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62.918 KB
  • 2024-10-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共(7)页,62.91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0a31dbcdd8ca0a34b0f4fdade240de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银徕中学高二年级历史试卷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夏商周时期,卜筮影响国政。卜是通过灼烧龟甲或兽骨,根据裂痕来判断祸福;筮则是通过数字的推演并结合相应的生活经验,把物候、农时等归纳进去,以趋吉避凶。殷

商时,龟卜地位重于筮占,西周时,占筮占据了核心地位。这一变化反映出周朝()A.摒弃天命观念B.执政理念蕴含理性C.崇尚儒家思想D.专制王权得到加强2.秦朝郡守在治理本郡时,在不和国家法律冲突的前提下,可以制定一些符合本郡实际的地方法规,这种地方性法规被称为“条教”,在本郡范围内

与国家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这说明,秦朝()A.完善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B.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自主权C.初步建立了分权制衡机制D.地方取得了独立的立法权力3.唐代岑参诗云:“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至宋代,世人多言:

“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一变化反映出()A.北宋国家统一、边疆安定的现状B.统治政策影响社会理念C.科举取士致使“崇文”思想的盛行D.宋代集权统治得到加强4.张居正在位时三子登科,被认为是操纵科举的结果

。在张居正去世后,万历十年、十六年举行的科举考试中,众官员掀起前所未有的反对辅臣子弟登科的浪潮,并最终获得胜利,被禁考辅臣子弟及相关考官成为牺牲品。这一事件主要表明当时()A.人才选拔程序日趋规范B.官

僚群体蔑视权威C.辅臣权重影响科举公信D.社会公平得到彰显5.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提道:“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也说:“地性生草,山性生木,如地种葵韭,山树枣

栗,名曰美园茂林。”以上材料反映了汉代食物资源的开发()A.积累了丰富经验B.强调要因地制宜C.取决于自然环境D.实现了家给人足6.史料记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

日取分金为饔飧(yōngsūn)计。两者相资为生久矣!”材料表明()A.资本主义早期形态出现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社会贫富分化现象加剧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7.唐玄宗开元二年始设市舶使。如表是唐玄宗开元二年至宣宗大中四年可考的市舶使任职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时间开元二年

开元十年天宝初广德元年德宗初开成元年大中四年姓名周庆立韦某无吕太一王虔休无李敬实身份朝官宦官宦官宦官朝官宦官宦官A.统治者对海外贸易重视不够B.宦官专权严重阻碍对外贸易发展C.市舶使与藩镇割据相伴始终D.海外贸易发展促进

政府职能完善8.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以前农民家庭需要定期“换土易居”,即“别田之善恶(好坏),分为三品……肥饶不得独乐,饶境(瘠薄)不得独苦,故三年一换土易居”,春秋战国及以后“换土易居”的现象逐渐消失。此变化主要是由于()A.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B.土地私有权逐步确立C.重

农抑商政策的推行D.国家加强了土地控制9.孔子推崇“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而韩非子主张“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法不阿贵”。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A.

诸子思想融合的趋向明显B.社会的转型引发了思想激荡C.礼、法结合推动了社会进步D.儒家思想主流地位已经稳固10.有研究发现,汉高祖刘邦虽不喜儒家,但对叔孙通制定的宫廷礼仪十分满意;久已断绝的大射礼、乡饮酒礼,讲习传统礼乐之风也已蔚然兴起。文

帝、景帝时期,由“无为”到“有为”的转化正悄然进行。这表明,汉初()A.黄老之学受到冲击B.尊崇儒学渐成风气C.指导思想已多元化D.实行内儒外法政策11.朱熹认为,“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之已随之”,而倘若“

循夫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这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传统的利义观念,主张“利者,义之和,盖是义便兼得利”。据此可知,朱熹认为()A.知行合一可以实现礼义的调和B.合理调节物质生产与利益分配C.追求财富与道德伦理相互统一D.存理灭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2.王夫之对传统儒学“推教家以教国”的观点

进行批判,主张“家国殊等”,认为“国教在政而政皆教”,“平天下”的“公忠”政治实践与“孝弟慈”等“私忠”伦理之间互相独立,不可等同。据此可知,王夫之的这一思想()A.否定了传统伦理道德标准B.折射出宗法观念影响力日渐衰退C.意在增强士人家国责任感D.源于对君主专制暗含危机的反思1

3.法国思想家贡斯当说:“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阄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因为他必须服役于国家;他也不是自己意识的主人,因为他必须信仰国家的法定宗教。”这反映出古代雅典()A.将整个

城邦利益置于首位B.放弃对公民财产的保护C.没有表达政治意愿的自由D.公民的政治参与度极低14.罗马法规定:盗窃罪,自由人可以给付罚金赎罪,奴隶则要从塔贝乌士悬崖被扔到山下:破坏田地的地界罪,全权公民要被驱逐到岛屿,而奴隶却要被流放到矿场。这些规定()A.体现

了明显的阶级性B.缓和了社会矛盾C.维护了贵族阶层特权D.强调了公民至上15.苏格拉底说过:“金子和银子都不能使人好一些,而有智慧的人的思想却能使人富有美德。”据此可知,苏格拉底()A.推崇理性思维B.强调道德的相对性C.反对追求财富D.重视人的尊严16.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主要作品《黄甲图》,图

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荷叶墨色淋漓,画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此画所反映的中国文人画的典型特点是()A.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

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D.工笔重彩,色彩绚丽17.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由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图是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思维导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林则徐虎门硝烟是战争根源B.英国工业革命成效不明显C.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必然的D.中国推行积极的贸易政策18

.1858年清政府与列强议定《天津条约》时,上到咸丰皇帝,下到地方官员,对于公使驻京的条款,都是既恐惧又害怕的。咸丰帝甚至企图通过答应关税全免、增开口岸等条件,来换取取消公使驻京条例。这说明()A.关税在晚清地位不重要B.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观念C.中国沦为西方的殖民地D.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19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取消私营的商业和手工业。商业上,货物一概没收,居民生活用品由国家统一供应;手工业上,废除手工业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改为有组织的集体生产,建立百工衙、诸匠库制度。这一工商政策()A.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B.规范了工商业的经营活

动C.为居民带来了丰富的物品D.带有明显空想主义的色彩20.1846年,经上海出口的茶叶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额的七分之一,1851年增长到三分之一,1852年超过全国茶叶出口总额的一半,1853年几乎达到全国出口总额的70%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通商口岸近代工业的发展B.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变化C.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的转移D.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解体21.1878年,李鸿章委派商人唐廷枢,筹资从国外购买设备,聘请外国

技术人员开办了开平煤矿。产煤质优价廉,逐步代替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据此可知,开平煤矿()A.属于近代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不利于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C.一定程度抵制外来的经济侵略D.标志着晚清放弃了抑商政策22.1825年,魏源编撰的《皇朝经世文编》以吏政、户政、礼政等八纲为主要内容,常为当时

施政之依据,风行海内。1841年,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印行数量不大。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社会主流观念滞后于时代潮流B.师夷长技思想萌发C.经世思想成为挽救危机的法宝D.程朱理学逐步完善23.某洋务派官员上奏说:“因思洋人制造机器、火器等件,

以及行船、行军,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现在上海、浙江等处讲求轮船各项,若不从根本上用着实工夫,即学习皮毛,仍无裨于实用。”由此可见,他意识到()A.融合中西文化的可行性B.进行全面社会改革的必要性C.创

办近代实业的紧迫性D.培养近代科技人才的重要性24.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新式学校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一些原创歌曲-学堂乐歌,其代表作有《中国男儿》《何日醒》《平等》《格致》《辟占验》《勉女权》等。据此可知,这些作品()A.说明流行音乐成为文化主流B.反映了西学东渐的兴起C.

表现出救亡启蒙的时代主题D.体现了革命思想的传播25.有学者认为:《中俄尼布楚条约》仅仅比《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晚了41年,该条约使清朝对疆域、边界的认识从漫无边际的“天下”向西方近代国界观念的转变,是中国疆域从传统王朝国家开始向主权国家转变的开端。也有学者认为清朝边

界观念是基于中国传统“天下主义”的“天下”“夷夏”。在乾隆平定准噶尔叛乱后,要求沙皇对其臣服,对俄政策重回“朝贡礼”路线。由此可见,“天下主义”非但未因中俄订约划界而动摇,甚至自乾隆中期起还有强化的趋势。据此可知

()A.历史真相因时代久远而模糊不清B.历史研究可以采用不同的理论和视角C.历史结论需要依据现实加以修正D.史料的丰富扩充会影响历史的认知二、材料分析题(23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史上,发生过两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粮食生产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粮食格局,还对

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次粮食革命发生在宋代,标志性事件是来自于越南的“占城稻”被引入中国,首先在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开始种植,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的水稻种植区;第二次发生在明末清初,美洲等地的一些特有物种传播到中国,其中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番薯为主,

它们能在较恶劣的条件下生长,改变了我国此前以稻、麦、栗等为主的粮食结构,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粮食系统。——摘编自刘宇杰《告别饥荒---饥荒成因与应对的历史考察》材料二明清各时期农民平均生活水平估算时期总人口(万人)粮农家口(万人)粮田(万亩)粮农及家口平均拥有土地(亩)平均亩产(

市斤)粮农及家口平均拥有毛粮(市斤)扣除成本加工后的人均粮食(市斤)除口粮外可向社会提供粮食(市斤)明万历12000972066075.46.82561741808458清乾隆200001700093249.85.53101705791441清嘉庆35000297509446

0.53.23191021474121清末期4000034000101336.4328786140050——摘自郭松义《明清时期的粮食生产与农民生活水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粮食革命”的历史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13分)三、开放性试题(12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古代中国人和古代希腊人都认识到竞争现象的存在,并有深入思考。他们都认为,好的竞争能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坏的竞争则会造成冲突和杀戮,导致社会的崩溃。在中国,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了符合“礼”“义”标准的“君子之争”和只顾谋求一已之私利的“小人之争”。古希腊人认为,战争这样的竞争是坏的竞争,而各种和平的竞赛活

动则是好的竞争。古希腊发展出体育赛会制度,在古代中国则有作为“射礼”的竞赛活动。这些竞赛活动都带有仪式表演和道德教化的功能。古代中国通过比赛来学习礼仪和培育“君子”,古希腊的竞赛活动则承担着培育合格公民的责任。——摘编自王大庆

《试比较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的竞争观念》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四、选考题(请在第28、29两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

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15分)28.[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晚清年间,左宗棠在西北地区先后担任总督、督办等职14年,足迹遍布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他在西北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和革新活动,使积贫积弱的西北焕发出新

的生机。他提出“以畜牧导民,渐谋耕获”对于农业,他强调“不必概行耕垦,始尽地利也”。为发展农业经济,他通过防营独办、兵民合力、官贷民力三种方式修建水利工程,地跨从平凉、秦州、河州到西宁、肃州;提倡广种桑树,发展桑蚕业,同时要求西征将士要主动栽树,鼓励沿路官民

在道路两旁协助植树,禁止砍伐“屋边、庙边、祠堂边、坟边、园内竹木及果木树”。他组织地方官员安置流民,发放生活必需品和屯田工具,同时对军屯实行“照粮给价”。对商人豁免积欠课银,停止应征杂课;对茶叶贸易实行“以督印官茶票代引”严格税制。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把机器生产用于西北的经济开发。这一

系列举措,对西北地区和国家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摘编自韩立君、郑淇月《浅论左宗棠西北经济开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左宗棠开发建设西北的时代背景。(6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归纳

左宗棠治理西北的主要方略及其影响。(9分)29.[历史——选修4:人物评说](15分)材料姚桐斌(1922~1968),幼时家境贫寒,但是没有人能阻止他热爱学习的心。1941年8月,姚桐斌参加了5所大学的考试,结果全被录取,出于对矿冶专业的酷爱,他选择了唐山交

通大学矿冶系就读。在校期间,他勤工俭学。1946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英国公费留学。1951年,他以优秀论文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博士学位。新中国宣告成立后,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成就使姚桐斌感到激动不已,他到英

国各地宣传新中国的大好形势,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红色信使”。历经了万千阻挠,他终于回到祖国,积极组织科研人员学习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知识,研究国外动态,制订我国航天材料近期、中期和长期的研制规划。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他带着研究所里的人反复研究试验;用

了两个月生产出了钎焊合金。1960~1964年,在姚桐斌的带领下,航天材料研究所共开展研究课题500多项,相关科研成果在新型运载火箭和卫星型号研制中都获得了应用。20世纪70年代,因发动机材料不过关,我国火箭发射屡屡失败,科研人员根据国外期刊上的一篇法语论文,解决了发动机

材料的问题,而这篇论文的作者就是姚桐斌。师昌绪说:“目前,我国的航天材料和国际差距很小。虽然姚桐斌没有参与‘嫦娥?工程,但他的指导思想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摘编自王锐涛《中国航天材料奠基人姚桐斌,他的功勋至今影响中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姚桐斌的贡献。(7分)(2)根据材料并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姚桐斌身上体现的精神。(8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6416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