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2)页,78.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fc17caa742ae773b61fdd324c2c40c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学科素养评估一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20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项是符合题意的。)1.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A.中央集权B.家国同构C.天下为公D.官僚政治【答案】B【解
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度,通过封建诸侯,西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宝塔式”森严的等级制度;而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是宗法制,奴隶主贵族根据与周天子血缘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统治集团形成“血缘为基础的宗族
组织”,这反映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具有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故B正确;西周时期并没有实现中央集权,A错误;西周是奴隶社会,是私有制社会,C错误;官僚政治出现的标志是秦朝郡县制的实行,D错误。2.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周武王克商封国,把所灭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授予同姓兄弟或姻
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不同于商代的邦国,它们开始成为该地域的次级“统治中心”。据此可知,分封制A.扩大了地方权力B.加强了中央集权C.巩固了西周统治D瓦解了贵族政治体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分封制。根据材料“把所灭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
,授予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的实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AB不符合材料意思;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3.山东省简称齐鲁,起源于()A.远古传说B.西周分封C.甲骨文记载D.古
代地名【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当前中国很多省份的简称都是与西周时期分封制有关。山东省在西周时期属于鲁国和齐国的封地,因此被称为齐鲁大地,故本题选择B选项。A、C、D选项都不符合历史事实。4.《吕氏春秋》记
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B.兄终弟及的传统C.任人唯才的要求D.宗法制的基本法则【答案】D【解析】“以嫡立”就是以嫡长子立的意思,这遵循的是宗法制的基本法则,选D是符合题意
的,正确;材料不涉及财产继承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嫡长子继承而非兄终弟及,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任人唯才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以嫡立”是宗法制的基本法则。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青
铜器本质上是政治权力的工具。最能支撑这一论断的史料是A.周礼规定礼器的数量B.青铜器上的文字记载C.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具D.曾侯乙墓的战国编钟【答案】A【解析】【详解】周礼严格规定周王和诸侯占有的青铜礼器数量,不得随意僭越,因此青铜器本质上是政治权力的象征。故答案为A项。当时青铜器的文字记
载大都是有关祭祀、攻伐等国家大事,是重要的史料,但不能反映政治权力的大小,排除B项;因为青铜器具用途比较广泛,因此单单是青铜器具不能表明它的政治意义,排除C项;曾侯乙墓的战国编钟不能说明政治权力的大小,排除D项。6.“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
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该材料说明()A.春秋时期周王对地方具有绝对控制权B.战国时期宗
法制、分封制、礼乐制被破坏C.秦朝以前的历史记载是不可信的D.战国时期七国仍不敢称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史料的能力。题干中的“七国”指的是战国时期,材料中顾炎武认为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重视礼乐制度,到战国以后,礼崩乐坏,各诸侯国不再尊重周天子
,故B项正确;西周末期周王室衰微,周王对地方的控制力削弱,故A错;C说法错误,从已知的材料中不能得出秦以前历史记载不可信,C排除;战国时期,周王失去对全国的控制权,所以各诸侯国都纷纷脱离周王室称“王”了,故D不对。7.王夫之
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C.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D.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周秦之变”是指秦统一六国,彻底取代周朝
,秦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全面实行郡县制,地方管理体制发生变化,故选D;血缘世袭在夏王朝就已经开始,排除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实行郡县制带来的影响,排除B;周朝时并不仅仅是礼乐治国,C项说法本身错误,排除。故选D。8.“考秦之制,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
之官者也。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这反映了秦朝A.构建起隶属于丞相的监察体系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完成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D.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的基
本原则【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所体现的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结合材料“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说明秦朝的官制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基本原则,故D项正确;监察体系并不隶属于丞相,排除A项;B项强调的是
郡县制,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C项“完成”表述有误,排除C项。9.秦朝的“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当时政权特点是A.化国为家,君权至上B.官僚政治,唯才是用C.贵族政治,政务繁杂D.职责明确,各负其责
【答案】A【解析】【详解】题目中的“九卿”属于行政机构,由其均为皇家服务的职责可知其体现了化国为家,君权至上的特征。故选A项。题目中未涉及“唯才是用”、“贵族政治”,故排除BC两项;D项的表述无法体现题目中的信息“掌宗庙
礼仪”、“掌宫殿警卫”、“管皇帝的生活供应”、“管皇帝家族和亲戚”,故排除D项。10.习近平在《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讲话》强调“郡县治,天下安。我多次讲过,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不正
确的是A.基于分封制的某些教训而实行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C.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郡县制之下形成了中央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故B项表述有误,选择B项;郡县制是在吸收了分封制某些教训基
础上实行的;郡县长官由皇帝统一任命,不得世袭;郡县制的推行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ACD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11.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
,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A.察举制的弊端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C.门第成为选才标准D.世官制的沿革【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举秀才,不识书”说明察举制选举出的官员在知识上有所欠缺,从“举孝廉,父别居”体现了东汉察举制
的在实行的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伪的现象,故选A;科举制在隋朝才出现,B不选;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门第成为选拔标准,故C不选;世官制是官位世代相袭,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故D排除。12.宋朝科举制有如下规定,对此
理解正确的是()别头考生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弥封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誊录重新誊写考生考卷,以免考官认识笔迹锁院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直至考试结束A.参考人员多B.考试规程渐趋严密C.选拔方式多样
D.防弊措施流于形式【答案】B【解析】【详解】“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以免考官认识笔迹”说明考试程序的规范和严密,故B正确;表中没有涉及参考人员的多少,故A不正确;选拔方式并不是多样化,仍然是科举考试,故C不正确;D中流于形式说法错误。13.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
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D.学而优则仕【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与之前的用人制度相比,彻底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采用相对公平客
观的文化考试选拔人才,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指的是它的公平竞争,因此A选项正确;以文治国、分科考试和学而优则仕都是科举考试的理念,但只有公平竞争能够达到“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的高度,其他选项错误。故选A。14.对中
国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表述有误的是A.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重要体现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C.杜绝了政治腐败和低效现象D.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稳固了统治基础【答案】C【解析】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也不可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
象,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A、B和D符合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事实。排除。15.“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
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材料表现的是宋的二
府三司制。从“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可知,说的是这一体制造成权力分割,无法从全局上来考虑事情,因而
C项符合。A项与B项只是从局部上概括,不及C项全面,所以不选;D提高行政效率说法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的集权措施【详解】16.某中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过时光隧道在一起谈论自己的丰功伟绩。下列台词与史实不符的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唐太宗:“我划分三省的职权,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C.宋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
我的手中。”【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A符合史实,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沿用;B符合史实,唐太宗发展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以强化皇权;D符合史实,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不符合史实,明太祖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明成
祖时期设立内阁。故选C项。【详解】17.《元史·百官志》记载:“斯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始分立行中书省……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记载“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世泄露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外……后名军机处……。”材料所述两个对
应机构A.起初都是中央临时的派出机构B.最初均因征伐用兵之事而设C.后者皆为中央常设行政机构D.都有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的特点【答案】B【解析】【详解】“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说明行省是因为军事需要中央临时委派的机构,军机处的设立最初是用兵西北军事的需要,可见,元朝的行省和清朝军机处最初都是
因为征伐用兵之事而设,故B项正确;军机处不是中央派出机构,故A项错误;军机处不属于中央常设行政机构,故C项错误;行省设置不具有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的特点,故D项错误。18.明武宗时,杨廷和曾到某机构任职。该机构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据此
判断,杨廷和所任职位应是A.御史大夫B.六部尚书C.宰相D.内阁大学士【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明代内阁制度。依据材料“该机构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结合所学可知该机构是明代内阁,杨廷和所任职位应是内阁大学士。明代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始终
没有取得法定地位,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其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御史大夫是秦朝设立的官职,负责纠察百官,其权力来自秦朝三公九卿制;B选项错误,六部尚书负责执行诏令,其权力来自法律制度,不符合题意;C选项
错误,宰相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的官职,不是内侍机构,其权力来自丞相制度,不是与皇帝的私人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9.从明朝设立内阁到清朝成立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A.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B.中央机构军事色彩加重C中央官员职位逐渐增多D.中央机构逐步得到精简【答案】A【解析】【详解】明太
祖朱元璋废丞相,明成祖朱棣设内阁,清朝雍正皇帝设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选择A项;军机处是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机构,排除B项;军机处有官无吏,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中枢机构的一部分变化
,无法反映全貌,排除D项。20.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
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中的现象都是在皇帝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选择可以信赖的人来暂时掌管权力,这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态形式,故C项正确;君主专制被颠覆不符合史实,故A项
错误;中央集权体制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题干现象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故B项错误;皇权至高无上,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2小题,共40分。)2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
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李明《浅论世官制向职官制嬗变的历
史动因》材料二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三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
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卷一四材料四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
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度”下
,官员主要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产生的?根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三、四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核心标准的演变。(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影响。【答案】(1)方式:世袭。原因:宗法世族的削弱;士阶层的崛起;私学的产生;战国时期新人才
观的提出,县郡制和符禄制的推行。(2)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3)影响: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解析】【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可知,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为世官制,其方式为世袭制;再结合材料“宗法氏族的削弱”、“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等可得出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2)据材料可知,材料二体现的
选官制度为察举制,材料三体现的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材料四体现的选官制度为科举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选官标准演变为由察举制以德行为标准,到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直至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演变过程。(3)由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科
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等内容。22.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皇帝决断的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灭掉了关东六国中最后的
齐国,“一统天下”。赢政召开了由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动、廷尉李斯等重要公卿参加的朝廷会议。会议商讨的主题有:一、议定皇帝名号。二、“封建”还是“郡县”?三、再兴“封建”论,却发“焚书”难。材料二太宗曰:“……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
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材料三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
宰相。……相权与君权合而为一,明朝早期皇帝大权独揽。但由于国家事务繁多,皇帝无法处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罢四辅官,仿宋殿阁制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内阁。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大学业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权力及地位
尚不如过去的宰相。宣宗时期,……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又授予宦官机构司礼监“批朱”。票拟之法补救可君主不愿面见阁臣之弊。(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前两个主题商讨的结果如何。(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委百司商量”国事的主要理由。他如何“委百司商量”国事?(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内阁主要职责。(4)综上材料,分析朝议制度的利弊。【答案】(1)确定了“皇帝”名号;在全国推行郡县制。(2)理由:地广人众,事杂多变;一人独断,易出错,可能会导致国亡。做法:实行三省六部制,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宰相及大臣共议军国大事,最后由皇帝裁决。(3)充当皇帝的顾
问,“传旨当笔”;后有“票拟”之权,但受司礼监制约。(4)利:大臣们议政,可以集思广益,是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弊:朝议仅仅是作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国家的法律、政策仍取决于皇帝一人的意志;在君主专制强化的明清时期,容易使君臣悬隔,朝廷大臣难以参与议政。【解析】【详解】(1)根据“会议商讨的主题有:
一、议定皇帝名号。二、‘封建’还是‘郡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对两个主题商讨的结果是,确定了“皇帝”名号,在全国推行郡县制。(2)理由:对唐太宗“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岂得以一日万机,独
断一人之虑也”等观点进行概括即是理由,得出,唐太宗认为“委百司商量”国事的主要理由是地广人众,事杂多变;一人独断,易出错,可能会导致国亡。做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委百司商量”国事,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宰相及大臣共议军国大事,最后由皇帝裁决。(3)根据材
料“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得出,充当皇帝的顾问,“传旨当笔”;根据材料“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又授予宦官机构司礼监‘批朱’。”得出,后有“票拟”之权,但受司礼监制约。(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
失误等角度分析朝议制度的好处;同时要看到朝议制度的弊端,即朝议只是皇帝裁决的依据,君主专制体制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