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docx,共(20)页,5.28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6bb021fdf2601a498a6a16754ff1bd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赤峰四中桥北新校2023-2024学年第—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重新填涂,请将第Ⅱ卷的答案用黑色中性笔答在答题卡指定答题区域内,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留。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读某半球俯视图,完成下面小
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②该图为南半球俯视图③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④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a、b、c、d四点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a>b>c>dB.d>c>b>aC.a
>c>b>dD.d>b>c>a【答案】1.C2.A【解析】【1题详解】根据图中0°和90°E经线可判断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②③正确,①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根据图示
信息可知,四地的纬度从低到高分别为a、b、c、d,所以四点线速度大小是a>b>c>d,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线速度:①某地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转动弧线长。②一般来说,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海
拔越高的地点,线速度越大。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左图中阴影部分又表示西半球,P地日期为某月22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昏线所在的经线是()A.0°经线B.160°E经线C.180°经线D.20°W经线4.此刻,地球位于上
面右图中公转轨道的位置和北京时间分别为()A.乙22日15时20分B.丁23日15时40分C.甲21日15时40分D.丙22日15时20分【答案】3.B4.D【解析】【3题详解】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又是西半球(
160°E向东至20°W),所以昏线与东、西半球分界线重合,其以东为西半球,则该经线为160°E,B正确,ACD错误。故选B。【4题详解】由图可知,该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此时为春分日或秋分日,题干右图所示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即为北极点的俯视图,乙为冬至日
,丁为夏至日,从而可以判断甲为秋分日,丙为春分日。此时,160°E为22日18时,可知北京时间为22日15时20分,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晨昏线的判断方法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
为昏线。的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太阳能红绿灯,就是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太阳能给红绿灯供电,同时给备用的电池充电,在没有阳光时,使用电池供电的红绿灯。分为固定式(如左图)和移动式(如右图),漆老师拍摄到山西
某地一路口合理安装有一固定式太阳能红绿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漆老师拍摄时正对的方向朝()A.东B.西C.南D.北6.拍摄的时间最接近()A.6:00B.9:00C.12:00D.15:007.移动式太阳能红绿灯最可能使用在()A.学校门口B.小区门口C.商
场门口D.车站门口【答案】5.D6.B7.A【解析】【5题详解】太阳能红绿灯主要需要太阳光照,山西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为获得最大阳光,安装的固定式太阳能红绿灯应该朝南,而拍摄者应该朝北,D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D。【6题详解】安装的固定式太阳能红绿灯
应该朝南,故图中的影子朝向为西北方,此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北半球中纬度太阳位于东南方的时间为最6-12点之间,图中影子位置离西和北都较远,故最接近选项中的9:00,B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B。【7题详解】移动式太阳能红绿灯适用于城镇道路交叉口,停电或施工灯情况应急指挥车辆行人通行,小
区、商场、车站人流量较大,适宜采取固定式红绿灯,而学校门口附近没有红绿灯的学校,可在上学放学时段在学校门口临时使用移动式太阳能红绿灯,应急指挥,A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A。【点睛】移动式红绿信号灯是一种可移动、可升降的太阳能应急红绿灯
,采用太阳能供电、市电辅助充电,光源采用LED节能发光二极管,控制采用微电脑IC芯片,可控制多路。描述适用于城镇道路交叉口,停电或施工灯情况应急指挥车辆行人通行,可根据地理、气候条件不同,将信号灯升高或降低,可任意移动信号灯,放置在各种应急需要路口。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轨
迹图,完成下面小题。8.自2020年元旦至我国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方向是()A.一直向北B.一直向南C.先向北后向南D.先向南后向北9.在我国国庆长假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处于图中的()A.a、b之间B.b、c
之间C.c、d之间D.d、e之间【答案】8.C9.C【解析】【8题详解】元旦为1月1日,我国国庆节为10月1日。由图可知,自元旦到我国国庆节,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后向南移,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9题详解】我国国庆长假为10月1日至10月7日,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即图中c
、d之间,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从3月21日到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北移动。从6月22日到9月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从9月23日到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
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从12月22日到3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并向北移动。据英国《卫报》报道,2016年发生的7.8级凯库拉大地震,不仅使新西兰一些地区地表上升了8米,而且把新西兰的南岛
、北岛拉近了5米,研究人员称,南岛向北移动的趋势还将持续数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A.人类活动B.海平面上升C.地壳运动D.地球自转1
1.图中字母A、B代表的板块分别为()A.欧亚板块、非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C.澳大利亚板块、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答案】10.C11.B【解析】【10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西兰地区地处印度洋板块和太
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此处板块碰撞挤压,使当地地表抬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C正确;而人类活动、海平面上升和地球自转都不是其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A板块上有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印度洋板块,B板块主体为太平洋
,为太平洋板块,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消亡边界: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形成很深的海沟。消亡边界除了形成海沟外还会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岛弧,比如亚洲东部;山脉,比如科迪勒拉山系。某地质勘探
队在局部区域实施钻探作业过程中绘制了该地的地图资料(图1),图中露天煤矿的煤层中含有植物化石。据此并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为12.材料中的煤层属于图2中的()A.②B.③C.④D.⑥13.该区域的构造地貌是()A.向斜
山B.背斜山C.断块山D.火山14.综合考虑环境和经济效益,图中适宜大规模开采露天煤矿的最佳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2.D13.A14.C【解析】【12题详解】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岩浆,②为侵入型岩浆岩,③为变质岩,④为喷出型岩浆岩,⑤为沉积物,
⑥为沉积岩。煤层属于沉积岩。故选D。【13题详解】读地质资料图,图中三处取样点钻孔海拔以及煤层距地表深度可分别求出三地的煤层海拔高度(煤层海拔高度=钻孔海拔煤层距地表深度),得出结论为:中部煤层海拔较低,两侧煤层海拔较高。该区域煤层的形成时间应大致相同,因此
可判断出该地煤层向下凹,地质构造为向斜。由等高线可知,该区域外部地貌为山地,因此构造地貌为向斜山,A正确。故选A。【14题详解】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不在露天煤层上,经济效益较差;甲乙丙三地位于露天煤层,开采条件好,但是,甲乙两处等高线相对密集,容易导致
水土流失,丙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在丙处开采煤炭,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岩石按照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玄武岩,玄武岩常含有气孔。常见的沉积岩有石灰岩、砂岩、砾岩、页岩,沉积岩的特点是
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常见的变质岩有:大理岩、板岩、片麻岩。下图示意某地垂直于地质构造线(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大的断层线等)方向所作的地质剖面,图中数码为岩层编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图中a、b、c三处()A.a、c两处地质构造线都大致呈东南—西北走
向B.a处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C.b处附近多泉水出露,不宜建设大坝D.c处向斜上覆岩层受外力侵蚀成谷16.图中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中,最早发生的地质作用是()A.岩浆侵入B.岩层断裂C.沉积作用D.褶皱隆起【答案】
15.C16.C【解析】【15题详解】b处位于断层附近,为地下水出露地带,岩层不稳定,不宜建设大坝,C正确。a、c两处地质构造线垂直于图示剖面方向,故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A错误。a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向
斜槽部受挤压变得坚硬,难以被侵蚀,形成山岭,B错误。c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要有岩浆侵入,首先必须要有岩层存在,因此岩浆侵入不
是最早发生的地质作用,A错误。岩层要发生断裂和褶皱隆起,必须要先形成沉积岩层,B、D错误。先有沉积岩层,才会发生选项中其他地质作用,因此最早发生的是沉积作用,C正确。故选C。【点睛】背斜向斜判断方法:一、根据岩层的形态判断(地质剖
面图)向上弯曲→背斜,向下弯曲→向斜;二、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地质平面图)中间老,两侧新→背斜,中间新,两侧老→向斜。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某些洞穴景观中,有一颗颗浑圆或近圆形的“珠子”浸在相对平静无流动的浅水中。它是由洞顶滴水落入水中后
遇到小岩屑逐渐形成的,呈现出“汤圆”、“弹珠”、“黄豆”、“西米”等不同形态,数量上也成千上万,被称作“穴珠”(图1)。当“穴珠”持续发育中遇到某种环境条件的的变化,就会变为以侧面增长为主,形成“穴饼”(图2),积水
将“穴饼”胶结粘连,呈现“冰冻”状态。17.形成“穴珠”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冰川侵蚀B.风力堆积C.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18.推测典型“穴珠”“穴饼”所属的岩石类型为()A.花岗岩B.砾岩C.石灰岩
D.大理岩19.形成“穴饼”的某种环境变化最可能是()A.水位下降B.冻融加剧C.气温降低D.地壳抬升【答案】17.D18.C19.A【解析】【17题详解】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广布。结合材料“它是由洞顶滴水落入水中后遇
到小岩屑逐渐形成的”可知,在喀斯特溶洞中,洞顶滴水落入洞底平静开阔的浅水中,水体受到细微而持续的扰动,浅水中悬浮的碳酸钙在间歇发生翻滚位移的小岩屑等介质周边吸附并沉积,层层增长形成“汤圆”“弹珠”“黄豆”“西米”等不同形态的“穴珠
”,故形成“穴珠”的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D正确,ABC错误。故选D。【18题详解】结合材料分析可知,“穴珠”“穴饼”位于我国石灰岩广布的西南洞穴景观中,因此形成典型“穴珠”“穴饼”的岩石类型应为石灰岩,C正确;花岗岩是最常见的侵入岩类型,因此A
不符合题意;砾岩属于沉积岩,因此B不符合题意;大理岩属于变质岩,因此D不符合题意。故选C。【19题详解】据材料分析,“穴珠”是由洞顶滴水落入水中后遇到小岩屑逐渐形成的,为立体增长形成;而“穴饼”为以侧面增长为主,所以应是水位下降,水中的小岩屑不能在水中翻滚位移导致“穴珠”不能向上增长了,A正确
;冻融加剧、气温降低、地壳抬升都不会导致以侧面增长为主形成“穴饼”,BCD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岩石按照成因和特征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是由岩浆凝固冷却形成
的。岩浆喷涌出地面而凝固冷却形成的岩石是喷出岩;有时岩浆不喷涌出地表凝固,而是侵入地壳或还没有喷涌出地面就已经凝固,以此形成的岩石是侵入岩。沉积岩是地表分布最多的一大类岩石。露出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而形成碎屑物质;再被大气、水流移动到其他地方沉积下来,然后就会固结成
岩。岩浆岩、沉积岩等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力的作用下,在地下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岩石的结构、形态,甚至矿物成分发生了变化,由此形成的岩石是变质岩。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是在中生代的陆地地层“红层”上
形成的。景区内地貌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图左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剖面围,图右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0.组成张掖丹霞陆地地层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21.该地彩色丘陵区()A.中间岩层较新,两翼较
老B.地表以外力堆积作用为主C.隧道工程建设的良好选址D.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22.张掖彩色丘陵区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A.断裂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固结成岩B.固结成岩—断裂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C.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风化侵蚀D.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固结成
岩—断裂抬升【答案】20.B21.A22.C【解析】【20题详解】由图可知,组成张掖丹霞陆地地层的主要岩石为泥岩、砂岩和砾岩,该岩层属于沉积岩。右图中,风化物可以形成沉积岩,因此乙是沉积岩,B正确。甲丁可以形成沉积物,丙不能形成风化物,因此丙是岩浆,甲是岩浆
岩,丁是变质岩,ACD错误。故选B。【21题详解】根据图片可知,彩色丘陵区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向斜中间岩层较新,两翼较老,A正确;根据图片可知,彩色丘陵区的岩层缺失较多,且地表有沟谷及河流分布,受外力侵蚀较强,B错误;向斜岩
层向下弯曲,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不能修建隧道,C错误;背斜是储油气的构造,D错误。故选A。【22题详解】张掖彩色丘陵区地质构造主要是沉积岩层、褶皱、断层和向斜成山,所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沉积物先经过固结成岩,产生沉积岩层,后受水平挤压出现褶皱,后褶皱岩层受力断裂,断裂部分相对抬升,岩
层表面受外力风化侵蚀,形成向斜山及丘陵,C正确,ABD与该形成过程不符,ABD错误。故选C。【点睛】背斜、向斜统称为褶皱,它们都是在挤压作用下,岩层受力弯曲形成的。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所以,年代较新的背斜一般形成褶皱山
脉,年代较新的向斜一般形成谷地。而在裙皱形成过程中,背斜顶部受张力,发生张裂,物质不坚实,易受外力侵蚀,最终成为谷地,而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受侵蚀,最终成为山岭。这叫做地形倒置,一般发生于年代较老的背斜与向斜
处。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工程建设上,背斜处适合建隧道,向斜处适合建水库。地质时期,新疆喀什河中游发育了4级阶地(如图T1、T2、T3和T4),呈两侧不对称分布。2015年在河谷T3阶地上发现的古人类聚落遗址中含有大量羊距骨、马肋骨等。下图为喀什河谷断面
与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从T4-T1时期,河流下蚀速度()A.总体变慢B.总体变快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24.该河谷两侧阶地的不对称发育,反映本地区经历了()A.大规模的岩浆活动B.基岩差异性风化C.地壳差异性运动D.
人类翻耕表层土地【答案】23B24.C【解析】【23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从T4-T1时期,阶地之间的坡度逐渐增大,说明河流下蚀的速度在总体变快,B正确,ACD错误,故选B。【24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示河流的左岸
没有T1阶地,右岸有T1阶地,说明两岸地壳差异性升降,C正确。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基岩差异性风化、人类翻耕表层土地都不是导致左岸没有T1阶地而右岸有T1阶地的原因,ABD错误,故选C。【点睛】阶地是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河流下切,使得
原先宽广的谷地突出在新河床上,形成的阶梯状地形。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越高,形成时代越老。下图所示为在定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新月
形沙丘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新月形沙丘地貌可能分布在我国的()A.云贵高原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珠江三角洲26.下列关于新月形沙丘的叙述,正确的是()A.陡坡是其背风坡B.都属于流动沙丘.C.属于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D.缓坡是其背风坡【答案】25.B26.A【解析】
【25题详解】图示地貌为沙丘,由风力堆积而形成,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如我国的塔里木盆地,B正确;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气候都比较湿润,不易形成沙丘,ACD错误。故选B。【26题详解】新月形沙丘有陡坡和缓坡,通常缓坡是其迎风坡,而陡坡是
其背风坡,A正确,D错;沙丘有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之分,都有新月形;沙丘是风力沉积地貌,BC错误。故选A。【点睛】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
。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地貌。古诗曰:“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的西岸是堆积岸B.乙岸河床较陡宜建河港C.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流D.“新住处”多
位于乙地28.“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中桑落洲即指江心洲,多位于河流下游,一般是由于()A.河道凹岸流水侵蚀而成B.河道变宽之处,泥沙淤积而成C.河流水位上涨泥沙淤积而成D.河流水位下降,河床裸露而成【答案】27.D28.B【解析】【27题详解
】根据“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规律,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河流的东岸(乙地)为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是堆积岸,所以“新住处”多位于乙地,A错误,D正确;河流的侵蚀岸水深坡陡适合建设河港,即图中甲地,B错误;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规律可知,河流流向
为自北向南,C错误。故选D。【28题详解】桑落洲即指江心洲,多位于河流下游是由于河流下游地形平坦,在河道变宽之处,河流流速变慢,挟带泥沙的能力变弱,泥沙容易淤积而形成江心洲,B正确。在河道凹岸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得河岸较陡、水域较深,形成侵蚀地貌
,江心洲属于堆积地貌,A错误;河流水位上涨河流的搬运能力增强,不易形成江心洲,C错误;河流水位下降,河床裸露而成,成为河漫滩,D错误。故选B。【点睛】河曲大部分发育于地势较为低平地区,河流侧蚀加剧,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河曲。凸岸一侧以堆积作用为主,
可以进行生产生活;凹岸一侧以侵蚀作用为主,可以发展码头等。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完成问题。29.关于乙图说法正确的是()A.降水历时短、强度大B.只能受地形阻挡形成C.一般只有冬季出现D.可能出现在南半
球30.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最可能出现在()A.甲B.乙C.丙D.丁【答案】29.D30.C【解析】【29题详解】乙图表示准静止锋,图示冷气团偏南,暖气团偏北,可判断是南半球,D正确;准静止锋影响时,降水历时长,强度较小,A错误;
除地形阻挡外,准静止锋也可能是冷暖气团势均力敌,互不相让,在一个地方长期相峙,B错误;冬季冷气团势力强劲,准静止锋较少,C错误。故选D。【30题详解】甲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下降,气温上升,是暖锋;乙图是准静止锋;丙图中风由高压吹向低压,表明中心气压低,是气旋中的低压槽,图示低压槽位于
西侧(左侧),是冷锋;丁图风向是逆时针由高压吹向低压,中心气压低,是北半球的气旋。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下雪的场景,暖锋过境带来持续性阴雨天气,出现降雪的可能性很小,A错误;准静止锋带来持续性阴雨天气,出现降雪的可能性很小,B错误;冷锋过境带
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C正确;气旋过境带来暴风雨,出现降雪的可能性很小,D错误。故选C。【点睛】冷锋带来的降水历时短,强度较大;暖锋和准静止锋带来的降水历时长,强度较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读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B点位于极圈上)和太阳
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ME为晨昏线中的____线。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2)当图1所示情形出现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中的____(填写数码)处,计算此时渠县(3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____,此时新西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3)一年中渠县昼最长的一天,太阳直射点位
于图2中的____(填写数码)处。(4)图1中A点的昼长是____小时,日落时间是____时。(5)图示1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答案】(1)①.晨②.14:00(2)①.④②.36°34′③.昼长夜短(3)②(4)①.18h②.21:00(5)(
23°26′S,90°E)【解析】【分析】本题以太阳光照图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为试题背景,涉及了晨昏线判读、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
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太阳光照图”可知,根据经线分布可知,图为南极俯视图,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按自转方向看,经ME为从黑夜进入白天,ME线晨昏线中的晨线;此时,90°W为0时,北京时
间为120°E的地方时,根据“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经度每差一度,地方时差4分钟”可知,90°W与120°E相差210°,时差为14小时,因此北京时间为14:00(或14时)。【小问2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当图1所示情形出现时,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即为图2中的④处;渠县(30°N)与直射点所在纬度相差53°26′,根据H=90°-纬度差可知此时渠县(3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6°34′;因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此时位于南半球的新西兰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小问3详解】一年中渠县昼最长的一天,为北半球夏至日,太
阳直射北回归线,位于图2中的②处。【小问4详解】读图1可知,A点的夜弧跨度为90°,夜长6小时,因此昼长是18小时,根据“昼长=((日落时间-12时)×2”可知,日落时间是21时。【小问5详解】读图示1,结合所学可知,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90°E为地方时12时,为直射点所在经度。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23°26′S,90°E)。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及地貌剖面示意图。(1)说出图中甲、乙、丙三处地质构造的名称,并简
述丙地貌的成因。(2)指出图中岩体①②的形成顺序及①②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答案】(1)甲:断层,乙:背斜,丙:向斜;丙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向斜山(2)形成顺序:岩体①形成较岩体②晚。①形成的地质作用:岩浆侵入、冷却凝固(或内力作用)②形成的地质作
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或外力作用)。【解析】【分析】本题以地质构造及地貌剖面示意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地貌的成因、岩石形成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处岩层
出现断裂错位,因此属于断层构造;乙处岩层中心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丙处岩层中心新两翼老,属于向斜构造。丙处出现地形倒置,原因是由于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最终形成山地。【小问2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岩层被①岩层穿过,根据岩层的侵入切割规律,
侵入者新,被侵入者老,②较早,①较晚。①为侵入岩(花岗岩),形成的地质作用为内力作用,具体过程为岩浆侵入岩层,冷却凝固形成;②为沉积岩(页岩),形成的地质作用为外力作用,具体过程为沉积作用,固结成岩。3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汇处。主峰7782米,是中国西藏林芝市墨脱县境内最高的山。地理学家杨逸畴先生这样描述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历来以陡峭险峻著称……雅鲁藏布江下游绕南峰急拐弯南流,构成举世闻名的大拐弯峡谷。高峰耸峙、峡谷幽
深,高山构成地形上的巨大屏障。”下左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下右图为墨脱县某段山路景观图。(1)说出那木拉错的构造地貌类型并解释其成因。(2)从内、外力作用简述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高峰耸峙、峡谷幽深的原因。【答案】(1)地貌类型:背斜谷成因:背斜顶
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2)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岩层受挤压隆起,地壳不断上升,形成高大的山体;流水不断向下侵蚀,形成幽深的峡谷。【解析】【分析】本题以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
示意图和墨脱县某段山路景观图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构造地貌、地貌形成过程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中信息,那木拉错所在位置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所在位置地势较低,是谷
地,因此那木拉错所在地区的构造地貌是背斜谷。形成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而容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小问2详解】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高峰耸峙、峡谷幽深应从内外力两方面进行分析。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由于受板块挤压作用影响,地壳隆升,
山脉高大;同时在地壳抬升的过程中,流水也会不断向下侵蚀,从而形成了幽深的峡谷地貌。34.读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小题。(1)该图所示区域为____半球(南或北)。(2)在下图中画
出乙气压中心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状况,并指出受乙气压中心控制时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3)图中①、②、③三地中,风向正确可能是____地。(4)图中a、b、c、d四地中,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两地。(5)如果12小时后,丙天气系统中心向东移至B地东部,简析在此期间
B地的气压和气温会发生哪些变化?【答案】(1)北(2)阴雨天气(3)①(4)①.b②.d(5)气压变化:低压中心从B地的西部移动到B地的东部,B地气压先降低后升高。气温变化:B地经历了从位于暖锋锋前到位于冷锋锋后的变化,气温先升高后降低。【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常见的天气系统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提高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丙附近锋面气旋的移动方向判断,气旋的旋转方向为
逆时针,推测所示区域为北半球。【小问2详解】乙附近为低压中心,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形成逆时针气旋。乙受低压控制,近地面气流辐合上升,水汽易凝结,多阴雨天气。的【小问3详解】近地面的风向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①正
确。②和③均为与等压线垂直不符合。【小问4详解】a、b、c、d四个地点在锋面附近,冷锋的锋后和暖锋的锋前是降水集中的地点,所以降水主要集中在b、d两地。【小问5详解】随着锋面气旋向东移动,B地先经历暖锋过境,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出现持续阴雨天气,此时B在气
旋的东部;暖锋过境后是暖气团控制,锋面气旋继续向东移动,冷锋再次过境,B地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带来降水,此时B在气旋的西部。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