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共(8)页,2.74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f792af04eae746ae9759de18eeb50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六安一中2023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在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结合相关文献记载与示意图进行分析,据此可知,当时()A.神权至高无上B.世袭制开始取代禅让制C.皇权唯我独尊D.宗法礼乐制度尚未定型2.
孔子曾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又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的这些言论从一个侧面说明夏商周时期的文化具有()A.多样性B.包容性C.凝聚性D.连续性3.商鞅变
法规定“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陌封疆,而赋税平”。秦汉时期严格实行上计制度,县上计于所属郡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郡国再上计于中央。上述制度的实行共同作用()A.利于社会统治秩序的稳定B.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转
型C.有效消除了地方割据基础D.保证了社会经济的繁荣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是皮日休对下图中运河的评价。该运河()①沟通了中国五大水系②以长安为中心向南北辐射③促进运河沿岸城市发展④南北贯通,巩固国家统一A.①②B.①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古人的婚嫁聘礼,先秦以雁为重,象征着对婚姻的美好祝愿,唐代聘礼大都沿袭前代,有送阿胶象征婚姻关系的稳定,宋代聘礼最轻也要送绢一、二匹,银锭一、二封,富贵人家聘礼则更甚。聘礼的变化说明宋代()A.白银成为
主要流通货币B.婚姻制度走向了世俗化C.经济发展影响婚姻习俗D.理学兴起遏制攀比风气6.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形成许多著名市镇,这些市镇中的居民,“以机为田,以梭为耒”,靠近这些市镇的村坊居民,也大都以种桑养蚕和纺织为生。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A.隋唐B.两宋C
.元朝D.明朝7.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就当时的社会经济现象指出:“粟贵伤末,粟毁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费,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A.发挥市场
的作用B.重本抑末C.强化政府的调控D.工商皆本8.美国学者珀金斯认为,从三部中国农书来看:王祯的《农书》(1313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1742年)后面两部书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全是前一本书的重复。这说明中国明清时期古代传统科技()
A.注重实践B.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C.应用性强D.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9.下表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部分内容中法《黄埔条约》法国人可在五口建造教堂、坟地,清政府有保护教堂的义务中英《天津条约》耶稣教、天主教教士
得自由传教中法《北京条约》法国传教士可在各省租买土地,自由建造教堂这些规定可能导致的影响有()A.三元里人民抗英B.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C.义和团运动兴起D.反洋教运动持续发生10.清朝照会的旧文式例行在“为照
会事”前面会冠以“天朝云贵总督”等官衔名目,如“天朝大学士直隶总督部堂一等侯爵琦”。1840年后,琦善把照会中的“天朝”两字取消,仅留官衔,后来此式成为定例。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清政府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清政府变以夏凌夷为夷夏平等C.宗藩观念初步向近代国家观念转变D.朝贡外交转
变为平等条约外交11.清朝的财政体制原先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收支,户部拥有“制天下之经费”的权力。经太平天国之后,原来掌管地方财政并不直接听命于户部的藩司,转而受制于督抚,中央无法通过藩司控制地方财政。这一变化()A
.造成传统财政体制的彻底瓦解B.有助于保障洋务企业资金来源C.影响了民族资本主义区域布局D.促成戊戌变法政治体制的变革12.1914年袁世凯以正式大总统名义,通令各省安排祭孔日,行祀孔典礼,指令教育部“于中小学修身及国文课程中采用经训,一以孔子之言为指归”
。袁氏此举()A.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B.导致封建教育成功复辟C.阻碍维新思想深入群众D.激起“德先生”“赛先生”思潮13.1927年,李立三、刘少奇等人领导和组织了汉口30万人反英示威大会,会后举行示威游行,高喊着“打倒帝国主义”“收回
租界”等口号,向英租界挺进。与这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的是()A.武昌起义爆发B.北伐战争顺利推进C.国共合作破裂D.国民政府统一全国14.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改革关税保管制度,将关税分为值百抽五的旧税与新增的额外关税两项
,前者照旧存入汇丰银行偿付外债、赔款,后者则存入中央银行。1932年,国民政府彻底取消两种税款的分别,将全部关税存入中央银行。关税保管权的变更()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B.推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全
面接轨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D.导致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15.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
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A.“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施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D.蒋介石阶级立场的改变16.下表所示为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的部分外交活动。从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抗日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B.中国为赢得抗战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C.中国
国际地位在抗战中逐步提升D.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17.报刊头版是每期报纸最重要的内容,下表为1945年国内重要报刊的部分头版标题。报刊名称类别文章标题《解放日报》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坚持和平、民主、团结,建设新中国》《新民报》重庆最大的民营报纸《蒋主席广播向民主团
结大道前进》《中央日报》国民党党报《国父指引民主合作实现永久和平》这表明抗战胜利后()A.国共两党建国方针基本一致B.共产党主张解放全中国C.和平建国是人民的普遍愿望D.国民党披上“宪政”外衣18.古代中国对朝鲜半岛、日本影响深远
。随着历史的演进,东北亚地区日渐激起各方力量的觊觎和争夺,成为力量交汇与冲突之地。下列选项中有利于维护这一地区稳定的有()①唐朝时设安西、北庭、安北、单于都护府②明清时期与朝鲜等国形成的宗藩关系体系③19世纪末的俄
、德、法“三国干涉还辽”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打破美帝不可战胜的神话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9.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并写入两国的协定,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据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与“一边倒”的外交政
策根本对立B.以意识形态作为国家关系与前提C.力图打破两极格局的国际政治秩序D.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并极具包容性20.下图为画家王信创作于1954年的宣传画《走合作化道路,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该作品旨在宣扬()A.工业化建设的突出成就B.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C.农业
合作化已顺利完成D.土地革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2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编订完成了十三个五年计划(规划),部分五年计划(规划)的主要目标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完
成B.六五计划制定的思想保证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八五计划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五年计划的制定借鉴了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22.1990年12月中旬,位于上海黄浦路15号浦江饭店内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下图是为经纪人正在进行交易。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出现()A.说明
我国国企改革初见成效B.推动了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C.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D.说明我国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3.下表为澳门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国情教育活动的基本情况。该史料可以说明()A.澳门加强国家认同教育B.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澳门优化人才选拔机制D.有利推动香港和台
湾问题解决24.《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习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中欧领导人会晤、中日韩领导人会晤
等重大活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A.坚持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战略C.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的外交D.坚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
多边外交二、材料分析题(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材料二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有贯通其中的历史文化脉系和文化认同。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空前的
变局之下,因受外力刺激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民族主义运动的主要精神武器是立足于民族国家的“主权”认同。民族主义运动的中心议题是“利权意识”,而所谓“利权”最终表达的是国家或民族利权。如收回路矿权利运动显然并不仅仅着眼于经济利益的考量,而是立足于民族国家主权危亡的深层思
虑。当时,动员民众起来奋争的立足点是“亡人国之法,计无巧妙于铁路者”的民族危亡意识。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他在发表的《论民族竞争之大势》一文中,更加明确地指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摘编自王先明《传统民族主
义与近代民族主义的历史界标》(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朝代的边疆治理措施。(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内涵,并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发展的原因。(15分)26.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5分)材料一材料二1937年的中国的大后方(含川、滇、黔、陕、甘、湘、桂七省)仅有工厂237家,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决定开展以国防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将沿海工业向内地迁移,共计内迁工厂448家,机料7.09万余吨,内迁技工人数1
.2万余人。……到了1942年,渝、川、康、湖、桂、滇、黔等西南地区和西北的陕甘地区的工厂数占全国90%以上,尤其渝、川、湖最为密集。——据陆婷《抗战时期工业内迁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材料三从19
64年开始,我国在西南、西北内地省份为主的三线地区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它历经“三五”到“五五”三个五年计划,安排了几千个建设项目。在三线建设过程中,中央还注意到照顾人民的利益,将基建投资从最初的1000亿元压缩到850亿元。广大建设者们怀着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抢速度的
决心,经过长达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三线地区国防工业的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技术力量都已超过一二线地区。许多长期不发达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涌现了几十个中小工业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摘编自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
题史稿》材料四:“——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1)根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到来的主要原因(3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三线建设的特点,概括国民政府工业内迁和新中国三线建设的相同意义。(10分)(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十四五规划”有哪些显著特征?
(2分)27.宋代处于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许多学者用“革命”一词来概括宋代经济文化的明显进展或变化。(注:此“革命”并非特指颠覆性的变化,也包括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积累性、延续性的,在渐变过程中呈现某些突出的表现)(12分)材料著名史家伊懋可(
MarkElvin)在上世纪70年代著有《中国历史上的发展模式》一书,主要从社会经济角度来讲中国历史上的发展模式。他在这部书里提出,中古时期的中国出现过所谓“经济革命”,他指出的时段正处于宋代。国内也有不少经
济史家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做过类似的概括,如有的学者将宋代传统农业达于成熟称为“绿色革命”。——摘编自甘阳主编《新雅中国史八讲》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再提出宋代社会的两个“革命”,并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提出的“革命”不得与材料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六安一中2023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DACCDABDCBD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BCCCCDDBBCAA1.【
答案】D【解析】据材料“季历生子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可知,周文王出生时出现祥瑞,古公认为姬昌应该是使当时之世兴旺发达的人,故欲传位于姬昌,长子太伯离家到吴,文身剪发以让位季历,少子代替长子即位,说明承继名分制度尚未定型,故
选D项;材料所述主题是王位传承问题,A项与材料主题不符,排除A项;夏朝时禹死后,启即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排除B项;秦朝建立后确立皇帝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2.【答案】D【解析】据材料“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
可知也”可知,孔子认为商代继承发展了夏朝的礼制,周代继承和发展了商朝的礼制,说明夏商周文化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故选D项;据材料“周监于二代”可知,孔子强调周代文化借鉴了夏商时期的文化,而非多样性,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
文化的包容性侧重兼收并蓄和求同存异,而材料主旨是夏商周文化的继承发展,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夏商周文化的继承发展,不能说明文化具有凝聚性,排除C项。3.【答案】A【解析】据题干可知,商鞅变法的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田开陌封疆
,而赋税平”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上计制有利于国家加强对官员的考核,督促官员落实国家政策,维护治安,发展生产等,故选A项;“有力地推动了”与商鞅变法相合,上计制巩固了新生的封建制度,排除B项;“有效消
除了”不合史实,应为“缓解了”,排除C项;“保证了”绝对化,应为“有利于”,排除D项。4.【答案】C【解析】皮日休所描绘的是隋朝的大运河,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故①正确;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而不是以长安为中心
,故②错误;运河沿岸城市因为漕运而发展,如扬州故③正确;隋朝大运河沟通了我国五大水系,起到了南北贯通、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5.【答案】C【解析】材料中可知,跟先秦和唐代相比,宋代聘礼明显厚重,这是由于宋代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
得到发展,因而对婚姻习俗产生影响,故选C项;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在明代,排除A项;聘礼从雁到阿胶再到绢、银锭能体现婚姻习俗中经济观念的增强,但这些物品本身就是世俗化的,不能说走向世俗化,排除B项;材料中先秦
和唐不存在攀比之风,谈不上理学遏制其风气,排除D项。6.【答案】D【解析】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形成许多著名市镇,靠近这些市镇的村坊居民,也大都以种桑养蚕和纺织为生,最有可能出现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明朝,故选D项;隋唐时期经济重心还在北方,江南还未形成市镇,排除A项;两宋时期商品
经济虽然比较发达,但是南方还未形成经济作物种植的专业化和农产品商品化的现象,所以南方工商业市镇也未出现,排除B项;元朝时期江南地区尚未出现市镇和以种桑养蚕与纺织业为生的村坊居民,排除C项。7.【答案】A【解析】“乃当
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费,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强调在粮食贵的情况下,政府不能强行让其便宜,这样会导致其不愿意卖,而使粮食更加昂贵,说明他反对政府对这种市场行为进行干预,让市场自己调节,故选A项;材料中强调的是市场价格与
政府干预的关系,而没有对农业和商业地位的探讨,排除B项;“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如果政府阻止其降价,则会让持币者不买,从而物价会更低,所以他认为这种情况应该让市场自己调节,政府不要干预,排除C项;“上禁止勿费”“上禁止勿贱”强调政府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让其市场自己发挥作用,无
法判断其对工商与农业地位的态度,排除D项。8.【答案】B【解析】据材料“后面两部书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全是前一本书的重复”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传统科技在内容记述上几乎重复上一本书的内容,重视对于既往内容的总结,故选B项;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践,
但材料仅涉及到科技著作对于前朝文件的总结,没有明确具体的实践内容,排除A项;中国古代科技应用性强,但材料仅涉及到科技著作对于前朝文件的总结,没有明确科技理论在日常中具体的应用实例,排除C项;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但材
料仅涉及到科技著作对于前朝文件的总结,没有明确理论在封建农业生产中的具体表现,排除D项。9.【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材料信息内容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通过《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逐步取得并扩大在中国传
教的特权,给予了列强极大的权力,破坏了中国众多自主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强制传播基督教并与民众产生冲突,会引发民众对于其的不满,故选D项;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奋起抗击额外国侵略者,与材料中条约内容时间不符,排除A项;唐朝时期基督教聂斯脱利派曾传入中国,并且称之为景教,但是后
来由于一些原因逐渐在中原地区断了传播,故“开始”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是在甲午战后英德加大对山东的侵略,导致民族矛盾不断激化,排除C项。10.【答案】C【解析】据材料“‘天朝’两字取消,仅留官衔,后来此式成为定例”,表明在对外观念方面,当时清政府受到西方近代
国家的影响,由传统的宗藩观念初步向以平等为中心的近代国家观念转变,故选C项;清政府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据所学晚清思想变迁可知,传统的夷夏观念在洋务运动时期仍然盛行,排除B项;平等条约外交是指缔约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的外交,与近代中国史实和题
意均不符,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财政由中央户部掌控变为地方督抚控制,这就为后面地方官僚开展洋务运动奠定了物质基础,故选B项;财政权的下移不代表体制彻底瓦解,排除A项;材料中是政府财政体制的变化,民族资本主义的资金是民间私人资本,二者没有关联,排除C项;
戊戌变法政治变革是因为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下,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在中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跟太平天国后的财政体制没有关系,排除D项。12.【答案】D【解析】题干中袁世凯的举措等于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尊孔复
古,结果引发了新文化运动,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思潮出现,故选D项;袁世凯推崇的并不是优秀传统文化,而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服务于其专制统治和复辟帝制的需要,所以不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排除A项;由于袁世凯的举
措遭到了激进派的抵制和反对,掀起新文化运动,所以并未导致封建教育成功复辟,排除B项;维新思想随着戊戌变法失败而逐步消失了,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13.【答案】B【解析】紧扣“1927年”“反英示威
大会”“打倒帝国主义”“收回租界”等信息,与国民大革命时期收回英租界相合,故选B项;武昌起义爆发在1911年,排除A项;国共合作破裂后,汉口处于汪精卫控制之下,“汉口30万人反英示威大会”是不可能出现的,排除C项;“国民政府统一全国”是1928年12月东北易帜后,排除D项。14.【答案】C【解
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关税保管权的变更使国民政府获得了对关税的支配权,这些税收可以由国民政府支配使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内的经济建设,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C项正确;由于当时的国情,中国无法改变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排除A项;“全面接轨”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
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5.【答案】C【解析】据题干可知,国民政府对太平天国运动经历了由称赞到全面否定和批判的转变,再结合时间可知,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后,一系列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威胁到了国民党的统
治,这也就影响了国民党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故选C项;据所学,“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于1931年才提出,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A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是在1927年,排除B项;蒋介石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阶级立场并未发生改变,排除D项。16.【答案】C【解析】据表格
内容1943年1月“废除两国在华的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1943年12月“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6月“签署《联合国宪章》,称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
理事国之一”,可知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升,故选C项;表格内容述及的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些外交活动,而旷日持久涉及的是抗日战争时间之长,二者之间没有关系,排除A项;中国为赢得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表现在外交上就是其国际地位的上升,也就是说,其颠倒了与题干的关系,排除B项;表格内容述及的是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一些外交活动,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D项。17
.【答案】C【解析】据表格中“《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坚持和平、民主、团结,建设新中国》”、“《蒋主席广播向民主团结大道前进》”、“《国父指引民主合作实现永久和平》”可知抗战胜利后,社会各界人士期盼和平民主建国,故选C项;据表格可知,国共两党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一致,而不是“建
国方针”一致,排除A项;在表格中,不仅有中国共产党机关报,还有国民党党报、民营报纸,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到1948年,国民党才打出“行宪”招牌,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排除D项。18.【答案】D【解析】安西、北庭、安北、
单于都护府维护了我国西北、北部地区的安定,故①错误;明清时期与朝鲜等国形成的宗藩关系体系,作为宗主国明清政府要维护藩属国的安定,故②正确;三国干涉还辽清政府被迫向欧洲大借款,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狂潮,不利于地区安定,故③错
误;中国人民志愿军打破美帝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维护朝鲜地区安定,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19.【答案】D【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承认世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制度和意识形态,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外交活动,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说明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承认世界多样性并极具包容性,故选D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都是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之上的,所以并不是二者根本对立的,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不以意识形态作为评判标准的前提下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排除B项;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是在两极格局背景之下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而不是力图打破两极格局,排除C项。20.【答案】B【解析】据材料“创作于1954年的宣传画《走合作化道路,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传画主要体现要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创造美好生活,说明人民认同农业
合作化,也就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故选B项;宣传画体现的是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并不是工业化建设的成就,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合作化完成于1956年,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革命的时间是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D项。21.【答案】B【解析】据上图,可知为三次五年计
划的内容,结合所学六五计划处于1981—1985年改革开放初期,因此六五计划制定的思想保证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保证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故选B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排除A项;八五计划制定于1991年前,而我国经济体
制改革的目标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排除C项;五年计划的制定是借苏联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而确立的,排除D项。22.【答案】C【解析】据材料“1990年12月中旬,位于上海黄浦路15号浦江饭店内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并结合基础知识可
知,20世纪90年代初,正值改革开放突破瓶颈,是深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浦东的开发开放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故选C项;上海证券交易所是受中国证监会监督和管理,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实行自律管理的会员制法
人,国企改革是指给企业一定的自主财产和经营权利,材料仅涉及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设立,没有明确相关改革的具体措施及成效,排除A项;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是加速我国沿海地区和沿长江地区对外开放迈出的重要一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材料仅涉及到证券交
易所的设立,没有明确对于具体区域经济的发展表现,排除B项;中共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从1994年起,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与材料时间不符,且材料
仅涉及到证券交易所的设立,没有明确现代企业改革中的具体措施与表现,排除D项。23.【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材料内容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澳门在中小学生中各年级广泛开展学历史、唱国歌和“走进内地”千人计划等一
系列的国情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故选A项;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但材料仅涉及到在澳门地区强化对于学生的爱国理念培育,没有明确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内容,故“优越性”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到在澳门地区强化对于学生的爱国理念培育,没有明确在澳门人才选拔的具体要求及制度,故“优
化人才选拔机制”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到在澳门地区强化对于学生的爱国理念培育,没有明确为解决香港和台湾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故“有利推动香港和台湾问题解决”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24.【答案】A【解析】据题干“出访多国”,出席“二十国集
团领导人峰会”等多个重大活动,可知新时期中国坚持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知新时期中国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还兼顾国际交流合作与发展,据此可知,题干反映出新时期中国外
交的特点是坚持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故选A项;在题干中并未述及中国“反霸权主义”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据题干“习近平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重大活动。”可知中国外交对象
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而不仅仅是“区域合作”,排除C项;题干中并未述及“联合国”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25.(25分)(1)边疆治理措施:战争(1分);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迫使沙俄与中国签订《尼布楚条约
》,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东北边界;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任意一点1分)册封(1分):顺治册封达赖喇嘛或者康熙册封班禅。(1分)设置行政区划(1分):1684年,台湾设府,隶属于福建省。(1分)设置职官(1分):乾隆设伊犁将
军或者雍正设驻藏大臣。(1分)少数民族治理政策(1分):改土归流政策。(1分)(答出5点措施并举一例得10分)(2)主要内容:维护民族独立与民主权利;反对外族入侵,维护国家利权;培养国民的民族精神;建立近代民族国家。(7分)原因:近代列强侵略
,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传统民族观念的影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与壮大的推动;进步思想家的倡导;近代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8分,任答四点即可)26.(1)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实业的措施;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高涨;实业救国
成为一种思潮(任意3点得3分)(2)特点:以国防建设为中心;由国家计划主导建设;时间长、规模大;顾及人民的利益。(任意答对三点得6分)意义:彰显了中华民族捍卫独立和尊严的精神;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国民经济布局。(4分,任答两点即可
)(3)强调各领域全面发展;注重变革;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更加注重公平、可持续发展。(2分,任意两点)27.【答案】示例由于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完善,统治政策的调整,出现了社会革命和商业革命。(2分)社会革命:出现了门第观念
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等变化。商业革命:宋朝是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峰,基层市场涌现,城市兴盛;民族间贸易活跃;海外贸易发达。(8分)以上变化进一步推动了封建经济的繁荣,使社会走向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2分)其它可选择的“革命”为:“货币革命”、“城市革
命”、“科技革命”等。【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比如出现了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
松弛等变化的社会革命;出现了基层市场涌现,城市兴盛;民族间贸易活跃;海外贸易发达的商业革命;宋代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即货币革命。从中任选两个进行阐述即可。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