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 含答案.docx,共(7)页,593.89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207c524406f839b504b1efde29f5cc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婆罗门自己说,我们之所以高贵,是因为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而广大的吠舍则认为,婆罗门的高贵是因为他们的出身。这表明对同一历史事物
A.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认识B.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解释C.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观点D.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理解2.公元前2世纪,在罗马征服希腊后,罗马官兵从希腊挑选并带回来的大批人质里面,包含有贵族、伦理学家
政治理论家、历史学家、诗人等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奴隶、杂技演员,甚至还有主厨。这种现象会导致A.希腊民主遭受致命摧残B.希腊文化在罗马扩散C.罗马的法治迅速发展D.罗马社会矛盾日趋尖锐3.《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凡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窝藏奴隶者,都处以死刑;窃贼应
处死,或处以重罚;奴隶否认其主人,则割去该奴隶的耳朵。由此可见A.法典具有极端性和残酷性B.法典内容全面且具操作性C.法典体现奴隶主阶级意志D.法典严厉镇压奴隶的反抗4.13世纪的很多城市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它们
享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铸币、军事防卫以及对外宣战、媾和等权利。以上内容表明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是A.相对自治的共同体B.教皇控制的领地C.工商业者的集散地D.领主控制的庄园5.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
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在此作者认为,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A.西欧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欧洲社会对东方商品的渴求C.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
要商路D.垄断贸易引发了激烈的商业竞争6.王加丰在《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中列出1600年运人欧洲部分商品的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A.欧洲与亚非美洲联系更加紧密B.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C.商业革命导致贸易内容的改变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7.15世纪末
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万千克。1521~1544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运回黄金2900千克,白银30700千克,在1545~1560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达到平均每年5500千克和24.6万千克。这种现象A.加速了西欧封建
制度的解体B.促成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C.表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D.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8.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时曾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具体事件而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通的理论所引
导。”“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主要是指A.马克思主义B.进化论C.启蒙思想D.基督教神学9.有学者指出,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当时社会唯一有效的罗马
天主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材料旨在说明,牛顿学说A.开始动摇封建神学在欧洲的统治地位B.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C.构建了一个科学与民主的崭新时代D.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10.据统计,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为29
30万,城市化水平为3%;1850年世界城市人口增至8080万,城市化水平上升至6.4%。这反映出当时A.新兴政体全球扩展B.民众生活极大改善C.电气革命成效斐然D.工业革命不断发展11.1505年,葡萄牙远征军指挥官阿尔马达率队开赴印度之前,国王亲自授旗并指示:“
同穆斯林作战,同其他异教徒做生意。”对此材料理解全面的是A.葡萄牙远征兼有经济和宗教双重目的B.葡萄牙只是为了发展贸易而对外远征C.葡萄牙远征更多的是为了改造异教徒D.葡萄牙仇恨穆斯林,不同他们做生意12.在“光
荣革命”前,英国90%的商品出口到欧洲大陆;大约100年后,英国对欧洲的贸易比重下降到30%,对美洲则增长到近58%。这一变化产生的背景是A.率先完成工业革命B.王权不断得到加强C.主导世界市场运行D.获得大
量的殖民地13.近代以来,非洲岛国赤道几内亚首都的名称发生多次变更。1827年,英国人将其命名为“克拉伦斯城”;1843年,西班牙人以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的名字命名该地;1968年,赤道几内亚以民族英雄马拉博的名字重新命
名该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英国与西班牙在地名问题上存在分歧B.欧洲国家惯于通过奴化手段对外扩张C.地名的变更常与殖民侵略和民族意识有关D.不严谨的人为因素往往造成地名变化无常14.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第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
工的基本格局。粮食和原料的生产越来越集中于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则集中于欧美诸国和日本。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B.早期殖民扩张C.开辟新航路D.第一次工业革命15.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的领导者提拉克曾经说:“自治,就是自己的统治,要把全部管理权拿到自己手里,我要房子的钥匙。”对提拉克主张的“自治”,最准确的理解是A.强烈要求殖民当局改革政治B.英国应改善英印关系C.英国殖民当局应让国大党管理印度D.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16.使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进人“觉醒”阶段
的决定因素是A.亚洲革命风暴之后的必然结果B.亚洲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C.日本帝国主义对亚洲的疯狂侵略D.民族民主思想在亚洲各国的传播17.1900年英国所占殖民地面积为3271万平方公里,人口3.67亿,1
913年工业产量世界第三;法国占有1098万平方公里,人口5000万,1913年工业产量世界第四;甚至连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等资本主义小国,也占有647万平方公里的的殖民地,人口6500万,远超过了德国、美国和日本三国殖
民地的总和,1913年德国工业产量世界第二,美国工业产量世界第一。一时间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声音越来越强。由此可见“一战”的根本原因是A.老牌帝国对新兴帝国的挑战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C.帝国主义为了争夺世界霸权D.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18.“弗兰茨·斐迪南在
萨拉热窝遇刺事件被推动战争的两大军事集团所利用,更是被奥匈帝国当做了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这段话说明A.“一战”根源是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B.“一战”是民族自卫战争C.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D.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开始的标志19.美国黑人领袖杜波
依斯在1918年写道:“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提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反映了他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A.导致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遭到重大损失B.推动了以欧洲为中
心的世界格局形成C.促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激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20.《凡尔赛条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凡尔赛条约》A.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B.严重损害了
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C.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D.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21.华盛顿体系是凡尔赛体系的继续,这二者的相同之处是①都涉及到了中国问题,侵犯了中国主权②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③都是战胜国对战败国严厉制裁的体现④都体现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利益再分配原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与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和美国的历程相比,苏俄一登上世界历史舞台就散发着史诗般的光辉,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像苏俄那样,一开始就以人类和世界的名义,开创着文
明的新纪元。”新纪元”是指苏俄A.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建立无产阶级政权C.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D.最早开始工业革命23.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
败。”这里的“尝试”是指A.斯大林模式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十月革命24.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倡导“回到纺车去”,其实质意义是A.提倡自然经济反对世界市场的扩展B.振兴印度经济建立平等和谐社会C.发展以丝织业为代表的经济D.恢复手工生产抵制西方物质文明25.两次世
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中,相似点有①出现社会主义国家②形成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③战后分割德国领土④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小题18分,27小题20分,28小题12分,
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早在近代初期,西方殖民者就已在非洲建立殖民据点。进入19世纪后,侵占非洲土地的活动加强,但主要在沿海地区。……(19世纪)70年代苏伊士运河的开始通航,西非和南非新的金矿和钻石产地的发现,以及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成功,大大提高了非洲在整个世界的政治
、经济和战略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争夺和瓜分非洲的狂潮。——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二到1938年为止,西方列强在非洲的资本输出数额巨大……利用成立的矿业公司、种植园公司和商业公司等垄断了非洲殖民地的采矿、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控制其国民经
济。……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地的资本输出,不是投资在有利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部门,而是投资于供出口可获暴利的矿业和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上。——摘编自《世界历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870年前后西方列强对非洲殖民侵略的主要变化;(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
要原因。(6分)(2)19世纪晚期,面对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加深,非洲人民掀起反抗斗争的高潮,试举出其中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2分)并指出其主要特点。(2分)(3)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掠夺的主要特点。(4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
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更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
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引自《斯大林选集》下卷材料二毛泽东评论苏联
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毛泽东选集》材料三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
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的稞麦,每公斤付给农民
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饿死了1000万人。”——引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1)
依据材料一,分析工业化通常应按什么途径进行?(2分)为什么?(4分)(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采取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途径的原因。(4分)(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苏联工业化所采取的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4分)我们从中可吸取什么教训?(6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材料欧洲人在技术(包括军事技术)、经济和行政上的成就远优于亚非地区的人民。借着这些成就,欧洲人能够让亚非地区的人民在世界市场上享有他们的成果,大量工业生产的利益,改进了生产力,较佳的保健及教育,内政上的安全
,以及改善了的行政。欧洲的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地区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欧洲人接着滥用他们军事上的优势,并且受他们工业家渴求廉价原料所推动以及为
他们的大量产品找市场,欧洲邦国的政府把亚非地区独立的人们拉到他们轴心里去,在经济上剥削他们,挫折其本土经济的成长和民族的生活,否认他们自决的天然权力,攻击他们的文化,并且把他们暴露在所谓的西方文明之下。——《
殷海光文集》请评述材料中近代欧洲人的成就对亚非国家和人民所产生的影响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不得照抄材料)(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