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15周周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共(18)页,39.57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ba8c00b7536a1ef02acf0b548a348b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第一学期第15周周测1.春秋战国时期,老子谴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现象,墨子怒斥“王公大人”导致“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孟子认定推翻暴君是正义行动,韩非子则对“上无
道揆,下无法守”的现实给予抨击。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A.民众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B.诸子思想日益趋向于统一C.诸子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D.政治及思想权威尚未树立2.孔子坦言“吾从周”,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实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周道”,但是他在教育上却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学术下移。
这一现象A.是战国儒学发展的产物B.体现了孔子毕生对社会平等的追求C.是当时社会转型的反映D.体现了崛起中的士阶层的政治诉求3.春秋时,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一变化
说明A.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B.儒家逐渐放弃夷夏观念C.中原文化优于周边文化D.孟子背离孔子的民族观4.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
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A.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B.孰优孰劣十分明显C.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D.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5.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孟子完整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到汉代,
“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据此可知,先秦儒家“五伦”思想的提出A.渗透着浓厚的尊卑等级意识B.顺应了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C.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D.传承了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6.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
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是A.孔子B.韩非子C.老子D.墨子7.商周时期,学习诗、书、礼、乐等知识是贵族阶级享有的特权;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等代表人物中,既有士人阶层
、小土地私有者,也有小手工业代表和农民代表。这种变化反映出A.平民阶级逐渐觉醒B.儒学成为了主流思想C.私学取代官方教育D.政治新秩序构建完成8.公元前516年,齐国上空出现了彗星,按当时的说法,慧星出现是灾祸的
象征。齐景公准备举行一次祭祀,以消除灾祸。大臣晏婴认为,如果国君有好的德政,还怕什么慧星?反之,如果国君像夏桀、商纣那样暴虐,违命乱德,那么即使祈祷又有什么用处?这反映出当时A.君权神授观念受到彻底批判B.形成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D.出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9.工匠造物讲究的是“工匠精神”,并在专业、专注与专攻上只做好一件事。孔子对待这种精神的态度有过从“君子不器”、“玩物丧志”到“道器不离”的转变,并提出
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孔子的主张A.意在强调器以载道的功能价值B.阻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进步C.主要基于春秋时代的现实需求D.反映其思想观点的保守顽固10.据《春秋公羊传》记载,公元前603年晋灵公派一勇士杀大夫赵盾,勇士从赵府
窗户里偷看到赵盾正在吃只有鱼的晚饭,惊叹其“为晋国重卿,而食鱼飨”,不忍杀之,遂拔剑自刎而死。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春秋时期战乱频繁民生凋敝B.晋灵公专制残暴残害忠良C.春秋时社会有崇俭尚贤之风D.鱼已成考民众的基本食物11.战国时期道家人物列子在《两小儿辩日》说,孔子游历看到两个小孩争辩太阳
远近问题:一小孩认为,早上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早上的太阳比中午看起来要大;另一小孩认为,中午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中午的太阳比早上感觉热。孔子无法作出判断。材料反映了A.诸子百家之间的争鸣日趋激化B.儒家思想
的统治权威受到挑战C.人们对自然宇宙现象提出思考D.私学发展提高了儿童知识水平12.孔子是无神论者,《论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A
.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C.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D.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13.韩非子认为:“臣尽死力以与君市(交易),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间是一种买卖关系,即使是父子也用计算之心相待。”这反映出韩非子A.反对用礼乐制度规范人伦关系B.强调社会关系中重
利的价值观C.重视法律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D.提倡用买卖关系处理社会问题14.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第一场是儒墨之争,第二场是儒道之争,第三
场是儒法之争。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儒家学说成为各派众矢之的B.争鸣涉及人生和治国方面C.各家流派矛盾尖锐不能调和D.儒法之争实质是显学之争15.东汉初期,光武帝在洛阳建立太庙以祭祀从未当过皇帝的祖先而招到大臣们的激烈抗议,光武帝只好改祭祀汉代第七代皇帝宣帝和第八代皇帝元帝,视他们为自己的祖父和生
父。这表明A.父为子纲的观念还没有普及B.皇权受到儒学观念制约C.光武帝重视其继承的合法性D.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深刻16.董仲舒完善了天人感应的灾异说。从理论上来看,它能够让官员利用灾异来限制皇权。但从现实运用上看,结果却背离了理论设计的初衷,沦为儒生官员政治斗争的工具
,而人主往往成为灾异解读的裁判者。这主要是因为A.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B.理论设计存在先天不足C.灾异解释缺乏权威性D.官僚集团内部斗争尖锐17.汉代经学的政治化是儒学话语在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转向,即作为先秦诸子之学的孔子“私言”向汉帝国“官学”的转换。这一次转向A.适应了统治者
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B.否定了孔子“德治”和“仁政”的人文主义理想C.体现了恢复重建西周分封制及其人伦关系的要求D.展开了对天命心性等形而上问题广泛深入的研讨18.古代某位思想家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从横向上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
相互关系,从纵向上构建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顺从关系。下列选项属于该思想家的是A.“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B.“德主刑辅”、“大德小刑”C.“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D.“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19.董仲舒断狱案例被汇编成《春
秋决事比》,在两汉的司法实践中被经常引用。有一则案例:甲没有儿子,拣了个弃婴,作为养子乙。乙长大后杀了人,甲把乙藏起来。如果按照当时法律,藏匿犯人要受重刑。但《春秋》上提倡父子一方犯罪后可以互相隐藏。董仲舒认为他们是父子关
系,所以甲不能判罪。这一案例说明,两汉时期A.儒家道德与法律地位等同B.儒家道德已经渗入法律C.法律体系儒家化最终完成D.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20.明朝中后期,很多商贾明确提出,因生活所迫“弃儒从商”本身
就是对孝悌、敬长等儒家伦理的一种诠释,在他们看来,所谓名和利都是报答父母的一种方式。这反映出当时A.儒家文化的功利化倾向B.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C.知识分子人生理想变化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21.据施树民《
贾谊为何不受重用》一文载:文景之时,官场出现各级官吏消极苟安,渎职怠工,“见人之有细过,专掩覆盖之”。……虽文帝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实际并未得到认真执行。甚至在官场出现“廉吏释官而归为邑笑,居官行奸而富为贤吏”的怪现象。材料旨在说明A.统治者对农业重视不够B.黄老政治存在消极影响C.社会
奢靡之风开始盛行D.封建统治危机已经出现22.明中叶以后,王学兴起,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的命题。该学说信徒众多,对旧制度、旧道德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下列属于这种“冲击”作用的
是A.引发人们对君主圣贤的质疑B.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被取代C.君主专制制度趋向于极端化D.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被抛弃23.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
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上述现象说明宋代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24.唐朝饮食,人们喜好的是庶民不易得之的大鱼大肉、珍馐佳馔。宋代的食风表现为,不必山珍海味,一些
常见的食材原料,就能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这种食风的变化A.体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说明士族文化的普及C.是南北文化交流的结果D.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25.明朝中后期,受心学的影响,一批知识分子跳出了宋儒的框架,他们作品中的人物由
达官贵人、才子佳人、孝子贤孙转变为普普通通的市民、商贩、农民。他们傲视封建礼教,鄙视功名利禄,敢于直言。这反映出心学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冲破了宋代理学的思想禁锢C.有利于民主观念的形成D.激发个体自由主义思想发展26.王夫之认为:“未有马矢而无射道,
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道之可有而且无者多矣。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这一观点A.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B.肯定了人私欲的正当性C.批判了君主专制的体制D.体现了朴素的唯物思想27.《明夷待访录
》中写道“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由此可知黄宗羲主张A.君臣关系平等B.恢复官僚政治C.限制君主权力D.改革选官制度28.李时珍足迹遍布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访问了农
夫、樵夫、车夫、猎户、矿工等人,由此获得了大量的药物学珍贵资料和许多民间有效的单验方,为《本草纲目》的写作准备了详实的资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古代医药学注重分析与实证精神B.古代科技的传播运用了市场机制C.经济
重心转移支撑医药学者研究D.古代科技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29.《农政全书》全书分12目: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全面揭示了古代农学的本质
和规律B.是总结工农业科技进步的百科全书C.反映了农学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D.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30.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新疆楼兰发掘出252年、265年、310年等魏晋纸本文书,大多为麻纸。1933年,考古学
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泊汉烽隧遗址首次发现一片麻纸,同时出土者有公元前49年的木简。由此推知A.西汉时纸已传到西域B.造纸技术最早发明于新疆C.汉代造纸业十分发达D.魏晋时新疆普遍使用麻纸31.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元代发明了转轮
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这表明了当时A.劳动力过剩B.轻视科技发明C.雇佣制广泛存在D.文化需求低迷32.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
,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都有官方印记B.没有理性思维C.长期领先世界D.强调实用价值33.《仓颉篇》是秦朝李斯编写的识字学书范本,汉代广为流传。在西汉后期,社会上出现了“《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的局面,朝廷甚至专门派人讲解传授。这是由于
A.王朝更替造成文化中断B.隶书在社会上普遍使用C.文字教育普及程度有限D.书法艺术追求个性审美34.破译甲骨文是中华史前文明溯源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正如学者朱彦民所说:“如果破解了一个甲骨文,就带活了一大批甲骨文书,也就能让我们更了解当时的历史。”但要破译这些甲骨文,
又需要充分了解殷商时代宗教信仰、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这恰恰是甲骨文隐藏起来的历史。这充分说明甲骨文A.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B.反映了殷商时期的宗教信仰C.承载了商代及早期国家的信息D.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35.一般认为,魏晋
南北朝以前为书法的自发阶段,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重需求),魏晋以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重追求)。书法艺术有这样的发展的主观原因是A.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B.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壮大C.中国汉字的发展和魅力D.东方审美情趣的影响36.清朝书法家梁峨在《评书帖》中说:“晋尚韵,唐尚法
,宋尚意,元、明尚态。”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魏晋南北朝时期市民阶层壮大,促进书法艺术的产生B.唐朝士人群体形成,以书法表达对规范和风骨的迫求C.宋朝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文人以书法展现个人修养D.元明时期文化专制高度加强,使书法艺术渐趋没落37.(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平王东迁后的混乱形势,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东迁依靠晋、郑两国。东迁后,周室仅有洛阳周围数百里之地,相当于一个小国。春秋初晋国内乱无暇外顾,郑国操王室权柄。郑武公死后,平王想立虢公为卿士,
因郑庄公不满而罢。为取信于郑国,平王还与郑庄公交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平王死后,桓王又想使虢公执政,郑庄公派士兵抢收周地温(温邑)和成周(东周都城洛阳)的庄稼,史称“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前707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
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天子威信扫地。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如京师者一,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鲁大夫聘周者仅四,其聘齐至十有六,聘晋至二十四”。失去朝贡使王
室陷入贫困,甚至要向诸侯“求赙”(要财物助丧)、“求车”、“求金”。——摘自《中国历史》先秦卷张岂之材料二孔子很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尽管他对于旧制度认为应该有损有益。在他看来,作为贵族行动规范的礼,不应该仅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
礼跟仁的结合。如果离开了仁,礼就没有意义了。所谓的仁就是“爱人”,是贵族才能具备的一种品德。孔子周游列国,受到各国的款待,但他没有得到亲自检验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面对当时的实际,墨家要求做到“官无常贵
,民无终贱”,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以“去无用之费”。墨家还竭力宣扬天下如能“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由此出发,墨家反对当时以强欺弱的残酷战争。——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及其影响。(11分)(2)根据材料二并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墨家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4分)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1分)材料一自从董仲舒的建议批准以后,……孔子便从诸子百家之中超升出来,变成了东方世界之罗马教皇,
而儒家哲学也就变成永恒不变的真理,谁要批判儒家哲学,谁就是名教的罪人,文化的叛逆。——摘自翦伯赞《秦汉史》材料二(北宋)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
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要》材料三清初思想家在许多问题上继续发扬光大了晚明的进步思想,比如王夫之强调天理与人情的协调统一;唐甄继续批判男尊
女卑,主张男女平等;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意在提醒士人对国计民生的注意;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等都是这种精神指导下的成果。……这股实学思潮直接引发了清代中叶的朴学学术,并且间接开启了近代中国学术的科学精神。——摘编自曹文柱、赵世瑜《中国社会史》(1)根据材料
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建议”所产生的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理学的社会价值。(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初的“实学思潮”出现的背景。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能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原
因。(13分)周测8答案一、单选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ACDCADC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BBBAABB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ABDDDCDDA题号313233343536答案ADBCBC1.【答案】D【解析
】老子谴责“圣人不仁”、墨子怒斥“王公大人”、孟子主张“推翻暴君”等,通过以上现象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同的学派对君主的不仁、不道等行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据此可知推断出,在春秋战国时期,君主的绝对权威还没有真正确立下来,故选D项;题干中的各家学派都是对君主不仁、不
道等行为的观点或主张,不涉及民众问题,排除A项;虽然题干中的各家学派对君主的不仁、不道等行为进行抨击,但不能说各家学派的思想趋于统一,排除B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孟子和韩非子都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不能说
他们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排除C项。2.【答案】C【解析】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致力于恢复周礼;“有教无类”的主张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适应了下层民众接受教育的要求,这些都是当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反映,故选C项;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排除A项;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强调等级秩序,排除B项;“有教无类”是教育主张,不是政治诉求,排除D项。3.【答案】A【解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即不允许少数民族武装干涉中原地区华夏民族的事务。裔、夷是指少数民族,夏、华即“华夏”
。这句话是"华夷之辨"思想的具体反映,它具有以华夏为中心甚至歧视夷狄民族的色彩。其后孟子明确提出了"用夏变夷"的概念,发展了儒家民族思想,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说明战国时民族融合趋势
日益加强,单纯强调“华夷之防”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从孔子的“华夷之防”发展到孟子的“用夏变夷”,其实都在坚持夷夏观念,并未放弃,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孔子和孟子的夷夏观念,并未涉及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比较,故C项错误
;分析材料,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民族观,适应了时代需要,并未背离孔子的民族观,故D项错误。4.【答案】C【解析】孔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其时代背景并没有不同,故A项错误;孔子的“重人”和老子的“崇
法”并没有本质上的优劣之分,故B项错误;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而老子则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这很明显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故C项正确;孔子和老子的哲学观,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背离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D
项错误。5.【答案】D【解析】“孟子完整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中的“朋友有信”无法体现“浓厚的尊卑意识”,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君主集权已成趋势,但“先秦”儒学并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统治者用法家思想加
强了集权,故B项错误;“到汉代,‘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可见先秦的儒学没有构建伦理纲常的社会,故C项错误;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的“五伦”再到汉代的“三纲”均把君臣父子关系作为必然的关系,即家庭国家关系结合在一起,故D项正确。6.【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
发展为生存智慧”信息可知,这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选择C项符合题意。7.【答案】A【解析】通过题干内容,在商周时期,只有贵族阶层才有资格享受教育,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
百家的代表人物中,“既有士人阶层、小土地私有者,也有小手工业代表和农民代表”,这种现象反映出平民阶层的逐渐觉醒,故选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排除B项;在古代中国,官方的教育一直占据
主流地位,而不是私学取代了官方教育,排除C项;题干述及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范围较广,没有涉及其政治秩序,并且该时期是一个诸侯混战的局面,新的政治秩序尚未构建完成,排除D项。8.【答案】D【解析】题干中晏婴
认为国君实行德政则无需怕彗星,再结合孔子的德政思想存有爱惜民力的含义,故选D项;君权神授观念受到彻底批判是在近代被民权、民主思想取代,排除A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开始起步是在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而晏婴生活在春秋时期,排除B项;儒家思想成为主
流意识形态是在西汉武帝以后,排除C项。9.【答案】C【解析】孔子主张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而当“志于道”,只有悟道,才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并且提出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孔子思想的变化体现了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
展,适应了春秋时代的现实需求,故选C项;A项只强调了“道器不离”,没有涉及孔子精神态度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孔子精神的积极意义,排除B项;从“君子不器”、“玩物丧志”到“道器不离”的转变反映其思想观点的与时俱进,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
,看到“只有鱼的晚饭”,“惊叹”“为晋国重卿,而食鱼飨”可知,赵盾身为重臣,保持简朴的生活作风,这是勇士不忍杀他,反而自杀的原因,故选C项;赵盾吃的简朴,不能反映出民生凋敝,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排除A项;赵盾为“
晋国重卿”,晋灵公不是直接下令杀他,反而是派出勇士暗杀,说明这时晋国还没有实现绝对专制,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普通民众的食谱,赵盾吃鱼不等同于民众吃鱼,排除D项。11.【答案】C【解析】题干中提及对于两小儿辩日的疑问,孔子无法作出
判断,可知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在思考,也包括小儿、孔子,故选C项;题干中的小儿不属于“百家”,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还未受到统治者重视,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定为正统思想,排除B项;题干并未提及小儿就学于私学,而是孔子游历过程中发生的,排除D项。1
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可知,孔子是无神论者,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反映儒学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作出调整,故选D项;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而不是背离
儒家思想,排除A项;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排除C项。13.【答案】B【解析】据材料“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间是一种买卖关系,即使是父子
也用计算之心相待”,可知韩非子通过买卖、交易等形式来明确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因此强调重利的价值观,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重利的价值观,而非强调礼乐制度规范人伦关系,排除A项;据材料“臣尽死力以与君市(交易),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可知侧重于重利的价值观,而未涉及到法律的作用,排除C
项;材料借助交易、买卖等形式来强调等级关系,而非强调用买卖关系处理社会问题,排除D项。14.【答案】B【解析】据材料“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第一场是儒墨之争;第二场是儒道之争;第三场是儒法之争”,可知儒墨和儒道之争主要涉及人
生,儒法之争主要涉及治国,故选B项;材料只提到儒家分别于墨家、道家、法家的争论,无法说明儒家成为众矢之的,排除A项;百家争鸣只是说明不同学派的观点不同,无法说明各派之间存在不能调和的尖锐矛盾,排除C项;儒法之争的实质是治理国家的方式之争,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据
材料“光武帝在洛阳建立太庙以祭祀从未当过皇帝的祖先而招到大臣们的激烈抗议”可知儒家强调太庙祭祀的正统与光武帝的行为不符而遭到大臣的反对,故选B项;据所学,父为子纲的观念被董仲舒提出并被汉武帝采纳,排除A项;材料“光武帝
只好改祭祀汉代第七代皇帝宣帝和第八代皇帝元帝”说明说明光武帝是无奈的选择,排除C项;材料“招到大臣们的激烈抗议”说明不仅仅是丞相,排除D项。16.【答案】A【解析】据材料“人主往往成为灾异解读的裁判者”,可知天人感应学说在实际过程中并没有起到限制皇权的作用,反而统治者可以随意解释,
这是由于皇权不断加强,故选A项;其设计理论可以限制皇权,只是实际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排除B项;因为皇权不断增强,所以人主的灾异解读具有权威性,排除C项;材料主要强调君主解释灾异体现皇权的加强,并不是官僚集团内部的斗争,排除D项。17.【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作为先秦诸子之学的孔子‘私言’向汉帝国
‘官学’的转换”,说明儒学在汉代已成为官方统治思想,这适应了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故选A项;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没有否定孔子“德治”和“仁政”的思想,在材料中也无此体现,排除B项;根
据史实可知汉武帝时儒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而此时通过“推恩令”打击王国势力,因而汉代儒学不会要求恢复西周分封制及其人伦关系,排除C项;材料说明儒学在汉代已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没有涉及汉代儒学的具体内容,因而无法得出汉代儒学展开了对天命心性等形而上问题广泛深入的研讨,排除D
项。18.【答案】B【解析】“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可得出为董仲舒的观点,“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为孟子的观点,故A项错误;“德主刑辅”、“大德小刑”为董仲舒的治国理念,故B项正确;“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为法家的观点,故C项错
误;“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这是宋代张载的观点,故D项错误。19.【答案】B【解析】董仲舒认为判案应当依据儒家道德,但不能等同于儒家道德与法律地位等同,故A项错误;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认为判案应当依据儒家道德,说明儒家道德已经深入法律,故B项正确;魏晋时
期法律体系儒家化完成,故C项错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明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故D项错误。20.【答案】A【解析】由材料“生活所迫‘弃儒从商’本身就是对孝悌、敬长等儒家伦理的一种诠释,名和利都是报答父母的一
种方式”可知,当时对儒家思想的价值追求是“报答父母”,只不过具体表现方式有所不同,这是一种功利化倾向,故选A项;由所学可知,明朝儒学仍然处于正统地位,并未动摇,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知识分子人生理想的变化,虽然弃儒从
商仍然遵从儒学思想设定的社会规范,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重农抑商政策的情况,排除D项。21.【答案】B【解析】据材料“虽文帝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可得A项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得文景之时吏治腐败,这主要是因为汉初实行黄老政治,故B项正确;据
材料可得官场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不能说明整个社会奢靡之风开始盛行,故C项错误;官场黄老之学不能满足统治的需要,急需“有为”思想,不能说明封建统治危机已经出现,故D项错误。2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的命题可知,王阳明认为圣人与凡人一样,并没有全知全能
的天赋,只不过是能够发现自己的良知而已,从而就引发了人们对圣贤的质疑和对良知的追求,故选A项;明朝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取代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理学的影响,没有涉及到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制度趋向于极端化是在清朝,排除C项;宋明理学
强调传统的伦理道理,没有被抛弃,排除D项。2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可知士大夫有天下为己任的强烈政治责任感,不计
较个人的荣辱得失,故选B项;根据材料“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可知当时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并非“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排除A项;根据材料“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可知主旨为臣下态度,并非参与决策的过程
,排除C项;“重文轻武”强调政府对文官和武将的态度,与材料所述主旨名臣的态度无关,排除D项。24.【答案】D【解析】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使宋代食风简约、清淡,故选D项;饮食风格的变化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A项;宋代食风的变化受士族文化的影响,但“普及”说法错误,排
除B项;饮食风格从喜好大鱼大肉、珍馐佳馔到简约、清淡,体现不出南北文化的交流,排除C项。25.【答案】D【解析】材料未体现心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明中后期,心学依旧属于儒学范畴,是对儒学的批判继承
,并非冲破其思想禁锢,故B项错误;民主,即人民主权,材料并不能体现民主意识觉醒,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一批知识分子跳出了宋儒的框架,他们作品中……转变为普普通通的市民、商贩、农民。他们傲视封建礼教,鄙视功名利禄,敢于直言”说明,受心学影响,一些知识分子不再关注才子佳人、达官贵人,转而关
注现实,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关注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有利于个人自由主义发展,故D项正确。2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可知王夫之认为物质是其他一切存在的基础,表达了朴素的唯物
主义思想,故选D项;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与材料“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中强调器道关系不符,排除A项;李贽认为“人必有私”肯定人的私欲的正当性,排除B项;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与王夫之强调器道关系不符,排除
C项。27.【答案】C【解析】黄宗羲认为天子传子,不能保证都是贤的,而宰相传贤,可以有此保证。而国家政务的实权是掌握在宰相手中,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天子传子带来的缺陷和不足,即设立宰相限制君权的膨胀,故选C项;材料强调限制君权,不涉及君臣关系平等,排除A项;秦代以后一直
是官僚政治,“恢复”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置相以限制君主权力,未体现改革选官制度,排除D项。28.【答案】D【解析】由材料“访问了农夫、樵夫、车夫、猎户、矿工等人”、“大量的药物学珍贵资料和许
多民间有效的单验方”可知《本草纲目》是对古代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凝集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故选D项;古代医学注重经验的总结,分析与实证是西方自然科学的精神,排除A项;市场机制是近现代的经济学概念,排除B项;宋代完成经济重心的转移
,李时珍生活于明代,排除C项。29.【答案】D【解析】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总结发展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利、养殖、备荒等技术,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故选D项;《农政全书》是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总结,中国古代科技不注重
理论和规律总结,排除A项;《农政全书》是农书而不是百科全书,排除B项;材料只是《农政全书》的书目介绍,看不出农学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问题,排除C项。30.【答案】A【解析】根据“新疆罗布泊汉烽隧遗址首次发现一片麻
纸”和“公元前49年”可判断西汉时期纸已传到西域,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仅仅反映了纸的传播情况而不是造纸技术的发明地,故B项错误;据材料“同时出土者有公元前49年的木简”说明西汉是纸和竹简并用的年代,造纸并不是十分发达,故C项错误;材料“新疆楼兰发掘出252年、265年、310年等
魏晋纸本文书,大多为麻纸”并未说明整个新疆的纸使用情况因此不能说明普遍使用麻纸,故D项错误。31.【答案】A【解析】材料“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书,但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说明当时不缺乏劳动力,印刷技术的革新没有得到
推广,材料“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表明当时的技术革新没有得到应用是因为不需要节省劳动力,故A项正确;轻视科技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雇佣制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重要标志,不符合史实,故C项
错误;文化需求低迷与材料的内容无关,故D项错误。32.【答案】D【解析】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古代科技有官方印记,故A项错误;没有理性思维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可以看出其强调实用价值,
故D项正确。3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在西汉后期,社会上出现了‘《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的局面,朝廷甚至专门派人讲解传授”可知汉代流行隶书,小篆已是“古字”故民间不识,故选B项;根据材料“《仓颉篇》是秦朝李斯编写的识字学书范本,
汉代广为流传”可知王朝更替文化延续,排除A项;根据材料“《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可知小篆已是“古字”故民间不识,排除C项;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追求个性审美,排除D项。34.【答案】C【解析】甲骨文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故
A项错误;甲骨文是记录商朝活动的重要载体,不仅仅体现其宗教信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又需要充分了解殷商时代宗教信仰、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这恰恰是甲骨文隐藏起来的历史”说明甲骨文是商朝文化的载体,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是甲骨文对商
朝研究的意义,不是对中国文字的研究,故D项错误。35.【答案】B【解析】书法艺术由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重需求),到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重追求)的主观原因是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壮大,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是客观条件,故
A项错误;故B项正确;中国汉字的发展和魅力是客观存在的,故C项错误;东方审美情趣魏晋南北朝以前也有,故D项错误。36.【答案】C【解析】市民阶层的壮大得是宋以后,故A项错误;唐尚法,说明唐代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
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另外士人群体春秋时期就有,故B项错误;“宋尚意”就是注重个人意趣、情怀的表现,这与相对宽松的社会坏境分不开,故C项正确;元代是异族统治,各种艺术很难发展,当时汉族知识分子缅怀民族文
化,加上受“同化”作用之后的元朝君主渐通翰墨,于是书法艺术在元朝早中期便开始复苏,故D项错误。37.【答案】(1)原因:周王室衰微,周王丧失对诸侯国的约束力;宗法制和礼乐制遭到破坏;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实力发展不平衡
,争霸战争突显;地主阶级逐渐兴起,推动诸侯国内部政权变动。(6分,言之成理即可,任意三点可得满分)影响:一方面,诸侯争霸引起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另一方面,打击了旧贵族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等等。(5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主张:孔子主张“
仁”“礼”结合;重视周礼,主张恢复西周社会秩序。墨家主张官民无贵贱之分;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主张兼爱非攻(反对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8分)评价:孔子主张实行“仁、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和维护社会秩序,但在春秋后期奴隶社会逐步瓦解的时代背景下,
这种保守主张不利于社会关系变革,无法实现其政治抱负。墨家“节俭州兼爱”“非攻”等主张反映了当时普通民众的愿望,有利于促进社会关系的缓和;但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难以实现。(6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
料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得出周王室衰微,周王丧失对诸侯国的约束力;据材料一“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得出宗法制和礼乐制遭到破坏;据材料一“诸侯国内部和诸侯国之间篡杀、攻伐层出不穷”结合所学得出,地/主阶级逐渐兴
起,推动诸侯国内部政权变动;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实力发展不平衡,争霸战争突显;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加以回答。(2)第一小问主张,孔子思想:据材料二“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得出重视周礼,主张恢复西周社会秩序;据材料二“最重
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得出主张“仁”“礼”结合;墨家思想:据材料二“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得出官民无贵贱之分;据材料二“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据材料二“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得出主张兼爱非攻。第二小问评价,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
时代局限性。38.【答案】(1)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4分)(2)促进道德自觉和理想人格的建立;强化了中华民族气节和德操;增强了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3)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君主专
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崇尚空谈。(9分)原因:儒家能不断吸收其他学说,丰富自己的思想;儒学不断改造,适应时代发展和统治阶级的需要。(4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孔子便从诸子百家之中超升出来,变成了东方世界之罗马教皇,而儒家哲学
也就变成永恒不变的真理”得出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后,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得出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2)根据材料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得出促进道德自觉和
理想人格的建立;根据材料二“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得出强化了中华民族气节和德操;根据材料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得出增强了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3
)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三“清初思想家在许多问题上继续发扬光大了晚明的进步思想,……这股实学思潮”可知,“实学思潮”是明末清初儒学新发展的表现,从明末清初儒学新发展的经济背景分析可得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从明末清初儒学新发展的政治背景分析可得
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从明末清初儒学新发展的思想文化背景分析可得出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崇尚空谈;根据材料三“清初思想家在许多问题上继续发扬光大了晚明的进步思想,比如王夫之强调天理与人情的协调统一;唐甄继续批
判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等;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意在提醒士人对国计民生的注意;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等都是这种精神指导下的成果”得出清初思想家们致力于学术研究。第二小问原因,从材料三“清初思想家在许多问题上继续发扬光大了晚明的进步思想,比如王夫之强调天理与人情的协调统一;
唐甄继续批判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等;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意在提醒士人对国计民生的注意;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等都是这种精神指导下的成果”可知儒家能不断吸收其他学说,丰富自己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从董仲舒的新儒学到三教合一的宋明理学再到明末清初儒学的新发展可知
儒学不断改造,适应时代发展和统治阶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