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2.575 MB
  • 2024-11-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7)页,2.57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2ddb8fc1cd5e74b792d35e76dbeab5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4级高一入学考试地理试题注意: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本次太空授课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如

图为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直播场景。完成下面小题。1.中国空间站在绕地轨道上和地球构成的天体系统,与下列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A.河外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2.中国空间站运行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A.石油B.潮汐能C.太阳能D.天然气3.可能会对“天宫课堂”正常向地球传输信号造成影

响的是()A.昼夜交替B.太阳活动C.太阳辐射D.地球运动【答案】1.D2.C3.B【解析】【1题详解】在绕地轨道上运行的中国空间站属于人造天体,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所属的天体系统层级与地月系的级别相同,D正确,ABC错误。故选D。【2题详解】中国空间站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遥远,不方便使用石

油、潮汐能和天然气,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通过太阳能集热板将太阳辐射能量转化为电能,C正确,ABD错误。故选C。【3题详解】太空授课“天地互动”需要数据信号传输顺畅,昼夜交替、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对“天地互动”的数据传输没有明显影响,而太阳活动释放的物质有

可能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使得穿过其中的数据信号受削减甚至中断,从而影响太空授课“天地互动”效果,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和航天;③干扰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④在极地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

题。4.读图,有关描述太阳活动与昼夜电离层电子浓度的高度分布特征,正确的是()A.电离层电子浓度,太阳活动强年要大于太阳活动弱年B.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高于夜间C.100~200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增大D

.白天,太阳活动强年100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在1011cm-3以上5.美国东部时间某年9月7日13时40分,包括美国在内的地球朝向太阳的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信几乎全部中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加强B.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

的电离层扰动C.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D.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答案】4.D5.B【解析】【4题详解】图中可以看到,在100千米高度上,电离层电子浓度小于1011时,太阳活动强年等于太阳活动弱年,大于1011时,太阳活动强年大于太阳活动弱年,A错误。读上图,根据图示

曲线,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低于夜间,B错误。夜间,在100~200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减小,C错误。白天,100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在1011cm-3以上,D正确。故选D。【5题详解】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9月7日13时40分,包括美

国在内的地球朝向太阳的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信几乎全部中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B正确。高频无线电通信的中断跟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加强无关,A错误。地球磁场紊乱跟太阳黑子增多无关

,太阳黑子通常与地球气候具有相关性,C错误。太阳辐射增强跟高频无线电通信的中断无关,D错误。故选B。【点睛】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的一个电离区域。电离层受太阳高能辐射以及宇宙线的激励而电离的大气高层。60千米以上的整个地球大气层都处

于部分电离或完全电离的状态,电离层是部分电离的大气区域,完全电离的大气区域称磁层。也有人把整个电离的大气称为电离层,这样就把磁层看作电离层的一部分。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岩石圈的范围是()A.①+②B.②+③C

.①+②+③D.②+③+④7.下列关于地震波及内部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②到③圈层,横波、纵波速度突然加快B.由③到④圈层,横波消失,纵波继续传播C.③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D.⑥圈层是固态,由铁、镍组成,密度较大【答案】6.C7.A【解析】【

6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①和②合为地壳,③层为上地幔的顶部,④层为软流层,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即图中的①+②+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7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①和②合为地壳,③层为上地幔的顶部,④层为软流层,⑤层为软流层以下的地幔,⑥为地核,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

波,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由②到③圈层横波、纵波速度突然加快,A正确;由③到④圈层,横波、纵波均能通过且传播速度速度上升,B错误,④层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C错误;⑥圈层是地核

,地核的外核是液态,D错误。故选A。【点睛】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2023年5月,浙江

渔民在杭州湾滩涂发现了生活于4亿年前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中华鲎(hòu)化石(图1)。图2为地质年代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⑤⑥依次代表地质历史时期的六个地质年代(图中数字代表距今时间。单位:亿年),完成下面小题。8.鲎生存的地质年代()A.恐龙称霸地球B.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C.

重要成铁时代D.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9.在地球的演化史中恐龙绝迹于()A.⑤末期B.④末期C.③末期D.②末期10.⑥时期生物兴盛的植物是()A.孢子植物B.被子植物C.裸子植物D.蕨类植物【答案】8.B9.A10.B【解析】【8题详解】读图可知,①②③为前

寒武纪,④为古生代,⑤为中生代,⑥为新生代。由材料“生活于4亿年前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中华鲎(hòu)化石”,可知“鲎”生活年代约为4亿年左右,再根据地质年代示意图可知,2.52-5.41亿年为古生代,推知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古生代。恐龙称霸地球为中生代,A错;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属于古生代,B

对;重要成铁时代为前寒武纪,C错;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为新生代,D错;故选B。【9题详解】据上题分析可知,①②③为前寒武纪,④为古生代,⑤为中生代,⑥为新生代。在地球的演化史中恐龙绝迹于中生代末期,故选A。【10题详解】⑥新生代时期生物兴盛的植物是被子植物,B对;孢子

植物为古生代时期,A错;裸子植物兴盛时期为中生代时期,C错;蕨类植物兴盛时期为古生代,D错;故选B。【点睛】地球上的生命,从最原始的无细胞结构状态进化为有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从原核生物进化为真核单细胞生物,然后按照不

同方向发展,出现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植物界从藻类到裸蕨植物再到蕨类植物、裸子植物,最后出现了被子植物。动物界从原始鞭毛虫到多细胞动物,从原始多细胞动物到出现脊索动物,进而演化出高等脊索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中的鱼类又演化到两栖类再到爬行类,从中分化出哺乳类和鸟类,哺乳类中的一支进一步发展为高等智慧生物,这就是人。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符号一般用带尾羽的风向杆表示,即风向标,绘有尾羽的一端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尾羽横杆多代表风力大。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

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冬季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此时()A.①处风向为偏南风B.②处为下沉气流C.③处比①处风力小D.④处为上升气流12.能正确表示M处该时刻近地面风向和等压面的是()A.B.C.D.【答案】11.A12.C【解析】【

11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指向标判断可知,①风向杆表示偏南风4级,说明近地面风从湖泊吹向陆地,所以热力环流呈顺时针运动,A正确;②处为上升气流,④处为下沉气流,BD错误;③处表示北风6级,比①处风力大,C错误。故选A。【12题详解】①风向杆表示偏南风4级,近地面风从湖泊吹向陆地,陆地气流上升,近地面形

成低压,等压面下凹,湖泊气流下沉,近湖面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风由湖泊吹向陆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

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霜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0℃时,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如下图。霜冻是指作物

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0℃以下时,引起作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以下哪种天气条件有利于

霜的形成()A.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B.微风阴雨的冬春清晨C.大风晴朗的冬春夜晚D.大风阴雨的秋冬清晨14.与黑霜相比,白霜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小,以下解释正确的是()①黑霜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②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③白霜水汽凝华时释

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④黑霜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了气温回升的速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13.A14.A【解析】【13题详解】秋冬夜间晴朗有利于地面或地物迅速辐射冷却,微风可使辐射冷却在较厚的气

层中充分进行,而且可使贴地空气得到更换,保证有足够多的水汽供应凝结,因此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利于霜的生成,A符合题意;阴雨天气时云层较厚,夜晚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强,近地面不易冷却,不利于霜的形成,排除B;风速过大时由于湍流太强,使贴地空气与上层较暖的空气发生强烈混合,导致贴

地空气降温缓慢,不利于霜的形成,排除C、D。故选A。【14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黑霜是因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人们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

但低温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①正确;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现象时,水汽的保温作用较强,因此白霜时的近地温度高于黑霜时的近地温度,对农作物的冻害弱一些,②正确;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导致对农作物的冻害弱一些,③正确;黑霜时未

结霜,不存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热量的现象,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霜是接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在地面或近地面的物体上凝华而成的。形成露和霜的气象条件是晴朗微风的夜晚。夜间晴朗有利于地面或地物迅速辐射冷却。微风可使辐射冷却在较厚的气层中充分进

行,而且可使贴地空气得到更换,保证有足够多的水汽供应凝结。无风时可供凝结的水汽不多,风速过大时由于湍流太强,使贴地空气与上层较暖的空气发生强烈混合,导致贴地空气降温缓慢,均不利于露和霜的生成。除辐射冷却形成外,在冷平

流以后或洼地上聚集冷空气时,都有利于其形成。因此在洼地与山谷中,产生霜的频率较大。在水边平地和森林地带,产生霜的频率较小。下左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图,下右图示意图甲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

正确的是()A.由于气压分布的差异,导致a、c风向完全相反B.②地气压高于①地C.由于②气压高于③,所以乙地盛行上升气流D.③地气压高于④地16.若上左图为某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不考虑盛行风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甲处植树造林可以缓解城市热岛

效应B.火电厂宜建在离市中心16千米以外C.甲乙之间形成的城市风为东南风D.甲处可能为城区【答案】15D16.B【解析】【15题详解】由右图看到,甲地的气压差比乙地大,说明近地面气压甲地的气压比乙地大,②地气压小于①地,B错误;高空气压与近地面相反,故③地气压高于④地,D正确;乙地盛行上

升气流是因气温高,而不是垂直气压差异,C错误;a、c是地面的风和高空的风,受力不同,风向不是完全相反,A错误,故选D。【16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处气压高于乙处,甲应为郊区,D错误;甲乙之间形成的城

市风为西北风,C错误;有污染大气的火电厂应建在城市风环流圈之外,B正确;应在甲与乙之间植树造林才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A错误,故选B。【点睛】城市风形成:城区的温度较高,空气受热上升,在高空聚聚形成高压区,并向两侧的郊区流动,便形成了从城市流向

郊区的风,即为城市风。北京时间2022年7月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7月25日,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中国空间站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预计在2022年完成建造。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发射过程中()A.会依次经过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B.气温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C.外部空气密度越来越小,气压越来越大D.超过50千米后各种天气现象逐渐消失18.中国空间站运行在图中()A.①上层B.②上层C.

③上层D.④上层19.关于图中各层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层大气厚度在赤道地区最薄B.②层中飞鸟众多,生物多样性丰富C.③④层中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D.①层的热量直接源于氧气吸收太阳可见光【答案】17.B18.D19.C【解析】【17题详解】读图可知,①是对流层,②是平流

层,③④是高层大气,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发射过程中会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A错误;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增加,高层大气的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故气温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B正确;外部空气密

度越来越小,气压越来越小,C错误;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平均高度10~12千米,故超过对流层顶部,各种天气现象逐渐减少消失,不是超过50千米后才逐渐消失,D错误。故选B。【18题详解】根据材料,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中国

空间站运行在图中④上层,D的正确,ABC错误。故选D。【19题详解】图中①层为对流层,对流层在赤道地区最厚,A错误;②层为平流层,飞鸟稀少,B错误;③④层为高层大气,在一定高度中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C正确;①层的热量直接源于地面辐射,D

错误。故选C。【点睛】在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平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在中间层(高层大气底部),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在热层(中间层顶之上),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绿潮是世界许多沿海国家近海发生的一种海洋生态灾害。

自2007年至2018年,浒苔爆发形成的绿潮在黄海连年暴发。研究发现,浒苔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C,其生长消亡与盐度、营养盐、水温等因素有关。下图示意2009年5~8月南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与营养盐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该年度5月出现大

量浒苔,7月最多,8月大量减少。据此推测,导致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海水的()A.盐度B.密度C.温度D.营养盐21.该海域海水5-6月营养盐含量明显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A.浒苔大量消耗B.光照强分解快C

.沿岸海水下沉D.海水盐度变低22.7月之前浒苔的数量()A.与温度正相关、与营养盐负相关B.与温度正相关、与营养盐正相关C与温度负相关、与营养盐负相关D.与温度负相关、与营养盐正相关【答案】20.C21.A22.A【解析】【20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浒苔

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C,最可能原因是5月水温较低,随着温度升高,浒苔数量.增加,7月水温最适宜浒苔生长,数量最多,而8月水温过高导致浒苔数量大量减少,故C正确;由图可知,5~8月黄海海域盐度变化很小,不会导致浒苔数量大规模变化,A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7-8月份黄海海域表层海水密度差异并不大,不会导致浒苔数量7月大幅度增加而8月大幅度减少,B错误;由图可知,营养盐含量越来越少,但此阶段浒苔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故海水的营养盐不是主要因素,

D错误。故选C。【21题详解】根据材料,该海域海水5-6月海水温度适宜浒苔生长,大量繁殖,消耗了海水中大量营养盐,导致海水中营养盐含量明显下降,A正确;光照强不会导致海水中营养盐分解变快,B错误;沿岸海水下沉、海水盐度变低等对

海水中营养盐含量的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A。【22题详解】海水水温高,有利于海域表层浒苔生长,海水温度升高,海域表层浒苔数量越多(7月前水温不会超过适宜温度),因此表层海水中浒苔数量与温度呈正相关,CD错误;浒苔的生长会消耗海水中的营养盐,海域表层浒苔数

量越多,海水中的营养盐消耗越多,数量越少,因此表层海水中浒苔的数量与营养盐呈负相关,A正确,B错误。故选A。【点睛】在温度10~30°C的海水中,浒苔能保持正常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25°C,而浒苔不能在温度40℃的海水中存活,在35℃时也不能长期保持正

常生长。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洄游时,小黄鱼游到某一产卵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下图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甲、乙、丙、丁四地中盐度最低的是()A.甲B.乙C.丙D.

丁24.丁地成为小黄鱼越冬场的主要原因是()①距陆地远,水温高②纬度较低,水温高③受暖流影响,水温高④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的25.推测小黄鱼产卵季节的洄游方向及原因是()A.甲→乙→丙,寻找适宜水温B.甲→乙→丙,顺流节省体力C.丙→乙→甲,南部

海域水温过高D.丙→乙→甲,北部海域逐渐回暖【答案】23.B24.A25.D【解析】【23题详解】读图可知,乙地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受淡水稀释的影响,该地海水盐度最低,甲、丙、丁地受陆地淡水补给较少,盐度较乙处高,B正确,AC

D错误,故选B。【2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冬季越冬应选择较温暖的海域。冬季陆地温度低,丁地距陆地较远,受陆地影响小,且受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暖流影响,海水温度较高,有利于小黄鱼越

冬,①③正确;丁地的纬度位置较乙、丙高,②错误;乙地位于河流入海口,饵料较丁地更丰富,④错误。综上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25题详解】读图可知,小黄鱼在甲、乙、丙海域产卵,其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该海域

春季海水温度由南到北逐渐升温,小黄鱼产卵洄游的路线,最可能为丙→乙→甲,D项正确,A、B项错误;春季,北部海域海水温度逐渐回暖,但南部海域海水温度不会过高,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1.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分别向高低纬两侧递减)2.径流(沿岸地带淡水

注入,盐度小)3.洋流(暖增寒减)4.海冰(海冰增加,盐度增加)。下图示意某种地貌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该图表示了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该地貌是()A.海岸地貌B.河流地貌C.风沙地貌D.喀斯特地貌27.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三个阶段的排列顺序依次是()A.Ⅱ—Ⅲ—ⅠB.Ⅰ—Ⅱ—Ⅲ

C.Ⅲ—Ⅱ—ⅠD.Ⅲ—Ⅰ—Ⅱ28.喀斯特洞穴内常见的堆积地貌有()①峰林②石钟乳③石笋④溶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26.D27.C28.B【解析】【26题详解】结合图像可知,图中地貌有溶沟和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27

题详解】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地表径流在地表流动,溶蚀形成溶沟,沿地表裂缝下切侵蚀形成地下河,进一步在地下形成溶洞,随时间推移,溶洞逐渐扩大,在此期间,此地地层不断受到侵蚀,地层厚度不断减小,故顺序为Ⅲ—Ⅱ—Ⅰ,C选项正确,ABD

选项错误。【28题详解】喀斯特地貌的地表景观主要有溶沟、峰林、峰丛和孤峰等,石钟乳、石笋、溶洞、石柱等为地下的喀斯特景观,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表喀斯特和地下喀斯特。(1)典型的地表喀斯特景观主要有:石芽、溶沟、石林、溶丘、峰丛、峰林、孤峰、溶蚀洼地、溶蚀平原等。

(2)典型的地下喀斯特景观主要有:溶洞、地下暗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桑干河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流经王家湾峡谷段时河道蜿蜒曲折,河床有大量沉积物。两岸是Ⅴ形狭谷叠置于U形宽谷之上的“谷中谷”地貌。图为“谷中谷”地貌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29.推测“谷中

谷”的形成过程是()①早期河流侧蚀作用明显,下蚀较弱,形成宽谷②早期河流堆积作用明显,形成宽谷③后期河流堆积作用较弱,侧蚀增强,形成狭谷④后期河流下蚀作用增强,形成狭谷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0.图中黄土形成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D.风力

堆积【答案】29.D30.B【解析】【29题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图示古河谷较宽,呈U形,现今河谷较窄,呈V形,古河谷形成时间早,是因为早期河流下蚀作用弱,侧蚀作用强,河谷不断拓宽,下切作用不强,形成宽谷,①对,排除②;后期河流流速加快,下蚀作用强,加深河道,形成窄谷,排除③,④对,

综上所述,排除ABC。故选D。【30题详解】材料中有“桑干河流经王家湾峡谷段时河道蜿蜒曲折,河床有大量沉积物”可知,黄土分布在河谷地区,为河流堆积地貌,排除ACD。故选B。【点睛】河流侵蚀是指河道水流破坏地表,并冲走地表

物质的过程。除了水流本身的冲蚀作用外,其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也会对河床产生冲蚀。按照流水对河床冲蚀作用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下蚀和侧蚀,流水加深河床、增长河谷的作用称为下蚀。二、综合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位于天山南麓,湖区内湖陆风

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湖风与天山谷风共同存在。下面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1)该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大气_______运动显著。(2)在水

平方向上,图中湖区上空的水汽含量_______(高于/低于)山顶,甲地气温_______(高于/低于)乙地,甲乙两地中更容易产生逆温的是_______地。(3)下列四幅图中,能准确表示博斯腾湖地区白天风的是()A.①B.②C.③D.④(4)根据材料可知,博斯腾湖区湖风和陆风两者中

风速更强的是_______,甲地湖风的风向是_______风;湖陆风最弱的季节是_______。(5)若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白天湖风将_______(增强或减弱),说明理由_______。【答案】(1)①降低②.对流(2)①.高于②.高于③.甲

地(3)A(4)①.湖风②.东南风/偏南风③.冬季(5)①.增强②.①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②白天陆地与湖泊的温度差增大【解析】【分析】本题以博斯腾湖湖陆风为背景,涉及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应用,逆温形成、等压线图的判读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

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小问1详解】该层为对流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辐射,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对流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小问2详解】在水平方向上,图中湖区上空的水汽含量高于山顶,原因是湖

面蒸发量大,水汽含量多;甲地的气温高于乙地,原因甲地地势更低,气温较高;甲乙两地中更容易产生逆温的是甲地,甲地位于山谷,晚上吹山风,容易出现逆温。【小问3详解】白天湖泊气温低于陆地,形成高压,等压线上凸,陆地形成低压,等压线下凹,风从湖泊吹向陆地,形成

湖风。①图符合,故选A。【小问4详解】由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可知,一年中,湖风风速始终大于陆风风速,因此湖风强于陆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甲地湖风的风向是大致是东南风或偏南风;由图可知,冬季湖陆风风速

较小,因此湖陆风最弱.的季节为冬季,说明冬季湖泊与陆地热力差异小,温差小。【小问5详解】若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温度比原来要高,白天湖泊与城市的热力差异更大,白天湖风将增强。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左图为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

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的分布图。材料二:右图为某海域海水盐度分布图。(1)左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_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____附近的海域。(2)左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

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____。(3)右图中与周边海域相比,A处盐度较____,主要原因是____。(4)右图B处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请分析其盐度最高的原因。【答案】(1)①.蒸发量②.回归线(2)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丰富(3)①.低②.有河流淡水汇入,降低盐度(4)B处是红海海域,沿岸

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河流稀少,淡水注入少;海域较封闭,与周围海水交换少。【解析】【分析】本题以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的分布、某海洋海水盐度分布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

及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海水表面蒸发量的变化曲线

相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海域。【小问2详解】左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

水丰富,稀释了海水盐度。【小问3详解】右图中与周边海域相比,A处盐度较低,主要原因是A处位于尼罗河入海口处,河流大量淡水汇入,对海水盐度起到稀释作用,使盐度降低。【小问4详解】读图可知,右图中B处海域是红海,这里

是世界盐度最高海区的原因是地处北回归线附近,纬度低气温高,海水蒸发旺盛;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沿岸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沿岸地区多沙漠,河流稀少,淡水注入少;海域较封闭,与周围海水交换少,因此盐度最高。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