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共(11)页,110.56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b11125c05f9752af12b78dbd80ced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合计60分1.尽管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十分严密,但官吏腐败却久禁不治,贪官历代有之,尤其到王朝末期,几乎无官不贪
,无吏不污。下列项中,对此现象的成因解读正确的是()①监察机构只是皇帝的御用工具②监察权与行政权合并不独立行使③监察官员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④专制制度的本质影响监察效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丰富的历史信息。下表所列信息按
朝代(秦、唐、宋、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政事堂、同平章事、《清明上河图》②枢密院、大都、中书省③科举制、《陇西行》、北门学士④御史大夫、郡、小篆、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3.美籍
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A.郡县制的推行B.“大一统”的出现C.郡国制的实行
D.中央集权制的完善4.流行语是一个时代的标签,符合秦朝的一组为()A.诸侯井田制甲骨文青铜B.皇帝郡县制车同轨长城C.刺史察举制五铢钱丝绸D.内阁军机处青花瓷商帮5.雍正时期,西南大规模改土归流后,少数民族被要求改剃满族发型,官员还上奏
建议归流区域“分设里长甲首”,“令百姓轮流充当”,实行与汉地一致的基层治理模式。这反映了改土归流()A.阻碍了当地的社会进步B.强化了君主专制C.解决了边疆的安全问题D.增强了国家认同6.在茫茫洋面上,
他们用愤火与热血表现了中国军人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致远”舰攻敌受创,管带邓世昌以下250人均阵亡,“经远”舰270人俱殉国。“在舰阵役者九十余人,与舰共沉者六百余人。”这一壮烈场面出现于()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B.甲午战争时期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D.抗日战争时期7.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当地时间2020年5月24日,特朗普政府在国会规定的最后期限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检测计划,重申“病毒检测是各州的责任,而非联邦政府”。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渊源是()
A.总统制B.联邦制C.君主立宪制D.责任内阁制度8.近代欧洲有一国家,虽设议院,但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国家大事不以议院多数决定。该国指()A.德国B.英国C.美国D.法国9.“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时代强音最早出自()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共产党宣言》D.《独立宣言》10.壮阔七十载,奋进新时代。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活动中,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群众游行分为三个
篇章。第一篇章“建国伟业”,由“开天辟地”、“浴血奋战”、“建国伟业”、“当家做主”、“艰苦奋斗”5个方阵组成。其中,“开天辟地”指()A.北伐胜利进军B.中国共产党成立C.抗日战争胜利D.土地革命的完成11.邓小平
在论述外交问题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表明我国外交坚持的原则是()A.独立自主B.另起炉灶C.一边倒D.求同存异12.1937年9月7日,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彭德怀等
在山西雁门关以西的太和岭口与阎锡山进行会晤,商谈八路军入晋后双方的合作问题。这次会议与哪个战役有关()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百团大战D.徐州会战13.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以上,最高年份达90%
。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这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A.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B.牵制了日本法西斯国家全部侵略势力C.推动了反帝反封建工农运动的发展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14.1918
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宜布苏维埃共和国为统一的军营,要求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下,把各项工作都转入战时轨道。这意味着苏俄即将实行()A.社会主义工业化B.新经济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农业集体化1
5.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当时,美国政府兴办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A.发展农业以摆脱
经济危机B.拉动就业以稳定社会秩序C.兴修水利以刺激农业生产D.保护环境以促进经济发展16.表1的数据变化,表明我国()表1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A.土地改革完成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工业体系形成D.市场经济体制确立17.图5中的
数据变化归因于()图5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中共八大的召开C.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D.改革开放的实行18.1933年编的《龙山姚氏宗谱》族规第二条:“正月初一,后辈要先向同房长辈拜年祝福,日常膳食先请长辈上座;长辈体衰行走不便,后辈要先奉馔食其榻前请食。长辈所嘱言事,
后辈要听从,并不许对长辈有非礼之举。”该条族规表明()A.儒学统治地位稳固B.封建糟粕根深蒂固C.宗法观念影响深D.民间文化成为主流19.荀子明确提出了“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的观点,认为正是“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才造成了社会的动乱。
除儒学外,其他各派都“蔽于一曲,暗暗于大理”,统统是“无用之辩”,“无用之辩”是“治之大殃”,必须予以根绝。据此可知,荀子主张()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1952年19.1%1.5%0.7%71.8%6.9%1956年32.2%53
.4%7.3%7.1%0A.以法治国B.实行仁政C.无为而治D.思想统一20.宋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有一场“鹅湖之会”的著名学术论。读下表可知,两派的分岐在于()学术人物各自主张朱熹论及教人,朱子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陆九渊、陆九韶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A
.世界本原之争B.治学方法之争C.唯物唯心之争D.道统思想之21.王阳明在给他儿子的家信中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这反映出王阳明强调()A.修养本心B.勤奋好学C.格物致知D.学以致用22.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
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A.否定君主专制B.提倡经世致用C.宣传三纲五常D.否定儒家理想23.明朝后期一位思想家被人称作“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自称“不
信道,不信仙释,故见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下列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C.天下为主,君为客D.强调“存天理,灭人欲”24.清代有女诗人夏伊兰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
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无非亦无仪,动援古训典。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清代女性中()A.男女平等思想当时被普遍接受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评价标准C.出现了
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实践25.在古代中国科技发展过程中,抽象和思辨不为人们的科技活动所看重。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是根据科技活动对具体社会生活能够具有改善和贡献作用来确定的。这体现了中国古代()A.科技具有较强实用性特点
B.知识分子学识较广泛C.文化政策影响科技的发展D.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26.这一书体讲究运笔轻松、便捷,线条追求畅快、动感。它通过点画间的游丝映带,组成结构上不可或缺的部分,从而使点画上下联结,结构茂密充实,产生行云流水般的神韵。下列作品符合这一书体特
征的是()A.汉《张迁碑》B.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C.张旭《古诗四帖》D.王羲之《兰亭序》27.下图为清代画家石涛的《竹石梅兰图》,此画竹叶、梅花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恬淡相间,富有层次。石头画法简率放逸,造型夸张。由此可知,此画()A.开创了立体画的先河B.忽视神韵意趣的描绘C.作画状物不拘
于形似D.注重描绘真实的景物28.以下是明清两代获取科举功名和有科举经历但无科举功名的小说家统计表进士举人诸生、贡生和监生有科举经历但无科举功名共计明207人43人64人13人327人清75人63人12
1人31人290人据此可推知()A.科举制度推动小说创作繁荣B.明清小说家以科举士子为主体C.明代小说成就整体高于清代D.小说创作主体的身份呈下移趋势29.如图是1905年中国同盟会机关报的创刊号。它创办于()图2A.东京B.檀香山C.香港D.武汉30.晚清一位留美幼童回忆被招选时的情景,说:“
有一天,一位官员来到村里,问哪一家父母愿意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国外接受西方教育,由政府负责一切费用。后来当地有人散布流言,说西方野蛮人会把他们的儿子活活地剥皮,再把狗皮接种到他们身上,当怪物展览赚钱,有些报名的人撤销了申请”。这主要说明当时(
)A.旧有陋俗仍有一定社会土壤B.政府一直重视儿童留学教育C.天朝上国观念仍然根深蒂固D.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有限二.材料解析题(共3题,合计40分)3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先秦诸多关于人性的认识讨论中,老子有云:“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万物以自然为性
,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孔子的人性观可以非常精炼地表达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可是后来的儒家如孟子、荀子等人根本没有阐述过孔子的人性观,而是各自提出了不同的人性观念。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荀子说:“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
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摘编自黄布仁《关于先秦“人性论”的讨论及思考》材料二李贽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然则为无私之说者,皆画饼之谈”。并进一步论证说,这种“私心”连圣
人都不可缺少,“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大圣人亦人耳,既不能高飞远举,弃人间世,则不能不衣不食,绝粒衣草而自逃荒野也。故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摘编自郑建钟《试论李贽人性论思想及其局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老子、孟子、荀子三人的人性
观,并说明荀子从其人性观出发而提出的治国理念。(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贽的人性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6分)32.(12分)地理大发现以后,世界日益联系为一个整体,各个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改变着世界。“地理大发现”“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工业革命”“白银”运用以上五个词
语,以“发展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①连贯中西,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33.(14分)近代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在抗争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
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材料二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
听任疆臣各自变法’。”——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分析李鸿章与康有为分别代表哪一个派别?他们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8分)(2)材料三中“德赛两先生”具体指什么?“光明世界”的本质含义是什么?(4分)(3)请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
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2分)高二历史10月月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ABDBBAC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ACBBDCD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ABCADCDAD31.【答案】(14
分)(1)人性观:老子主张以“自然”为人的本真之性(性相近);孟子主张人性善;荀子主张人性恶。(6分)治国理念:礼法并施。(2分)(2)人性观:自私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有自私之心。(2分)简评:张扬了人的主体价值,有利于个性解放;
蕴含人人平等的精神,冲击了传统儒家伦理道德;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顺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但是,其思想并没有完全脱离儒家思想体系的窠臼,仍属儒家思想范畴。(4分,一分为二,每方面2分)32.【答案】
(12分)示例:论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加强了东西方(世界各地)的联系。论述: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随着世界市场不断扩张拓展,明清时期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急需原料、市场和资本,而明清时期
的中国没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逐渐落后于西方,西方列强为获取资本(白银),东西方文明出现激烈碰撞,世界市场逐渐走向统一。33.【答案】(14分)(1)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4分)主张:李鸿章:中体西用,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
先进的技术;(2分)康有为:维新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2分)(2)民主和科学;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4分)(3)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提高的发展
历程。(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