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共(15)页,43.48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cbc56dcb5b977e345a7d4b1cba498a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下学期6月语文学情检测2024.6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
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①儿童文学取得相对独立的文学称谓与自觉,源自对“儿童”这一独立人生阶段的思维发展与心智水平的现代认知。就像文人文学从民间文学中逐渐分离并取得相对独立的文体地位
一样,儿童文学以对“儿童”的发现为基础,经历了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过程。从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呼吁要“尊重儿童”,再到《不列颠百科全书》收录“儿童文学”这一条目,以儿童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儿童文学逐步获得了相对独立的文学地位,也因其服务于人类童年精神生命的成
长期而具有了明确的目标读者定位、精神引领与塑造的文学功能定位。②在我国,历代学者不断对儿童文学概念做出界定,从中可见一脉相承的人文情怀和社会担当。严既澄在1921年发表《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上之价值》一文,对儿童文学的概念内涵做出说明:“儿童文学,就是专为儿童用的文学。它所包含的,是童谣、童话
、故事、戏剧等类,能唤起儿童的兴趣和想象的东西。”这种界定虽然还不尽完备,但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③通过五四运动前后对儿童文学的反复酝酿与讨论,文学界对儿童文学的界定有了较为清晰和一致的认识,集中表现在郭沫若1922年发表的《儿童文学之管见》一文中。郭沫若首先提出,儿童文学不是“干燥辛刻的
教训文字”,而是“儿童本位的文字”。儿童本位的观点,既强调了儿童文学服务于儿童、又强调了儿童对儿童文学的制约作用。这一观点,与现代儿童文学研究界所强调的儿童心理的特殊性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郭沫若对儿童文学概
念做出了阐释:“儿童文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童话、童谣、剧曲),是用儿童本位的文字,由儿童的感官以直诉于其精神堂奥,准依儿童心理的创造力的想象与感情之艺术。”郭沫若对儿童文学的上述阐释,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文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自他以后,许多儿童文学文论及学术专著都采用和
沿袭了与之大体一致的观点。④一代学人对儿童文学的拓荒性倡导与建设,促进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本土化发展,也奠定了中国儿童文学的主动意识与责任意识的基石。直至我国当代儿童学者浦漫汀的界定,“儿童文学,即适合于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审美要求以及接受能力的、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学”。儿童文学以
人文情怀启蒙、滋养童心、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为使命,凸显出鲜明的创作理念与准则。⑤各民族独特的思想观念、文化意识造就了儿童文学不同的创作理念与美学风貌。比较中西方儿童文学,可以清楚地看到中西方儿
童文学不同的文学轨迹。西方儿童文学自觉期的内在动力更多地来自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又进一步将返璞归真的人类愿景寄托于儿童,将“童年”“童心”视为美的对象加以推崇;视为抵御成人世界的混沌与昏暗的光亮。因此,西方儿童文学更多选择了护卫自然态童心的原则。中国儿童文
学的自觉期则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相关联,更多地肩负了引领未来一代精神成长、塑造民族人格的文化功能,呈现出更具家国意识的人文情怀与社会担当。⑥在我国,党儿童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育人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以20世纪初创刊的旨在
倡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步刊物《杭州白话报》(1902年上册论说卷),已推出了署名黄海锋郎的文论《儿童教育》。该文围绕:“儿童教育,,是成人的始基”这一中心论题,对儿童教育与儿童文学的相互关系做了深刻有力的论证。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始终与教育密切相关。.
⑦郭沫若在其《儿童文学之管见》中对儿童文学的价值功能做出了阐述,“文学于人性之熏陶,本有宏伟的效力”,而儿童文学“尤能于不识不知之间,导引儿童向止,启发其良知良能”。中国儿童文学内在“树人”的使命感和“育人”理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发生延伸和变奏,儿
童文.学是对少年儿童展开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人文教育的有益途径。童话、寓言、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类文体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是开发人性真、善、美的沃壤。除了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量,还能在精神层面上提升人的文化素养,熏陶人的人文情怀和敬⑧文学创作的人文情
怀首先表现在“人的文学”观念的确立。儿童文学是儿童最早接触到的文学,又被称为“人之初的文学”。王泉根曾概括儿童文学区别于非儿童文学的最基本的美学特质:“以善为美、引人向上、导人完善。”“以善为美”正是儿童文学创作寄寓、传达的人文情怀,是成人创作者与儿童读者代际间的
“人之初的文学”,具有“引人向上、导人完善”的神圣职责与使命。(摘编自崔昕平《向善向美开启“人之初的文学”》)材料二:在长期的儿童文学创作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我的儿童观首先是把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来看待。它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把儿童当人看;工是把儿童当儿童看;三是要尊重儿童的独立人
格。多年来了我就是遵循这样的儿童观进行创作的。儿童文学是以心童为主:体读者的,可他的创作者又大多足成人。这就牵扯到创作者以什么为本位的问题。我以为:儿童文学创作者,必须以儿童为本位。也就是儿童文学创作者必须
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观察、感知、描写和认识世界。一部好的儿童文学作品,用什么来衡量呢?自然是要用儿童本位来衡量,用它所张扬的人文精神来衡量。看它是否以儿童为本位,尊重儿童的价值,维护儿童的权利,"提升儿童
的素质,以实现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人生泪的。也可以说,它是用来衡量一切儿童文学作品的价值尺度与美学标准。(摘编自王宜振《以儿童为本位》)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儿童文学本非独立的文学分支↵后来才从文学中分离出来,具有了相对独立的文体地
位。B.我国对儿童文学概念的界定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其中体现了学者们认识的一脉相承。C.中国儿童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着眼于育人功能,并且把家国意识的人文情怀与社会担当放在首位D.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主体读者的,其创作者要把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社
会人来看待。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儿童文学认为成人世界是混沌与昏暗的,将人类愿景寄托于儿童,护卫自然态童心,推崇“童年”“童心”。B.《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上之价值》和《儿童文学之管见》都对儿童文学的界定做出了自己的阐述。C郭沫若对儿童文学概念做出了阐释,较全
面地反映了当时文学界对儿童文学的认识,得到了大家的认可。D.儿童文学的创作者犬多是成人,而儿童文学的服务对象是儿童,这要求创作者必须去思考以什么为本位的问题。3.下列对材料一的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儿童文学取得独立性切入,主体部分
从中国儿童文学的角度阐释了其概念内涵,最后分析其价值功能。B:文章将中西方儿童文学在自觉期的不同内在动力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二者的优劣高下,使.说理具有辩证意识。C.文中大量引用了卢梭、严既澄等人的名言,并附有人名、篇名、时间等
信息,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说服力强。D.文末由文学创作的人文情怀推及儿童文学的人文情怀,并据此阐释了后者在成人创作者与儿童读者之间的意义。4.下列各项表述,不属于界定儿童文学标准的一项是(3分)A.要能“尊重儿童”,唤起儿童的兴趣和想象、情感。B.以儿童为本位,由儿童
的感官以直诉于其精神堂奥。C.适合于各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审美要求以及接受能力。D.开发人性的真、善、美,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量。5.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分析叶圣陶1955年创作的《小小的船》的成功之处。(6分)弯弯
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第五幕】关汉卿的书斋田汉他的好友杨显之,在看已经写成的几折。关汉卿站在其后面。
关汉卿:显之,你看这样写,行了吗?杨显之:行。我看这倒是:你的压卷之作。不过有几点想问问你::第一,蔡婆婆这人物,你是要当好人写呢,还是当坏人写呢?当作坏人写吧,她又是窦娥的婆婆,窦娥是为了救她才屈死了的。关汉卿
:这个人大体上还是善良的,她不是很爱窦娥的吗?杨显之:不过你当她是好人写,她又是一个放高利贷的,借给你五两银子,隔一年连本带利要你十两;借给你十两,隔一年要你二十两。没有钱还她,你就得把女儿卖给她做儿媳妇。这样,的人还能是好人?我倒是赞成赛卢医那个办法,要用绳子勒死她。关汉
卿:勒死她,就没有人再放高利贷了?杨显之:那当然还会有。关汉卿:却又来了。于今这世道,就是个高利贷的世道。相比之下,蔡婆婆还是比较好一点的了。要找真正的好人,除非世界上没有高利贷了。杨显之:好,这一点算过去了吧。书二点,山
阳县逼供之后,马上说“明日杀窦娥”,既不经三审六问,也不申请刑部批准,就处决人犯。作一个前代的戏,不是符合惯例啊!关汉卿:你这一点提得好。可是我问你,于今大元朝杀人必须要经过这些程序吗?.忽辛杀朱小兰,不是刚问过一堂,第二天就稀里糊涂把她给砍了吗?杨显之:哦,原来你是这个用意,那就没有说
的了。此外在文字上,我觉得第二折那支《感皇恩》很好。“……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握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写得又生动,又深刻。后面那支《滚绣球》,“地啊,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啊,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我看干
脆改成“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样感情不是更强烈一些吗?关汉卿:好,那就这么改吧。杨显之:不,你自己斟酌吧,我说得不一定对。关汉卿:不,:你说得很对,(确定地)改!从桌上落下一张纸,杨构显之忙拾起,看了一下。杨显之念: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关汉卿:(低声)这是文丞相写的。杨显之:文丞相?你是说文天祥丞相?关汉卿:对,就是他。……杨显之:好。我今天还有事,我走了。(站起)文丞相的诗,我带着了。杨显之匆匆地走出去了。关汉卿看背已经改过的前三折,出了神.不觉朗诵起来。关忠上场。关忠:老
爷,叶先生来了。关汉卿不应。他已独自沉浸在艺术世界里好半天,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叶和甫上,关忠欲再报告,叶和甫止住他.轻轻地走进来,听关汉卿朗诵。关汉卿朗诵:【正宫】【端止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光,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问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巷,……关恶:
(提醒)老爷、叶先生未看你来了。关汉卿:谁?(他醒过来似的)哦,和南。关忠:叶先生来了好一会儿了。关汉卿:请坐.请坐。没有知道你来了。失迎得很。叶和甫:哪里,哪里。还是我来得莽撞,扰乱你的文思了。关汉卿:.(吩咐)关志,点
茶。关忠:是,(端茶给叶和甫)您请喝茶。叶和甫:昨儿个帘秀告诉我.你在给她打一个新本子,就是你刚念的这个吗?关汉卿:对。叶和甫:已经完镐了?关汉卿:没有。还差一折,不过也快完了。叶和甫:一定又是个杰作吧,刚才的这支,《滚绣球》就不错。让我先观为快吧。(他接过前几折,看了
一下。)关汉卿:哦,还是所谓的“乱头粗服”,刚才想请显之给仔细改一改,可他没工夫。叶和甫:“乱头粗服,丰韵天然”,你从来不是这样写的么?不过听刚才念的;什么“不分好歹难为地,错勘贤愚枉做天”,连天地也骂起来了,不能像往常那样轻松一点吗?关汉卿:你是内行,当然应知道,这戏的写法是随着
情节而定的。这戏原本就不是轻松愉快的情节,怎么能用这些笔法呢?我甚至鄙视那些写法,我觉得那都是些甘草、薄荷,只管管伤风、咳嗽。叶和甫:(不了解)哦,不。还是往常那样的好。你开的是薄荷;甘莫的店;人家就向你买薄荷、甘草,这不是很自然的吗?关汉卿:你
们那样看我?叶和甫:哦,这是开玩笑。(转话题)刚才这个戏是写的哪个朝代的故事呢?关汉卿:也不知道这是哪个朝代,应是汉朝吧。东海地方有..一个孝妇被东阿太守给冤杀了,后来那地方三年没下雨。直到于公治狱,这
案子给平反了,这才下起雨来。叶和甫:这不过是个传说,你不会是还要替传说中的人物担忧吧?关汉卿;如今,这样的冤狱还在重复着哩。叶和甫:唔,帘秀告诉我,.你对最近朱小兰一案很抱不平。关汉卿:对,每个有良心
的人,都会为她不平的。叶和甫:是啊,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更何况你这样多情的文`人呢?不过,别人议论尽管议论,你可千万别写。关汉卿:(反感),那为什么?叶和甫:我觉得,你近来的几出戏,像《救风尘》《望江亭》啊,称得上是洛阳纸贵。歌
台.舞榭没你的戏就不卖座。人家把你看成了“烟花粉黛的大师”。于今,你忽然改写公案戏,成功固然好,一旦不中,盛名岂不一落千丈?很是不值。关汉卿:胡说什么,我哪是什么“烟花粉黛的大师”,我写《救风尘》是歌颂赵盼儿那样急人之难的侠
妓,我写《望江亭》是赞美谭记儿那样机智勇敢、保卫自己幸福的寡妇。我的戏,不管写什么,都只求代替受冤屈的百姓们一吐胸中的怨气。再说了,我不是在痛恨那些周舍、杜婆婆,还有杨衙内之流吗?我也不求什么盛名,怕什么一落千丈?叶和甫:(遮住地)别生气嘛。再说了,小兰一案其说不一,你
不要只听人家的一面之词,据李驴儿的说法…关汉卿:你这不是一面之词吗?叫我说,是李驴儿这狗杂种,把一个无辜的女子陷害死了,还要血口喷人。你也跟着附和,玷污她的清白。叶和甫:汉卿,别忙。还有了,你刚才埋怨皇天:“欺
软怕硬”:“其实,我们做事说话就得把谁硬谁软好好地估量一下。李驴儿当然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可是他后面有萨千户,还有忽辛大人。忽辛原也没有什么,其个贪赃枉法,不辨贤愚,不分好歹,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可是,(不是我恭维你,你在戏里骂得真对。但有什么用呢?阿合马大人是当今皇上最信任的财神爷,好比一块又大又
硬的石头;其余的人全是些鸡蛋,没人敢说他半个坏字眼。你敢碰他?谁碰他谁倒霉。别忘了,老朋友,已经有几个人被下狱了。监察御史白栋、宿卫秦长卿秦大人,你不要重蹈他们覆辙啊!关汉卿:(愈发不快)怎么,你是要来威胁我?叶和甫:(越发说得唾沫四溅)你写的这个戏本子,
不管假托哪一个朝代的事,只要一演出来,明眼人哪个不知是在挖苦忽辛大人?只要人家在阿合乌大人面前说上几句,不管是演戏的还是写戏的,准保都得……嚓,(用手在脖子上做了个抹脖动作)——掉脑袋啊。关汉卿:(质问)别瞎说了,我这戏跟阿合马有什么关系?叶和甫:你骂忽辛,会跟他老子不相干?弄不好连我
们都……关汉卿:`(走前一步)·你说了两点;那我也说两点。我写的主角窦娥,是她舍己救人的性格感动了我,使我不能不写,绝不是单纯为的骂什么人。你千万替我解释解释。而且,“我是爱上了”戏才写戏的。我既然决定写,就对所写的负责任,生死祸福自己去当。别连累了您,“士各有志
”,您请吧。(选自田汉《关汉卿》,有删改)6.下列对节选部分戏剧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幕先写关汉卿与好友杨显之在书斋中斟酌已写成的几折《窦娥冤》,各自发表修改意见。随后,叶和甫劝关汉
卿不要写《窦娥冤》B.从关汉卿与杨显之的对话可以看出,杨显之对待文学创作严肃、认真,他长于修改作品;有文人风骨,是关汉卿的“莫逆之交”。C.叶和甫把关汉卿看成了“烟花粉黛的大师”,“不赞成他改写公案戏,苦
口婆心规劝他不.要重蹈监察御史白栋等人的覆辙。D.节选第五幕虽然写了两部分内容,但严格遵守“三艹律”原则,“朱小兰”“忽辛”“阿合马”等只出现在人物对话中,从而让戏剧情节集中而又完整。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
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把原句陈述语气改为质问语气,把对天的哀告和祈求改为对天的指责和否定,深化了作品的主题。B.田汉在此幕中善于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剧作在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上有
独到之处。C.第五幕通过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来塑造关汉卿等人物形象,“确定地”“反感”“愈发不快”等都属于神态描写,“质问”“走前一步”等属于动作描写。D“我觉得那都是些甘草、薄荷,只管管伤风、咳嗽”这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用“甘草、薄荷”比喻那些情节
较轻松愉快的作品。8.“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如《雷雨》中有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情感冲突、周朴园和鲁大海的阶级冲突,请简要概括本文的冲突,(5分)9.《关汉卿》:“戏中戏”的结构让剧作家与剧中人达到心灵、精神的契合,请你结
合剧中人关汉卿的形象,探究剧作家田汉的形象特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贞观十一年,太宗谓侍臣曰:.“狄人杀卫懿公,尽食其肉,独留其肝。
懿公之臣弘演呼天大哭,自出其肝,而内.懿公之肝于其腹中。今觅此人,恐不可得。.”特进魏征对曰:“昔豫让为智伯报仇,欲刺赵襄子,襄子执而获之,谓之曰:“子昔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子乃委质智伯;不为报仇;今即为智伯报仇,何也?”让答曰:“臣昔事范
、中行,范、中行以众人遇我,我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遇我,我以国士报之。”在君礼之而已,亦何谓无人焉?”(节选自《贞观政要·论忠义第十四》)材料二: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
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一一济国之士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
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
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
者,又让之罪人也。噫!(节选自方孝孺《豫让论》),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而疵能察A韩魏之情B以谏智伯C虽不用D其言以至E灭亡F而疵之智谋G
忠告H已无愧于心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内,文中指放置在……里面,与“拒关,毋内诸侯”中的“内”词义相同。B骄文中指使……骄盛,与成语“谄上骄下”中的“骄”词
义不相同。C.速,⁻文中指加速,使更快,与“始速祸焉”中的“速”词义不相同。D.厌,文中指满足,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中的“厌”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提及弘演,是感慨臣之忠;而魏征举豫
让的事例;是劝谏君之贤;国君若能礼遇臣子,则不必忧虑无人可用。B.方孝孺将段规、任章、郄疵与豫让对比,是为了说明真正的忠臣在“以国士待之”的情况下,更应竭忠尽智,力劝其主。C.方孝孺用两个“何足道哉”,否定了智伯败亡
后,豫让逞血气之勇,情愿把自己归附到刺客一类人之中的复仇行为。D.相比于豫让,作者以更辛辣的笔触批判了那些毫无节操可.言的贰臣,认为这些人厚颜无耻,是远不如豫让的无耻小人。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臣昔事范、中行,范、中
行以众人遇我,我以众人报之。(4分)(2)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4分)14.魏征和方孝孺借豫让所阐述的为臣之道是否一致?请根据材料分析。(3分)二:(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示长安君【注】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
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注】本诗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王安石出使辽国之前。王安石时年四十岁,此前曾上书变法,但未被采纳。长安君是王安石的大妹,名
文淑,是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长安君王文淑的一首赠别诗,因为王安石是以兄长的身份写的,所以题目用“示”字。B.颔联“草草杯盘”“
昏昏灯火”,这些细节都透露出王文淑家境的贫寒,以及王安石对妹妹的同情与关怀。C.颈联中,“尘沙”对“湖海”,“万里行”对“三年隔”,对仗工整;“自怜”与“又作”前后相承,技巧十分高超。D.尾联说到了秋天,王安石就会写信告诉妹妹自己的归期
,这既是对妹妹的宽慰,也表达了对平安归来的期待。16.首联点明兄妹久别之后重逢。亲人相逢应该高兴,可是王安石却说“怆情”。请结合诗歌分析他因何“怆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f)在《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
》中,冉有陈述自己“足民”志向后;叉补充了“,”这句话,显得十分谦虚。(2)《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阐明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后,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3)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从史实的角度通过假设“,”的情况,得出
国家就会既不富裕也不强大的结论,从而论证了“逐客过矣”的观点。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多少日子以来,他向上,又向上;升高,降低一点,又升得更高。他爬的山太多了。山越来越高,山头和山头挤得越未越紧。路越来越小,也越来
越模糊。他仿佛看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人,向前倾侧着身体,一步一步,在苍青赭赤之间的一条微微的白道上走。低头,又抬头。看看天,又看看路,路像一条长线,无穷无尽地向前面画过去。云过来,他在影子里;云过去,他亮了。他的衣裙上沾了蒲公英的绒絮,他带它们到远方去。有时一
开眼,一只鹰横掠过他的视野。山把所有的变化都留在身上,于是显得亘古不变。他想:山呀,你们走得越来越快,我可是只能一个劲地这样走。及至走进那个村子,他向上一看,决定上山借宿一宵,明天该折回去了。这是一条线的尽头了,再往前没有路了。18.下列句子中的“
仿佛”和“他仿佛看到自己”中的“仿佛”,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B.岁月不饶人,但似乎特别优待他,他的模样还和十年前相仿佛。C.这暗示性
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背后不易被察觉。D.那信恐怕没有被达夫保留,但写那信的心境直到现在都还能仿佛。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低头看看路,又抬头看看天”,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分)20.文中以第三人称“他
”为主,而画波浪线的句子又交替使用了“你们”“我”,请简要分析人称转换的好处。(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11(本题共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水杉,以“水”为名,①。水生植物是指常年生活在水中
或在其生命周期内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的植物,通常可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这些植物根系发达,生长迅速、繁殖快,而且透气性很强,可以直接从水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而水杉是落叶乔木,它的主要营养来自根系吸收的养分、水分、以及叶片的光合作用等。只不过成年植袜根系耐水性强,能生
活在沟边、河湖岸边,喜欢水湿环境。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水杉喜欢潮湿的环境,但幼苗期不耐积水。动苗期水杉的根部比较弱小,难以在水中呼吸,无法适应泥田等含水量过高的生长环境。所以,在新移栽水杉时,虽应使土壤保持一定的
含水量,但不宜过湿。水杉是古老而珍稀的孑遗植物,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里,水杉位列其中,且保护等级为一级。很多人可能会好奇:水杉在家附近的公园里十分常见,网上也可以买到水杉幼苗自行栽培,②?这是因为,栽培类群无法代替
野生种群,原先自然存在且生长于本地的植物,能较好地保留种群的多样性,需要重点保护。③,但野生种群的保护仍不可忽视。目前,野生水杉有约5000棵,尽管在各地种植的水杉林确保了这一物种暂时没有灭绝的危险,但这些遗留下来的野生种群仍然是宝
贵财富,需要人们一以贯之地保护。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2.某地新辟一旅游区,园区植物种类丰富,其中就有15棵野生水杉。某校高⋯2308班将入园开展研学活动,班级学生分为后勤保障组、宣传组、水杉科考组。请为科考
组拟出两项考察内容。(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每天我们做操、集会,都会整队。指令员喊:“全休都有,立正,向前(左、右、中)看齐!”为什么先喊“立正”,再喊“看齐”呢?以上材料带给人们启迪,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议论文,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自拟标题,不得套作、虚构,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语文参考答案2024.6.1.C“开展把家园意识的人文情怀与社会担当放在首位”分析错误,根据文中“中国儿童文学的自觉期则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相关联,更多地肩负了
引领未来一代精神成长、塑造民族人格的文化功能,呈现出更具家国意识的人文情怀与社会担当”信息可知。2.A“认为成人世界是混沌与昏暗的,将人类愿景寄托于儿童”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将返璞归真的人类愿意寄托
于儿童”“视为抵御成人世界的混沌与昏暗的光亮”,“认为成人世界是混沌与昏暗的,将人类愿景寄托于儿童”,改变了原文意思。3.B“指出了二者的优劣高下”无中生有。根据文中“西方儿童文学自觉期的内在动力更多地来自启蒙运动和浪漫
主义思潮……呈现出更具家国意识的人文情怀与社会担当”的信息可知,文中只是呈现了中西方在自觉期的不同内在动力,并没有指出二者的优劣高下。4.D“开发人性的真、善、关,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量”不是儿童文学特
有的,不属于界定儿童文学的标准。5.①体现了儿童本位的创作理念,把弯弯的月儿比作小小的船,同时选取了“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些儿童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意象”,符合了儿童的认知,生动形象。②这首诗想象力丰富,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世界的欲望,体现了人文价值,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6.C“苦口婆
心规劝”错误.叶和雨不是苦口婆心规劝,而是别有用心,也并没有把关汉卿看成“烟花粉黛”的大师,他虚伪、趋炎附势,是混在当时杂剧界的败类、反动统治者的帮凶。战选C。7.B“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错,主要手法是对比衬托,文章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故选
B。8.戏剧冲突有:①关汉卿与杨显之关于文学创作的论争冲突;②关汉卿与叶和甫关于《窦娥冤》该不该写的冲突:③元代统治阶级与下层百姓的冲突:④关汉卿与叶和甫人性的冲突;⑤文艺创作理想与客观现实压力的冲突。9.田汉身上就闪烁着关汉卿所有的形象特点,与其说他在写关汉卿,
倒不如说他在写自己。①关注时代。关汉卿熟知元代是一个革营人命、无法无大的社会时代。②心系苍生。关汉卿把朱小兰的遭遇写成剧本《窦娥冤》,创作《救风尘》《望江亭》等也都是“代替受冤屈的百姓们一吐胸中的怨气”。③爱憎分明。
关汉卿为朱小兰抱不平,对忽辛疾恶如仇,“痛恨那些周舍、杜婆婆,还有杨衙内之流”“连大地也骂起来了”。④凛然不屈。当叶和甫以创作《窦娥冤》会得罪阿合马大人,会被下狱掉脑袋来劝关汉卿不要创作:《窦娥冤》时,关汉卿说“我既然决定写,就对所写的负责任,生死祸福自己去当”。
⑤执着理想。叶和甫劝关汉卿创作要像往常那样轻松一点,认为创作《窦娥冤》“成功固然好.一旦不中,盛名岂不一落千丈?很是不值”,但关汉卿不为所动,仍旧执着于自己的创作理想,说“我也不求什么签名,怕什么一落干丈?”。10.CFHli.AA项“拒关.毋内诸侯”的“内”同“
纳”,意为接纳,两者词义不同:B项“谄上骄下”中的“骄”总为“骄横(对待)”:C项“始速祸焉”中的“速”是招致之意;D项“暴秦之欲无厌”的“厌”也是满足之意。12.BB项“真正的忠臣在‘以国士待之’的情况下”错误,‘文中说段规、任章、郄疵都是“未闻(尝)以国士待之”。1
3.(1).我以前辅佐范氏和中行氏时,他们像对待普通人那样对待我.所以我用普通人报答人的方法报答他们。(“事”“众人”和“遇”的意义各1分,大意1分)(2)现在竟然抛弃老百姓使之去资助敌国,拒绝宾客使诸侯成就霸业。(“乃”“资”“却”“业”的
意义各1分)14.不一致。(1分)魏祉认为,臣子遇明君当尽忠心;(1分)方孝孺认为,作臣子无论何时都应尽本分。(1分)15.B“这些细节都透露出王文淑家境的贫寒,以及王安石对妹妹的同情与关怀”错,这里表现的是亲人之间
的自然随意,体现出手足之情和家庭之乐。说王淑文家境贫寒,王安石同情妹妹.没有依据.故选B。16.“怆情”是伤感之意。①首联说“老去相逢”:兄妹离别多年,:相逢时年华已逝,岁月沧桑,令人伤感。②颈联说“日铃
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兄妹多年不见,好不容易相聚,可主命在身.很快又要离别。相聚时光太短暂,令人伤感。③王安石年已不感,可是变法人志还未实现,难免有壮志难伸之感,情绪低落。(每点2分)17.(1)如其礼乐,以俟君子(2)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3)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上而不用18.C文中的“仿佛”是副词,“似乎,好像”.A.动词,表比喻,好像;R.动词.做谓语.差不多,相似.近似;C:副词,似乎.好像。D动词,作谓语.有
近似或大概的印象.故选C.19.原句通过动作和观察的分离,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含蓄的氛围:强调了入的动作变化和动作背后的意义,给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改句显得直接而平淡,缺少了原句诗一样的节奏和韵致。20.对话式的表达增强了文本的亲近感
和真实感,使读者史容易产生共鸣。人称的转换带来的情感交织使得文本更加动人,使表达灵活多变,避免了单调乏味,21.①们其实并不是水生植物②为什么还是濒危植物呢?③即使栽培水杉在一些地方较为常见22.①考察水杉的习性:②考察水杉的分布和园林保护情况.23.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这是:,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借助我们校园生活中经常遇见的整队情境,引出“立正”“看齐”的关键词。“立正”可以理解为站得直,行得正。占语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想看得齐,“立正
”是前提,“看齐”是更高的要求。“立正”“看齐”两个词汇,既有本义(浅层意).更有比喻象征义(深层义)。写作时要尽量由浅入深入层层深入。立正是我们所熟悉的队列动作和基准口令,听到立正口令后,身体要绷紧,
颈要直、头要正、如果不良不止,必定歪群斜斜,看齐就无从说起。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做人做事,我们都需要有“立正”的精神与毅力,拥有纯正的理想信念,懂得是非曲直,坚持言行合一,为自己打止、打好思想基础。这一层次要重点写,写透彻,以扣住题目中“先喊”的语境。“
看齐”星带着集体意思,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前行。齐则有序,齐则有效,齐则有力。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吸引优秀,堕落不拒堕落,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向榜样看齐与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把看齐
榜样与学习榜样融入生活日常,向英雄学习,以榜样示范。无论是默默坚守、亦是瞬间的壮举,每一位新时代英雄,都用他们的所作所为传递暂平凡的感动,激励着不断前行。学习榜样事迹,传承榜样精神,继承榜样品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看齐”,还可以是集体意识、大局意识、家国情怀的提
现,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这是我们对自身存在意义的理解与超越。只有真正做好这两个环节,我们的青春才会充满朝气,充满正气;我们的人生才不会走走,得以成功到达终点。【附:文言文译文】材料一:贞观十一年,太宗对侍臣们说:“夷狄杀掉卫懿公,吃尽他身上的肉,只留下他的
心肝。懿公的臣子弘演呼天抢地的大哭,取出自己的心肝,而把懿公的心肝藏在自己的腹中。今天要寻找这类人,恐怕找不到了。”特进魏征回答说:“古代豫让为智伯报仇,想刺杀赵襄子.裴子抓获了他,对他说:“你曾经在范氏、中行氏的名下做臣子吧?可是智
伯把他们全杀光了,你于是投身智伯,不为你的主人报仇;现在却要为智泊报仇,这是为什么呢?”豫让回答说:“我以前辅佐范氏和中行氏时,他们像对待普通人那样对待我,所以我用普通人报答人的方法报答他们。智伯用对待国士的礼节对待我,当然我也要以国士的方式报答他。”这一切都取决
于国君是否礼遇臣子,怎么能说没有这种人呢?”材料二:段规侍奉韩康子,任章侍奉魏献子。并没有听说待他们如同国士,可是段规、任章却尽力劝说他们的主人顺从智伯的无理要求,割给智伯土地,使他志气骄盛,从而使他更快地灭亡。郄疵侍奉智伯,
智伯也没有待他如同国士,可是郄疵却能洞察韩、魏的企图来劝谏智伯,虽然智伯不采纳他的意见以至于灭亡,但是郄疵的智谋忠告,已经是无愧于心了。像让既然自己认为智伯待他如同国士了,所谓国士,是为国家济困扶危的人。当智伯对土地贪得无厌之日,放纵欲望、荒淫暴虐之时,作为像让.正应竭力来尽自己的
职责,耐心地劝谏说:“诸侯大夫应各自安心守普自己分内的土地,不要互相侵夺,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如今,无缘无故地向人家索取土地,人家不给,我们的忿恨之心必然产生;人家给了,我们的骄横之心就产生了。忿恨必然会引起争斗,争斗必然会失败;骄横必然狂傲,狂傲必然导
致灭亡。”非常耐心诚恳地劝谏,一次不听,再来第二次,第二次不听,再来第三次.第三次劝谏还不听从,再把那伏剑而死的行动安排在这个时候。智伯虽然愚昧无知,但被他的至诚之心感动,也许会重新醒悟。与韩、魏讲和,解除对赵国的围困,保全智氏的宗族,使他们能香火
不断,延续不绝。假如这样,豫让印使死了也像活着一样,难道不胜过斩衣然后自杀吗?豫让在那时,甚至连一句开导主人、使他醒悟的话都没说。看着智伯的危亡,就像越人远远地看泰人的肥瘦一样。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的报答竟然能像这个样子吗?直到智伯已死,豫让才压抑不住愤怒的血气,甘心
情愿地加入刺客的行列,这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呢?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呢?虽然这样,用国士的标准来评价豫让,豫让的确是不配的了:可是同那些早晨还是仇敌,晚上就变成了君臣,厚着脸皮自以为得意的人相比,他们算得上是罪人了。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