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全国卷地区4月联考试题(丙卷) 历史含解析.docx,共(14)页,6.49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1f00d3f07760479978c42b4c92316f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秘密★启用前“超级全能生”2021高考全国卷地区4月联考丙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
在本试题卷上无效。4.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24.公元前645年,秦晋战于韩原,晋国大败,晋惠公被俘,后晋国开始实施“作爰田”之政。有学者认为:“作”者,开创也,“爰田”者,以田赏赐众人也,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公田有限未必够赏。“作爰田”的实施,说明当时A.诸侯争霸兼并战争激烈B.原有土地制度受到冲击C.晋国改革使国
力大增D.土地私有制已普遍确立25.汉武帝时期的诸项尊儒措施并非“皆自仲舒发之”:国立太学早已有之,州郡立学校推广文翁治蜀经验;儒经立博士官始自文景;重用“文学”之士始自严助、司马相如等,且多非“醇儒”;儒者为卿相自公孙弘始,其学“兼儒墨,合名法”。这说明.A
.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政策B.董仲舒对儒学的贡献有限C.尊儒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儒家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26.唐初置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驳正违失,意在二者“以相检察”,使诏敕“务求至当”,但由于各自不能“舍已从人”,故行之不久,相互之间便产生了矛盾
。于是太宗初年增设政事堂,“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这说明政事堂设置的目的是A.强化君主专制B.监督宰相执政C.明确三省分工D.完善中枢体制27.下表为清代前期运河、沿海、长江诸关关税在全国
关税总额中所占比例表。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政府不断提高关税税率B.商品流通格局发生变化C.沿海地区通商口岸增多D.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局面28.近代西方自由主义者强调自由对于个人本身的意义,认为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而严复的关注却不在于此,他注意的是自由外在的工具
价值,关心的是自由对于国家、民族的意义。这反映出A.自由主义认识受社会环境影响B.国家自由要高于公民个人自由C.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D.严复弥补西方自由主义之不足29.1926年7月中共中央制定的《目前农运计划
》指出:在目前状况之下,农民运动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全国除粤省外,应集中在湘、鄂、赣、豫四省发展;次则陕西、四川、广”西、福建、安徽、江苏、浙江七省亦应以相当的力量去做。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A.在农村地区力量较为薄弱B.决定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C.调整策略以适应北伐需要D.集中力量
建立革命根据地30.据统计,至1943年上半年,大后方工厂总数较战前增加15倍,资本总额增加72倍。从分布上看,川渝占44%,湘桂占21.11%,陕甘占13.93%,云贵占5.8%,青、宁更是从无到有。这反映出,当时A.国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B.官僚资本垄
断地位强化C.工业发展适应战时需要D.大后方重工业发展迅速31.1959年底,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后指出:“即使进人社会主义社会,由于还是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因而也仍然应该是这样的一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形态。”这一论断A.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B.标志毛泽东思想理论上的成熟C.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32.在罗马人看来,体育竞技运动是赢得声誉、展示勇敢的活动。
罗马法承袭了希腊法中体育伤害免责的传统,特别将公开举行的摔跤、混斗、拳击这三种危险比赛出现的伤害规定为免责。这说明罗马法A.彰显了同态复仇的原始落后性B.以古希腊民主制度为法律保障C.蕴涵人文关怀和体育竞技精神D.对体育竞技伤害行为缺乏限制33.下表为1522
-1700年哥斯达黎加人口比重变化表,据此表明新航路开辟A.加速了人才的流动B.带有体现血腥暴力征服C.利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壮大了土著白人的力量34.16世纪德国工商业发展已成规模,但教会对其进行限制。教会痛斥商人正常经商盈利为放高利贷。在纽伦堡,班贝
克主教规定的宗教节日每年竞高达49个。这表明,在当时的德国A.教会的权威进一步提升B.教会势力压迫新兴行业C.工商业阶层开始崛起D.机器生产后闲暇增多35.20世纪50-60年代,许多新兴国家把美苏两大集团对峙视为造成世界局势紧张和冲突的重要原因,他们坚决反对由少数大国主宰世界的
命运,强烈要求改变这种极不合理的国际关系。据此可知,不结盟运动的兴起A.彻底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B.有力冲击了两极世界格局C.标志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成D.利于新兴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
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是茶的故乡。清中期后茶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鸦片战争前夕年出口量近40万担。五口通商后,洋商闯入广州、上海等地设行抢购茶叶,夺走了中国茶叶贸易自主权,打破了官商对茶叶的控制和专卖。为
适应出口需要,老茶区深挖潜力,扩大生产规模,新茶区也不断出现。中国茶叶在19世纪80年代前,基本垄断世界市场。1870年至1876年出口稳定在180~190万担之间,1877年突破200万担,并继续有所增长。然而繁荣掩盖着茶叶厘税太重、粗制滥造、流通环节太多、剥削加重等严重问题
。1891-1920年出口从170~180万担逐渐下降,1917年锐减至40多万担,从此再也没有恢复之日——摘编自陶德臣《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发展阶段与特点》材料二印度本不产茶,19世纪30年代初,英属印度始从中国引种茶籽茶苗,发展茶业经济,成立阿萨姆公司,不断引进茶籽种植。1848年,茶
叶经济间谍福顿潜入中国内地,窃取了大量茶叶情报以及种茶和制茶的技术。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阿萨姆种也日益代替中国茶种。植茶公司日益增多,印度茶产量稳步增长。1872年,揉茶机制成并在阿萨姆茶业公司装置使用,机器制茶很快代替手工劳动。大规模的
资本主义茶场及股份制茶厂占据绝对优势。1881年成立印度茶业协会,使印度茶业经营“进入普遍化、系统化及单纯化之时期”。1900年原茶业协会成立科学部,专门研究茶叶生产制作。至20世纪初,印度成为世界头号茶叶生产、出口大国,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50%以上。——摘编自陶德臣《英属印度茶业经济的崛
起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度茶叶经济崛起的原因。(9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印度茶叶的发展中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7
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研究国际关系,特别是研究国际安全关系,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探讨行为体互动的主要方式与表现。一般来说,行为体的互动总是既存在冲突,又存在合作,这种两重性实际上就是国际安全关系的根本
特征。行为体能够共存于一个共同体中,说明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共享的价值、规范与利益。但另一方面,由于各个行为体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其中的主要行为体——国家,都是作为主权者行事,因此它们的互动又不可避免地存
在冲突的一面。通常,在发生安全关系的行为体之间,冲突与合作的因素总是动态的与不平衡的,有时冲突的因素多一些,有时合作的因素多一些,在有些问题上冲突的因素多一些,而在另一些问题上却可能合作的因素多一些。——摘自李少
军《“冲突一合作模型”与中美关系的量化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2分)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15分)[历
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用社会组织手段替代高成本、高技术的专业性投入,走专业机构防治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道路。1985年,卫生服务收费放开。通过市场获取
资金来拓展服务内容、范围。公共卫生服务积极性提高的同时,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随之凸显。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行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防疫向疾病防控的转变。2003年以后,中国公共卫生改革的步伐大大加速。公共卫生的改革方向重回公益性和公平性的道路上来。财政对公共卫生投入加大,
公共卫生机构通过市场化的技术服务收入比重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国家相继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规。——摘编自胡兴强、任军《中国公共卫生服务发展与改革历程》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卫生服务改革的变化趋势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我国卫生服务改革的原因。(9分)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86年2月,印军在实际控制线附近大规模军事演习,有5万印军被调往中
国藏南地区。为了防止印军进一步蚕食,中国把军队派到实控线中方一侧与印军对峙。1986年底,印度将非法侵占的中国藏南升格为“邦”。1987年4月,印军在桑多洛河谷地区建立了直接威胁中国军队哨所的尖兵哨。印军熟悉
地形,装备有大量运输机和作战直升机,可提供给养、支持地面攻击。印度国内的鹰派言论已被煽动起来,舆论频频向中国发难。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表示,如果印度坚持在边界沿线进行侵略性刺探,中国将不得不做出反应。时任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认为,从地缘政治和
后勤方面考虑,无论胜负,同中国开战都是得不偿失的。拉吉夫·甘地在一次群众集会上说,有关中印边界局势的错误报道是由某些西方大国蓄意传播的,目的是要在印中两国之间制造误解和紧张。1988年12月,拉吉夫·甘地访问中国。
1993年,两国签订了协定,协定中引入了“平等互利”的安全原则,以确保实际控制线两侧的和平。至此,这场边境危机终告化解。——摘编自张加军《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第二次中印战争几乎爆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发生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知识,简析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的结果及意义。(9分)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陈文龙(1232-1277),兴化军(今福建莆田)人,出身于名宦世家,其前辈都是富有正义感和
民族感的官僚。1268年,陈文龙状元及第,御笔赐名“文龙”。1271年,襄阳失守(襄阳为南宋国门户),陈文龙因上疏痛责丞相贾似道隐匿军情、用人不当,遭弹劾并贬官抚州。抚州任上,陈文龙居官廉正,治民宽恕,严惩不法之徒,深受百姓欢
迎。看到家乡渠塘年久失修,陈文龙不顾身处逆境,发动民众疏浚,使10多万亩田园受益,便利了水运和城乡物资交流。1274年,元军大举南下,宋廷决定重新起用陈文龙为参知政事。陈文龙倾尽家财招募兵勇组成民军备战。福州、泉州守将叛降后,陈文龙固守孤垒,竖起“生为宋臣,死为宋鬼”的
大旗。被俘后,面对敌人凌辱,陈文龙指着自己的肚子说:“此皆节义文章也,(汝曹)何相逼耶?”陈文龙通过绝食抗争,最终哀拗悲绝卒于杭州岳庙中。后人为纪念民族英雄陈文龙,在莆田、福州等地建有庙宇。——摘编自萧忠生《
南宋忠烈陈文龙》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文龙成为宋代名臣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陈文龙的品格。(9分)