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2)页,995.79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b18e4de6c68159af274231ef1cb40e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内江一中高三化学10月月考考试时间:90分钟;相关分子量:H-1C-12N-14O-16Na-23Cl-35.5Cu-64Bi-209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的形成都与二氧化碳有
关B.中科院首次实现了CO2合成淀粉,淀粉、蛋白质和油脂是人体必需的高分子营养物质C.德尔塔新冠病毒有可能在空气中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D.乙醇常用于医疗消毒,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答案】C【解析】【详解】A.温室效应的形成与二氧化碳有关,光化学
烟雾形成与氮的氧化物有关,臭氧空洞的形成与氟利昂等物质有关,故A错误;B.淀粉、蛋白质属于高分子营养物质,油脂不属于高分子,故B错误;C.德尔塔新冠病毒的粒子直径符合胶体分散质的直径,分散质分散在空气可能形成气溶胶,故C正确;D.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时,消毒效果最好,故D错误;答案为C。2.中华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也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芒硝于风日中消尽水气"得到的是Na2SO4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中的淘金原理与化学上的萃取一致C.“煤饼烧蛎房成灰”,“灰”又称为“蜃”,主要成分为()2CaOHD
.“红柿摘下未熟,每蓝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中的“气”是指甲烷【答案】A【解析】【详解】A.芒硝为十水硫酸钠,失水后可以得到硫酸钠,所以“芒硝于风日中消尽水气"得到的是Na2SO4,A正确;B.萃取的原理
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淘金不是利用溶解度不同分离物质,B错误;C.“煤饼烧蛎房成灰”,为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反应,故灰的主要成分为CaO,C错误;D.“气”是指乙烯,乙烯可以促
进植物成熟,D错误;故答案选A。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盐酸B.液氨C.二氧化硫D.氯化镁【答案】D【解析】【详解】A.盐酸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A错误;B.液氨是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
下都不能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C.二氧化硫是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C错误;D.氯化镁是盐,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发生电离而导电,因此氯化镁属
于电解质,D正确;故答案选D。4.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22HO电子式:B.硅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C.钾原子最外层电子占据的能级符号:N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答案】D【解析】【详解】A.H2O2为分子晶体,其电子式为,A错误;B.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2,
轨道表示式为,B错误;C.钾是19号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4s1,最外层电子占据的能层符号为N,能级符号为4s,C错误;D.氯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由内到外电子数分别为2、8、7,其结构示意图为,D正确;故答案选D。5.设NA为阿伏
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4.6gC2H6O含C—H的数目为0.6NAB.1L0.1mol·L-1Fe2(SO4)3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小于0.2NAC.在25℃、101kPa条件下,22.4LCO2中所含原子数目小于3NA
D.500mL12mol·L-1浓盐酸与1.5molMnO2充分反应生成Cl2分子数目为1.5NA【答案】C【解析】【详解】A.4.6gC2H6O的物质的量为0.1mol,C2H6O为CH3CH2OH时C—H的数目为0.5NA,为CH3-O-CH3时
C—H的数目为0.6NA,故4.6gC2H6O含C—H的数目不一定为0.6NA,A错误;B.1L0.1mol·L-1Fe2(SO4)3溶液中Fe2(SO4)3的物质的量为1L×0.1mol·L-1=0.1mol,铁
离子发生水解反应Fe3++3H2OFe(OH)3+3H+,显然水解导致阳离子数目增多,故1L0.1mol·L-1Fe2(SO4)3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大于0.2NA,B错误;C.在25℃、101kPa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Vm大于22.4L/mol,22.4LCO2的
物质的量小于1mol,所含原子物质的量小于3mol,数目小于3NA,C正确;D.MnO2+4HCl(浓)ΔMnCl2+2H2O+Cl2↑,500mL12mol·L-1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6mol,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稀盐酸不发生上述反应,故生成Cl2
的物质的量小于1.5mol,生成氯气分子数目小于1.5NA,D错误;答案选C。6.下列离子方程式符合所给事实的是A.将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SO2+H2O+2ClO-=SO23−+2HClOB.铁片
上镀铜的总反应(铜作阳极,硫酸铜溶液作电镀液):Cu(阳极)通电Cu(阴极)C.泡沫灭火器的原理:2Al3++3CO23−+3H2O=2Al(OH)3↓+3CO2↑D.Na2S2O3溶液加入稀硝酸:S2O23−+2H+=SO2↑+S↓+H2O【答案】B【解析】【详解】A.次氯酸具有强
氧化性,可以将二氧化硫氧化,所以将少SO2通入NaClO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SO2+H2O+ClO-=24SO−+Cl-+2H+,故A错误;B.铁片上镀铜(铜作阳极,硫酸铜溶液作电镀液)时,阳极铜放电生成铜离子,阴极铜离子放电生成单质铜,其总反应式为Cu(阳
极)=通电Cu(阴极),故B正确;C.泡沫灭火器使用的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其离子方程式为Al3++33HCO−=Al(OH)3↓+3CO2↑,故C错误;的D.稀硝酸具有氧化性,可以将SO2氧化,故无法生成SO2,其离子方程式为3223SO−+2H++83NO−=8NO↑+624S
O−+H2O,故D错误;故答案选B。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数目相等B.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一定为0.2NAC.11gCO2和N2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为5.5N
AD.1L1mol/LCH3COONa溶液中CH3COO-与OH-离子数之和小于NA【答案】C【解析】【详解】A.室温下,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且氢离子浓度相等,水的电离程度相等,但二者体积不确定,无法判断水电离出的H+数目,A错误;B.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的物质的
量为0.1mol,但氯气参与的反应中可能作氧化剂,也可能作还原剂,还可能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转移电子数不一定为0.2NA,如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氯化氢,若0.1mol氯气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B错误;C.CO2
和N2O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44,CO2和N2O分子中都含有22个质子,11gCO2和N2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一定为11g44g/mol22NAmol-1=5.5NA,C正确;D.1L1mol/LCH3COONa溶液中n(Na+)=1mol,根据电荷守恒n(CH3COO-)+n
(OH-)=n(Na+)+n(H+),所以CH3COO-与OH-离子数之和大于NA,D错误;故选C。8.关于反应42422244222KMnO3HSO7HOKSO2MnSO6O10H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KMnO是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B.22HO是还原剂,
只表现还原性C.反应生成18g水时,转移1.2mol电子D.还原性:422MnSOHO【答案】C【解析】【详解】A.4KMnO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B.22HO中部分O元素从-1价升高到0价、部分O元素从-1价降低到-2价,22HO是
还原剂也是氧化剂,表现还原性、也表现出氧化性,B错误;C.存在关系式4224222KMnO7HO2MnSO6O1210HOe−,反应生成10mol水时,转移12mol电子,则反应生成18g即1mol水时,转移1.2mol电子,C正确;D.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
于还原产物,则还原性:422MnSOHO<,D错误;答案选C。9.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有提高动物机体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某黄酮化合物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5H12O2B
.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C.该化合物中的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1mol该化合物与H2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6molH2【答案】B【解析】【详解】A.由结构简式知其分子式为C16H12O2,A错误;B.该物质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C.该物质中含有2个
苯环、碳碳双键和酮羰基,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且甲基连接在苯环上,该化合物中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C错误;D.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1个碳碳双键和1个酮羰基,1mol该化合物与H2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
8molH2,故D错误;故选B。10.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324FeNaSCNSO++−−、、、B.KNaClOI++−−、、、C.3233AlCaHCONO++−−、、、D.2433NHCuCHCOONO++−−、、、【答案】
D【解析】【详解】A.铁离子和SCN-反应生成络合离子,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ClOI−−、两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会发生双水解,两者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四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能
大量共存,D正确;故选D。11.恨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部分Na2SO3被氧化B
取少量可能被氧化的还原铁粉,加稀盐酸溶解,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还原铁粉未被氧化C将可能含有Fe2+的氯化铁溶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氯化铁溶液中含有Fe2+D将绕成螺旋状的铜丝灼烧后反复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然后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红色褪
去乙醇被氧化成了乙醛A.AB.BC.CD.D【答案】A【解析】【详解】A.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一定有BaSO3,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未溶解的沉淀为BaSO4,则部分Na2SO3被氧化,符合题意,A正确;B.铁粉氧
化生成氧化铁,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由于单质铁过量,氯化铁与单质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显血红色,不能说明未变质,B错误;C.将可能含有Fe2+的氯化铁溶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若Fe2
+较少,溶液紫红色不能褪去,该操作不能证明氯化铁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故C错误;D.将绕成螺旋状的铜丝灼烧后反复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然后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可能是乙醇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能证明乙醇被氧化成乙醛,故D错误;故选A。1
2.向100mL0.01mol/L()2BaOH溶液中滴加0.1mol/L3NaHCO溶液,测得溶液电导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BaOH和3NaHCO都是强电解质B.A→B电导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反应:223323Ba2OH2HCO=BaCO2HOCO+−−−++
++C.B→C,溶液中的()cOH−减小D.A、B、C三点水的电离程度:A<B<C【答案】B【解析】【详解】A.()2BaOH和3NaHCO在溶液中均完全电离,均属于强电解质,故A正确;B.A→B加入3NaHCO的物质的量小于()2BaOH的物质的量,发生的反应为2+--332
Ba+OH+HCO=BaCOHO+,故B错误;C.B→C时加入的3NaHCO继续消耗氢氧根离子,C点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因此B→C溶液中()cOH−减小,故C正确;D.100mL0.01mol/L()2BaOH物质的量为0.1L×0.01mol/L=0.001mol,
n(OH-)=0.002mol,B点n(-3HCO)=0.01L×0.1mol/L=0.001mol,B点发生离子反应:2+--332Ba+OH+HCO=BaCO+HO,2Ba+恰好反应完全,-OH剩
余一半,c(OH-)比A点小,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减小,C点n(-3HCO)=0.02L×0.1mol/L=0.002mol,B到C点发生离子反应:--2-332OH+HCO=CO+HO,生成Na2CO3是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
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因此水的电离程度:A<B<C,故D正确;答案选B。13.分枝酸的结构简式如图,关于分枝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1mol分枝酸至少可与3molNaOH反应B.该有机物可发生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C.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D.可使溴的C
Cl4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答案】A【解析】【详解】A.分枝酸中只有-COOH能与NaOH反应,则1mol分枝酸在一定条件下最多可与2molNaOH发生反应,故A错误;B.分枝酸含碳碳双键可发生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故B正确;C.分枝
酸中含有的手性碳原子为(用“*”标注),共2个,故C正确;D.分枝酸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D正确;答案选A。14.钛铁矿与过氧化钠熔融后得到钛酸钠(Na2TiO4),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FeTiO3+3Na2O2ΔNa2FeO4+Na2TiO4+Na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B.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只有Na2OC.若有1molFe2+被氧化,则被Fe2+还原
的Na2O2为1molD.每生成18.6g氧化钠,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8mol【答案】D【解析】【详解】A.Na2O2中阳离子为Na+、阴离子为2-2O,所以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A错误;B.该反
应中,FeTiO3中铁、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Na2FeO4和Na2Ti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Na2O是还原产物,B错误;C.由化学计量数可知,有1molFe2+被氧化,失去4mol电子,则被Fe2+还原的Na2O
2为2mol,C错误;D.2m18.6gn()===0.3molM62g/molNaO,每生成1molNa2O转移6mol电子,则生成0.3molNa2O转移1.8mol电子,D正确;故选D。15.SO2既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又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
用,如可生产SO3并进而制得硫酸等,其反应原理为:2SO2(g)+O2(g)=2SO3(g)ΔH=-196.6kJ·mol-1。实验室可用铜和浓硫酸制取SO2。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B.反应达平衡后再通入O2,SO
3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C.反应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可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D.2molSO2(g)和1molO2(g)所含键能总和比2molSO3(g)所含键能小【答案】D【解析】【详解】A.该反应的熵减小,故不一定在任
何条件均能自发,选项A错误;B.当通入无穷大的O2时,参与反应的O2较少,生成的SO3略有增多,但是由于没有反应的O2的量更多,则SO3的体积分数反而减小,选项B错误;C.催化剂不可以改变SO2的平衡转化率,选项C错误;D.反应的ΔH=∑[2molSO2(g)+1molO2(g)]
-∑[2molSO3(g)]=-196.6kJ·mol-1<0,则有∑[2molSO2(g)+1molO2(g)]<∑[2molSO3(g)],选项D正确。答案选D。16.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下列离
子中的三种:Cu2+、Na+、H+、SO42-、2-3CO、OH-。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2-3CO、OH-、2-4SOB.Na+、H+、2-4SOC.Cu2+、H+、2-4SOD.Na+、OH-
、2-3CO【答案】D【解析】【详解】甲烧杯中溶液呈蓝色,一定含Cu2+,则和Cu2+不能共存的2-3CO、OH-在乙烧杯中,H+在甲烧杯中,根据电荷守恒,甲烧杯中还含有、SO42-,乙烧杯中还含有Na+,所以乙烧杯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2-3CO,答案选
D。17.反应()()1242NOg2NOgΔH57kJmol−=+,在温度为12TT、时,平衡体系中2NO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D.AC、两点气体的平均
相对分子质量:AC【答案】C【解析】【分析】()()1242NOg2NOgΔH57kJmol−=+,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2NO的体积分数增大,所以12TT。【详解】A.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故A错误;B.压强越大,体积
越小,NO2浓度越大,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浅,C深,故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12TT,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故C正确;D.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气体物质的量减小,A点压强小于C,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故D错误;选C。18.
某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X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Y的原子序数,Z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的原子序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Z元素可能位于第三周期B.该化合物分子中X、Y、Z原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C.X、Y、Z分别与
W形成的化合物都不含非极性共价键D.在一定条件下,X、Z分别与W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均能与氯气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能形成1个共价键,W是H;Y能形成3个共价键,X能形成4个共价键,W、X的原子
序数之和等于Y的原子序数,Z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的原子序数,X是C元素、Y是N元素;Z是O或S元素。【详解】A.Z是O或S元素,O位于第二周期、S位于第三周期,故A正确;B.C、N、O(或S)在该化合物分子中都满足8电子结构,故B正确;C.H2O2、C2H6、N2H
4既含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D.在一定条件下,CH4、H2O、H2S均能与氯气发生反应,故D正确;故选C。19.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a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H+由右室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左室C.b电极反应式为
2NO3-+10e-+12H+=N2↑+6H2OD.电池工作时,电流由a电极沿导线流向b电极【答案】C【解析】【详解】A、b极上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b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原电池中阳离子从负极移向正极,即H+由左室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右室,故B错误;C、b极上N元素的化
合价降低,b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NO3-+10e-+12H+═N2↑+6H2O,故C正确;D、原电池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电流由b电极沿导线流向a电极,故D错误;故选C。20.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双极膜中间层中的H
2O解离为H+和OH-,并分别向两极迁移。如图所示装置,可将捕捉的二氧化碳转化为CaCO3而矿化封存,减少碳排放,同时得到氧气、氢气、高浓度盐酸等产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CO3在碱室形成B.两个双极膜中间层的H+均向右移动C.向碱室中加入NaHCO3固体,有利于CO2的矿化封存D.b极为阳极
,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答案】D【解析】【分析】右侧双极膜中氢离子进入酸室,氢氧根离子右移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O2,所以b为阳极,左侧双极膜中氢氧根离子进入碱室,与二氧化碳
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氢离子左移在电极a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所以a为阴极,以此解答。【详解】A.由图可知,CO23−通过左侧阴离子交换膜进入中间室内与Ca2+结合形成碳酸钙,CaCO3在中间室形成,故A错误;B.由图可知,右侧双极膜中氢离子进入酸室生成盐酸,左侧双
极膜中氢离子左移在电极a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故B错误;C.碱室中二氧化碳和碱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通过左侧阴离子交换膜进入中间室内,与Ca2+结合形成碳酸钙,加入NaHCO3固体会消耗氢氧根不利于CO2的吸收,故C错误;D
.右侧双极膜中氢离子进入酸室,氢氧根离子右移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O2,所以b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故D正确;故选D。21.常温下,amol/L某酸H2A溶液中各含A粒子的pc-pOH关系如图所示[其中pc=-lgc(溶液中各含A粒子浓度负对
数),pOH=-lgc(OH-)]。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III表示pc(H2A)随pOH的变化B.pH=2的溶液中,c(H2A)>c(HA-)>c(A2-)C.pH=4的溶液中:c(HA-)=amol/L-2c(A2-)D.H2A+A2-⇌2HA-的平衡
常数K=1.0×104.8【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H2A为弱酸,H2A在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方程式为+-2HAH+HA,-+2-HAH+A,[pOH=-lgc(OH-)],pc=-lgc,则pO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弱,pc值越大,粒子的浓度越小,pOH=0时,溶液的
碱性最强,此时对于H2A溶液,各粒子浓度关系为-2-2(HA)c(HA)(A)cc,因此曲线Ⅰ为pc(A2-)随pOH的变化,曲线Ⅱ为pc(HA-)随pOH的变化,曲线Ⅲ为pc(H2A)随pOH的变化。【详解】A.由图象可知H2A为弱酸
,H2AH++HA-、HA-H++A2-,pc=-lgc,pOH=-lgc(OH-)可知pc值越大粒子浓度越小,pOH值越大,c(OH-)越小,pOH=0时,溶液碱性最强,则c(H2A)<c(HA-)<c(A2-),故Ⅲ为H2A,Ⅱ为HA-,Ⅰ为A2-,选项A正确
;B.pH=2的溶液中,14-12+210(OH)mol/L10mol/L(H)10−−−===wKcc,pOH=12,由图可知,pOH=12时c(HA-)=c(H2A)>c(A2-),选项B错误;C.pH=4的溶液中,14-10+410(OH)mol/L10mol/L(H)10−−−===w
Kcc,pOH=10,此时2-2(HA)(A)=cc,根据物料守恒有-2-2(HA)c(HA)(A)=amol/Lcc++,则c(HA-)=amol/L-2c(A2-),选项C正确;D.2--2HA+A2HA的平衡常数2-2-2(HA)(HA)(A)=cKcc-+-12-+22(HA)(H)
(HA)(HA)(A)(H)==aaKccccccK,C点时,-2(HA)(HA)=cc,此时pOH=12,则-12(OH)10mol/Lc−=,1421210(H)mol/L10mol/L(OH)10wKcc−+−−
−===,-++2a12(HA)(H)(H)10(HA)ccKcc−===,A点时,2-(A)(HA)−=cc,此时pOH=7.2,则-7.2(OH)10mol/Lc−=,146.87.210(H)mol/L10mol/L(OH)10
wKcc−+−−−===,2-++6.8a2(A)(H)(H)10(HA)ccKcc−−===,则24.816.82101010aaKKK−−===,选项D正确;答案选B。第II卷(非选择题)22.钒是一种有色
金属,五氧化二钒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某废渣的主要成分为V2O3,另含有Fe2O3、SiO2、As2O3、P2O5等杂质,用该废渣制取V2O5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前需要将废
渣进行粉碎,目的是___________。(2)MgNH4AsO4中砷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NH4Cl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3)已知“焙烧”过程中V2O3与O2和NaOH反应生成NaVO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_______。(4)滤渣1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5)“沉矾”步骤中温度高于80℃沉矾率会降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6)写出“灼烧”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粘在坩埚内壁上的V2O5,可用K2SO3溶液洗涤,生成V
O+,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焙烧率(2)①.+5②.(3)V2O3+O2+2NaOH高温=2NaVO3+H2O(4)Fe2O3(5)NH4Cl受热分解(6)①.2NH4VO
3高温=V2O5+2NH3↑+H2O②.2:1【解析】【分析】废渣中加入烧碱并通入O2焙烧,V2O3、SiO2、As2O3、P2O5分别与NaOH、氧气反应生成可溶性钠盐,Fe2O3不反应,则水浸后滤渣1为Fe2O3;滤液中加入NH4Cl、MgCl2将3-4PO、3
4AsO−转化为MgNH4PO4和MgNH4AsO4沉淀除去;经水解除硅,将23SiO−转化为H2SiO3沉淀除去,则滤渣2为H2SiO3;加入NH4Cl沉钒得到NH4VO3,经灼烧得到V2O5和碱性气体NH3;
据此分析解答。【小问1详解】将废渣进行粉碎,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焙烧率;小问2详解】MgNH4AsO4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5;NH4Cl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小问3详解】“焙烧”过程中,V2O3与O2、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V2O3+O2+2NaOH=高温2NaVO
3+H2O;【小问4详解】V2O3、SiO2、As2O3、P2O5分别与NaOH、O2反应生成可溶性钠盐,“水浸”时溶于水,Fe2O3不与NaOH、O2反应,也不溶于水,故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Fe2O3;【小问5详解】“沉矾”步骤中,加入NH4Cl发生反应+-4343NH+VO=NH
VO,将-3VO转化为NH4VO3;由于NH4Cl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因此温度高于80℃时沉钒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NH4Cl受热分解;【【小问6详解】NH4VO3经“灼烧”得到V2O5和碱性气体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VO3高温=V2O5+2NH3↑+H2O;粘在坩埚内
壁上的V2O5与K2SO3反应生成V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25342VO+2SO+2H=2VO+2SO+HO,其中K2SO3作还原剂,V2O5作氧化剂,则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3.铋酸钠()3NaBiO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光催化剂,也被广泛应用于制药业。某兴
趣小组设计实验制取铋酸钠并探究其应用。Ⅰ.制取铋酸钠()3NaBiO利用白色且难溶于水的3Bi(OH)在NaOH溶液中,在充分搅拌的情况下与2Cl反应制备3NaBiO,实验装置如下图(加热和夹持仪器已略去)。已知:3NaBiO粉末呈
浅黄色,不溶于冷水,遇沸水或酸溶液迅速分解。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2)B装置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3)C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当观察到C中白色固体消失时,应关闭3K和1K,并停止
对A加热,原因是_______。(5)反应结束后,为从装置C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品,需要的操作是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6)实验完毕后,打开2K,向A中加入NaOH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_。Ⅱ.产品纯度的测定(7)取Ⅰ中制取的3NaBiO产品xg,加入足量稀硫酸和4MnSO稀溶液使其完全反应,再用10.1molL−的224HCO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4MnO−(已知:233425NaBiO2Mn14H5Bi2MnO5Na7HO+++−++
+=+++,22244225HCO2MnO6H10CO2Mn8HO−++++=++),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ymL。滴定终点的现象_______,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答案】(1)三口(颈)烧瓶(2)饱和食盐水(3)3232Bi(OH)3NaOHClN
aBiO2NaCl3HO++=++(4)防止2Cl过量使溶液呈酸性,导致3NaBiO分解(5)在冰水(冷水)中冷却结晶(或冷却结晶)(6)除去A中残留2Cl(7)①.加入最后一滴224HCO溶液时,溶液恰好由紫红色变成无色,30秒不恢复原色②.2.8yx%【解
析】【分析】在A中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导致生成的氯气中含有HCl,可在装置B中利用饱和食盐水除去,在C中盛放Bi(OH)3与NaOH混合物,与通入的Cl2反应生成NaBiO3,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但是能和NaOH反应而消除其污染
,所以D装置是尾气处理。【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仪器C为三颈烧瓶;【小问2详解】B装置用于去除氯气中的HCl,盛放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HCl极易溶于饱和食盐水且饱和食盐水能抑制氯气在溶液中的溶解;【小问3详解】C中盛放的Bi(OH)3与NaOH混合物,与Cl2发生反应产生NaBi
O3,化学方程式为:3232Bi(OH)3NaOHClNaBiO2NaCl3HO++=++;【小问4详解】当观察到C中白色固体消失,即3Bi(OH)反应完全,若继续通2Cl,导致2Cl过量,会使溶液呈酸性,3NaBiO分解;【小
问5详解】想要获得纯净NaBiO3,首先要将让其结晶析出,然后将沉淀过滤出来,再进行洗涤、干燥才可以得到纯净的NaBiO3,由于NaBiO3不易溶于冷水,所以需要的操作有:在冰水中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小问6详解】实验完毕后,A装置中
残留着2Cl,打开K2,向A中加入NaOH溶液,可去除残留的2Cl;【小问7详解】4MnO−溶液为紫红色,滴定终点时,溶液紫红色完全褪去且30S内不变色;由题中方程式可得关系式5NaBiO3~24MnO−~5H2C2O4,即1molNaBiO3完全反应消
耗1molH2C2O4由,反应消耗草酸的物质的量为n(H2C2O4)=0.1mol/L×y×10-3L=y×10-4mol,所以NaBiO3的质量为m(NaBiO3)=n·M=y×10-4mol×280g/mol=0.028yg,所以该产品的纯度
为0.028yx×100%=2.8yx%。24.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CO和2HS制备羰基硫气体的反应原理为:22COHSCOSH++。已知:222CO(g)SO(g)2CO(g)S(g)ΔH269.2kJ/mol++=−22H
S(g)H(g)S(g)ΔH20.6kJ/mol+=+222COS(g)SO(g)2CO(g)3S(g)ΔH152.0KJ/mol++=−则反应22CO(g)HS(g)COS(g)H(g)ΔH++=_______。(2)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使CO与2HS反应
达到平衡。若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25.0mol,HS的物质的量为3.5mol,达到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为4.0mol,则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加入21molHS和22molH,平衡
移动的方向为_______(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3)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加入一定量的2NOO、,发生如下反应:222NO(g)O(g)2NO(g)ΔH0+,反应过程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时间/s0
1020304050n(NO)/mol0.200.100.080.070070.07①计算该反应在20秒内用2NO表示的反应速率()2vNO=_______。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会_______(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②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a.b.c.d.③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NO的平衡转化率也增大的是_______(填字母)。a.及时分离出
2NO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c.选择高效催化剂d.增大2O的浓度【答案】(1)38.0kJ/mol−(2)①.0.1②.逆反应方向(3)①.110.003molLs−−②.减小③.d④.d【解析】【小问1详解】已知:①222CO(g)SO(g)2CO(
g)S(g)ΔH269.2kJ/mol++=−;②22HS(g)H(g)S(g)ΔH20.6kJ/mol+=+;③222COS(g)SO(g)2CO(g)3S(g)ΔH152.0J/mol++=−,根据盖斯定律,12×①+②
-12×③可得22CO(g)HS(g)COS(g)H(g)ΔH++=-12×269.2kJ/mol①+20.6kJ/mol+12×152.0kJ/mol=38.0kJ/mol−。【小问2详解】根据已知条件列出“三段式”()()()()()()()22COgHSgCOSgHgmol53.50
0mol1111mol42.511++起始转化平衡则化学平衡常数为K=11VV42.5VV=0.1,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加入21molHS和22molH,此时Q=121VV0.144.59VV=,平衡移动的方向为逆反应方向。【小问3详解】①根据表中数据,反应在30s时达到平
衡状态,该反应在20秒内用2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0.08220−11molLs−−=110.003molLs−−;该反应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K减小;②a.反应体系中各物质均为气体,且气体总质量不变
,容积为恒容,则密度自始至终不变,示意图错误,a错误;b.方程式中的焓变与反应的物质的量无关,与反应的计量数有关,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c.反应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最大,反应速率最大,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减小,示意图错误,c错误;d.随反应的进行,NO
反应的量逐渐增大,转化率增大,当达到平衡状态时,NO的量不再增大,即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答案为d;③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反应物的瞬时反应速率不变,与题意不符,a错误;b.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NO的转化率降低,与题意不符,b错误;c.选
择高效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与题意不符,c错误;d.增大O2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NO的转化率增大,符合题意,d正确;答案为d。25.镍铜合金是由60%镍、33%铜、6.5%铁三种金属组成的合金材料。镍铜合金有较好的室温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好,耐磨性好,
容易加工,无磁性,是制造电子管较好的结构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Cu原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___________种。(2)元素Cu与Ni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1959kJmol-1、1753kJ·mol-1,I2(
Ni)<I2(Cu)的原因是___________。(3)O与Cu形成化合物为Cu2O,Cu与S形成的化合物为Cu2S,Cu2O的熔点比Cu2S的___________(填“低”、“高”或“无法确定”)。(4)Cu可以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Cu(NH3)4(
H2O)2]SO4,其阴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加热该物质时,首先失去的是H2O分子,原因是___________。(5)甲基丙烯酸铜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铜试剂,其结构为。此有机铜试剂中,C的原子的杂化类型有___________。(6)
Cu化合物种类有很多,Cl与Cu形成的化合物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已知立方晶胞的边长为acm,则Cu+与Cl-形成的化合物的密度ρ=___________(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g·cm-3。【答案】(1)15(2)Cu
+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Ni+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84s1,Cu+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d轨道上的电子,Ni+失去的是4s轨道上的电子,因此铜的第二电离能较大(3)高(4)①.正四面体形②.O的电负性比N的强,对孤电子对的吸引力更强,H2
O与Cu2+的配位键比NH3与Cu2+的配位键弱(5)sp2杂化、sp3杂化(6)()3A46435.5Na+【解析】【小问1详解】基态Cu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Cu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基态Cu原子核外有几个轨道,其核外电子就有几个空间运动状
态,则基态Cu的空间运动状态有1+1+3+1+3+5+1=15种;【小问2详解】Cu+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Ni+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84s1,Cu+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d轨道上的电子,Ni+失去的是4s轨道上的电子,因此铜的第二电离能较大;【小问3详解】Cu2O和Cu2S都是离子晶体,其中
氧离子的半径小,则Cu2O的晶格能大,熔点高,因此Cu2O的熔点比Cu2S的高;【小问4详解】其阴离子为24SO−,中心S原子形成4个σ键,没有孤电子对,其价层电子对数为4,故其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形;O的
电负性比N的强,对孤电子对的吸引力更强,H2O与Cu2+的配位键比NH3与Cu2+的配位键弱,因此加热该物质时,首先失去的是H2O分子;的【小问5详解】该有机铜试剂中,双键碳为sp2杂化,饱和碳为sp3杂化;【小问6详解】该晶胞中Cu+
位于顶点和面心,含有118682+=4个,Cl-位于体内,有4个,立方晶胞的边长为acm,1mol晶胞中含有4molCu+和4molCl-,则晶胞的质量为4×(64+35.5),体积为a3cm3,则化
合物的密度为()33A46435.5gcm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