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渝北区、合川区、江北区等七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精准解析】.doc,共(25)页,307.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4f21319335818358484cd2eae3fc9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年重庆市七区高二联考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从人的胰岛B细胞中提取出总RNA,经逆转录后得到cDNA。以c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无法..得到的是()A.胰岛素基因B.微管蛋白基因C.RNA聚合酶基因D.生长激素基因【答案】D【解
析】人的胰岛B细胞可以产生胰岛素,所以其胰岛素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可以产生其mRNA,经过逆转录后可以获得胰岛素基因,A正确;人的胰岛B细胞可以产生微管蛋白,该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mRNA,则经过逆转录后可以获得微管蛋白基因,B正确;人的胰岛B细胞合成了
RNA聚合酶,该过程产生了相应的mRNA,经过逆转录可以获得RNA聚合酶基因,C正确;人的胰岛B细胞不能产生生长激素,因此不能产生与生长激素相应的mRNA,因此也不能产生生长激素基因,D错误。2.图示为人类6个家庭的单基因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系谱图。在不存在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不符合红绿色盲遗传的系谱图有乙、丙、戊和己B.甲、乙、丁中,父亲均携带子代所患遗传病的致病基因C.若6个家庭患同一种遗传病,则致病基因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若己中母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这对夫妇
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2【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甲图:双亲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说明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乙图:双亲正常,但有一个患病女儿,
说明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丙图: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但女患者的儿子正常,因此该病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分析丁图: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但父亲正常,母亲儿子患病,因此该病不可能是伴Y遗传病;分析戊图: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但父亲患病,女
儿正常,因此该病不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分析已图: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但父亲患病,母亲正常,女儿患病,因此该病不可能是伴Y遗传病。【详解】A、据图分析,甲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或伴X隐性遗传病,乙是常染色隐性遗传病,丙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伴X显性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丁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
伴X显性、常染色体隐性或伴X隐性遗传病,戊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伴X隐性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己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伴X显性、常染色体隐性或伴X隐性遗传病。不符合红绿色盲遗传的有乙、丙,A错误;B、若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丁同理,B错误;C、若6个家庭患
病相同,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正确;D、若己中母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或伴X显性遗传病,这对夫妇再生一正常孩子的概率是不确定的,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
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推断各遗传病可能的遗传方式,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将出现运动性失语症B.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语言功能C.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
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导D.传出神经元的轴突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兴奋会向轴突两端进行传导【答案】C【解析】【分析】人类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受损症状:位于大脑皮层的S区----如果发生障碍不能讲话;位于大脑皮层的H
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别人的话;位于大脑皮层的W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位于大脑皮层的V区-----发生障碍,看不懂文字。【详解】A、大脑皮层的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受损将出现运动性失语症,A正确;B、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有语言、学习、
记忆和思维等,其中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正确;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以神经递质(化学信号)的形式单向传递的,C错误;D、兴奋在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故刺激传出神经元的轴突上某一点,兴奋会向轴突两端进行
传导,D正确。故选C。4.生态工程可以帮助我们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B.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同步发展是生态工程的目的C.整体大于部分
之和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D.考虑环境承载力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
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详解】A、据分析可知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A正确;B、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物质循环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
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B正确;C、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C错误;D、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要适
应环境,且生物的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D正确。故选C。5.Bcl-2基因是细胞凋亡抑制基因,可以利用PCR技术检测其转录水平,进而了解该基因与不同胚胎时期细胞凋亡的关系。如图为克隆猪的培育及Bcl-2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流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细胞表示去核的卵母细胞,B细胞表示体细胞B.在早期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提取的总mRNA是不同的C.图中过程X表示逆转录,获得的cDNA可用于克隆猪基因组的测序D.在PCR过程中,(Bcl-2cDNA)/cDNA的比值反映Bcl-2
基因的转录水平【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克隆猪的培育及该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流程,图中涉及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胚胎移植及PCR技术,其中mRNA→cDNA的X过程为逆转录过程。【详解】A、图中A细胞为核移植的受体细胞,
应该为去核的卵母细胞,B为提供细胞核的体细胞,A正确;B、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在早期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提取的总mRNA是不同的,B正确;C、mRNA→cDNA的过程表示逆转录过程,该过程获得的cDNA中没有启动子、内含子等,不能用
于克隆猪基因组的测序,C错误;D、在PCR过程中可检测出cDNA中Bcl-2cDNA的分子数,进而计算总mRNA中Bcl-2mRNA的分子数,从而反映出Bcl-2基因的转录水平,D正确。故选C。6.下面是利用苹果块固定乳酸菌进行的有关实验流程图,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A.将苹果切成小块可以增大相对表面积,有利于固定化乳酸菌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B.步骤③中用无菌水清洗的目的是洗去苹果块表面乳酸菌,使步骤④的结果更准确C.步骤④中设置的对照实验应是用等质量的苹果小块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D.与传统使用海藻酸钠固定细胞相比,用苹果固
定乳酸菌可以保证发酵食品的安全性【答案】C【解析】将苹果切成小块可以增大相对表面积,有利于固定化乳酸菌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步骤③中用无菌水清洗的目的是洗去苹果块表面乳酸菌,使步骤④的结果更准确,B正确;步骤④中设置的对照实验应是用等量的乳酸菌在相同条
件下进行实验,C错误;与传统使用海藻酸钠固定细胞相比,用苹果固定乳酸菌可以保证发酵食品的安全性,D正确。7.下图是对果蝇进行核型分析获得的显微照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染色体形态处于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B.图中共有4种形
态的染色体,雌雄果蝇各含2个染色体组C.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细胞,可抑制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D.采用高渗溶液处理细胞,使细胞更易破裂而便于观察【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图示,表示果蝇核型分析获得的显微照片,共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详解】A、图示染色体形态处于分
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A正确;B、图中共有5种形态的染色体,雌雄果蝇各含2个染色体组,B错误;C、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细胞,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C错误;D、采用低渗溶液处理细胞,使细胞更易破裂而便于观察,D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染色体组成、有丝分裂特点和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相关知识,考生需要根据图中的染色体信息进行分析。8.如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哺乳动物体内某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基因A与a所在的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B.图示细胞的形成发生在哺乳动物的
卵巢中C.图示细胞膜已发生封闭作用,阻止其他精子进入D.图示细胞分裂完成后得到一个受精卵和一个极体【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不
均等分裂,称为次级卵母细胞。【详解】A、图中基因A与a所在的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复制关系的两条子染色体,A正确;B、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形成发生在哺乳动物的输卵管中,B错误;C、受精后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所以图
示细胞膜已发生封闭作用,阻止其他精子进入,C正确;D、图示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在受精后才开始分裂,所以分裂完成后得到一个受精卵和一个极体,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
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次级卵母细胞是在受精后才开始分裂。9.下列有关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素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是极性运输B.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的伸长C.
生长素合成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和叶,由赖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D.生长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能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答案】D【解析】【分析】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韧皮部的非极性运输以及根尖和茎尖部位的横向运输。其中极性运输不受外界
环境因素的影响,一直可以进行,而横向运输会受到光照的影响,会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同样重力也会影响根和茎部位的近地侧和远地侧生长素的分布。【详解】A、生长素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不属于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A错误;B、生长素可促
进乙烯的合成,使乙烯的含量提高,而乙烯对茎段的细胞的伸长起抑制作用,所以高浓度的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抑制茎段细胞伸长,B错误;C、生长素合成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和叶,由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C错误;D、生长素能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这与生长素与靶细胞上的受
体结合后能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有关,D正确。故选D。10.在自然环境中,玉米(2n=20)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靠风力传播花粉。科学家发现,有些甜粒玉米穗上会结有少量非甜粒玉米的籽粒,而邻近种植的非甜粒玉米穗上却不会
出现甜粒玉米的籽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玉米的甜粒和非甜粒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甜粒是显性性状B.做玉米杂交实验的流程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C.测定玉米的基因组时,应测定10条染色体上的全部DNA序列D.玉米地里玉米有高有低,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C【解析】【分
析】本题考查杂交、群落结构等知识点。除了熟记相应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注意玉米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详解】A、因为有些甜粒玉米穗上会结有少量非甜粒玉米的籽粒,而邻近种植的非甜粒玉米穗上却不会出现甜粒玉米的籽粒,说明非甜粒是显性性状,A错误;B、玉米是单性
花生物,故不需要去雄,B错误;C、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没有性染色体,故测定玉米的基因组时,需要测10条染色体上的全部DNA序列,C正确;D、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表示的是不同种群之间的位置关系,D错误。故选C。二、不定项选择题11.科学家布里吉斯经过大量的观察发现,白
眼雌果蝇(XwXw)和红眼雄果蝇(XwY)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在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也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已知含一条X染色体的果蝇(XY、XO)为雄性,含两条X染色体的果蝇(XX、XXY)为雌性,
含三条X染色体或无X染色体的果蝇胚胎致死。关于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A.父本、母本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均发生了基因突变B.母本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C.子代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中不存在Y染色体D.可对子代红眼雄、白眼雌果蝇
体细胞制片后,通过显微镜观察探究原因【答案】BC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白眼雌果蝇(XwXw)和红眼雄果蝇(XWY)杂交产生的子代中,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在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结合题中信息可知,异常的
白眼雌果蝇和异常的红眼雄果蝇基因型分别为XwXwY和XWO,结合亲本的基因型分析可知,异常的白眼雌果蝇(XwXwY)应该是亲本雌果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X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对X姐妹染色体没有分离,产生的基因型为XwXw的卵细胞与正常精子(基因型为Y)
结合形成了受精卵;而异常的红眼雄果蝇(XWO)应该是亲本雌果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X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对X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产生的不含性染色体的卵细胞与正常精子(基因型为
XW)结合形成了受精卵。这种由于染色体数目变化产生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详解】A、根据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此种变异由于母本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B正确;C、
由题目分析,异常的红眼雄果蝇基因型分别为XWO,所以子代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中不存在Y染色体,C正确;D、可对子代红眼雄、白眼雌果蝇体细胞制片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来探究原因,D正确。故选BCD。12.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下面的实验:往4支编好号的试管
中加入0.5mL稀释的新鲜唾液,然后往1号试管加入0.5mL1%的NaCl溶液,往2号试管加入0.5mL1%的CuSO4溶液,往3号试管加入0.5mL1%的Na2SO4溶液,往4号试管加入0.5mL蒸馏水,
最后往每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5mL0.1%淀粉溶液。置于37℃恒温水浴中保温5分钟,然后加入2滴KI-I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l-和Cu2+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B.3
号和4号试管的作用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恒温水浴保持在37℃,有利于酶发挥最大的催化活性D.4组实验保温时间须保持一致,但时间长短对结果影响不大【答案】ABC【解析】【分析】题意分析,本实验中1、2号试管为实验组,3号
试管为条件对照,排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干扰,4号试管为空白对照,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可推测,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l-和Cu2+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l-和Cu2
+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A正确;B、3号和4号试管均为对照,其作用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正确;C、因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左右,因此,恒温水浴保持在37℃,有利于酶发挥最大的催化活性,C正确;D、4组实验保温时间须保持一致,因为时间长短对结果影响较大,D错误。故选ABC
。13.下图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B.①②③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C.c细胞和e细胞一样,都能增殖分化形成d细胞,d细胞分泌
的物质Y为淋巴因子D.Y主要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与Y合成和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答案】AB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体液免疫过程,其中a表示血细胞,b
表示T细胞,c表示B细胞,d表示浆细胞,e表示记忆细胞,f表示吞噬细胞,X表示抗原,Y表示抗体。【详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因此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A正确;B
、①是吞噬细胞识别和吞噬抗原,②③是抗原呈递过程,这两个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B正确;C、c细胞(B细胞)和e细胞(记忆细胞),都能增殖分化形成d细胞(浆细胞),d细胞(浆细胞)分泌的物质Y为抗体,C错误;D、Y为抗体,抗体主要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
;抗体属于分泌蛋白,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其中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是膜性细胞器,D正确。故选ABD。14.实验是研究生物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教材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濒危物种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逐个计数的方式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可以借助实体镜观察小动物C.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照组应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作用D.生态缸是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应向生态缸中补
充一定的光能【答案】C【解析】【分析】1.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虫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采集后用放大镜或实体镜进行观察,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
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数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2.制作生态缸就是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详解】A、种群密度调查时,若调查对象为濒危
物种,由于存活数量较少,可以采用逐个计数的方式,A正确;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用肉眼难以分辨的小动物可以借助放大镜、实体镜观察,B正确;C、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实验组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
的恒温箱中灭菌1h的目的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同时尽可能防止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C错误;D、生态缸是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应把生态缸放在散射光条件下补充一定的光能,D正确。故选C。15.在调查中发现一个家系中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
乙遗传病(基因为B、b)患者,系谱图如下。研究表明在正常女性人群中乙遗传病携带者出现的频率为10-4,且Ⅰ-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Ⅰ-2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a基因的携带者B.一般情况下,Ⅱ-4所怀胎儿的畸形率高于Ⅱ-
2C.甲、乙两种遗传病中甲病更可能为糖元沉积病Ⅰ型D.若Ⅲ-4与人群中正常女性婚配,其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40000【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Ⅱ-1和Ⅱ-2均正常却生出患甲病的女儿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字母A、a
表示。根据Ⅱ-4和Ⅱ-5均正常却生出患病的儿子,可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题意Ⅰ-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可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用字母B、b,据此答题。【详解】A、Ⅱ-2和Ⅱ-4的基因型均为Aa,则Ⅰ-2的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则Ⅰ-2的双亲中不一定是a基因的携带者,
A错误;B、Ⅱ-4的基因型为AaXBX_,Ⅱ-5的基因型为AaXbY,Ⅱ-1的基因型是AaXbY,Ⅱ-2的基因型为AaXBX_,但Ⅱ-4属于近亲结婚,后代畸形率较高,B正确;C、糖元沉积病Ⅰ型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病更可能,C正确;D、对于乙病而
言,Ⅲ-4的基因型是XBY,正常女性中携带者的概率XBXb的概率为10-4,因此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4×10-4=1/40000,D正确。故选A。三、判断题题16.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双缩脲试剂、二苯胺在使用时都需要现
用现配。()【答案】错误【解析】【详解】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和二苯胺在使用时都需要现用现配。双缩脲试剂使用方法是,先加A液氢氧化钠溶液提供碱性条件,再加B液硫酸铜溶液发生颜色反应,故描述是错误的。17.细胞膜在细胞与外界进行能量转换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答案】正确【解析】【详解】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分隔开,故在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该描述正确。18.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和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详解】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NA分子数目相同,但染色体数目(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和染色体行为不同(前者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后者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上述说法正确。19.生长素浓度增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因此生长素与乙烯具有协同作用。()【答案】错误【解析】【详解】协同作用指的是两种激素的生理作用相同,故生长素浓度增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不能称之为协同作
用,该段描述是错误的。20.植物激素是由特定的器官或细胞产生,由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答案】错误【解析】【详解】动物激素是由特定的器官或细胞产生,但植物激素往
往不是由特定的器官或细胞产生,故该描述是错误的。21.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答案】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发现史。【详解】温特的实验中能证明胚芽鞘尖端基部有一种化学物质能进入琼脂块,去除了尖端的胚芽鞘上放置
接触过胚芽鞘尖端基部的琼脂可以生长,可知存在一种化学物质,不能证明进入的方式,故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2.某人的肝细胞与神经细胞形态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mRNA的不同。()【答案】正确【解析】【详解】肝细胞
与神经细胞形态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二者细胞中的mRNA的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该描述正确。23.细胞学说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答案】错误【解析】【分析】1、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
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2、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
一性。【详解】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没有说明细胞的差异性。所以上述说法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的完善,掌握细胞学说的意义,明确
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再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4.ATP与ADP的快速转化,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进行。()【答案】错误【解析】【分析】ATP(三磷酸腺苷)和ADP(二磷酸腺苷)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不是一种可逆反应,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少,但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很快,因此可以保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详解】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酶的催化作用,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才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进行。所以上述说法错误。25.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若细胞为无色透明,可调节通光孔使视野暗一些。()【答案】错误【解析】【分析】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
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详解】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若细胞为无色透明,可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暗一些,而通光孔的大小是固定的,不能用其调节亮度。故上述说法错误。四、填空题26.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遭受到传染病的困扰。请结合2020年春节前
后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及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侵人人体。鼻腔中的黏膜和毛发属于保卫人体的____防线。现已查明新型冠状病毒侵染人体肺部血管壁内皮细胞,而不侵染其他细
胞,原因是不同细胞_____________。当新型冠状病毒侵染肺部细胞后,免疫应答产生的大量效应T细胞涌入肺部,裂解靶细胞,使其病毒释放,释放出来的病毒进而被吞噬、消灭。清除新型冠状肺炎病毒需要依赖于机体的_____________免疫过程。(2)被治愈的感染者,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再被冠状病毒感
染,这是因为机体内产生了________,当机体再次接触冠状病毒时,其免疫系统可迅速将病毒清除,原因是________。(3)在疫情发生时,为减少传播和被感染的风险,此时每个人都应该注意的是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4)自然界中,生物体细胞和病毒之
间不停地博弈,改变着自己也改变着对方,这体现了不同物种之间的____________过程。【答案】(1).第一道(2).细胞膜表面受体(或受体种类)不同(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或特异性免疫)(4).记忆细胞(和抗体)(5).该个体体内的记忆细胞可以迅速
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进而合成大量抗体,及时结合并清除病原体(6).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7).共同进化【解析】【分析】人体的免疫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构成,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巨噬细胞,前两道防线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为非特
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详解】(1)鼻腔中的粘膜与毛发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不同的细胞膜表面上的受体种类不同,所以不同的病毒入侵不同的细胞;清除新型冠
状肺炎病毒需要依赖机体的特异性免疫;(2)被治愈的感染者一定时间内不会再被冠状病毒感染是因为机体内产生了抗体和记忆细胞;再次接触冠状病毒时,机体快速进入二次免疫状态,机体内的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进而合成大量抗体,及时结合并清除病原体;(3)为了减少传
播和被感染的风险,从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考虑,需要佩戴口罩和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4)生物体细胞与病毒之间不同博弈,相互改变,体现了不同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的过程。【点睛】本题以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切入点,考查人体免疫系统的
相关知识,需要学生理解并分清第一道方向与第二道防线的根本区别,并且了解人体应对病毒时进行的特异性免疫与二次免疫的内容与特征。27.湖泊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学家针对某湖泊的生物多样性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底栖动物
、着生藻类在湖泊中的分布格局属于___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2)对底栖动物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各种群数量和分布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3)在某种水禽的繁殖季节,雄禽通过鸣叫这种方式求偶,这所体现的信息传递在
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苍鹭和白鹭在形态特征上极其相似,但是并不属于同一物种,依据是___________。【答案】(1).群落(2).不同季节温度、光照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底栖动物的栖息环境;另一方面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也影响底栖
动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3).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4).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解析】【分析】1、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意义: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
现象;(2)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2、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物理信息是指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化学信息是指通过化学
物质来传递的信息,行为信息是指通过动物的动作行为来传递的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
生物的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同一物种的雌雄生物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交配并且生育出可育的后代。【详解】(1)根据题意这种底栖动物、着生藻类在湖泊中的分布研究,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结果。底栖动物与浮游植物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
的垂直结构。(2)底栖生物的生存、发展、分布和数量变动受光照、水温、盐度、营养条件、海底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季节湖泊温度、光照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底栖动物的栖息环境;另一方面不同季节湖泊中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也会影响底栖动物种
群的数量和分布,所以底栖动物各种群数量和分布具有显著的季节性。(3)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雄禽求偶时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说明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判断生物是否属于同种生物,除了形态结构特征是否相似,还要看自然状态下能否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二
者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苍鹭和白鹭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属于同一物种。【点睛】本题易错点为群落的结构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湖泊中底栖动物数量季节性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栖息环境和食物。28.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由肠道L细胞分
泌,既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同时又能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激素,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回答下列问题:(1)体内的GLP-1水平可以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依据的原理是激素通过_________运输。科学家研制出和GLP-1具有相同效应的药物,该药物起作用的时间显著比GLP-1长,从激素调节的特点的角度分析,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发现,GLP-1还能通过增加胰岛B细胞的数量来增加胰岛素的生成,推测GLP-1增加胰岛B细胞的数量的可能途径为____________。(
3)GLP-1一般只有在高血糖下才能发挥其调节作用,则和直接注射胰岛素相比,给糖尿病患者注射GLP-1能有效的防止出现_____________症状。若出现该症状,应该及时给机体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以快速升高血糖浓度。【答案】(1).体液(或血液)(2).GLP-
1是激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而药物不会(3).促进胰岛B细胞增殖和抑制胰岛B细胞凋亡(4).低血糖(5).葡萄糖溶液【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的激素调节。学生应熟记激素调节的特点及实例,然后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题。【详解】(1)激素可以
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是因为激素需要通过血液运输,故各种激素在血液中都有一定的含量。激素发挥完作用之后就会被灭活,故作用时间短,而该药物发挥作用后可能不会像激素一样被灭活,从而作用时间长。(2)GLP-1可能通过促进胰岛B细胞的
增殖从而增加其数量,或者抑制胰岛B细胞的凋亡,减少胰岛B细胞死亡来增加胰岛B细胞的数量。(3)根据题意GLP-1一般只有在高血糖下才能发挥其调节作用,当血糖低的时候一般不发挥作用,故GLP-1能有效的防止出现低血糖症状。要快速升高血糖浓度,可以通
过口服或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来实现。【点睛】本题属于信息题。学生首先要从所给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知识,且要抓住一些关键词,将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联系,然后从所学知识的角度解题。29.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逐步完善,人类的参与使曾经遭到不同破坏程
度的环境得到了相应改善不同地区采取适应本地区特点的措施,如植树造林、水体污染的治理、生态农业的发展等。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针对盐碱地采用耕作改良等方法进行修复,通过增加植被的___________________
_以提高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在植被的选择上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对某种害虫采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此方法能减轻该种害虫危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地采用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种植大量吸收N、P的水生植物和投放取食藻类的鲢鱼来净化水体,从生物的种间关系分析,这两种治理方
法利用的种间关系分别为______________,前者通过______________而表现相互抑制,后者鲢鱼同化量与藻类同化量的比值往往远小于10%除大量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散失外,还具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地发展生态农业,将水稻与虾、蟹的养
殖相结合将种植、养殖与旅游相结合,使旅游者体验种植与收获的过程,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作为旅游休闲的做法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
_____价值。【答案】(1).种类和数量(2).植被具有抗盐碱性、选择当地物种等(3).诱杀了雄虫,破坏该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导致出生率下降,有利于控制害虫的种数数量(4).竞争、捕食(5).藻类与水生植物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6).取食藻类的
动物除了鲢鱼还有其他生物类群(7).调整能量流动关系,提高能量利用率;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8).直接【解析】【分析】1.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影响。采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细胞比例,就会使很多
雌雄个体不能交尾产生后代,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制程度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高低,一个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可以通过增加生态系
统生物的种类提供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制程度。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能量流经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过程中表现为单向传递、逐渐递减。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包括: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
的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详解】(1)甲地针对盐碱地采用耕作改良等方法进行修复,通过增加植被(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以提高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根据题意,在植被的选择上应注意的问题是植被具有抗盐
碱性、选择当地物种等。对某种害虫采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诱杀了雄虫,破坏该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导致出生率下降,有利于控制害虫的种数数量。(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题目中的水生植物和藻类之间形成竞争关系,二者竞争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鲢鱼与藻类之间构成捕食关系,水生植物和藻类之间的竞争表
现为相互抑制,由于以藻类为食的生物类群不只是鲢鱼,因此根据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可知,鲢鱼同化量与藻类同化量的比值往往远小于10%。(3)丙地发展生态农业,将水稻与虾、蟹的养殖相结合将种植、养殖与旅游相结合,使旅游者体验种植与收获的过程,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生态农业的发展调整了能量
流动关系,提高能量利用率;同时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达到使物质循环再生,使能量多级利用的目的。作为旅游休闲的做法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把握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理解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以及种间关系,能够
运用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意义的知识点分析解决问题,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五、实验探究题30.近段发生的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被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为单链RNA病毒,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据此分
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对该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培养,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2)该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机体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病毒,大致的过程是____________。该过程体现
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3)据报道,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腹泻,使患者体内的血浆渗透压升高,直接刺激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进而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导致尿量减少。(4)为了预防该新型冠状
病毒在人群中大面积传播,科学家在短时间内就研制出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制剂,为检测该疫苗制剂是否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免疫能力,选取30日龄幼鼠若干只,均分为两组,第1组每只注射3mL疫苗制剂,第2组每只注
射3mL_________。两周后,给两组幼鼠注射等量的新型冠状病毒。预测实验结果与第2组对比,第1组幼鼠体内特有的变化是____________。【答案】(1).用活细胞(或活组织、或活胚胎)等活体培养(2).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
,然后抗体再与病毒结合形成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消化(3).防卫(4).渗透压感受器(5).增加(6).生理盐水(7).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为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解析】【分析】病毒进入机体时,会引起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其中体液免
疫可以由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从而形成沉淀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而细胞免疫可以使得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会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从而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把抗原暴露出来。两种免疫综合作用杀灭抗原。【详解】(1)病毒属于高度寄生的生物,培养病毒需要用活细胞(或活组
织、或活胚胎)等活体培养;(2)当病毒侵入到细胞内部,首先会引起机体产生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然后抗体再与病毒结合形成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消化;这一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3)血浆
渗透压升高,会直接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因此感受器兴奋从而开启对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最终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增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得尿量减少;(4)该题的实验目的为“检测该疫苗制剂是否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免
疫能力”,因此自变量为疫苗制剂的有无,对照组中应该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由于第一组小鼠已经注射疫苗制剂,所以其体内已经进行了对新冠病毒的免疫过程,而第二组小鼠属于初次接触新冠病毒,因此第1组幼鼠体内特有的变化是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为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点睛】该题的难点为推测最后一题
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主要是考察了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差别,现总结如下:初次免疫反应二次免疫反应概念机体在第一次接触某种抗原时所产生的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地作出反应,即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特点抗体产生速度较慢,导致免疫过程较慢比初次免疫反应速度快,产生抗体量多,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31.某医师通过对一正常夫妻(Ⅲ)的检查和询问,判断出丈夫家族中有人患甲种遗传病(A、a),且丈夫的祖父母是近亲结婚;妻子家族
中患有乙种遗传病(B、b),且妻子有一个患先天性愚型(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舅舅;夫妻均不带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医师将两个家族的系谱图绘制如图,请回答有关问题:(1)甲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属于______性遗传病;乙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性遗传病
。(2)丈夫的基因型是______,妻子的基因型是______。若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______,女孩患病的概率是______。(3)上图先天性愚型,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______的卵细胞或______的精子与正常的生殖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来。(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为了达到优生
的目的,应该采取的措施有(至少答出两点)①______,②______。【答案】(1).常(2).隐(3).X(4).隐(5).AAXBY或AaXBY(6).AAXBXb(7).1/2(8).0(9).23+X(10).23+Y(11).禁止近亲结婚(1
2).进行遗传咨询【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伴性遗传和染色体变异,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遗传图解,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详解】(1)通过丈夫家族中有人患甲种遗传病是女性,而丈夫
的祖父母正常,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判断出甲种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夫妻双方都正常,但他们有个患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且夫妻均不带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因此乙病为伴X隐性遗
传病。(2)夫妻均不带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丈夫表现型正常,故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妻子表现型正常生了个患乙病儿子,故基因型为AAXBXb。因为妻子关于甲病的基因型是AA,故后代不会患甲病,夫妻关于乙病的基因
型为XBY、XBXb,这样生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2,生女孩患病的概率是0。(3)先天性愚型即21三体综合征患者,是人体第21号染色体多了1条,性染色体正常.所以异常配子可以是精子(23+Y),也可以是卵细胞(23+X)。(4)
通过对上述问题可知采取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隐性基因致病的发病率、进行遗传咨询能根据家族病史进行生育选择,从而达到优生的目的。【点睛】当一个家系图中存在多种遗传病时,一种病一种病研究有助于解题。同时要灵活运用分离定律来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32.某
果园生态系统,苹果树下进行了间种草菇的试验,利用高湿度、低风速等环境条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区别该群落与其它普通果园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2)苹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
的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这种生产模式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功能。(3)草菇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___。长期间种草菇使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能力将会增强,这也是人类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行的有益尝试。(4)
初夏池塘蛙声一片,这属于____________信息,它有利于_______________。(5)苹果小卷叶蛾幼虫是危害苹果的害虫,姬蜂是该虫的天敌。为研究苹果抵抗虫害的机制,某科研小组用丁原醇溶剂分别提取了苹果的挥发物A和
受虫害后的苹果挥发物B,进行相关实验。实验中每组使用两种物质,每组实验随机选取50只姬蜂,观察其对这两种物质的选择情况,结果如下表。实验中的对照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群落的物种组成
(2).物质循环(或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分解者(4).自我调节(5).物理(6).种群的繁衍(7).丁原醇溶剂(8).苹果能产生挥发性物质吸引姬蜂寻找食物;遭受虫害后,产生的挥发物B对姬蜂的吸引力更大,以避免虫害【解析】【分析】生态系
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前者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后者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根据表格分析,实验的因变量是挥发物的种类,因变量是姬蜂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挥发物A和挥发物B
的组的姬蜂数量都较高,且后者高于前者。【详解】(1)该果园生态系统中,在苹果树下进行了间种草菇试验,因此与普通果园群落相比,该群落的物种组成较丰富。(2)苹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
利用,这种生产模式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或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功能。(3)草菇是食用菌,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4)初夏池塘中的蛙声属于物理信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5)根据题意分析,用某科研小组用丁
原醇溶剂分别提取了苹果的挥发物A和受虫害后的苹果挥发物B,进行了相关实验,因此该实验中的对照组中的物质应该是挥发物的溶剂,即丁原醇溶剂;根据表格分析,两种挥发物的实验组的姬蜂都高于对照组,且挥发物B的组高于挥发物A的
组,说明苹果能产生挥发性物质吸引姬蜂寻找食物;遭受虫害后,产生的挥发物B对姬蜂的吸引力更大,以避免虫害。【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照性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点,明确对照实验中对照组
设计的一般原则,能够分析表格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得出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