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共(10)页,241.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ca2607244c019ed40ed9260463021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峨山一中2020—2021学年下学期4月份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据表1可以推知文献内容《战国策》且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及汤之时,诸侯三千。西周青铜器《墙盘》曰古文王
.有上下,逾受万邦。《汉书》周爵五等,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满为附庸,盖千八百国。表1A.周文王时分封制已经成熟B.商周时期呈现邦国林立的状态C.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D.周代爵位对应的封地固定不变2.秦攻占楚国后,设置了南郡。公元前227年,南郡郡守腾
通告各县、道:“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乡俗淫失之民不止······甚害于邦,不便于民。”这反映出秦国A.国家统一推动法律实践B.郡县制激化了社会矛盾C.法律制度已经名存实亡D.以法为教的历史必要性3.“天下”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出现较早,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提出过关于“天下”的主
张,韩非子就提出了“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这反映出这一时期A.国家认同观念正在逐步形成B.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C.文化交流频繁国家实现统一D.法家思想兼采了百家之长4.下表是古代我国县级政区区分等级标准表(节选)时期县级政区区分等级标准秦汉大县万户以上小县
万户以下北周一等(7000户以上)二等(1500户以上)三等(1000户以上)四等(500户以上)唐(开元)上等中等中下等下等(6000户以上)(3000户以上)(3000户以下)(1000户以下)宋代望县(40
00户以上)上县(2000户以上)中县(1000户以上)下县(1000户以下)明代上县(粮10万石以下)中县(粮6万石以下)下县(粮3万石以下)据上表可以推知A.县域面积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不断削弱C.经济发展
水平决定了基层治理D.基层治理趋向利于商品经济发展5.中国古代在都城之外通常还设立陪都,作为都城职能的补充。直到唐代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筑南北平衡的两京制。这一变化反映了A.辽阔疆域有效管理的实际
需要B.非首都功能疏散承载作用强化C.政治中心东移与经济重心南移D.大运河的修建决定了都城布局6.宋代许多官员享有荫补子弟或亲属为官的特权,通常情况下,达到一定级别的宋朝官员享有圣节荫补、致仕荫补、皇帝即位荫补等。这说明宋代A.士族政治得到较快发展B.存在世官制的残余C.推行了
崇文抑武的国策D.科举制度影响削弱7.明代前期,官、私刻书并存,且以经史为主。明代中晚期,商业书坊增多,刻书数量大增。都察院、国子监也竞相刊印《三国演义》《英烈传》《水浒传》等通俗文化作品。这表明A.政府文
化政策发生重大调整B.君主专制受到严重挑战C.私营书坊主导社会文化方向D.商品经济推动文化发展8.王夫之论史,气势恢弘,虽于上下千余年中自由出入,但从不任意评说;王夫之论史,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不执一概而论。如论西域时,他认为汉和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在这
两个朝代的差异。材料表明王夫之A.精通西域地区历史B.评史侧重历史事件之间的差异C.擅长品评历史事件D.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史学意识9.道光二十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
海综要。这反映出当时科举考试A.表现出关注现实的求变意识B.全力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服务C.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D.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10.1844年,清廷代表耆英致函美国代表顾盛:“中国之待各国商人,不能有所偏,
偏则各国人心不服,是以上年本大臣议定贸易章程如裁撤行商、定税则、开五口,及其余一切有益远商之事,大皇帝不待各国请求,即通行一体照办。”这反映出清政府A.传统华夷观念根深蒂固B.意图与各国开展平等贸易C.主动放
弃闭关锁国政策D.对条约的影响有清醒认识11.下表为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在工矿企业、近代交通运输业等领域的平均年增长率的情况。若为该表选取研究主题,最恰当的是时期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189
4——1911年15.9814.3614.991911——1920年4.664.3711.181927——1936年13.8911.7614.28A.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日益加深B.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中发展C.官僚
资本因甲午战败而破产D.民族资本主义成为主导产业12.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李大钊发表一系列文章指出,“在经济落后且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故当估量革命动力时,
不能不注意到农民是其重要的成分。”这说明李大钊A.忽视无产阶级领导作用B.积极筹建农民政党组织C.纠正了马克思主义失误D.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3.1972年,针对尼克松访华的转播问题,美方提出由美国卫星
转播。中国政府提出,中国租用美国卫星,由中国缴纳合理费用后使用,美国转播要向中国政府申请且缴纳转播费。这体现了当时中国外交A.坚持强烈的主权至上原则B.仍具鲜明的意识形态特点C.意在强调中国的主导地位D.蕴含了反对霸权主义思想1
4.1906年,梁启超指出,中国民智未开,必须通过渐进的道路实现民主政治,在教育普及之前必须经过开明专制的过渡期:国体是君主或共和并不重要,只要是民主政体即可。这种认识A.反映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主张B.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支撑C.调和了立宪派与革命派的矛盾D.指明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1
5.1937年北平沦陷后,有人观察到,“这些粗汉”虽然不会说“国家”这个名词,可是绝对分得清“咱们”“他们”。他们都满腔义愤,最富中国国民的气质。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国民素质有待提高B.抗日根据地群众基础广泛C.民族意识明显增强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16.1987年8月,国家经委、中共
中央组织部召开会议提出,全国所有的大中型企业在1987年内要普遍实行厂长负责制。截止1987年底,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占比达63.9%.这反映了A.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B.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C.企业所
有权发生变化D.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7.1627年培根的《新大西岛》出版,其中虚构了一个科学组织,专门研究上帝所创造的自然和人类,探讨事物的本原和它们运行的秘密。成员按照研究领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负责调查研究、收集书籍和实验模型、观察记录、归纳出版等工作。据此可知,培根意在A.摆
脱宗教对人类的束缚B.建立自然科学体系C.倡导变革科学研究方法D.弘扬理性主义精神18.表2美国众参两院概况表2中众参两院的不同设置说明美国A.司法权与立法权相互制衡B.大众民主与精英政治相结合C.大州与小州实现利益平衡D.历史传统与现实政治的统一19.187
1年5月,马克思指出:“这是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把它从统治社会、压制社会的力量变成社会本身的充满生气的力量······这是人民群众获得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这种政治形式代替了被人民群众的敌人用来压迫他们的假托的社会力量
。”在此,马克思揭示出巴黎公社的主要经验是A.科学理论指导B.革命需要各阶级的联合C.人民主体原则D.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原则20.美国总统尼克松曾明确表示:“美国与苏联的竞争是军事、经济和政治的竞争,但美苏对抗的根本原因是意识形态·····
·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失利,我们所有的武器、条约、贸易、外援和文化交流都将毫无意义。”这种认识A.促使美国实行战略收缩B.削弱了美苏对抗的程度C.阻断了美苏的文化交流D.加大了和平演变的力度21.公元前509年,罗马制定的《瓦勒里法》规定,公民有权就执政
官判处死刑的决定向民众会议申诉,而“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这一规定旨在A.维护帝国的统治秩序B.打破贵族垄断司法的局面C.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D.缓解执政官滥用权力乱局22.14世
纪中叶,欧洲爆发了俗称“黑死病”的大瘟疫,整个欧洲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贵族、教士,连一些国王和大主教都未能幸免。面对死亡,很多人祈求上帝庇佑,但无济于事。后来民众尝试采取改善卫生条件等措施,使得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这场浩劫A.促使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普及B.推动了
人文主义发展C.直接促成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D.引发了欧洲宗教改革23.1921年开始,苏俄大部分文化艺术企业被取消并收归国有,但是允许私人或集体电影企业的存在。为了逐利,一些私人电影企业以少量的资金到外国购买现成的影片,结果导致了庸俗化的外国电影广泛上映,助长了资产阶级思潮的泛滥
。“电影实际上已成为受资产阶级影响的传教士或是劳动群众的腐蚀剂”。1923年俄共(布)十二大后,苏联开始生产自己的电影。这一历程表明此时的苏俄(联)A.新经济政策已基本被废止B.政府关注意识形态影响C.文化市场被西方思想占领D.积极应对美国冷战政
策24.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时,英国决定不加入。1957年《罗马条约》签署时,英国也缺席。1963年1月,英国的入欧申请遭到法国的否决。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1975年6月,英国进行第一次脱欧
公投,结果67%的民众赞成留在欧共体。2020年1月,英国正式脱离欧盟。英国在欧洲联合上的态度反映了A.经济区域集团化违背历史发展潮流B.世界格局左右英国在一体化上的选择C.主权国家利益与一体化之间的纠葛D.经济区域集团化对发达国家
更为不利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26为必做题。27和28为选做题,选其一并填涂好选做标志。25.(25分)材料一《礼记·礼运》语谓:“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周易·乾卦·象传
》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礼记·中庸》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南宋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
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诸原则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摘编自郑师渠《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等材料二面对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奋起抗英;中法战争中冯子材近七十高龄仍和法军拼杀
;甲午战争时,邓世昌血染黄海。为改变中国现状,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把轮船、火车、手表、望远镜等西洋技术看成“正正堂堂之技”。郑观应主张“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康有为发表的《物质救国论》,界定了“物质学”即科学的概念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陈独秀等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开展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以救治国人心理上、思想上的疾病……——摘编自缪克成主编《民族精神》等材料三在伯里克利看来,“治理”是“关心、参
与”。他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表达了雅典城邦最盛行的治理思想:“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
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摘编自晏绍祥《任人评说的古代希腊民主治理体系》(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概括中国近代民族精神的影响。(15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评析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治理思想。(1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据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整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
达清晰。)注意:27和28为选做题,选其一并填涂好选做标志,没有填涂标识默认涂第一题。27.(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在雍正朝大规模改土归流的过程中,为确保地方稳定,鄂尔泰提出:“若不视有无过犯一概勒令改流,不论不足以服人,兼恐既无以善后。”对改土归
流之土司,“虑其住居本地,有党羽相助为非,故远徙以杜其后患。”在改流之地行政设置与内地划一的同时,其他的管理体制也仿内地一并推行。在改流的同时必定会兼顾尚未改流地区的治理,保留土司的地区采取流土并治的措施。改土归流之后,都会辅之
以“减免赋役,选用循良,善加抚恤,疏浚江河,挑筑沟坝,垦辟荒芜”等善后措施。清政府重视善后,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对土司地区的控制,从而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一体化。——摘编自李世愉《改土归流与国家治理》(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朝改土归流的特点。(8分)(2)根据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雍正朝改土归流措施的意义。(7分)2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1895年,作为状元的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以棉纺业为中心,兴办一系列辅助企业,形成了具有相当
规模的大生民族资本集团。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和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并且面向公众开放。此外,他还创办图书馆、气象台、医院、印刷机构、公园和剧场。1911年以前,他主张君主立宪,并为此开展了大量活动。1911年以后,他转向共和,希望南北议
和,确立共和政体。——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张謇的历史贡献。(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赛政治主张发生转变的原因。(7分)4月月考历史答案1-5BDADC6-10BDDAA11-15BDAAC16-20ACBCD21-
24CBBC25.(1)基本内涵:天下一家的统一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崇尚道德的公利精神。(每点2分,任意4点给8分)影响:有利于激发国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
民族独立;推动救亡图存运动的新发展;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每点2分,任意4点给8分)(2)评析:古代雅典治理思想强调民众关心、参与政治。(2分)源于工商业发展、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4分)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与文化
繁荣,但这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4分)26.(12分)示例一论题: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2分)阐述:公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宋明时期,佛教融合进中华文化;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器物、制度、思
想以挽救民族危机;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拯救中国的新方案,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不断发展丰富。中国文明也在交往中不断外传,日本在古代积极学习隋唐文化,促成自身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四大发明外传欧洲,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思想解放,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8分)总之,
文明具有多样性,只有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力。(2分)示例二论题:中国对欧洲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2分)阐述:12~14世纪,中外交往频繁,中国的四大发明西传欧洲,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火药推动了欧洲热兵器
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提供了有力武器;指南针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引发欧洲“价格革命”与“商业革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欧洲文化发展和思想解放。(8分)总之,欧洲文明发展有中华文明的贡献,我们应树立文化自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贡献中国智慧。(2分)27.(15分)(1)特点:切合当地实际,改流具有灵活性;革除土司异地安插,具有强制性;改流地区的体制与内地一体化,具有统一性;流土并治,具有不彻底性;重视善后,具有渐进性。(每点2分,任意4点给8分)(2)意义:加强了国家对少数民
族地区的治理,确保了地方的稳定;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增强了少数民族地区对国家的认同。(每点2分,答出3点得7分)28.(15分)(1)贡献:创办民族资本集团;兴办学校,培养人才;热心公益,回馈社会;推动政治民主化。(8分)(2)原因: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对预备立宪的失望;辛亥革命的爆发;强烈的爱国心和进取心。(任意3点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