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540.000 KB
  • 2025-01-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doc,共(9)页,540.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81918a6fd3a767942a85c718c019fd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考试时间:8月19日9:00-11:00】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历史试卷命题人:夏仁贵税光华胡新荣罗凯审题人:昆一中历史审题小组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

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迨至春秋,无论东土叔夷钟铭文“处禹之绪”,《诗经·鲁颂·閟宫》“缵禹之绪”西土秦公簋铭文“鼎宅禹迹”,还是南土姆加编钟铭文“帅禹之

绪”,皆自称据有“禹迹”这反映了当时A.华夏共同体形成和壮大C.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B.古代疆域格届基本奠定D.工具改进推动土地开发2.秦汉王朝行政运作特别注重文书,制定了严密的文式、签署、封缄、传递、保管、转发的规程。据秦令记载,当时甚至对文牍长宽及误差范围、书写行数、每行容字都做了详细规定

。据此可知,秦汉时期的文书行政A.推动郡县制度确立C.造成官员冗杂局面B.为“大一统”提供技术支持D.导致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3.《文心雕龙》是成书于南朝齐末梁初的文学理论著作,刘勰写作本书是为了发挥文章作为“经典枝条”的作用,以达到““五礼'资

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据此可知,《文心雕龙》的写作目的是A.托古改制C.文以载道B.鉴前世之兴衰D.考当今之得失4.某学者曾评论道、”专重田斌······又不计土壤高下,沿各地所收旧数而高下之······而古者均地均赋之义亡矣”成评论针对的是井田制

C.均田制B.土地私有制.两税法5.王安石曾明确提出:“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一部《周礼》,理财居其半,周公岂为利哉·盖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不得不然也。”王安石此言旨在A.继承华夏正统C.摆脱儒学束缚B.恢复三代之治D.减少变法阻力6.苏轼曾写道:“余犹及见老儒先

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基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这反映了A.雕版印刷术日渐普及C.活字印刷术得到推广B.科举制度逐渐

衰落D.儒学地位有所下降7.清康熙时期,人们认为宋朝治政最为理想,开始将朱子学作为官学予以重视,君主与生表、官僚结成师友关系。雍正也尊重朱子学,但使用“公忠”这一概念来阐述君主与上大夫、官僚之间的关系。这一变化反映了A.皇权的绝对化趋势C.满汉矛盾逐渐淡化B.理学成为官方哲学D

.官僚议政权被削弱8.清朝佛山镇共设置了四个文武官员的派出机构:广州府佛山海防捕务同知署、五斗口巡检司、佛山都司署、佛山千总署。这说明当时佛山A.社会较为动荡C.严格实施海禁B.市镇经济繁荣D.行政层级增加9.鸦片战争后,徐继畬说,欧洲人“情性缜密,善于

远思,长于制器,金木之工,精巧不可思议,用水火,尤为奇妙”。姚莹夸赞英国“纺织器具俱用水轮火轮,亦或用马,毋须人力”。这反映了时部分知识分子A.对中国面临困局的反思C.主张实行中体两用思想B.迎合西方列强侵略要求

D.得到统治者的坚定支持10.下表是学者统计的1843年前后中国几种主要出口货物的新旧从量税率比较。货名单位1843年前实征税率1843年新税率浙江丝担23.7330两10.000两广东丝担10.5702两10.000两天蚕丝担4.1436两2.500两各种茶叶担6.0000两2

.500两据亵可知,当时中国A.出口货物的规模将会变小C.在经济交往中处不利地位B.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D.传统小农经济的彻底瓦解11.戊戌变法从变官制开始,康有为指出,“改官制,变选举,可谓之变政矣,未可谓之变法”,因“所谓

变法者,须自制度法律先为改定,乃谓之变法”。该言论旨在A.完善维新派的思想体系C.确立改官制为变革核心B.统一维新派的政治主张D.减少阻力推动变法进程12.民国初年,宋教仁认为,国民党的中心任务不是进行暴力革命,而

是将国民党建成一个政治的心势力,争取国会的多数。若袁世凯将来撕毁约法,背叛民国,到那时,再起来革命不迟。他为当时A.袁世凯认同国民党的主张C.辛亥革命的任务已然完成B.中国应该走议会民主道路D.国民党占据力量上的优势13.1931年12月1日,中华工农兵苏维

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对于资本家的企业和手工业,仍“保留在旧业主手中”的,“由工人监督生产”“尚不实行国有”;商业方面,“不应干涉经常的商品市场关系”。这是A.基于巩固革命政权的需要C.偏离农村根据地发展方向B.受“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D.服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

求14.下表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的变化。开始时间代议机关名称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甘边区苏维埃代表大会1936年3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北省苏维埃代表大会1937年5月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议会1938年11月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参议会1945

年10月陕甘宁边区下辖县(乡)将参议会改为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变化A.受到了西方代议制度的影响C.是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B.是华共对自身建设的需要D.是当时革命形势发展必然15.右图为翁逸之于1955年创

作的宜传画《同劳模学习,向劳模看齐!》,画中,在工厂的光荣榜前,-位推着自行车的工人师傅,正在看着上面的劳模介绍,这十作品反映了A.中国传统文面的艺术特点B.欧美流行画风影响中国绘画C.社会主义制度激发建设

热情D.劳动工人争当先进蔚然成风16.1985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在天津举行。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行厂长负责制,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实行工资总额随同经济效益浮动等政策措施。这些措施A.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深人C.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完成B.

加大了国家计划管理力度D.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7.公元1-3世纪埃及的秘书文献有一个特点,都运用了许多希腊字母和很多世俗语符号,这被视为老科普特语。这种文字系统的改进非常普遍,以致早期的基督教作家都开始使用这种文

字体系,他们把世俗语符号限定为7个再加上24个希腊字母。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A.亚历山大帝国对后世影响巨大C.文化符号的稀少推动化交融B.文明一体化是早期文明的特征D.埃及文明成为早期文明的中心18.公元313年米么敝令后,基督教界逐步在罗马帝国中形成国中之国

,罗马逐步变成上帝之城的对立面和遗对象,古典传统文化的信仰者被视为“异教徒”。从长时段看,这种历史趋势导致罗马帝国走向分裂灭亡C.使宗教世俗力量斗争复杂化B.形成基督教权一家独大局面D.不利于古典文化的长期保存19.1541-1582年间,英国的粮食价格上涨了240%

,而在过去的140年间,工资才提高了160%。到18世纪末,工资也是最后才得以提高。这一事实可用来说明当时A.贵金属货币的升值提升了粮价C.谷物法的颁布维护了贵族利益B.农场变成牧场影响了生产方式D.工资问题推

动产业结构的转型20.下图为16世纪至17世纪“西欧小麦价格指数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总体趋势的原因是A.早期殖民扩张白银流人西欧C.三角贸易导致黑奴涌入欧洲B.西欧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食物交流21.在欧美等地,1787年,

矿工的日劳动时间仍只有8小时;到1842年,就延长为12小时。有的地方的劳动时间甚至长达14小时。而在生产旺季,工作18小时也很普遍。据此可以推知,工作时间的延长A.直接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生C.有利于休闲娱乐行业的发展B.反映国家间市场竞争激烈D.迫使轮班

工作制得到推行22.林肯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中宣布:“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这一宣言A.使黑人奴隶获得平等公民权C.延续了1787年宪法的精神B.其影响仅限于发生叛乱的地区D.有

利于联邦政府扭转不利战局23.右图为1928-1938年德国655家证券交易所公司中犹太管理人员数量的变动趋势。据此可知当时A.德国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B./二战爆发使犹太人大量逃离C.大危机使德国经济不断恶化D.垄断组织

掌控国家经济命脉历史·第5页(共8页)24.据保守估计,二战中苏联死亡人数达2000万。在苏联人的眼中,正是由于英国和美国延迟增援欧洲第二前线,没有减轻德军对苏联造成的压力,才使苏联的损失加剧、苏联领导人也对美国

的动机持怀疑态度。苏联人上述印象的形成A.推动了战后苏联对东欧的控制C.成为两大阵营形成的重要诱因B.导致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D.使苏联在冷战中占据道义优势二、非选择题(25题14分,26题13分,27题13分,28题12分,

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从春秋战国起,直至明清之际,海贝一直作为云南主要的法定货币。携中外史书记载,南亚和东南亚一带不仅盛产海贝,而且长期以海贝作为货币使用。在长期使用海贝的过程中,东南亚、南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贝币市

场,这个市场就是云商海贝的供给地。明清交替之际,欧洲殖民者将印度洋的海贝经欧洲运到同样使用海贝为货币的两非,先是用海贝交换当地的奴隶,后来交换当地的棕榈油,从而导致印度洋海贝供不应求。当孟加拉湾的贝币价格直上云霄之时,云南的贝币

相对白银和铜钱而言实际是在贬值,因此海贝输入云南不再有利可图,在云南流通了两千多年的贝币因不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而完全卸去了作为货币的社会功能。-据杨斌《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云南贝币使用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云南贝币体系瓦解的原因。(8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英国占领香港地区共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利用两次鸦片战争的机会,武力夺占香港岛和南龙龙半岛。1842年8月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其第三款规定:“将香港一岛络予大英国君主及嗣后世

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第六款规定将南九龙半岛由永租改为割让,“并归英属香港界内”。英国占领香港的第二步,是利用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的机会,于1898年6月9日遥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

条》,强行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及大小二百多个岛屿(今天统称“新界”),租期为99年-摘编自余绳武、杨诗浩《中英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问题》材料二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人民从来不承认三个不平等条约。断中国成立初期,迫于国际国内形势,以毛

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坚持的方针是“暂时不动香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六七十年代,党中央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经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以前维持现状。”1981年初,邓小平指出:“香港问题已摆上日程,我们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方针和态度。”事实上,他巴经形成对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

和大体构想,这就是把“一国两制”原则首先用于香港通过谈判,中英签署联合公报,中国最终在1997年7月1日,实现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摘编自萧冬连《中国解决香港问题的始末》(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

括近代以来中国政府应对香港问题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中国解决主权问题的因素。(7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16-17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人们打开了一扇认识“自我”的窗口。机器和工厂大量出

现,庄园体育、乡村体育随农村人口一同进入城市,“身体”获得解放的普通人有了娱乐时间。当时的狂欢节流行绕圈赛、赛马和竞走比赛,体育成为“去身份化”的大众项目。17-18世纪,学校引入打猎、游泳、熙山、赛跑、跳跃等体育活动。进入19世纪,学校加入更多项目,建立起“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母段

的教育”的新观念。我国古代没有“体育”的概念,它作为专门术语是在甲午战争之后从日本引入的。当时常与“体操”混用、1912年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提出“体操课应注意兵式”,即军事训练。北京四存中学每周安排2学时体操课。1923年,中学课程中的“体操”

改称“体育”。中国大众传媒广泛报道各类体育活动,其价值主要定位在“增强体质健康”与“为国增光”。-摘编自昊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等(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中、欧体育的生要差异。(8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体育诉代化的

主要背景。(5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认识知评价争女革命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党之初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的认知遵循阶级革命逻辑,把辛亥革命判定为一次典

型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通过揭露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时代条件的局限性,来剖按亥单命失败的深层原因、论证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掌握革命领导权的历史必然性。第二阶段从改革开放以来至党的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

对辛亥革命的认知逻辑随着时代主题、工作重心、斗争要求的变化而转移,阶级革命话语淡出,民族复兴意蕴凸显,辛亥革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功绩被重新挖掘。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的

认知遵循民族复兴逻辑,把辛亥革命看作近代以来民族复兴运动中一次伟大而艰苦的探索。-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党史教程》等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辛亥革命提出一个评价性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清楚、逻辑明晰)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