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新起点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1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1.771 MB
  • 2024-10-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新起点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新起点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新起点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7 已有1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新起点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共(20)页,1.771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5b4243c27fe1a0afcf265a1ff7dde7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襄阳四中2021级高二年级8月新起点考试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硫元素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自然界中既有化合态的硫又有游离态的硫B.2SO是酸性氧化物,能被氨水吸收C.实验室常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黄D.2SO有毒

,但可作食品添加剂【答案】C【解析】【详解】A.硫元素在自然界中即有单质也有化合物,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选项A正确;B.SO2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属于酸性氧化物,和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选项B正确;C.硫微溶于酒精,实验室常用二硫化碳除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黄,选项C错

误;D.二氧化硫有毒,但适量添加有杀菌作用,可用作食品添加剂,选项D正确;故答案选C。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纯硅可用来制作芯片和硅太阳能电池B.二氧化硅可用来生产光导纤维和玻璃C.富勒烯、石墨烯都是有

机化合物D.新型陶瓷金刚砂(SiC)可用作耐高温结构材料【答案】C【解析】【详解】A.硅是半导体,高纯硅可用来制作芯片和硅太阳能电池,故A正确;B.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等,二氧化硅可用来生产光导纤维和玻璃,故B正确;C.富勒烯、石墨烯都是碳单质,不是有机化合物,故C错误;D.新型陶瓷金

刚砂(SiC)熔沸点高,可用作耐高温结构材料,故D正确;故选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B.链状烷烃之间一定互为同系物C.异丁烷分子中4个碳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D.同质量的两种烃,碳元素质量分数越

大,燃烧消耗氧气越多【答案】A【解析】【详解】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均取正值),单位一般是mol/(L·s)或mol/(L·min),A正确;B

.链状烷烃之间不一定互为同系物,例如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C.异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CH3)3,由于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4个原子构成四面体,因此分子中4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C错误;D.由于等质量的氢原子和碳原子相比较,前者消耗的氧气质量大,所以同质量的两种烃,

碳元素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消耗氧气越少,D错误;答案选A。4.某同学探究氨和铵盐的性质,相关实验操作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加热4NHCl晶体制备氨气B.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观察到白烟C.将浓氨水滴到CaO上,会有氨气生成D.除去碘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铵,可

采用升华的方法【答案】C【解析】【详解】A.NH4Cl晶体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但氨气和氯化氢冷却后又结合成氯化铵,所以不能用加热NH4Cl晶体的方法制备氨气,故A错误﹔B.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或浓硝酸)的玻璃棒靠近,挥发出的NH3和HCl(HNO3)结合成氯

化铵(硝酸铵)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形成白烟,但浓硫酸难挥发,所以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不能观察到白烟,故B错误;C.将浓氨水滴到CaO上,发生反应CaO+NH3·H2O=NH3↑+Ca(OH)2,生成氨气,同时CaO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使一水合氨

分解生成氨气,故C正确;D.在加热条件下,碘升华,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冷却后碘凝华,氨气和氯化氢结合成氯化铵,碘和氯化铵仍混在一起,所以不能采用升华的方法除去碘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铵,故D错误;故选C。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共价键;②

同位素的性质完全相同;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③【答案】D【解析】【详解

】①Na2O2是离子化合物,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①正确;②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有所差异,②错误;③AlCl3含有金属元素,但为共价化合物,③正确;④NH4Cl由非金属组成,但是离子化合物,④错误;⑤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不含共价键,⑤错误;

故①③正确,答案选D。6.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演示喷泉实验B.装置②可用于比较金属X和Zn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并收集NO2D.装置④可用于制备乙酸乙酯【答案】C【解析】【详解】A.SO2是

酸性氧化物,容易和NaOH溶液反应,将胶头滴管里NaOH溶液挤入圆底烧瓶中,由于SO2的溶解,使烧瓶内压强降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NaOH溶液就会被大气压入圆底烧瓶形成喷泉,故A正确;B.将金属X和锌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通过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以及电

极是否变细、哪个电极上有气体产生可以判断X和Zn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B正确;C.铜和浓硝酸可以生成NO2,但NO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O2,故C错误;D.乙醇、乙酸和浓硫酸共热可以制取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生成

的乙酸乙酯,同时除去杂质乙酸和乙醇,用图示装置可以防止倒吸,故D正确;故选C。的7.四氯乙烯()是一种衣物干洗剂,聚四氟乙烯()是家用不粘锅内侧涂层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四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都可以由乙烯发生加成反应得到B.它们的分

子中都不含氢原子C.四氯乙烯对油脂有较好的溶解作用,聚四氟乙烯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D.它们都能发生加成反应,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四氟乙烯可由乙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聚四氟乙烯是由四氟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所以二者都不能用乙烯发生加成反应得到,故

A错误;B.二者都只含C和卤族元素,所以二者都不含氢原子,故B正确;C.聚四氟乙烯中不含碳碳不饱和键,性质较稳定,所以聚四氟乙烯中化学性质不活泼,故C错误;D.碳碳不饱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四

氯乙烯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而能发生加成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聚四氟乙烯不含碳碳双键而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故答案B。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分子化合物材料一般不具有固定的熔点B.有机高分子

材料的特点之一是组成元素简单、结构复杂、相对分子质量大C.高聚物的聚合度(即结构单元的数目)一般是不确定的D.高分子化合物的溶解一般比较缓慢【答案】B【解析】【详解】A.高分子化合物是由链节相同但聚合度不同的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故A正确;B.通常情况下,有机高分子化合

物的结构并不复杂,它们由简单的重复结构单元连接而成,故B错误;C.对于高分子化合物来说,构成每个高分子的结构单元数目并不完全相同,即n不同,故C正确;D.线型结构有机高分子能溶解在适当溶剂里,但溶解速度缓慢,体型高分子则一般难于溶解,只能胀为大,故D正确;故选B。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

法正确的是A.塑料、天然橡胶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乙烯、聚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C.棉花、羊毛、涤纶的成分均属于天然纤维D.化学纤维指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答案】D【解析】【详解】A.塑料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聚乙烯为乙烯的加聚产物,不含碳碳双键,故B错误;C.棉花和羊毛属于

天然纤维,涤纶是合成纤维,故C错误;D.化学纤维指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故D正确;故答案选D。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2SO:23SOOHHSO−−+=B.向氯水中通入少量2SO:2

2224ClSO2HO4H2ClSO+−−++=++C.将2SO通入到饱和3NaHCO溶液中:23222HCOHOCO+−+=+D.硅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2232Si2OH2HOSiO3H−−++=+【答案】B【解析】【详解】A.向Na

OH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离子方程式:SO2+2OH-=SO23−+H2O,故A错误;B.向氯水中通入少量的SO2,离子方程式:Cl2+SO2+2H2O=4H++2Cl-+SO24−,故B正确;C.将SO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离子方程

式:SO2+2HCO3−=H2O+CO2+SO23−,故C错误;D.硅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32Si2OHHOSiO2H−−++=+,故D错误。故选B。11.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部

分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工业上,试剂1一般选用石灰乳B.海水提溴的方法是“空气吹出法”,包括氧化、吹出、吸收等环节C.在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冶炼金属镁D.在粗盐提纯中,应先加盐酸调pH值,再

加沉淀剂除杂质【答案】D【解析】【分析】海水提纯可得到粗盐,苦卤中加入稀硫酸、氯气,发生反应:Cl2+2Br-=2Cl-+Br2,经富集,可蒸馏分离出溴,分离后的溶液中含有钾离子、镁离子,加入试剂1得到氢氧化镁沉淀,

试剂1可为石灰乳。【详解】A.煅烧贝壳得到氧化钙,氧化钙溶于水得到石灰乳,工业上,一般采用石灰乳作为镁离子的沉淀剂,因为石灰乳廉价且原料来源广泛,可就地取材制备石灰乳,A正确;B.工业上常采用“空气吹出法”进行海水提溴,包括氧化:用氯

气氧化海水中的溴离子,吹出:用空气将生成的溴吹出,吸收:用二氧化硫作还原剂使溴转化为氢溴酸,使其与空气分离,再利用氯气将氢溴酸氧化为溴后蒸馏分离,B正确;C.镁的活动性较强,工业上常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治炼金属镁,C正确;D.粗盐提纯中,加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除杂,过滤后

滤液含碳酸钠、氢氧化钠,再加盐酸调节pH值,不能先加盐酸,D错误;答案选D。12.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NH3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的A.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电极a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电子由电极a通过外电路流向电极bD.OH-向b极区迁移【答案】D【解析】【详解】A.燃料电池工作时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B.燃料电池中氨气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氮气,故B正确;C.电极a是负极,电极b是正极,外电路电子由负极a流向

正极b,故C正确;D.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OH-向a极区迁移,故D错误;故答案为:D13.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几种物质中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化学键H2O中H-O键O2中O=O

键H2中H-H键H2O2中O-O键H2O2中O-H键键能kJ/mol463496436138463若反应过程中分解了2mol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总反应为2H2O光照2H2↑+O2↑B.过程I吸收了926kJ能量C.过程II放出了574kJ能量D.过程Ⅲ属于放热反应【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则总反应为2H2O光照2H2↑+O2↑,故A正确;B.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过程Ⅰ吸收了463kJ×2=926kJ能量,故B正确;C.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则过程Ⅱ放出了436kJ+138kJ=574kJ能量,故C

正确;D.过程III为1mol过氧化氢生成1mol氧气和1mol氢气,吸收的能量大于放出的能量,该过程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选D。14.MTP是一类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可以由TOME经环化后合成(此反应为可逆反应)。其反应式为:,为了提高TOME的转化率,反应

进行时需及时从溶液体系中移出部分甲醇。TOME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TOME的初始浓度为amol/L,反应过程中的液体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Y两点的MTP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B.X、Z两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X)>v(Z)C.若Z点处于化学平衡,则Z点

对应的甲醇浓度为0.98amol/LD.190℃时,0~150min之间的MTP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7a150mol/(L·min)【答案】C【解析】【详解】A.图中X、Y两点TOME的转化率相等,生成的MT

P的物质的量也相等,溶液体积相等,则MTP的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故A正确;B.曲线斜率越大,瞬时反应速率越快,X、Z两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X)>v(Z),故B正确;C.反应过程中不断移出甲醇,当Z点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此时甲醇的浓度小于0.9

8amol/L,故C错误;D.190℃时,0~150min之间MTP的浓度增加了0.67amol•L-1,则平均反应速率为0.67a150mol/(L·min),故D正确;故选C。15.工厂排放的SO2烟气对环境造成污

染,某企业用下列流程综合处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的A.二氧化硫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SO2+H2O=H2SO3B.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NH4)2SO3C.上述流程利用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D.氨气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

2-323HSO+OH=HO+SO【答案】B【解析】【分析】二氧化硫吸收塔中,二氧化硫与亚硫酸铵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氨气吸收塔中,亚硫酸氢铵溶液与一水合氨反应生成亚硫酸铵。【详解】A.二氧化硫吸收塔中,二氧化硫与

亚硫酸铵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SO23−+H2O=2HSO3−,A说法错误;B.依据流程图可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亚硫酸铵一种,B说法正确;C.二氧化硫吸收塔、氨气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说法错误;D.氨气吸收塔中,亚

硫酸氢铵溶液与一水合氨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32234HSO+NH?HO=HO+SONH++,D说法错误;答案为B。二、主观题16.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元素,是人类资源的宝库。Ⅰ.海

带中含有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1)实验步骤①会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填字母)。a.酒精灯b.漏斗c.坩埚d.泥三角(2)步骤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3)请设计一种检验水溶液中是否含有碘单质的方法:_______。Ⅱ.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

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4)为了使4MgSO转化为()2MgOH,试剂①可以选用_______(填化学式)。(5)2MgCl的电子式为_______,无水2MgCl在熔融状态下,

通电后会产生Mg和2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Ⅲ.海水提溴:主要工业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6)海水中的Br−被2Cl氧化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7)吸收塔中2SO将2Br转化为HBr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8)工业上也可用23NaCO溶液吸

收吹出的2Br。补全以下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2Br+_______232NaCOO3H+=_______NaBr+_______3NaBrO+_______3NaHCO【答案】(1)acd(2)2222HO2I2H2HOI−+++=+(3)取少量待测溶于试管

中,滴加少量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色,则含有碘单质(4)()2CaOH(5)①.②.22MgClMgCl+通电熔融(6)222BrClBr2Cl−−+=+(7)22224SOBr2HOHSO2HBr++=+(8)2232333Br+6NaCO+3H

O=5NaBr+NaBrO+6NaHCO【解析】【分析】海带经灼烧,将其中的有机物转变成气体,所含碘元素转变成盐,得到海带灰浸泡,过滤除去不溶物得到含碘离子的水溶液,在溶液中加双氧水氧化碘离子得到含碘单质的水溶液,再加四氯化碳萃取

出碘单质后分液得到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再蒸馏得到碘单质,据此解答。【小问1详解】步骤①为灼烧,需要在坩埚中进行,还要用到铁三角、泥三角、酒精灯、玻璃棒等仪器,无需漏斗,故acd正确;【小问2详解】步骤④中反应为碘离子被

双氧水氧化成碘单质的过程,反应为:2222HO2I2H2HOI−+++=+;【小问3详解】检验碘单质可利用碘的特性,能使淀粉溶液变蓝,因此可去待检验的溶液与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若变蓝证明存在碘单质,否则

没有,故答案为:取少量待测溶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色,则含有碘单质;【小问4详解】煅烧海水中的贝壳生成CaO,CaO溶于水生成Ca(OH)2,向海水中加入Ca(OH)2悬浊液可将Mg2+

转化为Mg(OH)2沉淀,所以试剂可以选用低成本的Ca(OH)2;【小问5详解】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电解熔融氯化镁的反应方程式为:22MgClMgCl+通电熔融;【小问6详解】海水中的Br-被Cl2氧化为溴单质,Cl2本身被还原为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2B

rClBr2Cl−−+=+;【小问7详解】由流程图可知,吸收塔中,具有还原性的SO2和具有氧化性的Br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Br和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为:22224SOBr2HOHSO2HBr++=+;【小问8详解】反应中部分溴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5价

,部分溴元素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配平方程式为:2232333Br+6NaCO+3HO=5NaBr+NaBrO+6NaHCO。17.实验室用无水乙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共热制甲烷的方程式如下:CaO3423CHCOONaNaOHCHNaCO△

+⎯⎯⎯→+,为了探究甲烷的化学性质,进行了以下实验,B装置中的试剂为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一段时间后,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需装置如图甲所示(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1)装置A应选择图乙中的_______(填

编号);B中的现象是_______;C装置中的试剂为_______。(2)装置K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3)在光照条件下装置M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有白雾产生,装置H中的导管内液面上升,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

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硬质玻璃管内的固体变红,且测得消耗的4CH和Cu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装置D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5)甲烷的一种同系物新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

__种,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答案】(1)①.①②.有气泡产生、溶液未褪色③.浓硫酸(2)2222MnO2Cl4HMnCl2HO−++++++(3)①.黄绿色变浅②.有油状液滴生成③.423CH+ClCHCl+HCl→光照(4)422CH+4CuO4Cu

+CO+2HO高温(5)①.2②.CH3CH2CH2CH2CH3、【解析】【分析】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实验室用无水乙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共热制甲烷,甲烷与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甲烷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通过生成水、

二氧化碳、铜单质颜色来验证发生了反应,甲烷需先用浓硫酸干燥,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小问1详解】K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装置A是制取甲烷的反应,根据制取甲烷的反应是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加热反应生成甲烷气体,因此应选择图乙中的①;B装置中的试剂为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甲烷不与溴水或酸

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因此B中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未褪色;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因此前面应干燥甲烷气体,因此C装置作用是干燥甲烷,因此C装置中的试剂为浓硫酸;故答案为:①;有气泡产生、溶液未褪色;浓硫酸。【小问2详解

】装置K是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22MnO2Cl4HMnCl2HO−++++++;故答案为:2222MnO2Cl4HMnCl2HO−++++++。【小问3详解

】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因此装置M中的现象为黄绿色变浅、有油状液滴生成、有白雾产生,装置H中的导管内液面上升,生成一氯甲烷是甲烷和氯气光照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3CH+ClCHCl+HCl→光照;故答案为:黄绿色变浅

;有油状液滴生成;423CH+ClCHCl+HCl→光照。【小问4详解】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硬质玻璃管内的固体变红,说明生成了铜单质,且测得消耗的4CH和Cu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和质量守恒,说明还生

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则装置D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2CH+4CuO4Cu+CO+2HO高温;故答案为:422CH+4CuO4Cu+CO+2HO高温。【小问5详解】甲烷的一种同系物新戊烷的同分异构体还有正戊烷,异戊烷共2种,其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CH3、;故答

案为:2;CH3CH2CH2CH2CH3、。18.工业中很多重要的化工原料都来源于石油化工,如图中的对二甲苯、丙烯、有机物A等,其中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1)丙烯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

_____。(2)B和3CHCOOH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等质量的A和B完全燃烧后,耗氧量:A_______B(填“>”“<”或“=”)。(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A.分馏属于物理变化,催化重整属于化

学变化B.A与丙烯互为同系物,乙酸与丙烯酸也互为同系物C.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D.聚丙烯酸甲酯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4)对二甲苯的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_______种。(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3BCHCHO→_______;②丙烯酸

→丙烯酸甲酯_______。【答案】(1)羧基(2)①.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②.>(3)AC(4)3(5)①.2CH3CH2OH+O2CuΔ⎯⎯→2CH3CHO+2H2O②.CH2=CHCOOH+CH3OH浓硫酸ΔCH

2=CHCOOCH3+H2O【解析】【分析】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为CH2=CH2,由转化关系可知A与水发的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CH2OH,B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被氧化生成乙酸,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丙烯被氧化生成丙烯酸,丙烯

酸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甲酯,再发生加聚反应可生成聚丙烯酸甲酯,轻质油重整可生成对二甲苯,再氧化生成对苯二甲酸。【小问1详解】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故其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故答案为:羧基;【小问2详解】由分析可知,B为乙醇CH3CH2OH,故B和CH3CO

OH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已知1gA即乙烯消耗-11g328gmol=328molO2,而1gCH3CH2OH消耗-11g346gmol=346molO2,故等质量的A和B完全燃烧后,耗氧量:A>B,故答案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小问3详解】A.分馏与混合物沸点有关,属于物理变化,催化重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A正确;B.A与丙烯互为同系物,而乙酸与丙烯酸的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选项B错误;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加饱和碳酸钠

溶液,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然后分液可分离,选项C正确;D.聚丙烯酸甲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项D错误;故答案为:AC;【小问4详解】对二甲苯含2种H,其中苯环上只有一种H,固定1个Cl、

移动另一个Cl,其二氯代物有3种,故答案为:3;【小问5详解】B→CH3CHO的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CuΔ⎯⎯→2CH3CHO+2H2O,丙烯酸→丙烯酸甲酯的方程式为CH2=CHCOOH+CH3OH浓硫酸Δ

CH2=CHCOOCH3+H2O,故答案为:2CH3CH2OH+O2CuΔ⎯⎯→2CH3CHO+2H2O;CH2=CHCOOH+CH3OH浓硫酸ΔCH2=CHCOOCH3+H2O。19.化学反应产生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是人类社会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研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

)如图是()21molNOg和1molCO(g)反应生成2CO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则1E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H_______。(2)用4CH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22HOlHOg=ΔH=+44kJmol②()()()()()22242NgCOg2HOgCHg4NOg++=+ΔH=+1160kJmol③()()()()()4222CHg4NOg4NOgCOg2HOg+=++ΔH=-5

74kJmol请写出()4CHg与()2NOg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3)不同催化剂下合成氨反应的历程如图甲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表示。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更好的是_______(填A或B);常

温常压下,合成氨反应速率慢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4)以2N与2H为反应物、溶有4NHCl的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成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乙所示。通入2H的电极是电池的_______极,通入2N一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电池的

总反应为_______。【答案】(1)①.减小②.不变(2)()()()()()42222CHg2NOgNgCOg2HOl+=++955kJ/molH=−(3)①.B②.NN键的键能大,断裂化学键需要较高的能量(4)①.负②.24N8H6e2NH+−+++=③.224

N3H2HCl2NHCl++=【解析】【小问1详解】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但是不能改变反应热,故1E减小,H不变;【小问2详解】①H2O(l)=H2O(g)△H=+44kJ/mol②2N2(g)+CO2(g)+2H2O(g)=CH4(g)+4NO(

g)△H=+1160kJ/mol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可知,由-2×①-12×②+12×③,得:CH4(g)+2NO2(g)=N2(g)+CO2(g)+2H2O(l),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2×(+

44kJ/mol)-12×(+1160kJ/mol)+12×(-574kJ/mol)=-955kJ/mol,则CH4(g)与NO2(g)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NO2(

g)=N2(g)+CO2(g)+2H2O(l)ΔH=-955kJ/mol;【小问3详解】从图甲可知,使用催化剂B时反应的活化能要比使用催化剂A的活化能小,故使用催化剂B效果更好;常温常压下,合成氨反应速率慢的根本原因是NN键

的键能大,则正反应的活化能大,故导致反应速率慢,故答案为:B;NN键的键能大,断裂化学键需要较高的能量;【小问4详解】从图乙可知,氮气和氢气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铵,故此新型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24N3H2HCl2NHCl++=,根据各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H元素失去电

子化合价升高,N元素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则通入2H的电极是电池的负极,通入2N一极的电极为电池的正极,氮分子得电子生成的氮离子不能单独存在和溶液中的氢离子生成铵根离子,则其电极反应式为24N8H6e2NH+−+++=。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

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