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1.868 MB
  • 2024-12-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docx,共(11)页,1.868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2e857e7dbac69890c1d04a36da67c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以下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过程中没有能量

变化B.烧碱、生石灰溶于水时均为放热反应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则为吸热反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H(g)的燃烧热1H285.8kJmol−=−,则2222HO(l

)2H(g)O(g)=+1H571.6kJmol−=+B.已知稀溶液中,2H(aq)OH(aq)HO(l)++=1kJH57.3mol−=−,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C.已知22

3N(g)3H(g)2NH(g)+1H92.4kJmol−=−,则在一定条件下将21molN和23molH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92.4kJ的热量D.相同条件下,反应22H(g)Cl(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0

、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反应34NH(g)HCl(g)NH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C.活化分子间的碰撞都能使化学反应发生,单位体积内碰撞越多,反应速率越高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硫酸与足量锌片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可以增大24SO−浓度从而加快反应速率②增加硫酸的浓度,一定可以加快锌与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速率③向22HO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因为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从而使22HO分解速率加快④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23N(g)3H(g)2NH(g)+,向容器中充入氦气,化学反应速率不变⑤对于反应333KSCN(aq)FeCl(aq)Fe(SCN)(aq)3KCl(aq)++,向溶液中加入KCl固体,溶液颜色变浅,平衡逆向移动A.①

②④B.①②⑤C.②⑤D.③④5.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实验可知,(a)、(b)、(c)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有所增

加C.用装置(c)测定中和热时,将玻璃搅拌器改为铜质搅拌棒会让测定的H偏小D.若用NaOH固体测定中和热,则测定的H偏小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实验室用软锰矿制备氯气,可将产生的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以除去

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B.工业上合成氨采用500C高温以提高氨的产率C.反应22CO(g)NO(g)CO(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D.工业制取金属钾Na(1)KCl(1)NaCl(1)K(g

)++选取适宜的温度,使钾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7.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由CO、2CO和2H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如下:I.()()()()222COgHgCOgHOg++1141kJmolH−=+II.()()()()2232COg3HgCHOHgHOg++1258kJmo

lH−=−III.()()()23COg2HgCHOHg+3ΔH已知:反应Ⅲ中相关化学键的数据如下表化学键HH−CO−COHO−CH−键能/1kJmol−436343a465413则CO键的键能a为A.1076B.826C.779

D.5388.已知:3A(g)B(g)xC(g)2D(g)++,恒温条件下,向一个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A、B,经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D的物质的量为1mol,c(A):c(B)1:3=,以C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0.2mol/(L

mi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4=B.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B)0.05mol/(Lmin)=C.反应前后容器内气体压强之比为4:5D其他条件相同,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平衡常数K减小9.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对反应()()()xAg+yBgzCg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α表示平衡转化率,φ表示体积分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Ⅰ中,若xyz+,则1p>2pB.在Ⅱ中,若a→b为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则A的转化率不变C

.在Ⅲ中,随着B的起始物质的量的增加,在m点时,()φC达到最大值,则m点反应物A与B的投料量比为x:yD.在Ⅳ中,若T1>T2,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1K>2K;若T1<T2,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1K<2

K10.Ni可活化26CH放出4CH,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活化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决速步骤反应的活化能为27.32kJ/molB.反应历程中存在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C.总反应为2624Ni(s)CH(g)NiCH(s)CH

(g)+=+1H6.57kJmol−=−D.三种中间体的稳定性:中间体3>中间体1>中间体211.体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实验,在温度为T时测得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ω(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表:容器

编号起始物质t/min020406080100I20.5molI(g)、20.5molHω(HI)/%05068768080IIxmolHI(g)ω(HI)/%1009184818080上述反应中V(正)

()()a22kωHωI=,V(逆)2bkω(HI)=,其中ak、bk为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T时该反应abk32k=B.容器I中前20min的平均速率11v(HI)0.0125molLmin−−=C.x的值一定为1D.容器Ⅱ中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20%12.在一定温度下,将等

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恒容)和Ⅱ(恒压)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2X+3YB.当两容器中反应均达到平衡时,若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

同,则Y为固体或液体C.若Y为固体,则当容器Ⅰ中气体密度不变时,不能判断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的D.当两容器中反应均达到平衡时,若两容器的体积V(I)<V(II),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小于t01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A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向两支盛有少量22HO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滴130.1molLlFeC−溶液和5滴140.01LmolCuSO−溶液加入3FeCl溶液的试管生成气体的速率更快,说明3FeCl催

化效果更强B探究压强对化学反应平衡的影响用注射器抽取220mLNO和24NO的混合气体,压缩至10mL颜色先变深再变浅,说明增大压强,平衡2242NONO正向移动C探究KI溶液与3FeCl溶液反应的限度取1m

L0.1mol/LKI溶液于试管中,加入35mL0.1mol/LFeCl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5%KSCN溶液若溶液变血红色,则KI与3FeCl的反应有一定限度D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取两粒相同大小、形状和质量的铜粒,分别投入稀硝酸和浓硝酸中铜粒与浓硝酸反应更剧烈,说明反应物浓

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AB.BC.CD.D14.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2HS气体,发生反应2222HS(g)S(g)2H(g)+,平衡时三种组分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2222HS(g)S(g)2H(g)+

H0B.X点和Y点气体的压强仅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有关C.1T时,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5molHS气体,则平衡时2HS的转化率小于50%D.1T时,向X点容器中再充入22molHS和22molH,上述反应平衡正向移动二、填

空题15.实验题I.某小组利用223NaSO溶液和稀硫酸的反应,通过比较反应完全所用时间长短验证不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设计如表所示:实验编号T/K223NaSO溶液稀24HSO溶液反应完全时间

/秒()1c/molL−V/mL()1c/molL−V/mLsa2980.1100.210atb3230.1100.2105c2980.1100.25ct(1)223NaSO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_________。(2)①依据化学反应原理判断平均用时at______________5(填“>”“=”或“<”)。②用223NaSO溶液的浓度变化表示实验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忽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3)通过对比实验a

和c,验证稀24HSO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小组发现实验c存在不科学性,请提出对实验c的改进方案______________。Ⅱ.某同学用等质量的锌粉先后与过量11molL−的盐酸和同体积、未知浓度的盐酸反应,记录相关数据,并作出这两

个反应过程中放出气体的体积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如图2所示)。的(4)c(未知浓度的盐酸)____________11molL−(填“>”“=”或“<”),若用11molL−硫酸代替上述实验中的11molL−盐酸,二者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相同(填“是”

或“不”)。(5)为控制反应速率,防止因反应过快而难以测量2H体积,且不改变生成2H的量,事先在盐酸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下列试剂中,不可行的是____。A.蒸馏水B.KCl溶液C.3KNO溶液D.4CuSO溶液16.化学反应常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3mol甲烷燃烧时,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2670.9kJ的热量,写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2)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188.6?Hk

Jmol−=+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3)乙基叔丁基醚(以ETBE浓示)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高辛烷值汽油调和剂。用乙醇与异丁烯(以IB表示)在催化剂HZSM-5催化下合成ETB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5CHOH(g)IB(g)ETBE(

g)+H。回答下列问题:反应物被催化剂HZSM-5吸附的顺序与反应历程的关系如图所示。1C表示先吸附乙醇,2C表示先吸附异丁烯,3C表示乙醇和异丁烯同时吸附该反应的H=_____________,反应历程的最优途

径是___________(填1C、2C或3C)。(4)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2234Al(s)3TiO(s)3C(s)2AlO(s)3TiC(s)++=+1H1176

kJmol−=−,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mol电子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5)2020年11月,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符发射成功,其采用了液氢液氧做低温推进剂。①使用液氢和液氧作推进剂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1条即可)②已知:a.2221H(g)O(g)HO(l)2+=11H285.8kJmol−=−b.22H(g)H(l)=12H0.92kJmol−=−c.22O(g)O(l)=13H6.84k

Jmol−=−d.22HO(l)HO(g)=14H44.0kJmol−=+请写出液氢和液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③“胖五”近900吨的身体里,有大约80%的重量是液氢和液氧

。若液氢、液氧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态水,请估算总共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____kJ(保留3位有效数字)。17.Ⅰ.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已知达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体积分数减小。(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____。(2)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①根据图乙判断,在t3时刻改变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②a、b、c对应的平衡状态中,C的体积分数最大的是状态___________。③各阶段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23t~t45

t~t56t~tK1K2K3K1、K2、K3之间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用“”“”或“=”连接)。Ⅱ.高温下,CO2与足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实现反应:2C(s)+CO(g)2CO(g)。(3)向压强为p,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O2,650℃时反应达平衡,CO的

体积分数为40.0%,则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常数(记作Kp),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p=__________

_(用含p的代数式表示),若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2VCO:V(CO)=5:4的混合气体,平衡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18.已知:I:2NO(g)⇌N2(g)+O2(g)ΔH=-180.0kJ/molII:N2(g)+3H2(g)⇌2NH3(g)ΔH=-92.

4kJ/molIII:2H2(g)+O2(g)⇌2H2O(g)ΔH=-483.6kJ/mol(1)氨气催化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某温度下,若将1molNO充入恒容密闭容器发生反应I,下列说法可作为反应达到平衡判断依据的_______(填序号)。a.混

合气体密度不变b.2v正(NO)=v逆(N2)c.O2体积分数不变d.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3)某科研小组利用反应II研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加入一定量的N2,改变起始时n(H2)对合成NH3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的①由上图知:T1_______T2(填

“>”“<”或“=”)②若容器容积为1L,b点对应初始时n(H2)=3mol,测得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N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mol-2·L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对于反应III,向

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H2和0.5molO2,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操作能提高O2转化率的是_______(填序号)。a.向容器中通入H2b.使用高效催化剂c.减小压强d.通入稀有气体He(5)将2molN2和4molH2置于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段内合成NH3反应中N2的转化率,得到数据如下表:1h2h3h4hT310%16%25%25%T415%22%ab①T3温度下反应5h后,向容器内通入N2,则α(N2)会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②

表中a、b、25%三者大小顺序为_______。的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