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88.001 KB
  • 2024-09-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8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docx,共(11)页,88.00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81cbeada99f20fb55b936a1251830d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度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把答案

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近日各高校晒出了今年录取通知书样本,各位考生、家

长翘首以盼。其实,古代为激励士人勤奋努力并扩大科考影响,官府除张榜公布外,也制作了特别精美的“录取通知书”古人曾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一种金色涂料,用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饰器物,这就是“泥金”。“泥金”手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高档装涂工艺,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用得起。将泥

金涂饰在笺简上,用于进士及第时报喜,这就是“泥金帖子”。“泥金帖子”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录取通知书,唐代已出现。根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记载,朝廷会派人到进士及第的考生家中,传送泥金帖子,以此来报登科之喜。泥

金帖子一直沿用到宋朝,如杨万里的《送族弟子西赴省》诗中“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唐朝稍后出现了“金花帖子”,也称为“榜帖”。根据宋代洪迈的《容斋续笔·金花帖子》记载,唐朝进士及第后,朝廷会发放素绫为轴贴上金花的“金花帖子”。到了宋朝,金花帖子仍是主要的录取通知书。宋人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

提到:国家初期,遵循唐朝惯例,对进士登第的考生,发放金花帖子。帖子是用当时泼洒金粉的顶级纸张制成,“长五寸许,阔半之”。目前许多学者认为这种金花帖子才是古人真正意义的科举录取通知书,是古代录取通知书中颇具价值的一个。不过这种通知

书也只延续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被朝廷取消了。明朝,考生的录取通知书被称为“捷报”或“报帖”,民间则称为“喜报”。明人王世贞的《觚不觚录》中记载:考生考中乡试或者举子考中会试,郡县都-定会送上接报。《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

后送来的就是捷报,第三回写到: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进士及第的通知书,一般会写哪些内容呢?根据《容斋续笔·科举恩数》记载,北宋咸平元年孙仅的录取通知书是这样写的:先列出四位主考官,并请他们签上名字,标注上四个人的年龄、出生日

期,祖先的名讳、父亲的名讳以及祖父母去世的日期:最后才写状元孙仅,他的个人信息和四位考官相同。宋朝州试的录取通知书则相对简单些,主要书写被录取学子的姓名、籍贯、三代姓名。明清时的录取通知书比较简单,直接写上考生的名次。

如《儒林外史》中范进的录取通知书这样写着: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明清时,捷报已有专用印版,印好后直接填上被录取学子的姓名、名次等。此外,古代录取通知书写好后,也要加盖录取的专用印章,称为“过朱”。古代送通知书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仪式,各級官府会安排

专人将通知书直接送达学子家中,报喜人一般不少于三人,都骑上高头大马,高举彩旗、旌幌,带上唢呐班子,一路上鸣炮奏乐,吹吹打打,热闹非凡。中榜者收到榜帖或喜报,一般会把它张贴在厅堂中最显眼的位置,以此光耀门庭。相较于古代,现代录取

通知书内容比较简单。一般写的都是:某某同学被某某学校、某某学院、某某专业录取,并于某某日报到。基本上会通过邮局或快递公司,一一邮寄到考生的手中。近年来各大高校逐渐重视文化价值传递,录取通知书的设计,越来越重视创新

和个性。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颇具创意。清华门是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不仅是清华大学的象征,也是清华大学的二校门。清华大学2018年以来的录取通知书将这一元素融入其中,其上有一个立体的“清华门”,它采用激

光雕刻工艺,由30多件纸艺部件、上百个拼插结构手工拼接而成。2020年的清华大学硕士录取通知书,则采用横开本的形式,内页左侧为精美的插图页,以清华校色紫色为主色调.提取校河、荷塘、荷花等清华元素,与清华学堂、二校门、大礼堂、日晷,体育馆等系列

标志性建筑相融合;内页右侧为录取通知文书,底纹由清华校花紫荆花造型组合排列形成。通知书整体的设计理念突出了清华校歌中“水木清华众秀钟”,展现了“清芬挺秀,华夏增辉”的清华风采。从古到今,录取通知书的意义,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通知消息

的层面。送达通知书的仪式感所蕴含的对过去努力的肯定和对未来美好的希望,显示出更大的魅力。(节选自《录取通知书的进化史》)材料二:8月19日,三峡大学2020级本科新生动画版录取通知书发放。这是该校首次发放电子版录取通知书.据三峡大学招生及就业指导处相关

负责人介绍,电子版的录取通知书不仅快速便捷,可以让学生及早感受到喜悦,更重要的是它上面有从高考报名系统导出的考生本人的电子照片,具有防顶替、防冒领的作用。新生可通过扫描关注“三峡大学招生及就业指导处”官方微信公众号,领取本人的专属录取通知书。通知书图片还可保存,并可以分享到朋友图

,让亲朋好友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悦。其实,电子录取通知书不是今年才出现的。早在2014年,西安交通大学就在高考录取工作中,创新利用移动互联网来向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摘编自《光明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古代用制作精美的录取通知书来替代张榜公布,既为了激励学子们努力地学习,也为了扩大科考影响。B.我国最早出现的录取通知书应该是唐代的“泥金帖子”.到了宋代这种帖子仍然是主要的录取通知书。C.相较于古代,现在的录取通知书不仅具备通知消息的作用,更有肯定过去付出、寄托未来希望的意义。D.电子

录取通知书创新利用移动互联网,方便快捷,具有防伪作用,还可以给新生提供一些其它的便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泥金技术在唐朝属于比较高档的装涂工艺,而进士及第后使用“泥金帖子”报喜,由此可知进士出身富贵人家。B.北宋时期录取通知书的内容繁简不一,依据考试的级别填写的

内容也有所区别,殿试较繁,州试则相对简单。C.古代录取通知书要加盖录取专用印章,称为“过朱”,与现在录取通知书上加盖学校公章、印有校长签名意义相当。D与传统纸质录取通知书相比,电子录取通知书具有更加安全便

捷的独特优势,但却少了一些送达时的现场仪式感。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材料一使用的论证方法的一项是()(3分)A.引用论证B.事例论证C.比喻论证D.对比论证4.请简要概括录取通知书的古今变迁。(4分)①泥金帖子—②—③—④—⑤录取通知书—⑥5.古今录取通知书有哪些方面的不同?请简要概括。(6分)(二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暮鼓铁凝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

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

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啦、刺啦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声。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不由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

,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

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粝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网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

一个体形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她

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

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

是-妈。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

,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

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她看见儿子拿着胡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寒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胡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

中那大些的胡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

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的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她对会所的鼓声并

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

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描写细腻传神

,“妈伸出举着胡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表现了母亲爽朗的性格和舐犊情深。B.“她”是城市里富有的暮年女性形象,与在建筑工地打工的老年女农民工形成对比,“她”因“观察”打工母子而得到了心灵的启示。C.本文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平凡的人

物形象生动可感,琐碎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枯燥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整篇文章富有意味。D.小说寓曲折离奇的情节于朴素平实、简约凝练的文字中,字里行间散发着生活的味道,传递出宝贵的精神,富有艺术魅力。7、小说中年轻人喊“妈”的情节布局巧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暮鼓”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深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

看法。(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

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帝大悦,爵赏有差。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功。和大败其众,擒祖义。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

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九年六月献俘于朝。是时,交阯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替,来者日多。十年十一月,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其前伪王子苏干刺者,怒和赐不

及己,率兵邀击官军。和力战,擒之,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帝大喜,赉诸将士有差。十四年冬,满刺加、古里等十九国遣使朝贡,辞还。复命和等偕往,赐其君长。十七年七月还。十九年春复往,明年八月还。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

和赍敕印往赐之。比还,成祖已晏驾。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守备南京。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和历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自和后,凡将命

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

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B.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C.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

/不服则以武慑之D.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藩邸,指藩王的宅第,藩王是指拥有封

地或封国的亲王、郡王。B.爵赏,是指有一定爵位的公卿给予下属或同僚的巨额赏赐。C.晏驾,是古时帝王死亡的讳称,意思相同的词还有驾崩、宾天等。D.朝贡,指古代外国或藩属国的使臣来朝见君主,并敬献礼物。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郑和出使海外,使命重大。他受成祖之命出使,一是要追寻明惠帝,查知其逃亡何处;二是要宣扬明朝的国威,显示中原的富强。B.郑和富有智谋,思虑周全。锡兰山国王诱捕郑和,欲索金帛,郑和对此作出详细的计划,先破其城,后以伏兵打败其军,大获全胜。C.

郑和善于作战,屡败敌寇。他俘获了想借诈降来抢劫明军的陈祖义,又擒拿了前伪王子苏干刺及其妻子儿女,显了军威保了安全。D.郑和七次出使,功勋卓著。郑和历事三朝,先后出使过三十多个国家,获得了许多宝物,使明朝与海外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联系。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现代汉语。(8分)(1)交阯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替,来者日多。(2)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13.根据文本材料,谈谈郑和下西洋的经济得失。(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4小题,12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6题。(6分)早兴白居易晨光

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注】①觉:醒来。14.下列对本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了诗人早起后的所见所闻,看到晨光初照,屋室通明,听到衙门鼓正开始咚咚地敲响。“晨

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B.颔联里写小狗儿因为大地变得潮湿而爬到台阶上去睡觉,小鸟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似乎是在向人们报告着美好天气的到来,催促着人们早早起床。本句对犬、鸟的传神刻画,紧扣了“早”字主旨。C.“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这两句照

应诗题。近来乡梦撩人愁思,于是作者借酒浇愁,不料饮酒过量,一夜昏睡暂时忘记了乡愁。本句用衬托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D.全篇无论是写自然景物还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态,都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节奏也是流畅、欢快的

,字里行间,融注着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15.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本诗颈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

这首宋词,完成16~17题。(6分)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注】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改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但随即便

因台臣王蔺的弹劾,免掉了他的职务,迫使他不得不回到上饶灵山之隈建成不久的带湖新居过退隐的生活。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两句,上句写景,下句言情,这两句领起全篇,确定了全篇的基调。B.“儿童偷把长竿”的“偷”字写出了孩子们偷长竿的动作,没

有写出孩子们的神态和心理。C.“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反映了词人对词中嘴馋贪吃的小孩子们的爱护、欣赏的情感。D.这首词通篇无奇字,无丽句,不用典,不雕琢,明白如家常语。17.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鹰击长空,鱼

翔浅底,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枉用相存。(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眼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杜甫在《登高》中表现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5)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栗深林兮惊层巅。三、语言文字应用(15分)1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沁园春(qìn)给予(jǐ)思忖(cěn)挥

斥方遒(qiú)B.休憩(qì)筵席(yàn)鱼翔浅底(xiáng)橘子洲头(jú)C.木讷(nà)修葺(qì)擢升(zhuó)莘莘学子(xīn)D.寥廓(liáokuò)赡养(shàn)福祉(zhǐ)浪遏飞舟(è)20.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放号(hào

)慰藉(jí)蔚蓝始作俑者B.罅隙(xià)咀嚼(jué)摈弃韬光养晦C.醇酒(chún)摇曳(zhuài)律吕纵横捭阖D.烧沸(fèi)揳入(xiē)幅员一幅手套2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西

班牙人民发起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雪莱给西班牙人民献上了《颂歌》一首,诗人鼓动劳动人民要认识自己的力量,起来改变自己的奴隶处境。B.在印度设立中国图书编辑部,旨在加强中印两国出版领域务实合作,编辑出版更多高质量的中国图书,提高印度各界对

中国的了解。C.《红海行动》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海军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军队的实力,获得高达5亿美元以上的票房。D.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22.下

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保护知识产权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政府还面临着法律执行、机制、资源、教育等问题,仅仅通过几个法律文件还不够。②南昌--生产酱油的厂家在酱油中添加了人工色素和黏稠剂,却大做广告“保证

不添加人工色素",这简直是掩耳盗铃。③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新事物脱颖而出,语言作为日常交际的工具,也会相应地产生新词语来表达这些新事物。④贝多芬晚年听力衰退,对外界的一切充耳不闻,但是,他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忍受住强烈的苦痛,给世界创造了欢乐。⑤-位老科学家指出,从事科学研究的

青年人太急于求成,沉不下心来坐冷板凳,这样很难取得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⑥黄山之美绝无仅有。描写黄山的诗文不少,在这些作品中,《黄山记》是一篇自出机杼的佳作。A.①⑤⑥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③④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女人坊散文精品赏析丛书”共收录铁凝及

张抗抗、陈祖芬、毕淑敏、迟子建等五位女作家。作品反映了女作家对生活、对生命、对自然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B.虽然每天来山乐博物馆参观的人非常多,但秩序井然,没有出现任何混乱和不文明现象,实现了“十艺节”文明观展的倡导。C.有些橱柜商为了争一个橱柜品牌的好名次,不惜通

过“假单”来制造假象这显然违背了销售排行榜原来的初衷。D.这一次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社会的根本问题解决不了,谁又敢保证儿童乞讨这样的悲剧不会再次上演呢?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

要求作文。(60分)生活,就是一场场美丽的遇见。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曾遇见独立在橘子洲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少年毛泽东,遇见行走在乡野间“喜看稻菽千重浪”的袁隆平,遇见站立在柜台后“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张秉贵,遇见屹立在高原上“立心天地厚”的钟

扬......这一次次的相遇,必会激起情感的浪花,或羡慕他们的生活,或崇敬他们的精神。请你任选一位平凡人物,选准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语文答案1.D(A录取通知不能代替张榜公布;B宋代主要的录取通知书是

“金花帖子”;C古代的通知书也具备同样的作用和意义)2.A(泥金帖子是官府所作,与进士的家庭贫富没有关系。)3.C(没有使用比喻论证)4.泥金帖子—金花帖子—捷报(报帖)(喜报)—版印捷报—录取通知书—电子录取通知书(每空1分。共4分。写

错别字不给分。)5.6分①内容不同:古代内容相对复杂,现代内容比较简单。②材质不同:古代只有纸质,而现代则或纸质或电子。③工艺不同:古代采用泥金贴花等工艺,现在则运用了科技手段。④寄送方式不同:古代或官邮或专人送达;现在则邮寄或网上领取。⑤发送仪式不

同:古代会有各种仪式;现在则没有。(每点2分,答对任何3点即可满分。意思对即可。)6.D(3分。“曲折离奇的情节”错,本文故事性不强,情节普通平淡。)7.5分(1)丰富了母亲的人物形象,侧面展现了外来农民工生存的艰辛;(2)

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前后的反差造成戏剧性效果,精彩奇妙;(3)“老头”是“妈”的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既符合实际生活,又能引人深思,震撼读者的内心世界。(5分。答出一点得2分,两点得4分,三点得5分)8.6分(1)“暮鼓”即“暮色中的鼓声”,寓意着临近结束而又坚强有力,

催人振奋;(2分)(2)“暮鼓”具有象征意义。①烘托出打工母亲的人物性格,即人已暮年却不屈服现实的倔强品格;(2分)②“暮鼓”揭示了文中的“她”从“暮鼓”声中受到心灵的警醒,感悟到生活应具有老而不衰、不报怨、不消沉的态度。(2分)(6分。每点2分,若答“交代故事

背景,呼应文章开头,渲染环境氛围,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等要点,给1分)9.C【解析】“自苏州刘家河泛海”是“至福建”的状语,所以在“泛海”后断开不如不断开。“首达占城”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以次”是按次序的意思

,是“遍历”的状语,所以应在“占城”与“以次”之间断开。“宣天子诏”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其后应该断开。如果在“其君长”前面断开,则“因给赐”没有宾语。10.B爵赏,爵禄和赏赐。爵在此处应为动词加封官爵;赏在此处应为赏赐,也是动词。11.B【解析】以伏兵属无中生有。12.(1)这时,交阯已

经被打败灭亡,明朝把这个地区作为自己的郡县,各国更加恐惧,来朝拜的日渐增多。[“郡县”的活用,1分;“震替”1分;“日”1分;句意1分](2)自郑和死后,凡是奉命出使海外的,没有谁不极力称赞郑和来向外国夸耀的。[“凡”1分;“将命”1分;“夸”1分;句意1分]13.①得到

宝物不计其数;②朝廷耗费的财物不可胜计。(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得3分。)14.C[C项,“于是作者借酒浇愁”错误,从原诗来看,作者不是借酒浇愁,而是因为春宵的美好使诗人陶醉其中,从而“近来乡梦不多成”。]15.[解析]首先要分析颈联的大致意思,然后考虑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即可。本诗颈

联,“半销宿酒头仍重”一句,可以考虑作者为什么喝酒,是因为春天的到来使他感到愉悦;“新脱冬衣”“体乍轻”这些都是让人感觉舒服高兴的生活体验,因此作者的内心情感为“喜悦”。分别分析,意思对即可。[答案]“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昨日因心情愉快开怀畅饮,饮酒甚多,到次日早晨起来尚有头重脚

轻之感;“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16.B[B项,“儿童偷把长竿”的“偷”字既写了词中偷长竿儿童的动作,也写出偷长竿儿童的神态和心理。]17诗歌一、二句表现了对闲居生

活的满足及与世无争的思想情感,三、四句点明邻里关系和睦以及闲居生活的愉悦,后四句表现了对儿童偷枣的爱护之情。全词表现了词人被贬之后对闲适的隐居生活感到满足等多种情感。[答案]①闲居带湖的满足,表现与世无争的知足思想;②同邻里的关系融洽,共同分享欢乐的愉悦之情;③闲适之情,丰收的喜悦之情;

④对儿童偷枣的爱护之情。18.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越陌度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19.DA项,“忖”应读cǔn;B项,“筵”应yán;C项,“莘”应读shēn.木讷应读ne20BA项,藉:j

iè,C项,曳:yè,D项,一副手套。21AB项,搭配不当,“提高”与“了解”不搭配,可以把“提高”改为“增进”;C项,搭配不当,“高达”应该与具体的数字搭配;D项,句式杂糅,“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去掉“造成的”。22.A解析一蹴而就

: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子就能完成。②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已,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与句意不符。③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对象有误。④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合语境。⑤坐冷板凳:比喻长期受冷遇或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的职

务;也比喻处境冷清,生活清苦。⑥自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创新意。23.D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五位女作家”后加“的作品”;B项,“实现······倡导”,动宾不搭配;C项,“原来的初衷”,语意重复。24.[写

作指导]本题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为写好作文,要做到下面“三审”。审材料材料列举了教材中的四位人物,其中有气壮山间的领袖,有不辞辛劳的科学工作者,有尽职尽责的工人。有一点经须注意,这些人物都是现实中的人,不是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写作时不能夸大,不能脱离人物的

基本生活。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要特别注意,此句暗示文章必须体现一定的情感,虽不一定是材料中的“羡慕”“崇敬”,但一定要写出自己对所选人物的一种情感、一种认识。审题目审要求要求①,“从材料中任选一位人物”

限定了选择的自己遇到的一位平凡人物,不能另外选择;要求②,“故事”暗示作文中要有事件,“写出人物的风貌”暗示要通过记叙体现人物形象,写出“你的情感”暗示要以情来感人;要求③,“中心突出”暗示要讲究立意,“叙述详略得当”暗示要注重选材组材,

“细节具体生动”暗示要注意细节描写。依照高考等级评分标准评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