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docx,共(16)页,240.27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4619a7e4d883f2fa265eb29219e997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树德中学高2020级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图为2015~202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美元)走势图。不考虑其他因素,据此可推断()①2015~2
02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较大波动②2017~2018年,人民币汇率整体下跌,美元升值③2018~2019年,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下降④从总体情况来看,2020~2021年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A.①③B
.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根据图示可知,2015~202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较大波动,①符合题意②:2017~2018年,美元兑人民币减少,表明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贬值,②说法错误。③:20
18~2019年,美元兑人民币增多,表明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升值,中国企业美国投资成本上升,③说法错误。④:从总体情况来看,2020~2021年人民币升值,这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下图反映的是一定时期某种商品供求量(Q)与价格(
P)变化的情况(图中S表示供给曲线,D表示需求曲线)。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下列判断合理的是()。在①受疫情影响,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的需求变化如图①所示②休渔期间,我国水产品供给状况如图②所示③随着5G基站的扩建,各种无线智能设备的供给变化如图
③所示④银行房贷利率上调,对楼市带来的影响如图④所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受疫情影响,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的需求会减少,这符合图①,①正确。②:休渔期间,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我国水产品市场供
给会减少,这符合图②,②正确。③:随着5G基站的扩建,各种无线智能设备的价格保持不变,供给会增加,而图③表示供给不变,价格上涨,故与图③不符,③错误。④:银行房贷利率上调,在楼市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楼市的需求量会减少,而图④表示价格上涨,需求减少,故与图
④不符,④错误。故本题选A。3.一款销量惊人的隐藏人物中性笔盲盒价格高涨至68.8元,盲盒笔比普通中性笔只多了一层包装,价格却多出不止一倍,隐藏款溢价高达14倍,为此,某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告诫消费者盲盒类商品存在交易不公问题
。这表明()①盲盒笔的旺盛需求推高了其价格②盲盒笔的投入大决定了其高溢价③消费者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④消费者应量入为出、适度消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盲盒笔比普通中性笔只多了一层包装,价格却多出不止一倍,隐藏款溢价高达14倍,为此,某市消费
者保护委员会告诫消费者盲盒类商品存在交易不公问题。这表明供求影响价格,盲盒笔的旺盛需求推高了其价格,消费者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①③符合题意。②: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只多了一层包装,价格却多出不止一倍,盲盒笔的投入大决定了其高溢价不合题意,排除②。④:某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告诫消费者盲盒类商
品存在交易不公问题,这启示消费者理性消费,不是适度消费,排除④。故本题选A。4.近年来,国潮经济发展迅速。《2021抖音电商国货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抖音电商国货品牌销量同比增长667%。大白兔香水、青岛啤酒外套、花露水味鸡尾酒、故宫化妆品
……跨界、联名碰撞出各种创意,瞄准消费群体时尚化、个性化、品质化的需求,买"国潮"、晒"国潮"已成为都市年轻人的消费新趋势。这说明()①消费对国潮经济的发展起基础性作用②国潮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③
居民收入的增长决定消费结构优化升级④国潮消费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2021年抖音电商国货品牌销量同比增长667%,表明消费对国潮经济
的发展起基础性作用,①正确。②:跨界、联名碰撞出各种创意,瞄准消费群体时尚化、个性化、品质化的需求,体现国潮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②正确。③:居民收入的增长是消费水平的基础,但不决定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排除③。④:投资、消
费、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排除④。故本题选A。5.2021年1-11月,我国各经济类型企业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增速如下图,从中可以看出()①国有资本竞争力不断增强,巩固了其主体地位②不同所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
中的地位平等③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制度不断巩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根据表格我国各经济类型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增速看出,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制度不断巩固,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③④符合题意。①:公有制是主体,国有经济是主导,①错误。②: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平等,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②错误。故本题选D。6.张载提出“太虚即气”“气化
万物”,强调“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从世界观角度看,下列说法与该观点一致的是()①万理皆出于气,无悬空独立之理②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④气之所
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从世界观角度看,张载的观点属于唯物论。①③:“万理皆出于气,无悬空独立之理”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认为“活火”是世界的本
原,二者均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①③正确。②:“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认为“理”是世界的主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②不符合题意。④:“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认为气能够聚散变化,但又认为其
中主导力量是理,因而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7.“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对恩格斯这句话的正确认识是()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②哲学的阶级性妨碍了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③:“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恩格斯这句话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阶级性的
统一,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①③符合题意。②:该选项的说法把阶级性和科学性对立起来,是错误的,②排除。④:材料没体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8.有人认为,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
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也有人认为,万物皆动,无物常驻。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①前者认为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②两者都承认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③都否定了相对静止的存在④后者认为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材料中前者认为“心不动,万物皆不
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体现无物“不动”,否定了相对静止,后者认为“万物皆动,无物常驻”,否定了相对静止,两者都否定了相对静止的存在,③符合题意。④:材料中“万物皆动,无物常驻”,表明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④符合题意。①:材料中前
者“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认为运动是意识的运动,①说法错误。②:材料中前者“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认为运动是意识的运动,后者“万物皆动,无物常驻”,认为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9.“早岁那知世事
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是陆游61岁时被罢黜家乡山阴第六年所作,面对山河破碎,中原未收,小人误国,诗人郁愤之情喷薄而出
。整首诗歌以愤为诗,诗便尽是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楼船夜雪等景观元素是诗人独特审美思维的基础②借典故追慕先贤,突破了创作规律使作品感人至深③用铁马秋风描述战场画卷,体现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④镜中衰鬓这一意象能动地反映出诗人悲怆郁愤的内心世界A.①③B.②④C
.①④D.②③【答案】A【解析】【详解】①:物质决定意识,楼船夜雪等景观元素是诗人独特审美思维的基础,①符合题意。②:规律具有客观性,突破规律的说法错误,②排除。③:铁马秋风都是与战场关联的物质,用铁马秋风描述战场画卷,体现了意
识的自觉选择性,③符合题意。④:镜中衰鬓属于客观物质,不能反映人的内心世界,④错误。故本题选A。10.在山西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但这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等不得,也急不得。以上
材料体现的辩证法思想是()①“双碳”工作是基于我国客观实际而必须要做的事情②“双碳”工作要全面否定原有碳排放方式以实现突破③“等不得”反映了破解发展与环境资源矛盾的迫切要求④“急不得”凸显了推动“双碳”工作的曲折性和复杂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D【解析】【详解】①:试题限定范围是辩证法,“‘双碳’工作是基于我国客观实际而必须要做的事情”属于唯物论的范畴,①排除。②:辩证否定不是全盘否定,也不是全面肯定,“全面否定原有碳排放方式”的认识错误,②排除。
③:“等不得”反映了破解发展与环境资源矛盾的迫切要求,这符合矛盾观或联系观的要求,③正确。④:“急不得”凸显了推动“双碳”工作的曲折性和复杂性,这符合发展观的要求,④正确。故本题选D。11.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启,这是中国航天员时隔8年再次进行太空授
课。“天宫课堂”是“太空授课”的延续,在中国自主建造的空间站内,进行了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浮力消失实验、泡腾片实验等新环节的展示,彰显了我国在太空探索和航天领域取得的新成就。这表明()①实践活动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具有历史性②时代和实践
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③我国开展航天探测活动旨全面认识太空④作为最基本实践活动的科学实验随认识发展而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天宫课堂”是“太空授课”的延续,这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同时也说明时代和
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①②符合题意。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活动,③错误。④: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④错误。故本题选A12.进入新发
展阶段,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中国40多年改革发展经验、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基础上,对发展理念的全面创新,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了()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②人们对同一对
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③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④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发展理念正是对发展理念的全面创新,表明过去的发展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已不再适合新时期的发展需要,从而表明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而言,要求我们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④符合题意。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①说法错误。②:材
料并未涉及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3.2021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横琴粤澳深度在。合作区的战略定位:“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
新空间、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四个新”战略定位表明()①自在事物的联系通过实践能够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符合需要的新联系③联系是多样的,把握
联系多样性有利于正确认识事物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人为事物的联系,材料未涉及自在事物的联系,故①不符合题意。②:“四个新”战略定位是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主线谋划和展开的,体
现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符合需要的新联系,故②符合题意。③: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对澳门经济、澳门居民、“一国两制”实践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都有重大影响,说明联系是多样的,把握联系多样性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横琴粤澳
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理解其战略意图,故③符合题意。④:由材料可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不是关键部分,不能体现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4.2021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必须坚持
系统观念,立足于流域和城市群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产业集群,促进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我们()①立足于要素的有序性,实现统筹发展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用综合的思维方法实现整体最优目标④重视部分,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
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③:要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立足于流域和城市群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产业集群,促进高质量发展。这要求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
法认识和处理问题,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以实现整体最优目标,②③符合题意。①:立足于整体,而不是立足于要素的有序性,①错误。④:材料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不强调要重视部分和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15.冰与雪是冬奥会的“
灵魂”,奥运赛事对用雪标准的参数要求相当严苛。从2017年开始,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组建了以科研院所、冰雪高校、滑雪场和企业为主体的联合团队,经过几年的艰辛摸索研究,终于研发出适合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的雪务保障一体化解决
方案。这说明()①世界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事物的发展都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互交替的④人们可以创造条件从而突破规律的制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
经过几年的艰辛摸索研究,我国终于研发出适合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的雪务保障一体化解决方案。这说明世界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也说明事物的发展都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①②正确。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而不是二者相互交替的。③错误。④:规律是客
观的,人们不能突破规律的制约,④错误。故本题选A。16.2022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下列选项与“致广大而尽精微”蕴含的
哲理一致的是()①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刘向《说苑》)②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张栻《论语解·序》)③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范晔《后汉书》)④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冯梦龙《东周
列国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致广大而尽精微”既要致力于达到广博深厚的境界,又要尽心于精细微妙之处,反映了量变质变关系。①:“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意思是世间万物如果保住根本就能生长,而一切事情只要符合道义就能成功,强调的是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①不符合题意。②:“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意思是越是深入实践,知识就能不断增长,认识就能不断精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践才越有方向感,反映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②不符合题意。③:“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意思是禁止某事于开端容易,在终结时再救治就很困
难,人都是忽视细微的小事,才导致更大的过失,强调的是量变质变关系,③符合题意。④:“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意思是高大的房屋建筑的建成,不是靠一棵树的木材原料就能做到的;大海之所以辽阔,不是靠一条河流的水注入进来就能形成辽阔态势的,强调的是量变质变关系,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D。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火星探测整个计划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9
年)对第一次任务进行充足准备,包括定立探测目标、技术研发和寻求国际合作;第二阶段:(2009年2020)探测火星环境,所得的数据用作火星软着陆之用。第三阶段:2020年发射火星着陆器并携带一辆火星车,在火星上软
着陆。第四阶段:成立火星表面观察站、发展飞行器穿梭地球与火星、并且建立火星基地供机械探测器进入。此阶段的最终目标是为将来人类登陆火星提供基础,令人类可在火星观察站中观察火星。航天梦是复兴中国梦,航天路是大
国强国路。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伟大的精神。“祝融号”敲开了火星大门,火星上第一次留下了中国航天的印迹。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和伟大的航天精神息息相关。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
航天梦。(1)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原因。(2)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有关知识,说明天问一号在中国火星探测任务中的作用。(3)“航天梦是复兴中国梦,航天路是大国强国路”。结合材料,就如何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列举两条哲学方法论。【答案】(1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要按规律办事,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②我国火星探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严格遵循了事物发
展规律;中国航天人在伟大航天精神激励下,求真务实的积极探索,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我国航天人既遵循火星探测的规律,又不懈追求航天梦,把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使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②中国航天人借助这些先进的认识工具,实现了五个“中国首次”,帮助人类深化对火星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
(3)发展航天事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展航天事业要充分重视量的积累,在关键技术方面要不断取得突破;发展航天事业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考点考查:规
律的相关知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哲学方法论等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公共参与【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
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原因。属于原因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属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可首先调动教材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
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火星探测整个计划共分四个阶段→可从尊重客观规律角度加以分析;有效信息②: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和伟大的航天精神息息相关→可从发挥主观能动性角度加以分析;有效信息③:既科学计划,又
不懈追求→可从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角度加以分析。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我国火星探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严格遵循了事物发展规律。得分点②: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中国航天人在伟大航天精神激励下,求真务实的积极探索,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得分点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我国航天人既遵循火星探测的规律,又不懈追
求航天梦,使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有关知识,说明天问一号在中国火星探测任务中的作用。属于作用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属
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可首先调动教材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是中国航天人借助这些先
进的认识工具,实现了五个“中国首次”→可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角度加以分析。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
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中国航天人借助这些先进的认识工具,实现了五个“中国首次”,帮助人类深化对火星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小问3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就如何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列举两
条哲学方法论。属于措施类主观题,知识要求不具体。解答时,需要考生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对应相关方法论道理加以说明。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我国对火星的探测,主要包括探索火星的生命活动信息、对火星本体的科学研究、对火星内部结构成分分析
、火星的起源与演化→可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角度加以说明;有效信息②: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和伟大的航天精神息息相关→可从意识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角度加以说明;有效信息③:我国对火星的探测的主要任务→可从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角度
加以分析。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得分点②:意识能动作用+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得分点③:主要矛盾+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
,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
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
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加之人类过度索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形势严峻,人类正面临一场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中国既有先进的价值理念,更有务实的行动举措:中国自然保护地制度体系逐渐完善,全国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
群在逐步恢复,利用多学科团队阻止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中国宣布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2021年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召开。这是联合国机构首次以
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会议,体现了中国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信心和决心。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并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对此加以说明。【答案】①联系是客观的,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联系,切忌主观随
性,在事物固有联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②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处于联系之中,人的活动对自然界产生深刻影响。无视人与自然的联系,对自然界认识和改造不当,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有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推
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应对生物多样性危机考点考查:联系的客观性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
度。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对此加以说明。属于说明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属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可首先调动教材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加之人类过度索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形势严峻,人类正面临一场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危机,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探索实践及其成就→可从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联系,切忌主观随
性,在事物固有联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角度加以分析。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联系是客观的,必须尊重客观联系+人与自然处于联系之中,人的活动对自然界产生深刻影响。无视人与自然的联系,对自然界认识和改造不当,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
的关系,才能有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
“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
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简称AVS)工作组于2002年6月成立,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高文担任组长牵头进行科研集体攻关。“当时就是为了
解决我国数字电视企业‘卡脖子’的难题,让相关行业发展不再受制于人。”高文回忆。此后多年,高文带领团队不断跟跑,坚持不懈,具备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AVS应运而生。我国AVS工作组一路攻坚克难,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逐步具备
了跟国际同行并跑的实力。2009年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批准为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采用的三大视频编码格式标准之一。目前,我国第三代超高清视频编码标准AVS3可将广播视频的数据压缩到原来的六百分之一,将监
控视频的数据压缩到原来的千分之一,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我们花了17年时间,让AVS从技术上完成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我国在广电设备领域已走在全球的前面,将引领未来5年到10年8K超高清和VR视频产业的发展。”高文说。我国AVS的发展经历了从跟跑、
并跑到领跑的发展历程。结合材料并运用量变与质变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答案】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注重量的积累,同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
物的飞跃。②我国AVS工作组不断跟跑,坚持不懈地进行科研攻关,做好了充分的量的积累;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得我国AVS实现了跟国际同行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式发展。【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我国AVS的发展考点考查:量变与质变的有
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我国AVS的发展经历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发展历程。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量变与质变的知识对此加
以说明。属于说明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属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可首先调动教材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此后多年,高文带领团队不断跟跑,
坚持不懈,具备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AVS应运而生——可从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角度加以分析;有效信息②:我国AVS工作组一路攻坚克难,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逐步具备了跟国际同行并跑的实力→可从量变达到一定
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角度加以分析。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注重量的积累+我国AVS工作组不断跟跑,坚持不懈地进行科研攻关,做好了充分的量的积累。得分点②:量变达到一定程
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得我国AVS实现了跟国际同行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式发展。【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
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
材料中获取。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