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江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 物理试题 含答案.docx,共(10)页,840.45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d1bbf9388cd08fe932fd0ee2e6637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江津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上期阶段一考试高2024年级物理试卷命题人:陈艳万李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电势差WUq=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
理量,下列哪个物理量与此物理方法不相同()A.电场强度FEq=B.电阻LRS=C.电容QCU=D.电流qI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落在通电高压线上的鸟儿安然无恙,是因为鸟有耐高压的天性B.点电荷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体积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C.要实现静电屏蔽不一定要用封闭的金属容器D.静电平衡的导体,内部的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3.下列四种电场中,a、b两点的场强、电势均相同的选项是()A.B.C.D.4.如题4图所示,在水平向右、大小
为E的匀强电场中,在O点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A、B、C、D为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同一圆周上的四点,B、D连线与电场线平行,A、C连线与电场线垂直。则()A.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224QEkr+B.B点的电场强
度大小为2QEkr−C.D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不可能为0D.A、C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5.如题5图所示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D是BC的中点,A、B、C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AB长为1m,电场线与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平行,已
知5A=V,5B=−V,15C=V,由此可以判断()A.电场强度的方向垂直AD连线斜向上B.电场强度的方向由B点指向C点C.电场强度的大小为8V/mD.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033V/m6.如题6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一族等势线,相邻等势线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带正电质点(重力不
计)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P到Q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据此可知()A.a、b、c三条等势线中,a的电势最高B.电场中Q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比P点处大C.该质点在P点的速率比在Q点处大D.该质点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点具有的电势能大7.如题7图所示,
某一空间为真空,只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场,在竖直平面内有初速度为0v的带电微粒,恰能沿图示虚线由A向B做直线运动。那么()A.微粒带正电荷B.微粒一定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仅改变初速度的方向微粒仍一定做直线运动D.运动中微粒的电势能保持不变8.如题8图
所示,两块较大的金属板A、B平行放置并与一电源相连,其中A板接地(取大地电势0=)。开关S闭合后,两板间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S闭合,若将A板向左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仍然静止,G中有b→a
的电流B.保持S闭合,若将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下加速运动,G中有a→b的电流C.若将S断开,则油滴立即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若将S断开,再将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仍然保持静止,但油滴的电势能减小二、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电力做功的大小与电荷运动路径有关:B.电场中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C.A、B两点间的电势差ABU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q无关D.电势差与电势一样,是相对量
,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10.如题10图甲所示,在x轴上的A点和B点之间固定一个点电荷Q。放在A、B两点的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试探电荷所带电荷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x轴的正方向为电场力的正方向,则()A.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3210N/
CB.同一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比在B点的小C.A点电势一定低于B点电势D.点电荷Q一定为正电荷11.如题11图,不同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在电压为1U的电场中由静止开始加速。从N孔射出,然后射入电压为2U的
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场中,入射方向与极板平行,在满足带正电粒子能射出平行板电场区域的条件下,则()A.若粒子的电荷量q相等,则它们在板间的加速度大小相等B.若粒子的比荷qm不同,则它们射出平行板电场时偏移量y不相同C.若粒子的电荷量q相等,则它们从M孔射出时的
动能相等D.若粒子的比荷qm生不同,但它们射出平行板电场时偏转角度0相同三、非选择题:共56分12.(8分)(1)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决定因素的实验,给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若将B板上移,电容器的电容(选填“变小”“变大”或“
不变”);若将B板左移,静电计指针偏角(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2)“探究电容器充放电”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图中G为电流传感器,先将开关接a,待电容器充电后将开关扳到b,利用传感器记录电容器放电过程,得到该电容器
放电过程的I-t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象估算出电容器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为C,已知电源电压保持为2V,则电容器的电容C=F(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3.(8分)某实验小组要测量一段长度约为1m
的电阻丝xR的电阻率,这段电阻丝粗细均匀,阻值约为100Ω。备选器材如下:直流电源(电源电压9U=V,内阻很小可不计),电压表V(量程为0~9V,内阻约为10kΩ),电流表A(量程为0~100mA,内阻约为29Ω),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20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刻度尺。实验步骤如下:A.用螺旋测微器测待测电阻丝的直径;B.选用器材连接成如图(a)所示的电路,将一小段电阻丝连入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为80mA,记录此时电压表
的示数U和电阻丝连入电路中的长度L;C.多次改变电阻丝连入电路中的长度,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80mA,记录多组电压表的示数U和电阻丝连入电路中的长度L;D.断开S,整理好器材。(1)用螺旋测
微器测待测电阻丝的直径如图(b)所示,可知该电阻丝的直径d=mm。(2)电压表的读数为U,电流表的读数为1,电阻丝连入电路中的长度为L,电阻丝的直径为d,则电阻丝的电阻率表达式为=(用以上物理量的符号表示)。(3)实验小组利用多组电压U和对应电阻丝接入电路中
长度L的数据,绘制出如图(c)所示的U-L关系图像。根据图像求得电阻丝的电阻率=Ω·m(π取3.14,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4.(10分)如题14图,将一质量4210m−=kg的带负电荷的小球A用绝缘线挂起来,用带电荷量84.010Bq−
=+C的小球B靠近A,当A球静止时悬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此时两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距30r=cm。重力加速度210m/sg=。静电力常量9229.010Nm/Ck=,两小球可看作点电荷,求:(1)B球受到的库仑力大小;(2)A球所带电荷量;(3)B球在A球平衡
处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15.(12分)如题15图,平行金属板电容器的电容4210C−=F,极板A、B之间看成匀强电场,场强31.210E=V/m,极板间距离为5L=cm,电场中c点到A极板、d点到B极板的距离均为0.5cm,B极板接地,取大地电势
0=。求:(1)B极板所带电荷量Q;(2)d点处的电势d;(3)将电荷量6510q−=−C的点电荷从d移到c,静电力的功dcW。16.(18分)如题16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水平放置着固定轨道BCDPQP'
F,光滑圆弧轨道BCD与直线轨道DP相切于D点,圆弧轨道半径10.8R=m,圆心角30BOC=,PQP'是半径为20.4R=m的光滑圆形轨道,与DF用切于P点(物体从P点进入该圆轨道,P'点离开),如图所示。整个轨道处于电场强度为4
110E=N/C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果面且垂直于直线DF(方向如图所示).现有一质量为0.1kg、电荷量为4110−+C的小物块M(可视为质点)从桌面上的A点以02.5v=m/s的初速度开始运动(0v方向
与DF平行)并恰好从B点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物块沿圆弧轨道运动后,进入DP轨道,已知物块与直线轨道DP和P'F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不计空气阻力,求:(1)小物块刚到达圆弧轨道上D点时,轨道对小物块的支持力大小;(2)假如小物块刚好能过圆形轨道距离DF最远的Q点,问DP的距离为多少?(
3)接第(2)问,小物块继续运动,刚好到F点的速度为0,现将P'F最右端截去长度为L的一段轨道,同时在距离DF为0.8m处放一块平行于DF的木板(木板足够长),这样小物块M将打在木板上。要使打的位置距离P'点最远,L应为多少?江津中学高2024级上期阶段一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选项BCDADCBABCACCD二、非选择题12.变小变大21.710−38.510−【详解】(1)电容器的带电量Q不变,根据电容器决定式4SCkd=,若将B板上移,两极板正对面积
减小,可知C变小,若将B板左移,则两极板间间距变大,可知C变小,再根据电容器定义式QCU=可知两极板间电压变大,则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2)根据QIt=,可知I−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电荷量,由图可知,图像与时间轴围城面积有17个小格,则32171101C1.710
CQ−−==则电容231.710F8.510F2QCU−−===13.1.103-1.10524dULI58.410−【详解】(1)由图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其示数为:1mm10.40.01mm1.104
mm+=(2)根据欧姆定律可得xURI=,根据电阻定律可得22xLLRSd==联立解得24dULI=(3)根据(2)的分析可有24IULd=根据图线可得斜率7.0k=V/m解得58.410m−14.(10分)(1)3210−N;(2)7A510q−=
C;(3)3410N/C【详解】(1)对A球进行受力分析,3tan45210NF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B球受到的库仑力的大小为3'210NFF−==(2)由库仑定律AB2qqFkr=解得7A510Cq−=(3)3A410N/CFEq==15.
(12分)(1)21.210−C;(2)-6V;(3)42.410−−J【详解】(1)12000.05V60VBAUEL===4221060C1.210CBAQCU−−===(2)12000.005V6VBdBdUEL===6Vd=−(3)d、c之间的距离为20.05m20
.510m0.04mdcL−=−=16.(18分)(1)7.125N;(2)7.25m;(3)0.16L=m【详解】(1)物体做类平抛运动025m/sBvv==()221111sin3022DBEqRRmvmv+=−21DDvFEqmR−=7.125NDF=(2)物体刚好运动到Q点:
21QvEqmR=22211222QDPDmvEqREqXmv++=7.25mDPX=(3)22'211222PGmvmvEqR=+解得2'20m/sPv=2''12PPFmvEqX=解得'5mPFX=()22''1122PPFmvmvEqX
L=+−212Hat=,210m/sEqam=='PFSXLvt=−+代入数据得()50.4204550.8SLLLL=−+−−=−+当0.4L=即0.16L=米时,打的位置距离P'点最远。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
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