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政治试卷 【精准解析】.docx,共(20)页,248.04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d2c624025c1b7c1fd34b92dfced8c9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高二年级政治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
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出说明。这表明()A.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能指导人们的生活B.哲学能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哲学是一
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答案】C【解析】【详解】C:“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这表明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正确。A:材料强调哲学的起源问题,不是强调哲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A与题意不符。B:哲学
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正的哲学才能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B说法错误。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这是从哲学的本义角度进行的表述,而材料强调的是哲学的起源问题。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2.
“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蔡元培先生的这一论述表明()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对自然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③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④自然科学研究离不开哲学
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①④符合题意,蔡元培先生的论述,强调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自然科学与哲学是密切联系的,其中,自然科学研究离不开哲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②说法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不能说哲学
是“科学之科学”;③说法错误,研究哲学的目的在于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故选B。【点睛】“科学之科学”是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古代哲学家把哲学看成是“知识的总汇”,近代一些哲学家把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3.2020年9
月1日,《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是因为()①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
么样的方法论②世界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③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④世界观的任务是解放和更新人的思想观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材料强调要重视思政课的作用,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是因为世界观决
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会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故①②符合题意。③:材料强调的是思政课对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并未涉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区别,故③不符合题意。④:真正的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其任务不是解放和更新人的思想观念。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
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下列观点能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②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③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④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A.①②B.③④C.②
④D.①③【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①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属于不可知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
之也,这是主观唯心主义,①②体现了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符合题意。③④:“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属于辩证法思想,不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排除③④。故本题选A。5.甲:“我在故我思”,乙:“
我思故我在”()①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②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③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①③:“我
在故我思”属于唯物主义观点;“我思故我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③正确。②:甲的观点认为存在决定思维,是唯物主义观点,但不是唯物辩证法观点;乙的观点认为思维决定存在,是唯心主义观点,不是形而上学观点。②错误。④:甲乙的观点
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对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④正确。故本题选C。6.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①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③它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④它正确的
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经验和认识成果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①③④正确。②:并非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
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②错误。故本题选A。7.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②一元论和二元论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③④: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③④符合题意。①: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排除①。②:一元论强调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而二元论强调世界的本原是
物质的也是意识的,这不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故排除②。故本题选B。8.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①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②古希腊罗马哲学③黑格尔的辩证法④洛克的唯物主义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
详解】①③: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古希腊罗马哲学、洛克的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排除②④。故本题选A。9.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A.实践的观点B.革命的观点C.阶级的观点D.历史的观点【答案】A【解析】【分析】【详
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实践的观点,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故A观点符合题意。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选A。10.即使蒙住了眼睛,也不等于世界漆黑一团。这是因为()A
.思维决定存在B.自然界是客观的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答案】D【解析】【详解】A:存在决定思维,A错误。D:即使蒙住了眼睛,也不等于世界漆黑一团,说明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正确。B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自然界是客观的构不成题干观点的原因,BC错误。故本题选D。11.神经科学研究显示,人们对已知和熟悉的事物的偏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这种偏好其实并不是年龄在起作用,而是可以通过特定脑区的灰质变化来解释
。这一科学发现印证了()A.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B.大脑是意识产生的唯一源泉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材料中没有涉及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A不符合题意。B: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大脑不是意识产
生的源泉,B说法错误。C: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不符合题意。D:材料中人们对已知和熟悉的事物的偏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这种偏好其实并不是年龄在起作用,而是可以通过特定脑区的灰质变化来解释,说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
物质器官,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2.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A.抽象的思维活动B.具体的物质活动C.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D.思维的物质器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C:从意识的本质来看,不管什么样的意
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人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故C正确。A:意识是抽象的思维活动,但不是从本质上看意识,故A不选。B:意识不是物质活动,故B不选。D:人脑是思维的物质器官,故D不选。故本题选C。
13.在疫情防控中,为了帮助农民和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地方各级领导干部邇过网络直播带货的方式推销当地农特产品,舆论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认为,领导干部直播带货,有利于推销当地农产品,盘活当地经济;也有人认为,直播带货容易带上权力因素,滋生腐败。人们对领导干部直播带货的不同感受说明了(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的反映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④意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①:人们对领
导干部直播带货的不同感受,说明意识的反映不是机械的,具有能动性,①符合题意。②:人们对领导干部直播带货的不同感受,体现的是意识能动性在认识领域的表现,不是在实践领域的表现,②排除。③:人们对领导干部直播带货的不同感受,说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选择的、能动
的,③符合题意。④: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④错误。故本题选B。14.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①月亮绕地球转②新陈代谢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⑧苹果落地⑨市场商品的价格
时涨时落⑩水往低处流A.①②⑨B.③④⑧C.⑦⑧⑩D.②④⑥⑦【答案】D【解析】【详解】①③⑤⑧⑨⑩:月亮绕地球转、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苹果落地、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水往低处流都是规律的现象,①③⑤⑧⑨⑩错误。②④⑥⑦: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新陈代谢,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是规律,②④⑥⑦正确。故本题选D。15.海绵城市体现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理念。城
市可以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清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开释”并加以使用,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功用和削减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从哲学角度看,建设海绵城市()A.可改变水循环规律更好造福人类B.需抛弃以往城市建设的所有做法C.能更好地促进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D.要把人的主观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改变水循环规律”说法错误。B:“抛弃所有做法”说法过于绝对,B错误。C:海绵城市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功用和削减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能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符合题意。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错误。故本题选C。16.全国首个消费扶贫月于2020年9月1日拉开帷幕。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突然遭遇疫情与灾情双重挑战,中央要求组织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但有专家提示,助
农扶贫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行政助力”不如“市场助力”。这说明()①只要认识规律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②只有掌握和尊重规律才能真正事半功倍③根据规律特点利用规律才能更好造福人类④按规律办事就不能改变其发生作用
的条件和形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选项内容夸大了认识规律的作用,要认识规律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①错误。②③:专家提示,助农扶贫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行政助力”不如“市场助力”,这说明只有掌握和尊重规律才能真正事半功倍,根据
规律特点利用规律才能更好造福人类,②③符合题意。④:人们可以在尊重、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④错误。故本题选C。17.唐代诗人
崔颢在《黄鹤楼》中写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①世界观体现方法论②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③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④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客观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
.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②④:崔颢《黄鹤楼》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蕴含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社会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④应选。①:说法错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①不选。③:说法错
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③不选。故本题选D。18.2020年我国将实施火星探测任务,按照计划,通过“天问一号”火星探测数据,深化人类对火星乃至太阳系的科学认知,推进比较行星学等重大问题研究。这体现了()①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②发
挥主观能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B【解析】【详解】③④:通过“天问一号”火星探测,深化我们对火星乃至太阳系的科学认知,从而推进比较行星学等问题研究
,这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也体现了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③④应选。①:说法错误,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反映,①不选。②:说法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不选。故本题选B。19.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粮食安全
问题热度不减。近期南方洪涝影响粮食生产,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调研分析,中央明确提出恢复双季稻生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各地压实责任,精准指导。这表明()①实践中产生的认识能有效地指导实践②实践产生新问题推动人们进行新探索③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④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会
不断地被推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②③:近期南方洪涝影响粮食生产,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调研分析,说明了实践产生新问题推动人们进行新探索,同时中央明确提出恢复双季稻生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各地压实责任,精准指导,表明了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②③正确。①:实践中产生的正确的认识才能够有效的指导实践,①错误。④: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的向前发展,④错误。本题选C项
。20.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各地传播时,全国各地通力合作,严加防范,以抗击这一流感的蔓延和肆虐。这体现了()A.意识活动的直接现实性B.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C.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D.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答案】C【解
析】【详解】A: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活动无此性质,A错误。B:材料中旨在说明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没有体现出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排除。C: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各地传播时,全国各地通力合作,严加防范,以抗击这一流感的蔓延和肆虐,说明
了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体现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C正确。D:意识本身不能能动的改造世界,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错误。故本题选C。21.近代思
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表明()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
B:“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表明物质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故B入选。A:世界上不存在无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故A错误。C:选项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
选。D: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而不是内在动力,故D错误。故本题选B。22.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脱贫重要条件②坚持从实际出发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③只讲形式主义的脱贫最终会害人害己④根据群众的实际降低贫困线是可行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分
析】【详解】②③:图中表示的某地扶贫工作是通过“打气”的方式使原来的贫苦户脱贫,讽刺的是某地的扶贫工作不能从实际出发,只讲形式主义,告诫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只讲形式主义的脱贫最终会害人害己,②③正确。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仅仅发挥主观能动性
无法成功解决扶贫问题,①错误。④:本项说法没有从客观的实际出发,④错误。本题选C项。23.英国诗人布莱克说:“今天在实践中证明的东西就是过去想象中存在的东西。”这说明()①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②实践是纯
意识性活动③实践是具有社会性的活动④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答案】A【解析】【详解】①:题干中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话意思是人们在今天可以在实践中把过去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揭示了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①正确。②: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而不是纯意识活
动,②错误。③:材料体现的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未体现实践具有社会性,③错误。④:“今天在实践中证明的东西就是过去想象中存在的东西。”强调了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④正确。故本题选A。24.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
属性是()A.条件性B.具体性C.客观实在性D.客观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D: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故D入选。AB:选项AB是真理的特征,但不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故不选。C: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故C不选。故本题选D。25.由于受地球的不
可入性和地震韵律的复杂性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预测地震成为世界性的科学难题。这表明()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
对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A.①②③B.③④C.①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①错误。②: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真理与谬误是有严格界限的,②错误。③④:由于受地球的不可入性和地震韵律的复杂性等客观因
素的制约,以及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预测地震成为世界性的科学难题,这说明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具有反复性,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③④正确。故本题选B。二、材料分析题26.材料一:人类最早关注的不是哲学问题,而是具体科学问题,古希腊和古罗马的
许多哲学家往往首先是自然科学家。他们孜孜以求地探索着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创建了一门门具体科学。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视野的不断开阔,认识不断深化,人们形成了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就是世界观。对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便形成了哲学。材料二:自然科
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从古迄今,没有哪一种科学知识体系不是实际上以某种哲学为指导的,也没有哪一个科学家不是实际上具有某种哲学信仰的,所不同的仅仅表现在自觉的程度上。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答案】(1)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互区别,二者研究的领域、回
答的问题不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领域,揭示的是特殊规律。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揭示的是一般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在人类哲学史上,一些自然科学家是在关注和思考某一领域的基础上才思考哲学问题,同时成为哲学家的。离开具体科学,哲学就会枯萎。另一方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具体科学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为基础知识问答题,要求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回答本题,要从区别和联系两个角度思考,既要看到二者研究的领域、回答的问题不同,又要看到哲学与具体科学是相互联系的。这些内容教材上有明确的表述,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
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详解】本题要求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二者的关系可以从区别和联系两个方面去说明。相互区别: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②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
普遍的性质和规律。(研究对象和回答问题不同)相互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点睛】具体科学与哲学的联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各门具体科学,具体科
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以不断丰富的各门具体科学提供的知识为前提。另一方面,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又有差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差别之一。哲学从总体上揭示人与世界的关系,研究世界的本质与规律,而各门具体科学从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来研究世界,把握某
一特殊规律。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差别之二。哲学还是一种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哲学与政治密切相关。具体科学中的自然科学则不具有阶级性。27.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
线”,5月9日—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各地要根据地区特点,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结合灾害发生的情况及特点,做到科学防控着力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说明各地
应如何防灾减灾。【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各地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并结合灾害发生的情况和特点去防灾减灾。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求我们在防灾减灾中,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科学防控。【
解析】【分析】本题以防灾减灾为话题,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详解】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题目限定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根据材料“各地要根
据地区特点,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结合灾害发生的情况及特点,做到科学防控着力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可从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角度分析;根据材料“做到科学防控着力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最大限度
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可从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的角度分析。【点睛】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四部曲:一、抓主体,
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主体),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的时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
对措施进行综合。二、定范围,要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对策,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是哲学中找对策,确定了范围,才能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三、找措施,从教材中找措施。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从材料中找措施。①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
方法。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创新,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②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答案就可以了。从当前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措施。四、
联材料,明确了主体、答题范围,找到具体措施后,要联系材料,组织答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必须与题的实际材料结合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以千年的时间单位观察,毛乌素沙漠的变迁,折射出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联。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还是水草肥美的沃土。然而,由
于不加节制的开垦,毛乌素在唐朝时期就出现了一块小沙地,开始逐步侵蚀草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乌素已经发展成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的大沙漠,被人形容为:“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从“
千年沙漠”到“今日绿野”,创造毛乌素的生态奇迹,靠的是锲而不舍,凭的是久久为功。在当地的治沙史上,这样的故事被人传颂: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民兵,扛着“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红旗,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0
多条;一位名叫石光银的农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农民治沙公司,一生只做治沙这一件事;全国治沙英雄牛玉琴30多年治沙11万亩,把不毛之地变成了“人造绿洲”……世代坚守在一线的治沙人,践行“愚公移
山”精神,默默执着“一件事”,造就了今日的“毛乌素绿洲”。(1)结合材料,运用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说明毛乌素从“千年沙漠”到“今日绿野”的启示。(2)请就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写两条宣传标语。【答案】(1)①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由于千年以前人们
不加节制的开垦,毛乌素从唐朝开始由沃土逐步变成大沙漠。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世代坚守在一线的治沙人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践行“愚公移山”精神,造就了今日的“毛乌素绿洲”③要把尊重规律
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答案示例:①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②保护环境是责任,爱护环境是美德【解析】【分析】本题以毛乌素从“千年沙漠”到“今日绿野”作为背景材料,命题指向《生活与哲学》中尊
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主要考查考生教材中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详解】(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
运用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说明毛乌素从“千年沙漠”到“今日绿野”的启示,属于启示类主观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做好三步:首先,准确调动教材中关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即要尊重客观规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其次,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即“由于不加节制的开垦,毛乌素在唐朝时期就出现了一块小沙地,开始逐步侵蚀草原”、“创造毛乌素的生态奇迹,靠的是锲而不舍,凭的是久久为功”、“世代坚守在一线的治沙人,践行‘愚公移山’精神,默默执着‘一件事’,造就了今日的‘毛乌素绿
洲’”等;最后,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与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有机结合进行分析即可。(2)本题要求请就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写两条宣传标语,属于标语提纲类主观题。此类试题的答案往往是融开放性、探究性、生成性、自主性、价值性等为一体,突出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由于本题是写标语,首先要
明确标语的主题,其次要注意学科性、科学性,不能大白话,另外要注意可读性、激励性,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等要求即可。【点睛】标语提纲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首先,明确题目的背景所指,即弄清题目在什么主题背景下进行探究性研究或发散性思考。其次,抓住题目的问题所在,即弄清题目要求解决什么具
体问题。再次,要注意设问的具体限定,宣传或广告等数量及字数限定。最后,这类试题没有固定答案,但要注意用好发散思维方式。内容上体现宣传理念,宣传正能量,遵循思想政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倡导性原则,形式上要有美感
、有震撼力,既通俗易懂又简明扼要,避免使用长句,拗口之语。整体上符合简洁、精炼、健康的原则。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0庚子年的开年不同寻常,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在我国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有钟南山、李兰娟等医疗专家的的冲锋陷阵,有广大的医疗工作者
的最美逆行。他们直达武汉,舍小家为大家,不怕牺牲,辛勤工作,成功阻断了新冠肺炎的扩散,为我国的抗击疫情工作做出巨大贡献。最早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制手段;随着研究的
深入,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防止疫情暴发也无有效办法,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将
来最终取得成功。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分析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是如何体现这一过程的。【答案】(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们从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一无所知,到逐步认识,体现出人认识具有反复性。(
2)认识具有无限性。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能力也是无限发展的,人们对疫情的认识防控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随着条件的不断变化,逐步认识到病毒的来源、传播等,今后还会不断深入认识,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和
预防,逐步深入和取得成效,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解析】【分析】本题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话题设置情景材料,从《哲学与文化》模块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认识的上升性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可结合材料,分析
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是如何体现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相关知识,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分析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是如何体现这一过程的。属于分析说明类主
观题,知识限定范围是“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属于小切口考查。可结合材料中“最早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疫苗和治疗
药物,防止疫情暴发也无有效办法”,说明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们从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一无所知,到逐步认识,体现出认识具有反复性;可结合材料中“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
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说明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能力也是无限发展的,人们对疫情的认识防控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随着条件的不断变化,逐步认识到病毒的来源、传播等,今后还会不断深入认识,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可结合材料中“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
会在不远将来最终取得成功”,说明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和预防,逐步深入和取得成效,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点睛】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原理内容:(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
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同样需要一个过程。(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螺旋式上升
过程,(4)(方法论要求:)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