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天津市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7 页
  • 大小 580.000 KB
  • 2024-10-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天津市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天津市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天津市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天津市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共(27)页,580.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f38df402fbda75d8c0650b536754d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2020学年度南开中学高一化学期中检测试卷注意事项: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S32C12Na23Cl35.5Ca40Mn55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道小题有1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组合

是碱酸盐酸性氧化物A.纯碱硫酸硫酸铜二氧化硫B.苛性钠盐酸纯碱一氧化碳C.苛性钠醋酸石灰石氧化钙D.苛性钾硝酸小苏打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分析】碱是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文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酸性氧

化物是指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A错误;B.一氧化碳不能和碱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错误;C.氧化钙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碱性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C错误;D.苛性

钾就是氢氧化钾,是碱;硝酸是酸;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是盐;二氧化碳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D正确。答案为D。2.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C.利用基

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答案】D【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秸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

质燃料乙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涉及化学反应;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涉及化学反应;C、利用基本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涉及化学反应;D、海水中的水淡

化成淡水,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涉及化学反应;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基本原理说法正确的是()A

.过氧化氢与高锰酸钾反应放出无色无味气体,则过氧化氢显还原性B.有单质参与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D.同一种元素,化合价越高则氧化性越强【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过氧化氢与高锰酸钾反应放出无

色无味气体,该气体为氧气,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由-1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则过氧化氢显还原性,选项A正确;B、同素异形体间的相互转化的反应,有单质参与反应,但其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错误;C、阳离子也可以具有还原性,比如亚铁离子;

阴离子也可以具有氧化性,比如过氧根离子。只有处于最高价的元素才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的元素只有还原性;选项C错误;D、氧化性强弱与化合价没有必然联系,比如氯元素的含氧酸,氧化性顺序是HClO>HClO2>HClO3>HClO4(依次减弱),选项D错误。答案选A。4.下列电离方程

式正确的是()A.H2SO4=2H++S6++4O2-B.NaHCO3=Na++H++CO32-C.Ba(OH)2=Ba2++2OH-D.Na2CO3=Na2++CO3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H2

SO4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A项错误;B.NaHCO3为弱酸的酸式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B项错误;C.Ba(OH)2是强碱,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

2OH-,C项正确;D.Na2CO3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O32-,D项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将NaHCO3电离为Na+、H+和CO32-,要注意强酸的酸式盐,水溶液中完全电

离,弱酸的酸式盐,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离子集合的一个物理量B.摩尔可以把物质的量、体积等宏观量与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离子联系起来C.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近似表示为6.02×1023D.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

】A.物质的量是具有一定数目离子的集合体,是描述微观离子集合的一个物理量,A项正确;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可以把物质的质量、体积等宏观量与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离子联系起来,B项错误;C.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近似表示为6.02×1

023mol-1,C项错误;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D项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中容易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单位是mol-1忽略,认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可近似表示为6.02×1023,在判断时要加倍注意。6

.工业上可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反应制备金属钾,其化学方程式为Na+KClNaCl+K↑。该反应属于()A.置换反应B.复分解反应C.分解反应D.化合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

置换反应,因此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答案选A。7.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CO2→COB.KMnO4→O2C.Fe→Fe3O4D.CuO→CuSO4【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反应类型。【详

解】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可以使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发生氧化反应时元素化合价升高;A.碳元素化合价降低,故A错误;B.氧元素化合价升高,但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直接可以生成氧气,故B错误;C.铁元素化合价升高,故C正确;D.铜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有些反应中,反应物既是氧化剂

又是还原剂。8.下列物质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乙醇B.氯气C.氨气D.碱石灰【答案】C【解析】【分析】电解质为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为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详解】A.乙醇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

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A项错误;B.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项错误;C.氨气的水溶液是氨水,能导电,且氨气是非电解质,C项正确;D.碱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氢氧化钠,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错误;答案选C。9.下列

关于物质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作胃药B.过氧化钠作供氧剂C.氯气制漂白粉D.碳酸钠作食品膨化剂【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碳酸氢钠能与胃酸作用,生成氯化钠、水和CO2,可作胃药,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

.过氧化钠可与CO2和H2O反应生成O2,可作供氧剂,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可制漂白粉,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碳酸氢钠作食品膨化剂,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选D。10.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CO32-、Ca2+、NO3-B.Na+、NO3-

、Al3+、Cl-C.K+、SO42-、Cl-、Cu2+D.Ba2+、Cl-、K+、SO42-【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不能共存,故错误;B.四种离子都无色,在酸性溶液中不反应,能共存,故正确;C.铜离子有颜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

共存,故错误;D.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故不能共存,故错误。故选B。11.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u2++2OH−═Cu(OH)2↓CuCO3+2NaOH═Cu(OH)2↓+Na2CO3B.CO32−+2H+═CO2↑+

H2OBaCO3+2HCl═BaCl2+CO2↑+H2OC.CO32−+Ca2+═CaCO3↓Ca(NO3)2+Na2CO3═CaCO3↓+2NaNO3D.H++OH−═H2O2KOH+H2S═K2S+2H2O【答案】C【解析】【分析】【

详解】A.CuCO3是沉淀,书写离子反应时不能拆成离子形式,A项错误;B.BaCO3是沉淀,书写离子反应时不能拆成离子形式,B项错误C.反应Ca(NO3)2+Na2CO3═CaCO3↓+2NaNO3的离子反应是CO32−+Ca2+═CaCO3↓

,C项正确;D.H2S为弱酸,书写离子反应时不能拆成离子形式,D项错误;答案选C。【点睛】根据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意:氧化物、过氧化物、弱电解质、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沉淀、气体、非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均不能拆分,易电离的强

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拆成离子形式,12.下列试剂的保存盛装方法中,错误的是()A.漂白粉应该遮光密封保存B.过氧化钠应该隔绝空气密封保存C.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D.钠应该保存在汽油中【答案】D【解析】【分析】A.漂白粉的主要成分

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B.过氧化钠与CO2和H2O均能反应C.新制的氯水中存在Cl2和HClO;D.汽油容易挥发且易燃。【详解】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可与CO2和H2O反应生成HClO,HClO见光分解,因此漂白粉应该遮光密封保存

,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过氧化钠与CO2和H2O均能反应生成O2,因此应该隔绝空气密封保存,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新制的氯水中存在Cl2和HClO,HClO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汽油容

易挥发且易燃,因此将钠保存在煤油或者石蜡油中,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选D。【点睛】解答本题是要熟练掌握各种试剂保存的方法:保存依据保存方法典型实例防氧化①密封或用后立即盖好①Na2SO3、Na2S、KI溶液等用后②加入还原剂③隔绝空气立即盖好②FeSO4

溶液中加少量铁屑③K、Na保存在煤油里,Li保存在石蜡里防与CO2反应密封保存,减少暴露时间NaOH、Na2CO3溶液、石灰水、Na2O2固体等密封保存防挥发①密封,置于阴凉处②液封①浓盐酸、浓氨水等置于阴凉处②液溴用水封防燃烧置于冷暗处,不与氧化剂混合贮存,严禁火种

苯、汽油、酒精等防分解保存在棕色瓶中,并置于冷暗处浓HNO3、KMnO4溶液、AgNO3溶液、氯水等防水解加入酸(碱)抑制水解FeCl3溶液中加稀盐酸;Na2S溶液中加NaOH溶液防腐蚀①腐蚀橡胶的物质用玻璃塞

或塑料盖②腐蚀玻璃的物质用塑料容器①浓HNO3、酸性KMnO4溶液、氯水、溴水等腐蚀橡胶②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防黏结碱性溶液用橡胶塞NaOH、Na2CO3、Na2SiO3溶液等13.20gA物质和14gB物质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C物质、3.6gD物质和0.3molE物质,则E物质的摩尔质量为()A.72g·mol−1B.72C.108D.108g·mol−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

律,有m(A)+m(B)=m(C)+m(D)+m(E),利用M=mn计算E物质的摩尔质量。【详解】根据质量守恒有m(A)+m(B)=m(C)+m(D)+m(E),m(E)=20g+14g−8.8g−3.6g=21.6g,M(E)=mn=21.6

g0.3mol=72g/mol。答案选A。14.在下列物质中加入少量水,不能发生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的有()A.钠B.过氧化钠C.氧化钙D.碳酸氢钠【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为放热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为放热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为放热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D.碳酸氢钠与水不反应,D项符合题意;答案选D。

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钡溶于稀硝酸:CO32-+H+=H2O+CO2↑B.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HCO3-+Ba2++OH-=H2O+BaCO3↓C.向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SO42-+Ba2++H++OH-=B

aSO4↓+H2OD.氯化铁溶液中插入铜片:2Fe3++3Cu=3Cu2++2Fe【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碳酸钡为难溶物,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成离子形式,A项错误;B.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方程式为:NH4HCO3+Ba(O

H)2=2H2O+BaCO3↓+NH3↑,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Ba2++2OH-=2H2O+BaCO3↓+NH3↑,B项错误;C.向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硫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为:SO42-+Ba2++H++

OH-=BaSO4↓+H2O,C项正确;D.氯化铁溶液中插入铜片,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离子方程式为:2Fe3++Cu=Cu2++2Fe2+,D项错误;答案选C。【点睛】解答本题时明确反应的意义以及书写方法是关键,离子方程式中,化学式拆与不拆易出错。①易溶于水、易电离的强电解质必须拆

分;②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难溶物、气体、氧化物、单质均不能“拆分”,用化学式表示。16.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溶于水,甲为碱,乙、丙为盐。它们溶于水电离出的全部离子为:Na+、H+、Ba2+、O

H-、CO32-、SO42-,乙溶液与丙溶液混合有气体产生。甲溶液与乙溶液、丙溶液混合分别有白色沉淀A、B生成,其中A可溶于稀硝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NaOHB.乙为NaHCO3C.丙为H2SO4D.沉淀A为BaCO3【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甲为碱,含有OH-,阳离子可能

是Na+或Ba2+,又因为碳酸钡和硫酸钡都是难溶性物质,所以甲应为Ba(OH)2。乙溶液与丙溶液混合有气体产生,甲溶液与乙溶液、丙溶液混合分别有白色沉淀A、B生成,其中A可溶于稀硝酸,则乙为Na2CO3,丙

为NaHSO4,生成的沉淀A为BaCO3,沉淀B为BaSO4。综合以上分析答案选D。17.某城市以“液氯泄漏”作应急预警演习,演习时下列防护措施合理的是()①及时向上风口和地势较高处转移疏散人群;②及时戴上用浓烧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泄露口附近喷洒稀碱液并设法控制氯气泄漏;④及时戴上

用稀纯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⑤就近向地下商场转移。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⑤【答案】A【解析】【分析】氯气有毒,密度比空气大,可与碱或碱性溶液反应。【详解】①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应及时向上风口和地势较高处转移疏散人群,正确;②浓烧碱溶液有腐蚀性,不能直接接触皮肤,

错误;③氯气能被碱液吸收,可以用高压水枪向泄露口附近喷洒稀碱液并设法控制氯气泄漏,正确;④稀纯碱溶液可以吸收氯气,可以及时戴上用稀纯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正确;⑤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应就近向地势高的地方转移,错误。正确的是①③④;答案选A。18.把0.1molCO

2分别通入到下列100mL溶液中,导电能力变化较大的是()A.含0.1mol的CaCl2的溶液B.含0.2mol的NaOH的溶液C.含0.1mol的NH3·H2O的溶液D.含0.1mol的Na2CO3的溶液【答案

】C【解析】【分析】根据反应前后电解质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把0.1molCO2通入含0.1mol的CaCl2的溶液中不反应,导电能力变化不大,A项不符合;B.把0.1molCO2通入含0.2mol的NaOH的溶液中生成碳酸钠,强电解质生成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变化不大,B项不符合;

C.把0.1molCO2通入含0.1mol的NH3·H2O的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铵,弱电解质生成了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增强,变化较大,C项符合;D.把0.1molCO2通入含0.1mol的Na2CO3的溶液中生成碳酸氢

钠,强电解质生成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变化不大,D项不符合;答案选C。19.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S+KNO3+C→K2S+N2↑+CO2↑(未配平)。关于该反应

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还原剂SB.12gC被消耗时,C得到4mol电子C.该反应中所有元素均有化合价变化D.有4mol气体生成时,N原子得到10mol电子【答案】D【解析】【分析】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

比例混合而成的,反应方程式为:S+2KNO3+3C=K2S+N2↑+3CO2↑,反应中S、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详解】A.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作还原剂,A项

错误;B.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12g(即1mol)C被消耗时,C失去4mol电子,B项错误;C.该反应中K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C项错误;D.有4mol气体生成时,生成N214×4mol=1mol,生成CO234×4mol=3mol,N原子得

到10mol电子,D项正确。答案选D。20.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生成物共有六种粒子,Fe3+、NO3-、Fe2+、NH4+、H+、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有18gNH4+被消耗,转移8mol电子B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8C.若有1molFe3+生成,转移电子数约为6.02×1023个D.反应发生后溶液酸性增强【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知,实际发生的反应应为:8Fe2+

+NO3-+10H+=8Fe3++NH4++3H2O。【详解】A.NH4+是生成物,不能被消耗,A项错误;B.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Fe3+,还原产物是NH4+,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8:1,B项

错误;C.生成8molFe3+,电子转移8mol,若有1molFe3+生成,转移电子1mol,转移的电子数约为6.02×1023个,C项正确;D.反应中H+被消耗,浓度逐渐降低,溶液酸性减弱,D项错误;答案选C。2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2Ba(OH)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混合溶液的

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该小组的同学关于如图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4BaSO不是电解质B.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C.a时刻

2Ba(OH)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D.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24HSO电离出的离子导电【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定体积的2B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钡和水,AB段溶液的导电能

力不断减弱,是因为生成4BaSO的溶解度较低,电离出的离子比较少,而4BaSO是电解质,故A错误;B.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越大,B处的导电能力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B正确;C.a时刻导电能力最弱,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离子

浓度最小,所以a时刻2Ba(OH)溶液中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故C正确;D.BC段过量的硫酸电离产生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导致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变大,导电能力增强,故D正确。故答案选A。22.氯水中存在许多微粒,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和结论一

致且正确的是()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B.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氯水中含有Cl2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D.加入NaOH溶液,氯水浅黄绿色消失,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A.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向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O存在,故A错误;B.氯气是黄绿色气体,且有刺激性气味,如果氯水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故B正确;C.盐酸中含有氯离子,向氯水中加入盐酸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故C错误;D.向氯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氯水中的氯分子、HCl都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证明含有次氯酸,故D错误;答案选B。23.LiAlH4是金属储氢材

料,遇水能剧烈反应释放出H2,LiAlH4在125℃时分解为LiH、H2和A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iAlH4适合用作氧化剂B.1molLiAlH4与足量水反应转移4个电子C.LiAlH4在125℃时完全分解,每生成一

个H2分子转移4mol电子D.由以上信息可知,LiAlH4的还原性性比Al强【答案】D【解析】【分析】LiAlH4是金属储氢材料,遇水能剧烈反应释放出H2,反应方程式为:LiAlH4+2H2O=LiAlO2+4H2↑,LiAlH4在125℃时分解为LiH、H2和Al,

反应方程式为:2LiAlH4Δ2LiH+3H2↑+2Al,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LiAlH4中Li为+1价,Al为+3价,H为-1价,发生反应后H从-1价升高到0价,Li和Al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因此适合用作还原剂,A项错误;B.1molLiAlH4与足量水反应转移

4mol电子,即转移4NA个电子,B项错误;C.LiAlH4在125℃时完全分解,每生成3molH2分子转移6mol电子,每生成1molH2分子转移2mol电子,C项错误;D.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反应中LiAlH4为还原

剂,Al为还原产物,LiAlH4的还原性强于Al,D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判断反应中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剂、还原产物以及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是重点也是难点24.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

化还原反应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FeCl2溶液(FeCl3)Fe粉BNaCl溶液(MgCl2)NaOH溶液、稀HClCCl2(HCl)浓H2SO4DNa2CO3(NaHCO3)H2O、CO2A.AB.BC.C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FeCl3与F

e反应生成FeCl2,反应方程式为:2FeCl3+Fe=3FeCl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除杂方法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B.MgCl2与Na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和NaCl,反应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除杂方

法正确,B项符合题意;C.HCl与浓H2SO4和Cl2不反应,不能用于除去杂质,C项不符合题意;D.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NaHCO3,达不到除去碳酸钠中碳酸氢钠的目的,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点睛】除杂时要注意,选择的除杂试剂

只能与杂质反应,且不影响目标气体的量,遵循“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的原则。25.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B.石

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A项错误;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只有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项正确;C、常温下Cl2不与铁反应,加热条件下则可以反应,C项错误;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中生成NaHCO3、Na2CO3的反应都

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B。26.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4gCO2与足量过氧化钠反应,获得2NA个电子B.1molFeCl3制成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形成的胶体中含有Fe(OH)3胶体粒子NA个C.1molK2Cr2O7被还

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3NAD.NA个CO分子与NA个N2分子均为28g【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44gCO2(即1mol)与足量过氧化钠反应,电子转移1mol,获得NA个电子,A项错误;B.Fe(OH)3胶体是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无法计算胶体粒子的数目

,B项错误;C.1mol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为6mol,转移的电子数为6NA,C项错误;D.NA个CO分子为1mol,质量为28g,NA个N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质量为28g,因此NA

个CO分子与NA个N2分子均为28g,D项正确;答案选D。27.在新制氯水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a+、K+、CO32−、NO3−B.Na+、Ag+、NO3−、OH−C.K+、Na+、NO

3−、Fe2+D.H+、NH4+、NO3−、Na+【答案】D【解析】【分析】新制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Cl2、H2O、HClO)和四种离子(Cl-、H+、ClO-、OH-)。【详解】A.CO32−与新制氯水

中的H+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B.Ag+与OH−、Cl-,H+与OH−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C.NO3−与新制氯水中的H+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硝酸,可将Fe2+氧化为Fe3+,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且氯气也能氧化亚铁离子,C项错误;D.H+、NH4+

、NO3−、Na+与新制氯水中的离子均能大量共存,D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判断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色(有色离子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二性(①在强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阴离子不能大量存在;②在强碱性溶液中,H+及弱碱阳离子不能大量存在)、三特

殊(①AlO2-与HCO3-不能大量共存:②“NO3-+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与S2-、Fe2+、I-、SO32-等还原性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③NH4+与CH3COO-、CO32-,Mg2+与

HCO3-等组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们在溶液中仍能大量共存)、四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常见类型有复分解反应型、氧化还原反应型、水解相互促进型和络合反应型4种)。28.向饱和N

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结果有晶体析出,对析出晶体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B.溶液中溶剂减少了C.溶质质量增加了D.反应过程放热【答案】D【解析】【分析】产生沉淀的原因不是产生的碳酸氢钠不溶于水,而是因为碳酸氢钠溶液达

到了饱和,不能溶解的碳酸氢钠沉淀了下来。【详解】A.碳酸氢钠溶液达到了饱和后可析出,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饱和Na2CO3溶液的溶剂为水,通入CO2后,Na2CO3、水和CO2反应生成NaHCO3,水的量减少,即溶液中溶剂

减少了,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1mol碳酸钠,1mol水和1molCO2反应生成2molNaH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Na2CO3、水和CO2反应生成NaHCO3,析出晶体的过程与该反应放热无关,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选D。29

.如图所示,从A处通入新制备Cl2,关闭B阀时,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D瓶中装的可以是()A.稀硫酸B.NaOH溶液C.H2OD.饱和NaCl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潮湿的氯气中存在HClO,HClO具有

漂白性。【详解】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而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所以干燥的氯气不能漂白有色布条,含水蒸气的氯气能使有色布条褪色,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后,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布条为湿润的有色布条,可知D中溶液可吸收氯气或干燥氯气符合条件的

是氢氧化钠溶液,答案选B。30.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应用干冰灭火器及时扑灭B.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实验室制备并收集1mol氯气,称量的MnO2要多于87gD.金属钠用镊子取用,用滤纸吸干表面,切割后剩余部分放入污物箱【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金属钠着火后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可与CO2反应生成氧气,因此不能用干冰灭火器灭火,A项错误;B.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火焰呈苍白色,B项错误;C.实验室用MnO2和浓HCl反应制备并收集氯气,因生成的氯气不能完全被吸收,因此制备1mol氯气时

,称量的MnO2要多余87g,C项正确;D.金属钠用镊子取用,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切割后剩余部分放回原试剂瓶,D项错误;答案选C。31.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几位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锂单质化学性质与钠类似,活泼性比钠略弱。它的密度为

0.534g/cm3,锂元素的焰色为紫红色,将绿豆大的锂投入水中,下列实验现象合理的有()①锂沉入水中②锂浮在水面上③水中有大量气泡④反应后在水中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红⑤反应剧烈,发出紫红色火焰⑥锂四处游动A.②③B.①③C

.②③⑤D.②④⑤⑥【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锂的密度比水小,因此锂浮在水上,故①错误;②正确;锂和水反应生成LiOH和H2,溶液中能产生大量气泡,故③正确;生成的LiO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④错误;锂和水反应相对平缓,放出

的热量并不能使锂融化,且生成的H2并不能推动锂四处游动,故⑤⑥错误;答案选A。32.如图所示,甲、乙、丙常温下都为气体,2mol甲反应生成1mol丙和3mol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是单原子分子B.甲的摩尔质量为17C.生成丙和乙的质量比为14:1D.消耗0.

2mol甲,可以生成2.8g丙【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甲为NH3,乙为H2,丙为N2,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乙为H2,属于双原子单质分子,A项错误;B.甲为NH3,摩尔质量为17g/mol,

B项错误;C.乙为H2,丙为N2,质量比为28:6=14:3,C项错误;D.消耗0.2mol甲,可以生成丙0.1mol,生成丙的质量为0.1mol×28g/mol=2.8g,D项正确;答案选D。33.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备无水氯化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烧瓶B中制备氯气的反应物为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B.装置C、D中分别盛有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C.装置D和装置E之间需要增加一个干燥装置,才能制得无水氯化铁D.装置F的目的是吸收尾气【答案】C【解析】【分析】由装置图可知圆底烧瓶中发生的是

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C中呈放的是饱和食盐水,吸收反应是挥发出的HCl,D中盛放的是浓硫酸,用于干燥氯气,E中放置的是铁粉,在双通管中生成无水氯化铁。【详解】A.实验室制备氯气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因此烧瓶B中制备氯气的反应物为二氧化锰和浓盐酸,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C中呈

放的是饱和食盐水,吸收反应时挥发出的HCl,D中盛放的是浓硫酸,用于干燥氯气,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装置E和装置F之间需要增加一个干燥装置,才能制得无水氯化铁,C项错误,符合题意;D.氯气是大气污染物,因此

装置F的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D项正确;答案选C。【点睛】在解答制备无机物的实验题时,要掌握思维流程:34.ag纯净的碳酸钠和ag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相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分别和盐酸反应时,混合物的耗酸量大B.分别和足量盐酸反应时,混合物放出的CO2多C.分别配制成等

体积溶液,混合物碱性大D.分别配制成等体积溶液,混合物的Na+的物质的量大【答案】B【解析】【分析】ag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106amol,ag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在106amol和84amol之间,就此代入方程式进行计算比较。【详解】A.ag碳酸

钠和盐酸反应消耗酸为53amol,ag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与盐酸反应,消耗酸的物质的量介于53amol和84amol之间,因此,碳酸钠消耗的盐酸多,A项错误;B.ag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CO2106amol,ag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与盐酸反

应,生成CO2介于106amol和84amol之间,混合物放出的CO2多,B项正确;C.等浓度的碳酸钠的pH大于碳酸氢钠,因此混合物的碱性小,C项错误;D.ag纯净的碳酸钠含Na+的物质的量为53amol,ag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含Na+的物质的量在84am

ol和53amol之间,因此碳酸钠含Na+的物质的量多,D项错误;答案选B。3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是()目的操作A.制备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将Cl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B.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C.验证新制氯水有酸性用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

比色卡对照D.检验某样品中含有钾元素用玻璃棒蘸取样品,在煤气灯外焰灼烧,观察火焰颜色是否为紫色A.AB.BC.C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碳酸钠溶液与HCl和HClO均发生反应,而CaCO3与HCl反应,不与HClO反应,可使平衡右移,增加HClO的量,因此制

备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将Cl2通入碳酸钙溶液中,A项错误;B.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作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B项正确;C.新制氯水中含有H+同时还存在HClO,HClO具有漂白性,因此不能用pH试纸检测新制氯水的酸性,C项错误;D.观察

K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D项错误;答案选B。36.已知3Br2+6FeCl2=4FeCl3+2FeBr3,则0.1molCl2通入100mL含0.1mol溴化亚铁的FeBr2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l2+2Br-=2Cl-+Br2B.Cl2+

2Fe2+=2Cl-+2Fe3+C.2Fe2++2Br-+2Cl2=2Fe3++Br2+4Cl-D.2Fe2++4Br-+3Cl2=2Fe3++2Br2+6Cl-【答案】C【解析】【分析】还原性:Fe2+>Br-,因此通入Cl2后先氧化Fe2+,当所有的Fe2+完全被氧化后,再氧

化Br-。【详解】还原性:Fe2+>Br-,0.1molCl2参与反应,需得到0.2mol电子,其中0.1molFe2+提供0.1mol电子,另外0.1mol由Br-提供,因此反应系数比应为Cl2:Fe2+:B

r-=1:1:1;答案选C。37.已知溶液中粒子的还原性顺序:S2->SO32->I->Fe2+>Br-。某溶液中的离子有NO3-、I-、SO32-、Na+、Fe2+中的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入几滴黄色的溴水,溶液保持无色,由此推断该溶液(

)A.含SO32-、Na+,可能有NO3-、I-,肯定不含有Fe2+B.含I-、Na+,肯定不含NO3-、Fe2+,可能含有SO32-C.含SO32-,肯定不含NO3-、Fe2+,可能含有Na+D.含NO3-、Fe2+,肯定不含I-

,可能含有SO32-、Na+【答案】A【解析】【分析】向该溶液中滴入几滴黄色的溴水,溶液保持无色,说明原溶液中无Fe2+,溴水反应后褪色,因此溶液中的阳离子为Na+,溶液中一定有还原性离子参与反应,且由于反应后溶液无色,I-没有参与反应,据此分析判

断。【详解】还原性:S2->SO32->I->Fe2+>Br-,因此向溶液中加入溴水,会根据还原性顺序进行反应。溶液保持无色,则原溶液中无Fe2+,因此肯定含Na+,溴水反应后褪色,因此溶液中一定有还原

性离子参与反应,且由于反应后溶液无色,I-没有参与反应,故溶液中一定有SO32-参与反应,因此一定含有的离子为SO32-、Na+,肯定不含有Fe2+,可能有NO3-、I-;答案选A。3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

是()备注:“aq”表示水溶液,“s”表示固体,“g”表示气体A.NaCl(aq)→(电解)Cl2(g)→(Fe,加热)FeCl2(s)B.MgCl2(aq)→(石灰乳)Mg(OH)2(s)→(煅烧)MgO(s)C.Na(s)→(O2,点燃)Na2O(s)→(H2O)NaO

H(aq)D.NaOH(aq)→(NH4Cl)NH3(g)→(CO2,NaCl)Na2CO3(s)【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氯气,氯气和金属铁反应,生成氯化铁,A项错误;B.氯化镁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氢氧化镁,高温煅烧后生成氧化镁,B项

正确;C.金属钠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溶于水后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C项错误;D.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NH3与CO2通入NaCl溶液中无法使Na2CO3析出,生成的是碳酸氢钠,D项错误;答案选B。第Ⅱ卷

(填空题)39.(1)很多含氯物质都能做消毒剂。液氯可以用于饮用水消毒,但是消毒后的水中可能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机氧化物。世界各国陆续开发新型自来水消毒剂,下列物质可以用于自来水消毒的有___。A.Na2O2B

.Cl2O2C.O3D.O2E.ClO2(2)Na2FeO4为紫色物质,也可以用于自来水消毒,高铁酸钠处理过的水中含有氢氧化铁胶体,用激光笔照射,可以从侧面看到一条光路,这个现象在化学上被成为___。(3

)漂白液是一种常用消毒剂,其中的有效成分是___(写出化学式)。(4)漂白粉也是常见消毒剂。工业上使用漂白粉一般加入少量盐酸或醋酸,促使___(填写出物质名称)产生,以增强漂白杀菌作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家用漂白粉不加入酸如何产生该物质___。(5)漂白粉的质量靠它的“

有效氯”衡量。有效氯是根据它同盐酸作用时产生的氯气量来计算的。请配平完成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Ca(ClO)2+__HCl=__Cl2↑+__CaCl2+__。生成的微量氯气与氢碘酸反应,可以得到碘单质,反应生成的碘与Na2S2O3可以定量的进行反应:2Na2S

2O3+I2=Na2S4O6+2NaI,漂白粉的有效氯=(漂白粉加酸所释放出的氯气的质量/漂白粉的质量)×100%。漂白粉的有效氯一般高于30%,某化工厂漂白粉2g进行上述一系列反应进行测定,消耗硫代硫酸钠0.02mol,则其有效氯为_

__。【答案】(1).B、C、E(2).丁达尔效应(3).NaClO(4).HClO(5).Ca(ClO)2+CO2+H2O=CaCO3↓+2HClO(6).1(7).4(8).2(9).1(10).2H2O(11).35.5%【解析】【分析】(1)自来水消毒剂具有氧化作用,能

使微生物失去生理活性,从而起到消毒的作用。(2)用激光笔照射,可以从侧面看到一条光路,这个现象为丁达尔效应;(3)将氯气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制作漂白液;(4)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取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5)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配平该反应;利用方程式推导出各物质之间的计

量关系,代入有效氯的计算公式中进行计算。【详解】(1)Na2O2不能用于自来水消毒,其与水反应会生成NaOH,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自来水的消毒;Cl2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O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且反应后产物为O2,对人体无影响,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O2氧化性较弱,无法消

毒杀菌;ClO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因此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的是Cl2O2、O3和ClO2,是B、C、E;(2)用激光笔照射,可以从侧面看到一条光路,这个现象在化学上被成为丁达尔效应;(3)将氯气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以次氯

酸钠为主要成分的物质为漂白液;(4)使用漂白粉一般加入少量盐酸或醋酸,与次氯酸钙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家用漂白粉与空气中的CO2反应可生成HClO,反应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5)次氯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a(ClO)2+4HCl=2Cl2↑+CaCl2+2H2O;根据方程式可得2Na2S2O3~I2~Cl2,消耗硫代硫酸钠0.02mol时可生成氯气0.01mol,生成氯气的质量为:0.01mol×71g/mol=0.71g,有效氯=0.712gg

×100%=35.5%。40.钠及它们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Ⅰ.碳酸氢钠可做安全气囊中的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Ⅱ.高压钠灯发光效率高、穿透力强、耗电少

,寿命长。这种灯发出的光为___色。Ⅲ.过氧化钠是重要的工业漂白剂。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1)【装置分析】①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②装置②中的试剂是___

(填序号)。a.饱和NaHCO3溶液b.饱和Na2CO3溶液c.浓H2SO4③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2)【进行实验】步骤1: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步骤2:打开

弹簧夹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①步骤1和步骤2中,a处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②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3)【实验反思】①有同学提出质疑:“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跟

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②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___。【答案】(1).2NaHCO3Na2CO3+H2O+CO2↑(2).黄色(3).CaCO3+2H+=Ca2++H2O+CO2↑(4).a(5).浓硫酸(6).步骤1中木条不复燃,步骤

2中木条复燃(7).2Na2O2+2CO2=2Na2CO3+O2(8).气体中有水,水也可与Na2O2反应产生O2使木条复燃(9).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解析】【分析】Ⅰ.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

碳;Ⅱ.钠的焰色为黄色;Ⅲ.(1)①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②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过程中会混有挥发出的HCl;③装置③中盛放浓硫酸,用于干燥得到的CO2;(2)①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生成少量氧气;打开弹簧夹K1,关闭K2,生成了较多的氧气;②过

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3)①CO2和H2O均可与过氧化钠反应;②若要达到实验的目的,需要对产物进行检验,确定其中是否含有碳酸盐。【详解】Ⅰ.碳酸氢钠分解的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

CO2↑;Ⅱ.钠的焰色为黄色,因此高压钠灯发出的光为黄色;Ⅲ.(1)①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②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过程中会

混有挥发出的HCl,可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吸收;③装置③中盛放浓硫酸,用于干燥得到的CO2;(2)①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干燥的CO2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少量氧气,a处木条无法复燃;打开弹簧夹K1,关闭K2,CO2、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较多的氧气,a处的木条可以复燃;

②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3)①CO2和H2O均可与过氧化钠反应,气体中如有水,水也可与Na2O2反应产生O2使木条复燃;

②若要达到实验的目的,需要对产物进行检验,确定其中是否含有碳酸盐,方法为: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是否有浑浊生成。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888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