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三)历史答案和解析.pdf,共(6)页,5.03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f0dc1d2f0083db1719309d65990fbd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答案CBBDADBA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D
CDACBD�解析�1.材料表明大汶口文化遗址的陶器刻符具有某种被广泛承认的特殊意义�具备一定的传承性�与文字功能已趋近�故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均不符合题意�2.�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可见夏朝广泛使用耒锸这两种木质工具��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说明夏朝已经具有农田灌溉系
统��夏后氏五十而贡�表明夏朝已经具有对田亩的计算和纳贡农产品制度�说明当时谷物产量有了一定增加�上述材料侧面反映夏朝农业生产力水平已有提高�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夏朝统治者具有敬天保民的思想�故A项与材料无关�所谓�精耕
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精耕细作�是一种有关农耕的经营技术体系�以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为目标�以�天时��地利��物性�为依据�采取
的一系列趋利避害的科学技术措施�根据精耕细作农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传统农业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战国以前�这是精耕细作农业的萌芽时期�也是原始农业形态向传统农业形态过渡时期�主要表现为黄河流域的沟洫农
业�第二阶段�战国~魏晋南北朝�这是精耕细作农业的成型期�随着铁器农具�牛耕的逐步推广�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兴建�推动了黄河流域农业全方位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成熟并获得了系统的总结�第三阶段�隋唐~金
元�这是精耕细作农业的扩展时期�南方大规模的开发和农业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并逐步成熟�第四阶段�明清时期�这是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时期�由于人口激增导致原有耕地的紧缺�农业主要致力于增加复种指数和扩大
耕地�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据此判定夏朝并未产生精耕细作农业体系�故C项说法有误�材料无法得知夏朝施行仁政�故D项说法不符合题意�{#{QQABQYCQggggAhAAAAgCQwnQCAAQkAEACIoOxFAMIAAAwRFABAA=}#}历史参
考答案·第2页�共0页�3.从历史传统讲�宰相本是封建时代贵族的私官�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随着历史演进�秦汉时代的宰相�由皇帝的私臣�管家转化而来�既要管理皇家事物�又要管理国家政务�具有二重职权�体现�家国同治�特点�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秦汉
时代封建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宰相�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据材料可知��宰�本是贵族公卿管家�无法判断其是否掌握最高祭祀权�故B项有误�符合题意�4.根据图文结合所学可知�北魏统治者营建洛阳城深受汉文化影响�宫城居中且处于中轴线上�体现封建等级礼制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故②正确��四夷
馆�体现出北魏统治者民族融合的思想�故①正确�北魏太武帝虽大举灭佛�但并未禁绝佛教在整个北魏流传�北魏崇佛现象盛行�洛阳城内佛寺众多�体现佛教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故④正确�据材料无法判断北魏最早开始确立市坊分界制度�故③说法有误�故选D项�5.隋代规定官员的考核归中央吏
部�地方州郡不能擅自征聘委任官员�这些措施有利于抑制地方势力和世家大族�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B�C�D三项说法均有误�6.据材料地方志记载可知�经过明末清初战乱�尤其是张献忠五次入川作战�对四川各地产生了巨大破坏
�导致四川土著人口大量死亡逃徙�户口凋敝�人烟稀少�清初�政府为促进四川经济恢复发展�颁布移民政策招徕大量外省流民入川就垦�由此改变四川地区人口结构�部分地区外来移民规模超过土著居民数量�故D项说法正确�材料揭示的主要是明末�兵燹战乱�导致四川土著减少��疫疠�说法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
所指明末战乱主要是�张献忠起义��而非清初�三藩之乱��改变人口分布的说法也不准确�故排除B项�清代在政府政策引导下�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大量移民使四川出现了多元文化并存相互渗透的现象�而并非外来文化占主导�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7.
史实表明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发展趋势�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封建法律走上了儒家化道路�即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从而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故A项结论与史实不符�史实表明�大明
律例�具有礼法结合的特点�结论与史实明显不符�故C项有误�史实只是表明古代清朝对外第一次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签订了平等外交条约�1840年以前�中国传统的涉外制度是�朝贡�和�理藩�制度�浸透着浓厚的�夷夏�
观念�并没有专门机构管理涉外事务�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演变始于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1861年咸丰帝迫于英法的压力�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后来随着通商口岸的扩展�又设置南洋通商大臣�北洋通商大臣负责通商口岸的涉外通商事
务�总理衙门和南�北洋通商大臣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不仅繁杂的外交事务有所专管�在与外国交往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以�蛮夷�视人的外交态度�而且这些官员也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逐渐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QQABQYCQggggAhAA
AAgCQwnQCAAQkAEACIoOxFAMIAAAwRFABAA=}#}历史参考答案·第3页�共1页�策略�1901年晚清外务部的设立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故D项结论与史实不符�史实中�横渠四句�体现宋儒张载经世致用的思想�这四句话因对抗佛教�虚无�思想而
产生�表现作者强烈的进取意识�故B项正确�8.材料反映出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外商在中国大量收购原材料�刺激中国经济作物种植增长�纺与织�耕与织逐渐分离�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故A项说法正确��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项说法有误�C项说法绝对化�排除�从材料只能看出棉花贸易出口增加�无法准确判断是否全面处于贸易出超地位�故D项说法有误且不符合史实�9.郑观应是晚清�商战�的提倡者�主张发展商贸�与西方
国家展开商贸竞争�他认为中国商业如果能在竞争中让西方无利可获�则外商自然会离开中国�故D项说法正确�郑观应认为�商战�必须根本改变传统的贱商观念和士农工商等级结构�充分肯定现代企业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只是振兴商务的途径手段�并非作者根本意图
�且�提高政治地位�的说法绝对化�故A项有误�作者认为列强侵略手段分为�兵战��军事侵略�和�商战��经济侵略��后者比前者更为隐蔽�更有威胁性�因而中国在反侵略方面也应该把反对经济侵略放在比反对军事侵略更为优先的地位�作者并不主张放弃武力抵抗侵略�故B项说法有误
�材料表明作者主张发展工商业�而非军事工业�且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不能带来富国效果�故C项说法有误�10.题干中外国记者所指的�暴乱�是义和团运动��李大钊文集�里提到�义和团运动对于�西洋人一切器物一概烧毁�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故A项说法
正确�不符合题意�在近代中国�洋教作为一种外来之物�本身是同中国传统文化全然相悖�许多教士�教民借传教之名行侵华之实�借官府势力欺世凌人�因此传统文化下的中国民众对洋教日益痛恨�洋教在半殖民地中国的政治化�使反洋教斗争具有反侵略性质�故B项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虽具有历史局限性�但却无法掩盖其民族正义性�它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有利于中国人的爱国意识�民族意识觉醒�故C项说法有误�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行为体现了强烈的抵御外侮的愿望�同时也具有陈旧的天朝观
念和华夷之见�认为西洋人应该叩拜中国皇帝和官员�故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11.尽管雍正的�圣谕广训�是清代童生考试的必试内容�但材料无相关内容体现�故A项说法不合题意�从时间上讲�自洋务运动到清末�新政��清政府都主动参与了教育近代化改革�从内容上讲�除保留传统文化学习外还大量增加西学内容
�因此�迟滞�说法不准确�故B项有误�材料只表明清末江苏巡抚在地方教育中仍重视推广皇帝圣训教导内容�无法反映基层教化的强制性�故C项说法错误�庚子事变刚过��辛丑条约�才签�{#{QQABQYCQggggAhAAAAgCQwnQCAA
QkAEACIoOxFAMIAAAwRFABAA=}#}历史参考答案·第4页�共2页�亡国之危尚存�统治者仍以200年前的�圣谕�来收人心安天下�反映出清廷统治的僵化与迂腐�故D项正确�12.1919年6月5日�五四运动发展到第二阶段�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行动起
来举行政治大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逐渐成为运动的主力�故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学生爱国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使帝国主义大为恐慌�所以态度发生巨大转变�折射出五四运动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故A项说法正确�C�D两项说法均不符合题意�13.材料揭示北伐战争开始后�湘鄂赣等省农民运动也蓬勃发展
�农民协会数量增加�农会会员人数激增�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重视农民运动�根据国民革命形势需要并且结合国情�及时调整斗争策略�领导发动农民运动�与城市反帝运动和工人运动相配合�推动大革命发展�故C项说法正确�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折射革命联合战线力量的壮大�而并非其
结果�A项说法有误�农会广泛建立�农民讲习所创办�有利于提升农民阶级的文化素养�故B项说法为结果�因果逻辑有误�农民经过组织与宣传动员�在农村向地主阶级展开猛烈夺权斗争�也有力地推动着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发展�故D项说法为影响�也存在因果逻辑错误�14.1928年中国国民党成为中国新的统
治者后�宣告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孙中山提出�革命程序�论是三民主义政治学说内容之一�认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要经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各个时期国民党的责任和任务不同��训政�阶段即训练国民使用政权�只有经过这样的步骤�最后才能实现�主权在民��建立民主政
治�但国民党颁布�训政纲领�实质是用宪法确立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故A项说法有误�B项正确�袁世凯统治时期因独裁统治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此后近代中国政党政治名存实亡�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民主党派�指那些不依附于国民党且为争取民主而斗争的党派�20世纪20年
代以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实行一党专政独裁统治�为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当时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除中国共产党之外�出现了一些中间党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民主进步势力继续壮大�相继产生了一批新的民主党派�纷纷要求国民党结束党治�实现民主�给人民以民主权利�而
材料所示的�训政纲领�颁布只是国民党专政独裁统治的开始�当时的民主党派力量并未对国民党统治构成巨大政治威胁�故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15.材料叙述的国际会议为亚非万隆会议�这是亚非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由亚非国家自己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的
会议�面对帝国主义对会议的阴谋破坏和与会各国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获得亚非国家普遍认同与支持�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也成功维护了亚非国家团结合{#{QQABQYCQggggAhAAAAgCQwnQCAAQkAEACIoOxFAMIAAAwRFABAA=}#}历史参
考答案·第5页�共3页�作的大局�故D项正确�与会的亚非国家存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诸多矛盾�这些矛盾并未因万隆会议而根本消除�故A项说法有误�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不结盟运动开始于1961年�故C项说法
不准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25分��1��9分�原因�币制混乱阻碍经贸发展�防止现金外溢�维护经济独立安全�筹集军费需要��每点1分�任答三点即可�共3分�历史作用�稳定市场物价�解决财政困难�促进经济独立自
主发展�支援抗战和对敌货币战�积累了治理经验��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共6分��2��13分�特点�教育政治性�对象广泛性�内容实际功用性�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性�可操作性强�服务于抗日救亡的根本原则��每点1分�共5分�意义�有利于
现代知识的传播�有利于提高人民素质�培养抗战所需人才�为抗战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每点2分�共8分��3��3分�认识�根据地教育建设和财经建设�有力支援了中共领导的长期战争并最终胜利�中共根据地建设积累了正反两方面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也锻炼了一批掌握这些经验教训的干部�对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和探索�中共创造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模式—新民主主义建设模式�有利于促进中国现代化发展��每点1分�17.�18分��1��10分�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
阶层发展壮大�明朝君主专制强化�朋党乱政�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明末进步思潮活跃��每点2分��2��8分�意义�奠定了新中国政权的社会基础�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维护了社会秩序�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加强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拥护和认同�提高了群众的建设热情�为以后城市管理提供经验借鉴��每点2分�任答四点即可�18.�12分�示例�黑格尔认为�中国只有王朝的更迭�而无历史��是以西方的标准来看待中国�具有偏见和狭隘性�中国持续千年的封建文明是不断发展与
前进的历史进程�从政治文明角度看�尽管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无数次王朝更迭�专制帝制始终是封{#{QQABQYCQggggAhAAAAgCQwnQCAAQkAEACIoOxFAMIAAAwRFABAA=}#}历史参考答案·第6页�共5页
�建王朝核心根本的政治体制�但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的官制改革进化�体现出古代统治者统治智慧的进步�有利于国家行政效率的提高�在选官用人方面�从举荐制到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确保了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从而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水平�随着科举制度
不断成熟发展�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产生也具有一定影响�从经济文明角度看�尽管在封建社会中国以农立国�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始终未曾中断�中国古代手工业诸多成就世界领先�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商品经济活力逐渐增强�宋代四川
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即是有力证明�明朝中后期�中国也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尽管脆弱却也在缓慢发展�从科技文明角度看�封建社会勤劳而智慧的中国先民创造了伟大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历史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黑格尔观点的局
限性就在于他认为中国封建王朝政权更迭不过是一种简单重复�是野蛮的周期性循环�他忽略了中国封建历史文明的发展性�前进性过程�事实证明�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群雄竞起�人才辈出�在科技�艺术�人文等方面的成就不可胜数�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历久弥新��赋
分原则建议�表态1分�观点1分�论述8分至少两个角度及以上�总结2分�{#{QQABQYCQggggAhAAAAgCQwnQCAAQkAEACIoOxFAMIAAAwR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