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北省承德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语文含答案.docx,共(13)页,47.83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6ca2676313060852fce94a8df0463e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河北省承德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现代戏作为戏曲艺术的一个概念,据现有文献,可知其最迟在1955年就已经被使用。随着现代戏的成熟和观众对其
的接受,我们对现代戏进行综合解读,可以发现现代戏具有以讴歌、赞扬和描绘光明前景为主基调,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的鲜明特点。文艺有着歌颂和暴露的书写态度问题,作为关注现代历史和生活事件的现代戏,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抗日战争、阶级矛盾严重时期,显然对敌人的残忍、奸诈、恶行要暴露、鞭
挞,对伟大的战士、人民要讴歌赞扬,以激发起群众昂扬的斗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938年,毛泽东观看秦腔传统戏《升官图》和《武家坡》时,发现群众非常喜欢,热情很高,就对时任边区文化协会副主任柯仲平说:“你看秦腔这种形式,群众这么喜欢,如果换成抗日的内容
,就成为革命的戏了。你看我们是不是应该搞?”随后柯仲平组织落实,上演了由马健翎创作的革命现代戏《好男儿》和《一条路》。看完这两出戏,台下观众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八路军救国爱人民!”抗日斗志和爱党之情得到激发。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现代戏被要求“反映当前社会主义革命和社
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斗争,同时也要反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各个阶段的革命斗争历史”,此外“革命群众迫切需要的,是工农兵成为舞台上的主要角色,而且显示出他们顶天立地、叱咤风云的伟大气魄的现代戏”。基于这样的现代戏创作原则与方向,显然需要更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用歌颂的态度对待过去先烈进行的艰苦卓绝
的革命斗争和当今人民群众热火朝天地投身社会建设。在现代戏中,英勇、智慧的人民群众总能够通过战胜困难心想事成,如以婚姻问题为题材的《李二嫂改嫁》和《倒霉大叔的婚事》,前者成功塑造了通过自身的追求进步和群众的帮助喜结连
理的李二嫂和张小六的形象,后者讲述了热爱生活、遇挫不馁的常有福和心地善良、爱憎分明的魏淑兰战胜阻碍终成眷属的故事。这类现代戏让人民真正成为舞台的主角,且对他们大胆追求个人幸福予以赞扬。以在抗日战争中为抗日先后献出六位亲人的邓玉芬为原型创作的评剧《母亲》,以悲壮之美塑造了一位身份
平凡而为抗日做出巨大牺牲的英雄母亲,讴歌了平凡的人民群众所具有的伟大爱国情怀。以反映浮夸风、瞎指挥的“大跃进”事实而创作的现代戏豫剧《谎祸》,塑造了生产队长李百锁坚持实事求是、绝不弄虚作假而遭到悲剧命运的普通共产党员形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左”的错误
给人民生活造成的触目惊心的苦难,但主体还是以歌颂人民智慧和党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且在结尾暗示了生活的光明与希望。现代戏虽然是以现实生活和事件为题材进行创作的剧目,但绝不是要以自然主义的态度把原始状态搬上舞台,单纯地展示生活中的幸福、美好
或苦难、丑恶,而是要经过作者的深入生活的体验,坚持用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的创作手法,通过讴歌崇高、赞扬真善美、给人以生活艰辛之后就是希望和梦想的实现,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是基于这样基本的创作原则,才使得现代戏无论是讴歌英雄
,还是描绘普通人民的生活艰辛,都能给人以正能量之美,让人坚守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追求。现代戏作为独立的戏曲艺术类型呈现出其独具的审美特征,不仅是社会和观众的需要,亦是其延展戏曲艺术生命的必然。当然,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而创作的现代戏,可能会为观众创造更多的
美学享受,观众亦可于现代戏的审美欣赏中感受到时代的律动。(摘编自李志远《现代戏的美学特征探析》)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评剧的影响力有些下降,发展面临重重考验。这是因为评剧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能力整体下降造成的。这其中或许包括剧院体制机制变化、
编剧人才缺乏、青年演员断层等多方面原因,但归根结底,造成的结果就是以现代戏见长的评剧,失去了自身的根本优势。因此,新时代评剧振兴的关键着力点,仍然是现代戏。加强现代戏创作,首先要向本剧种的深厚传统学习。110年的评剧,无论是古
装戏还是现代戏,无论是改编剧目还是移植剧目,都有大量典范。国家京剧院导演李学忠就曾称赞:“《杨三姐告状》永远是我们的教科书。没有大制作,没有大投入,却有大产出。”还有《花为媒》《三请樊梨花》《红丝错》等剧目,充分显示出评剧作为
全国五大剧种之一的深厚底蕴,都值得今天的评剧人常学常新。另外,也要向兄弟剧种的开拓创新学习。现代戏创作已经日臻成熟,各剧种都不乏成功之作,也总结出一些普遍性的经验共识,比如:现代戏的题材不能狭窄化为当代题材;“现代化”和“戏曲化”并不矛盾,其在内容和思想层面上的现代化,
不应妨碍其在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段上的戏曲化;要用心描写英雄人物,写出人物个性化的言行特征和心理世界……现代戏需要敏锐体察时代发展趋势和人情世态变化,浸泡到生活深处,“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而这正是评剧的优势所在。(摘编自杨晓华《振兴评剧现代戏仍是关键》)1.下
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戏需要关注现代历史和生活事件,要暴露鞭挞阴暗面,讴歌赞扬正面的人和事。B.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现代戏顺应时代要求,侧重描写人民热火朝天的劳动生活。C.以现实生活和事件为题材创作的现代戏,要坚持现实主义手法,给人以
正能量之美。D.现代戏要敏锐体察人情并浸泡到生活深处,先人民忧患而忧患,后人民欢乐而欢乐。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戏若能用传统戏曲的瓶子装现代生活的酒,就定能激发群众昂扬的斗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B.现代戏要紧跟时代步伐,站在人民的立场,让人民
成为主角,用歌颂的态度去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C.现代戏具有浓郁的为人民而创作的主旋律色彩,不仅是观众的娱乐形式,也是非常好的教育载体。D.现代戏如果能向本剧种的深厚传统学习,向兄弟剧种的开拓创新学习,就可能会展示出自身的优势。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代戏的一项是()A.
京剧《智取威虎山》,讲述了我军某部团侦察排长杨子荣改扮成土匪打入威虎山,最终与追剿队联手歼灭匪众的故事。B.评剧《窦娥冤》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相结合,讲述了古代一个女子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奇愿一一实现的故事。C.豫剧《小二黑结婚》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民兵英雄刘二黑与同村少
女小芹相爱,遭到迷信思想严重的双方父母反对的故事。D.川剧《情怀》,是由潼南戏曲协会与县检察院联手创作并演出,表现当代反腐题材的戏剧。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现代戏下一个简要定义。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双琴祭梁晓声那两棵
树,是生长极慢的树,其材最适合做琴。那位老制琴师呢,他的经验是,一棵那样的树,只能锯取一段,做成一把音质优良的小提琴。所以他打算用那两棵树同时做两把小提琴,使它们在音质上不分轩轾。琴取于材,材取于树。老制琴师当年亲手栽下的两株小树苗,在十余载里,不但增加着年轮,也像少年和少女渐渐长成
健壮的青年和标致的女郎一样,深深地相爱了。它们彼此欣赏,彼此赞美,永不厌倦地诉说着缠绵的情话。但是,琴还没做,老制琴师却病倒了。他临终前对儿子说:“世人对于任何事物,包括人的才能,总习惯于评论出个孰高孰低。这是由于人心的偏狭导致的愚蠢啊!我有个夙愿,想要制成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以
此向世人证明,世上有些不同事物的美好是同样的。儿子啊,我想做的事我是做不到了,你可一定要替我做到……”后来,他的儿子伐倒那两棵树,锯取了它们各自最好的一段,制成了两把音质同样一流的小提琴。他把琴送到了琴店,郑重地交代:“如果有谁在这两把琴中反复比较、挑选,那么无论他最终选择了哪一把,
都不卖给他。如果有人说它们是同样好的琴,那么可以将两把琴都送给他。如果是两个人,那么一人一把。”有一天,琴店来了两位父亲,带着两名少年。两位父亲是好友,他们是陪儿子来选琴的。两名少年不约而同地看上了那两把小提琴,于是店主取出琴让他们试一试。他们各拉一曲后,都说以他们的耳听来,两把琴的
音质同样优良。为了使大人们相信他们所选的不后悔,他们还毫不犹豫地交换了琴。于是他们幸运地接受了赠予。后来,他们果然都成了“家”,声名鹊起。无论何时何地,他们一直合奏着。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易变的。不久,开始了
他们之间孰高孰低的纷纭众说。水平一样,琴还没有差别吗?没有优劣的差别,还没有好和更好的差别吗?即使两把琴没有差别,他们的演奏风度也没有差别吗?人心一旦发现了美中不足,其实和最初欣赏美时是一样快意的。而寂寞的传媒一口咬住那纷纭众说,推波助澜,好比饥犬叼住了一块腔骨。最后,他们不能再合奏
下去了,只能迫不得已地分开,各自独奏。但他们都是那么眷恋合奏,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合奏才能发挥出他们的演奏天赋。比他们更眷恋合奏的是那两把小提琴。只有合奏的时候,它们才有机会相见。但自从分开后,它们再没“见到”过对方。它们被思念折磨着,
它们的琴音里开始注入了缕缕忧伤,正如苦苦相思着的情人的信上有泪痕一样。然而两位由合奏而独奏的演奏家,心里竟渐渐地相互生出嫉恨来。他们不知不觉就坠入了别人的“阴谋”。他们曾经的珠联璧合引起了别人的嫉恨。别人想要离间他们,想要看他们成为仇敌。结果事情变得这样子
了——倘如他们中谁到某城市演出,那座城市的许多人包括一切媒体,不仅用热情洋溢的方式报导欢迎他的到来;而且还充满恶意地贬低另一个,以证明所欢迎之人备受欢迎;同时证明他们,只有他们对音乐的鉴赏才是一流的……不消说,同样
的情形几乎同时出现在另一座城市。再后来事情变得这样子了:他们中谁到了某座城市,所受的已不是欢迎而是拒绝,更是嘲笑和耍弄。因为按照运算的定理,他们的第二轮巡回演出必定会是那样的局面。终于,他们中的一个心理崩溃了。他摔毁了他心爱的小提琴,跃下阳台,一命呜呼。那时,另一个正
在舞台上演出。他提琴的几根弦,随弓皆断。弦断之际,小提琴发出类似哀号的最后一声颤音……悲剧的发生使人心趋于冷静,对死者的同情超过了人心对其他一切的表现。有同情就有憎恨,有悲剧就有责任。另一个还没来得及从惊愕中悟到什么,已然懵懂地成了罪魁祸首。最后,他疯了。他那一把
琴被换了弦,又摆在琴店里了。然而,无人问津,因为它已被视为不祥之物。只要琴弓一搭在弦上,便会发出号哭一般的声音。是的,那真是一把小提琴在号哭——在为它不幸的爱人而号哭……再后来,店主干脆把琴丢进了堆放破旧杂物的仓房。等到琴师的儿子找上
门来,想要买回那把琴时,耗子已在琴膛里安了家,一窝小耗子刚刚出生,那琴也被咬得面目全非。在秋季午后祥和而温暖的阳光里,这个男人不禁泪流满面……(有删改)6.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制琴师
的儿子为实现父亲遗愿,把琴送到琴店并郑重交代:可以将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赠送给反复比较、挑选的人。B.两位演奏家后来“各自独奏”,还“相互生出嫉恨来”,与他们当初买琴、合奏时的默契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叹惋,也令人深思。C.老琴
师希望能够借助这两把琴来点化、教育人们,小提琴的“面目全非”和他儿子的“泪流满面”,表明他的夙愿未能实现。D.小说把“双琴”喻为一对“恋人”,讲述了它们前世为树、今生为琴的“姻缘”,演绎了一出由相爱相依至分离毁废的悲剧。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八段
画线句在全文结构上起过渡作用:“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紧承上文,“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易变的”则引领下文。B.第十一段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两把小提琴因分离而不能彼此欣赏、赞美的相思之苦和饱受思念折磨的忧伤情状。C.小说在叙述时,“他们”“它们”交替使用,人和物相互穿插交融,灵活地展现
了事件的过程,也暗示了人和物命运的共同性。D.文章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借“祥和而温暖的阳光”,更衬托出琴师儿子的悲痛心情,他既为琴而悲,也为人而悲。8.小说的结局是悲剧性的,造成悲剧的外在原因有哪些?请简述。9.请简要分析文章
标题的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的仲。管仲既用,
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
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
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
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
百余年而有晏子焉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
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
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B.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C.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D.管仲
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鲍叔终善遇之”的“善”指友好地,与《鸿门宴》中“不如因善遇之”的“善”
相同。B.“及小白立为桓公”的“及”指等到,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比及三年”的“及”含义不同。C.封邑,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以领地或食邑,如《史记·晋世家》:“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D.包茅
,古代祭祀时滤酒用的包扎成束的菁茅草。楚王在立国之初,周天子让楚人上缴的贡品,就有这种茅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鲍叔牙宽容大度,管仲因家贫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不
因为这种事情而说他的闲话。B.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后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协同帮助下得以成就霸业,一举国正天下。C.管仲认为鲍叔牙了解自己,比如鲍叔牙知道管仲多次被辞官不是没有才能,而是没有遇上时机。D.管仲执政,善于将祸患转变为祥福,将失败转化为成功,重视事情的轻重缓急,权衡利害得失。13.把文
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2)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14.司马迁是如何评价管仲的?请根据选段内容,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
之。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①。岂有谷城公②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③。谈笑起,两河路。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
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④?快投笔,莫题柱。【注】①韩五:即韩世忠,是南宋时期一位战功卓著的抗金名将。②谷城公:亦称黄石公。传说汉代张良曾于谷城山下遇仙人传授兵书。③骊山母:道教传说中的女仙。传说唐朝李筌曾在骊山下遇一老母
为他讲解《阴符》秘文。④张许:张巡和许远,唐代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的名将。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序言中的“忧边”即交代了此词的写作背景:此时边境有敌军侵犯。B.上片二至五句连续发问,不知何时、未必没有,令人深省,情感激昂。C.“谈笑起,两河路”实写韩世忠在
谈笑中指挥大军、大败金兵的场景。D.下片转入词人对自身经历的叙写,词人登楼远望,内心有着无限感慨。16.简要概括词人思想感情。(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的(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急忙回答问题,他想通过军事强国来达到“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目的。(2)《琵琶行并序》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月抒发别离之情。(3)苏轼《赤壁赋》结尾段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主客在游赏之乐后的忘怀得失、
超然物外的心境。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992年1月18日到2月21日,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武昌,再深圳,继而是珠海和上海,沿途进行视察,并发表重要谈话。一系列充满前瞻性
的论断,奠定了中国崛起的坚定基石。①,一晃就过去了30年。如今我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深受南方谈话思想影响的南中国更是发展迅猛,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广东携手港澳,②,勇立潮头,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打造国
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画卷徐徐展开,一个创新能力突出、发展活力充沛、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湾区正在加快形成。站在南方谈话30周年,回顾南中国这一路的发展进程,广东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开拓者、引领
者,发挥出了排头兵作用。惊涛拍岸,神州璀璨奏佳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止广东,甚至整个中国,春风吹漫天,短短30年,已取得了③的发展成就。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
效果。20.仿照画横线句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格调是个体内在格局情调、生活认知的一种外在表现。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同讲品位一样,讲格调是指艺术家的素养、胸襟、抱
负、学识等的外在表现;对于作品而言,就是要高雅向上,讲求境界。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①。如果说品位强调的是文艺工作者的内在人格魅力的话,格调侧重的就是不同艺术家独特的艺术气质与艺术表现,自成格调需要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之后才
能实现。格调更强调文艺作品直接呈现在眼前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风貌。有②,也必然有一个时代的艺术整体表现之风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艺术风格和风貌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尺尺寸寸于前人,而是必须自立门户、自成一格。换言之,品位强调的是“守
”,③。21.下列句子中双引号用法,和文中画横线词语双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蕴含了深刻的道理。B.根据活动安排,“星火杯——班主任素养大赛”将历时4个月。C.青岛市的“维C行动”旨在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D.好心对待你,你
却要害我!真是“恩将仇报”。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2023年的新年致词中,习近平主席谈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时,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两千多年前,《论语》中也有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患意识深深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直到今日依然在发挥其价值。对于上述材料
,你有怎样的体会与思考?请结合你的感受与思考,完成一篇作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的河北省承德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1~5题答案】【答
案】1.A2.A3.B4.①现代戏是以某个传统民间戏剧为基础剧种,②以现实生活和事件为题材,③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④以讴歌、赞扬和描绘光明前景为主基调,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的戏曲艺术类型。5
.①文章首先指出,现代戏概念的提出和具有讴歌赞扬、描绘光明,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的鲜明特点;②接着从现代戏的书写态度问题和创作原则的角度分析阐述;③最后,总结全文,重申中心论点并展望未来。(意对即可)(二)现代文阅读Ⅱ【6
~9题答案】【答案】6.A7.B8.①“世人”妄评两位演奏家演技的高低;②“传媒”对世人的各种评论推波助澜;③“别人”嫉恨两位演奏家合奏的珠联璧合;④“世人”将悲剧归罪于活着的演奏家。9.①“双琴”是贯穿全文线索,串联起文章的各个情节,见证了两位“少年”的悲剧。
②运用象征手法,“祭”既是指祭琴,也指祭人,意蕴丰富。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全文奠定悲剧色彩。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0~14题答案】【答案】10.A11.B12.B13.(1
)所以命令符合下情就容易实行,百姓所希望的,就顺应着给予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顺应他们而废止。(2)假使晏子还活着,我即使为他执鞭赶车,也是很欣然向往的呀。14.司马迁认为管仲虽是贤臣,但有疑议。管仲没有勉励齐桓公实行王道,反而帮助他称霸;没有发扬君主的美德、匡正君王的
过错、尽到身为臣子的礼节。(二)古代诗歌阅读【15~16题答案】【答案】15.C16.①希望朝廷能够放宽尺度,重用人才,切勿不思进取,错失良机;②自己虽年华逝去,但仍想报效国家、建功立业;③呼吁爱国之士投笔从戎、共赴国难,不要计较个人得失。
的(三)名篇名句默写【17题答案】【答案】①.可使有勇②.且知方也③.醉不成欢惨将别④.别时茫茫江浸月⑤.相与枕藉乎舟中⑥.不知东方之既白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8~20题答案】【答案】18.①时光荏苒②乘风破浪③举世瞩目19.①运用
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②将不断建设与发展中的湾区比作徐徐展开的画卷,③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湾区的变化与发展。20.扬帆起航,时代伟大写史诗。翻天覆地,目光坚定成夙愿。(二)语言文字运用Ⅱ【21~22题答案】【答案】21.D22.①格调与品位的不同之处②艺术个体之风格③格调强调的是“变
”四、写作【23题答案】【答案】略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