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九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9)页,43.57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143b1d12c29d952c64c25ab65f0caa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24.9.4本试题卷共10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
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联对、匾额,在中国园林
中,正如人之有须眉,为不能少的一件重要点缀品。苏州又为人文荟萃之区,当时园林建造复有文人画家的参与,用人工构成诗情画意,将平时所见真山水、古人名迹、诗文歌赋所表达的美妙意境,撷其精华而总合之,加以突出。因此山林岩壑、
一亭一榭,莫不用文学上极典雅美丽而适当的辞句来形容它,使游者入其地,览景而生情。例如拙政园的远香堂与留听阁,同样是一个赏荷的地方,前者出自于周敦颐《爱莲说》“香远益清”句,后者出自于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留得残荷听雨声”句。留园的闻木樨香轩、拙政园的海棠春坞,又都是根据该处所种的树
木来命名的。有些游者至此,能回忆起许多文学艺术的好作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园林的一个特色了。我希望今后在许多旧园林中,联对、匾额里如果无封建意识的文字,仅是描写风景的,就应该将它们好好保存下来。苏州诸园皆有好的题辞,而怡园诸联集宋词佳句,与各处景观配
合尤为相得益彰,可惜实物皆不存了。联对、匾额所用材料,因园林风大,故十之八九用银杏木阴刻,填以石绿;或用木阴刻后髹漆敷色,不过色彩都是冷色,亦有用砖刻的,雅洁可爱。字体以篆、隶、行书为多,罕用正楷,取其古朴与自然。中国书画同源,联对、匾额本身是个艺
术品,也必定让园林生色。(摘编自陈从周《清雅风范——苏州园林鉴赏》)材料二:以自然风景著称的古典园林的最大特点,是真实地摹写了自然山水之美。明代造园经典著作《园冶》就曾开宗明义地提出,园林要“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然而,作为一种艺术,园林的写真不是机械地照搬自然,而是经过艺术的再创造,从
而表达了造园家的主观情思和理想真实。园中的一丘一壑、一草一木皆要使“望者息心,览者动色”,这使得欣赏者“息心”“动色”的不仅是花草树木的外在形式,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些风景所表现出来的造园家的审美情趣,以及由此情此景交融而形成的独特的抒情意境。为了更好地暗示出这种意
境的本质,艺术家除了组织安排山水建筑,构成具体的风景形象之外,还吸取了诗词等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作为辅助。前者使用的是构园物质的线条、体形、质感和色彩,是自然符号;后者表现为园林中各风景区或主题景致的题名、厅堂亭榭的匾额、柱上的楹联、山石上的镌刻,应用的是文
字形式的诗句词章,是人为符号。遍布我国大江南北的风景区和园林,历来都用简炼的诗一般的文字点明景题,如杭州的西湖十景、承德避暑山庄的七十二景等。犹如西方的“标题音乐”,这种诗与自然风景的结合是我国造园艺术家独创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标题风景”。只
要说出它的景名,亲临游历过的观赏者心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形象的图画,由此可见题名在自然风景欣赏中的强化作用。自然美所引起的联想和想象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主观随意性,由于出身、经历、文化水平、艺术修养之不同,各人对景色的欣赏和理解会有很大的差异。而园林要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艺术家的审
美观念,也必须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对风景形象或景区所作的概括含蓄的命名题对就带有这种强制性,对观赏者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园林的创作构思,较重视意境的设计。造园家在构思时,往往先将园中主要风景区的意境,以简约的笔墨、诗的形式作一个概括
,然后再推敲山水、亭榭、花树等每一个具体风景的布置,使之最合乎诗意。清代诗人汪春田有一首写造园的绝句:“换却花篱补石阑,改园更比改诗难。果能字字吟来稳,小有亭台亦耐看。”很透彻地道出了园林创作同诗歌创作相类似的特点。在园林大体完成之后
,就要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在一些主要风景点的建筑和山石上配刻以题名诗句,这实际上是以“人为符号”对“自然符号”所组成的园林景色进行一次鉴定。《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有一段文字很恰当地点出了题对景名的重要。大观园工
程告竣,贾政、宝玉、清客一行边赏景边为园中建筑、风景题对,贾政说:“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为何不能生色?就是因为园林应用的自然符号在表情达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直抒胸臆”,而题
对能够画龙点睛地集中表现出艺术的生气和意境。风景题对必须切题,言简意赅地概括出景色的特征。德国美学家莱辛说:“愈使它的人为符号接近自然符号,也就愈接近它所能达到的完美。”这种接近,不是粗浅的直接表露,而是要既含蓄又达意,要充分引起“比”“兴”的联想,由景生情,以辞表意,来
抒发景物所包含的深层意蕴。如拙政园的远香堂和留听阁,均为赏荷之处,然而二者的题名都没有直接和视觉发生联系。远香堂主嗅觉,留听阁主听觉,题名都很有新意,既点出了二处的风景特色,又沟通了视觉、听觉、嗅觉之间的联系;并且能使游览者联想起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因而增加了审美
的感受。这是我国园林利用古典文学遗产的一个佳例。(摘编自刘天华《〈拉奥孔〉与古典园林——浅论我国园林艺术的综合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联对和匾额是中国园林不可或缺的点缀品,如果其文字不含有封建意识,仅描写风景,应当妥
善保存。B.古典园林中的自然风景是造园家创造出来的,是对自然山水之美的真实摹写,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C.主要风景区的意境设计是园林创作构思的首要之事,山水、亭榭和花树等具体风景的布置须反复考虑。D.构园物质的线条、体形等自然符号很难完全地表情达意,题
名和匾额等人工符号则可以弥补它的不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人画家有丰富的山水、名迹、诗词歌赋的审美经验,他们参与园林建造,可使园林更具诗情画意。B.联对、匾额用料敷色要考虑如园林风大等气候因素,这些也会对园林的艺术风格产生一定的影响。C.好的园林景名能让
人们在脑海中浮现出具体形象的风景图画,但前提一定是其亲自游览过该景点。D.园林创作中以诗概括意境,据此推敲具体风景的布置,这与诗歌创作中选择意象表现意境有相通之处。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二中风景园林命名题对“强制性”的一项是()A.《红楼梦》第十七回宝玉
为大观园入口处的山石进行题写时,认为“此处并非主山正景”,是探幽揽胜的过渡之景,不如题名“曲径通幽处”大方气派。B.《红楼梦》第十八回贾元春游大观园,一路行来,见“奢华过费”,弃舟登岸后,又见其石牌坊上明显题有“天仙宝境”四字,忙命人换作“省
亲别墅”。C.拙政园的远香堂,为四面厅,面水而筑,遍植荷花,园主王献臣以周敦颐《爱莲说》“香远益清”句命名,大力宣扬荷花,以此表现他的孤高不群。D.扬州个园假山上“住秋阁”前题有郑板桥所题楹联“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梅花蕊上寻”,巧妙道出四季景色变幻和光阴流转,可见园主的
妙思和情趣。4.材料二画横线两处引文在论证上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的5.某公园推出园名征集活动,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条拟出评选好园名的标准。【答案】1.C2.C3.B4.①第一处引文印证了园林要真实摹写自然山水之美的观点。
②第二处引文阐释园林给观者心灵带来的影响(引出园林的“抒情意境”及营造意境的自然符号和人为符号。)5.①语言典雅美丽,简练含蓄。②准确传达公园的审美理念,对观赏者具有指导作用。③符合景物特点,表现意境。【解析】【整体分析】两则材料共同探讨了中国古典园
林中联对、匾额等文字艺术的重要性。材料一侧重于联对、匾额在园林中的点缀作用及其保存价值,强调其文学和艺术的结合。材料二则从园林艺术的角度,详细阐述了题名和匾额在表达园林意境、引导观赏者审美体验方面的作用,
强调了其“标题风景”的独特性和强制性。两者共同揭示了中国园林艺术中自然与人文的深度融合,体现了园林设计的综合性和文化内涵。【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C.“主要风景区的意境设计是园林创作构思的首要之事”错误。原文“园林的创作构思,较重视意境的设
计。造园家在构思时,往往先将园中主要风景区的意境”可知,“首要之事”夸大其词,“首要之事”指摆在第一位的、最重要的事情,此外也忽略了原文中“往往”一词。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已知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C.“但前提一定是其亲自
游览过该景点”错误。材料二提到,好的园林景名能让人们在脑海中浮现出具体形象的风景图画,但并未限定前提是亲自游览过该景点。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论点和论据的能力。B.贾元春换题名主要是因为原题名过于高调张扬,“省亲别墅”展现的并非其审美观念,而是谨小慎微的处世之道。
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论证方法作用的能力。第一处引文强调了园林虽是人工创造的艺术,但其呈现的景色必须真实,好像是天然造化生成的一般。它要求园林造作应顺应自然,使人为美融入自然,构成大自然的一部分,即文
中所说的“以自然风景著称的古典园林的最大特点,是真实地摹写了自然山水之美”。第二处引文指绘画艺术具有使观赏者排除杂念,心净志纯的陶养心灵的功能,阐释园林给观者心灵带来的影响。同时结合“为了更好地暗示出这种意境的本质,艺术家除了组织安排山水建筑,构成具体的风景形象之外,还吸取了诗词等文学艺术的表现形
式作为辅助”可知,此处引用引出园林的“抒情意境”及营造意境的自然符号和人为符号。【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原文原文“是要既含蓄又达意,要充分引起‘比’‘兴’的联想,由景生情,以辞表
意,来抒发景物所包含的深层意蕴”可知,园名要典雅有内涵。②原文“这种诗与自然风景的结合是我国造园艺术家独……由此可见题名在自然风景欣赏中的强化作用”可知,好的园林景名能让人们在脑海中浮现出具体形象的风景图画,因此,
园名准确传达公园的审美理念,对观赏者具有指导作用。③原文“风景题对必须切题,言简意赅地概括出景色的特征”及材料一第一段在强调联对、匾额的重要性,能让园林更加诗情画意,赋予园林美妙意境,可知,园名不能太过直
白,但名字要切合风景,概括出景物特征。要有诗意,能够引发联想和想象进而表达审美情趣和意境。(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书中觅清凉沈念①一到炎夏,南方的溽热是不好经受的,尤其是生活在湖南长沙这座有名的“火炉”城市。今夏入伏,朋友夜间邀约去爬岳麓
山消暑,从湖南大学西侧的登高路往山上走,热度就降了下来。山路上夜行者不少。朋友确凿地说,这是韩愈当年走过的上山消暑之路。我心里咯噔一下,抬头四望,月色稀疏,爱晚亭四周树密荫浓,小池中蛙鸣虫唱,身心之间也有了几
缕凉风荡漾。②古代文人一般是怎么消夏的?脑中突然冒出这一问题,抛给朋友,他脱口诵出唐代诗人白居易那首著名的《消暑》诗:“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白大诗人在一千年前给出了这么一个“妙招”——心静自然凉,却让我想起了一
件儿时旧事。③孩提时代,我是在洞庭湖畔的一个小镇度过的。有一年夏夜酷热,又遇上停电,弟弟睡在床上,翻来覆去,燥热不安,嘴里直唤“太热了”。我嫌弃他聒噪,很大人般地说了一句:“心静自然凉。”这话刚好被站在窗外的父亲听到,当即将我表扬了
一番。十来岁的我说出这话,只是从父辈们交谈间偷学到的,那时不求甚解,后来读书多了,才知道出处原是在白居易这里。④古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常从典籍、诗文、逸事中读到。冬天围炉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而遇到夏日溽热绵长,则是以竹林坐读、品茗赏荷、吟诗
听曲等文雅之事来散热驱暑。读书自遣,果真能消夏?虽有些“不得已而为之”,但在没有便捷降温电器的过去,从身体上的散热转而寻求心灵的安静,何尝不也蕴藏着古人的智慧?⑤那天从岳麓山回来,在书房无意中翻到一册叫《避暑录话》的旧书。书是从窑岭旧书店淘的,为宋代词人叶梦得退居湖州卞山时所作。作者在序
中自称,酷暑难熬,每日早起后去往泉石深旷、竹林幽茂处,与二子及门生避暑,泛话古今杂事,二者兼得,以为欢笑。书中也的确记载了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等文人的消暑方式。“一生勤苦书千卷,万事消磨酒百分”,勤读的欧阳修喜欢守在书房读
书消暑;苏东坡在密州时,自制清热解渴的饮料“密酒”,并邀友人谈天说地,甚至听怪诞故事来消暑;而王安石则骑着毛驴到山林间读书,因了就地而眠,日落方归,和大自然在一起,何“热”可言呢?⑥在难耐的暑热中要做到心静,静到
什么程度才会自然凉?我想没有谁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⑦古人甚至为了拥有夏日静读的好环境,巧花心思想计策。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是一位讲究生活美学的人。他把书房窗户设计成扇面形,又发明了专门用于夏天读书的“凉杌”。后者其实就是小椅凳,只是形状奇特,中间是掏空的,有一个平面的洞,另造一个可以填充井
水或冰块的方木匣置于其中。人坐上去后,由于凳内有凉水或冰块,因此感觉凉飕飕的,非常适合夏天读书人使用。看来李渔很会为自己好好读书创造条件。⑧当然,古人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如此。有的人心神易扰,有的人心静但仍体热不止。喜欢呼朋引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到了三伏天耐不得酷热,赶紧闭门谢
客,于是乎在《今日热甚帖》中说:“今日热甚,足下将各勿勿,吾至乏,慑力不具。”意思是告知朋友们,今天实在太热了,各位都别来了,我也没力气招待你们了。⑨细细琢磨,古人讲求内观于心。“心静自然凉”的道理,
大概就是要懂得“忘掉”身体上的燥热,不扰心神,不乱心境,以内心的“清凉”来帮自己消夏吧。⑩那夜山行路上,我想起二十多年前刚参加工作,租在一栋老楼的顶层小屋居住。楼是上世纪80年代末盖的,隔热效果差,到了7月,像个烘烤房。我那时年轻,在学校里工作,暑假不愿
回老家,就在出租房里读书写作。把凉席铺在地板上,一台轰轰作响的台扇,像架战斗机日夜逡巡。以书为枕,读书甩汗。就是在那年夏天,我在酷暑和热汗里啃完了博尔赫斯小说全集和如天书般的《尤利西斯》。⑪朋友听了,于诧异中连连称赞
。其实他不知,直到今天,我虽搬过几次家,但书房从没装过空调。我当专业作家后不用每日打卡上班,又不喜外出避暑,只是窝在书房里,以坐忘般读书消夏,也是有意让身心感应四时变化。⑫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每每独坐桌前,环视书丛,拿起想读的书,那
些文字似乎就变成了冰块和凉风。我回想这些年夏天读过的大部头书,都是平常难读完的,却在这夏日里成了我手中的一把摇扇,也替代了空调的飕飕冷风。⑬不知我这算不算是有些毅力,真正做到了“心静自然凉”,又算不算成本最低的避暑方式?想起陶渊明说过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一定能做到“忘食”,沉浸书中世界而暂时忽略了暑热,倒是一件让我觉得愉悦和清爽的生活真事。(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结尾“我”夜行山路感觉“凉风
荡漾”,是因为听说这条路是韩愈曾走过的消暑之路。B.儿时的“我”说“心静自然凉”受到父亲表扬,让十来岁的“我”开始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C.“以坐忘般读书消夏”中,“坐忘”语出《庄子》,形象写出“我”忘掉燥热,专注读书的状态。D.作者回想夏天读的书“都是平常难读
完的”,这实则是对当下不能静心读书的风气的批评。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围绕“心静自然凉”,撷取古人读书消暑的逸事及作者自身经历,由古至今,叙议穿插自如。B.文中多处引用白居易等古人诗文,形象地展示了古人的生活方式,体现了文化散文的底蕴与魅力。
C.第②段首句、第⑥段首句以提问形式引出后文,既能自然推进文章叙述层次,又能引发读者思考。D.“咯噔”“啃完了”等口语词汇与“围炉焙酒”“品茗赏荷”等雅词穿插使用,使语言活泼有文气。8.请简要分析标题中“清凉”的含义。9.有人认为删去⑦⑧两段,文章会
更集中,你认同吗?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6.C7.A8.①书中文字给心灵带来的安抚和愉悦。②读书人内观于心,专注读书,所获得的内心的宁静、愉悦。9.观点一:不能删去。①内容上,⑦⑧两段讲的是古人通过外部环境的营造来达到“心静”,含
蓄地回答了第⑥段心静的程度。②结构上,引出下文真正“心静”是“内化于心”的观点,也与后文“我”心静的程度形成对照。③艺术效果上,⑦⑧两段所选人物事例生动有趣,丰富了文章内容,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观点二:可以删去。①
内容上,第⑥段提问“静到什么程度才会自然凉”,而第⑨段中“内观于心”直接回答了该问题,所以去掉⑦⑧两段,一问一答,衔接更紧密。②结构上,⑦⑧两段承接前文自己经历,线索更分明,叙事更集中紧凑。【解析】【分析】【整体分
析】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古今文人消暑的方式,探讨了“心静自然凉”的哲理。作者以自身经历为的的切入点,引用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等古人的逸事,展现了古人如何在酷暑中通过读书、品茗等方式寻求心灵的宁静。文章语言生动,叙议结合,既有对古人智慧的赞叹,也有对自身生活的反思,体现了文化
散文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通过对比古今,作者表达了对读书生活的热爱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是因为听说这条路是韩愈曾走过的消暑之路”太绝对。“凉风荡漾”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离不开时间变化和海拔变化等自然条件引发的气温变化。B.“让十来岁的‘我’开始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于文无据。文中只谈到“那时不求甚解,后来读书多了,才知道出处原是在白居易这里”。D.“这实则是对当下不能静心读书的风气的批评”,于文无
据。作者只谈到自己的读书与生活感悟,并没有表达对别人的态度。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A.“由古至今”错。作者是根据行文需要,灵活选用古人或今日自身的相关事件的,并没有完全按照有古至今的时间顺序编排。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文
章标题的意义的能力。对于“清凉”的理解,可以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去展开。从表层来说,作者在文中借助《避暑录话》书中所记载的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等文人的消暑方式的故事,以及自己沉浸书中世界而暂时忽略了暑热的经历,都充分强调了读书给人心灵带来的愉悦。而这愉悦正
拥有十足的力量,能够安抚人的内心,让人们在收获知识的愉悦中暂忘暑热的焦躁,感到“清凉”。从深层含义来说,这里的“清凉”更侧重于人内心的清凉、清净、宁静。正如文中第⑨段所说,“古人讲求内观于心”“‘心静自然凉’的道理……不扰心神,不乱心境,以内心的‘清凉’来帮自己消夏吧”,唯有内心
宁静、愉悦,不被焦躁情绪所扰,才会真正“心静自然凉”。所以,这里“清凉”的深层含义,也是指读书人内观于心,专注读书,所获得的内心的宁静、愉悦。【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以从散文的结构特征、文章主旨思想
表达等方面去展开思考。对于是否能删去,只要能够找到充分理由,自圆其说即可。比如,若是选择不能删去,则要说明⑦⑧两段内容对于文章主旨表达的重要意义,以及在行文结构上的衔接关系。从内容上来说,第⑦段主要借助明末清
初文学家李渔的例子,说明古人为了拥有夏日静读好环境而巧花心思想计策这一事实。第⑧段则借助王羲之《今日热甚帖》,说明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心静自然凉”,也有古人是无法抵御暑热的。两者都是通过外部环境的营造来达到“心静”,但似乎又不是真正出自内心、由内而外的“心静”。这正好呼应
了第⑥段作者所写的“静到什么程度才会自然凉?我想没有谁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含蓄地说明心要有多静才能自然凉、要怎样才能心静自然凉还是一个有待继续深入探讨的话题,而并非一个定论。从这两段所述的内容来看,这似乎与全文的中心思想“心静自然凉”存在矛盾,依靠外物,并非真正的“心静”。由此,读者
可能会产生疑问,从而继续深入阅读下去,找到怎样才能不依靠外物获得“清凉”的办法。由此,也就自然地引出下文第⑨段“细细琢磨,古人讲求内观于心”里真正的“心静”是“内化于心”的观点。并且,从后文“我”在暑热和热汗里中仍能啃完博尔赫斯小说全集和如天书般的《尤利西斯
》的经历来看,古人的做法与“我”形成了鲜明对照。从艺术效果来说,本文作为一篇叙事性散文,具有散文的一般特点——形散神聚。⑦⑧两段内容,所述的也是关于古人如何消暑“静读”的经历,不脱离全文“心静自然凉”的写作话题,不影响散文的逻辑架构。而选用
生动有趣的人物事例,也能极大地丰富文章内容,所以不必删去。而若是选择可以删去,则可以抓住这两段内容所述思想“古人依靠外物获得清净”与全文主题“心静自然凉”的矛盾之处,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比如,可以说,第⑨段所表达的观点““忘掉”身体上的燥热,不扰心神,不乱心境,以内心的
‘清凉’来帮自己消夏”正是第⑥段问题“静到什么程度才会自然凉”的最完美的回答,即使没有⑦⑧两段的“反面案例”的对照,读者也能清晰明了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意图。所以删去反而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使思想衔接更紧密。而从结构上,文章第⑤段所讲的是自己的一些经历,而第⑨段后所述的也同样是自己的亲
身经历。所以,以自己的经历一脉贯之,而不是横插一脚,或许会使得文章线索更分明,叙事更集中紧凑。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亮尝自校簿书,主簿杨颙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
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
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故丙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①,云‘自有主者’,彼诚达于位分之体也。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
书,流汗终日,不亦劳乎!”亮谢之。及颙卒,亮垂泣三日。(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二》)材料二:杨颙之谏诸葛公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大哉言矣!公谢之,其没也哀之,而不能从,亦必有故矣。公之言曰:“宁静可以致远。”则非好为烦苛以竞长而自敝者也。先主之初微.矣,虽有英雄
之姿,而无袁、曹之权藉,屡挫屡奔,而客处于荆州,望不隆而士之归之也寡。及其分荆据益,曹氏之势已盛,曹操又能用人而尽其才,人争归之,蜀所得收罗以为己用者,江、湘、巴、蜀之士耳。楚之士轻,蜀之士躁,虽若费祎、蒋琬之誉动当时,而能
如钟繇、杜畿、崔琰、陈群、高柔、贾逵、陈矫者,亡有也。军不治而唯公治之,民不理而唯公理之,政不平而唯公平之,财不足而唯公足之;任李严而严乱其纪,任马谡而谖败其功;公不得已而察察于纤微以为訏谟大猷之累岂得已乎?夫大有为于
天下者,必下有人而上有君。而公之托身先主也,非信先主之可为少康②、光武也,耻与荀彧、郭嘉见.役于曹氏,以先主方授衣带之诏③,义所可从而依之也。上非再造之君,下无分猷之士,孤行其志焉耳。向令庞统、法正不即于溘亡,徐庶、崔州平未成乖散,先主推心置腹,使关羽之傲、李严之险,无得间焉,领袖群才,各效其用
,公亦何用此营营为也?(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注】①丙吉、陈平:西汉丞相,都不亲理细务。②少康:夏代中兴之主。③衣带之诏:藏在衣带间的秘密诏书。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
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公不得已A而B察察C于纤微D以为訏谟E大猷F之累G岂得已乎?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爨,煮饭、做饭,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的“爨”意思相同。B.劳,使……劳累,与《赤
壁赋》“侣鱼虾而友麋鹿”的“侣”用法相同。C.微,卑微,与《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微”意思不同。D.“见役于曹氏”中的“见”与《孔雀东南飞》“府吏见丁宁”的“见”用法不同。12.下列对材料
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颙认为,凡事亲力亲为的人,把自己弄得神形疲惫,不是因为才智比不上奴婢和鸡狗,而是他忘记了作为一家之主的职责。B.诸葛亮认为,心境平稳沉静,专心致志,才能高瞻远瞩,可见他并不是喜欢以处理繁杂琐碎的事务来
逞强,使自己疲劳困乏的人。C.刘备分得荆州、占据益州的时候,曹操的势力已经很强盛了,再加上曹操知人善任。能做到人尽其才,所以士人争相投奔他。D.江湘和巴蜀士人都有缺点,虽有像费祎、蒋琬等名人,但像钟繇、杜畿这样的人太少,以致蜀国在政治、财用等方面都存在问题。13.把
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亦劳乎!(2)以先主方授衣带之诏,义所可从而依之也。14.对于杨颙的谏言,诸葛亮为何“谢之”但又“不能从”?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0.ADG11.B12.D13.(1)如
今您处理国家政务,却亲自校对文书簿册,终日汗流浃背,岂不是太劳累了吗!(2)(诸葛亮)因为刘备刚刚接受献帝的衣带诏,从大义上讲可以追随,因此才依附于他。14.①“谢之”,感谢是因为杨颙劝谏诸葛亮不要陷入琐碎事务而过于劳累。②“不能从”,不能听从是因为虽然诸葛亮知道不应亲自处理琐碎事
务,但是主上非中兴之主,属下无分忧之人,只好亲力亲为。【解析】【整体分析】两则材料通过杨颙谏言和王夫之的评论,展现了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时的困境与无奈。杨颙劝谏诸葛亮不要事必躬亲,强调分工的重要性;而王夫之则从历史背景和人事角度分析了诸葛亮不得不亲力亲为的原因,指出蜀国人才匮乏、刘备信任不足等问
题。两者共同揭示了诸葛亮虽有治国之才,但受制于环境和人事,难以施展抱负的现实。【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诸葛亮无可奈何,只能亲自明察各类琐碎事务,因而妨害了远大宏伟的谋划和治理国家的大道,这难道是他甘愿如此吗?根据句意,
“公不得已”句子结构完整,所以A处断开;“而”用在句子开头,承接后句,“于纤微”作“察察”的后置状语,单独成句,所以D处断开;“岂……乎”固定句式,翻译为“难道……吗”,所以在G处断开。故选AD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
义及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句意:婢女烧饭。/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开做饭。B.错误。劳,使……劳累,使动用法。句意:使自己的身体劳累。的侣,“以……为伴侣”,意动用法。句意:以鱼虾作伴侣,以麋鹿为朋友。C.正确。卑微
;/如果没有。句意:起初,刘备地位卑微不为人知。/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D.正确。表被动;/加在动词前称代自己。句意:被曹操所役使。/官吏(代指焦仲卿)再三嘱咐我。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但像钟繇、杜畿这样的人太少”错,原文是“亡有也”,即没
有这类人。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躬自”,亲自,自己;“流汗终日”倒装句,应为“终日流汗”;“不亦……乎”,不是……吗。(2)“方”,刚刚;“义”,名词作状语,从大义上。【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
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亦劳乎”,杨颙认为诸葛亮处理国家政务,却亲自校对文书簿册,终日汗流浃背,非常劳累,所以对诸葛亮进行劝谏,诸葛亮因此感谢他。根据“公之言曰:‘宁静可
以致远。’则非好为烦苛以竞长而自敝者也”“上非再造之君,下无分猷之士,孤行其志焉耳”可知,诸葛亮并不是喜欢处理繁杂琐碎的事务以逞强,而使自己疲劳困乏,但是在上的君主不是能再造乾坤的君王,在下又没有能为自己分担谋略的人才,因此他只
能孤独地为实现抱负而奋斗了。参考译文:材料一:诸葛亮曾经亲自查对文书簿册,主簿杨颙径直入内,劝谏他说:“治理国家自有体例,上司和下级的职责不能混淆。请您允许我用治家打个比方:现在有一个人,命奴仆耕田,婢女烧饭,雄鸡报晓,
狗叫防盗,以牛拉车,以马代步;家中事务无一旷废,要求的东西都可得到满足,悠闲自得高枕无忧,只是吃饭饮酒而已。忽然有一天,他想对所有事务都亲力亲为,不再交付任务,结果劳损了自己的身体,陷身于琐碎事务之中,弄得体力疲惫,精神萎靡,最
终一事无成。难道是他的才智比不上奴婢和鸡狗吗?(不是的),是因为他忘记了作为一家之主的职责。所以古人说:‘坐着讨论问题,作出决定的人是王公;执行命令,亲自去做事的人是士大夫。’因此,丙吉不过问路上死人的事情,却担心耕牛(是因为时令节气失调而)喘息
;陈平不去了解国家的钱粮收入,而说‘自有具体负责的人知道’,他们确实都懂得各司其职的道理。如今您处理国家政务,却亲自校对文书薄册,终日汗流浃背,岂不是太劳累了吗!”诸葛亮向他道谢。等到杨颙去世,诸葛亮无声哭泣了三天。材料二:杨颙劝谏诸葛亮说:“治理国
家自有体例,上司和下级的职责不能混淆。”这话说得真有道理啊!诸葛亮向他道谢,在他去世时深为悲哀,却不能听从他的意见,也必定是有缘故的。诸葛亮说过:“心境平稳沉静,专心致志,才能高瞻远瞩,有所作为。”可见他并不是喜欢处理繁杂琐碎的事务以逞强,而使自己疲劳困乏的人。起
初,刘备地位卑微不为人知,虽然有英雄之姿,却没有袁绍、曹操那样的权势,他屡遭挫折,屡次奔逃,在荆州寄居,声望不高因而归附他的士人很少。等到他分得了荆州一部,又占据了益州的时候,曹操的势力已经很强盛了,曹操又善于用人,能做到人尽其才,所以士人争相归附他,蜀
汉所能收罗的、为己所用的人才,只有江湘流域和巴蜀地区的士人罢了。楚地的士人轻浮,蜀地的士人浮躁,虽然也有像费祎、蒋琬这样名动一时的人物,但能像钟繇、杜畿、崔琰、陈群、高柔、贾逵、陈矫这样出色的人才,却是没有的。军队无人统率,只能由诸葛亮自己来统
率;民众无人治理,只能由诸葛亮自己来治理;政治不平衡,只能由诸葛亮来使其平衡;财用不足,只能由诸葛亮自己来理财富国;任用李严而李严却扰乱其法纪,任用马谡而马谡却因战败而使北伐不能成功;诸葛亮无可奈何,只能亲自明
察各类琐碎事务,因而妨害了远大宏伟的谋划和治理国家的大道,这难道是他甘愿如此吗?想要在天下大有一番作为的人,必须下有人才辅佐而上有明君支持。诸葛亮托身于刘备,并不是相信刘备可以成为少康、光武那样的中兴之主,只是耻于像荀彧、郭嘉那样被曹操所役使,因为刘备刚刚接受献帝的秘密诏书,从大义上
讲可以追随,因此才依附于他。在上的君主不是能再造乾坤的君王,在下又没有能为自己分担谋略的人才,因此他只能孤独地为实现抱负而奋斗了。假使庞统、法正没有突然去世,徐庶、崔州平并未与他离散,刘备能对他推心置腹,使得关羽的傲慢、李严的阴险,都不能阻挠他的事业,由他统率众多人才,使其各尽其用,诸葛亮又何必亲
自处理各种琐碎事务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答郑即翁林景熙①初阳蒙雾出林迟,贫病虽兼气不衰。老爱归田追靖节,狂思入海访安期②。春风门巷杨花后,旧国山河杜宇时。一种闲愁无着处,酒醒重读寄来诗。【注】①林景熙:南宋
遗民诗人。②安期:又名安期生。传说中的仙人,居东海蓬莱山。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迟”意为“晚”,写朝阳虽被雾霭遮蔽,终从林间照射出来,有比兴意味B.颈联主要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晚春杨花飘落、杜宇悲啼的图景,暗
含情感。C.诗歌中化用“靖节”“安期”“杜宇”等典故,使情感表达郁勃真挚,厚重深沉。D.这是一首赠答诗,诗中朋友的赠诗激起了诗人的内心波澜,诗人因此反复读诗。16.诗歌首联和尾联呈现出两种看似不同实则统一的抒情形象,请对此简要分析。【答案】15.D16.(1)首联诗人虽贫病交加
,但志气不减,不屈服异族统治。(2)尾联诗人想到故国不复,悲从中来,借酒消愁,酒醒后只能从友人来诗中寻求慰藉,无可奈何。(3)这两种看似不同的抒情形象体现了对故国和对异族统治者不同的情感态度,塑造了一个眷恋故国、守
节不屈的移民形象。【解析】【整体分析】林景熙的《答郑即翁》通过描写初阳、春风、杨花、杜宇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虽贫病交加但依然不衰的豪情,以及对归隐田园和访仙的向往。诗中化用典故,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闲愁和对故国的思念。【15题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诗中朋友的赠诗激起了诗人的内心波澜”于文无据,且“诗人因此反复读诗”强加因果。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1)首联“初阳蒙雾出林迟,贫病虽兼气不衰”写到朝阳虽被雾霭遮蔽,终从林间照射出来;而诗人虽贫病交
加,但志气不减,虽是南宋遗民,但不屈服异族统治,具有昂扬的斗志。(2)尾联“一种闲愁无着处,酒醒重读寄来诗”写到诗人作为南宋移民,想到故国不复存在,不觉一种忧愁涌上心头,百感交集,无可奈何,只能借酒消愁,酒醒后只能从友人来诗中
寻求慰藉,来安慰自己那孤独的心灵。(3)这两种看似不同的抒情形象,一个是不甘屈服,一个是愁绪满怀,但实则体现了对故国和对异族统治者不同的情感态度,塑造了一个眷恋故国、守节不屈的移民形象,所以呈现出两种看似不同实则统一的抒情形象(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
子中的空缺部分。(1)老师在课堂上引用《离骚》中的“______,______”二句,强调一个人既要有美好的内在品质,又要有优秀的才能。(2)一个人后天努力尤为重要,哪怕是资质平庸,只要不停努力也能成功,正如《劝学》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
”(3)古代作家在描述情感时,常常运用比喻手法,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形象,比如诗句“______,______”。【答案】①.纷吾既有此内美兮②.又重之以修能③.驽马十驾④.功在不舍⑤.不知细叶谁裁出⑥.
二月春风似剪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如下字的书写:“兮”“驽”“生”“裁”。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小题。“文化出海”,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方面。如何“文化出海”?我们可以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一是看“罗盘”识方向。“扬帆远航”,意味着机遇,也预示着这些文化产品要接受更多受众、更多视
角的检验。因此,既需要识别(甲),也需要识别哪些需求又是因国家而异的,从而创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的作品。比如去年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文化元素于一身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超越文化隔
阂上演“一户一墩”火爆场面,世人可以“信口拈来”各种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使“冰墩墩”成为全球近几届奥运会热度最高的吉祥物之一。二是建“港湾”助远航。水手可以A地出海,是因为背后有可以安心停泊的港湾,对于文化“走出去”来说亦是如此。①比如截至到2022年,②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
区已吸引260多家企业入驻,③将大量华语影视作品发行至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④合作区还上线了“十诺云平台”,⑤为全国乃至浙江影视出口企业提供服务。三是(乙)。大海航行靠舵手,也靠水手“文化出海”,除了内容
“出海”,也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的“出海”。比如,为了提升翻译出版人才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启动了“海外翻译与传播应用能力培养计划”,围绕多语种翻译出版、书刊海外传播、海外出版营销、数字出版技术等领域,开展研修培训、研讨
交流等。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出海”是一场与未来角逐的远征,期待在“文化出海”的这条路上,我们的电影、文学、动漫等产品能扬起一道道风帆,形成B之势,驶进世界各地受众的心里。18.请根据材料内容,给“文化出海”下一个定义,不超过70字。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
成语。20.文中第三段标序号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的改变原意。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
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信口拈来”,有人认为用得好,有人认为有语病。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8.“文化出海”是基于求同存异原则,凭借人才、技术、资金,将我国的文化产品推向海外,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得到传播的过程。19.(1)一往无前(2)千帆竞发20
.①修改为:比如截至2022年;⑤修改为:为浙江乃至全国影视出口企业提供服务。21.甲:哪些需求是各国相通的?乙:“育”水手搏风浪。22.观点一:用的好。“信口拈来”仿用成语“信手拈来”仿造出的新词,让读者感受到世界在提起与中国国宝大熊猫
有关的趣事时如数家珍,轻松自如;仿造的新词也给人以新鲜感。观点二:有语病。“信口拈来”,仿用成语“信手拈来”,指人在提起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时如数家珍,但“信口拈来”不能直接带宾语。【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首先确定属概念,“文化出海
”是一个过程,或一种方法、理念、行为等。依据第二段“从而创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的作品”可知,“文化出海”的原则是“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也就是“求同存异原则”;依据第四段“也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的‘出海’”可知,“文化出海”的凭借手段是“人才、技术、资金”;依
据最后一段“驶进世界各地受众的心里”可知,“文化出海”的目的是“将我国的文化产品推向海外,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得到传播”。最后按照下定义的表达式:“文化出海”是……的过程。注意修饰语的顺序要合乎逻辑。表述为:“文化出海”是基于求同存异原则,凭借人才、技术、资金,将我国的文化产品推向海外,使其在
更大的范围得到传播的过程。【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依据后文“是因为背后有可以安心停泊的港湾”可知,此空强调的是“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所以可填:一往无前。一往无前:指不把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放在
眼里,无所畏惧、毫不动摇地奋勇前进。B处,依据前文“扬起一道道风帆”可知,此空强调的是“竞相出发,蓬勃向上”,所以可填:千帆竞发。千帆竞发:意思是数不尽的船只竞相出发。形容事物蓬勃向上,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①句
词语重复。“截至到”中“至”就是“到”的意思,去掉“到”,可改为:比如截至2022年。第⑤句语序不当。按照范围大小,“全国乃至浙江”应改为“浙江乃至全国”。【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甲处,依据
后文“从而创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的作品”可知,此空的关键词是“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即“相通”的地方;再依据后文“也需要识别哪些需求又是因国家而异的”可知,此空的结构应是“哪些需求是……”。所以可填:哪些需求是各国相通的?乙处,依据前文第二段开头“一是看‘罗盘’识方
向”和第三段开头“二是建‘港湾’助远航”可知,此空的内容应是一个比喻,即和“罗盘”“港湾”有关;再依据后文“大海航行靠舵手”可知,此空的关键词是“舵手”。所以可填:“育”水手搏风浪。【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分析效果的能力。观点一:用的好。这里
“信口拈来”是根据成语“信手拈来”仿造出的新词,让读者感受到世界在提起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时如数家珍,轻松自如;仿词是灵感的产物,可以引起听读者的联想与思考,仿造的新词也给人以新鲜感,使语句凭添情趣、生
动活泼。观点二:有语病,不合逻辑。这里“信口拈来”,仿用成语“信手拈来”,指人在提起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时如数家珍,但“信口拈来”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不能直接带宾语,而此句带来宾语“各种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
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当今社会,网络成为我们纾解情绪、体现价值、张扬个性的重要载体,人人都能自由发表言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该如何理性发声?针对以上文字,请谈谈你的理解和
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网络赋能,理性发声互联网,如同春日暖阳,照亮了时代的舞台,也为我们提供了表达自我、参与社会的新途径。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
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表达自由。然而,自由并非毫无边界,如何利用好手中的“麦克风”,发出理性之声,奏响时代强音,是每一个新时代青年都应思考的时代课题。理性发声是维护网络空间清朗的必然要求。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良好的网络生态需要我们共同维护。2021年,“货车司机因北斗导航掉线被罚款自杀
”的消息如同病毒般在网络上疯狂滋长,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这起事件的发生,根源在于部分网民缺乏基本的网络素养,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便被情绪裹挟,盲目转发不实信息,最终导致谣言传播,不仅对当事人及其家属造成了二次伤害,也扰乱了网络秩序,损害了社会信任。互联网不是
法外之地,每一次转发,每一次评论,都应该建立在理性思考和事实核查的基础之上,莫让情绪化的表达成为谣言的推手,共同守护清朗的网络空间。理性发声是提升个人素养的重要途径。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我们更需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
力,不被海量信息裹挟,不被情绪化表达左右。2018年,“昆山反杀案”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案件发生初期,一些网友仅凭视频片段展现的一面,就化身“网络法官”,对事件双方进行道德审判,甚至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凸显出网络情绪的盲目和可
怕。然而,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公众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这起事件告诉我们,在网络时代,更要保持理性思考,培养自己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避免被情绪左右,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避免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理性发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方式。网络赋予了我们参与公共事务、表达诉求的便
捷渠道。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公开征求民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城市规划、环境治理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改进,这是公民通过理性发声参与社会治理的成功案例。公民的理性发声,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能够促进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推动社会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网络世界,浩瀚无垠,也充满挑战。让我们共同努力,以理性为舵,以责任为帆,在网络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共同构建一个更加清朗、文明、和谐的网络空间,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首先指出网络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它是人们纾解情绪、体现价值、张扬个性的重要载体,并赋予了每个人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接着,材料用“人人都有麦克风”来形象地概括了网络时代言论表达的自由和
便捷,引出问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该如何理性发声?本次作文材料的关键词:“网络”点明了问题的背景和平台,即网络时代;“纾解情绪”“体现价值”“张扬个性”概括了网络的功能和人们使用网络的目的;“人人都有麦克风”形象地比喻了网络时代言论表达的自由和便捷;“理性发声”
则点明了材料的核心议题,即如何在网络时代进行理性、负责任的言论表达。就材料而言,文章可以从分析网络时代言论表达的特点入手,阐述理性发声的必要性;也可以结合自身或社会现象,举例说明非理性发声的危害和后果;还可以从提升自身素质、遵守网络规范等方面,提出理性
发声的具体方法和建议。行文思路上,文章开篇简述网络时代的特点,将其概括为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大,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表达方式,为个人发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平台。在论述过程中,可运用
对比论证,一方面肯定网络自由表达的积极意义,如促进信息交流、推动社会进步等;另一方面,运用举例论证,列举网络暴力、虚假信息、网络谣言等网络空间存在的突出问题,揭示其带来的危害,引出对理性发声的思考。进一步提出“如何在保持个人表达自由的同时,做到理性发声”的中心论点。并运用层
进式结构,从提高信息甄别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遵守网络礼仪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阐述理性发声的具体方法和路径。文章结尾部分,重申理性发声对维护网络健康环境的重要性,并呼吁新时代青年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
任,共同构建一个更加清朗、和谐的网络空间。立意:1.网络自由与责任并重。2.理性表达,构建和谐网络生态。3.提升数字素养,做智慧的网络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