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考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401.500 KB
  • 2024-09-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考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考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考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4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考化学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7)页,401.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095f6d99d861e8eb48e403dbf41a6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8N:14Na:23Fe:56Zn:65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HC1的电子式:B.CO2的比例模

型:C.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D.甲烷的实验式为CH4【答案】D【解析】【详解】A.HC1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电子式为,A错误;B.由于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则不能表示CO2的比例模型,B错误;C.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C错误;D.甲

烷是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实验式为CH4,D正确。答案选D。2.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白磷和红磷B.K和K+C.13C和C60D.12C和14C【答案】D【解析】分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

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详解:A.白磷和红磷均是磷元素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A错误;B.K和K+是钾元素的两种不同微粒,不能互为同位素,B错误;C.13C是碳元素的一种核素,C60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不能互为同位素,C错误;D.12C和14C的质子数相同

,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的判断,明确同位素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对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这四组概念,学习时应着重从其定义、对象、化学式、结构

和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抓住各自的不同点,注意从本质上理解和掌握。3.下列气体中,无色无味的是A.SO2B.NO2C.Cl2D.N2【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解析。【详解】A.SO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不符;B.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不符;C.Cl2黄绿色有刺

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不符;D.N2无色有无气味的气体,故A符合;故选D。4.在光照条件下,纳米TiO2能将甲醛催化氧化成二铖化碳和水。经10小时(h)催化氧化后,某密闭空间内甲醛的浓度从2.0×10-7mol/L降到1.0×10-7mol/L,则甲醛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4.0

×10-8mol/(L·h)B.3.0×10-8mol/(L·h)C.2.0×10-8mol/(L·h)D.1.0×10-8mol/(L·h)【答案】D【解析】经10小时(h)催化氧化后,某密闭空间内甲醛的浓

度从2.0×10-7mol/L降到1.0×10-7mol/L,甲醛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772.010/1.010/10molLmolLh−−−=1.0×10-8mol/(L·h),故选D。5.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A.O2、O3互为同素异形体B.112H、212H、312H互为同系物C.正丁烷、异丁烷互为同系物D.金刚石、石墨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A【解析】【详解】A.O2、O3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正确;B.112H、212H、312H是质子

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故B错误;C.正丁烷、异丁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金刚石、石墨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选A;6.如果不小心在食用油中混入部分水,

请你选用下列最简便的方法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A.B.C.D.【答案】B【解析】A、此装置属于蒸馏或分馏装置,一般用于互溶两种液体的分离,或者分离挥发性和难挥发性物质,故A错误;B、食用油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因此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故B正确;C、此装置为过滤

,用于不溶物与可溶物的分离,故C错误;D、此装置为蒸发结晶,一般是得到固体晶体,故D错误。7.焰色实验中Na的火焰颜色是()A.红色B.绿色C.黄色D.蓝色【答案】C【解析】【详解】常见的焰色:含Cu元素是绿色;含Ca元素是砖红色;含Na元素是黄色;含Co元素是蓝

色;焰色实验中Na的火焰颜色是黄色,故选C。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酸中B.点燃氢气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C.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对着人D.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和溶液【答案】A【解析】【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A错误

;B.点燃氢气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B正确;C.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对着人,C正确;D.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和溶液,D正确;答案选A。9.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A.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互相靠近有白烟生成B.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

适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C.将NO2通入水中,气体由红棕色逐渐转变为无色D.向Fe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互相靠近,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属于非氧化

还原反应,故不选A;B.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没有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B;C.将NO2通入水中,气体由红棕色逐渐转变为无色,NO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N元素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

C;D.向Fe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没有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D;选C。1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黄铜B.硬铝C.不锈钢D.金刚石【答案】D【解析】【详解】A.黄铜是由铜

和锌组成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不选A;B.硬铝是指铝合金中以Cu为主要合金元素的一类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不选B;C.不锈钢是由铁、铬、碳及众多不同元素所组成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不选C;D.金刚石是有碳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属于非金属,故选D

。选D。11.Cu—Zn稀硫酸组成原电池装置,当导线中有0.5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两极的变化是①锌极反应:Zn-2e-=Zn2+,锌片上产生0.25mol的H2②铜极反应:2H++2e-=H2↑,锌片溶解16.2

5g③电流由铜极经导线流向锌极④溶液中SO42-移向铜极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③【答案】C【解析】【详解】①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锌极反应:Zn﹣2e﹣=Zn2+,铜电极上生成氢气,故错误;②铜极反应:2H++2e﹣=H2↑,锌

片溶解质量==16.25g,故正确;③放电时,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所以电流由铜极经导线流向锌极,故正确;④溶液中SO42﹣移向负极锌极,氢离子移向正极铜极,故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根据失电子难易程度确定正负极,知道正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注意电解质溶液中离

子移动方向,为易错点.12.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燃烧、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铝热反应和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某些化合反应(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碳与水蒸气的反应、氯

化铵晶体与Ba(OH)2•8H2O的反应等,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以此来解答。【详解】A.Zn与稀硫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

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稀释放热,为物理过程,不是化学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点睛】需要注意:物理变化中的放热或吸热不能归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13.下列自然现象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A

.雷雨肥庄稼B.植物光合作用C.形成臭氧层空洞D.冰雪消融【答案】D【解析】A.雷雨肥庄稼过程中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硝酸最终转化为硝酸盐,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

学变化,B错误;C.形成臭氧层空洞过程中臭氧转化为其它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D.冰雪消融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正确,答案选D。14.不是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

是()A.都比较稳定,密封放置不产生沉淀B.都有丁达尔效应C.加入少量NaOH溶液都可产生沉淀D.分散质微粒均可透过滤纸【答案】B【解析】【详解】A、溶液和胶体外观基本一致,一般为均一透明、稳定,故A不选;B、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不具备,故B选;C、向Fe(OH

)3胶体中加入NaOH溶液,会使胶体发生聚沉,产生Fe(OH)3沉淀,而MgCl2与Na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故C不选;D、溶液和胶体都能透过滤纸,故D不选;答案选B。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44g/molC.标准状况

下,22.4L水的物质的量是1molD.1mol氧气的质量是16g【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A错误;B.摩尔质量用g/mol作单位时,其数值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44g/mol,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22.4L

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mol,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因此,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故C错误;D.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mol,1mol氧气的质量是32g,故D错误;选B。16.以下物质的主要成分不是SiO2的是()A.石英坩埚B.光导纤维C.水晶D.干冰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石英、光导纤维、水晶主要成分都是SiO2,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成分不是SiO2。答案选D。17.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O(g)+CO(g)⇌CO2(g)+H2(g)。当H2O、CO、CO2、H2的浓度不再变化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B.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C.H2O和CO全部转化为CO2和H2D.H2O、CO、CO2、H2的浓度一定相等【答案】A【解析】【详解】A.当H2O、CO、CO2、H2的浓度不再变化时,是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说明正逆

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故A正确;B.化学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大于零,故B错误;C.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则H2O和CO反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CO2和H2,故C错误;D.平衡状态时H2O、CO

、CO2、H2的浓度不变,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答案选A。18.可用来鉴别苏打(Na2CO3)和小苏打(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方法是()A.分别取少量固体加入到水中,观察二者是否可溶B.分别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后,加入石灰水,观察有无沉

淀C.分别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后,加入氯化钙溶液,观察有无沉淀D.分别取少量固体滴加足量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体【答案】C【解析】【详解】A.Na2CO3、NaHCO3都易溶于水,不能用溶于水的方法鉴别Na2CO3、Na

HCO3,故不选A;B.Na2CO3、NaHCO3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用石灰水鉴别Na2CO3、NaHCO3,故不选B;C.Na2CO3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NaHCO3和氯化钙溶液

不反应,加入氯化钙溶液观察有无沉淀,能鉴别Na2CO3、NaHCO3,故选C;D.Na2CO3、NaHCO3都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盐酸鉴别Na2CO3、NaHCO3,故不选D;选C。19.有机物种类

繁多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大量的有机物B.碳原子能与其它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且碳原子间也相互成键C.有机物除了含碳元素外,还含其他多种元素D.有机物分子结构十分复杂【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有机物种类繁多

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且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成键,选项B符合题意。20.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苯B.氯化铁C.乙烷D.乙烯【答案】D【解析】【详解】A、苯能萃

取溴水中的溴,是物理变化,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A错误;B、氯化铁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均不反应,B错误;C、乙烷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均不反应,C错误;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而褪色,D正确;答案选D。二、非选择题21.某同学

为制取乙酸乙酯,在试管a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下图所示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1)试管b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完成后,试管b的页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若分离该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玻璃

仪器是______;(3)乙醇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4)在制取乙酸乙酯中,有关浓硫酸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A.催化剂B.吸水剂C.脱水剂D.提高反应速率(5)试管b中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6)乙酸在酯化

反应中断键方式是在的__________处。【答案】(1).Na2CO3(2).分液漏斗(3).取代反应(4).C(5).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6).b【解析】【分析】(1)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

收乙酸乙酯;(2)根据b中的液体混合物分层,用分液法分离;(3)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4)乙酸与乙醇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5)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醇与水混溶,乙

酸能被碳酸钠吸收;(6)发生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醇脱氢”。【详解】(1)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所以试管b中盛放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2)b中的液体混合物分层,用分液法分离,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3)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方程式

是CH3COOH+CH3CH2OH浓硫酸CH3COOC2H5+H2O,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酯化反应);(4)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

酯方向移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吸水剂,选C;(5)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醇与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钠吸收,所以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6)有机酸和醇反应生成酯时

,酸脱羟基醇脱氢,酸中断的是C—O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注意实验的基本操作以及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明确酯化反应的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了解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的作用。22.“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子漂浮物,颗粒很小(直径小于10-7m),不易沉降(可

漂浮数小时甚至数年),它与空气中SO2、O2接触时,SO2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中酸度增加形成酸雨。(1)下列关于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A.SO2既可以做氧化剂,也可以做还原剂B.SO2不是大汽污染物C.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出的尾气D.SO2具有漂白性

,因而可以使石蕊溶液褪色(2)下列反应中,SO2表现了还原性的是_______;A.SO2+H2O⇌H2SO3B.SO2+2NaOH=Na2CO3+H2OC.2SO2+O22SO3D.SO2+CaO=CaSO3(3)不能鉴别二

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试剂是________;A.品红溶液B.澄清石灰水C.溴水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4)下列哪种危害不是酸雨导致的_______;A.造成洪涝灾害B.腐蚀建筑物C.恶化人类环境D.导致树木枯萎(5)根

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_______;溶液现象结论A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2有还原性BH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C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

色SO2有漂白性D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2SO3>H2SiO3(6)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下列的哪些措施___________。①少用煤做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等⑤开发新能源【答案】(1).A(2).C(3).B(4).A(5

).C(6).①③④⑤【解析】【分析】(1)根据SO2的性质判断;(2)SO2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SO2表现还原性;(3)根据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不同性质分析;(4)酸雨的危害很大,可以腐蚀建筑物、导致树木枯萎、影响农作物生长、

使水体酸化等;(5)根据SO2的性质判断;(6)减少酸雨的方法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燃料脱硫,碱液吸收等措施;【详解】(1)A.SO2中S元素化合价为中间价态,所以既可以做氧化剂,也可以做还原剂,故A正确;B.SO2有毒,是大汽污染物,故B错误;C.大气中SO2的主

要来源是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故C错误;D.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使石蕊溶液变红,故D错误;选A;(2)A.SO2+H2O⇌H2SO3,元素化合价不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SO2不表现还原性,故不选A;B.SO2+2NaOH=Na2CO3+H2O,元素化合价不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SO2不表现还原性,故不选B;C.2SO2+O22SO3,S元素化合价由+4升高为+6,SO2表现还原性,故选C;D.SO2+CaO

=CaSO3,元素化合价不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SO2不表现还原性,故不选D;选C;(3)A.二氧化碳不能使品红褪色,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能用品红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故不选A;B.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能与澄清

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故选B;C.二氧化碳和溴水不反应,二氧化硫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能用溴水鉴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故不选C;D.二氧化碳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二氧化硫和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故不选D;选B;(4)酸雨可导致的危害有:可以腐蚀建筑物、导致树木枯萎、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树木枯萎,洪涝灾害不是酸雨导致的,故选A;(5)A.Fe3+把SO2氧化为硫酸,硫酸和BaCl2反应生成

硫酸钡沉淀,体现SO2还原性,故A正确;B.H2S和SO2发生归中反应生成S沉淀,SO2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体现SO2氧化性,故B正确;C.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SO2的还原性,故C错误;D.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和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

硅酸沉淀,说明酸性H2SO3>H2SiO3,故D正确;选C;(6)①少用煤做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发生;②把工厂烟囱造高,不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不能减少酸雨的发生;③燃料脱硫,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发生;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等,可减

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发生;⑤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发生;故选①③④⑤。【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的性质,注意从化合价的角度把握二氧化硫的性质,明确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二氧化

硫不能使石蕊等酸碱指示剂褪色。23.钠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请根据钠与铝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2)钠在自然界中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3)

相同质量的钠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产生的氢气最多_________;A.放在水中B.放在足量盐酸中C.放在足量CuSO4溶液中D.用刺有小孔的铝箔包好放入足量水中(4)铝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若两

个反应在相同状况下放出等量的气体,则反应中消耗的NaOH和HCl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5)常温下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6)将铝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铝片不溶解的是______A.NaOH溶液B.NaCl溶液C.H2SO

4溶液D.HCl溶液【答案】(1).略(2).氯化钠(3).D(4).1:3(5).常温下铝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6).B【解析】【详解】(1)钠漂浮在水面上,剧烈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并伴随着“嘶嘶”声。(2)钠因为过于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3)因为N

a与酸和水都可以反应,故前三种情况生成的氢气一样多,D选项中由于Al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222Al+2NaOH+2HO=2NaAlOH+3H,故生成的氢气最多。(4)322Al+6HCl=2AlCl+3H,222Al+2NaOH

+2HO=2NaAlOH+3H故可知当Al与足量的NaOH和HCl反应时,NaOH和HCl物质的量之比为1:3;(5)铝常温下铝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氧化膜可以抗腐蚀。(6)铝可以和酸碱反应,故答案选B。24.下表列出了①

~⑥六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族周期IA01①IIAIIIAIVAVAVIAVIIA2②③④3⑤⑥(1)可以形成最简单的有机物的元素是_________(填序号);(2)元素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3)元素⑤和④元素形成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4)②、③、④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__;(5)元素④和⑥元素形成的氢化物,其稳定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6)①元素、③元素和④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化合物(填化合物类型);【答案】(1).①和②(2).5(3).Na2O或Na2O2(4)

.增强(5).H2O>H2S(6).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解析】【分析】①~⑥分别是H、C、N、O、Na、S,最简单有机物为甲烷,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详解】⑴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形成的元素是碳元素和氢元素;故答案为:①和②。⑵元素③

是N,N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5,因此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故答案为:5。⑶元素⑤和④元素形成常见离子化合物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或Na2O2;故答案为:Na2O或Na2O2。⑷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②、③、④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答案为:增强。

⑸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其氢化物稳定性减弱,因此元素④和⑥元素形成的氢化物,其稳定性强弱顺序为H2O>H2S;故答案为:H2O>H2S。⑹①元素、③元素和④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硝酸,也可能为硝酸铵,因此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故答案为: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点睛】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常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是常考题型,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25.化学能是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化学能

与热能的转化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变化过程需要吸收能量的是___________;A.氢气球发生爆炸B.向污染的河水中投放生石灰C.D.(2)反应C(石墨)⇌C(金刚石)正向反应是吸热反应,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①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②金刚石比石墨稳定③金刚

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④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3)已知断开1molH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而形成1molHCl分子中的化学要释放431kJ的能量,则1mol氢气与1mol氯气

反应时能量变化为_______;(4)下列过程能实现热能转化成化学能的是___________;A.燃料电池B.火力发电C.铝热焊接D.煅烧石灰石(5)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A.氢气B.煤炭

C.天然气D.石油(6)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答案】(1).D(2).①③(3).放出183kJ能量(4).D

(5).A(6).C【解析】【详解】(1)A.氢气球发生爆炸,放出热量,故A不选;B.向污染的河水中投放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化合,放热反应,故B不选;C.形成Cl-Cl键,放热,故C不选;D.,拆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故D选;故答案

为:D;(2)反应C(石墨)⇌C(金刚石)正向反应是吸热反应,①石墨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故正确;②金刚石能量高,金刚石比石墨稳定差,故错误;③金刚石和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正确;④金刚石和石墨能相互转

化,故错误;故答案为:①③;(3)H2(g)+Cl2(g)=2HCl(g)的反应热=生成物的键能减反应物的键能=436kJ·mol-1+243kJ·mol-1-2×431kJ·mol-1=-183kJ·mol-1,故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时放出热量为1

83KJ,△H=-183kJ·mol-1,故答案为:放出183kJ能量;(4)A.燃料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不选;B.火力发电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故B不选;C.铝热焊接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C不选;D.煅烧石灰石热能转化成化学能,故D

选;故答案为:D;(5)A.氢气属于新能源,故A选;B.煤炭属于化石燃料,故不选;C.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故不选;D.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故不选;故答案为:A;(6)A.化学反应是旧键断裂,新键生成,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故A正确;B.化学反应会产生新物质,故

B正确;C.化学反应不一定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故C错误;D.化学反应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D正确;故答案为:C。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