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6)页,88.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29f0628cbd7b2327dbd45aadabcead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永寿县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三字经》中讲到:“夏(禹)传子(启),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主要反映出在夏朝出现了A.社会等级制度B.内服外服制度C.王位世袭制度D.财产私有制度【答案】C【解析】“夏(禹)传子(
启),家天下”等字眼体现的是王位世袭,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社会等级,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内服外服,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没体现出财产私有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商王朝实行内外服制度。所谓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
地区,其君主接受商王的册封,大体服从商王的权威。所以商朝实际上是A.以商国为中心的方国联盟B.以商政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国家C.不同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D.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国家共同体【答案】A【解析】【详解】商朝以直接控制的商国为中心,但能够支配各方国,各附属
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所以商朝是以商国为中心,同时又体现方国联盟,故A正确;商朝尚未建立中央集权制,秦朝是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故B错误;商朝是以商国为中心,外服的附属国要服从商王的权威,并不是部落联盟,故C错误;依据内外服制
度可知,外服地区并不一定与商有共同的血缘关系,故D错误。3.商王通过占卜决策一切政治事务,反映了商朝政治的特点是A.以禅让的方式传承王位B.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C.王权开始在一姓中世袭D.国家已成为帝王的私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商王通过占卜决策一切政治事务”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占卜体现神权,这反映了商朝政治的特点是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故B正确。商朝以世袭的方式传承王位,故A错误。王权开始在一姓中世袭,没有突出神权,故C排除。国家已成为帝王的私产,也没有突出神
权,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商朝政治的特点【名师点睛】夏商时期实行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商代政治的另一大特点是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也通过这一手段主宰国政。4.战国时“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而秦汉以后开启了“布衣将相之局”。这种新现象反映了A.官僚政治秩序稳定B.自耕农阶层的分化C.社会阶层的流动
性D.小农经济的稳定性【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战国时期的“必起于、必发于”说明宰相和猛将的来源是固定的,社会阶层基本上是不流动的,而秦汉以后布衣可以做宰
相和猛将则说明秦汉以后社会阶层是流动的,所以这种新现象只能反映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而非其他的三个选项。故C项正确。5.形成于秦代的以避君讳为核心的避讳制度,至唐宋而臻于完备,至清代达到了极点。这一过程本质上体现了A.礼乐制度日益完备B.
社会风尚的不断进步C.儒家思想地位巩固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封建社会的避讳制度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和君主专制的一项制度。根据材料中的“以避君讳为核心”及其历程中的唐宋完备、清代达到顶峰,结合君主专制的发展历程可以判断,D项正确。A选项礼乐制度在分封制瓦解之后就逐渐退出历史
舞台,B选项说法错误,这本质上是政治问题,C选项与题意无关。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避讳制度6.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A.禅让制B.察举制C.郡县制D.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国一体”属于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特征,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D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A排除;察举制是汉代选官制
度,故B排除;郡县制是秦朝地方制度,与材料无关,故C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点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7.《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荀子》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出西周实行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可知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人口分封给亲属、功臣和先代的贵
族,封他们为诸侯,以拱卫周王室,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答案为B;禅让制发生在原始社会,不是西周时期,A错误;郡县制是从东周的春秋时期出现,B错误不符题意,排除。行省制度是元朝对地方管理的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D错误。8.假如你是一名战功卓著的将军,被周天子分封到齐国任国君,你A.可以不去朝觐周
王B.可以在齐国征派赋役C.不用随从周王去打仗D.不可以建立自己的武装【答案】B【解析】分封制下,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但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定期向天子缴纳赋税,故B正确,其他选项均可以拥有,排除。9.《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
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恩泽贵族B.实现民族交融C.增加税收D.削弱王国势力【答案】D【解析】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
了中央集权,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恩泽贵族只是手段特点,不是最终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民族问题,B选项错误;增加税收的举措是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且推恩令的目的主要是政治目的而不是经济目的,故C选项错误。点睛:A项是误选项,没有理解“推恩令”的真正含义。“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
加强中央集权,通过分封嫡长子以外的诸王子嗣,解决地方诸王权力及土地过于集中的问题。10.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答案】B【解
析】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姓”这个字,分开来就是“女”、“生”,什么样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个什么地方生的)儿子,就得了一个相应的姓。相传黄帝的母亲是住在姬水边上的,所以黄帝就姓姬;舜的母亲是住在姚虚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时候,子并不跟着父亲姓,比如黄帝,就给他的后代
分别赐了12个不同的姓,由此可知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的原因是宗法制走向衰落;分封制在战国开始走向衰落,A选项与史实不符。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与题意无关;井田
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走向瓦解,与史实不符。【考点定位】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1.唐宋通过改革中央官僚机构加强皇权的共同策略之一是A.形成“中朝”的决策机构B.分割宰相权力C.削弱地方权力D.以中书省为最高权力机关【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形成“中朝”决策
机构是汉朝,排除A。唐朝通过设立三省六部制分割宰相权力,宋朝通过设置三司使、枢密使、参知政事来分割相权,唐宋通过改革中央官僚机构加强皇权的共同策略之一都有分割宰相权力,B正确。本题所述在于改革中央官制,而非地方,排除C。宋朝的
最高行政机关是中书门下,排除D。12.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说法本身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选项正确,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说明皇帝与其他人存在等差
别。C说法中的两者没有必然关系。D说法不是材料强调的内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3.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时期两宋明淸比例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A
.实行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促使部分杜会阶层的变动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拨和公平、公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两宋至明清时期科举进士来源近一半来自于平民阶层,反映了科
举制推动了下层社会阶层向上层的流动,故B项正确;平民及贫寒家庭并不是地主阶层,排除A项;“扭转”“完全实现”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D两项。故选B。14.某人为了让弟弟顺利取得任官的机会,故意在分家时,将优厚的部分归于自己,让弟弟取得贫瘠的土地。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能让”,推荐这位弟弟参加政
府的任官考试。这个故事里的选官制度最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A.秦朝B.两汉C.魏晋南北朝D.唐宋【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推荐这位弟弟参加政府的任官考试”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察举制,这一制度盛行于两汉,故B项正确。A项实行军功爵制,C项实行九品中正制,D项
实行科举制,均排除。点睛:解题此题的关键是“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推荐这位弟弟参加政府的任官考试”;从分析出这是以品行为标准的选官制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这种制度,在分析出是哪个朝代。1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
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答案】C【解析】从北宋初期到北宋中期,御史的监察权增强。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也是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A项“相位之争”、D项“基本对等”错误,B项开始改变是是西汉武帝时。【考点定位】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斗争。16.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
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B.防止出现地方割据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元朝
行省疆界有意打破按山川边界划分地方行政区域的传统,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使各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以利于中央的控制,故选择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
治制度的演变•元代行省制度。17.明清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A.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
构C.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D.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答案】C【解析】【详解】明代废除了丞相制度,皇权较前代有所强化,故排除A项;内阁是皇帝的顾问咨询机构,不是中央一级正式机构,没有决策权力,故排除B项;内阁可以对皇帝的诏旨拒绝草拟,可以拒绝重拟,说明内
阁对皇权存在一定的制约,故选C项;内阁是皇帝的顾问咨询机构,没有正式地位,权力不可能高于皇权,故排除D项。【点睛】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然而它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职权范围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
司。18.有明一代,皇帝经常怠政,甚者如嘉靖二十年幽居深宫不问朝事。但即使如此,国家机关也能正常运转,维持帝国统治。这是因为A.皇帝暗中监视朝局B.官僚结构完整系统C.宰相代为监理朝政D.儒家教化民众自觉【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明帝国的有序运行在于官僚系统的有
序进行,如内阁掌握票拟权、司礼监秉笔太监掌握批红权、六部负责具体的政务执行,因此B正确,AD排除;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C排除。故选B。19.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
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A.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挑战B.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C.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强化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刺史原来职能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后来逐渐转变为州牧,可见刺史监察职能转变为地方行政长官,其监察地方的职能逐渐被弱化,B项正确。材料反映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与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不符,排除A。由材料可知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弱化,排除C。东汉末年“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
于一身”,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削弱,排除D。20.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C.中书省→
门下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最后交由六部中的工部具体负责,因此C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所学史实,排除。故选C。21.某班同学在看了《毛泽东点评历
代名相》后,对丞相制度进行了探究,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A.丞相制度经历了一相—多相—废相的历程B.丞相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有所限制C.丞相制度的存废与皇帝制度同步D.丞相制度废除,使君主
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答案】C【解析】【详解】丞相制度的存废与皇帝制度不同步,明朝废除宰相制度,但皇帝制度仍然存在。C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22.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毁天下城郭;刘邦建立汉朝后,要求县以上的治所一般均须筑城。两位
皇帝,一个“毁城”,一个“筑城”,看似矛盾,但其意图均在于A.发展商品经济B.承认土地私有C.巩固中央集权D.抑制诸侯势力【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中“秦始皇下令毁天下城郭”是为了消除六国贵族的势力,巩固统一;“刘邦
建立汉朝后,要求县以上的治所一般均须筑城”,均是为了加强对这些地方的管理,其共同目的都可概括为巩固中央集权,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土地制度及商品经济内容,A、B与题意无关;秦始皇没有分封诸侯,所以说不上抑制诸侯势力,D表述有误。23.《元史
·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御史台的主要职责是A.监察官吏B.征收赋税C.行政管理D.笔录政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御史台主要
职能是监察官吏,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征收赋税,故B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行政管理,故C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笔录政事,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御史台24.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
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C.选拔最优秀的官吏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发展到“自由投考、差额录用”,以考试成绩为取士标准进行选官的科举制度
,推动了读书风尚的形成,促进了中国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A选项符合题意。科举制度并不排除世家子弟,且世家在教育资源等方面拥有优势,B选项错误。科举制按考试成绩选拔官员,不能保证其是最优秀的,C选项错误。科举制在鉴别官员道德水平方面并
没有优势,D选项错误。25.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A.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B.相权的日益加强C.中央官员职位增多D.中央机构的精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为
了稳定、巩固封建统治,明清统治者都采取措施加强君权,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君主专制日益强化。故排除B,选A。CD只是现象,没有揭示实质,排除。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军机处26.明清时期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B.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C.封建制度走向衰落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答案】C【解析】明清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使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
封建制度的统治基础,所以,封建国家统治者必须遏制它的发展,用加强中央集权的方式来扼杀资本主义的萌芽,因此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故C正确,A、B错误;D不是反应的本质问题,排除。27.乾隆帝说:“至于衣服制度,不妨仍其旧俗,
若因归降天朝,必尽用天朝服色,势亦有所难行。尔等习惯自然,一时岂能骤易?且将旧时衣服尽行弃置,亦殊非爱惜物力之道。即朕所颁赐物件,亦止善为收贮,传之子孙,惟来京朝觐,暂时服用。”由此可见,其实行的少数民族政策是A.断发易服B.因俗而治C.改土
归流D.定期朝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至于衣服制度,不妨仍其旧俗”可知,乾隆实行的少数民族政策是因俗而治,B正确;A项断发易服,不符合史实,排除;改土归流和定期朝觐两项在材料中不能反映,排除CD。所以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民族政策28.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后果是()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B.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D.在旅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20世纪的大幕拉开”“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可以看出,这是指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1901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其最严重的后果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9.在
《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A.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款白银二亿两C.增开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答案】D【解析】【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马关条约》签订于19世纪末,这时的资本主义国家已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对外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就是资本输出的一种重要形式。故选D。30.有四位同学讨论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以下是他们的发言,你认为
最准确的一项是()A.同学甲认为鸦片战争是必然的,因为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大量的原料和市场B.同学乙认为鸦片战争是偶然的,因为战争是由中国人民禁烟而引起的C.同学丙认为鸦片战争是必然的,因为清政府政治经济军事全面落后
D.同学丁认为鸦片战争是偶然的,因为中英双方在历史上并无仇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原因的理解。应从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大量的原料和市场这一角度陈述,故选A。二.材料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
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
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材料四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
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2)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3)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答案】(1)世官职;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2)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3)张扬
了“学而优则仕”;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解析】【详解】(1)制度:材料“公门有公,卿门有卿”是对以血缘关系为依
据的世官制的描述。进步性:根据材料“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可归纳出汉代察举制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2)制度:根据材料“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可知是九品中正制。弊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主要体现为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3
)影响:根据材料“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可归纳出张扬了“学而优则仕”;根据材料“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可归纳出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根据材料“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可归纳出科举
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根据材料“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可归纳出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
,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
,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汉书·诸侯王表》材料四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材料一反
映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实行什么制度?其影响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答案】(1)西周疆域辽阔,兵力单薄(
或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2)郡县制。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统一。(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的重要标志。)(3)分封王侯的制度(郡国并行)。影响:造成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4)特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监察、军事等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可归纳出西周
疆域辽阔,兵力单薄。(2)制度:材料是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争论,最后秦始皇决定推行郡县制。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统一。(3)制度
:材料“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体现的是汉初推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影响:材料“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体现的是郡国并行制威胁了中央集权。(4)制度:根据材料“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
书省”可知是行省制。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的特征是行省拥有监察、军事等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33.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与中华民族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紧密相连。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
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情感油然而生。——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材料二: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他还最早表明建立民族国家的问题,于1902年发表的《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转引自《光明日报》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列举《南京条约》中丧失的国家主权。(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析梁启超当时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等概念的时代背景。(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答案】(1)主权: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自主权;(任答2个)(2)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八
国联军侵华中国相继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主要因素:民族危机加剧;先进中国人的引领;社会的近代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加强;国民观念的进步,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追求。(答出2点即可)【解析】【详解】(1)主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割让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
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五口通商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等。(2)背景:结合材料时间及主张可知,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主要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因素: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关于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主要有民族危机加剧、先进中国人的引领、社会的近代化
、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加强、国民观念的进步,对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追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