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课后习题 第4章 第4章测评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725.220 KB
  • 2024-09-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课后习题 第4章 第4章测评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课后习题 第4章 第4章测评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课后习题 第4章 第4章测评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7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课后习题 第4章 第4章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0)页,725.22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c7b8494d2f84745d2aad64613b498d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4章测评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由于海洋的“公有性”,许多国家每年都向海洋中倾倒大量废物,其中多数为有机营养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废物的倾倒,导致浮游藻类的大量繁殖,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B.海洋污染导致水产品体内残留

毒素增加,鱼类受这一影响比藻类更加严重C.海洋水体有净化功能,只要向海洋中倾倒的废物适量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污染物排放导致赤潮的爆发,说明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低2.黄顶菊原产于南美洲,生长和繁殖能力极强,后来在我国的天津、河北发

现黄顶菊,由于没有动物取食,黄顶菊迅速蔓延。试推测黄顶菊的迅速蔓延最可能会使这些地区()A.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C.物种多样性增加D.基因多样性增加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

有效途径,下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

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是()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

少成本、增加产量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5.有位农民在自家庭院里搞了一个小型生态农业,创收达几万元。其物质和能量流动如下图所示。下列对该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系统中,人的因素非常关键,其中生产者是葡萄B.该系统体现了物质

、能量多级利用和高效转化C.该系统内蚯蚓和蘑菇为分解者D.猪在其中为三级消费者6.朱鹮是全世界最为珍稀的鸟类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1964—1981年这十几年间,我国未发现过该鸟的踪迹。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

究所鸟类专家刘荫增在陕西省八里关乡大店村姚家沟的山林中发现两个朱鹮的营巢地、七只朱鹮,其中四只成鹮、三只幼鹮。从1993年至2003年,在中国陕西、北京等地共建立了十三个朱鹮保护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刘荫增调查朱鹮的种群密度使用的是标记重捕法B.建立自然保护

区是保护朱鹮的唯一措施C.通过发现的七只朱鹮可推测种群的年龄结构D.十几年间朱鹮几乎绝迹与其生存环境恶化和自身特点均有关7.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试

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A.循环原理B.协调原理C.自生原理D.整体原理8.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将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分别属于()A.就地保

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B.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C.自然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保护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B.保护生物多样性,

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C.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D.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10.微山湖是山东境内的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这里曾经是碧波万顷、鱼儿满湖、野鸭成群,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象。后来,湖区四周县

市的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激增,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垃圾涌入该湖。湖水变得不仅浑浊,而且腥臭难闻。据统计,微山湖中已消失了一些物种,如四鼻孔鲤鱼、野鸭、水螅等。上述现象说明的道理主要是()A.掠夺式的开发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

要原因B.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C.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多样性D.环境教育缺乏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11.三峡库区蓄水后,有些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为保护这些生物最好采取的措施是()A.将受到威胁的生物进行易地保护B.开展生物多样性保

护方面的科学研究C.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D.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12.1996年华南虎被列为极度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截至2010年10月,在中国存活的圈养华南虎不足百只。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华南虎濒临灭绝的原因完全是人类的乱捕滥猎B.对华南

虎的圈养属于就地保护的一种形式C.华南虎与东北虎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已成为两个不同的物种D.保护包括华南虎在内的生物多样性,需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层次上保护13.阅读分析以下材料,判断这些材料中主要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依次是

()材料一沼气工程,是我国政府为改善农村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推广的一种生态工程。材料二我国南方某些地区采用桑基鱼塘模式,能大大提高系统生产力。材料三居住在林区的农民,“靠山吃山”是他们生活的根本。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

方面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考虑林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将改善生态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真正做到造林护林。①循环原理②自生原理③协调原理④整体原理A.①④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4.(2020山东)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

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B.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C.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

息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15.下图为某地区设计的生态工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循环原理B.在玉米田中引种大豆并引入食虫鸟,可提高抵抗力稳定性C.该生态工程实现了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D.遵循自然规律

,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是整体原理的体现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科研人员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系统的稳定性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

样性的应用价值17.生态农业的特点是在维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是()A.病虫害的生物防治B.作物轮作、套种C.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D.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18.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

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寄生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C.种植小果白刺

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19.下图是根据生态工程原理设计的“多功能生物氧化塘”工艺流程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工艺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设计能净化污水,原因是植物和藻类的协同作用B.该设计运用了自生原理

C.如果污水中有机物较少,则应采用流程Ⅰ、ⅡD.该工艺不仅能净化污水,还可使污水资源化20.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比较即可定量地

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足迹是一种衡量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的定性方法B.生态足迹是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的重要指标C.生态足迹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就越严重D.日本

每人的生态足迹远远超过日本土地、水源所具备的生产能力,所以日本只能利用别国资源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21.(9分)我国环境形势的基本状况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

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1)“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空气质量准则认为,如长期暴露在超过空气质量准则值PM2.5(即每立方米微粒超过10μg)的空气中,人

类总死亡率、心肺疾病死亡率和肺癌死亡率都会增加,这将可能直接导致下降。(2)沼气是清洁能源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使用粪便、秸秆、杂草等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优点是(从能量流动方面考虑)。(3)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

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①画出图中的营养结构:。②从理论上说,1000kg的水稻最多可使蛇增重。(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如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植树造林、不乱砍滥伐等,坚

持走道路,反对盲目、掠夺式开发利用。22.(14分)近年来,在每年的梅雨季节,巢湖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水华(蓝细菌爆发)现象,下面是发生水华现象时,巢湖生态系统中一些成分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引发水华现象发生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水华现象发生后,一般不会导致巢湖生态系统的崩溃,这是因为

。(2)微囊藻是导致水华的主要生物之一。当湖水中的N、P等元素含量变化时,对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是否有影响?,并说明理由。。(3)图中a、b分别代表。水华现象发生后,会导致水体污染加重,这一调节方式是。23.(10分)2021年12月25日,新疆首条沙漠高

速公路S21阿勒泰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通车,成为目前乌鲁木齐市和阿勒泰地区间最方便、快捷的高速公路通道。这条路穿越我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随着放牧、旅游、道路施工、石油开采等人为活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草方格沙障是沙漠治理中一种常见的治沙方法,先将干的麦草、稻草、

芦苇等扎成方格形状固定于沙漠中,然后在方格中播撒固沙植物的种子,以此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草方格沙障能蓄积降水促进固沙植物生长,提高治理地区的物种丰富度,物种丰富度是指。白沙蒿是沙地的“先锋”植物,能固沙改变环境,并在与柽柳竞争中处于优势,则柽柳群落被白沙蒿群落替

代的现象称为演替。若要调查白沙蒿的种群密度,应采用,取样的关键是。(2)沙漠中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复活草,该植物有着较强的储水能力,科学研究发现复活草的储水与其体内的糖基海藻糖有关,据此研究出的化妆品体现了复活草的价值。(3)据研究人员发现,古尔班

通古特沙漠曾经也是一片绿洲,由于环境骤变退化成沙漠,这说明了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一能力的基础是。(4)据了解,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担负着阻隔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向东扩张的重任,保护区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内繁衍生息着3万多只野生动物,影响动物类群分布的两种主要因素是和。春天,保护区中雌

、雄鸟上下翻飞,互相追逐,彼此通过飞翔来了解对方,这种现象说明(从信息传递功能的角度回答)。24.(12分)下图为典型的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此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优越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2)菌床和排泄物的杂屑最终回田,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

程的原理,土壤中的有机物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必须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产生,从而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最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3)从图中分析,此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4)某人分析此图发现秸秆共进行了三级的分级利用,为能更加充分地利用秸秆中的能量,

他认为级数应该越多越好,你是否赞成他的观点?,为什么?。25.(10分)下图是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大棚温度、CO2浓度等可适当控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源头是,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该生态

系统的成分中属于,沼气燃烧后生成的CO2通入大棚内的作用是,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2)相对一般农业生态系统而言,此生态系统能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了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原理。(3)植物秸秆除作

为畜禽的饲料外,还可以被微生物产生的酶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进而转化成酒精作为燃料。葡萄糖转化成酒精的反应式为。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使环境得到保护,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参考答案第4章测评1.B解析有机废物的倾倒,导致浮游藻类的大量繁殖,会导致其他水生植物死亡,不能缓解温室效应,A项错误;海洋污染导致水产品体内残留毒素增加,由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处于较高营养级的鱼类受这一影响比藻类更加严重,B项正确;海洋水体有自我净化的能

力,但能力有限,且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因为“适量”就向海洋中倾倒废物,C项错误;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污染物排放导致赤潮的爆发,代表海洋生态系统被破坏,未说明“恢

复”情况,故不能得知海洋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高低,D项错误。2.A解析没有天敌的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使本地原有物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生存受到威胁,破坏当地的物种多样性。3.B解析此处挺水植物芦苇为一个种群,其中不存在群落的结构,A项错误;植物只能利用CO2和H2O等无机物进行光合作用

,不能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光合作用,C项错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项错误。4.C解析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不是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5.D解析从生

态系统的角度看,一个家庭庭院也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并且人的作用非常突出。该生态系统属于一种小型的农业生态工程,体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和高效转化。猪以鸡粪为食,不属于三级消费者。6.D解析根据题意,朱鹮的数量极少,采用逐个计数法调查其种群

密度,A项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朱鹮的最有效措施,但不是唯一措施,保护朱鹮还可采取易地保护,如将朱鹮迁至动物园等,B项错误;七只朱鹮样本太小,无法推测朱鹮种群的年龄结构,C项错误;朱鹮几乎绝迹不仅与其生存环

境恶化有关,还与其自身特点如繁殖率低等因素有关,D项正确。7.B解析协调原理是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之一,该原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考虑环境承载力。8.A解析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及其生存场所而设立的自然保护区,是一种就地保护措施。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是将东北虎迁出原地进

行易地保护。将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是对野生生物资源进行法制管理的措施。9.D解析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10.B解析分析题干“城市居民激增,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垃圾涌入该湖。湖水变得不仅浑浊,而且腥臭难闻……微山湖中已消

失了一些物种”可知,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11.A12.D13.D解析实施沼气工程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循环原理,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不断循环,使前一个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地被后一个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我国南

方某些地区采用的桑基鱼塘模式,就是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自生原理;在进行植树造林时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依据的是整体原理。14.D解析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有利于绿孔雀的繁殖和生存,促进了绿孔雀

间的基因交流,A项正确;提高出生率能有效增加绿孔雀的种群数量,B项正确;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项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D项错误。15.C解析能量不可循环,该生态工程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使废物资源化,C项错误。16.B解析由题知,该

菌剂由多种微生物组成,故增加了土壤的物种多样性,提高了土壤系统的稳定性,A项正确。物质循环指的是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物质流动,菌剂中的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可以降解农药及其他有机物,加快了物质循环,B项错误。土壤中有毒物质的

减少有利于农田动物的存活,从而增加了农田动物的种类;农田动物与害虫是种间竞争或捕食关系,能降低害虫的优势度,C项正确。农药降解菌由多种微生物构成,含多种基因,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将其运用于农药降解,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D项正确。17.ABD解析生态农业是采用生

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实现的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和废弃物的利用都能够避免环境污染,作物轮作、套种实现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均符合生态工程原理。化肥的生产和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不利于土地的利用。18.AC解析由题干可知,叶退化的锁阳从小果白刺的根部获取

营养物质,可判断二者为寄生关系,A项正确;西北沙漠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较低,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恢复力稳定性一般较高,B项错误;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项正确;突变是不定向的,定向的是自然选择,D项错

误。19.ABD解析“多功能生物氧化塘”较好地运用了自生原理,利用植物和藻类的协同作用,不仅能净化污水,还可使污水资源化。如果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高,则采用流程Ⅰ、Ⅱ;如果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低,则采用流程Ⅲ、Ⅳ。20.BCD解析生态足迹是一种衡量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的定量方法,而不是定性方法,A

项错误;由题干可知生态足迹是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的重要指标,B项正确;生态足迹可代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所以生态足迹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

破坏就越严重,C项正确;生态足迹可代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一个国家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若日本每人的生态足迹远远超过日本土地、水源所具备的生产能力,则日本只能利用别国资源,D项正确。21.答案(

1)人口密度(2)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利用率(3)①②40kg(4)可持续发展22.解析(1)引发水华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温度较高、光照较强等。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水华发生之后,一般不会导

致巢湖生态系统的崩溃。(2)水中的N、P等元素是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N、P等元素含量变化时,会影响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3)水华现象发生后,会导致水体污染加重,这属于正反馈调节。答案(1)水体富营养化、温度较高、光照较强等巢湖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2)有影响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

、空间充裕等情况下,营养物质是限制生物环境容纳量的重要因素(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水体中的溶解氧、有毒物质(正)反馈调节23.答案(1)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次生样方法随机取样(2)直接(3)自我调节负反馈调节(

4)栖息空间食物条件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4.解析(1)根据图示分析可知,流经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农作物固定的全部太阳能。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能量的分层、分级利用,使农作物秸秆、动物粪便、分解者中的

能量得到充分利用。(2)菌床杂屑和动物排泄物杂屑回田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土壤中的有机物须经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形成无机物,才能被农作物利用,其中CO2的增加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3)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食用菌和蚯蚓。(4)由图示可看出,农作物秸秆进行了三级利用,秸秆中

的能量得到了充分利用,但是秸秆中的能量是有限的,并不是利用级数越多越好。答案(1)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能量的分层、分级利用(2)循环CO2(3)食用菌和蚯蚓(4)不赞成因为秸秆中所含的能量有限25.解析(1)题图中生态系统能

量流动的源头是太阳能。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沼气燃烧后生成的CO2通入大棚内,可以增加大棚中CO2浓度,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强度,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2)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粪便等废物中的能量,因此相对一

般农业生态系统而言,此生态系统能提高经济效益;“无废弃物农业”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3)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被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水解。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

畜,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答案(1)太阳能分解者可以增加大棚中CO2浓度,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强度(2)粪便等废物循环(3)纤维素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整体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