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5.653 MB
  • 2024-10-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5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共(18)页,5.65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66600506df48d2deb59b9d6ee8b3c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据记载,周人的婚嫁年龄为“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但至迟在春秋时代,周人的晚婚习俗已开始被早婚所替代。齐桓公曾下令“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一些思想家,如墨子,也竭力主张早婚。这主要是因为A.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B.礼

乐制度遭到破坏C.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D.人地矛盾不断激化【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小农经济以个体小农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扩充军备,增强经济实力,多以行政措施强制早婚,故选C;春秋战国主张早婚,与思想解放关系不大,排除A;主张早婚与礼乐

制度无关,排除B;春秋战国时期人地矛盾没有达到激化的程度,排除D。【点睛】2.流行服饰是一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反映着社会发展变化。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服饰呈现不同的特色。依据所学知识推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特色是

A.等级分明B.丰富多彩C.清新自然D.简朴传统【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处于民族大融合时期,因此其服饰特色是丰富多彩的,B正确,ACD排除。故选B。3.从《明史》所载田赋征收的品目来看,除了小部分钱钞以外,绝大部分是麻布、丝绢和米麦

等;里甲正役中物料的征派,亦多是地方农民的土特产。这一现象A.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B.延缓了社会经济的转型C.体现了重农抑商特点D.导致了税收政策的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除了小部分钱钞以外,绝大部分

是麻布、丝绢和米麦等”“多是地方农民的土特产”等信息可知,田赋征收和里甲正役中绝大部分用实物,很少用钱钞,这不利于社会经济的转型,即延缓了社会经济的转型,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田赋征收和里甲正役中实物征派居多,钱钞占少数,与加重劳的动人民

负担无关,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主要是指重视农业的发展,抑制商业的发展,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税收政策的变化与当朝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有直接的关系,这时期田赋征收和里甲正役中实物征派居多不能导致税收政策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4.7

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A.抑制了土地兼并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答案】C【解析】【详解

】根据“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并结合所学可知,两税法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故C项正确;ABD项并没有涉及到,故排除。5.“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贸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不许片帆入江,一贼登岸”。该时期是A.宋B.元

C.明D.清【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不许片帆入江,一贼登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海禁政策,其中“不许……一贼登岸”应该是防范沿海反清势力,结合所学判断应该是清代,故选D;宋元时期没有海禁政策,排除AB;

明代海禁政策中没有“不许……一贼登岸”的内容,排除C。故选D。6.到了18世纪,玉米和马铃薯在亚欧人饮食中的比重大大提高,支撑着众多的人口。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欧洲的本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

广泛传播B.工业化带来的粮食增长使世界人口激增C.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D.粮食作物是早期亚欧贸易的主要交易品种【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和豆类等物种传到亚洲、欧洲等地,从而改善当地人

民的饮食结构,故选C;玉米等是美洲,不是欧洲的,A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工业化问题,B错误;材料体现物种传播给亚欧人饮食带来的变化,没有体现亚欧贸易问题,排除D。7.据统计,1660年至1688年,英国商船吨位由90000吨逐渐增加到178000吨;17世纪时期,

从英属殖民地进口然后再转口的贸易额增速由5%迅速增加到25%。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海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B.商品进口来源渠道增多C.工业化水平有极大提高D.推动殖民地经济多元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1660年至1688年,英国商船吨位由900渐增加

到17800吨:17纪时期,从英属殖民地进口然后再转口的贸易额由5%迅速增加到25%”,说明这时期英国海外殖民贸易发展迅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故选A;材料虽然提及英国殖民地转口贸易,但并未提及转口商品的海外来源,排除B;当时英国尚未进行工业

革命,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殖民地转口贸易,无法得知殖民地经济发展的状况,故多元发展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严密,排除D。8.19世纪初,英国乡村中的裁缝铺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城市里的成衣商店;靴匠不再做鞋,人们购买从城镇市场运

输而来的各种鞋子;面包师的生意也被城里的面包房挤垮了。这说明()A.交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B.工厂生产逐渐取代手工生产C.传统手工业已不复存在D.工业革命加速全球化进程【答案】B【解析】【详解】19世纪初,英国人的生活受工业化影响明显,成衣店取代裁缝铺,鞋

子主要从市场购买,面包工厂代替了面包作坊等,说明工厂生产在逐渐取代手工生产,B项正确;19世纪初的近代交通刚起步,不足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排除A项;传统手工业已不复存在的说法绝对,排除C项;工业革命加速全球化进程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9.福特的创新是用于汽车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驱动福特

式“创新”的是A.集中规模化生产的需要B.电力技术的广泛运用C.美国的劳动力严重短缺D.标准化生产开始出现【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福特的创新是用于汽车生产的流水线”由“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

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可知,福特在流水线上的创新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应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故A项正确;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偏离题干主旨,故B项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集中规模化生产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劳动力的

严重短缺,故C项排除;标准化生产已经开始,故D项排除。10.1852年,英国在广州的代办米琪在报告中说:“根据我在中国三个不同的省份居留了将近十年的经验…我可以断言,我从未见过一个中国劳动人民穿过一件英国布做的衣服,除了我们家里用的中国仆役而外。”此报告反映出A.英国极力

为发动新战争寻借口B.中国自然经济具有较强抵制力C.米琪在为自己贸易亏损找托词D.英国棉布在中国市场极度匮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我可以断言,我从未见过一个中国劳动人民穿过一件英国布做的

衣服,除了我们家里用的中国仆役而外”可知,此报告反映出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具有较强抵制力,西方洋布并未打开中国市场,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修约是英国极力为发动新战争寻找的借口,与米琪的报告无关,排除A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米琪的报告真实反映出鸦片战争后,西方洋布并未打开中国市场的情况,并非“为自己贸易亏损找托词”,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凭借不平等条约,英国棉布充斥中国市场,并非“极度匮乏”,排除D项。11.有学者研究发现,19世纪90年代后,随着大

批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中国的失业情况却日益严重。有人用“失业之人,如恒河之沙”来形容当时的社会状况。这种现象A反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逐渐趋向于没落B.表明中国的自然经济瓦解速度过于缓慢C.是新旧经济更迭冲击传统社会结构导致D.造成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断减少的局面【答案】C【解析

】【详解】19世纪90年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同时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这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因此导致中国失业人数激增,说明新旧经济更迭冲击了传统社会结构,C正确;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排除A;自然经济瓦解加

速才会导致这一时期失业人数激增,排除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壮大,排除D。.12.“中国近代第一实业家”张謇曾先后多次向当政者提出发展棉铁的主张和设想,他建议以发展棉铁为龙头,大力振兴和发展近代工业。这一主张体现了()A.获取高额利润B.面临外资竞争C.提高管理效率D.创新经营模式【答

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曾先后多次向当政者提出发展棉铁的主张和设想,他建议以发展棉铁为龙头,大力振兴和发展近代工业”可知,张謇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希望得到政府支持,在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竞争中处于有利于地位,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获取高额利润,排除A项;管理效率

与企业管理有关,但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材料与创新经营模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3.“火柴大王”刘鸿生1928年提出华资火柴厂商同业合并的竞争策略,后极力促成火柴业的同业联合,先后组建了“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

”“大中华火柴公司”等组织,实行规模经营。刘鸿生实行这一策略的主要原因是()A轻重工业兼顾发展B.“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出现C.工业化道路已成型D.探索工业强国成就斐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

所学知识可知,刘鸿生主张华资火柴厂合并联合,组建了“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大中华火柴公司”等组织,这样有助于扩大规模,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属于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D项正确;材料中的行业是轻工业,不是重工业,排除A项;“实业救国”

思潮开始出现于19世纪90年代,排除B项;火柴轻工业只是工业化的一部分,不能说工业化道路已成型,排除C项。故选D项。14.近代中国城市中普遍盛行“文明结婚”,其吸收并采纳了西方婚礼中的许多仪式或内容,如新娘穿婚纱,新郎

新娘互戴婚戒等。但中国传统婚礼中许多合理的或国情化的东西也被保留了下来。如婚礼地点不在教堂而在礼堂,婚礼主持人不用牧师而用师长、不拜上帝而拜父母等。这反映出近代中国()A.市民群体的日益壮大B.社会生活习俗变迁阻力重重C.中西方文明的对抗和融合D.民

俗的融合与传承性特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近代中国城市中,吸收并采纳了西方婚礼中的许多仪式或内容,体现融合西方文明;同时保留传统婚礼中许多合理的或国情化的礼俗,说明传统习俗得到传承,D项正

确;市民群体的日益壮大与商业发展有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阻碍社会习俗变迁的力量,得不出社会生活习俗变迁阻力重重和中西方文明的对抗,排除BC项。故选D项。15.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天津卫生总局现行章程》。“清洁道路、养育穷黎、施治病症、防检疫病

”,并颁行相关卫生实施细则,其中包括《卫生办法》、《育黎堂办法》、《时症医院办法》、《扫除科章程》等。清政府这些措施的进步性主要是A.推进城市近代化B.加强政府的管理作用C.体现了法制发展D.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答案】A

【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晚清政府实行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有助于推进行城市的卫生管理,推动近代城市化发展,A项正确;题干并非强调颁布卫生法规对政府管理作用的影响,排除B项;卫生法律法规的颁布有利于近代法制化发展,但并非题干措

施的主要影响,排除C项;清政府制定卫生法规客观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但并非题干措施主要作用,排除D项。故选A。16.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应该允许私有制经济存在”,“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

里,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互为补充的,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手段”。这一思想()A.体现了“左”的倾向B.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C.是对苏联经济模式的突破

D.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做全面准备【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上对私有制经济、自由市场、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是对苏联经验教训的总结,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C项正确;材料中的思想是正

确的,并非“左”倾冒进的表现,排除A项;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础的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排除B项;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未能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做“全面”准备,排除D项。故选C项。17.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毛泽东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

三线,建设三线的重点放在西北、西南地区,“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这一战略旨在()A.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B.增强我国的国防能力C.推进落后地区的发展D.提高人民的生活

水平【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前期,在西方国家敌对、中苏关系恶化的背景下,重点发展西北、西南地区,强调“备战”等,说明三线建设旨在增强我国的国防能力,B项正确;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与国家经济建设的

首要目标为“备战”不符,排除A项;推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并非20世纪60年代前期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排除C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非三线建设的战略意图,排除D项。故选B项。18.“邓小平把人们想疯了的财富定义为人民的合法追求目标。政

府给政策、给条件、给机会,于是财富以及财富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甘泉,而不再是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材料主要表明A.政府改变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作用B.改革开放调动了人民社会生产的积极性C.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完成D.改革开放解决了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政府给政策、给条件、给机会,于是财富以及财富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甘泉,而不再是远在天边

的海市蜃楼。”信息可知,政策的支持激发了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的动力和欲望,表明改革开放调动了人民社会生产的积极性,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作用并未改变;C选项错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至今尚未完成;D选项错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

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未得到解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9.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当时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

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的C.工作重心重新转向经济建设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B项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工作重心重新转向经济建设,故AC项错误。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形成于21世纪初,故D项错误。2

0.罗斯福认为,建筑业是“一个对从水泥到电器等其他行业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的行业”,为此在新政期间大力兴办了以建筑业为主的公共工程。由此可知,当时发展建筑业A.旨在保证公共工程的建设B.有利于拉动国内需求增长C.抑制了其他工业部门发展D.减轻了政

府财政经济负担【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在新政期间大力兴办了以建筑业为主的公共工程”,不但解决了就业问题,稳定了社会,还拉动了与建筑业相关物资的消费,从而也拉动了国内需求增长,故B项正确;公共工程本身就是建筑业,不能说明发展建筑业

是为了保证公共工程建设,排除A项:发展建筑业可以带动其他工业部门发展,而不是抑制,排除C项;新政期间,公共工程是政府投资建设的,发展建筑业实际上是加重了政府负担,排除D项。21.有西方学者把美、英两国1979—1982年的经济

转变称为“从社会主义者向资本主义者的转变”。对其经济举措表述正确的是A.增加政府财政支出B.提高企业所得税率C.削减社会福利开支D.扩张货币刺激通胀【答案】C【解析】【详解】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

进入经济滞胀阶段,为了摆脱经济发展的困境,西方国家纷纷放松对经济的干预,减少福利开支,大规模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因此被称为“从社会主义者向资本主义者的转变”,故选C;ABD选项均属于对经济的干预加强,不符合当时的史实,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79—1

982年”“从社会主义者向资本主义者的转变”,联系所学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史实分析解答。22.如表为二战后美国部分科研机构或职位设立时间表时间名称1946年8月原子能委员会1950年国家科学基金会1957年11月总统科学技术特别助理1958年国家宇航局1962年科学技术办公室该表格说

明,二战后美国A.国家干预继续推行B.科技发展主要服务冷战C.科技发展领先世界D.推动了知识经济的诞生【答案】A【解析】【详解】据表格“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宇航局”等科研机构的设立,说明战后美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用国家力量推动科技进步,A项正确;表格无法得出科

技为谁服务的问题,B项错误;材料没有对各国科技进行对比,C项错误;知识经济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D项错误。23.20世纪80年代,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相的英国政府对各大国有企业和垄断部门进行私有化,主要采取的形式包括整体出售,拆分售股给公司员工和上市三种:2010年,卡梅伦

上台后,英国推动了所谓“二次私有化”进程。这些举措A.激发了市场经济活力B.受到凯恩斯主义影响C.降低了国家财政收入D.推动了第三产业兴起【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撒切尔夫人为了医治经济的“滞胀”,一反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掀

起了私有化浪潮,对各大国有企业和垄断部门进行私有化,其目的是激发了市场经济活力,故A正确;这些措施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B错误;这些措施减少了国家财政支出,故C说法错误;这些措施不能推动第三产业兴起,故D错误。24.1928年初,斯大林连发指令

,要不遗余力的“打击粮食商贩和富农”,“逮捕投机商人和囤积粮食的富农”,用严酷的刑罚惩戒“苏维埃政权的破坏者”,以震慑中农。促使斯大林发出这一指令的主要因素是A.农业集体化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苏维埃

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激化了社会矛盾D.战时共产主义的思想基础仍然存在【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斯大林采用强制手段收购粮食,实际上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余粮收集制的影响,说明其思想基

础仍在,因此D选项正确;此时大规模农业集体化尚未实行,A选项错误;B选项不符合当时苏联史实,排除;C选项不符合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排除。故选D。25.赫鲁晓夫逐步改革农民义务交售农产品的制度,并于1958年最终取消了这一制度,新方法规定由国家用统一的办法向集体农庄收购农副产品。这一做法A.突

破了斯大林模式B.考虑了苏联经济发展实际C.为工业提供更多资金D.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没有“突破”,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取消“农民义务交售农产品的制度”,实施“用统一的办法向集体

农庄收购农副产品”可得出是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调整的结果,源于考虑到苏联经济实际发展的结果,故B项符合题意;苏联实施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故C项错误;题干中没有对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进

行阐释,故D项错误。【详解】26.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8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牟取利润。有学者指出其存在史实错误,理由是当时()A.中国正面临内战全面爆发B.上海已经沦陷为“孤岛”C.处于布雷顿森

林体系的框架下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确立了货币体系【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牵头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中规定美元和黄金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因此材料“1948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牟取利润”的说法

错误,C项正确;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排除A项;上海是“孤岛时期”,从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开始,直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开始结束,排除B项;D项是贸易方面,与金融不符,排除D项

。故选C项。27.《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对“时代”理解正确的是A.造成了美苏冷战局面出现B.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C.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D.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最终确立【答案

】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元的崛起,标志着美国建立了经济霸主地位,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的主要是美苏两极格局,是政治、军事方面的原因。所以答案选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合作28.有学者认为,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是一种实用的而非意识形态的事业,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它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这个条约旨在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C.建立欧洲煤钢

共同体D.建立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联合的第一步是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标志着法德和解。根据材料“它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可判断出是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C选项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属于美国复兴

欧洲计划,主要目的是了防止共产主义在欧洲的扩张,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A选项排除。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属于欧洲联合的第二步,B选项排除。欧盟具有政治和经济组织的双重性质,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29.美国一家公司为打开日本市场,对芭比娃娃玩具作了改进。有日本人说:“我认为这些洋

娃娃不应该像以前那样被认为是美国娃娃。现在的孩子玩的洋娃娃是利卡(一种日本女孩喜欢的娃娃)和芭比的结合。”这一现象反映了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大国B.日本经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很深C发达国家始终主导着世界市场D.经济全

球化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芭比娃娃是风靡全球的玩具之一,产自美国,日本加以改进为本国形象,体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融合,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ABC,排除。30.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奉行“美国优先

”战略,与各国大打“贸易战”,并迫使美国各跨国公司从海外回流本土,实施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一些发达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逆全球化举措,逆全球化趋势逾发明显。这表明全球化进程中A.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B.逆全球化成为国际主流现象C.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已

经形成D.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故A错误;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逆全球化并不是国际主流现象,故B错误;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尚未形成,故C错误;一些欧美大国也采取了一系列逆全球化举措,逆全球化趋势逾发

明显,欧美国家之所以采取逆全球化举措,这是因为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冲击,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31.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图1男耕女织是中国自然经济写照图2美国的旗昌洋行图3: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图4: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请

回答(1)上述四幅图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存在的哪四种经济形式?(2)归纳后三种经济形式对第一种经济形式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3)鸦片战争后图1所示的经济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图3所示类型企业的兴办产生了什么影响?图4所示类型的企业在“一战”期间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的原因有哪些?(5)这

两类企业的发展道路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1)形式: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2)作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并使之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但又千方百计的试图延续它的解体过程;洋务运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一方面瓦解了自然经济,另一方面也对它有一定的依赖性。(3)变化:随着洋沙、洋布等西方商品的输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农村仍占统治地位。(4)影响:洋务企业的兴办,引进了先进技术和设备,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

开端。原因:辛亥革命打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激发了民族资本家投资企业的热情;“实业救国”思潮推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5)问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道路曲折艰难;民族资本主

义工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一直未能独立的发展。【解析】【详解】(1)形式: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中的男耕女织场景体现的是封建自然经济,图2中的美国旗昌洋行代表的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图3李鸿章在上海建立

的江南制造总局属于洋务企业;图4洪盛机器碾米厂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2)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可知,后三种经济形式对自然经济的作用分别为,图2为代表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破坏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使之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的同时,千方百计的试

图延续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图3即洋务运动建立的企业,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图4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一方面瓦解了自然经济,另一方面也对自然经济有一定的依赖性。(3)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随着洋沙、洋布等西方商品的输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农村仍占统治地

位。(4)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兴办近代企业,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外形势、投资条件和动力等方面分析可知,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的原因主要有,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激发了民族资本家投资企业的热情,欧洲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国内“实业救国”思潮、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等。(5)问题:综合以上材料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发展的进程和环境等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道路曲折艰难,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顽强的生命力,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不可能得到独立的发展。32.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过程,也是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1500年前后

,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贡德·弗兰克《白

银资本》材料二“(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

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材料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

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以寻求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请回答(1)1500年前后推动资本主义从欧洲向外界传播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据材料一

指出该事件影响下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2)据材料二,分别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3)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推动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主要因素。【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主要特征:

以欧洲为中心,雏形开始出现。(2)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方式,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到第二次工业革命,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使世界市场完全形成。(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金融组织成立;国际贸易体系建立(或国际贸易准则确立);国际分工(或跨国公司的出现)。(4)欧

美国家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殖民掠夺和扩张等【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500年前后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根据材料“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

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可知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是以欧洲为中心,雏形开始出现。【小问2详解】根

据材料二“(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从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的形式及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不同影响概括。【小问3详

解】根据材料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可以得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金融组织成立;根据材料三“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可以得出国际贸

易体系建立(或国际贸易准则确立);根据材料三“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可以得出跨国公司出现。【小问4详解】本题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欧美国家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殖民掠

夺和扩张等方面回答这一时期推动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主导因素。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