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嫩江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含答案.docx,共(6)页,42.20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2d1955f622201a258dfd91d0ca535c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政治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小题,50分)1.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在自然观上坚持辩证法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把几何与代数学有机结合起来,创立了解析几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要认真学习哲学B.哲学是
“科学之科学”,学好哲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C.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要学好用好哲学D.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的进步,要学好具体科学2.任何哲学都是()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②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③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④社会变革的先导A.①③④B.
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3.“物之生也,若聚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蕴含的哲理是()A.认识具有反复性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D.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4.为了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北京人工
影响天气办公室反复演练人工消雨作业。这说明()A.人们能够能动地改变规律造福人类B.人们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利用规律改造世界5.根据西部的“南北差异”有针对性地选择开发对策,这一做法符合下列哲理()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
物B.整体与部分是不可分割的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6.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从人生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这样强调的原因是()A.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C.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D.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7.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一幅巨大的卷轴画向世界展示中国古老的文化和现代文明。充分体现创
作者对我国传统文化()①坚持“破中有立,立中有破”。②全盘肯定、弘扬传统文化。③“扬弃”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④只有否定传统文化,才能推陈出新。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8.宋代诗人卢梅坡《雪梅》诗云:“梅雪争春未
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首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D.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9.在过去10年里格陵兰冰川融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科学家警告说,这一现象将会导致海平面升
高,并导致世界各地出现更多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暴风雨,而且也会影响到动植物的生长、珊瑚礁的形成、飓风的威力、干旱现象、气流变化以及区域性气候等。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A.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B.人为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
总特征。D.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10.六年来,从应对非典、禽流感、台风、矿难、雪灾和地震的挑战,我国公共危机应急体系由创建到发展,在一次次考验中得到磨炼,在一次次教训总结中不断完善。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聪明的民族,在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这说明()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
性。②认识是客观对象显现自身的过程。③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推动认识的发展。④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11.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推进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农业生产力就要()A.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B.把农业发展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中心。C.对现有生产关系进行彻底的改革。D.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突破旧的观点和客观规律的束缚。12.2013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7周年
。长征是一部壮美的史诗,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前无古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经历,浓缩了革命先辈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顽强毅力和大智大勇,以及在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成长壮大的
强大生命力。从哲学上看,革命前辈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之所以能够保持旺盛的斗志,是因为他们()①在困难和挫折中坚信革命前途是光明的。②坚信精神力量对实践的重大作用。③对待困难和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④认识到实践活动受物质条件制约。A.①
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3.下列能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D.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14.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
至会导致休克和死亡。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氮和乙醚的发现、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无痛手术时代。上述材料说明()①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活动。②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
动。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获得正确认识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5.开源节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使我们能够趋利避害,未雨绸缪,努力让地球上的各种
资源满足人类的基本要求。这种智慧的哲学依据是()A.人类能使客观规律主观化。B.人类能认识和改造规律。C.人类能使自然规律社会化。D.人类对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的把握。16.“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这种说法()A.是正确的,看到了认识的反复性。B.是正确的
,看到了认识的无限性。C.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D.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2010年冰岛火山爆发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映.请回答17----18题17.火山爆发使欧洲许多机场关闭,因此带来这些地区陆路交通的繁忙,有科
学家认为火山喷发还可能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火山爆发()A.是欧洲陆路交通繁忙的内因B.对交通和气候的影响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C.可能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体现了事物间的主观联系D.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是对人类诸多不道德行为的警示18.每一座火山都有自己的个性,对冰岛火山喷发,没有人知道它能喷发多少物质,以及物
质将达到大气层中的何种高度。这强调了()A.火山活动无法预测B.火山活动没有规律性C.火山活动规律具有普遍性D.每一座火山活动的规律都有特殊性19.孟子和王夫子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王夫子提出“气者,理之依也”。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都探究和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D.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20.下面漫画告诉我们()A.要树立创新意识要实事
求是做到不唯上B.任何权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C.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D.认识正确与否由领导说了算21.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哲学依据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C.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D.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
争性之中22.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总结出“高举旗帜,爱党爱国,昂扬向上,开放自信,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继往开来”的精神财富。它将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其中体现的哲理是()A.社会意识不受社会存在的影响B.社
会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C.认识具有反复性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3.温家宝在和北大学子共度“五四”青年节时,与学生挥毫相和: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寄托了总理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对这八个字的
正确理解是()A.既要实现社会价值,又要实现自我价值B.既要树立崇高理想,又要投身社会实践C.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积累直接经验D.既要改造客观世界,又要改造主观世界24.温家宝总理指出,2010年我们要努力工作,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持续
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这里体现的哲学观点是()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D.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25.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补碘会使有些人摄碘过量。作为缺碘地区,市民可以根据
实际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材料体现的哲理有()①做事情要把握度②看问题要力求全面③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④做事情要突出重点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共4个题,50分)26.对公平和效率问题,我们党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从十五大“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到十六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十七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针对我们党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演化过程,有人说:“真理会因人因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13分)27.创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日本动画片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物形象个性化强,要么极其夸张,充满喜剧效果,要么稀奇古怪,充满神秘色彩。中国动画片并非技不如人,关键是缺少创意、想象和个性。我国要推动动画产业的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
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树立创新意识。(1)说明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6分)(2)从哲学上说明我们如何培养创新精神?(6分)28.据《半月谈内部版》报道,两位北京客商想在山东沾化县投资3000万元建
设大型的纺织项目,因该项目建设要毁占大面积枣园而遭县政府拒绝。该县负责人表示,我们需要招商引资实现GDP的快速增长,但我们决不要破坏生态环境的GDP,更不要砸老百姓饭碗的GDP。全县50万亩冬枣园不但是我们生态立县的根本,更是全县农民的“摇钱树”。运用历
史唯物主义观点,说明该县“决不要破坏生态环境的GDP,更不要砸老百姓饭碗的GDP”这一做法的合理性。(10分)29.材料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
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材料二:某班同学深入本县某村,采访村长关于建设新农村的设想,村长说:虽然本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年人均收入还只有1500元,但为了落实中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村委会决定在2010年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的要求,用一年的时间按统一标准改造农民旧房,修建村庄大道,率先建成新农村。(1)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请你从哲学角度提出一个研究性
课题,并简要写出选题的哲学依据。(3分)[例]课题: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哲学依据: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1分)哲学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对村长的设想进行评价?(12分)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政治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
50分)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0分)26.针对我们党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演化过程,有人说:“真理会因人因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13分)答: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由于人们受主
客观因素的影响,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不会因人而改变。(3分)②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2分)真理又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
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分)所以我们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2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主体和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
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党对效率和公平关系认识的演化过程就说明了这一点。(3分)④所以笼统地说“真理会因人因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是不全面的(1分)。27.(1)说明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6分)答:①辩证否定是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
实质是“扬弃”。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2分)②辩证法对现实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对每一种即成形式都是从不断运动中即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2分)③世界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
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这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2分)(2)从哲学上说明我们如何培养创新精神?(6分)答:①要树立创新精神,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312345678910111213CBBDCCACDDAAB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DDBDCCBDBAA分)②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
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3分)28.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说明该县“决不要破坏生态环境的GDP,更不要砸老百姓饭碗的GDP”这一做法的合理性。(10分)答:①人民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要树立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该县政府不要“砸老百姓饭碗的GDP”,体现了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5分)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
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该县政府“不要破坏生态环境的GDP,更不要砸老百姓饭碗的GDP”是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5分)29.(1)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请你从哲学角度提出一个研究性课题,并简要写出选题的哲学依据。(3分)(1)课题如:①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②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2分)哲学依据: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正
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必须努力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等。(2分)(学生从哲学不同角度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设立课题,哲学依据的说明能够坚持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言之有理均可给分。)(2)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对村
长的设想进行评价?(12分)答: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等客观情况来进行。该村人均收入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村长的设想不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
须坚持全面的观点,要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村长把新农村理解为“村容整洁”,是片面的。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村长设想按统一标准改造农民旧房,是违背具体实际的是“一刀切”的
体现;。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重视量的积累,稳步推进,村长设想用一年时间建成新农村是急于求成的表现。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符合群众的意愿和利益,村委会强制改造住房,违背了群众的意愿,损害了村民的利益。(答出其中一
点给3分,能答出4点即可得得满分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