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化学+含解析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518.176 KB
  • 2024-12-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化学+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化学+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化学+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化学+含解析.docx,共(7)页,518.17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042002d5985544b7fc9bd0c3353ca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三校联考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命题教师:审题教师:考试时间:75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粘贴好条形码,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废电池造成污染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集中处理废电池的首要目的是()A.回收石墨电极B.回收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C.防止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2、下列涉及原电池原理的是()A.“嫦娥五号”使

用的太阳能电池阵B.“暖宝宝”中装有铁粉、活性炭、无机盐等C.闪电时产生氮氧化物D.含铜的铝片投入浓硫酸中放电3、下列实验装置符合实验目的的是()A.B.C.D.4、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的是()A

.3NHB.3BClC.3NClD.22CH5、下列对分子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2SO易溶于水只是因为“相似相溶”原理B.乳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C.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

“相似相溶”原理解释D.2CS的结构与相似,难溶于水6、X射线衍射测定发现,中存在离子。该离子的空间结构为()A.直线形B.V形C.四面体形D.三角锥形7、工业上制备粗硅的反应为22CSiOSi2CO++,若C过量还会

生成Si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O分子内只含有1个键和2个π键B.键长:CCSiSi−−,因此C的还原性大于Si的还原性C.键长:CSiSiSi−−,因此熔点:SiCSiD.键能:CHSiH−−.因此甲硅烷没有甲烷稳定8、配位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物质分离、定

量测定、医药、催化等方面。利用氧化法可制备某些配位化合物,如()2432232252CoCl2NHCl8NHHO2CoNHClCl2H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数为5B.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N和ClC.()235CoNHCl+

中存在配位键、共价键和离子键D.氧化剂22HO是非极性分子9、下列化合物的沸点,前者低于后者的是()A.乙醇与氯乙烷B.邻羟基苯甲酸()与对羟基苯甲酸()C.对羟基苯甲醛与邻羟基苯甲醛D.(全氟丙烷)与10、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

的是2CO2CS356IAF3I+3I+38CF38CHA.灼热的碳与2CO的反应B.22Ba(OH)8HO与4NHCl的反应C.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11、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C.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吸热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1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2CsOgCOg+B.4222CH2OCO2HO++C.()()()2221HgOgH2gO+D.1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2222HgOg2HOg+1483.6kJmolH−=−则氢气的燃烧热为1241.8kJmolH−=−B.已知:()

()44PsPs,,红磷白磷0H,则白磷比红磷稳定C.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424211NaOHaqHSOaqNaSOaqHOl22++157.4kJmolH−=−D.已知:()()(

)221CsOgCOgH+;()()()221CsOgCOg2H+,则12HH14、乙烯氢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4226CH(g)H(g)CH(g)akJmolH−+=,使用不同含Au催化剂的反应历程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26CH(g)的能量大于1mol24CH(g)与1mol2H(g)具有的能量之和B.该反应的焓变:1129.6kJmolH−=−C.过渡态物质的稳定性:过渡态1大于过

渡态2D.相应的活化能:催化剂AuF小于催化剂3AuPF+二、非选择题:(每个空2分,共计58分)15、(14分)已知()()()2231SOgOgSOg2+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3221SOgOgSOg2+为_______

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E所代表的能量是___________;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___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3)请求出反应()()()2232SOgOg2SOgΔH+=_

__________1kJmol−。(4)又知()()()1222NOgOg2NOgΔ113.0kJmolH−+=−,请根据题给条件求出反应()()()()223NOgSOgSOgNOg++的焓变H=___________1kJmol−。(5)25℃、101kP时,11g丙烷(38CH)

完全燃烧生成2CO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55.0kJ,则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6)已知:12524212NO(g)2NO(g)O(g)Δ4.4kJmolH−+=−①Δ393.5kJH=−18

90.3kJmolH−=−1285.8kJmolH−=+()()()22sgSOSOg+1269.8kJmolH−=−122422NO(g)NO(g)Δ55.3kJmolH−=−②则反应25221NO(g)2NO(g)O

(g)2+的ΔH=______1kJmol−。16、(14分)I.如图所示为NaCl晶胞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晶体中,在每个Na+周围与它距离最近且相等的Na+共有_______个。(2)晶体中重复的基本结构单元叫晶胞

。在NaCl晶胞中,正六面体的顶点上、面上、棱上的Na+或Cl−为该晶胞与其相邻的晶胞所共有,一个晶胞中Na+的个数为_________。(3)设NaCl的摩尔质量为1gmolM−,NaCl晶体的密度为3g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AN。NaCl晶体中两个钠离子间的最近距离为______cm。II.第Ⅴ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4)苯胺()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5)两种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_______。氧化物2SO46PO熔点/℃-75.523.8

(6)乙二胺(2222HNCHCHNH)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乙二胺能与22MgCu++、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_______,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_______(填“2Mg+”或“2Cu+”)

。17、(16分)能量转化装置工作原理与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等有关。(1)图甲中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其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2)图乙中两电极现象为________,移向________(填“Zn”或“Cu”)极。(

3)乙、丙两装置的电池反应相同。丙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左烧杯中电解质溶液质量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丁装置中,若电解质溶液为盐酸,则Mg为_______极;若电解质

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18、(14分)按以下步骤可从合成(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B,F的结构简式为:B______,F_______。(2)反应①~⑦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填代号)_______。(3)根据反应+Br

2⎯⎯⎯⎯→一定条件,写出在同样条件下22CHCHCHCH与等物质的量Br2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第④步C→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5)与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相连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A﹣G这七种有机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6)核磁共振谱是测定有机物分子结构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在质子

核磁共振谱(PMR)中给出的峰值(信号)也不同,根据峰(信号)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乙醛的结构式为:CH3CHO,其PMR谱中有2个信号峰,其强度之比为3∶1,则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在质子核磁共振谱中能给出三种峰(信号)且强度之比为1∶1∶2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D.24SO−三校联考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化学答案1、答案:D解析:废电池的首要目的是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选D。2、答案

:B解析: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项错误;暖宝宝中铁与活性炭形成了原电池,加快了铁的氧化速度,从而更快地释放出热量,B项正确;闪电不涉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项错误;铝在浓硫酸中钝化,不能继续反应,不能形成原电池,D项错误。3、答案:B解析:A.粗铜的精炼装置中,

粗铜作阳极,接电源正极,精铜作阴极,接电源负极,A项错误;B.电流流出的电极为正极,则碳棒电极作阳极,阳极上Cl−发生氧化反应生成22Cl,Cl氧化I−生成2I,使淀粉溶液变蓝,铁棒电极作阴极,阴极上H+发

生还原反应生成2H,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项正确;C.在铁制品上镀铜,则待镀铁制品作阴极,连接电源负极,Cu作阳极,连接电源正极,C项错误;D.Fe与3Fe+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2Fe+,左边烧杯中应该是氯化亚铁溶液,右边烧杯中应该是氯化铁溶液,D项错误。4、答案:B解析:A.

分子中N原子为杂化,含一对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A不符合题意;B.中B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不含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B符合题意;C.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含一对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C不符合题意;D.中两个C原子均为sp杂化,不含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直线形,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5、答案:A解析:2SO易溶于水除了因为2SO和水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2SO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增大了溶解度,A错误。乳酸中有一个不对称碳原

子,可表示为,B正确。碘单质、四氯化碳、甲烷都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所以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符合“相似相溶”原理,C正确。的结构与2CO相似,分子结构对称,属于非极性分子,难

溶于极性溶剂,D正确。6、答案:B解析:3I+离子中以1个碘为中心原子,则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2+7-1-122=4,中心原子采用3sp杂化,且含有2对孤电子对,所以是V型结构;故选B。7、答案:B解析:还原性与键长无关,B项错误。8、答案:B解析:()325CoNHCl

Cl的内界为()235CoNHCl+,3Co+为中心离子,3NH和Cl−是配体,该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数为516+=,故A错误;在()235CoNHCl+配合物离子中,中心离子3Co+提供空轨道

,配体3NH中N原子和配体Cl−提供孤电子对,故B正确;()235CoNHCl+中3NH分子内存在N—H共价键,3Co+与3NH之间形成配位键,3Co+与Cl−之间也形成配位键,则()235CoNHCl+中有配位键、共价键,无离子

键,故C错误;22HO分子不是直线形分子,两个氢原子在犹如半展开的书的两页上,氧原子则在书的夹缝上,结构如图:,分子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故D错误。9、答案:B解析:根据一般强弱规律“分子间氢键>分子内氢键>

范德华力”进行比较;比较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的沸点高低,无氢键存在时,比较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对大小。10、答案:A解析:A.灼热的碳与2CO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且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22

Ba(OH)8HO与4NHCl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但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C错误;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A.11、答案:A解析:12、答案:D解析:A.反应热H的单位是1kJmol−,A错误;B.热

化学方程式要标出聚集状态,B错误;3NH3sp3BCl3133+32−=3NCl5133+42−=22CH2CSC.2H完全燃烧是放热反应,H小于0,1-285.8kJmolH−=,C错误;D.硫和氧气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该项热化学方程式正确,D正确;故选D。

13、答案:C解析:产物中2HO是气态,不能据此推断2H的燃烧热,A项错误;红磷的能量低于白磷的能量,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红磷比白磷稳定,B项错误;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

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424211NaOHaqHSOaqNaSOaqHOl57.4kJmol22H−++=−,C项正确;1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多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放热反应的H

为负值,放热越多,H越小,故12HH,D项错误。14、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1mol26CH(g)的能量小于1mol24CH(g)与1mol2H(g)具有的能量之和,A错

误;B.由图可知24226CH(g)H(g)CH(g)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129.6kJ/mol-0=-129.6kJ/mol,B正确;C.由图可知,过渡态1的能量大于过渡态2的能量,能量越低越温度,则稳定性:过渡态1<过渡态2,C错误;;D.由图可知,催化剂AuF、催化剂3AuP

F+的活化能分别为109.341kJmol−、26.31kJmol−,则催化剂AuF的活化能大于催化剂3AuPF+,D错误;15、答案:(1)吸热(2)①.1mol()2SOg的总能量;②.活化能;③.无(

3)-198;(4)-42.5(5)()()()()138222CHg5Og3CO4HOl2220.0kJmolgH−++=−(6)+53.1解析:(6)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2−②即得到25221N

O(g)2NO(g)O(g)2+1Δ53.1kJmolH−=+。16、答案:(1)12(2)4;4(3)3A22MN(4)答案:分子晶体;苯胺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而甲苯分子间不含有氢键解析:(5)答案:462POSO、均为分

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462PO>SO解析:(6)答案:乙二胺中的两个N提供孤电子对给2Cu+或2Mg+形成配位键;2Cu+解析:(1)从体心的Na+看,与它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共有12个。(2)根据离子晶体的晶胞中阴、阳离子个数的求算方法可知,NaCl晶胞中,含Cl−数目

为1186482+=,含Na+数目为112144+=。(3)设Cl−与Na+的最近距离为cm,a,则两个最近的Na+间的距离为3A()2cm,4aaaNM+=,即3A2MaN=,所以Na+间的最近距离为3A2cm2MN。(4)答案:

8;()37A237410Na−解析:17、答案:(1)222HZnZnH++++;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锌电极逐渐溶解,铜电极上有无色气泡产生;Zn(3)HCl(或其他合理答案);增大(4)负;22Al3e4OHAlO2HO−−−−++18、

答案:(1)(2)②④(3)22222CHCHCHCHBrCHBrCHCHCHBr−+⎯⎯⎯⎯→一定条件Na+(4)+2NaOH⎯⎯⎯→醇加热+2NaBr22HO+(5)CE(6)BD解析:(1)由上述分析可知,B为,F为

;(2)反应①③⑤⑥属于加成反应,反应②④属于消去反应,反应⑦属于取代反应;(3)根据反应,写出在同样条件下22CHCHCHCH−与等物质的量2Br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2CHCHCHCHBrCHBrCH

CHCHBr−+⎯⎯⎯⎯→一定条件;(4)第④步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醇加热+2NaBr22HO+;(5)与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相连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A-G这七种有机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和,故选CE;(6)A.中有三种峰(信号)且强度之比1∶1∶4,故A错误;B.中

有3种峰且强度之比为1∶1∶2,故B正确;C.中有4种峰且强度之比为1∶1∶2∶2,故C错误;D.中有3种峰且强度之比为1∶1∶2,故D正确;答案选BD。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

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