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西三新学术联盟百校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试题 地理 答案.pdf,共(3)页,195.70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238e6c637bd6f5d61e2b3adc29418a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届广西三新学术联盟5月・百校联考(地理)参考答案1.A2.C【解析】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年来广州市常住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广州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下降,
A正确,B错误;无法获知通过调控人口规模以减少城市问题与长时间发展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人口迁入,CD错误。故选A。由材料可知,目前广州市人口处于缓慢增长甚至负增长,故需要人口增加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推迟职工退休年龄,是缓解人口老龄化,但不能增加人口数量,A错误;扩大劳
动密集型产业规模不符合广州经济发展方向,B错误;降低人才落户门槛,可以吸引人口迁入,增加人口数量,C正确;解除生育政策限制,不一定会增加常住人口数量,D错误;故选C。3.B4.D【解析】3.根据材料可知,邻里中心
是集合多种生活服务设施的综合性市场,主要服务对象步行15分钟以内可达,与大型商业区不同,邻里中心主要穿插布局在居住区内,居民区人口密度大,相同面积区域内的邻里中心数量越多,每个邻里中心服务半径越小,B正确;顾客以步行到达为主,因此城市等级高低
、距市中心远近、城市路网规划对其服务范围影响不大,ACD错误。故选B。4.由材料可知,邻里中心是集合了多种生活服务设施的综合性市场,成为城市土地科学规划和集约利用的新型案例,故建设邻里中心的主要意义是优化住宅区配套
设施,D正确;打造大型商业中心、改善社区生态环境、加强城市规模化建设都不是其主要意义,ABC错误。故选D。5.B6.B7.C【解析】5.老挝的国土面积并不比越南大,A错误;与越南相比,老挝地处内陆,未开发土地占比高,经济较落后
,土地成本较低,开发风电的成本较低,B正确;老挝地处内陆,平均风速较越南小,C错误;由材料可知,该项目为老挝首个风电项目,老挝的风电产业基础并不好,D错误。故选B。6.由材料可知,老挝风电项目是我国优势产能和先进产能的主
动对外输出,并非过剩产能的输出,A错误;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能扩大海外市场,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B正确;老挝新能源装备技术水平较低,承建老挝风电项目并不能提升我国企业的装备技术,C错误;我国企业承建老挝风电项目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而
不是优化产业结构,D错误。故选B。7.电力的跨境输送可以改善越南的能源结构,但不会影响其口岸贸易额,A、B错误;由材料可知,该风电项目是在满足老挝用电需求后向越南输电,对外输电与保障老挝能源安全关系不大,排除D;老挝经济体量有限,多余的风电向越南输送,可以提高整体电能利用率,
避免“弃风”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提高老挝的外汇收入,C正确。故选C。8.B9.A【解析】8.7月孟加拉湾洋流呈顺时针运动,①海域受来自阿拉伯海的高盐度洋流影响显著,盐度较高,A错,B对;7月孟加拉湾海域降水量大,①②海域均会受此影响盐度降
低,据此无法判断盐度差异,C错;②海域附近有岛屿分布,但受陆地径流补给影响会使②海域盐度降低,D错误。故选B。9.③海区上升流出现的季节是夏季,强度大;③海区位于孟加拉湾西岸,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近岸海水缺失,底层海水上升补充,形成上升流;因西南季风势力强,上升流强度大。④
海区上升流出现的季节是冬季,强度小。④海区位于孟加拉湾东岸,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近岸海水缺失,底层海水上升补充,形成上升流;因东北季风势力弱,上升流强度小。故A正确。{#{QQABBYSEggAIAIJAARhCAwEwCEEQkAEAAAoOAFAMsAIASRFABAA
=}#}10.B11.C【解析】10.根据材料可知,该准静止锋处于减弱阶段,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压线由密集到稀疏,因此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I、III、II,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根据图示可知,图③为准静止锋削弱时段,准静止锋还未消
失;准静止锋也是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爬升,冷气团位于下侧,因此甲地从近地面上升时,首先遇到冷气团,气温下降,随后遇到暖气团,气温上升,最后气温随着海拔上升持续下降,图②符合;乙位于暖气团控制区,无逆温现象,气温由近地面向高空逐渐下降,图③符合。C正确
,ABD错误。故选C。12.C13.B14.D【解析】12.由材料可知,该煤矸石山植被演替经历了一年生草本阶段、多年生草本阶段、灌草阶段、灌木阶段、灌木与乔木混合阶段,早期的煤矸石未发育为成熟的土壤,肥力较差,故先生长的是耐贫瘠的草本植
被,随着草本植被不断改良煤矸石,有机质不断富集,土壤肥力增加,逐渐发育灌草植被、乔木植被,说明其演变受土壤的条件制约,C正确;在煤矸石不断发育为土壤的过程中,热量、水分、光照变化较小,ABD错误。故选C。13.植被的自
然演替受水热条件、水分、土壤等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自然条件优越,利于植被生长与演替。材料信息表明,该煤矸石山南、北坡因水分差异导致植被演替的先后顺序及速度差异明显,该煤矸石山由废弃的煤矸石堆积而成,相对高度不大,南坡虽然是夏季的迎风坡,但地形抬升小降水量差异小,但南坡为阳坡,光照强气温较高,
蒸发旺盛,(植被生长旺季)水分条件较北坡差,因此,与北坡相比,南坡植被演替速度更慢。故选B。14.如果自然环境稳定且无人类活动干扰,该煤矸石山土壤会逐渐成熟,具有优势的乔木逐渐会取代其他植被,成为优势物种,导致植被的变化趋势为草本植物物种减少,温带落叶阔叶乔木植物物种增加
,D正确;ABC错误。故选D。15.C16.C【解析】15.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图中三地均在北回归线以北,故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因此图三地由南到北排序为甲、乙、丙。地球自西
向东转,越东的点越早经过正午,读图中三地正午出现时间早晚可知,三地由东向西排序为甲、乙、丙。综上所述,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方位关系排序依次是自东南向西北,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越低,纬度越高,昼越长,A错误;甲地正午时约为北京时间12点,此时东12区为16点,新的一
天范围大于一半,旧的一天范围小于一半,B错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结合图中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计算得知乙地的纬度,再根据乙地的纬度可计算乙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18度,C正确;丙地昼长更长,日出日落位置更偏北,D错误。故选C。17.(
1)沿海岸线分布(与海岸线平行);呈C型分布;串联起我国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三大经济圈(或连接辽、冀、津、鲁四省(市)。(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或增加居民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改善沿线城市基础设施;人口和产
业沿高铁线集聚,带动沿线城市发展升级;促进区域之间的联系,加强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合理布局铁路网,促进区域交通发展;(3)增长极以其优势(投资环境好,效益好,发展机会多等)吸引周边产业和人口向增长极集聚(产生规模效益);沿交通干线分布有利
于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区域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继续向增长极集聚的同时,也开始向沿线地区集中,沿线地区便成为经济活动密集区。{#{QQABBYSEggAIAIJAARhCAwEwCEEQkAEAAAoOAFAMsAIASRFABAA
=}#}18.(1)原因:该山地海拔最高,水汽供应充足,末次冰期雪线降低,冰川发育最早。(2)末次冰期最盛期,海洋面积减小,蒸发减弱,提供的水汽有限;冬季,海面封冻范围大,西北风携带的水汽减少;夏季风减弱,到达陆
地的水汽减少。(全年降水减少,雪线升高,冰川面积缩小)。(3)末次冰期之前,日本海周边山地海拔较低,高度在雪线之下;随着板块挤压,山地继续抬升,超过末次冰期雪线高度,冰川发育。现代,随着冰期结束,气候转暖,古冰川消失。19.(1)海底释放的甲烷一部分在
海水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溶解于海水中的CO2含量增加;进入大气的甲烷加剧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促进海水中甲烷的氧化反应,导致海水中CO2含量进一步增加;海水表层温度升高,会抑制海水的上下对流,不利于海水中CO2外溢,从而加剧海水酸化。(2)甲烷
作为强温室气体释放到大气中加剧全球变暖,加速极地冻土层的融化;冻土融化,冻土区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更多甲烷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极地冻土融化量加剧。(3)论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海底甲烷的释放对海洋生物的产生较大的影响。(2
分)论据(利弊结合6分,只有利或弊最多4分):(有利)甲烷为冷泉渗漏区的自养化能生物(初级生产者)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初级生产者为深海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有利于冷泉生态系统的形成。(不利)海底甲烷的释放会导致海洋酸化以及海洋暖化,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
系统破坏会导致部分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发育受到不利影响。{#{QQABBYSEggAIAIJAARhCAwEwCEEQkAEAAAoOAFAMsAIASR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