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周考生物试题 答案.docx,共(5)页,18.21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0d97e96352a8190a81406fe32cc1d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周考试题(卷)高二生物答案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1.【答案】D【解析】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是光反应进行的场所,光反应可产生ATP,ATP合成需要相关
酶的参与,因此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A正确;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某些情况下,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B正确;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的存在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
息交流,C正确;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基质中,它能参与编码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酶,D错。2.【答案】A【解析】在酸性土壤中,小麦不能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A错误;农田适时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增强农作物
根系的有氧呼吸,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对矿质元素进行吸收,B正确;土壤微生物可以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离子等,植物的根系能吸收这些无机离子用于生命活动,C正确;给玉米施肥过多时,土壤渗透压升高,当其高于玉米根的细胞液渗透压时,玉米会因根系水分外流而出现“烧苗”现象,D正确。3
.【答案】D【解析】A细胞外液是指多细胞生物的体内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又指内环境,A正确;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气体、激素、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等物质,B正确;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物质交换关系为血浆与组织液相互交换、组织液中的物质透
过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中、淋巴中的物质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C正确;D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小肠壁的肌细胞不能从消化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只能从组织液中吸收,D错误。4.【答案】D【解析】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A正确;血浆渗透压
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正确;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会导致组织水肿,C正确;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D错误。5.【答案】C【解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其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A正确;兴奋传
递过程中,位于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此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B正确;细胞代谢是指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可见细胞代谢发生在细胞内,细胞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C错误;突触间隙中的液
体为组织液,含有少量蛋白质,D正确。6.【答案】C【解析】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组织细胞在代谢过程中,需从细胞外液中吸收营养物质,并将代谢产物排到细胞外液中,因此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能影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A正确;组
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少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渗入淋巴,B正确;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健康人的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可见,内环境
稳态受到破坏,细胞内各种代谢活动不一定都会减慢,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因其内环境中的甲状腺激素高于正常水平而导致细胞代谢增强,C错误;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浆和淋巴结中,D正确.7.【答案】B【解
析】血浆内的蛋白质减少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将导致组织液增多,A正确;机体中细胞质基质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错;血浆浓度升高会促使其渗透压升高,C对;组织液与细胞内液成分的差异主要由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决定,D正确。8.【答案】B【解
析】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血浆中的水可来自组织液、淋巴和消化道等,B正确;CO2在组织细胞中产生,所以图中d处的CO2浓度最高,C错误;组织细胞的代谢废物大部分经组织液进入血浆,D错误。9.【答案】C【解析】肝脏
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细胞内液是肝脏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单细胞生物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所以人表皮细胞也不能直接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胃通过口腔和肛门与外界直接连通,因而胃内环境属于外环境。10.【答案
】B【解析】人体的体液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而细胞内液约占23,A错误;a为血浆,其中水分的主要功能是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B正确;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是由a(血浆)、b(淋巴)和c(组织液)组成的,但也只是体液的一部分,C错误;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而a为血浆,
D错误。11.【答案】A【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手脚磨出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B正确;血浆中水的来源是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正确;血浆可以和组织液相互渗透,
激素可以从组织液中进入血浆,D正确。12.【答案】D【解析】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到血液中的葡萄糖量,以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A错误;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和吸入CO2和O2,以维持机体的pH和能量
需求的相对稳定,B错误;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C错误;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没有直接关系,D正确。13.【答案】A14.【答案】B【解析】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
淋巴。葡萄糖属于血液运送的营养物质之一,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其次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A项正确;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人体摄入弱碱水不会导致血浆pH显
著上升,B项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C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项正确。15.【答
案】A【解析】据图分析,①表示淋巴,②表示毛细淋巴管,③表示毛细血管,④表示血浆,⑤表示组织液,⑥表示细胞内液。肾小球炎症会导致蛋白质的流失,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水分向组织液中渗透,造成组织水肿;图
中③是毛细血管壁,其通透性增强,会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生物体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液,应为⑥;图中①是淋巴,其成分来源于⑤组织液,流向④血浆。16.【答案】D【解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人体的内环境。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统
称为血细胞,是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它们生活在血浆这个液体环境中进行各自的生理功能。因此血浆是血细胞的内环境。17.【答案】B【解析】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非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A错误;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较,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正确
;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为组织液和血浆,C错误;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错误。18.【答案】A【解析】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仅仅血浆成分稳定,机体不一定达到稳态,A错误;糖原在肝细胞和肌细
胞中合成,一般不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B正确;在人体内环境中,组织液的去路有两条,一条是渗回血浆,另一条是渗入淋巴,C正确;血浆与组织液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正确。19.【答案】A【解析】组织细胞可以与内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人体血浆的pH接近中性
;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赖于Na+和Cl-。20.【答案】B【解析】A、D发生的场所为细胞内;C发生的场所为消化道内;只有B项符合题意。21.【答案】C【解析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则组织液向血浆渗入量增多,组织液减少。22.【答案】A【解析】血浆中的氨基酸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周围,由毛细血管经主动运输进入组织液,再由组织液经主动运输进入肌肉细胞。23.【答案】C【解析】肝脏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细胞内液是肝脏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
。单细胞生物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使是人表皮细胞,也不能直接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胃通过口腔和肛门与外界直接连通,因而胃内环境属于外环境。24.
【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几种体液的关系可以判断,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5.【答案】D【解析】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故滴加少量酸或碱其p
H基本不变,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滴加过量碱时,pH会升高,滴加过量酸时,pH会降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26.【答案】B【解析】图中①表示血管壁细胞,其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③表示组织细胞,其内环境
为组织液,A错误;若人长期营养不良,⑤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则水分进入②组织液增多,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血浆蛋白,因此其在成分上比组织液和淋巴含有的蛋白质多,但是血浆渗透压、组织液的
渗透压以及淋巴的渗透压基本相等,C错误;高原地区缺氧,无氧呼吸增强,产生的乳酸增多,导致血浆的pH有所下降,但是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因此血浆的pH不会明显降低,D错误。27.【答案】C【解析】Ⅰ为肺,Ⅱ是小肠,Ⅲ为肾脏,Ⅳ是皮肤,①表示消化吸
收,②为重吸收。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当血糖浓度下降时,由肝糖原分解成的葡萄糖可从肝细胞中出来进入血液,即葡萄糖也能从细胞进入内环境,A错误;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健
康人的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一定将引起渗透压下降,B错误;②为在尿液形成过程中的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因此Ⅲ器官为肾脏,Ⅲ器官功能异常,会导致细胞代谢终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进而造成内环境稳态
被破坏,C正确;呼吸系统具有完成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作用,其主要器官是Ⅰ所示的肺,而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肌肉,Ⅳ是皮肤,是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之一,D错误。28.【答案】C【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④为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A正确;②血浆中的蛋白质减少
,将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③组织水肿现象,B正确;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组织细胞的线粒体)扩散到②血浆至少需穿过5层膜(2层线粒体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即1
0层磷脂分子层,C错误;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两者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29.【答案】C【解析】对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过程a提供物质和能量,过程b排出代谢废物,过程
c回流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三者都比较重要;①错误;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而出现组织水肿,②正确;组织液处在动态平衡中,组成物质是变化的,③错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④正确。30.【答案】B【解
析】图示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使乳酸含量增加;bc段下降是由于乳酸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转化为其他
物质。A、ab段上升是由于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所致,A错误;BC、初进高原缺氧导致细胞无氧呼吸增强,产生大量乳酸,但此时并非只进行无氧呼吸。进入高原一段时间后,机体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加,运输氧的能力增强,因此乳酸浓度降低,同时,血液中的
乳酸可与缓冲物质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B正确;C错误;D、在bc段,乳酸与血浆中NaHCO3反应,D错误。二、填空题(共40分,每空2分)31.【答案】(1)甲(2)甲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
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乙大(3)乙(4)CO2【解析】(1)由题图可知,乙的光饱和点及光补偿点都比甲低,因此甲、乙两种植物在光照强度较低时乙更具有生长优势。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更高,说明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
甲。(2)根据曲线图可知,甲种植物的光饱和点较高,对光照的需求大。当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3)乙种植物的光补偿点较低,所以更适合在光照较弱的林下种
植。(4)夏日晴天中午温度过高,气孔部分关闭,因此进入叶肉细胞的CO2不足,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32.【答案】(1)细胞内液淋巴血浆①(细胞内液)(2)蛋白质Na+、Cl-②←③(3)淋巴和组织液(②③)胰岛B细胞→血浆→组织液→体细胞【解析】分析图示,表示人
体体液的物质交换示意图,①代表细胞内液,②代表淋巴,③代表组织液,④代表血浆。(1)图中①代表细胞内液,②代表淋巴,④代表血浆;其中占体液比重最大的是①(细胞内液)。(2)③组织液和④血浆成分中最主要
的区别在于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较少。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组织液中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称为淋巴液,淋巴再经过淋巴循环回流到血浆中,因此②淋巴和③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方向:②淋巴←③组织液。(3)图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
境是②淋巴和③组织液。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胰岛素从产生到发挥作用的运输过程:胰岛B细胞→血浆→组织液→体细胞。33.【答案】(1)组织液(2)无机盐蛋白质血浆和组织液(3)6(4)酸碱缓冲【解析】识
图分析可知,图中,①是淋巴,②是毛细淋巴管壁,③是毛细血管壁,④是血浆,⑤红细胞,⑥组织液,⑦是细胞内液。(1)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使⑥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吸水,引起组织水肿。(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④是血浆,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
白质的含量有关,③是毛细血管壁,其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3)红细胞内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要穿过红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组织细胞膜、线粒体膜(2层膜)共6层膜。(4)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
会引起内环境中pH明显下降,因细胞外液中含有酸碱缓冲物质,食用酸性物质后,可与缓冲物质中的碱性物质反应,从而使PH值基本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