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自贡市旭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docx,共(7)页,1.22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81ecca50378c58d917c3f7bd86928b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自贡市旭川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各题所列出的四个备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如图为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一组文物。据此可知,当时河姆渡人()A.主要以采集渔猎生B.已经从事
原始农耕和畜牧业C.手工制陶业开始萌芽D.已经学会驯化养殖野生动物2.有学者对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进入世界其他地区后的影响展开研究,据此可知马铃薯传入中国后,人口增长导致大量荒山、森林被砍伐殆尽在英格兰,许多制造商尝试用马铃薯取代面粉制作面包,以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工业化进
程()A.食物来源决定人口增长规模B.战争促进区域文化交流C.物种交流影响人类历史进程D.人口迁徙推动文化认同3.隋朝粮食储备为中央政府储备、地方政府储备和民间储备相结合。唐朝中央储备包括太仓,转运仓,地方储备包括正仓、常平仓,民
间储备的主体是义仓,诸仓的粮储来源与用途各有不同。这段材料主要叙述的是,隋唐时期A.社会经济繁荣B.储备体系多元C.防灾能力强大D.崇尚民本思想4.在原始社会末期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仰韶文化遗存中,有“大量的陶石纺轮、纺砖、刀杼(骨匕)、骨梭等纺织工具……同时,各地都发现有许多的骨针,
直径和针眼都很细小”。据此可知当时A.纺织技术日臻完善B.生产工具来源多样C.陶器制造十分发达D.手工行业分工细致5.观察如图,其反映的突出社会问题是()为A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不同步B.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C.经济发展与医疗水平不统一D.社会财富与社会分配不均衡6.下表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生产力
发展的历程。这说明时间工具经济要素变动公元前4世纪铁器的使用小农经济逐步形成18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的普遍出现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集团公司日益增多20世纪中叶第三次科技革命自动控制系统问世A.生产的社会化程度逐步降低B.经济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革C.生产工具革新激化劳资矛盾D.科技
进步推动生产组织创新7.下面是清代黄卬在《锡金识小录》中对乾隆年间无锡农村记述的部分摘录。下列解释最恰当的是乡民食于田者,惟冬三月。及还租已毕,则以所余米舂臼,而置于囷(qūn,圆形谷仓),归典库以易质衣。春月则阖户纺织,以布易米而食,家无余粒也。及五月,田事迫
,则又取冬衣,易所质米归,俗谓种田饭米。及秋,稍有雨泽,则机杼声又遍村落,抱布贸米以食矣。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农民生产生活B.农民以布易米表明物物交换发达C.家庭纺织业独立于农业而存在D.小农经济受到世界市场的支配.的8.有人指出:“三
角贸易是以黑奴贸易为中心,把欧亚非美的整个商业和英国工业同国外市场都联结起来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殖民者的罪恶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市场发展B.没有黑奴贸易就没有世界市场的形成C.非洲黑人主导了欧亚非美之间的商业贸易D.世界市场上的商品主要是黑人奴隶9.2018年,首届中
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吸引了58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1000多个企业参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开展说明()A.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B.中国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C.中国积极践行结盟外交政策D.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增强10.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省区嘉靖至万历州县数集市数顺治至雍正州县数集市数乾隆至道光州县数集市数直隶山东1413242104825276411264
3537741583陕西(关中)161432123828264江西福建(不含台湾)454591913151545152054397639511广东——721270711959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B.南北长途
贸易日趋频繁C.清代北方经济发展陷入停滞D.北方集市密度超过南方11.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
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A.城市化进展显著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工业化开始启动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12.18世纪,伯明翰位于英国国家运河网络的枢纽中心,其运河加起来比威尼斯的还长,运河被用来运输大宗物资。19世纪中期后,运河运输衰落。其衰落的原因是A.新的交通工具改善了运输条件的
.B.大量殖民地促进了海外贸易发展C.英国国内工业品产量逐渐下降D.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了世界13.1950年7月1日,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正式成立,开辟了三条中苏国际航线。1952年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和
苏联民航总局签订了联运合同,至1953年,联运航线不仅可通达中苏两国的首都,还可联运到东欧各国的首都,1954年,联运进一步扩展到欧洲其他许多城市和南北美洲许多国家。这表明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A.成立受益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为新中国培养
了一大批民航技术人才C.建成了中国最早的一条民用航空线D.打破了西方对中国对外航空交通的封锁14.在古代社会,疫病因发病急骤、传染性强、病情凶险,对人类生存构成重大威胁。据史料统计,两宋时期发生的疫病中,两宋的首都汴京和临安(今开封和杭州)及其附近地区是疫病频发地。两宋首都疫病频发
()A.与宋朝特殊的驻军制度直接相关B.说明坊市制打破后环境问题严重C.源于商贸繁荣人口聚居于城市D.由民众不够重视而放任疫情造成15.晚清时期的《点石斋画报》图文并茂地反映了百年前中国的社会状况,下面是其中一幅图画《西医治病》(画中字为:都中
施医院之西医某君,未谙语言,而治病给药必需详询,方知病之原委.....西女某教中人亦好善为怀者愿代某君喉舌之.....赴院病人,日以百计)。这反映了A.中医中药渐趋衰弱B.西医西药广泛传播C.报刊商业功能增强D.西学东渐有所发展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
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以来城市商业的繁盛,特别是以市场活动为中心的商业市镇的兴起,是吸引商人从负贩行商到侨寓定居的首要因素。在这些市镇中,人口增长迅速且较为集中,商品销售市场广阔且
相对稳定,为商人寻求稳定的利润创造了条件。这些经济型市镇大多处于水陆交通的要冲之地,交通的便利为商人提供了良好的物流,因此,商人定居于这些地方,更便于他们了解当地市场行情,获取需求信息,在此情况下,商人们无论是在客居地开设店铺,还是贩运商品至自
己的居住地销售,获取高额利润的机会都更多。所以,宋人说:“富人比居四通五达之都,使其财布于天下,然后以收天下之功。”——摘编自冯芸、桂立《宋代城市商业的繁盛与坐贾势力的发展壮大》材料二明清时期,市镇发展较快的松江、嘉定、太仓一带,是棉花的产地,棉纺织业发达又靠近沿海,利于海上贸易,是商品经济发达
的地区。吴江的河里、平望,湖州的南浔,都是著名的水乡市镇。这些市镇有的以经营手工业为主,有的以某些行业著称,有的是农副产品的交易市场或产地等。随着市镇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明中叶以后,在经济作物和水陆交通发达的地区,先后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工商业市镇,如
苏州的盛泽、平望、唯亭,嘉定的南翔、诸翟,湖州的南浔、乌镇等地。这些市镇人烟稠密,街道繁盛,市场繁荣,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且为各商贾所集,进行大宗交易。——摘编自何荣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
城市商业繁盛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以来市镇发展的历史意义。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一种伴随着高风险的食品。直接挤出的奶常常被细菌污染,在炎热的季节,几个小时就足以令牛奶变质。因此,
几百年中,被称为“白肉”的牛奶和奶酪是穷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有钱人对其敬而远之,经常食用乳制品甚至被认为是贫困的标志。19世纪早期,工业化使职业妇女数目增加,母乳喂养的减少相应增大了人们对牛奶的需求,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乳制品行业
的繁荣。1871年,巴斯德灭菌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牛奶的安全程度,奶制品的消费更加旺盛。19世纪末期,肉类消费需求量的提高间接地带动了乳业农场的发展。火车的出现使得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20世纪,冰箱的普及使
得奶类的保存更便利。第一次爆发使得牛奶制品的市场需求猛增,罐装牛奶、炼乳被用来改善士兵的营养失调问题;各国的农业产区纷纷响应号召,大量生产乳品罐头;战时大批妇女外出工作也使得母乳喂养大范围减少,婴儿的牛奶消费日益增长。加之这
一时期也正是营销学和广告宣传学出现的时候,三者的结合,将牛奶塑造成了一种“完美食物”。1906年,美国通过第一部《食品和药品法》,包括牛奶在内的食品、药品有了统一的质量检验标准。1943年又通过立法,专门拨款开展学生餐和学生饮用奶计划。1954年,时任法国国民议会主
席的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宣布:每个小学生每天将可以享受一杯加糖牛奶,好让他们“读书更用功,身体更结实、强壮、充满活力”。日本政府从1964年开始,要求每所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午餐中,必须包括牛奶。1961年国际牛奶联合会(即IDF)将每年5月第三周的周二定为“国际牛奶日
”。——摘编自武锐、邸笑飞《被神化的牛奶》等(1)根据材料,指出牛奶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牛奶流行的主要科技成果,说明牛奶在哪些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天花是在全球流行了3000多年
的传染病,大约于1世纪传入中国。至迟在16世纪中期,中国人发明了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这一发明本质是令接种者感染一次轻微天花而获得免疫,体现了“不治已病治未病”“以毒攻毒”的中医理念。明清时期已经有几十种痘科专书,还有以种痘为业的专职痘医。清朝还设立种痘局,并有
专职官员管理出痘人的隔离情况。人痘术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在当时是世界领先的发明,流传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伏尔泰认为这是“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18世纪,人痘术传到英国时,一开始遭到了比较大的责难和
反对。整个18世纪的欧洲因天花导致的死亡人数非常多。18世纪末,英国医生詹纳经过不断的观察和实验,从牛痘脓包中取得痘浆接种到人身上,发明了简便安全的牛痘接种法。1805年,牛痘接种法由菲律宾转传至中国澳门,渐
布全国。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科学家齐长庆在实验室制成此后为中国人长期使用的牛痘苗“天坛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大力推广全民种痘,并不断提高痘苗质量。——摘编自孟庆云《从即毒消灾到种痘免疫——种痘术的发明及传播》等(1)根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痘接种法发明与推广的特点及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牛痘接种法发明的背景。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变化(节选)时期饮食文化特色先秦时期贵族饮食有“八珍”之说,对用料、烹饪、数量、餐具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士大夫之下“不以鼎
食”。秦汉时期外来食物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扁豆、大葱、大蒜登上国人餐桌,炸油饼、芝麻糊、烧饼等受到热捧。隋唐时期士人任官或升迁举办“烧尾宴”招待亲朋同僚,意指“鲤鱼跃龙门,烧鱼尾高升”。唐诗中还大量提到西域胡家
酒店和胡姬。两宋时期“北麦南稻”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烧饼、饺子、包子、刀削面等散布于江南市镇,通宵达旦沿街叫卖。元明清时期忽必烈力主的“涮羊内”火锅风行全国,“乳扇”也由蒙古大军带到大理:朱棣迁都后,实现了“南京板鸭”与“北京烤鸭”的混搭。美洲马铃薯
、玉米成为底层国人充饥的主食。顺治、康熙时代的“满汉全席”则将中华饮食文化推向新高度。——摘编自王学奏《中国饮食文化史》材料蕴含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诸多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所拟论题明确,阐述史论结合,言之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