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共(13)页,57.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730341e5f2ea74ced1bfb5f2844f5e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奉新一中2023届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
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
。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
的资格证书。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
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
照人生。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但这是创作状态。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新
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注重听觉,注重吟诵,因而注重格律,这是中国古诗的“常”。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这是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许多新诗人对此有所感悟。徐志摩在《
翡冷翠的一夜》的创作中加强了音乐性,闻一多说,这是徐诗“一个绝大的进步”。从“感情泛滥”到“情感羁勒”,说明徐志摩的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没有形式感和音乐感的人绝对称不上是诗人。中国诗歌在传播上也有“常”。在诗歌创作寻言的时候,总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举
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诸如此类的诗章在我们民族中流传千年,和言说方式非常有关。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这是新诗必须注意的我们民族诗歌之“常”。新诗,新其形式需是诗。新诗在“变”中就有时时回望“故乡”的必
要。在“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选自吕进《新诗的“变”与“常”》)1.下列关于中国诗歌的“常”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新诗无论怎么变,“常”都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所以新诗有的时候要在“变”中继承“常”。B
.中国诗歌在精神上从来崇尚家国为上,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C.在传播上,中国诗歌在选择言语时,尽量用最清晰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并且注重听觉、注重吟诵。D.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隐形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外在于现代诗歌当中。“常”是诗歌精神
,是审美精神。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多数国人和一些论者对新诗“新”的误读,是本文立论的前提,本文着重阐述了何为诗歌的“常”。B.文章运用比较视野,使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论
证了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的观点。C.文章在论证诗歌的“常”这一观点时,采用并列的方式,论证了诗歌的“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这首诗之所以在我们民族中可以流传千年,就在于它的言说方式。3.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诗歌-直讲究以“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为评价标准,而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B.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是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C.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
,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因此没有“走出”,就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D.徐志摩的诗从“情感泛滥”到“情感羁勒”,证明了他在诗歌创作.上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
~6题。苦恼王蒙当钱莉莉的中篇小说《桦树林》终于在第一流的大型文学期刊上发表出来的时候,作家金永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想起自己的第一篇作品,先写在一个笔记本上,后来抄到稿纸上。抄了改,改了勾掉,勾完恢复,然后撕掉……稿
子寄出以后,得到回音以前,他好像得了热病。他想起他的第一个责任编辑,又矮又胖,说话是南方口音的普通话,每句话都那么高明,那么权威。“是不是先搁一搁?”这话就意味着稿子的死刑。“我们认为有修改的基础”,遥远的希望闪着光,曲折的道路上
布满荆棘。“我们准备留用”,从此开始了折磨人的焦急等待。而最可怕的是甚至在通知你“已经发了”之后,仍然可能抽下来搁一搁,而这“一搁”,也许意味着永久。他想起他的恩师,已经长眠于地下的老作家郑之泰,他第一次见郑之泰的时候,“郑老”已经满头白发,满脸皱纹,老作家一面咳嗽,一面称赞他“能够
写”,“我知道,你是能够写的……你能够把那种最微妙的感受传达给读者……你能够成功……读者会爱你的……但写作仍然是一件苦事情,你现在还想不到,这有多么艰苦……”郑之泰三十年前说这话的时候是含着泪水的。当时,二十二岁的金永不明白为什么老作家的
语气里流露着感伤,但他的心深深地被那种父辈的情谊打动了。三十年后,在看到钱莉莉缭乱的小说稿《桦树林》以后,他的眼睛里也涌出了同样的泪。他这才明白,他的泪水既是为了钱莉莉的鲜花露珠似的才华,也是为了——他看得出来——这才华离真正的成功、成品、成就还遥远。让一个有着鲜花露珠似的才华、自负
而又敏感、幼稚而又狂热的女青年去走这一段从小小的才华到真正的成果的路,他实在不忍得。而如果是让她独自去摸索,去沿着这崎岖的山径攀援,那简直是残酷。哦,才华!这令人战栗,令人苦笑,令人飞扬又令人大哭失声的字眼!它是财富,
它是灾难,它本身就是辛劳和血汗,永远的不安宁,偶有的微笑,和常年的灼人的痛苦!所以金永不忍心说任何年轻人有才华,他怕毁了年轻人。他宁愿点燃自己的心做灯,为他们烛照。而才华的特点偏偏是要自己闯,哪怕鼻青脸肿,赴汤蹈火!他能不流泪吗?金永还体味到了这泪水里包含的欣慰——年轻人不断地冒出来了嘛
!欣慰后面却好像有一种催促,一种莫名的、却又是分明无可逃避的惶恐——年轻人起来了,他呢?原来他也已经到了辅导青年、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的年纪了。他现在已经比当年的郑之泰还要大一岁了,这是真的?但他的头发还是黑的,看来郑之泰有点未老先衰。三十年前,他觉得郑之泰是老头,他怎么没有想到如今自
己也已经“老”了呢?看过手稿以后,他一次又一次地与钱莉莉交谈。说服钱莉莉是不容易的,问题还不在于青年人常有的骄傲,可叹的是她那种执着,当钱莉莉用一两句尖刻而又大而无当、不负责任的话把他苦口婆心的“辅导”否定掉的时候,他气得真想动手把自己揍一顿
。终于,她听了他的,不是全部,而是大部分。当她一旦接受了他的指点以后,《桦树林》的面貌是怎样地焕然一新了啊!金永提着提包回家。提包里有载有《桦树林》的大型文学期刊。他的提包变得暖人而且活泼,他的步伐变得活泼而且有力。他的眼前一会儿是郑之泰的白发,一会儿是
钱莉莉的青丝,一会儿是夕阳照耀着的充满了温柔的生命的桦树……当他快要到家门口的时候,他忽然发现,《桦树林》的最后三句话本来是可以删去的,删去以后全文会更加隽永和谐。但他在作品排成铅字以前硬是没有想到,硬是没有把这一点给钱莉莉指出来。他的脸
红了,他的心痛了,他算什么“老师”哟,钱莉莉称他做老师呢!回家以后,爱人告诉金永,钱莉莉来过,并且留下两瓶小磨香油,一瓶广东腐乳。“小磨香油?”他茫然莫解。钱莉莉留下了字条,字条上说:金永老师:《桦树林》的发表,多亏您
帮忙。您为我的稿子奔走的情形,编辑部已经透露给我了。一点小意思,聊表寸心,请笑纳。您有什么事需要我给办的,亦请尽管吩咐,过几天来看望您。莉莉这……这是怎么回事?他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字条。打击是沉重的。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金永在得知钱莉莉的《桦树林》发表时,想起自己的第一篇作品和第一个责任编辑,表现了他对那位编辑永生难忘的记忆和无比的感激之情。B.文中写金永对自己恩师郑之泰的回忆与金永对钱莉莉的培养,既互相映衬,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C.《桦树林》的最后三句话本来是可
以删去的,但金永未能把这一点给钱莉莉指出来,这说明他作为老师却有所保留,不够称职。D.小说用郑之泰和钱莉莉两个次要人物作陪衬,突出了金永这一中心人物形象,并通过他深刻地表现了文人相轻这一主题。5.文章开篇说,作家金永在得知钱莉莉的中篇小说《桦
树林》在第一流的大型文学期刊上发表时,“流出了眼泪”。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金永的眼泪中包含的情感。(5分)6.文章以“打击是沉重的”作结,意味深长。请结合全文对这句话进行赏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43分)(一)课内文段阅读(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7~9题。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
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太子及宾客
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
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
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和:唱和,同声相
应。B.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诚:确实。D.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比:比较。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子”是中国古代封建君王的嫡长子或预备继位的儿子。商周时期,天子及
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B.古代人的称谓有多种分类,比如“谦称”“敬称”“贱称”等等,“竖子”是对人的贱称,“仆”是古时男子谦称自己。C.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慷慨羽声则指声调典雅而哀怨。D.“
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例如文中的“乃朝服,设九宾”。9.翻译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0分)(1)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
以送之。(二)课外文段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太傅曰:“请入图之。”鞫武曰:“燕有田光
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
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
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
:“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轲见太子
,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选自《战国策•燕策》,有删改)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太傅幸而图.之图:考虑,计议B、乃造.焉造:到
……去,拜访C、明.不言也明:明白,知道D、太子再.拜而跪再:两次11.用“/”线给文中划曲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B、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
知吾精/已消亡矣。C、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D、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强大的秦国
,燕太子希望太傅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太傅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向太子推荐了荆轲。B、太子丹为了国事,亲自去拜访鞫武、田光和荆轲等贤人侠士,这充分表明他是一个礼贤下士的人。C、田光年纪大了,劝说荆轲尽心为太子出力,最后以自杀来激励荆轲并表
明忠心。D、太子丹听到田光死了,很伤心,双腿跪行,流着眼泪说自己要田光不要泄密的本意是想要和田光商议重大的事情,并不是要他去死呀。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
,不知吾形已不逮也。(5分)②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5分)(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满庭芳【注】苏轼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
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注】这首词大致创作于词人被贬黄州之后。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以议论为主,夹以抒情。援情入理,情理互喻
,既朴实又形象生动。B.上阕运用典故发端,不仅是对世俗观念的奚落,也是对尘俗人生的否定。C.下阕以高歌结尾,情绪豁达开朗,充满了飘逸旷达超凡脱俗的闲适之情。D.全词语言意显词浅,带有口语化的痕迹,似乎毫不经意,然又颇具匠心。15.本词上阕蕴含作者多种情感,请结合
词句简要分析。(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1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诗句。(每空1分,共6分)(1)《沁园春·长沙》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荆轲刺秦王》中
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学”与“思”二者关系的辩证论述,他认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这两者在人的进步中均不可或缺,是不能被割裂的。第Ⅱ卷表达题三、语言基础知识(共17分)17.下列句子中与“行李之往来”中“行李”语言现象不同的一句是()(3分)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可以..
解燕国之患C.以其无礼..于晋D.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1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②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B.①顾.计不知所出耳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
谢曰C.①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①夜缒而.出,见秦伯②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19.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
习和生活故事。B.细数2017的无锡搜房博客,有多少新锐博主在谈笑间指点江山....,预见楼市风云。C.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热血青年,写出了不少激浊扬清....的好文章。D.今日,幸福苑社区和万里
学院团委邀请了经历过峥嵘岁月....的老红军、老党员,社区的暑期学生一起重温了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光荣历史。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霸王”本是令许多人讨厌的一个词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提高,语言王国的“霸王”类
词语逐渐兴盛起来,如浴霸、彩霸等。B.由股神巴菲特执笔的财商教程《成为亿万富翁的26堂启蒙课》旨在开启青少年财商、培养青少年世界顶级价值观及创富能力,使青少年从小具备“成为亿万富翁”的基本素质与优良习惯,因而备受青睐,首批
教程在欧美多国被一抢而空。C.随着80后群体逐渐成为主流和90后年轻人进入社会,使中国经济长久依赖的人口红利模式将走到尽头。D.李玉刚的男女声同歌演唱的独特技巧和极具中国古典韵味的扮相,不仅在澳洲悉尼歌剧院引起轰动,蜚声海外,还引起央视“艺术人生”栏目的关注,对他进行了独家采访。21
.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据中国科学院大学官方微信消息,2019年6月14日,由来自世界各地的124位著名科学家组成的跨学科委员会揭晓了本年度“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
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中林斩获这一世界性的大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评委会对他的研究成果予以充分肯定,认为他在自供能系统研究方面的技术“有潜力彻底
改变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改变世界”,还认为他对摩擦带电物理学的阐释解决了一个2600年的科学问题,为研发摩擦电纳发电机奠定了理论基础。四、写作(60分)22.请以“秋天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分)要求:①立意自定;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适当发表议论
,展开想象等等;③不少于800字;④注意书写,卷面整洁。奉新一中2023届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一、【答案】1.B2.D3.C【解析】【1题详解】A项,“所以新诗有的时候要在‘变’中继承‘常’”说法错误。“所以”强加因果
。C项,“在传播上,中国诗歌在选择言语时,尽量用最清晰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并且注重听觉、注重吟诵”说法错误。偷换概念,“尽量用最清晰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错误,文中是说“总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
说方式”;另外,“注重听觉、注重吟诵”属于“重格律”的范畴,此处张冠李戴。D项,“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隐形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外在于现代诗歌当中”说法错误。曲解原意,原文是“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2题详解】D项
,“就在于它的言说方式”说法错误。“就在于”过于绝对,原文仅表明“和言说方式非常有关”。【3题详解】C项,“因此没有‘走出’,就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说法错误。混淆逻辑,原文是“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
有诗”,“审美距离”不是“出走”的结果,而是与之并列得出后文结果的“条件”。故选C。4.B(A项对那位编辑的“无限感激之情”错;根据文本第五段“郑之泰三十年前说这话的时候是含着泪水的。当时,二十二岁的金
永不明白为什么老作家的语气里流露着感伤,但他的心深深地被那种父辈的情谊打动了。”可以看出金永流泪的原因是想到了自己的恩师;C项“有所保留,不够称职”有错;根据文本第十三段“《桦树林》的最后三句话本来是可以删去的,删去以后全文会更加隽永和谐。但他在作品排成铅字以前硬是没有想到,
硬是没有把这一点给钱莉莉指出来”可以看出,没有支出的原因是自己没有看出,而不是有所保留。D项“并通过他深刻地表现了文人相轻这一主题”错,根据文本“这……这是怎么回事?他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字条。打击是沉重的。”可以看出小说的主题是青年成长的问题,并不是文人相轻)5.金永眼
泪中的情感包括:①激动。钱莉莉在小说稿《桦树林》里表现出来的才华让金永激动;②感伤。金永知道,钱莉莉的才华离成功还很遥远,这中间有着极为艰辛的过程;③欣慰。又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作者冒出来了;④惶恐。自己老了,到了
辅导青年、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的年纪了。6.①从内容上说,这句话写出了金永看到钱莉莉留言后的痛苦与失望。钱莉莉把作品的发表视为金永“运作”的结果,玷污了他高尚的情怀,辜负了他殷切的期待。②从结构上说,这句话照应了题目,也照应了上文关于有才华的年
轻人离真正的成功还很遥远的忧虑。③从人物形象塑造上来说,这句话从侧面完成了对钱莉莉这一人物形象的最终塑造,揭示了她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心灵深处庸俗的一面。④从主题表达上来说,这句话丰富了“苦恼”的内涵,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青年人成长中深层次
的问题。⑤从阅读效果上来说,这句话言简义丰,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思索空间。7.D并列8.C慷慨羽声是声调激愤的羽声9(1)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一同去。现在太子嫌我动身迟缓,请允许我就此告别吧。(2)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给他送行。1
0.C明:表明。11.D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12.B太子丹只亲自拜访了鞫武。13.(1)现在太子(只)听说我壮年时的情况,(却)不知道我的身体不如当年了。(形:身体。不逮:
不如、比不上、不及。各1分,句意3分)(2)我私下里没把自己当外人,向太子举荐了您,希望您到宫中去拜见太子。(窃:私下。外:意动。过:拜访。介宾短语后置。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燕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逃回了燕国。他看到秦国将要吞并六国,秦军已逼近易水,惟恐灾祸来临,太子丹担心它。对他的
太傅鞫武说:“燕国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太傅帮忙想想办法才好。”太傅说:“请让我好好考虑考虑。”过了一些时候,鞫武说:“燕国有一位田光先生,此人深谋远虑勇敢沉着,您不妨跟他商量商量。”太子丹说:“希望太傅您代为介绍,好吗?”鞫武说:“好吧。”于是鞫武去见田光,说:“太子希望和先生一起商议国家大事。”
田光说:“遵命。”于是就去拜见太子。太子跪着迎接田光,倒退着走为他引路,又跪下来替田光拂拭坐席。等田光坐稳,左右人都退下后,太子就离席,向田光请教道:“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能尽量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件事。”田光说:“我听说好马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一天可
以飞奔千里。可到它衰老力竭的时候,连劣马也能跑在它的前面。太子现在听说的是我壮年的情况,却不知道如今我的精力已经衰竭了。虽然这么说,我不敢因此耽误国事。我的好朋友荆轲可以担当这个使命。”太子说:“希望能通
过先生与荆轲结识,可以吗?”田光说:“好的。”说完起身就走了出去。太子把他送到门口,告诫他说:“我告诉您的和先生刚才说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田光低头一笑,说:“好。”田光弯腰曲背地去见荆轲,对他说:“我和您交情很深,燕国没有人不知道。现
在太子只听说我壮年时的情况,却不知道我的身体已比不上当年了。有幸得到他的教导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尽力想想办法。’我私下里没把自己当外人,向太子举荐了您,希望您到宫中去拜见太子。”荆轲说:“遵命。”田光又说:“我听说,忠厚老实之人的所作所为,不使人产生怀疑,如今太子却告诫我说:
‘我们所讲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这是太子他怀疑我啊。为人做事让人怀疑,就不是有气节的侠客。”田光这番话的意思是想用自杀来激励荆轲,接着又说道:“希望您马上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以此表明我没有把国家大事泄漏出去。”说完就自刎而死。荆轲见到太子,告诉他田光已经死了,是为了表明自
己没有把国家大事泄漏出去。太子拜了两拜,双腿跪行,泪流满面,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之所以告诫田光先生不要泄密,是想实现重大的计划罢了。现在田先生用死来表明他没有泄密,这哪里是我的本意呢?”14.(3分)A【‘情理互喻“形象生
动”说法错误。】15.(6分)①对世俗追名逐利的嘲讽,将名与利比喻为蜗角、蝇头,嘲讽之意-览无余②对政治斗争相互倾轧的仄倦,词人感叹万事皆由前定,何必争个谁弱谁强;③对自身处境的悲愤,不问世事,全身远祸,未
老放我,百年沉醉,抒发的是内心的无奈与悲愤。(每点2分)16.(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7.C18.C19.A风华正茂不能修饰学习和生活。20【答案】BA项,“价值观念的提高”
改为“价值观念的改变”;C项,缺主语;D项,“不仅”“还”的内容换位。21【答案】2019年6月14日,本年度“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揭晓,王中林成为首位获奖的华人科学家。解析:本题新闻文字一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总写新闻,应点出新闻的时间和事件,时间是2019年6月
14日,事件是跨学科委员会揭晓了本年度“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得主。第二部分是具体介绍得主,应表明得主的信息,得主是王中林,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接着写评委会的态度,表明态度的总写句子是“评委会对他的研究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后面的文字是具体阐释。提取关键信息后,应用简洁
的语言把信息连起来,注意字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