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共(9)页,1.67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59ebf2f341b188f36dcb3a24d46c48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上期高一年级期末调研试题历史学科命题人:郭晓飞审核人:韩美博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早期中国——
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指出,新石器时代的花瓣纹彩陶的流行范围,已经涵盖了今天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同时,各地区的花瓣纹彩陶又呈现出较强的地域特色,整个文化区就像一朵由花心和多重花瓣组成的史前中国之花。这说明早期中国()A.“花心”文化向“花瓣”扩展B.中原文化一直保持领先优
势地位C.文化呈多元发展并相互交流D.文明时代始于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2.西周实行“策名委质”制度,即臣子一旦经由周王“册命”便与王建立了“仇匹”关系,须将身心俱付于所命之王,除非之后王进行“申命”。这一制度()A.巩固了西周的政治统治B.促进宗法制度的形成
C.促进了儒家思想形成D.维护了集权专制体制3.战国时期,七国君主都以黄帝的后裔相标榜;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要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386年鲜卑人拓跋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魏,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些现象反映出()A.华夏认同观念不
断强化B.国家统一的趋势进一步增强C.民族关系逐渐走向平等D.尊宗敬祖的思想被各族认可4.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将全国各地的豪富之家12万户迁到咸阳。此外,他还将赵王迁徙于房陵(湖北境内),将魏的豪富孔氏迁于南阳。秦始皇的这
些做法()A.根除了国家分裂的潜在力量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C.意在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D.维护了国家的长治久安5.西汉前期,一些豪强富商通过手中的权力和经济实力,垄断国家的经济命脉,囤积居奇,操纵市场,贱买贵卖,牟取暴利。这一
现象()A.促使汉武帝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导致了西汉王朝的衰落C.为丝绸之路的繁荣奠定了社会基础D.推动了盐铁官营的实施6.东汉末年至魏晋之际,关中、中原两大经济区的人口急剧减少,北方士民纷纷背井离乡,举家南迁。此后南方许多荒原变成肥田
沃野,荆扬的洞庭、鄱阳、太湖流域成了谷仓地带,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三熟的之稻”。这说明当时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造成了南方人多地少的矛盾B.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C.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D.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7.公元78
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有利于()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
.保证农民生产时间C.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8.唐朝文献记载了许多来自异域的船只,如:蛮舶《旧唐书·卢钧列传》、西域舶《旧唐书·李勉列传》、南海舶《唐国史补》)、狮子国舶《唐国史补》、昆仑舶《新唐书·
王琳列传》、波斯舶《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等。由此可知,唐朝()A.海外贸易居于主导地位B.帝国统治疆域辽阔C.对外经济贸易交流广泛D.崇外社会风气盛行9.“雁塔题名”始于唐代,是指考中的状元进士齐集长安大雁塔题名,以资纪念,这是非常荣耀的事。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赋诗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一时成为佳话。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营造了读书进取的社会风气B.选拔标准异常严苛C.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创新D.成为选官主要途径10.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异常活跃,道教与佛教发展、魏晋玄学兴盛、儒学在
危机中前行,这一现象反映了该时期A.中外思想文化交流较频繁B.儒学危机不利于国家统一C.佛教盛行适应了现实需要D.思想发展呈现出多元特征11.有人描述唐代三省长官的工作:每天上午三省长官齐集政事堂,根据皇帝的旨意,经过商议,取得一致意见。事毕,于下午各自回本省办理。由此可见,
政事堂的设立()A.提高了行政效率B.加强了中央集权C.避免了决策失误D.实现了权力制衡12.“它是宋初在中央设置的军事机构,掌天下兵籍、武官选授及军队调动等,但却不能直接指挥军队”。据此判断,“它”是()A.兵部B.枢密院C.三司D.三衙13.中国古代某一政权“北面治宫帐、部族
、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该政权的做法A.推动了契丹社会的进步B.助推金朝由东北入主中原的C.形成了辽宋鼎峙的局面D.加速蒙古族和汉族的融合14.钱穆曾评价说:“(它)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
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文中的“它”是指A.秦朝的郡县B.元朝的行省C.西汉的刺史D.隋唐的三省六部15.《元史.食货志》记载:至元七年(1270
年),国内商税“以银四万五千锭为额,有溢额者别作增余”,到至元二十六年,已增至“腹里为二十万锭,江南为二十五万锭”。这主要反映了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外贸税成为主要财源C.商品经济相当繁荣D.民族压迫日益
加重16.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贵族中选择儿媳,而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她的首选。蔡襄曾对此有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这反映了宋代A.社会成员等级界限消失B.商人政治地位显著提高C.商业发展推动婚姻自主D.
门第等级观念日益淡化17.“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结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此观点属于A孔孟学说B.汉代儒学C.程朱理学D.阳明心学18.宋元话本,是宋元时代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它就
是《西游记》的雏型,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的早期故事底本,后来被说书艺人不断阐发,形成小说。这主要说明当时()A.城市娱乐活动丰富B.文学呈现世俗化趋势C.通俗文化成为主导D.工商业资产阶级兴
起19.从战国到汉代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高峰,以伤寒、杂病和外科为代表的临床医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隋唐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峰,唐朝是东亚医药的中心。下列分别属于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次和第二次高峰的代表成就是()A
.《黄帝内经》《千金方》B.《神农本草经》《齐民要术》C.《氾胜之书》《唐本草》D.《伤寒杂病论》《梦溪笔谈》20.这一特权是外国侵略者在中国逞凶肆虐、走私贩毒、进行各种犯罪的护身符。他们可以凭借这一特权在中国杀人越货,横行无忌,而每每逍遥法外。这一特权指的是()A.协定关税B.片面最惠国待遇C.
开放通商口岸D.领事裁判权21.1875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陆续访购西书数十种,厚聘西士,选派局员,相与口述笔译。主要为算.学、化学、汽机、火药、炮法等编,固属关系制造;即如行船、防海、练军、采煤、开矿之类,亦皆有裨实用"。上述
翻译活动旨在()A.批判传统文化B.实现自强求富C.促进政治转型D.变革选官制度22.甲午一战,日本以彻底的西学打败了中国不彻底的西学,在这一特定的背景下,不仅一部分洋务派承认了维新之必要,连一部分顽固派也开始接受了洋务运动的东西
。材料意在说明甲午战争()A.激发了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B.加深了中国社会的民族危机C.弥合了各救国方案间的分歧D.动摇了晚清政府的统治基础23.在清代早期和中期,满洲贵族控制权力中心。而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政府的权力从满人逐渐转到了汉人,势力强大的地方督抚时时会摆
脱中央政府自行其是。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松了专制控制B.汉族地主与清廷对抗C.外国侵略削弱清廷实力D.镇压农民起义的需要24.民国初年,国民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经由普选产生的议会机构拥有较高的权威,包括大总统在
内的各种重要官职,均需选举或得到认可,方能产生;各项法律政令和重大行政事务,亦需经批准方可实施。这说明辛亥革命()A.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B.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C.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25.如表是1913年—191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数据,导
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B.国家对外贸易政策调整C.中国民族工业彻底摆脱了列强控制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26.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中,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精神财富。下列按其孕育的先后排
列正确的是()A.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五四精神B.红船精神——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C.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的D.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27
.下图可用于说明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B.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开展C.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28.1941年,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这次改选
()A.根本上扭转了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B.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D.弱化了中共对敌后抗日政权的主导地位29.1937年11月至1938年8月,滇西各族人民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凭着一腔报国热情
日夜奋战在筑路工地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抢修出了一条长达547.8余公里的交通干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滇缅公路。为了修筑滇缅公路而献出生命的人数不少于三千人,平均每公里死亡三名民工。材料反映出()A.中国全民族团结抗战爱国主义精神B.中国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C.滇缅公路是中
国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D.国共两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0.1947年5月13日《大公报》评论国统区,“因物价腾昂,生活不安,人心浮动,几乎处处都在闹事,事事都有风波,一种阴霾恐慌的气象遍布各地”。该现象反映了()A.全民族浴血抗战B.国共统一战线破裂C.解放战争即将爆发D.国民党统治出
现危机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的材料一:自宋朝开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宋代政府在对农业与商品经济关系的处理上出现了许多与历朝的不同之处。唐朝的“坊市制度”在宋代被取消,此举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重农抑商情况也发生了明显
变化,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国家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因而商业的发展只能对统治者有利,而不会影响其统治地位。宋代仍然把农业放在经济发展首位并注意改进农业生产工具,奖励垦荒,因此,至天圣年间(1023~1033年)农业得到很大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手工业的兴旺,造船的
发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这时指南针已普遍用于航海。造纸、雕版印刷、火药均已出现。此外,纺织、制瓷、矿冾等各部门都有显著发展,各业作坊规模之大,超越前代。——摘编自邓晓影《宋代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的提高》材料二:到了晚明时期,由于玉米和番薯等新
的粮食作物的引进和推广,粮食生产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由于经济效益可观,种棉和养蚕更是蔚然成风。各地商品的种类比以往更丰富,而这又进一步促使工商业专业市镇的大量兴起。如松江,是明代最著名的棉纺织业中心,有众多手工业专
业市镇和商品集散地,其中朱泾镇“四乡盛产棉花,乡人精于纺织,所产标布质地精细”。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资本的增多、竞争的激烈,开始产生了一批商业集团,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商帮。其中最著名的是徽商,不仅人数多,而且资本雄厚,经营多种行业。在明清之前,人们都以习儒或做官为一
生的奋斗目标。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四民观”和“工商皆本”思想的出现,许多文人学士也开始加入到从商队伍中,“弃儒就贾”成为当时的风气。但是商业化的发展也进一步刺激了社会的世俗化,社会的商业化使人心趋于机械、变诈,人们唯利是图。——摘编自陈君齐洋锟
《晚明的商业发展与社会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明商业发展的表现及影响。32.图1与图2是中国古代的两个朝代鼎盛时期疆域示意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请判
断图1、图2是哪一个朝代,并结合所学说明理由。(2)简述图2的朝代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和经略边疆的相关措施及其重要意义。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从中国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包括地主阶
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进行了一系列的艰苦探索和抗争,虽然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中华民族勇于探索的追梦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刘文《近现代中国各阶级追逐“中国梦”的历史考察》材料二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
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
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
近代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开展的运动(每个阶级各列举两例),并简要分析为什么说这些运动都是失败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共产党开辟的革命新道路及意义。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
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