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课时练5.docx,共(4)页,30.93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d3741e13d35d0bd174352fb84f6a41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练5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第一关狂刷小题·夯基础题组一刷基础——固知识1.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在太庙藏一传诸子孙的“誓不杀大臣及言事官”密约,规定以后每一皇帝于即位之前,必须在庄严的仪式下,独自
开阅这一誓约。其做法反映出北宋()A.推崇儒家思想B.倚重文人士大夫C.严格约束皇帝权力D.重视官僚队伍建设2.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宋朝对西夏实施经济封锁,关闭榷场,禁止茶、盐等物资出境。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这说明()A.西夏生产
方式已由游牧转为农耕B.榷场贸易利于维护宋、夏和平交往C.经济封锁是宋朝主要的破敌手段D.宋、夏在经济方面具有相互依赖性3.北宋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却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其主
要目的是()A.恢复“兵农合一”B.减轻人民负担C.实现富国强兵D.抑制土地兼并4.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李纲建议“效仿唐代藩镇之制,沿河、淮、江设置帅府、要郡,赋予其便宜行事权,并允许其辟置僚属”;宋廷于是在“京东西、河北
东路、永兴军、江淮、荆湖等路皆置帅府要郡”。宋代的这一措施()A.是应对时局的必要选择B.使得宋朝君主权力旁落C.表明中央对地方的妥协D.使宋形式上实现了统一5.金朝史学家刘祁评价大定之治:“(金)世宗天资仁厚,善于守成,又躬自俭约,以养育
士庶,故大定三十年几致太平。所用多敦朴谨厚之士,故石琚辈为相,不烦扰,不更张,偃息干戈,修崇学校,议者以为有汉文景风。”据此可知,大定之治()A.践行了因俗而治的传统B.推动了北方社会的发展C.促进了国家统一的进程D
.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6.元朝实行行省制度,除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外,还有若干军事征伐型行省的设置,如征交趾行省、征缅行省等,但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些行省就被废除了。这说明元朝行省()A.兼有政治和军事的双重功能B.有利于元朝加强中央集权C.废立与否取决于战争是否需要D.
设置灵活且适应元朝统治需求题组二刷模拟——培素养7.[2024·河北沧州高三统考]从宋初开始,地方废节镇而置路,节度使虚置,而代之以监司和帅司,监司和帅司同为地方高层行政长官,全国各个统县行政组织(府、州、军、监)同时受多个上级机构指挥、控制和监督。据此可知,宋代()A.
地方行政自主性弱化B.地方军事能力得到提升C.监察区变为行政机构D.地方行政制度不断优化8.[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一模]柳开在《河东集》中对于当时的宋政府描述为:“上自中书门下为宰相,下至县邑为簿尉,其间台省郡府公卿大夫……皆上之所取贡举人也。可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
体现了宋代()A.世家大族掌握政权B.官僚队伍膨胀C.科举取士公平公正D.文人治国理念9.[2024·湖南衡阳高三阶段考]北宋中央的收入分为两部分,除政府收入之外,还有皇帝的内藏库。如神宗的封椿库,可用于收复幽云十六州。如庆历二年六月一次拿出内藏银二
百万两、绢二百万匹,以补三司经费的不足。太祖、太宗、真宗等时期,政府收入超过支出或收支平衡。这些情况可以说明北宋()A.边防压力巨大B.“积贫”之说有待商榷C.国力十分强盛D.行政官僚机构较为臃肿10.[2024·山西太原高三模拟预测]宋代士人对王安石的为人及其变
法的内容多不赞同,称之为小人、权奸,甚至将靖康之难的祸因归于王安石。明朝出现诸多不同于以往的声音,到对王安石变法内容再思考,再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再探究,评价总体由过去的批评向赞扬转变。该变化可以说明()A.宋代社会风气因循守旧缺乏创新B.明朝对思想文化
的控制有所放松C.明朝比宋朝的观点更加准确可信D.历史评价易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11.[2024·安徽合肥高三阶段考]金灭辽和北宋后,原有的军政合一、贵族议事会性质的“国论勃极烈制”不断被调整,先调整为三省制,后改为一省制。到12
世纪末,“几乎所有宋曾设立过的中央官署在金的时候都有了摹本”。这一现象()A.彰显了女真族的政权特色B.迎合了金朝实现君主集权的需要C.提高了金朝中央行政效率D.消除了南北区域文化之间的隔阂12.[2024·北京大兴高三阶段考]《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每人腰
系一宽大腰带,全悬小铃,俾其行时铃声远闻。彼等竭力奔走一切道路,止于相距三哩之别铺,别铺闻铃声,立命别一铺卒系铃以待……百日路程之文书消息,十日夜可以递至,此诚伟举也。”这反映()A.元朝负责传递公文的急递铺B.秦朝以邮传为中心的
文书传达系统C.清朝迅速机密的奏折制D.印加帝国用于传递命令情报的道路系统13.[2024·湖南衡阳高三统考]靖康之变以后,大臣宗泽任东京留守,招募遭到战乱冲击而破产的农民组成“义军”,破解了开封之围。此一年间,宗泽多次上书宋高宗,请其还
都开封,并愿将“百万义军”交付高宗,但高宗屡次以无力供养“义军”为由拒绝宗泽。这反映出宋高宗主要在担忧()A.徽、钦二帝归来争夺皇位B.宗泽手握重兵威胁到皇权C.宋朝兵制的弊病难以解决D.“义军”战斗力存在虚夸成分题组三刷真题——登顶峰
14.[2023·湖南卷]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15.[2023·重庆卷]武成王庙,又称太公庙,是古代国家祭祀兵家鼻祖吕尚的祠庙。唐玄宗时,曾下令在两京及诸州各置太公庙一所,按文宣王庙的规格进行祭祀。但到宋代,仅在京师及个别地方保留武成王庙
,祭祀规格也低于文宣王庙。这一现象反映出宋代()A.漠视兵家思想B.抑制地方势力C.打压民间信仰D.实行抑武方针16.[2023·辽宁卷]绍兴和议之后,金人所需茶叶“自宋人岁供之外,皆贸易于宋界之榷场”。1198年,金朝认为向南宋购茶“费国用而资敌”,次年在今山东、河南等地设坊
制茶。然其茶叶价高味差,售卖不畅,遂“罢造茶之坊”,继续向南宋购茶。这表明()A.金朝辖境内不适宜茶树的种植B.金朝财政负担沉重C.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第二关课时小练·提能力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2024·广东广州高三统考]据沈括的
《梦溪续笔谈》记载,宋太祖与宰相赵普有一次君臣对话。太祖问“天下何物最大?”赵普回答“道理最大”。这意味着()A.皇帝的最高权威受到挑战B.君臣合作有了真诚的沟通C.结束唐末五代战乱有了哲学基础D.引入了文武兼治的社会管控机制2.[2024·北京顺义高三模拟]《宋史》记载:“祖宗(指宋太祖赵匡胤
)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这一制度的实行意在()A.整顿军队加强地方军事力量B.澄清吏治削弱宰相行政权力C.分权设职防止武将权力膨胀D.崇文抑武提高文官社会
地位3.[2024·湖北高三联考]北宋初年,山东登州港成为宋与高丽之间的海上交通枢纽;随着辽朝对北宋的军事压力日益加重,宋人怀疑高丽使者将山川地貌、国内形势等情报向辽朝泄露,从而关闭登州港,实行“海禁”;直至宋廷制定“联丽抗辽
”政策,才取消“海禁”政策。这表明北宋时期()A.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强化B.宋辽之间边境贸易逐渐萎缩C.海洋政策受政治形势影响较大D.边患加剧黄河流域经济衰退4.[2024·江苏南通高三统考]宋熙宁年间,经常出现枢密院奏事退、王安石留身独对的局面。凡外交方针、将帅任用、军需供
应,大多由神宗与宰相王安石商定。保甲法、将兵法等军政改革均在中书发动,尽管遭到枢密院的抵制,但并未因此停止推行。这表明宋朝()A.实施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B.枢密院失去了军队调遣权C.实行军政与民政分治的政策D.王安石变法的强兵效果明显5.[2024·湖南长沙高三联考]欧阳修在上奏中告诫宋
仁宗,“且武臣掌机密而得军情,不唯于国家不便,亦于其身未必不为害”,故狄青任枢密使仅四年就被罢免,此后武臣在枢密院也几近绝迹。而前线将领皆须听从文官统帅的调遣。这一现象()A.使中央政权得到了巩固B.导致边患问题严重C.强化崇文抑武治国理念D.吸取了唐朝
灭亡的教训6.[2024·山东高三联考]元代文人为了满足学术和文艺的荣誉感,出现了私设的考试组织,文人中间公推一名德高望重之人担任考官,由他品评各人所写的诗文,文人中出现一股不以学术求仕进的学风。这一现象的出现()A.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B.缘于政府取士政策的变化C.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
形成D.提升了普通民众的文化修养7.[2024·河北高三统考]元朝时期,统治者决议“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确定了宋、辽、金三朝独立成史的原则,修正了南北朝修史时出现的“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谓南为‘岛夷’”
的弊病。在对三朝历史编纂中,力图用相似的篇幅设置来记录三朝历史发展进程,负责编纂的史官也来自不同民族。这反映出元朝()A.“大一统”的政治意识得到强化B.边疆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C.开创了为少数民族修史的先例D.民族交融缓和了社会矛盾8.[2024·
辽宁高三联考]宋辽“澶渊之盟”后,从景德元年(1004年)至宣和三年(1121年)的117年间:贺生辰宋遣使140次,辽遣使135次,共275次;贺正旦宋遣使139次,辽遣使140次,共279次;祭吊等宋遣使46次,辽遣使43次,共89次。材料表明,该时期()A.使节往来
加深宋辽间的交流B.宋朝与辽朝交往形式的多样C.宋辽通商促进了民族的交融D.宋辽之间利益分歧得到解决二、非选择题(9题14分,10题12分,共26分)9.[2024·河北高三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北宋伊始,以宋太祖为核心的开国
集团深入反思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获取治国长策。宋廷先后下诏编修《唐会要》及《五代史》等史书;宋太祖除了阅史,还注意从亲历者口中了解以往的教训。宋太祖君臣最重视五代时期的历史,集中在关注教训上;而对此前的大一统王朝,更多注意正面经验,如赵匡胤反复提及唐太宗善于纳谏
的史事。宋初君臣间对历史的相互探讨成为常态,太祖令赵普等大臣“陈当今已施行、可利及后世者”。此外,臣僚常以五代教训提醒皇帝。在讨论唐后期记录君主言行的实录逐渐荒废后,宋太祖意识到保存帝王言行的价值所在。宋太祖时期,编纂《宋刑统》等法典,改变了长期以来“有司不敢绳以法”的问题。太祖亲赴国子监并下令扩
修孔庙,改变了其长期受到冷落的状况,同时提倡民间“崇孝弟(悌)”之风。宋太祖朝由此确立的统治路线,被后继者认为是成功的经验。——摘编自陈峰《宋太祖时期以史经世的考察》(1)根据材料,概括宋太祖时期“以史经世”的特点。(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史实说明宋太祖时期是如何“以史经世”的。(8分)10.[2024·河北邢台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元朝统治者打破了“内中国而外夷狄”的旧华夷秩序,汉族王朝视作文明未开而施以羁縻的蛮荒地带,元朝统治者都视同封域,奉
行“以战养战”的理念,不惜国力地投入开发,从中获得人力物力回报,完全没有“疲弊中国,以事四夷”的儒家禁忌,走出了“以有用之民取无用之地”的怪圈。因此,元朝时期边疆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更为密切。——摘编自胡小鹏、李晓英《西北边疆民族
研究:政策与法律》根据材料,围绕“元朝的边疆民族政策”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史实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