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含答案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7 页
  • 大小 142.685 KB
  • 2024-10-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4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共(27)页,142.68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e4ae6ee6ab62a4fa2f840fcea5cf06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秘密·启封前重庆市2020-2021学年(下)年度质量检测高二生物【命题单位:重庆缙云教育联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

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新冠病毒和肺炎链球菌均

可引发人类肺炎。新冠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为预防新冠肺炎,我国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新冠灭活疫苗的生产需要使用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进行病毒扩增培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和肺炎链球菌均需要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进行蛋

白质合成B.新冠病毒和肺炎链球菌遗传信息传递的途径相同C.Vero细胞需要给新冠病毒提供复制的模板和4种脱氧核苷酸等原料D.若Vero细胞的培养基中含有32P,子代新冠病毒内可检测到放射性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RNA和DNA分子均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前者不能贮存遗

传信息B.腺苷是构成ATP和RNA的基本成分C.一个tRNA分子是由3个碱基构成的核糖核苷酸组成D.葡萄糖、酒精、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3.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

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2021.07透光玻璃瓶甲透光玻璃瓶乙不透光玻璃瓶丙4.9mg5.6mg3.8m

g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1mg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高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0.7mg4.某同

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取材位置不合适②取材时间不合适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④解离时间不合适⑤视野选择不合适A.②③B.②⑤C.①②⑤D.①③④5.如图所示表示某细胞经过一次正常的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的情况,

m、n代表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过程发生前一定进行了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图示过程发生时一定伴随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若m等于n,则该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若m不等于n,则子细

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会减半6.细胞周期在调控因子的严格调控下沿着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后期)和M期(细胞分裂期)四个阶段有条不紊地运行。为了探究细胞周期运行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取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了融合实验,获得如下结果。下列推论错误的是()细胞融

合的组合方式融合细胞中的现象M期细胞和G1期细胞原G1期细胞中染色质出现凝缩M期细胞和G2期细胞原G2期细胞中染色质出现凝缩S期细胞和G1期细胞原G1期细胞核中DNA进行复制S期细胞和G2期细胞原G2期细胞核中DN

A没有启动复制A.M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的调控因子B.S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DNA复制的调控因子C.将M期细胞和S期细胞融合,原M期细胞染色体DNA不会复制.D.将M期细胞和S期细胞融合,原S期细胞中染色质不会凝缩7

.一对夫妇生了一对异卵双生的孪生兄弟,取名“明明”和“朗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明明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爸爸,一半来自妈妈B.朗朗体细胞中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是父母共同提供的C.他们的体细胞中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大小形状都是相同的D.这对孪生兄弟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和数目

都是相同的8.比较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有关两实验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来研究②研究的性状都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③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④都设计了F1测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A.①②③

④均是B.仅①②③三项C.仅①②④三项D.只有①④两项9.达乌耳鼠的毛色(基因A、a控制)和尾形(基因B、b控制)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多对黄毛鼠相互交配,雌雄后代中黄毛:黑毛均为2:1。多对尾弯曲鼠相互杂交,雌鼠全部尾弯曲,雄鼠中有一定比例的尾正常

个体出现。现让一对黄毛尾弯曲的鼠为亲代进行杂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群体中不存在AA基因型的个体B.控制尾形的基因最可能在X染色体上C.杂交后代中黄色尾正常的个体占1/6D.杂交后代中黄色尾弯曲的雌性个体

占1/310.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杀虫剂的使用决定了害虫变异的方向B.有性生殖的出现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率C.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生物进化D.无籽西瓜

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达到生殖隔离而产生的新物种11.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

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12.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认识,正确的是()A.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B.共同进化的过程也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过程C.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之间不

存在生殖隔离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13.在自然条件下,二倍体植物(2n=4)形成四倍体植物的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异常配子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一定相同C.②过程如

果发生异花授粉,则可能产生三倍体植物D.该事实说明新物种的诞生不一定需要经历长期的地理隔离14.下列关于现代进化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长期的地理隔离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出现B.生物变异一定会影响到种群的基

因频率C.不同物种含有的基因一定完全不同D.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一定导致生物进化15.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外液②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

间的联系有关③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④人体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⑤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A.2项B.3项C.4项D.5项1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C.机体脱水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既受体液调节也受神经调节17.如图表示人体内

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其中A、B代表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外界环境摄入的O2进入肝脏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呼吸系统→A→①→②→肝脏细胞B.①中含有葡萄糖、胰岛素、血浆蛋白等物质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

活的环境是②③D.肾小球肾炎导致①渗透压增加,②渗透压减少18.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使胚芽鞘向光弯曲B.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

均匀造成的C.鲍森•詹森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D.温特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19.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

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使胚芽鞘向光弯曲B.鲍森•詹森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温特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20.最近.汕头市农科所的农艺师通过嫁

接,得到了地上长白菜、地下长萝卜的特殊值株,极具趣昧性,关于这种植株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这种特殊植株属于新物种B.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形成寄生关系.C.不能结出种子或所产生的后代高度不育D.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之间有激素传递.二、非选择题(满

分60分,其中21-24题为必做题,25-26题为选做题)21.人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和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

_.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______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2)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______.(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______(4)

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1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______,原因是______.22.某多年生植物的宽叶和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红花和白花由等位基因R、r控制。用两种纯合植株杂交得到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亲本组合F1F2宽叶红花宽叶红花宽叶白花

窄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红花(♂)98102616320宽叶白花(♂)×窄叶红花(♀)101103626121(1)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上,原因是_

_____。(2)F2中出现四种表现型的比例约为______,研究小组经分析提出了两种假说:假说一:F2中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的基因型为______。假说二:F1中某种(______)基因型的花粉不育。(3)请利用

上述实验中的植株为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检验两种假说(写出简要实验设计思路,并指出支持假说二的预期实验结果)。______(4)如果假说二成立,则F2中宽叶红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______;如果假说一成立,用F

2中宽叶红花自交,后代窄叶白花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23.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Ⅱ、Ⅲ、Ⅳ、X、Y表示染色体。果蝇的红眼、白眼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灰体和黑檀体基因(B、b)位于Ⅲ号染色体上;翻

翅和正常翅(D、d)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该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以产生______种配子。(2)多对上图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F1中翻翅与正常翅之比接近2

:1,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兴趣小组同学用翻翅灰体果蝇与正常翅黑檀体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有翻翅灰体果蝇和正常翅灰体果蝇两种表现型。则:①实验中两亲本

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让F1中翻翅灰体果蝇相互交配,则其后代中翻翅灰体:翻翅黑檀体:正常翅灰体:正常翅黑檀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3)果蝇的红眼(A)和白眼(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某果蝇种群中随机抽取雌雄果蝇各100只,其中红眼雄

果蝇为60只,红眼雌果蝇为80只。已知红眼雌果蝇中50%为杂合子,则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4)用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作亲本杂交,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XaXaY的白眼果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形成配子

时,在减数第______次分裂时染色体移动出现异常。24.当人的脚受到有害刺激时,同侧大腿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从而完成屈腿反射,完成该过程的神经结构如下图,图中e为检测神经纤维膜外电位差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在图中d处给予一个刺激后,观察e处电流计

指针的偏转情况,应该是发生______,此时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__。(2)图中b处的突触后膜受到某种递质的作用后,细胞膜对Cl-的通透性增加,造成Cl-内流,这时膜内外的电位与没受到该递质刺激前的静

息状态相比,所发生的变化是电位差______(填“不变”、“变小”或“变大”)。图中c处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b处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种类不同,判断的依据是______。25.25.【选修1】酵母菌是一类真菌,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多个生物兴趣小组围绕酵母菌展开研究。请回答相

关问题:(1)兴趣小组一进行自制葡萄酒实验。他们共制作了3套发酵装置,加入材料后发酵10天。发酵结束后小组成员用______(某试剂)检验酒精产生与否,若呈现______色证明有酒精产生。(2)在进行“产品”品尝时,兴趣小组一的同学都感到2号装置中的“产品”明显发酸,其原因最可能是2号装

置______,导致最终的产品中含有______.(3)兴趣小组二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能产生胡萝卜素的酵母菌品种。为了检测培养3天后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他们取了1mL培养液,在稀释倍数为104倍下,涂布了三个平板(每个平板的涂布量为0

.1mL),培养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147、152、163,则稀释前所取的1mL菌液中所含酵母菌为______个。此种方法统计的微生物数目往往比实际数目低,原因______.(4)兴趣小组二用纸层析法对培养液中获得的“产品”进行鉴定,点样时除了点提取样品外

还要点______样品,当观察到______时,说明产品含有胡萝卜素.26.【选修3】某中学的学生为了调查该地区某湖泊的水质污染状况,在注入湖泊的4个主要水源的入口处采集水样,并镜检水样中的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

如下:①号水源水样中有单一种类的纤毛虫,如草履虫,且数量极多;②号水源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的种类较多,且数量也极大;③号水源水样中未见任何动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④号水源水样中浮游动植物均有发现,但数量不多。根据以上结果回答:(1)该湖泊的污染源中污染的严重性由

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2)①号水源的污染物主要是__________;②号水源的污染物主要是_________;③号水源的污染属________________。(3)假若①号和②号水源的污染属同一性质,程度相同,则①号

水源排污点离湖泊入水口的距离比②号水源__________。(4)为了改变湖泊的污染状况,首先必须治理的是_________水源,这一水源一般由_____排出的废水。治理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几种。(5)面对湖泊被严重污染,有人建议:①建立拦污闸,对入湖污水预先进行治理;②将长江水引入冲洗,使死水变活;③利用植物的净水作用,恢复湖中的荷藕、菱、水葫芦的种植,并将植物叶茎回收,经沼

气池发酵产生沼气。从长远观点看,你同意______方案(填序号)。不同意有关方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秘密·考试结束前重庆市2020-2021学年(下)年度质量检测高二生物答案及评分标准【命题单位:重庆缙云教育联盟】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原核细胞以

及病毒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肺炎链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解答】A.肺炎链球菌含有核糖体,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的合成,新

冠病毒无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需要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A错误;B.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故它们的遗传信息传递的途径不完全相同,B错误;C.新冠病毒提供复制的模板,Vero细胞需要给新冠病毒提供复制的原料

,C错误;D.病毒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只能在活细胞中生存,利用活细胞的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核苷酸合成核酸,因此如果Vero细胞的培养基中含32P,子代新冠病毒内可检测到放射性,D正确。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

核酸的分类、结构与功能,ATP的结构特点等,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RNA由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前者也能贮存遗传信息,A错误;B.腺苷是构成ATP和RNA的基本成分,B正确;C.tRNA分子是核糖核苷酸组成,

而且远远不止3个核糖核苷酸,反密码子是3个核糖核苷酸组成,C错误;D.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氨基酸不是基因表达的产物,而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D错误。3.【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结合数据表格,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黑白瓶法测

定光合速率的原理,明确乙、丙瓶中数据变化量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黑白瓶法测定光合速率时,黑瓶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可以测定呼吸强度,白瓶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可以进行,可以测定净光合强度。总光合强度=呼吸强度+净光合强度。2、分析表格: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可作为

乙和丙的对照;乙中氧气浓度增加,这是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积累的,即为净光合作用量;由于丙为不透光的玻璃瓶,因此减少的氧气量可代表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解答】A、玻璃瓶丙不透光,浮游植物只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H],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A正确;B、丙瓶生物只能进

行呼吸作用,在一昼夜内,其消耗的氧气的量为4.9-3.8=1.1mg,B正确;C、在一昼夜后,乙瓶中由于进行光合作用,且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使氧气增多,则二氧化碳减少,而丙瓶只进行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高,C正确;D、在一昼夜内,乙瓶24h净光合

强度为5.6-4.9=0.7mg,呼吸强度为4.9-3.8=1.1mg,因此乙瓶中生产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强度+呼吸强度=0.7+1.1=1.8mg,D错误。故选:D。4.【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结合显微镜中观察到的视野图,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

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步骤、实验材料的选取、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操作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其制作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解离和制片时压片的目的都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最

后观察时,应该选取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呈正方形,排列紧密。【解答】①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而图示有些细胞呈长方形,可能是取材位置不合适,①正确;②图中细胞多处于未分裂状态,可能是取材时间不合适,②正确;③图示细胞均已近分散开,说明制片时压

片力量合适,③错误;④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而图示细胞已经分散开,说明解离时间合适,④错误;⑤图示细胞有些细胞呈长方形,可能是伸长区细胞,可能是视野选择不合适,⑤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5.【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

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解答】A.图示过程如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便不会进行DNA分子的复制,A错误;B.图示过程如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时便不会伴随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B错误;C.若m等于n,则该过程可代表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都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错误;D.若m不等于n,该过程只能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则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会减半,D正确。故选D。6.【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探究了细胞周期的运行的调控机

制,意在考查细胞周期的各时期正确的顺序,即细胞周期需要依次进行:G1期、S期、G2期、M期,进入下一个时期后,原来的信号分子便失去作用。分析表格数据可知:M期细胞和G1期细胞融合,原G1期细胞中染色质出现凝缩;

M期细胞和G2期细胞融合,原G2期细胞中染色质出现凝缩。说明M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的调控因子。S期细胞和G1期细胞融合,原G1期细胞核中DNA进行复制,说明S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DNA复制的

调控因子。【解答】A.根据试题分析,M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的调控因子,A正确;B.S期细胞和G1期细胞融合,原G1期细胞核中DNA进行复制,说明S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DNA复制的调控因子,B正确;C.M期细胞是分裂期的细胞,此时的细胞已经经历过间期DNA分子的复制,故将M

期细胞和S期细胞融合,原M期细胞染色体DNA不会复制,C正确;D.根据选项A分析可知,M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的调控因子,将M期细胞和S期细胞融合,原S期细胞中染色质会凝缩,D错误。故选D。7.【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染色体,意在考查学生

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A.明明体细胞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爸爸,一半来自妈妈,故A错误;B.朗朗体细胞中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是父母共同提供的,故B正确;C.一对性染色体大小形状不相同,故C错误;D.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染色体组成和数目不相同,故D错

误。故选B。8.【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遗传学的实验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科学家进行的科学实验的方法、过程及得出的实验结论。【解答】①.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一演绎”的研究方法,①正确;②.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

等位基因控制,②正确;③.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统计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分析实验数据,③正确;④.两实验都设计了F1测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④正确。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9.【答案】C【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伴性遗传中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判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能力、从题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出现黑色鼠,说明黄色相对于黑身是显性性状

,则亲本中两只黄色鼠的基因型均为Aa,它们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应用AA:Aa:aa=1:2:1,即黄色鼠:黑色鼠=3:1,而雌雄后代中黄毛:黑毛均为2:1,说明AA致死,且控制毛色的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多对尾弯曲鼠相互杂交,

雌鼠全部尾弯曲,雄鼠中有一定比例的尾正常个体出现,其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说明控制尾形的基因B和b位于X染色体上,且尾弯曲为显性。【解答】A.根据分析可知,控制毛色的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且AA致死,群体中不存在AA基因型的个体,A正确;B.根

据分析可知,控制尾形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其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B正确;C.黄毛尾弯曲雌性个体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黄毛尾弯曲雄性个体基因型为:AaXBY,一对黄毛尾弯曲的鼠为亲代进行杂交,若杂交组合为AaXBXB和AaXBY,后代中不会出现黄色尾正常的个体;

若杂交组合为AaXBXb和AaXBY,后代中黄色尾正常的个体占23×14=16,C错误;D.黄毛尾弯曲雌性个体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黄毛尾弯曲雄性个体基因型为:AaXBY,一对黄毛尾弯曲的鼠为亲代进行杂交,后代雌性个体都为尾弯曲,黄色个体在雌雄个体中

所占比例都为2/3,则杂交后代中黄色尾弯曲的雌性个体占23×12=13,D正确。故选C。10.【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

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A.

杀虫剂的使用对害虫进行了选择,但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B.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B正确;C.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如植物的自交,C错误;D.无籽西瓜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不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直接达到生殖隔离而产生的新物种,D错误。故选B。11.【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考查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的致病基因可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

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哈迪温伯格定律:p2+2pq+q2=1。【解答】A.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

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A正确;B.一般来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同,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B错误;C.设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频率为p,隐性基因频率为q,所以在女

性中的发病率等于p2+2pq,并不等于p,C错误;D.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频率为p,隐性基因频率为q,则男女发病率相等,且等于p2+2pq,D错误;故选A。1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A.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生物的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A错误;B.共同进化的过程也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过程,B正确;C.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后代是三倍体,三倍体是高度不育的,因此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

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错误。故选B。13.【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异常的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和物种的形成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理解染色体变异的应用和物种的形成方式。【解答】A.①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可能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

分离所致,也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个子染色体没有分开,A正确;B.异常配子的产生,若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则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不同,若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则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

能相同,B错误;C.②过程如果发生异花授粉,则该异常配子与二倍体植物产生的配子受精,可产生三倍体植物,C正确;D.题图显示: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异常配子受精,形成的受精卵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该受精卵发育形成四倍体植物,可见,该事实说明新物种的诞生不一定需

要经历长期的地理隔离,D正确。故选B。14.【答案】D【解析】解:A、长期的地理隔离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出现,如东北虎和华南虎,A错误;B、生物变异不一定会影响到种群的基因频率,如不可遗传的变异,B错误;C、不同物种含

有的基因不完全相同,C错误;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一定导致生物进化,D正确。故选: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

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5.【答案】C【解析】解:①水泡中的液体是组织液,组织液是

存在于细胞间隙的液体,①正确;②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②正确;③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促胰液素,是由小肠粘膜分泌的,③错误;④人体的激素一经靶细胞

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保证了机体激素调节的灵敏性,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④正确。⑤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没被破坏,抗原刺激T细胞大量增殖、分化,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⑤正确。故选: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以及免疫系统的调控下,

使得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稳态遭到破坏,机体的生理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对课本相关内容的记忆。16.【答案】B【解析】解:A、人体内酶活性受外界环境影

响,因此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A正确;B、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组织,但只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B错误;C、机体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

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C正确;D、机体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的直接作用和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共同完成的,D正确。故选:B。1、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弥散到内环境中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2、人体内酶活性受外界环境影响,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3、

血糖浓度可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也受神经系统的调节。4、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或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特点、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

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7.【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和理化性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图中,根据②→③→①是单箭头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淋巴,A是循环系统,B是泌尿系统。【解答】A.从外界环境摄入的O2进入肝脏细胞的途

径为:外界环境→呼吸系统→A循环系统→①血浆→②组织液→肝脏细胞,A正确;B.①是血浆,含有葡萄糖、胰岛素、血浆蛋白等物质,B正确;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是②组织液和③淋巴,C正确;D.肾小球肾炎导致①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②组织液增加,D错误。故选

D。18.【答案】B【解析】解: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A正确;B、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

“刺激”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B错误;C、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正确;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故选:B.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科学家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及分析达尔文①胚芽鞘+单

侧光→向光生长.②去尖端+单侧光→不生长,不弯曲.③用锡箔罩住尖端+单侧光→生长,不弯曲.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对下部产生影响,出现向光弯曲.詹森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不弯曲.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琼脂片+单侧光→弯曲.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拜尔

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尖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温特①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②空白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

促进下部生长.从人尿中分离出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识记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明确生长素的

化学本质是在温特之后才被确认的.19.【答案】C【解析】解: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A正确;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

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正确;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刺激”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错误;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故选:C。生长素的研究从1880年英国达尔文→1910年丹麦的鲍森

•詹森→1914年匈牙利拜尔→1928年荷兰温特→1931年从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直到1946年科学家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该物质。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识记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明确生长素的化学

本质是在温特之后才被确认的。20.【答案】D【解析】解:A、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但没有形成新物种;故A错误.B、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地上部分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地下部分吸收水和无机盐;故B错误.C、地上长白菜能形成种子;故

C错误.D、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之间有激素传递,进而调节生命活动;故D正确.故选:D.寄生: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植物激素: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本题考查无性繁殖、互利共生、激素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21.【答案】蛋白质活化能底物已被消耗尽不变在pH=1时,酶已经失活【解析】解:(1)根据酶

的专一性,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2)由于底物量一定,在140分钟后底物已被消耗尽,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3)画坐标曲线时,反应速度加快,时间缩短,最终生成物量不变.(4)胰蛋白酶的最适pH是8.6,在pH为

1时,胰蛋白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酶失去活性后不可恢.因此反应液pH值由1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不变.故答案为:(1)蛋白质活化能(2)底物已被消耗尽(3)见图(4)不变在pH=1时,酶已经失活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

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

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此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22.【答案】(1)常染色体;亲本正交、反交的结果相同(2)5:3:3:1;AaRR、AAR

r;AR(3)子一代宽叶红花做父本与子二代窄叶白花进行测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统计比例,如果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是窄叶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1:1:1,则假说二成立(4)3AaRr:1AaRR:1AARr;116【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

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满足9:3:3:1的使用条件,解释性状偏离比出现的原因,并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并对后代进行概率计算。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

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Rr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R_:A_rr:aaR_:aarr=9:3:3:1。【解答】(1)由表格信息可知,亲本正交、反交的结果相同,都

表现宽叶红花,因此2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2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2)由表中数据可知,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接近宽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红花:窄叶白花=5:3:3:1;正常条件下,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9:3:3:1,如果是子二代某两种基因型的个

体死亡造成,则死亡个体的基因型是AARr、AaRR;如果是某种基因型的花粉不育造成,则应该是基因型为AR的花粉不育造成的。(3)如果是由AR的花粉不育引起的,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Rr,子一代为父本,产生的可育花粉的类型及比例是aR:Ar:ar=1:1: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

是aaRr:Aarr:aarr=1:1:1,分别表现为窄叶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4)正常条件下,子二代宽叶红花的基因型9A_R_,分别是1AARR、2AaRR、2AARr、4AaRr,如果假说二成立

,每一种基因型都缺少1,则基因型及比例是AaRR:AARr:AaRr=1:1:3;如果假说一成立,宽叶红花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RR:AaRr=1:4,AARR自交后代都是AARR,占总数的15,45AaRr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宽叶红花占45×512=13,宽叶白花的比例是45×3

12=15,窄叶红花的比例也是15,窄叶白花的比例是45×112=115,所以在整个种群中,窄叶白花的比例是115÷(15+13+15+15+115)=116。故答案为:(1)常染色体;亲本正交、反交的结果相同(2)5:3:3:1;AaRR、AARr;AR(3)子一代宽叶红花做父本

与子二代窄叶白花进行测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统计比例,如果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是窄叶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1:1:1,则假说二成立(4)3AaRr:1AaRR:1AARr;11623.【答案】(1)BbDdXaY;8(2)DD纯合致死;BBDd、bbdd;6:2:3:1(3)40

%(4)母本;二【解析】【分析】本题结合果蝇图解,考查伴性遗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概念及特点,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能根据图中信息进行答题。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可

知,A和a、B和b、D和d这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左侧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为雌果蝇,其基因型为BbDdXAXa;右侧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为雄果蝇,其基因型为BbDdXaY。【解答】(1)根据分析已知,雄果蝇的

基因型为BbDdXaY,由于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该雄果蝇可以产生2×2×2=8种配子。(2)关于翻翅与正常翅,图示雌雄果蝇的基因型都是Dd,相互交配后代理论上DD:Dd:dd=1:2:1,即翻翅:正常翅=3:1,而实际

上的翻翅与正常翅之比接近2:1,其原因可能是DD纯合致死。①用翻翅灰体果蝇与正常翅黑檀体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后代只有灰体,说明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性状,且亲本相关基因型为BB、bb,后代存在翻翅和正常翅,则亲本相关基因为Dd、dd,因此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BBDd、bbdd。②让

子一代中翻翅灰体果蝇(BbDd)相互交配,单独考虑两对性状,翻翅:正常翅=2:1,灰体:黑檀体=3:1,则其后代中翻翅灰体:翻翅黑檀体:正常翅灰体:正常翅黑檀体的比例=6:2:3:1。(3)根据题意分析,已知雌雄果蝇各100只,其中红眼雄果蝇(XAY)为60

只,则白眼雄果蝇40只;红眼雌果蝇(XAXA、XAXa)为80只,且红眼雌果蝇中50%为杂合子,则白眼雌果蝇20只,因此a的基因频率=(20×2+80×12+40)÷(100×2+100)=40%。(4)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AX_,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AY,后代出现了一

只XaXaY的白眼果蝇,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两个Xa只能都来自于母亲,说明母亲的基因型是XAXa,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了基因型为XaXa的配子。24.【答案】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

与;变大;屈腿反射发生时,屈肌收缩而伸肌舒张【解析】解:(1)如果在图中d处给予一个刺激后,兴奋传到电流计左侧发生一次偏转,之后传到右侧,电流计再发生一次方向相反的偏转,所以观察e处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应该是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刺激d处产生

兴奋并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由于没有中枢系统的参与(或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2)如果神经递质作用某突触后膜使细胞膜对Cl-的通透性增加,造成Cl-内流,这时膜内外的电位与没受到该递质刺激前的静息状态相比,

所发生的变化是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变大。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图中c处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b处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种类不同,因为屈腿反射发生时,屈肌收缩而伸肌舒张,支配屈肌的神经元产生了兴奋,而支配伸肌的神经元受到了抑制。故答案为:(1)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或没有通过

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2)变大屈腿反射发生时,屈肌收缩而伸肌舒张分析图解: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出现屈腿反射,结合图示中反射弧分析,由于屈腿需要屈肌收缩,伸肌舒张,说明支配屈肌的传出神经元产生并传导了兴奋,而支配伸肌的传出神经元没有产生并传导兴奋即受到了抑制,继而推知两

个神经元在突触后膜c、b处接受的神经递质种类不同,其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种类也不同。本题关键要理解屈腿反射中支配屈肌和伸肌的两传出神经元中,一个兴奋,一个抑制才能完成,进而推知两神经元的突出后膜上神经递质受体种类不同。25.【答案】(1)酸性重铬酸钾;灰绿;(2)密封不严;醋酸;(3)1.5

4×107;当两个或多个微生物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4)标准;两种样品的层析带一致【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果酒果醋的制作,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生物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

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

+6H2O+6O2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3、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涂布至少3个平板作为重复组,才能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在分析实验结果时,一定要考虑所设置的重复组的结果是否相当,结果差距太大,意味着操作有误,需要重新实验。【解答】(

1)自制葡萄酒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结果,酒精和酸性的重铬酸钾反应呈灰绿色。(2)葡萄酒发酵装置中的“产品”明显发酸,其原因最可能是该装置密封不严,导致最终的产品中含有醋酸。(3)取了1mL培养液,稀释倍数为104,涂布了三个平板(每个平

板的涂布量为0.1mL),培养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147、152、163,则稀释前所取的1mL菌液中所含酵母菌为(147+152+163)÷3÷0.1×104=1.54×107个。当两个或多个微生物连在一起时,平板

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所以此种方法统计的微生物数目往往比实际数目低。(4)用纸层析法对培养液中获得的“产品”进行鉴定,点样时除了点提取样品外还要点标准样品,当观察到两种样品的层析带一致时,说明产品含有胡萝卜素。故答案为:(1)酸性重铬酸钾;灰绿(2)密封不严;醋

酸(3)1.54×107;当两个或多个微生物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4)标准;两种样品的层析带一致26.【答案】(1)③①②④(2)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氮、磷等的污染;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3)近(4)③号;化工厂

;物理沉降、化学分解、生物净化(5)①号和③号;将长江水引入冲洗后会造成二次污染【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1)经分析可知,③号水源水样中发出刺鼻的气味,未见任何动植物,说明它是污染最严重的;④号水源水样中既有浮游动物

,又有浮游植物,说明4号水源污染最轻;分析①号和②号可知,①号中只有单一的纤毛虫,而②号水源水样中有较多的单细胞藻类,说明①号水源比②号水源污染严重。(2)纤毛虫体内无叶绿素,不能自己生产有机物,①号水源中有大量的纤毛虫,说明水样中有机物多;②号水源水样中有大量的藻类,说明水样中含氮、磷较多;③号

水源水样中发出刺鼻的气味,未见任何动植物,说明水样内含有有毒化学物质。(3)假若①号和②号水源的污染属同一性质,程度相同,则①号水源排污点离湖泊入水口的距离比②号水源近。(4)为了改变湖泊的污染状况,首先必须治理的是③号水源,3号水源的污染最难治理,因为污染太严重,生物都无法生存,且发出刺鼻的

气味,可见有毒化学物质排放严重,这一水源一般是由化工厂排出的废水,治理的方法有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分解者分解(生物净化)。(5)面对湖泊被严重污染,有人建议:①建立拦污闸,对入湖污水预先进行治理;②将长江水引入冲洗,使死水变活;③利用植物的净水作用,恢复湖中

的荷藕、菱、水葫芦的种植,并将植物叶茎回收,经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从长远观点看,同意①号和③号方案。不同意②号方案的理由是将长江水引入冲洗后会造成二次污染。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85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