母表示)。(3)(多选)为了得到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同学们还提出了以下三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A.从细管水平喷出稳定的细水柱,拍摄照片,即可
得到平抛运动轨迹B.用频闪照相在同一底片上记录平抛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平滑连接各位置,即可得到平抛运动轨迹C.将铅笔垂直于竖直的白纸板放置,笔尖紧靠白纸板,铅笔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将会在白纸上留下笔尖的平抛运动轨迹18.一细绳跨过悬挂
的定滑轮,两端分别系有小球A和B,如图所示。一实验小组用此装置测量小球B运动的加速度。(1)令两小球静止,细绳拉紧,然后释放小球,测得小球B释放时的高度h0=0.590m,下降一段距离后的高度h=0.100m
;由h0下降至h所用的时间T=0.730s。由此求得小球B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2)从实验室提供的数据得知,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100.0g和150.0g,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9.80m/s2。根据
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可得小球B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3)可以看出,a′与a有明显差异,除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外,写出一条可能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共3道题,总计30分。19题8分,20题10分,21题
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9.直升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往水源取水灭火,悬挂着m=500kg空箱的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45°.直升
机取水后飞往火场,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稳定在a=1.5m/s2时,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2=14°.如果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且忽略悬索的质量,试求水箱中水的质量M.(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14°≈0.242;
cos14°≈0.968)20.如图所示,传送带AB总长为l=10m,与一个半径为R=0.4m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BC相切于B点,传送带运动方向向右,现有一个滑块以v0=4m/s初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从A点水平滑上传送带,滑块质量为m=10kg,滑块与传送
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已知滑块运动到B端时,刚好与传送带同速,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传送带的速度v;(2)滑块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3)求滑块第二次在传送带上滑行时,滑块和传送带系统产生的内能Q.21.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的
固定斜面的底端安装一弹性挡板,P、Q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和4m,Q静止于斜面上A处。某时刻,P以沿斜面向上的速度v0与Q发生弹性碰撞。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tanθ,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P与斜面间无摩擦,与挡板之间的碰撞
无动能损失。两物块均可以看作质点,斜面足够长,Q的速度减为零之前P不会与之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求P与Q第一次碰撞后瞬间各自的速度大小vP1、vQ1;(2)求第n次碰撞使物块Q上升的高度hn;(3)求物块Q从A点上升的总高度H;长安一中2020
级高一暑假学情检测物理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答案DBDBCABBA题号10111213141516答案CCBCADACDACBD二、实验题:17.(1)BD(2)球心大于(3)AB18.(1)1.84(2)1.96(3)滑轮的出有摩擦或滑轮有质量三、计算题19.答案4.5×
103kg解析直升机取水时,水箱受力平衡T1sinθ1-f=0①T1cosθ1-mg=0②由①②得f=mgtanθ1③直升机返回时,由牛顿第二定律T2sinθ2-f=(m+M)a④T2cosθ2-(m+M)g=0⑤由③④
⑤得,水箱中水的质量M=4.5×103kg20.(1)6m/s(2)1.8m(3)220J21.(1)1035Pvv=−1025Qvv=(2)21072525nnvhg−=()(n=1,2,3……)(3)2018vHg=解析:
(1)P与Q的第一次碰撞,取P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114PQmvmvmv=+①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20111114222PQmvmvmv=+②联立①②式得1035Pvv=−③1025Qvv
=④故第一次碰撞后P的速度大小为035v,Q的速度大小为025v(2)设第一次碰撞后Q上升的高度为h1,对Q由运动学公式得211=2(2sin)s0inQhgv−−⑤联立①②⑤式得20125vh
g=⑥设P运动至与Q刚要发生第二次碰撞前的位置时速度为02v,第一次碰后至第二次碰前,对P由动能定理得22021111=22Pmvmvmgh−−⑦联立①②⑤⑦式得02075vv=⑧P与Q的第二次碰撞,设
碰后P与Q的速度分别为2Pv、2Q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2224PQmvmvmv=+⑨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202221114222PQmvmvmv=+⑩联立①②⑤⑦⑨⑩式得203755Pvv=−⑪202755Qvv=⑫设第二次碰撞后Q上升的高度为h2,对Q由运动
学公式得222=2(2sin)s0inQhgv−−⑬联立①②⑤⑦⑨⑩⑬式得20272525vhg=⑭设P运动至与Q刚要发生第三次碰撞前的位置时速度为03v,第二次碰后至第三次碰前,对P由动能定理得22032211=22Pm
vmvmgh−−⑮联立①②⑤⑦⑨⑩⑬⑮式得203075vv=()⑯P与Q的第三次碰撞,设碰后P与Q的速度分别为3Pv、3Q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3334PQmvmvmv=+⑰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20333111
4222PQmvmvmv=+⑱联立①②⑤⑦⑨⑩⑬⑮⑰⑱式得2303755Pvv=−()⑲2302755Qvv=()⑳设第三次碰撞后Q上升的高度为h3,对Q由运动学公式得233=2(2sin)s0inQhgv−−○21联立①②⑤⑦⑨⑩⑬⑮⑰⑱○21式得2203
72525vhg=()○22总结可知,第n次碰撞后,物块Q上升的高度为21072525nnvhg−=()(n=1,2,3……)○23(3)当P、Q达到H时,两物块到此处的速度可视为零,对两物块运动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2010(4)tan4cos2sinHmvmmgHmg−=
−+−○24解得2018vHg=○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